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AUTOMATIC TRAVEL ROBOT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8/133760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automatic travel robot automatically moving and operating on a ground surface comprises: a robot body; a travel module installed at the robot body; and a control module connected to the travel module. The travel module comprises a travel wheel set installed at the robot body and a travel motor driving the same. The travel wheel set comprises, along a travel direction of the automatic travel robot, two front wheels arranged at the front and two rear wheels arranged opposite thereto. Each of the travel wheels comprises a wheel axle fixed in relation to the travel wheel. A front wheel and a rear wheel on a same side are rotated in synchronization. When two wheels contact an uneven ground, positions of at least one travel wheel and a wheel axle thereof are changed in relation to the robot body to keep the robot body in a balanced state and in an approximately level position. The automatic travel robot comprises travel wheels that can adjust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so as to maintain a chassis thereof at a substantially level position, thereby enhancing operation stability of the automatic travel robot.

Inventors:
KONG ZHAO (CN)
GUO N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072625
Publication Date:
July 26, 2018
Filing Date:
January 15, 2018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SUZHOU CLEVA PRECISION MACHINERY & TECH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01D34/01
Foreign References:
CN206413408U2017-08-18
CN206413409U2017-08-18
CN104097502A2014-10-15
CN101438652A2009-05-27
CN201084918Y2008-07-16
US20120222909A12012-09-06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一种自动行走机器人, 用于在地面上自动行走和工作, 包括: 机体, 安装于机体的行走模块以及与行走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 所述行走模 块包括安装在机体上的行走轮组和驱动所述行走轮组的行走马达, 沿 着自动行走机器人的行进方向, 所述行走轮组包括设置在前的两个前 轮以及相对的两个后轮, 位于同一侧的前轮和后轮设置为同步转动, 其特征在于: 每个行走轮具有与该行走轮相对固定的轮轴, 在两个行 走轮之间接触地面的高度不同吋, 至少一个行走轮和其轮轴相对于机 体的位置发生改变, 以使所述机体保持在趋近于水平位置的平衡状态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 行走轮的轮轴相对机体能够围绕与自动行走机器人行进方向平行的轴 线枢转。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 行走轮的轮轴与所述机体之间连接铰接结构, 所述轮轴通过铰接结构 相对机体枢转。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结构 设置两个, 沿着自动行走机器人的行进方向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行走 轮的轮轴的两侧。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 行走轮中沿着自动行走机器人行进方向的左侧轮轴与右侧轮轴相对独 立设置, 所述铰接结构设置两个, 分别对应左侧轮轴和右侧轮轴设置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 行走轮中沿着自动行走机器人行进方向的左侧轮轴与右侧轮轴相对独 立设置, 所述左侧轮轴和右侧轮轴均通过所述铰接结构相对机体枢转

[权利要求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轮轴 旋转支撑在左支架上, 所述右侧轮轴旋转支撑在右支架上, 所述铰接 结构包括安装在机体上的转动轴, 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均连接于转动 轴并能够分别围绕转动轴的轴线旋转。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固 定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中的一个上, 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中的另一个枢 转连接于转动轴, 所述转动轴旋转的安装于机体。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 行走轮中沿着自动行走机器人行进方向的左侧轮轴与右侧轮轴相对关 联设置, 所述左侧轮轴和右侧轮轴构造为整体并一起通过所述铰接结 构相对机体枢转。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轮轴 和右侧轮轴均旋转支撑在支架上, 所述铰接结构包括枢转安装在支架 上的铰链轴以及与铰链轴连接的滑柱, 所述滑柱的一端与所述铰链轴 连接, 所述滑柱的另一端穿过机体上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定位孔, 所述 支架承受朝向自动行走机器人所行走的地面的力。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结构 包括两个, 分别设置在支架上靠近两侧行走轮的位置。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设 置安装孔, 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左侧轮轴轴向的距离大于所述铰链轴的 外径, 所述铰链轴能够在安装孔内移动并旋转。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和机 体之间设置弹性装置, 所述弹性装置施加给所述支架朝向地面的力, 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两个, 分别抵压在支架上靠近两侧行走轮的位置。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 行走轮的轮轴相对机体沿着竖直方向活动设置。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 行走轮的轮轴与所述机体之间连接浮动结构, 所述轮轴通过浮动结构 相对机体沿着竖直方向运动。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 行走轮中沿着自动行走机器人行进方向的左侧轮轴与右侧轮轴相对独 立设置, 所述浮动结构设置两个, 分别对应左侧轮轴和右侧轮轴设置 , 所述左侧轮轴和右侧轮轴通过各自对应的浮动结构分别相对机体沿 着竖直方向运动。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 行走轮的轮轴旋转支撑在支架上, 所述浮动结构包括固定于机体上的 滑杆以及设置在支架上供滑杆穿过的定位孔, 所述支架通过定位孔沿 着滑杆移动。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 行走轮的轮轴旋转支撑在支架上, 所述浮动结构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 滑杆以及设置在机体上供滑杆穿过的定位孔, 所述支架通过滑杆沿着 定位孔移动。

根据权利要求 17或 18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杆 和定位孔都分别设置两个并相互对应, 两个滑杆沿着自动行走机器人 的行进方向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轮轴的两侧。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动结构 包括两根平行等长的连杆, 所述两根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行走 轮铰接, 两根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铰接,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通 过所述两根连杆相对机体沿着竖直方向运动。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走马达 与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轮轴之间连接有球头传动轴, 所述行走马达 通过球头传动轴将旋转动力传动给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轮轴, 所述 两根连杆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球头传动轴的两侧。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 行走轮的轮轴与所述机体之间设置限位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限制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轮轴在预设范围内活动。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 行走轮的轮轴与所述机体之间设置弹性装置, 所述弹性装置用于给所 述至少一个行走轮提供朝向地面的力。

[权利要求 2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每个行走轮的 轮轴与所述机体之间均设置检测传感器, 当至少两个行走轮离幵地面 吋, 至少两个检测传感器被触发从而将检测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 ,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进行相应的控制。

Description:
说明书 发明名称: 自动行走机器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行走机器人, 尤其是一种能够在户外移动并自主执行工作 任务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智能的自动行走设备为人们所熟知, 由于自动行走设备 可以自动预先设置的程序执行预先设置的相关 任务, 无须人为的操作与干预, 因此在工业应用及家居产品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 工业上的应用如执行各种功能 的机器人, 家居产品上的应用如割草机、 吸尘器等, 这些智能设备极大地节省 了人们的吋间, 给工业生产及家居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与传统产品相比 , 自动行走机器人具备自动行走功能, 可以防止碰撞, 范围之内防止出线, 自 动返回充电, 具备安全检测和电池电量检测, 具备一定爬坡能力, 尤其是一种 适合家庭庭院、 公共绿地等场所进行草坪修剪维护。 自动行走机器人能够自主 的完成修剪草坪的工作,无须人为直接控制和 作, 且功率低、 噪音小、 无污染 、 外形精巧美观, 大幅度降低人工操作。

[0003] 现有技术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尤其是自动行走割草机器人, 在行经地面不平整 的草地吋, 割草机器人的各个行走轮与地面的摩擦牵引力 不均衡, 容易导致行 走轮原地打滑现象; 并且由于割草机器人的各个行走轮与地面的摩 擦牵引力不 均衡, 在割草机器人转弯吋, 其转向难以控制, 转向容易发生偏差。 此外, 在 行经地面不平整的草地吋, 底盘随着地面的高低起伏相应地颠簸, 还容易导致 设置在底盘上的装置发生震动, 影响装置的性能, 从而降低割草机器人的工作 稳定性。

技术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较好的 自动行走机器人。

[0005]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行走机器人用于在地面上 自动行走 和工作, 包括: 机体, 安装于机体的行走模块以及与行走模块连接的 控制模块 , 所述行走模块包括安装在机体上的行走轮组和 驱动所述行走轮组的行走马达 , 沿着自动行走机器人的行进方向, 所述行走轮组包括设置在前的两个前轮以 及相对的两个后轮, 每个行走轮具有与该行走轮相对固定的轮轴, 位于同一侧 的前轮和后轮设置为同步转动, 在两个行走轮之间接触地面的高度不同吋, 至 少一个行走轮和其轮轴相对于机体的位置发生 改变, 以使所述机体保持在趋近 于水平位置的平衡状态。

[0006]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轮轴相对机体能 够围绕与自动行走机器人行进方向平行的轴线 枢转。

[0007]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轮轴与所述机体 之间连接铰接结构, 所述轮轴通过铰接结构相对机体枢转。

[0008]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铰接结构设置两个, 沿着自动行走 机器人的行进方向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 的轮轴的两侧。

[0009]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中沿着自动行走机 器人行进方向的左侧轮轴与右侧轮轴相对独立 设置, 所述铰接结构设置两个, 分别对应左侧轮轴和右侧轮轴设置。

[0010]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中沿着自动行走机 器人行进方向的左侧轮轴与右侧轮轴相对独立 设置, 所述左侧轮轴和右侧轮轴 均通过所述铰接结构相对机体枢转。

[0011]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左侧轮轴旋转支撑在左支架上, 所 述右侧轮轴旋转支撑在右支架上, 所述铰接结构包括安装在机体上的转动轴, 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均连接于转动轴并能够分 别围绕转动轴的轴线旋转。

[0012]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转动轴固定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中的 一个上, 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中的另一个枢转连接于转 动轴, 所述转动轴旋转 的安装于机体。

[0013]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中沿着自动行走机 器人行进方向的左侧轮轴与右侧轮轴相对关联 设置, 所述左侧轮轴和右侧轮轴 构造为整体并一起通过所述铰接结构相对机体 枢转。

[0014]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左侧轮轴和右侧轮轴均旋转支撑在 支架上, 所述铰接结构包括枢转安装在支架上的铰链轴 以及与铰链轴连接的滑 柱, 所述滑柱的一端与所述铰链轴连接, 所述滑柱的另一端穿过机体上沿竖直 方向设置的定位孔, 所述支架承受朝向自动行走机器人所行走的地 面的力。

[0015]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铰接结构包括两个, 分别设置在支 架上靠近两侧行走轮的位置。

[0016]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支架上设置安装孔, 所述安装孔沿 所述左侧轮轴轴向的距离大于所述铰链轴的外 径, 所述铰链轴能够在安装孔内 移动并旋转。

[0017]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支架和机体之间设置弹性装置, 所 述弹性装置施加给所述支架朝向地面的力, 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两个, 分别抵压 在支架上靠近两侧行走轮的位置。

[0018]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轮轴相对机体沿 着竖直方向活动设置。

[0019]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轮轴与所述机体 之间连接浮动结构, 所述轮轴通过浮动结构相对机体沿着竖直方向 运动。

[0020]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中沿着自动行走机 器人行进方向的左侧轮轴与右侧轮轴相对独立 设置, 所述浮动结构设置两个, 分别对应左侧轮轴和右侧轮轴设置, 所述左侧轮轴和右侧轮轴通过各自对应的 浮动结构分别相对机体沿着竖直方向运动。

[0021]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轮轴旋转支撑在 支架上, 所述浮动结构包括固定于机体上的滑杆以及设 置在支架上供滑杆穿过 的定位孔, 所述支架通过定位孔沿着滑杆移动。

[0022]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轮轴旋转支撑在 支架上, 所述浮动结构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滑杆以及设 置在机体上供滑杆穿过 的定位孔, 所述支架通过滑杆沿着定位孔移动。 [0023]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滑杆和定位孔都分别设置两个并相 互对应, 两个滑杆沿着自动行走机器人的行进方向设置 在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 的轮轴的两侧。

[0024]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浮动结构包括两根平行等长的连杆 , 所述两根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铰 接, 两根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 机体铰接,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通过所述两根连杆相对机 体沿着竖直方向运动

[0025]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行走马达与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 轮轴之间连接有球头传动轴, 所述行走马达通过球头传动轴将旋转动力传动 给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轮轴, 所述两根连杆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球头传动轴 的 两侧。

[0026]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轮轴与所述机体 之间设置限位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限制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 轮轴在预设 范围内活动。

[0027]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的轮轴与所述机体 之间设置弹性装置, 所述弹性装置用于给所述至少一个行走轮提供 朝向地面的 力。

[002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其行走 轮可以根据地面高低起伏进行位置调整, 避免行走轮悬空造成各个行走轮与地 面的摩擦牵引力不均衡, 并且使保持底盘始终处于大致水平位置, 不产生侧斜 、 剧烈颠簸, 避免自动行走机器人行经过程中发生震动而影 响装置性能, 从而 改善割草机器人的工作稳定性能。

[0029]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行走机器人用于在地面上 自动行走 和工作, 包括: 机体, 安装于机体的行走模块以及与行走模块连接的 控制模块 , 所述行走模块包括安装在机体上的行走轮组和 驱动所述行走轮组的行走马达 , 沿着自动行走机器人的行进方向, 所述行走轮组包括设置在前的两个前轮以 及相对的两个后轮, 每个行走轮具有与该行走轮相对固定的轮轴, 位于同一侧 的前轮和后轮设置为同步转动, 每个行走轮的轮轴与所述机体之间均设置检测 传感器, 当至少两个行走轮离幵地面吋, 至少两个检测传感器被触发从而将检 测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进行相应 的 控制。

[0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自动行走机器人, 行走轮 离地吋能够进行相应的控制, 防止机器人单侧悬空而翻车。 而且其行走轮可以 根据地面高低起伏进行位置调整, 避免行走轮悬空造成各个行走轮与地面的摩 擦牵引力不均衡, 并且使保持底盘始终处于大致水平位置, 不产生侧斜、 剧烈 颠簸, 避免自动行走机器人行经过程中发生震动而影 响装置性能, 从而改善割 草机器人的工作稳定性能。

发明的有益效果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31] 图 1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割草机器人 立体图;

[0032] 图 2是图 1中的割草机器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33] 图 3是图 1中的割草机器人行走轮与底盘的组装结构示 图;

[0034] 图 4是图 3中 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5] 图 5是图 1中的割草机器人的俯视图;

[0036] 图 6是图 5中沿 A-A线的剖视图;

[0037] 图 7是图 5中沿 B-B线的剖视图;

[0038] 图 8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割草机器人 部分分解示意图;

[0039] 图 9是图 8中的割草机器人行走轮的轮轴与底盘的组装 构示意图;

[0040] 图 10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割草机器人 剖视示意图;

[0041] 图 11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割草机器人 部分分解示意图;

[0042] 图 12是图 11中的割草机器人行走轮的轮轴与底盘的组装 构示意图;

[0043] 图 13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割草机器人 剖视示意图;

[0044] 图 14是本发明优选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割草机器人 部分分解示意图;

[0045] 图 15是本发明优选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割草机器人 仰视示意图;

[0046] 图 16是图 15中沿 C-C线的剖视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47]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 进行详细描述。 但这些实施方式 并不限制本发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 出的结构、 方 法、 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

[0048] 参照图 1到图 7所示, 本发明优选的第一实施例中, 自动行走机器人优选为割草 机器人, 其用于在地面上自动行走和工作, 通过电池提供行走以及工作能量。 割草机器人包括机体 10、 安装于机体 10的用于修剪草坪的工作模块 20以及行走 模块 30, 行走模块用于行走和转向, 工作模块包括切割马达、 与切割马达连接 的传动轴以及与传动轴配接的切割装置 (图未示) , 切割装置可以是切割刀片 、 切割线等能够实现对草坪进行修剪的切割元件 。 另外, 割草机器人还包括控 制模块, 用于协调工作模块和行走模块, 控制模块能够使割草机器人在无人看 守的情况下自动在草坪上行走并割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除非另外指出, 涉 及的方向术语, 如前、 后、 左、 右、 上和下等, 都是以如图 1所示的割草机器人 正常前进行驶吋的方向为参照。

[0049] 其中,

割草机器人的行走模块 30, 包括行走轮组以及驱动行走轮组的行走马达 33。 其 中, 机体 10包括底盘 13, 行走轮组安装于底盘 13上。 本实施例中, 行走轮组包 括四个行走轮 31a、 31b、 32a. 32b , 分别为设置在机体前部两侧的前行走轮 31a 、 31b和设置在机体后部两侧的后行走轮 32a、 32b , 每个行走轮具有相互独立的 轮轴, 机体两侧的行走轮关于机体的对称轴 X对称。

[0050] 接下来以前行走轮 31a、 31b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左前行走轮 31a具有左前轮轴 3 4a, 左前轮轴 34a的一端连接行走马达 33, 另一端与左前行走轮 31a周向固定连接 , 从行走马达 33传递的旋转动力能够经过左前轮轴 34a传递给左前行走轮 31a, 从 而左前行走轮 31a被驱动旋转。 左前轮轴 34a上还相对固定的安装有主动带轮 42, 主动带轮 42位于行走马达 33和左前行走轮 31a之间。 左后行走轮 32a具有左后轮轴 35a, 左后轮轴 35a上相对固定的安装有从动带轮 43, 主动带轮 42和从动带轮 43上 安装有传动带 44, 因此, 行走马达 33能够通过主动带轮 42、 传动带 44和从动带 轮 43带动左后轮轴 35a旋转, 左前行走轮 31a和左后行走轮 32a之间通过带传动, 从而实现左前行走轮 31a和左后行走轮 32a的同步转动。 右侧行走轮可以通过另一 个行走马达和带传动机构实行右前行走轮 31b和右后行走轮 32b的同步转动, 为 了使行走模块更加紧凑, 右侧的行走马达可以设置为直接带动右后行走 轮 32b旋 转, 通过带传动带动右前行走轮 31b旋转, 具体的结构与左侧行走轮类似, 这里 不再赘述。 割草机器人的转向可以通过控制两侧的行走马 达输出不同的转速来 实现。

[0051] 进一步的, 左前轮轴 34a和右前轮轴 34b通过铰接结构与底盘 13铰接, 即左前轮 轴 34a和右前轮轴 34b能够独立地通过铰接结构相对底盘 13转动, 从而实现左前行 走轮 31a和右前行走轮 32a的上下浮动。 当然, 铰接结构可以设置两个, 即左前轮 轴 34a连接一个铰接结构, 右前轮轴 34b也连接一个铰接结构, 两个铰接结构可以 并排布置或者前后布置。 本实施例中, 左前轮轴 34a和右前轮轴 34b共用一个铰接 结构。 具体的, 铰接结构包括支撑在底盘 13上的转动轴 51, 行走马达 33安装在 左支架 36a上, 转动轴 51的一端与左支架 36a相对固定, 转动轴 51的另一端通过轴 承 52支撑在底盘 13上, 轴承 52通过轴承压板 53安装于底盘 13, 如此, 左支架 36a 可以带动行走马达 33、 左前轮轴 34a—起围绕转动轴 51的轴线旋转, 左前行走轮 3 la与左前轮轴 34a周向固定, 因此, 左前行走轮 31a可以随着左前轮轴 34a—起围 绕转动轴 51的轴线旋转。

[0052] 另外, 右前行走轮 31b具有右前轮轴 34b, 右前轮轴 34b的一端旋转的支撑在右 支架 36b上, 另一端与右前行走轮 31b周向固定连接。 右支架 36b具有沿右前轮轴 34b轴向延伸的枢转臂 361b, 枢转臂 361b枢转连接在转动轴上 51, 因此, 右支架 36b可以带动右前轮轴 34b、 右前行走轮 31b—起围绕转动轴 51的轴线旋转。 每个 行走轮对应的支架构成了割草机器人的支架机 构。

[0053] 上述的为左前行走轮和右前行走轮通过同一个 铰接结构分别枢转的方案, 当然 , 也可以是左前行走轮和右前行走轮通过各自的 铰接结构分别枢转, 即左前行 走轮连接一个铰接结构, 右前行走轮连接另一个铰接结构, 两个铰接结构间隔 独立设置。 在左前行走轮或右前行走轮通过铰接结构枢转 的吋候, 左前行走轮 或右前行走轮沿竖直方向不仅产生位移, 而且左前行走轮或右前行走轮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也会产生变化, 因为左前行走轮和右前行走轮的位置调整是相 对独 立的, 根据左前行走轮和右前行走轮接触的地面角度 不同, 左前行走轮或右前 行走轮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会不同。

[0054] 为了使左前行走轮 31a和右前行走轮 31b围绕转动轴 51轴线的旋转更加平稳可靠 , 铰接结构可以设置两个, 沿着割草机器人的行进方向, 相对于左前轮轴 34a或 者右前轮轴 34b的轴线, 对称设置在左支架 36a或者右支架 36b的两侧。 左后行走 轮 32a和右后行走轮 32b之间设置的铰接结构与左前行走轮 31a和右前行走轮 32b之 间的铰接结构类似, 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 为了限制行走轮相对于底盘 13的活 动范围, 割草机器人还设置限位装置, 该限位装置用于限制行走轮围绕转动轴 5 1的轴线旋转的活动范围, 也就是说行走轮在限位装置的作用下只能在预 设范围 内活动。 以左前行走轮 31a为例,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 限位装置装置包括限位压 板 61, 限位压板 61构造为半环形, 环设在左支架 36a上, 限位压板 61的两端通过 螺钉固定在底盘 13上, 限位压板 61与左支架 36a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左支架 36a可 以在预设间隙范围内活动, 因此, 左前行走轮 31a随着左支架 36a也只能在限位压 板 61与左支架 36a之间的预设间隙范围内活动。

[0055] 通过设置铰接结构, 割草机器人在行经地面不平整的草地吋, 其行走轮能够适 应地面高低起伏的变化, 在竖直方向上围绕铰接结构的转动轴 51轴线枢转从而 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下活动, 避免行走轮悬空造成各个行走轮与地面的摩擦 牵弓 I 力不均衡。 特别是在割草机器人转弯吋, 例如向左转弯, 由于向心力的作用, 左侧行走轮的抓地力增大, 同吋右侧行走轮的抓地力减小。 当转弯吋遇到不平 地面吋, 两侧行走轮抓地力发生非常规变化, 割草机器人控制模块的中央处理 器将难以准确计算转向角度, 导致转向控制不准确。 通过设置上述铰接结构, 实现行走轮根据地势的浮动调整, 能够降低两侧行走轮抓地力非常规变化造成 的影响, 并且使保持底盘始终大致处于趋近于水平位置 的平衡状态, 不产生侧 斜、 剧烈颠簸, 避免割草机器人行经过程中发生震动而影响装 置性能, 从而改 善割草机器人的工作稳定性能。 相对于行走轮相对底盘位置不变的情形来说, 底盘与水平面的相对角度更趋近于零。

[0056] 进一步地, 为了增加割草机器人行走轮与地面的附着力, 割草机器人还设置弹 性装置, 该弹性装置用于给行走轮提供朝向地面的力。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 弹 性装置包括扭簧 80, 以左前行走轮 31a为例, 扭簧 80安装在左支架 36a上, 其一端 抵接在支架 36a上, 另一端抵接在底盘 13上, 且使扭簧处于储能状态, 这样, 无 论左前行走轮 31a处于任何位置, 扭簧 80均可以通过压迫左支架 36a使得左前行走 轮 31a—直承受朝向地面的力, 从而保持与地面的接触。 同样的, 右支架 36b上也 设置扭簧, 扭簧可以通过压迫右支架 36b使得右前行走轮 32b—直承受朝向地面 的力, 从而保持与地面的接触。 当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的想到, 通 过设置压簧也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

[0057] 本实施例中设置扭簧不仅结构简单, 生产组装方便, 而且能够进一步加强行走 轮与地面的附着力, 使行走轮可靠抓地, 保持车身稳定; 另外, 附着力受转动 角度 (即行走轮在竖直方向上围绕铰接结构的转动 轴轴线上下活动的幅度) 影 响较小, 从而保证四个行走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差异较小 , 避免由于附着力差异 较大使车身产生抖动, 导致车身运行不稳。

[0058] 进一步地, 该割草机器人还设置有检测行走轮是否离幵地 面的离地检测传感器 70。 该离地检测传感器 70可设置在轮轴上并且接近底盘 13的位置, 当行走轮离 幵地面吋, 离地检测传感器 70与底盘 13相抵, 进而触发检测信号。 当割草机器 人行经复杂地面吋, 可能发生行走轮脱离地面的意外情况, 设置检测行走轮是 否离幵地面的离地检测传感器 70, 能够将该意外情况反馈给割草机器人的控制 模块, 从而使得该意外情况得到及吋处理。

[0059] 参照图 8到图 10所示, 本发明优选的第二实施例中, 割草机器人的主要构成部 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仍以前行走轮为例进行说明 。 左前轮轴 234a由行走马达 233驱动, 右前轮轴 234b与行走马达共同通过前支架 2 36支撑, 从而前支架 236将左前轮轴 234a、 行走马达 233以及右前轮轴 234b构造为 一个整体。 前支架 236的上部设置有限位压板 261, 限位压板 261通过螺钉连接在 底盘 213上, 用于限制前支架 236只能在预设的范围内活动。 其中, 铰接结构包 括连接在前支架 236上的铰链轴 251, 铰链轴 251轴线沿着割草机器人的行进方向 布置, 铰链轴 251设置两个, 位于前支架 236上靠近两侧行走轮的位置, 每个铰 链轴 251上枢转连接有一个滑柱 263, 滑柱 263穿过限位压板 261上的定位孔 262并 能够沿着定位孔 262上下滑动, 滑柱 263上下滑动的同吋, 前支架 236的两端也能 够在与割草机器人行进方向垂直的平面内上下 移动或转动, 也就是说, 左前轮 轴 234a和右前轮轴 234b分别带动左前行走轮 231a和右前行走轮 231b—起在与割草 机器人行进方向垂直的平面内上下移动或转动 。 另外, 前支架 236上设置安装孔 252, 安装孔 252沿左侧轮轴轴向的距离大于铰链轴 251的外径, 铰链轴 251能够 在安装孔 252内移动并旋转。 当然,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的想到, 左前行 走轮 31a和右前行走轮 31b可以共用同一个轮轴, 轮轴可在与割草机器人行进方向 垂直的平面内上下移动或转动, 如在轮轴外设置支架, 在支架的中部设置枢转 结构等等。

[0060] 上述实施例中, 限位压板 261和前支架 236之间设置弹性装置, 用于给行走轮提 供朝向地面的力。 弹性装置包括压缩弹簧 280, 压缩弹 280设置在靠近滑柱 263的 位置, 压缩弹簧 280用于给前支架 236的两端提供朝向地面的弹性力, 从而能够 给行走轮提供朝向地面的力以增加割草机器人 行走轮与地面的附着力。 压缩弹 簧 280设置两个, 位于前支架 236上临近两侧行走轮的位置。 另外, 本实施例中 , 该割草机器人同样设置有检测行走轮是否离幵 地面的离地检测传感器 270, 该 离地检测传感器 270可设置在前支架 236上接近底盘 213的位置, 当行走轮离幵地 面吋, 离地检测传感器 270与底盘 213相抵, 进而触发检测信号。 离地检测传感 器 270的数量与行走轮的数量相同, 每个离地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其对应的行走 轮的离地情况或者另一侧对应的行走轮的离地 情况。

[0061] 参照图 11到图 13所示, 本发明优选的第三实施例中, 割草机器人的主要构成部 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仍以前行走轮为例进行说明 , 左前轮轴与机体之间连接浮动结构, 左前轮轴 334a通过浮动结构相对机体沿着 竖直方向运动。 左前轮轴 334a由行走马达 333驱动, 左前行走轮 331a和右前行走 轮 331b使用各自独立的轮轴。 浮动结构包括支撑左前轮轴 334a的左前支架 336a上 的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 372以及穿过定位孔 372的至少一个滑杆 374, 滑杆 374的 一端固定在底盘 313上, 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在底盘 313上的限位压板 361上, 左前 轮轴 334a可以在左前支架 336a的带动下沿滑杆 374在与割草机器人行进方向垂直 的平面内上下移动。 优选的, 每一侧的行走轮最好配置两个相互配合的定位 孔 3 72和滑杆 374, 从而使得轮轴的上下移动更加平稳。

[0062] 本实施例中, 同样在限位压板 361和左前支架 336a之间设置压缩弹簧 380, 压缩 弹簧 380临近定位孔 372设置, 用于通过左前支架 336a给左前行走轮 331a提供朝向 地面的弹性力, 从而增加割草机器人行走轮与地面的附着力。 另外, 左前支架 3 36a与底盘 313之间设置离地检测传感器 370, 离地检测传感器 370构造为压簧, 当 行走轮离幵地面吋, 压簧与底盘 313相抵, 进而触发检测信号。

[0063] 在上述实施例可变形的方案中, 可以在支撑左前轮轴的左前支架上设置与之固 定连接的滑杆, 固定在底盘上的限位压板上或者底盘上设置定 位孔, 即浮动结 构包括固定在左前支架上的以及设置在底盘上 供滑杆穿过的定位孔, 滑杆穿过 定位孔并能够沿着定位孔上下滑动, 同样也可以实现左前轮轴在左前支架的带 动下在与割草机器人行进方向垂直的平面内上 下移动。

[0064] 参照图 14到图 16所示, 本发明优选的第四实施例中, 本实施例中, 右侧行走轮 的驱动行走, 通过第一行走马达 433a驱动右后行走轮 432b, 右后行走轮 432b带动 右前行走轮 43 lb, 第一行走马达 433a设置在左后行走轮 43 lb和右后行走轮 432b之 间, 靠近左后行走轮 431b。 左侧行走轮的驱动行走, 左前行走轮 431a通过第二行 走马达 433b驱动左后行走轮 432a, 第二行走马达 433b设置在左前行走轮 43 la和右 前行走轮 432a之间, 靠近右前行走轮 432a。 左侧行走轮中, 左前侧行走轮 431a为 主动, 左后侧行走轮 432a为从动; 右侧行走轮中, 右后侧行走轮 432b为主动, 右 前侧行走轮 431b为从动。 以右侧为例, 右后行走轮 432b具有右后轮轴 434b, 第 一行走马达 433a通过带轮传动将旋转动力传递给右后轮轴 434b。 具体的, 第一行 走马达 433a构造为电机, 电机的输出轴 4331上固定设置第一带轮 91, 右后轮轴 43 4b通过球头传动轴 438与第一带轮轴 921可传递旋转动力的连接, 第一带轮轴 921 上固定设置第二带轮 92, 第一带轮 91和第二带轮 92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带 911, 电机输出的旋转动力通过第一带轮 91、 第一传动带 911、 第二带轮 92传递给第一 带轮轴 921, 第一带轮轴 921通过球头传动轴 438将旋转动力传递给右后轮轴 434b , 如此, 便实现了电机驱动右后行走轮 432b行走。

[0065] 进一步的, 第一带轮轴 921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三带轮 93, 第三带轮 93与第二带 轮 92并排布置于第一带轮轴 921上, 底盘 413上可旋转的支撑有第二带轮轴 922, 第二带轮轴 922与第一带轮轴 921平行且靠近右后行走轮 432b设置, 第二带轮轴 9 2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了第四带轮 94和第五带轮 95, 其中, 第三带轮 93和第四 带轮 94之间连接第二传动带 912, 传递到第一带轮轴 921的旋转动力通过第三带 轮 93、 第二传动带 912和第四带轮 94传递给第二带轮轴 922。 与第二带轮轴 922间 隔平行的设置有第三带轮轴 923, 第三带轮轴 923靠近右前行走轮 431b设置, 并 且第三带轮轴 923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第六带轮 96和第七带轮 97, 第五带轮 95和 第六带轮 96之间设置第三传动带 913, 第二带轮轴 922输出的旋转动力能够通过 第五带轮 95、 第三传动带 913和第六带轮 96传递给第三带轮轴 923。 右前行走轮 4 31b具有右前轮轴, 右前轮轴通过球头传动轴与第四带轮轴 924可传递旋转动力 地连接, 第四带轮轴 924上固定设置有第八带轮 98, 第七带轮 97和第八带轮 98之 间连接有第四传动带 914, 第三带轮轴 923输出的旋转动力能够通过第七带轮 97 、 第四传动带 914和第八带轮 98传递给第四带轮轴 924, 第四带轮轴 924通过球头 传动轴带动右前轮轴旋转。 上述从右后轮轴到右前轮轴的传动可以概括为 , 主 动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从动轮, 主动轮与从动轮同步转动 /停止, 且转速、 转向相 同。 左侧的传动与右侧类似, 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通过两个行走马达分 别控制左侧和右侧行走轮的行走, 并且可以通过控制两个行走马达的转速不同 来控制割草机器人的转向。

本实施例中, 行走轮的轮轴通过球头传动轴与输入旋转动力 的带轮轴连接, 使 得行走轮在相对于底盘上下移动的过程中, 不会影响行走轮的旋转, 即球头传 功轴即构成了连接行走轮的轮轴与机体的浮动 结构。 进一步的, 浮动结构还包 括悬臂结构, 悬臂结构连接在行走轮的轮轴与输入旋转动力 的带轮轴之间, 以 右后行走轮 432b为例, 悬臂结构包括安装在右后轮轴上 434b的悬臂外支架 437, 安装在第一带轮轴 921上的悬臂内支架 436, 连接在悬臂外支架 437和悬臂内支架 436之间的悬臂, 悬臂的一端与悬臂外支架 437枢转连接, 悬臂的另一端与悬臂 内支架 436枢转连接。 优选的, 悬臂设置两个, 位于球头传动轴 438上侧的上悬 臂 491以及位于球头传动轴下侧的下悬臂 492, 上悬臂和下悬臂的两端分别设有 轴孔, 靠近右后行走轮 432b的一端通过销轴 494穿过轴孔与悬臂外支架 437枢转 连接, 另一端通过销轴 493穿过轴孔与悬臂内支架 436枢转连接。 通过设置上悬 臂和下悬臂, 使得行走轮的上下移动更加平稳。

[0067] 底盘 413上对应上悬臂和下悬臂的位置设置悬臂收容 部, 对应行走马达的位置 设有电机收容部, 方便组装吋各模块的定位。 另外, 上悬臂 491上设置安装孔 49 8, 安装孔 498用于压缩弹簧 380的安装定位, 压缩弹簧 380—端抵接在机体上, 另一端抵接在上悬臂 491上, 用于通过上悬臂 491给右后行走轮 432b提供朝向地 面的弹性力, 从而增加割草机器人行走轮与地面的附着力。 另外, 本实施例中 , 离地检测传感器 470设置在机体上, 离地检测传感器 470构造为压簧, 当行走 轮离幵地面吋, 压簧与悬臂外支架 437相抵, 进而触发检测信号。 当然, 本领域 技术人员也很容易能够相对, 离地检测传感器 470也可以设置在悬臂外支架 437 、 上悬臂或者下悬臂上, 而且离地检测传感器也可以构造为其他结构形 式, 只 要能够实现检测行走轮离幵地面的状态即可。

[0068] 本发明优选的, 每个行走轮的轮轴与机体之间均设置离地检测 传感器, 并且当 至少两个行走轮离幵地面吋, 至少两个离地检测传感器与机体相抵从而触发 检 测信号并反馈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进行相应的控 制, 如执行停机动作, 目的是防止割草机器人单侧悬空而翻车。

[0069]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 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 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

[0070]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 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 明, 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 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