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ADVANCED METHOD FOR PRODUCING ROLLER-COATED COLOR STEEL PLATE WITH MULTIPLE COLORS AND PATTERNS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139246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is an advance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oller-coated color steel plate with multiple colors and patterns. In one aspect, a PLC control module in a servo control system calculates a theoretical roller surface linear speed of each roller in a roller-coating unit by collecting the process speed and the rotation speed of each roller in the roller-coating unit, and makes the theoretical roller surface linear speed consistent with the process rotation speed; in another aspect, a servo control module with an encoder collects an actual roller surface linear speed of each roller in the roller-coating unit, and inputs an actual roller surface linear speed signal into a PLC control system, so that the PLC control system can compare the actual roller surface linear speed with the theoretical roller surface linear speed, and adjust the current frequency, till the actual roller surface linear spee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roller surface linear speed. The control method ensures that the actual roller surface linear spee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ocess rotation speed, so that it is not required to halt the production for adjustmen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by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ventors:
TANG YUEPING (CN)
ZHOU JIANPING (CN)
WU LIA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78390
Publication Date:
September 18, 2014
Filing Date:
June 28,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LIAONING CHAOSHUO TOMA TECHNOLOGY STEEL PLATE PRINTING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44C1/175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406874A2009-04-15
JP2000047547A2000-02-18
CN103158415A2013-06-19
CN103029502A2013-04-10
JP2009294641A2009-12-17
KR20120016477A2012-02-24
Other References:
None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UNSH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TERNATIONAL CO., LTD. (CN)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依次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准备待印钢带;

对所述待印钢带进行前处理;

C.采用第一辊涂机组对所述待印钢带进行一次辊涂转印;

D.特定时间后采用第二辊涂机组对所述钢带进行二次辊涂转印;

E.对钢带进行喷涂光亮漆的后处理;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 C 中采用伺服控制系统对所述第一辊涂机组进行控制, 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控 制过程为:

51 , 将第一辊涂机组中各辊的辊径以及工艺速度输入到 PLC控制模块中, 所述 PLC控制模 块根据工艺速度以及各辊的辊径计算出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 使得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 与所述工艺速度一致, 并将计算出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分别输出到带有编码器的伺 服控制模块;

52, 所述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 PLC 控制模块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 并根据 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各辊;

53,所述编码器采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 并向所述 PLC 控制模块输出各辊的实际辊面线 速度信号;

54,所述 PLC 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和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调整 驱动各辊的电机的电流频率, 进而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修正至与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一 致时, 完成第一辊涂机组的辊涂转印。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 C的 S1步骤中, 所述 PLC控制模块中还输入有所述第一辊涂机组和所述第二辊 涂机组之间的距离数据, 所述 PLC 控制模块根据工艺速度和所述距离数据计算出启动第二 辊涂机组的特定时间, 并按照所述特定时间启动第二辊涂机组, 完成第二辊涂机组的辊涂转 印。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 骤 C的 S4步骤后, 通过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 并通过电脑识别确定花色错位距 离, 从而对对应辊涂机组的工艺速度进行修正。

4. 根据权利要求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处理的步骤依次包括: 脱脂处理、 清洗处理、 前烘干处理、 钝化处理以及后烘干处理。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烘 干处理后, 对所述待印钢带进行初涂底漆处理, 在初涂底漆后进行烘烤固化处理, 在烘烤固 化处理后进行冷却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 1-5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 E中, 在精涂光亮漆之后进行再次烘干处理, 在再次烘干处理之后进行再次冷却 处理。

7. 根据权利要求 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完成所有辊涂转印后, 采用卷取机对钢带进行卷取处理。

8. 根据权利要求 1-7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 C和所述步骤 D中采用的辊涂转印机组包括

供料设备 (1 ), 用于提供涂料; 吸料辊 (2), 其圆周面与所述供料设备 (1 ) 连接, 所述圆 周面上具有在用所述涂料填充时形成图像区域的多个凹陷;

橡胶涂覆辊 (3 ), 其圆周面与所述吸料辊 (2) 连接, 用于承接所述涂料在所述涂覆辊 (3 ) 上形成的图像区域, 并将所述图像区域转印到钢板上;

第一刮刀 (4), 安装在第一刮刀支架上, 以特定角度与所述吸料辊 (2) 接触, 用于刮除所 述吸料辊 (2) 的所述图像区域之外的涂料; 以及

第二刮刀 (5), 安装在第二刮刀支架上, 以特定角度与所述涂覆辊 (2) 接触, 用于刮除所 述橡胶涂覆辊 (3) 上的所述图像区域之外的涂料。

9. 根据权利要求 1-8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刮刀 (4) 以小于 30度的角度与所述吸料辊 (2) 接触; 所述第二刮刀 (5) 以大于 30度的角度与所述涂覆辊 (3) 接触。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刮刀支架和所述第二刮刀支架具有可调高度和角度的支撑座。

Description:
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属于彩钢板生产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彩色涂层钢板 (俗称彩钢板) 是指金属基材经连续机组先脱去表面油脂、 经表面钝 化等表面涂装前处理后, 再经过彩色涂层印花机, 在表面上涂敷上一层或多层有机涂料后形 成的复合材料。

[0003] 为了涂覆多色花纹, 大多数涂层生产线每天需要更换多次涂料的颜 色, 为了实现不 停车、 不降低产量以及快速更换颜色的目的, 一般在所述生产线的精涂辊涂机涂层头位置安 装两个精涂机, 其中一号为上面单头涂层机, 二号为双面涂层机, 一上一下, 当一台涂层机 涂覆带钢时, 另一台准备下一个颜色, 然而该种形成的彩钢板生产线中, 缺少对不同颜色相 对位置的定位系统, 因此, 只能涂覆规则形状的花纹, 而无法生产不规则形状的花纹。

[0004] 申请人经过反复研究, 发明出一种用辊涂方式生产多色彩钢板的凹版 印刷机, 包括 供料设备, 用于提供涂料; 吸料辊, 其圆周面与所述供料设备连接, 所述圆周面上具有在用 所述涂料填充时形成图像区域的多个凹陷; 橡胶涂覆辊, 其圆周面与所述吸料辊连接, 用于 承接所述涂料在所述涂覆辊上形成的图像区域 , 并将所述图像区域转印到钢板上以形成所需 要的彩色花纹。

[0005] 然而, 申请人在使用上述凹版印刷机过程中发现, 所述涂覆辊、 吸料辊的辊面线速 度经常与整个生产线的工艺速度不一致, 而整个生产线缺少对所述吸料辊和涂覆辊的转 速进 行线上调整的控制系统, 从而导致在整个生产线运行一段时间后经常需 要停线调整, 从而影 响了整个生产线的效率; 而若不停线调整就会导致运送钢带的速度与各 辊的辊面线速度不一 致, 进而经常导致不能按照预定的位置对钢带进行 辊涂转印; 另外, 为了印刷多色花纹, 往 往需要几组辊涂机组协同运作, 而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凹版印刷机缺少一种使得 相邻辊涂机组 连续生产的控制系统, 即, 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眼观察第一个辊涂机组是 否已经将一种颜色 涂覆完成, 确定涂覆完成之后, 再通过人工启动相邻辊涂机组, 从而使得相邻辊涂机组之间 无法实现连续生产; 同时, 由于缺少对吸料辊和涂覆辊的转速进行调整的 控制系统, 从而无 法在相邻辊涂机组印制的花纹错位时进行纠错 。

发明内容

[0006] 因此,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 辊涂机组的各辊的辊面线速度 进行调整并使其与工艺转速一致从而提高生产 效率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

[0007]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 能够使得相邻辊涂机组在线上连续生 产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0008] 本发明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 能够对花纹错位进行纠错从而生产出 完整的、 逼真的花纹的改进的多色花纹彩辊涂钢板的生 产方法。

[0009] 为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依次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改进 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依次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准备待印钢带; B.对所述待 印钢带进行前处理; C.采用第一辊涂机组对所述待印钢带进行一次 涂转印; D.特定时间后 采用第二辊涂机组对所述钢带进行二次辊涂转 印; E.对钢带进行喷涂光亮漆的后处理; 其中, 在所述步骤 C 中采用伺服控制系统对所述第一辊涂机组进行 控制, 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控 制过程为: Sl, 将第一辊涂机组中各辊的辊径以及工艺速度输 入到 PLC控制模块中, 所述 PLC控制模块根据工艺速度以及各辊的辊径计算 出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 使得各辊的理论 辊面线速度与所述工艺速度一致, 并将计算出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分别 输出到带有 编码器的伺服控制模块; S2, 所述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 PLC 控制模块的各辊的理论 辊面线速度信号, 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各辊; S3,所述编码器采集各辊的实 际辊面线速度, 并向所述 PLC控制模块输出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 S4,所述 PLC控制 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 和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调整驱动各辊的电机的 电流频率, 进而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修正至与所述理 论辊面线速度一致时, 完成第一辊 涂机组的辊涂转印。

[0010] 在所述步骤 C的 S1步骤中, 所述 PLC控制模块中还输入有所述第一辊涂机组和所 述第二辊涂机组之间的距离数据, 所述 PLC控制模块根据工艺速度和所述距离数据计算 出 启动第二辊涂机组的特定时间, 并按照所述特定时间启动第二辊涂机组, 完成第二辊涂机组 的辊涂转印。

[0011] 在所述步骤 C的 S4步骤后, 通过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 并通过电脑识别 确定花色错位距离, 从而对对应辊涂机组的工艺速度进行修正。

[0012] 所述前处理的步骤依次包括: 脱脂处理、 清洗处理、 前烘干处理、 钝化处理以及后 烘干处理。

[0013] 所述后烘干处理后, 对所述待印钢带进行初涂底漆处理, 在初涂底漆后进行烘烤固 化处理, 在烘烤固化处理后进行冷却处理。

[0014] 在所述步骤 E 中, 在精涂光亮漆之后进行再次烘干处理, 在再次烘干处理之后进行 再次冷却处理。

[0015] 在完成所有辊涂转印后, 采用卷取机对钢带进行卷取处理。

[0016] 在所述步骤 C和所述步骤 D中采用的辊涂转印机组包括供料设备, 用于提供涂料; 吸料辊, 其圆周面与所述供料设备连接, 所述圆周面上具有在用所述涂料填充时形成图 像区 域的多个凹橡胶涂覆辊, 其圆周面与所述吸料辊连接, 用于承接所述涂料在所述涂覆辊上形 成的图像区域, 并将所述图像区域转印到钢板上; 第一刮刀, 安装在第一刮刀支架上, 以特 定角度与所述吸料辊接触, 用于刮除所述吸料辊的所述图像区域之外的涂 料; 以及第二刮刀, 安装在第二刮刀支架上, 以特定角度与所述涂覆辊接触, 用于刮除所述橡胶涂覆辊上的所述 图像区域之外的涂料。

[0017] 所述第一刮刀以小于 30 度的角度与所述吸料辊接触; 所述第二刮刀以大于 30度的 角度与所述涂覆辊接触。

[0018] 所述第一刮刀支架和所述第二刮刀支架具有可 调高度和角度的支撑座。

[0019] 本发明提供的多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方法具有 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 产方法, 对于一次转印来说, 一方面, 伺服 控制系统中的 PLC控制模块通过采集工艺速度以及辊涂机组中 各辊子的转速, 计算出辊涂 机组中各辊子的理论辊面线速度, 并使得理论辊面线速度与工艺转速一致; 另一方面, 通过 具有编码器的伺服控制模块采集辊涂机组中各 辊子的实际辊面线速度, 并将实际辊面线速度 信号输入到 PLC控制系统, 从而使得 PLC控制系统能够与实际辊面线速度和理论辊面 线速 度进行比较, 并调整电流频率, 直至实际辊面线速度与理论辊面线速度相一致 。 上述控制方 法将实际辊面线速度调整为与理论辊面线速度 相一致, 而理论辊面线速度与工艺速度一致, 从而确保了实际辊面线速度与工艺转速一致, 进而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停线调整, 提高了生 产效率。

[0020] 2. 本发明提供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 产方法, 所述 PLC控制模块中还输 入有第一辊涂转印机组和第二辊涂转印机组之 间的距离数据, 并能够根据工艺速度和所述距 离数据计算出启动第二辊涂机组的时间。 由于生产线一旦确定, 相邻机组之间的距离就确定, 事先将所述数据数据输入到 PLC控制模块中, 所述 PLC控制模块根据工艺速度以及距离数 据计算出下一辊涂转印机组启动的时间, 从而将时间进行事先设定, 从而使得下一辊涂生产 线在特定时间内启动, 进而实现了相邻辊涂机组的连续作业, 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1] 3. 本发明提供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 产方法, 还包括暗码识别模块, 所 述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 并通过电脑识别确定花色错位距离, 从而对对应辊涂机 组的工艺速度进行修正。 在下一辊涂生产线启动并完成二次转印后, 通过暗码识别模块采集 印刷后的花纹, 并通过电脑识别确定花色错位距离, 从而根据花色错位距离对各辊的转速进 行修正, 使得花色错位情况得到修正, 上述过程可以循环进行, 从而保证了印制出的花纹完 整而逼真, 另外, 暗码识别模块的加入使得印刷出的花纹的长度 大大增大。

[0022] 4.本发明提供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 产方法, 在一次辊涂转印之前进行一 系列的前处理, 包括脱脂处理、 清洗处理、 前烘干处理、 钝化处理以及后烘干处理, 并在所 述后烘干处理后, 对所述待印钢带进行初涂底漆处理, 在初涂底漆后进行烘烤固化处理, 在 烘烤固化处理后进行冷却处理。 上述前处理步骤有效的增加了辊涂过程中涂料 与待印钢带之 间的附着力, 并提高了彩钢板的后期的成型性能。

附图说明

[0023]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 图,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其中

图 1是本发明的多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方法的流 图;

图 2是本发明辊涂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 3本发明提供的伺服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供料设备; 2-吸料辊; 3-橡胶涂覆辊; 4-第一刮刀; 5-第二刮刀; 6-清洗装置; 61-供液箱; 62-传送泵; 63-传送管道; 64-喷淋管; 65-喷淋孔; 67-回收槽; 68-过滤器; 7-支撑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 1

如图 1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两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 包括如下步骤: A.准备待印钢 带,在该步骤中采用开卷机对钢卷进行开卷且 行修边处理以及采用缝合机将开卷后的钢带 进行缝合处理; B.对所述待印钢带进行前处理; C.采用第一辊涂机组对所述待印钢带进行一 次辊涂转印; D.特定时间后采用第二辊涂机组对所述钢带进 二次辊涂转印; E.对钢带进行 喷涂光亮漆的后处理; 在所述步骤 C 中采用伺服控制系统对所述第一辊涂机组进行 控制, 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为, 见图 3:

S1 , 将第一辊涂机组中各辊的辊径以及工艺速度输 入到 PLC控制模块中, 所述 PLC控制模 块根据工艺速度以及各辊的辊径计算出各辊的 理论辊面线速度 (理论转速 =工艺速度 /(兀 *各 辊直径, 理论辊面线速度=理论转速 *辊直径 *兀), 使得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与所述工艺速 度一致, 并将计算出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分别 输出到具有编码器的伺服控制模块; S2, 所述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 PLC 控制模块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 并根据 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各辊;

53,所述编码器采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 并向所述 PLC 控制模块输出各辊的实际辊面线 速度信号;

54,所述 PLC 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 信号和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调整 驱动各辊的电机的电流频率, 进而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修正至与所述理 论辊面线速度一 致时, 完成第一辊涂机组的辊涂转印。

[0025] 在本实施例中, 为了实现相邻辊涂机组的线上连续作业, 在所述步骤 S1 中, 所述 PLC控制模块中还输入有第一辊涂机组和第二辊 涂机组之间的距离数据, 所述 PLC控制模 块根据工艺速度和所述距离数据计算出启动第 二辊涂机组的时间, 并按照启动时间启动第二 辊涂机组, 完成第二辊涂机组的印刷。

[0026] 在本实施例中, 为了印制不规则的长幅花纹的需要, 在完成第二辊涂机组的印刷后, 即在 S4 步骤后, 通过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 并通过电脑识别系统确定花色错位 距离, 从而对对应辊涂机组的工艺速度进行修正。 具体的修正过程为: 如果通过暗码识别模 块采集到的花纹中后辊涂的颜色相对于先辊涂 上的颜色与预定辊涂位置产生一个错位距离, 例如, 相对于预定辊涂位置靠前了 10mm, 这说明运送钢带的辊子的实际工艺速度 (用 VI 表示) 相对于应该运行的工艺速度 (用 V2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快了 10mm, 此时, V2=V1-10, 计算出 V2之后, 将 V2转化为应该运行的辊子的转速 (用 N表示), N= V2/兀 *辊直径径, 从 而根据转速 N 调整对应电机的电流频率, 从而对对应辊子的转速进行调整, 进而调整工艺 速度, 最终将花色的错位精度控制在 ± 0.6 毫米以内, 这是一个动态反复的调节过程。 在此, 通过暗码识别模块中的数码摄像机采集印刷后 的花纹。

[0027] 在本实施例中, 为了提高涂料与钢带表面的附着力以及印刷后 钢带的成型性, 对钢 带进行转印前处理, 所述前处理的步骤依次包括: 脱脂处理, 采用浓度为 1%, 温度 50-65 度的碱液进行脱脂, 以去除带钢表面的油污及粉尘, 碱液总碱与游离碱的比例小于 2.5; 清 洗处理, 采用 50-65度的脱盐水对脱脂后的带钢表面进行冲洗 以去除带钢表面的残余碱液, 冲洗水的 PH值小于 7.8; 前烘干处理, 采用 75-85度的热风对清洗后的带钢表面残余的水分 进行干燥, 热风通过蒸汽换热器进行加热; 钝化处理, 采用铬点为 22-32之间的处理液对清 洁后的带钢表面进行钝化处理, 以增加带钢与底漆的附着力及防腐性能; 后烘干处理, 采用 电加热烘箱对钝化处理后的表面进行干燥处理 , 以强化钝化效果, 板面烘烤温度 72-85度; 初涂底漆处理, 采用第一辊涂机组对带钢表面涂覆背漆及底漆 , 底漆的颜色及性能根据所印 花色来确定; 烘烤固化处理以及冷却处理, 对涂覆底漆和背漆的带钢进行烘烤, 使底漆及背 漆充分固化, 固化温度 214-232度, 然后通过水雾及水流对烘烤固化后的带钢进行 冷却, 进 一步稳定所涂覆底漆及面漆的性能。

[0028] 在本实施例中, 为了提高多色花纹的亮度及保护, 对钢带进行后处理, 所述后处理 包括在钢带表面精涂光亮漆, 在精涂光亮漆之后进行再次烘干处理, 在再次烘干处理之后进 行再次冷却处理。

[0029] 在本实施例中, 为了使得生产出的钢带便于运输和储藏, 在完成所有辊涂转印后, 采用卷取机对钢带进行卷取处理。

[0030] 在本实施例中, 在一次辊涂转印之后二次辊涂转印之后还包括 中间处理的步骤, 所 述中间处理步骤为烘干冷却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 在增加中间处理步骤之后, 需要保证中间 处理步骤在第二辊涂机组启动时间之前完成, 或者, 在计算第二辊涂机组的启动时间时, 考 虑中间处理步骤的时间, 从而对第二辊涂机组的启动时间进行修正。

[0031] 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本发明的上述多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来说, 所述步骤 B 和 所述步骤 C需要采用辊涂机组来实现, 但是对于具体的辊涂机组的结构不做限制。

[0032] 值得注意的是,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两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方法 , 所需要的辊涂转印 机组为两组, 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本实施例公开的生 产方法, 尤其是伺服控制系统中 的调整转速、 第二辊涂机组启动时间以及暗码识别技术在本 实施例基础上进行改造, 进行三 色、 四色、 五色或者更多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

[0033]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实施例 1中的步骤 B和步骤 C的辊涂转印机组的结构, 具体结构 见图 2, 所述辊涂机组包括供料设备 1, 用于提供涂料; 吸料辊 2, 其圆周面与所述供料设 备 1连接, 所述圆周面上具有在用所述涂料填充时形成图 像区域的多个凹陷; 橡胶涂覆辊 3, 其圆周面与所述吸料辊 2连接, 用于承接所述涂料在所述涂覆辊 3上形成的图像区域, 并将 所述图像区域转印到钢板上; 还包括第一刮刀 4, 安装在第一刮刀支架上, 以特定角度与所 述吸料辊 2接触, 用于刮除所述吸料辊 2的所述图像区域之外的涂料; 第二刮刀 5, 安装在 第二刮刀支架上, 以特定角度与所述涂覆辊 2接触, 用于刮除所述橡胶涂覆辊 3上的所述图 像区域之外的涂料。

[0034] 本实施例提供的辊涂机组的工作过程为: 所述吸料辊 2运动, 所述供料设备 1 向吸 料辊 2上供应涂料, 所述涂料一部分进入所述吸料辊 2上的用于形成图像区域的凹陷内, 一 部分位于所述吸料辊 2上的凹陷以外的区域; 用第一刮刀 4刮除所述吸料辊 2的凹陷以外的 区域上的涂料后, 所述吸料辊 2转动将所述凹陷内的涂料转印上所述橡胶涂 辊 3上, 形成 图像区域, 用第二刮刀刮除所述橡胶涂覆辊 3上的图像区域以外的涂料; 所述橡胶涂覆辊 3 转动时进一步将所述图像区域转印到待印钢带 上形成彩钢板, 支撑辊 7用于支撑所述待印钢 带, 为所述橡胶涂覆辊的涂覆提供支撑力。

[0035] 采用本实施提供的辊涂机组来生产多色花纹彩 钢板的方法为:

A.准备待印钢带,在该步骤中采用开卷机对钢 进行开卷且进行修边处理以及采用缝合机将 开卷后的钢带进行缝合处理;

B.对所述待印钢带进行前处理;

C.采用第一辊涂机组对所述待印钢带进行一次 涂转印;

D.特定时间后采用第二辊涂机组对所述钢带进 二次辊涂转印;

E.对钢带进行喷涂光亮漆的后处理;

在所述步骤 C 中采用伺服控制系统对所述第一辊涂机组进行 控制, 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控 制过程为:

51,将第一辊涂机组中的吸料辊 2、 涂覆辊 3的辊径以及工艺速度输入到 PLC控制模块中, 所述 PLC控制模块根据工艺速度以及所述吸料辊 2和所述涂覆辊 3的辊径计算出所述吸料 辊 2和所述涂覆辊 3的理论辊面线速度, 使得所述吸料辊 2和所述涂覆辊 3的理论辊面线速 度与所述工艺速度一致, 并将计算出的所述吸料辊 2和所述涂覆辊 3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 分别输出到具有第一编码器的第一伺服控制模 块, 和具有第二编码器的第二伺服控制模块;

52,所述第一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 PLC控制模块的所述吸料辊 2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 号, 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所述吸料 辊 2, 所述第二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 述 PLC控制模块的所述涂覆辊 3 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 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 驱动所述涂覆辊 3;

53,所述第一编码器采集所述吸料辊 2的实际辊面线速度, 并向所述 PLC控制模块输出吸料 辊 2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 所述第二编码器采集所述涂覆辊 3的实际辊面线速度, 并向所 述 PLC控制模块输出涂覆辊 3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

54,所述 PLC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吸料辊 2和所述涂覆辊 3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和理 论辊面线速度信号调整驱动各辊的电机的电流 频率, 进而将所述吸料辊 2和所述涂覆辊 3的 实际辊面线速度修正至与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 一致时, 完成第一辊涂机组的印刷。

[0036] 本实施例提供的辊涂机组的涂敷辊 3 采用橡胶制成, 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涂敷辊分 别与吸料辊 2 以及待印钢板之间进行柔性接触, 从而保证了接触的 "严丝合缝", 不但能够 将吸料辊 2上的图案区域完整的转印到橡胶涂覆辊 3上, 也能够将橡胶涂覆辊 3上的图像区 域完整的转印到待印钢板上, 从而形成完整的图案区域; 另外, 本实施例提供的凹版印刷机 包括第一刮刀 4和第二刮刀 5(图 1中是第一刮刀 4和第二刮刀 5分别与吸料辊 2和橡胶涂覆 辊 3接触时的示意), 所述第一刮刀 4用于将所述吸料辊 2上的用于形成图像区域的凹陷以 外的涂料刮除, 所述第二刮刀 5用于将所述橡胶涂覆辊 3上图像区域以外的涂料去除, 避免 了人工清楚上述涂料造成了劳动效率较低的缺 陷, 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另外, 所述第一 刮刀 4和所述第二刮刀 4分别以特定角度与所述吸料辊 2和所述橡胶涂覆辊 3接触, 能够保 证较好的刮除效果, 并有利于提高刮刀的使用寿命。

[0037]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刮刀 4和所述第二刮刀 5 分别与可调高度和角度的支架固 定连接, 在此, 进一步地, 所示高度和角度可调的实现方式为: 刮刀两端各固定有一套能够 上下移动的滑轨副, 滑轨的上下移动通过与之连接在一起的涡轮蜗 杆装置来进行调节, 两端 的涡轮蜗杆由一刚性连杆连接在一起, 通过调节手轮来带动蜗杆的旋转, 从而实现刮刀的上 下移动; 刮刀的两端设有显示高度的标尺, 以显示调节量。 所述角度可调的实现方式为: 刮 刀两端的滑轨副的下端各有一个铰接机构, 滑轨副可沿着铰接机构旋转, 滑轨副的旋转通过 调节丝杆来调节, 调节丝杆的转动由人工利用调节扳手进行操作 , 滑轨副的旁边设有显示角 度的标尺, 以显示转动的角度。

[0038]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提供的涂覆辊的材料除了采用橡胶之 外, 还可以采用能够 保证正常涂覆且能与吸料辊和待印钢板柔性接 触的其他材料, 例如, 能够同时满足弹性、 硬 度以及涂覆时转印性能的硅胶制品。

[0039]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刮刀 4以小于 30度的角度与所述吸料辊 2接触; 所述第二 刮刀 5 以大于 30度的角度与所述涂覆辊 3接触。 在凹版印刷过程中, 同一时刻对于涂料的 刮除位置不同, 所述第一刮刀 4和所述第二刮刀 5设置为不同的角度, 可以同时保证对吸料 辊 2和涂覆辊 3的刮除。

[0040]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刮刀 4 为钛钢板; 所述第二刮刀 5 为钛钢板。 所述第一刮 刀 4的刀刃的厚度为 0.3mm, 所述第二刮刀 5的刀刃的厚度为 0.3mm。

[0041] 在本实施例中, 为了改进辊涂机组的性能, 加装了清洗装置 6, 用于对所述第二刮刀 5以及所述橡胶涂覆辊 3上的涂料进行清洗。 所述清洗装置 6包括供液箱 61、 用于泵送所述 供液箱 61内的清洗液传送泵 62、 与所述清洗液传送泵 62连通的清洗液传送管道 63以及与 所述清洗液传送管道连通的喷淋管 64, 所述喷淋管 64设置在所述橡胶涂覆辊 3的轴向上方, 所述喷淋管 64上具有若干个喷淋孔 65; 所述清洗装置 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涂覆辊 3下方的 清洗液回收槽 66; 所述清洗液回收槽 66连接一个回收管道 67, 所述回收管道 67通向所述 供液箱 61 ; 所述回收管道 67和所述供液箱 61之间设置一个过滤器 68。

[0042]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 6的工作过程为:

在工作时, 通过传送泵 62将供液箱 61内的清洗液泵送到喷淋管 64内通过喷淋孔 65进行喷 淋, 之后清洗液从所述橡胶涂覆辊 3回流到清洗液回收槽 66内, 并通过回收管道 67以及过 滤器 68过滤后最后回到供液箱 61内, 供循环使用。

[0043]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供料设备 1为一个具有凹槽的料盘。

[0044] 显然,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 对 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 的变化或变 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 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