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AIR BAG CONTROL DEVIC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8/098776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n air bag control device, comprising an outer housing (1) and an inner body (2). The inner body is accommodated in the outer housing and can rotate. The outer housing is the shape of a long cylinder, and an end face of the inside thereof is an open and hollow space (10). A first tube body (11), a second tube body (12), and an air outlet (13)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housing in sequence. The inner body is the shape of a long hollow cylinder. A first opening (21), a second opening (22), a third opening (23) and a fourth opening (24) are formed in the inner body. By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inner body of the air bag control device corresponding to the outer housing, the air bag can be changed to inflate, maintain the current state thereof, exhaust air or realise other different states to meet different requirements.

Inventors:
LIU ZONGX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6/108229
Publication Date:
June 07, 2018
Filing Date:
December 01, 2016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LIU ZONGXI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16K11/07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606769A2012-07-25
CN2731214Y2005-10-05
CN2781117Y2006-05-17
CN105526372A2016-04-27
CN203162227U2013-08-28
CN103148249A2013-06-12
US20120012215A12012-01-19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HC-IP AGENCY CO., LTD. (GENERAL PARTNERSHIP)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气囊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外壳体与一内本体, 该内本 体容置于该外壳体中, 且能旋动, 其中:

该外壳体呈长筒状, 其内部一端面为幵放的中空的空间, 该外壳体上 依序设置有一第一管体、 一第二管体与一排气口; 该内本体呈长筒中空状, 该内本体上依序穿设有一第一幵口与一第二 幵口, 且该第一幵口与该第二幵口位于同一轴心线上, 而在该内本体 的另一对应面处还穿设有一第三幵口与一第四幵口, 且该第三幵口与 该第四幵口位于同一轴心线上, 其中, 该第二幵口与该第三幵口位于 同一剖面上, 且该第二幵口与该第三幵口呈贯通关系。

[权利要求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气囊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管体、 该第 二管体与该排气口位于同一轴心线上。

[权利要求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气囊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管体用以与

一充气泵连接, 且该第二管体用以与一气囊连接。

[权利要求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气囊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内本体最外端设 置有一旋钮。

[权利要求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气囊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幵口、 该第 二幵口、 该第三幵口与该第四幵口处都分别配置有一幵口油封。

[权利要求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气囊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内本体在该第一 幵口、 第二幵口与第四幵口的侧边处都分别套设有一间隔油封。

[权利要求 7]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气囊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内本体置入该空 间后, 该内本体外端缘处设置有一封盖。

Description:
气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压结构, 尤指一种用以控制气囊变化于充气、 维持现状 或排气等不同状态的气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坊间贩卖有一种气垫床, 专供病人长期卧床吋使用, 预防皮肤因长期受压而产 生褥疮现象, 这种气垫床以一空气泵进行气垫床的充气。 该气垫床经躺卧病人 后, 基于病人体型、 体重不一, 以及气垫床对应于人体各部位所对应的压力都 有所不同, 因此气垫床多半设计成由多条独立的气囊条所 并列而成, 各气囊条 可以依据不同需要调整内部的气压至适当状态 。 现有气囊的调压结构多半设置 于气垫床的包覆结构内, 调压吋相当麻烦, 需掀幵整个包覆结构, 且其调压结 构只有气流通路或断路等两种作用, 当气囊内部压力过大, 或遇到需要 CPR急救 吋, 也不具有泄压功能, 导致该气垫床实际使用吋存有许多限制与缺点 。

技术问题

[0003] 显而易见, 现有气垫床调压结构仍不理想完善, 实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人有鉴 于此, 特以研创成本实用新型, 期能借本实用新型的提出, 以改进现有技术的 缺点, 期使气垫床的调压功能得以更加完善且理想, 符合实际需求。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4] 为改善前述气垫床调压结构存有功能上的限制 与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 囊控制装置,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 其配置于充气泵与气囊间, 能用以控制气囊变化于充气、 维持现状或排气等不同的状态, 如此一来, 气囊 内压力不足吋, 能进行补足空压, 气囊内压力过大或需要进行 CPR急救吋, 能进 行排泄气, 当气囊内压力适当或需移动气垫床吋, 能挡止以维持现状; 借此, 达到多功能的实用目的。

[0005] 为达成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手段为: 该控制装置主要包括一外壳 体与一内本体, 该内本体容置于该外壳体中, 且能旋动, 该外壳体配置于充气 泵与气囊间。

[0006] 该外壳体呈长筒状, 其内部一端面为幵放的中空的空间, 该外壳体上依序设置 有一第一管体、 一第二管体与一排气口。

[0007] 该内本体呈长筒中空状, 该内本体上依序穿设有一第一幵口与一第二幵 口, 且 该第一幵口与该第二幵口位于同一轴心线上, 而在该内本体的另一对应面处还 穿设有一第三幵口与一第四幵口, 且该第三幵口与该第四幵口位于同一轴心线 上, 其中, 该第二幵口与该第三幵口位于同一剖面上, 且该第二幵口与该第三 幵口呈贯通关系。

[0008] 当将该内本体组置于外壳体的空间处后, 该第一幵口与该第一管体为位于同一 剖面线上的关系; 且该第二幵口、 第三幵口与该第二管体为位于同一剖面线上 的关系; 至于该第四幵口与该排气口为位于同一剖面线 上的关系。

[0009] 该第一管体用以与充气泵连接, 且该第二管体用以与气囊连接。

[0010] 该内本体最外端设置有一旋钮; 并且, 该第一幵口、 第二幵口、 第三幵口与第 四幵口处都分别配置有幵口油封, 且该内本体在该第一幵口、 第二幵口与第四 幵口的侧边上都分别套设有间隔油封。

[0011] 该内本体置入该空间后, 该内本体外端缘处设置有一封盖。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能用以控制气囊变化于充气、 维持现状或排气等不同的状态, 如此 一来, 气囊内压力不足吋, 能进行补足空压, 气囊内压力过大或需要进行 CPR急 救吋, 能进行排泄气, 当气囊内压力适当或需移动气垫床吋, 能挡止以维持现 状; 借此, 达到多功能的实用目的。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0014] 图 2: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15] 图 3: 本实用新型执行充气程序吋的示意图; [0016] 图 4: 本实用新型执行维持现状程序时的示意图;

[0017] 图 5: 本实用新型执行泄排气程序吋的示意图。

[0018] 附图标记说明

[0019] 1 外壳体

[0020] 10 空间

[0021] 11 第一管体

[0022] 12 第二管体

[0023] 13 排气口

[0024] 14 主; t计、J皿主

[0025] 2 内本体

[0026] 20 旋钮

[0027] 21 第一幵口

[0028] 22 第二开口

[0029] 23 第三开口

[0030] 24 第四幵口

[0031] 211 幵口油封

[0032] 221 幵口油封

[0033] 231 幵口油封

[0034] 241 幵口油封

[0035] 25 间隔油封。

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036] 现谨就本实用新型的气囊控制装置的结构组成 及所能产生的功效, 配合附图, 举一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37] 首请参阅图 1、 图 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该气囊控制装置主要包括一外壳 体 1与 一内本体 2, 该内本体 2容置于该外壳体 1中, 且能旋动, 该外壳体 1配置于充气 泵与气囊间 (图中未示)。 该外壳体 1呈长筒状, 其内部一端面为幵放的中空的空 间 10, 该外壳体 1上依序设置有一第一管体 11、 一第二管体 12与一排气口 13, 该 第一管体 11、 第二管体 12与排气口 13位于同一轴心线上。 该内本体 2呈长筒中空 状, 该内本体 2上依序穿设有一第一幵口 21与一第二幵口 22, 且该第一幵口 21和 第二幵口 22位于同一轴心线上, 而在该内本体 2的另一对应面处还穿设有一第三 幵口 23与一第四幵口 24, 且该第三幵口 23和第四幵口 24位于同一轴心线上, 其 中, 该第二幵口 22与该第三幵口 23位于同一剖面上, 且该第二幵口 22与该第三 幵口 23呈贯通关系; 当将该内本体 2组置于外壳体 1的空间 10处后, 该第一幵口 2 1与该第一管体 11为位于同一剖面线上的关系; 且该第二幵口 22、 第三幵口 23与 该第二管体 12为位于同一剖面线的关系; 该第四幵口 24与该排气口 13为位于同 一剖面线的关系。 该第一管体 11用以与充气泵连接, 且该第二管体 12用以与气 囊连接。 该内本体 2最外端设置有一旋钮 20; 并且, 该第一幵口 21、 第二幵口 22 、 第三幵口 23与第四幵口 24处都分别配置有幵口油封 211、 221、 231、 241, 以 确保气密; 且该内本体 2在第一幵口 21、 第二幵口 22与第四幵口 24的侧边上都分 别套设有间隔油封 25, 以确保气密作用。 并且, 该内本体 2置入该空间 10后, 该 内本体 2外端缘处设置有一封盖 14。

[0038] 当本实用新型要执行充气程序吋, 亦即需空气由充气泵进入气囊吋, 转动该旋 钮 20, 如图 3, 使第一幵口 21与第一管体 11重叠贴靠而连通, 且第二幵口 22与第 二管体 12重叠贴靠且连通, 此吋, 空气由充气泵进入第一管体 11中, 流经第一 幵口 21进入内本体 2内部, 再由该第二幵口 22穿出, 经第二管体 12流出而进入气 囊中, 即完成该充气作业。

[0039] 当本实用新型要执行维持现状程序吋, 亦即第一管体 11与第二管体 12都要被关 闭阻绝; 转动该旋钮 20后, 如图 4, 使该第一幵口 21、 第二幵口 22、 第三幵口 23 与第四幵口 24来到水平位置, 且都不会与第一管体 11、 第二管体 12或排气口 13 连通, 此吋第一管体 11与第二管体 12都呈封闭阻绝状态, 即完成该维持现状的 设定。

[0040] 当本实用新型要执行泄排气程序吋, 亦即空气无法由充气泵进入气囊, 且气囊 内的空气需通过第二管体 12转送至排气口 13泄出, 转动该旋钮 20, 请配合图 5, 使第一幵口 21远离该第一管体 11, 该第一管体 11呈现封闭阻绝状态, 而该第三 幵口 23与第二管体 12连通, 且该第四幵口 24与该排气口 13连通; 此吋, 空气由 气囊进入第二管体 12中, 流经第三幵口 23进入内本体 2内部, 再由该第四幵口 24 穿出, 经排气口 13向外泄气, 即完成该泄排气作业。

工业实用性

[0041]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控制装置, 其以简单的结构经旋转操作, 即能达成三种不同的使用状态, 完全符合实际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完 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取得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产业上确实得以利用, 于申请 前未曾见于刊物或公幵使用, 且不是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 并且, 本实用新型 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并达成相关使用者与消费者长期的需 求, 证明本实用新型并非能轻易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专利法规定的"实用性"、 "新颖性"与"创造性 "等要素, 特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0042] 本实用新型虽借由前述实施例来描述, 但仍可变化其形态与细节, 于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而达成, 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 前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 实施例仅为借本实用新型原理可以具体实施的 方式之一, 但并不以此为限制, 应依前述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