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ARRAY ANTENNA AND BASE STATION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47858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are an array antenna and a base station. The array antenna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linear arrays, uplink and downlink duplexers, and a shaped network. Each linear array is a dual-polarized linear array. The input end of the shaped network is coupled with the downlink output end of a radio frequency unit, and two output ends are respectively coupled with the downlink signal transmitting ends of two uplink and downlink duplexers; the transceiving sharing ends of two uplink and downlink duplexers are respectively coupled with linear arrays that have the same polarization in two adjacent linear arrays, and two adjacent linear arrays with the same polarization form a 65-degree sectored horizontal beam on a downlink link through the shaped network; the uplink signal output ends of two uplink and downlink duplexers are coupled with the uplink input end of the radio frequency unit; in the plurality of linear arrays, linear arrays that are not coupled with uplink and downlink duplexers are all coupled with the uplink input end of the radio frequency unit, so that a transmitting antenna can form a sectored horizontal beam with a 65-degree half power beam width on a downlink link.

Inventors:
BI QI (US)
XIE WEILIANG (CN)
YANG TAO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82243
Publication Date:
April 03, 2014
Filing Date:
September 28,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G06F19/0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335910A2008-12-31
CN101635391A2010-01-27
CN101789812A2010-07-28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902931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CCPIT PATENT AND TRADEMARK LAW OFFICE (CN)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1.一种阵列天线,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线阵、 上下行双工器和赋 形网络, 其中,

每个线阵均为 ¾*化线阵, 包括正极化线阵和负极化线阵; 所述赋形网络的输入端与射频单元的下行输出端相耦合, 所^ «形 网络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上下行默工器的下行信号发射端相耦合; 所述两个上下行默工器的收发共用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线阵中极化相 同的线阵相耦合, 相邻的两个极化相同的线阵通过所述赋形网络在下行 链路上形成 65度的扇区化水平波束;

所述两个上下行双工器的上行信号输出端与射频单元的上行输入端 相耦合;

所述多个线阵中未与上下行双工器相耦合的线阵均耦合至射频单元 的上行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阵列天线, 其特征在于, 用于发射下行信 号的相邻两个线阵之间的间距介于 [0.35λ, 0.7λ】之间, 用于接收上行信号 的相邻两个线阵之间的间距介于 [λ/2, λ】之间, 其中, λ为阵列天线工作 的中心频点对应的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阵列天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天线包 括 4个线阵, 其中至少一对相邻的线阵复用为收发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阵列天线, 其特征在于, 复用为收发天线 的线阵位于所述阵列天线的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阵列天线, 其特征在于, 通过 2个线阵发 射 2路下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阵列天线, 其特征在于, 通过 4个线阵发 射 4路下行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阵列天线, 其特征在于, 每个正极化线阵 和每个负极化线阵中均至少包括两个阵子。

8.—种基站, 其特 于, 包括权利要求 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 天线。

Description:
阵列天线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 特别地, 涉及一种阵列天线和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3G ), 3G网络已经在世界范 围内; 部署并商用, 随着数据业务及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推广 , 国际通信标准组织正在制定移动通信长期演进 LTE ( Long Term Evolution )及 4G等技术标准, 以满足网 术和服务能力的不断 ^ 1。 由于 MIMO (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可以 充分使用独立空间传播路径来大大提升网络服 务速率和链路性能, 成为在 LTE及未来 4G技术中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 MIMO技术通过部署和建 设多根天线,并使用 MIMO信号处理技术来提升网络服务盾量,所以 般 对于 LTE系统要求至少 2 X 2的 MIMO配置,甚至更多,例如, TDD( Time Division Duplex, 时分双工)模式的 LTE—般要求使用 8根天线来保证 MIMO的使用性能。

对于 FDD (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频分双工) 8天线, 如果采 用 MIMO模式, 则要求 8天线中的下行发射天线满足 65度水平半功率角 的扇区化水平波形图。 但是, 如图 1所示, 因为阵列天线内各线阵之间肩 并肩排列, 不同线阵之间的间距较小使得不同线阵之间存 在较严重的互耦 现象,这将导致每个线阵在下行 上辐射出的波束宽 ^过 65度,甚至 达到 80-90度,这样就无法满 ^扇区 ^对于^ ^半功率角宽度为 65度 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阵列 天线和基站, 使得发射 天线在下行链路上能够形成 65度半功率角的扇区化水平波束,同时仍然保 留上行 8天线接收。

才艮据本发明的一方面, 提出了一种阵列天线, 包括多个线阵、 上下行 默工器和赋形网络, 每个线阵均为¾*化线阵, 包括正极化线阵和负极化 线阵, 赋形网络的输入端与射频单元的下行输出端相 耦合, 赋形网络的两 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上下行双工器的下行信号 发射端相耦合; 两个上下行 双工器的收发共用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线阵中极 化相同的线阵相耦合, 相邻 的两个极化相同的线阵通过赋形网络在下行链 路上形成 65度的扇区化水 平波束; 两个上下行双工器的上行信号输出端与射频单 元的上行输入端相 耦合; 多个线阵中未与上下行双工器相耦合的线阵均 耦合至射频单元的上 行输入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还提出了一种基站, 包括前述的阵列天线。 本发明提供的阵列天线和基站, 通过对多个线阵中相邻两个线阵增加 上下行双工器来实现上下行分路, 并利用相邻两个线阵中极化相同的两个 正极化线阵 /负极化线阵和赋形网络在下行 上形成 65度的下行 , 避免了在下行链路上直接采用单线阵辐射波束 而导致单线阵辐射波束宽度 过宽的问题。 同时, 本发明还通过上下行默工器使得相邻两个线阵 能够收 发复用, 因而有效保证了上行的多天线分集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 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 部分。 在附图中:

图 1是现有技术中基于固 形的 2发 8收阵列天线结构图。

图 2是本发明阵列天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

图 3是本发明阵列天线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

图 4是本发明阵列天线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其中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 实施例。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幹本发 明, 但并不构成对 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 仅是说明性的, 决不 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为了解决 LTE FDD阵列天线中各线阵下行波束宽度过宽的问题 , 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通过在部分线阵的下行链 路中引入赋形网络来实 现下行链路 65度的波束形状, 以满足扇区化天线的使用要求。

图 2是本发明阵列天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

如图 2所示, 该阵列天线 20可以包括多个线阵 202、 上下行双工器 204和赋形网络 206。

其中, 线阵的数目可以为 2的 n ( n的取值为正整数)次方, 接下来 以 4个线阵为例进行说明。

每个线阵均为双极化线阵, 包括正极化线阵和负极化线阵, 例如, 第 一个线阵包括正极化线阵 1和负极化线阵 5,第二个线阵包括正极化线阵 2 和负极化线阵 6,第三个线阵包括正极化线阵 3和负极化线阵 7,第四个线 阵包括正极化线阵 4和负极化线阵 8, 每个正极化线阵和负极化线阵中均 至少包括两个阵子(图 2未示出, 请参见图 1 )。

赋形网络 206的输入端与射频单元的下行输出端相耦合, 赋形网络的 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上下行双工器 204的下行信号发射端相耦合。

两个上下行默工器 204的收发共用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线阵中极化相 同 的线阵相耦合, 相邻的两个极化相同的线阵通过赋形网络 206在下行 上形成 65度的扇区化水平波束。 如果采用两个极化相同的线阵来形成 65 度波束宽度的方向图,通常可以通过控制每一 个线阵的波束宽度为 90度左 右, 再通过赋形网络来实现 65度波束的合成。 对于每个线阵波束宽度为 90度左右的常规设计方案可以通过控制天线背 宽度和天线侧壁高度来 实现, 对于单根 90度左右波束宽度的背板宽度通常为 0.4-0.6波长, 侧壁 高度为 8mm- 14mm。

两个上下行双工器的上行信号输出端与射频单 元的上行输入端相耦 合, 多个线阵中未与上下行默工器相耦合的线阵( 例如, 图 2中的正极化 线阵 1、 负极化线阵 5、 正极化线阵 4和负极化线阵 8 )均耦合至射频单元 的上行输入端。

其中, 用于发射下行信号的相邻两个线阵(例如, 第二个线阵和第三 个线阵)之间的间距(即, 图 1中的 a )可以介于 [0·35λ, 0·7λ】之间, 以形 成 65度的下行波束,之所以利用相邻两个线阵是 虑了相邻两个线阵之间 的相关性较强, 从而更容易控制波束的形状; 为了防止上行互耦问题, 线 阵之间的间距越大越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还需要考虑阵列天线的尺寸, 因此用于接收上行信号的相邻两个线阵(例如 , 第一个线阵与第二个线阵 之间、 第三个线阵与第四个线阵之间)之间的间距( 即, 图 1中的 d )可 以介于 [λ/2, λ】之间, 其中, λ为阵列天线工作的中心频点对应的波长。

具体地,正极化线阵 1和负极化线阵 5作为第一个线阵的两个极化单 元, 可以用于接收信号(上行 1和上行 2 ), 正极化线阵 4和负极化线阵 8 作为第四个线阵的两个极化单元, 也用于接收信号(上行 3和上行 4 ) 。 正极化线阵 2和负极化线阵 6、 正极化线阵 3和负极化线阵 7分别作为第 二个线阵和第三个线阵的两个极化单元, 通过上下行双工器进行分路, 在 下行 上增加赋形网络以形成两个固 形波束用于下行发射(下行 1 和下行 2 ), 上行链路用于接收信号(上行 5、 上行 6、 上行 7和上行 8 )。 此外, 第二个线阵和第三个线阵的下行链路均通过赋 形网络形成固定赋形 波束, 该波束是由同极化的波束合成的, 例如, 正极化线阵 2和正极化线 阵 3合成为一个正极化 65度^ 负极化线阵 6和负极化线阵 7合成为一 个负极化 65度^^。

图 2所示的基于固定波束赋形的 2发 8收的阵列天线,在发射端利用 中间两列合成 行发射, 在接收端利用四列八个正、 负极化线阵来接 收信号, 从而实现了一种 2发 8收的 MIMO阵列天线。

该实施例可以利用阵列天线中任意两个相邻的 线阵形成下行 65度的 扇区化波形图, 从而满足下行扇区化定向发射的目的, 也避免了采用单线 阵直接进行辐射而带来的波束宽度展宽的问题 。

如图 2所示, 至少一对相邻的线阵可以复用为收发天线。 复用为收发 天线的线阵可以位于阵列天线的中央。 当复用为收发天线的线阵位于阵列 天线的中央时, 由于天线结构与背板的对称性, 使得赋形波束具有良好的 对称性, 从而使得这两个下行波束具有更好的重叠性, 将有利于提高 MIMO系统的下行传输速率。

从图 2中可以看出, 其通过 2个线阵来发射 2路下行数据, 从而形成 2发 8收的 MIMO阵列天线。

图 3是本发明阵列天线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 如图 3所示, 可以将最左侧的相邻两个线阵复用为收发天线 。 利用 正极化线阵 1、 正极化线阵 2和赋形网络来形成一个正极化 65度波束, 利用负极化线阵 5、负极化线阵 6和赋形网络再形成一个负极化 65度波 束。

依此类推,也可以利用正极化线阵 3、正极化线阵 4、负极化线阵 7、 负极化线阵 8和两个赋形网络来形成两个正负极化 65度的下行波束。

图 4是本发明阵列天线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

如图 4所示, 可以通过 4个线阵发射 4路下行数据。 具体地, 可以利 用正极化线阵 1和正极化线阵 2, 负极化线阵 5和负极化线阵 6、正极化线 阵 3和正极化线阵 4、 负极化线阵 7和负极化线阵 8、 以及四个赋形网络来 形成 4个 65度的下行波束, 从而形成 4发 8收的 MIMO阵列天线。

需要指出的是, 还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中的阵列天线应用到基站 中, 以 提高网络服务 i½和链路性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 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实施例之间相同和相似的部分可以 相互参见。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在下行方向上仅基于两根 同极化的天线来形成 一个固定波束,为了在下行方向上实现 MIMO, 至少可以形成一个正极 化 65度固定波束和一个负极化 65度固定波束, 在这两个波束重叠的情 况下可以最高效地实现下行 MIMO。此外,本发明的下行波束不基于用 户位置变化, 而是能够覆盖整个扇区的固定波束。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 进行了详细说明, 但 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 而不是为 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可在不脱离本发明 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 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 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