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ENTRIFUGE TUBE STRUCTUR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36945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centrifuge tube structure. The centrifuge tube structure comprises a tube body (2), a first blocking body (3), and a second blocking body (4). The tube body (2) has a first receiving trough (20), a second receiving trough (22), and a necking portion (21). The necking portion (21)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receiving trough (20) and the second receiving trough (22). The first blocking body (3) is fixed on the first receiving trough (20), and defines a fixed volume compartment (200) with the first receiving trough (20) commonly. The second blocking body (4) moves along the second receiving trough (22), and defines a variable volume compartment (220) with the second receiving trough (22) commonly. The necking portion (21) defines a fluid communication path (210) to communicate the fixed volume compartment (200) with the variable volume compartment (220).

Inventors:
YANG CHAOCHE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82940
Publication Date:
March 13, 2014
Filing Date:
September 04,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YANG CHAOCHE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01L3/14; A61B5/15; B01D21/26; B04B7/00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11071353A22011-06-16
Foreign References:
TW201124191A2011-07-16
CN2397492Y2000-09-20
US20050109716A12005-05-26
US4861477A1989-08-29
JP2008110272A2008-05-15
CN202119662U2012-01-18
Attorney, Agent or Firm:
RUNPING & PARTNERS (CN)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

1、 一种离心管结构, 包括:

一管体, 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接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 置槽的一颈縮部;

一第一封阻体, 固定于该第一容置槽, 并与该第一容置槽共同界定出一固定容 积空间; 以及

一第二封阻体,包括一底盖以及一活塞部,该底盖固定于该第二容置槽的底端, 该活塞部封闭该第二容置槽; 其中, 该活塞部容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且该活塞部 与该第二容置槽共同界定出一可变容积空间;

其中, 该颈縮部界定有一连通通道, 且该连通通道连通该固定容积空间与该可 变容积空间。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第一容置槽具有一第一开口部, 而该第一封阻体固定于该第一容置槽的该第一开口部; 抑或, 该第一封阻体与该第 一容置槽为一体成型。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第一封阻体上具有一气孔以及一 液体流入孔, 该气孔的位置相对应于该颈縮部, 该固定容积空间经由该气孔连通至 一外界, 该液体流入孔邻设于该气孔; 其中, 该第一封阻体包括两栓塞, 该两栓塞 分别用以阻塞该液体流入孔以及该气孔; 其中, 阻塞该气孔的该栓塞具有一插孔, 一细针藉由穿设于该栓塞的该插孔, 以进入该第一容置槽。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活塞部于该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以与该第二容置槽共同界定出该可变容积空间, 抑或, 该活塞部容置于该第二容置 槽内, 且该活塞部适以接受一外力而产生形变, 以与该第二容置槽共同界定出该可 变容积空间; 其中, 该第二封阻体更包括一推杆, 且该底盖的中央区域为一镂空部; 该推杆穿过该镂空部并连接于该活塞部, 于该推杆接受一外力时, 该推杆适以推动 该活塞部朝向该颈縮部移动; 其中, 该颈縮部的横截面积小于该第一容置槽的横截 面积以及该第二容置槽的横截面积。

5、 一种离心管结构, 包括:

一管体, 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接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 置槽的一颈縮部;

一第一封阻体, 固定于该第一容置槽, 并与该第一容置槽共同界定出一固定容 积空间; 以及

一第二封阻体, 与该第二容置槽共同界定出一可变容积空间;

其中, 该颈縮部界定有一连通通道, 且该连通通道连通该固定容积空间与该可 变容积空间。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第一封阻体与该第一容置槽为一 体成型; 抑或, 该第一容置槽具有一第一开口部, 而该第一封阻体固定于该第一开 口部。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第一封阻体上具有一气孔以及一 液体流入孔, 该气孔的位置相对应于该颈縮部, 且该固定容积空间经由该气孔连通 至一外界, 且该液体流入孔邻设于该气孔; 其中, 该第一封阻体包括两栓塞, 该两 栓塞分别用以阻塞该液体流入孔以及该气孔; 其中, 阻塞该气孔的该栓塞具有一插 孔, 一细针藉由穿设于该栓塞的该插孔, 以进入该第一容置槽。

8、 如权利要求 Ί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第二封阻体包括一活塞部, 该活 塞部容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并于该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以与该第二容置槽共同界 定出该可变容积空间; 抑或, 其中该第二封阻体包括一活塞部, 该活塞部容置于该 第二容置槽内, 该活塞部适以接受一外力而产生形变, 以与该第二容置槽共同界定 出该可变容积空间。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第二封阻体更包括一底盖, 该底 盖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的底端, 使该活塞部位于该底盖与该颈縮部之间; 其中, 该 底盖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 且于该底盖朝该颈縮部移动时, 该底盖适可一 并推动该活塞部, 使该活塞部朝向该颈縮部移动。

1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底盖的表面形成有一公螺纹, 该 第二容置槽的表面形成有一母螺纹, 该公螺纹适以与该母螺纹配合, 使该底盖以一 轴向作一旋转运动时适以同时沿该轴向作一移动; 抑或, 该底盖具有一阴性结构, 该第二容置槽具有一阳性结构, 该阴性结构适以与该阳性结构配合, 使该底盖可相 对该第二容置槽作一滑动。 11、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底盖固定于该第二容置槽, 且该 底盖的中央区域为一镂空部, 该第二封阻体更包括一推杆, 其中该推杆穿过该镂空 部并连接于该活塞部, 于该推杆接受一外力时, 该推杆适以推动该活塞部朝向该颈 縮部移动; 抑或, 该第二封阻体更包括一推杆, 其中该推杆连接于该活塞部, 于该 推杆接受一外力时, 该推杆适以推动该活塞部朝该颈縮部移动。

12、 一种离心管结构, 包括:

一管体, 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接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 置槽的一颈縮部; 其中, 该第一容置槽具有一固定手段;

一固定盖体, 接抵于该第一容置槽的该固定手段, 该固定手段使该固定盖体固 定于该第一容置槽; 以及

一底盖, 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的底端。

13、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更包括一活塞部, 该活塞部容置于该 第二容置槽内, 并可于该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其中, 该第二容置槽具有一活动手段, 该底盖接抵于该活动手段, 以使该底盖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

14、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活塞部位于该底盖与该颈縮部 之间, 于该底盖朝该颈縮部移动时, 该底盖适可一并推动该活塞部, 使该活塞部朝 向该颈縮部移动。

15、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第二容置槽的该活动手段为该 第二容置槽的一母螺纹, 该底盖的表面形成有一公螺纹, 该公螺纹适以与该母螺纹 配合, 使该底盖以一轴向作一旋转运动时适以同时沿该轴向作一移动; 抑或, 该第 二容置槽的该活动手段为第二容置槽的一阳性结构, 该底盖具有一阴性结构, 该阳 性结构适以与该阴性结构配合, 使该底盖可相对该第二容置槽作一滑动; 其中, 该 离心管结构更包括一推杆, 其中该推杆连接于该活塞部, 于该推杆接受一外力时, 该推杆适以推动该活塞部朝向该颈縮部移动。

16、 一种离心管结构, 包括:

一管体, 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通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 置槽的一颈縮部;

一第一封阻体, 固定并被限位于该第一容置槽的槽体上缘; 以及 一第二封阻体, 活动接合于该第二容置槽的槽体下缘;

其中, 该第一封阻体、 该第一容置槽、 该颈縮部、 该第二容置槽与该第二封阻 体之间, 共同界定出一容积空间; 该容积空间的容量分布状态可藉由移动该第二封 阻体改变。

17、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第二封阻体更包括一活塞部以 及一推杆, 该活塞部容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并可于该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且该推 杆连接于该活塞部; 其中, 于该推杆接受一轴向顶推力时, 该推杆适以沿一纵轴向 推动该活塞部, 朝着该颈縮部的方向直线移动, 以减小该容积空间; 抑或, 于该推 杆接受一轴向拉力时, 该推杆适以沿一纵轴向拉动该活塞部, 朝着远离该颈縮部的 方向直线移动, 以增大该容积空间; 其中, 该推杆的一端连接于该活塞部, 以与该 活塞部一体成型, 抑或, 该推杆的一端卡勾于该活塞部。

18、 如权利要求 17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第二封阻体更包括一底盖, 该 底盖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的槽体下缘;其中,于该底盖朝该颈縮部移动时, 该底盖适可一并推动该活塞部,使该活塞部朝向该颈縮部移动, 以减小该容积空间; 抑或, 于该底盖朝远离该颈縮部的方向移动时, 该底盖适可一并拉动该活塞部, 使 该活塞部朝远离该颈縮部的方向移动, 以增大该容积空间。

19、 一种离心管结构, 包括:

一管体, 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接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 置槽的一颈縮部;

一第一封阻体, 盖阖该第一容置槽; 以及

一第二封阻体,包括一底盖以及一活塞部,该底盖固定于该第二容置槽的底端, 该活塞部封闭该第二容置槽, 且该活塞部可于该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20、 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更包括一推杆, 其中该推杆连接于该 活塞部, 于该推杆接受一轴向顶推力时, 该推杆适以推动该活塞部沿一纵轴向, 朝 着该颈縮部的方向直线移动; 抑或, 该离心管结构更包括一推杆, 其中该推杆穿过 该底盖的中央区域的一镂空部并连接于该活塞部, 于该推杆接受一轴向顶推力时, 该推杆适以推动该活塞部沿一纵轴向, 朝着该颈縮部的方向直线移动。

21、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第一封阻体固定于该第一容置 槽, 以与该第一容置槽共同界定出一固定容积空间; 抑或, 该第一封阻体可活动地 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 以与该第一容置槽共同界定出一可变容积空间; 其中, 该第 一封阻体上具有一气孔以及一液体流入孔, 该气孔的位置相对应于该颈縮部, 且该 固定容积空间或该可变容积空间经由该气孔连通至一外界, 而该液体流入孔邻设于 该气孔; 其中, 该第一封阻体包括两栓塞, 该两栓塞分别用以阻塞该液体流入孔以 及该气孔; 其中, 阻塞该气孔的该栓塞具有一插孔, 一细针藉由穿设于该栓塞的该 插孔, 以进入该第一容置槽。

22、 一种离心管结构, 包括:

一管体, 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接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 置槽的一颈縮部;

一第一封阻体, 盖阖该第一容置槽;

一活塞部, 封闭该第二容置槽, 且该活塞部可于该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以及 一推杆, 连接于该活塞部, 当该推杆接受一外力顶推时, 适可相应推动该活塞 部沿一纵轴向, 朝着该颈縮部的方向直线移动。

23、 如权利要求 22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更包括一底盖, 该底盖固定于该第二 容置槽的底端, 使该活塞部位于该底盖与该颈縮部之间; 其中, 该推杆所接受的该 外力为一轴向顶推力, 以推动该活塞部沿一纵轴向,朝着该颈縮部的方向直线移动。

24、 一种离心管结构, 包括:

一管体, 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接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 置槽的一颈縮部;

一第一封阻体, 盖阖该第一容置槽; 以及

一活动件, 封闭该第二容置槽, 且该活动件适可接受一轴向顶推力, 以使该活 动件沿一纵轴向, 朝着该颈縮部的方向直线移动。

25、 如权利要求 24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活动件包括一活塞部以及一推 杆, 该活塞部与该第二容置槽共同界定一可变容积空间, 该推杆连接至该活塞部; 其中, 该推杆适可接受该轴向顶推力, 以推动该活塞部沿该轴向朝该颈縮部移动, 俾使该可变容积空间减小。

26、 如权利要求 25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第一封阻体固定于该第一容置 槽, 以与该第一容置槽共同界定出一固定容积空间; 抑或, 该第一封阻体可活动地 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 以与该第一容置槽共同界定出另一可变容积空间; 其中, 该 第一封阻体上具有一气孔, 该气孔的位置相对应于该颈縮部; 该固定容积空间或该 可变容积空间经由该气孔连通至一外界。

27、 一种离心管结构, 包括:

一管体, 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通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 置槽的一颈縮部;

一第一封阻体, 盖阖该第一容置槽的槽体上缘; 以及

一活动件, 封闭该第二容置槽的槽体下缘;

其中, 于该第一封阻体、 该第一容置槽、 该颈縮部、 该第二容置槽与该活动件 之间, 界定出一总容积空间, 且该活动件适可接受一轴向顶推力, 以使该活动件沿 一纵轴向, 朝着该颈縮部的方向直线移动, 并改变该总容积空间的容量分布状态。

28、 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活动件包括一活塞部以及一推 杆, 该活塞部容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并可于该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该推杆连接于 该活塞部; 其中, 于该推杆接受一轴向顶推力时, 该推杆适以沿一纵轴向推动该活 塞部, 朝着该颈縮部的方向直线移动, 以减小该总容积空间; 抑或, 于该推杆接受 一轴向拉力时, 该推杆适以沿一纵轴向拉动该活塞部, 朝着远离该颈縮部的方向直 线移动, 以增大该总容积空间; 其中, 该推杆的一端连接于该活塞部, 以与该活塞 部一体成型, 抑或, 该推杆的一端卡勾于该活塞部。

29、 权利要求 28所述的离心管结构, 其中该活动件更包括一底盖, 该底盖可 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的槽体下缘; 其中, 于该底盖朝该颈縮部移动时, 该底 盖适可一并推动该活塞部, 使该活塞部朝向该颈縮部移动, 以减小该总容积空间; 抑或, 于该底盖朝远离该颈縮部的方向移动时, 该底盖适可一并拉动该活塞部, 使 该活塞部朝远离该颈縮部的方向移动, 以增大该总容积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离心管结构, 特别是一种方便抽取薄层溶液的离心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逐日发展, 生医界对于人体血液也有越来越完整的研究。 其中, 血液中所含的各式成分皆有其相对应的重要作 用, 因此, 倘若能将血液中所 含的这些成分顺利分离,并作为医疗上的作辅 助治疗,将能大幅提升目前医疗成效。 目前分离血液中各式成分的常见方式为, 将装有血液的试管放入于离心机中启动, 以使试管中的血液经离心作用后, 血液中的各式成分将会呈现简单的分层。

承上所述, 于试管经离心机执行离心的动作后, 试管中通常会至少形成有上层 液体、 中层液体和下层液体。 上层液体主要为血浆, 下层液体主要为红血球, 至于 中层液体, 其为一血块黄层, 主要为血小板、 白血球以及干细胞。 其中, 血块黄层 因有医疗及商业上的价值, 故格外珍贵。 但试管内的血块黄层为一薄层, 因血块黄 层的厚度很小, 所以在普通的试管中不容易进行抽取, 故于抽取时必须格外小心谨 慎, 否则很容易不小心抽取到上层液体或下层液体 , 故这步骤对于抽取者来说, 确 实有操作上的难度。

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案 201124191号, 其公开一种 "从周边血液中提取造血干 细胞和间叶干细胞的生物装置", 如图 1所示, 该生物装置包含有一本体 11以及一 顶盖 10。 其中, 本体 11具有一瓶颈部 110, 而顶盖 10可活动式地沿本体 11的纵 向前进和后退, 且顶盖 10是被一使用者透过旋转的方式操作以令顶盖 10沿该本体 11的纵向前进和后退。 然而, 该生物装置的顶盖 10并无活动的必要性, 倘若能将 顶盖 10改为固定式的, 甚至顶盖 10与本体 11为一体成型的, 其结构及制作上的 简易度将会大幅的提高;此外,若将顶盖 10从可活动式而改良为固定于本体 11上, 更能强调此生物装置为一次性的使用, 以免有不肖人士为减省成本而将生物装置的 顶盖 10旋开拆除清洗后并作重复使用。

再者, 该生物装置更包含一底盖 13, 且底盖 13是被一操作者透过旋转的方式 操作以使底盖 13沿本体 11的纵向前进和后退。说明书中更揭露一封装 12, 用于 封闭本体 11的一下储槽 120, 操作者可透过旋转底盖 13以推动封装部 12, 进而减 少下储槽 120的容积。 然而, 操作者藉由手指以旋扭底盖的动作, 会导致其施力时 会有施力的分力方向垂直于本体 11 的纵轴向, 故容易使整个生物装置产生左右晃 动, 导致已清楚分层完成的上层液体、 中层液体以及下层液体又相互参杂。

有鉴于此, 提供一种离心管结构, 除了易于抽取分层溶液外, 还能大幅简化结 构以于制造上便于生产, 且能进一步保证离心管结构一次性的使用, 且于减少下储 槽的容积时, 操作者的施力方向是沿一纵轴向, 以避免晃动离心管结构内已分层完 成的溶液, 乃为目前业界的一个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离心管结构, 将 第一封阻体固定于第一容置槽上, 以确保其为一次性的使用,并同时简化结构设 计, 更便于生产制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离心管结构, 其接收一轴向顶推力, 故在推 挤于离心管结构内的溶液上升时,不易左右摇 晃, 以便操作者抽取完成分层的溶液。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离心管结构 , 其包括一管 体、 一第一封阻体以及一第二封阻体, 该管体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 及连接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置槽的一颈縮 部; 该第一封阻体固定于该第一容置 槽, 并与该第一容置槽共同界定出一固定容积空间 ; 该第二封阻体包括一底盖以及 一活塞部, 该底盖固定于该第二容置槽的底端, 该活塞部封闭该第二容置槽; 其中, 该活塞部容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且该活塞部与该第二容置槽共同界定出一可变 容 积空间; 其中, 该颈縮部界定有一连通通道, 且该连通通道连通该固定容积空间与 该可变容积空间。

较佳地, 该第一容置槽具有一第一开口部, 而该第一封阻体固定于该第一容置 槽的该第一开口部。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与该第一容置槽为一体成型。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上具有一气孔, 该气孔的位置相对应于该颈縮部, 其中, 该固定容积空间经由该气孔连通至一外界。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上更具有一液体流入孔, 该液体流入孔邻设于该气孔。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包括两栓塞, 该两栓塞分别用以阻塞该液体流入孔以及 该气孔; 其中, 阻塞该气孔的该栓塞具有一插孔, 一细针藉由穿设于该栓塞的该插 孔, 以进入该第一容置槽。

较佳地, 该颈縮部的横截面积小于该第一容置槽的横截 面积以及该第二容置槽 的横截面积。

较佳地, 该活塞部于该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以与该第二容置槽共同界定出该可 变容积空间; 抑或, 该活塞部容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且该活塞部适以接受一外力 而产生形变, 以与该第二容置槽共同界定出该可变容积空间 。

较佳地, 该第二封阻体更包括一推杆, 且该底盖的中央区域为一镂空部; 该推 杆穿过该镂空部并连接于该活塞部, 于该推杆接受一外力时, 该推杆适以推动该活 塞部朝向该颈縮部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离心管结构, 其包括一管体、 一第一封阻体以及一第二封阻 体, 该管体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接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 容置 槽的一颈縮部; 该第一封阻体固定于该第一容置槽, 并与该第一容置槽共同界定出 一固定容积空间;该第二封阻体与该第二容置 槽共同界定出一可变容积空间;其中, 该颈縮部界定有一连通通道, 且该连通通道连通该固定容积空间与该可变容 积空 间。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与该第一容置槽为一体成型。

较佳地, 该第一容置槽具有一第一开口部, 而该第一封阻体固定于该第一开口 部。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上具有一气孔, 该气孔的位置相对应于该颈縮部, 其中, 该固定容积空间经由该气孔连通至一外界。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上更具有一液体流入孔, 该液体流入孔邻设于该气孔。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包括两栓塞, 该两栓塞分别用以阻塞该液体流入孔以及 该气孔; 其中, 阻塞该气孔的该栓塞具有一插孔, 一细针藉由穿设于该栓塞的该插 孔, 以进入该第一容置槽。

较佳地, 该颈縮部的横截面积小于该第一容置槽的横截 面积以及该第二容置槽 的横截面积。

较佳地, 该第二封阻体包括一活塞部, 该活塞部容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并于 该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以与该第二容置槽共同界定出该可变容积空间 ; 抑或, 其中 该第二封阻体包括一活塞部, 该活塞部容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该活塞部适以接受 一外力而产生形变, 以与该第二容置槽共同界定出该可变容积空间 。 较佳地, 该第二封阻体更包括一底盖, 该底盖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的底端, 使 该活塞部位于该底盖与该颈縮部之间。

较佳地,该底盖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 ,且于该底盖朝该颈縮部移动时, 该底盖适可一并推动该活塞部, 使该活塞部朝向该颈縮部移动。

较佳地,该底盖的表面形成有一公螺纹,该第 二容置槽的表面形成有一母螺纹, 该公螺纹适以与该母螺纹配合, 使该底盖以一轴向作一旋转运动时适以同时沿 该轴 向作一移动。

较佳地, 该底盖具有一阴性结构, 该第二容置槽具有一阳性结构, 该阴性结构 适以与该阳性结构配合, 使该底盖可相对该第二容置槽作一滑动。

较佳地, 该底盖固定于该第二容置槽, 且该底盖的中央区域为一镂空部。

较佳地, 该第二封阻体更包括一推杆, 其中该推杆穿过该镂空部并连接于该活 塞部, 于该推杆接受一外力时, 该推杆适以推动该活塞部朝向该颈縮部移动。

较佳地, 该第二封阻体更包括一推杆, 其中该推杆连接于该活塞部, 于该推杆 接受一外力时, 该推杆适以推动该活塞部朝该颈縮部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离心管结构, 其包括一管体、 一固定盖体以及一底盖, 该管 体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接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 容置槽的一颈 縮部; 其中, 该第一容置槽具有一固定手段; 该固定盖体接抵于该第一容置槽的该 固定手段, 该固定手段使该固定盖体固定于该第一容置槽 ; 该底盖设置于该第二容 置槽的底端。

较佳地, 该固定盖体上具有气孔以及液体出入孔, 该气孔的位置相对应于该颈 縮部; 其中, 该固定容积空间经由该气孔连通至一外界。 于一抽注装置容置于该液 体出入孔时, 该抽注装置的一部分进入该颈縮部。

较佳地, 所述离心管结构更包括一活塞部, 该活塞部容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并可于该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较佳地, 该第二容置槽具有一活动手段, 该底盖接抵于该活动手段, 以使该底 盖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

较佳地, 该活塞部位于该底盖与该颈縮部之间, 于该底盖朝该颈縮部移动时, 该底盖适可一并推动该活塞部, 使该活塞部朝向该颈縮部移动。

较佳地, 该第二容置槽的该活动手段为该第二容置槽的 一母螺纹, 该底盖的表 面形成有一公螺纹, 该公螺纹适以与该母螺纹配合, 使该底盖以一轴向作一旋转运 动时适以同时沿该轴向作一移动。

较佳地, 该第二容置槽的该活动手段为第二容置槽的一 阳性结构, 该底盖具有 一阴性结构, 该阳性结构适以与该阴性结构配合, 使该底盖可相对该第二容置槽作 一滑动。

较佳地, 该离心管结构更包括一推杆, 其中该推杆连接于该活塞部, 于该推杆 接受一外力时, 该推杆适以推动该活塞部朝向该颈縮部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离心管结构, 其包括一管体、 一第一封阻体以及一第二封阻 体, 该管体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通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 容置 槽的一颈縮部; 该第一封阻体固定并被限位于该第一容置槽的 槽体上缘; 该第二封 阻体活动接合于该第二容置槽的槽体下缘; 其中, 该第一封阻体、 该第一容置槽、 该颈縮部、 该第二容置槽与该第二封阻体之间, 共同界定出一容积空间; 该容积空 间的容量分布状态可藉由移动该第二封阻体改 变。

较佳地, 该第二封阻体更包括一活塞部, 该活塞部容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并 可于该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较佳地, 该第二封阻体更包括一推杆, 该推杆连接于该活塞部; 其中, 于该推 杆接受一轴向顶推力时, 该推杆适以沿一纵轴向推动该活塞部, 朝着该颈縮部的方 向直线移动, 以减小该容积空间; 抑或, 于该推杆接受一轴向拉力时, 该推杆适以 沿一纵轴向拉动该活塞部,朝着远离该颈縮部 的方向直线移动, 以增大该容积空间。

较佳地, 该推杆的一端连接于该活塞部, 以与该活塞部一体成型; 抑或, 该推 杆的一端卡勾于该活塞部。

较佳地, 该第二封阻体更包括一底盖, 该底盖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的 槽体下缘; 其中, 于该底盖朝该颈縮部移动时, 该底盖适可一并推动该活塞部, 使 该活塞部朝向该颈縮部移动, 以减小该容积空间; 抑或, 于该底盖朝远离该颈縮部 的方向移动时, 该底盖适可一并拉动该活塞部, 使该活塞部朝远离该颈縮部的方向 移动, 以增大该容积空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离心管结构, 其包括一管体、 一第一封阻体以及一第二封阻 体, 该管体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接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 容置 槽的一颈縮部; 该第一封阻体盖阖该第一容置槽; 该第二封阻体包括一底盖以及一 活塞部, 该底盖固定于该第二容置槽的底端, 该活塞部封闭该第二容置槽, 且该活 塞部可于该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较佳地, 所述离心管结构更包括一推杆, 其中该推杆连接于该活塞部, 于该推 杆接受一轴向顶推力时, 该推杆适以推动该活塞部沿一纵轴向, 朝着该颈縮部的方 向直线移动。

较佳地, 该底盖的中央区域为一镂空部。

较佳地, 该离心管结构更包括一推杆, 其中该推杆穿过该镂空部并连接于该活 塞部, 于该推杆接受一轴向顶推力时, 该推杆适以推动该活塞部沿一纵轴向, 朝着 该颈縮部的方向直线移动。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固定于该第一容置槽, 以与该第一容置槽共同界定出一 固定容积空间; 抑或, 该第一封阻体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 以与该第一容 置槽共同界定出一可变容积空间。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上具有一气孔, 该气孔的位置相对应于该颈縮部, 其中, 该固定容积空间或该可变容积空间经由该气孔 连通至一外界。

较佳地,该第一封阻体上更具有一液体流入孔 ,而该液体流入孔邻设于该气孔。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包括两栓塞, 该两栓塞分别用以阻塞该液体流入孔以及 该气孔; 其中, 阻塞该气孔的该栓塞具有一插孔, 一细针藉由穿设于该栓塞的该插 孔, 以进入该第一容置槽。

较佳地, 该颈縮部的横截面积分别小于该第一容置槽的 横截面积以及该第二容 置槽的横截面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离心管结构, 其包括一管体、 一第一封阻体、 一活塞部以及 一推杆, 该管体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接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 容置槽的一颈縮部;该第一封阻体盖阖该第一 容置槽;该活塞部封闭该第二容置槽, 且该活塞部可于该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该推杆连接于该活塞部, 当该推杆接受一外 力顶推时, 适可相应推动该活塞部沿一纵轴向, 朝着该颈縮部的方向直线移动。

较佳地,该推杆所接受的该外力为一轴向顶推 力, 以推动该活塞部沿一纵轴向, 朝着该颈縮部的方向直线移动。

较佳地, 所述离心管结构更包括一底盖, 该底盖固定于该第二容置槽的底端, 使该活塞部位于该底盖与该颈縮部之间。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固定于该第一容置槽, 以与该第一容置槽共同界定出一 固定容积空间; 抑或, 该第一封阻体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 以与该第一容 置槽共同界定出另一可变容积空间。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上具有一气孔, 该气孔的位置相对应于该颈縮部; 该固 定容积空间或该可变容积空间经由该气孔连通 至一外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离心管结构, 其包括一管体、 一第一封阻体以及一活动件, 该管体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接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 容置槽的 一颈縮部; 该第一封阻体盖阖该第一容置槽; 该活动件封闭该第二容置槽, 且该活 动件适可接受一轴向顶推力, 以使该活动件沿一纵轴向, 朝着该颈縮部的方向直线 移动。

较佳地, 该活动件包括一活塞部, 该活塞部与该第二容置槽共同界定一可变容 积空间。

较佳地, 该活动件更包括一推杆, 该推杆连接至该活塞部; 其中, 该推杆适可 接受该轴向顶推力, 以推动该活塞部沿该轴向朝该颈縮部移动, 俾使该可变容积空 间减小。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固定于该第一容置槽, 以与该第一容置槽共同界定出一 固定容积空间; 抑或, 该第一封阻体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 以与该第一容 置槽共同界定出另一可变容积空间。

较佳地, 该第一封阻体上具有一气孔, 该气孔的位置相对应于该颈縮部; 其中, 该固定容积空间或该可变容积空间经由该气孔 连通至一外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离心管结构, 其包括一管体、 一第一封阻体以及一活动件, 该管体具有一第一容置槽、 一第二容置槽以及连通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 容置槽的 一颈縮部; 该第一封阻体盖阖该第一容置槽的槽体上缘; 该活动件封闭该第二容置 槽的槽体下缘; 其中, 于该第一封阻体、 该第一容置槽、 该颈縮部、 该第二容置槽 与该活动件之间, 界定出一总容积空间, 且该活动件适可接受一轴向顶推力, 以使 该活动件沿一纵轴向, 朝着该颈縮部的方向直线移动, 并改变该总容积空间的容量 分布状态。

较佳地, 该活动件包括一活塞部, 该活塞部容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并可于该 第二容置槽内移动。

较佳地, 该活动件更包括一推杆, 该推杆连接于该活塞部; 其中, 于该推杆接 受一轴向顶推力时, 该推杆适以沿一纵轴向推动该活塞部, 朝着该颈縮部的方向直 线移动, 以减小该总容积空间; 抑或, 于该推杆接受一轴向拉力时, 该推杆适以沿 一纵轴向拉动该活塞部,朝着远离该颈縮部的 方向直线移动, 以增大该总容积空间。 较佳地, 该推杆的一端连接于该活塞部, 以与该活塞部一体成型; 抑或, 该推 杆的一端卡勾于该活塞部。

较佳地, 该活动件更包括一底盖, 该底盖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的槽体 下缘; 其中, 于该底盖朝该颈縮部移动时, 该底盖适可一并推动该活塞部, 使该活 塞部朝向该颈縮部移动, 以减小该总容积空间; 抑或, 于该底盖朝远离该颈縮部的 方向移动时, 该底盖适可一并拉动该活塞部, 使该活塞部朝远离该颈縮部的方向移 动, 以增大该总容积空间。

本发明的离心管结构, 藉由设计一横截面积较窄的颈縮部, 使得操作者于抽取 分层溶液时更为容易。 本发明离心管结构可以设计为第一封阻体与第 一容置槽为相 互固定, 并无法作相对移动或分离, 以确保本发明所揭露的离心管结构为一次性的 使用, 并且同时简化离心管结构的结构设计, 使得于制造上更便于大量生产。此外, 本发明离心管结构亦可以设计为底盖是被固定 设置于第二容置槽的槽体下缘, 故对 活塞部是有限位的作用。 本发明的活动件被设计为用以接受一轴向力, 以推动活塞 部, 如此一来, 在操作者执行抽取动作时, 即可避免因沿其它的方向施力, 而会导 致有分力施加于离心管结构, 而使得离心管结构左右摇晃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 1为一种现有的生物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于尚未将 液推升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于已将血 推升后并插入细针的剖面示 意图。

图 4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 。

图 5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 。

图 6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 。

图 7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 。

图 8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第六实施例的剖面示意 。

图 9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第七实施例的剖面示意 。

图 10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第八实施例的剖面示意 。

图 11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第九实施例的剖面示意 。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是用以举例说明本发明内容,并 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需说明的是, 以下实施例及图式中, 与本发明无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

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精神是揭露一种离心管结构 , 离心管结构是用以容置待分离 的血液, 并掺杂有少量的抗凝血剂, 以防血液于操作过程凝固。 操作者把血液封好 于离心管结构后, 将装有血液的离心管结构放置于一般的离心机 中, 执行离心的动 作。 其原理是, 由于血液中所含的各式成份比重不同, 于是在使用离心管结构及离 心机执行离心的动作, 并静置一段时间后, 离心管结构内的血液会明显分层为三层 溶液, 上层溶液为血浆层、 中层溶液为血块黄层、 下层溶液为红血球层。 其中, 夹 置于血浆层以及红血球层间的血块黄层中因富 含大量的生长因子, 有帮助修护老化 组织的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并新生肌肤, 故常被施用于医学美容的诊疗过程中, 而 使其富含商业价值。 但由于血块黄层仅为一薄层, 操作者在抽取上较有难度, 而本 发明离心管结构即是设计为便于抽取薄层溶液 (于本发明中为方便抽取血块黄层) 的一种离心管结构。

首先, 先请参考图 2至图 4, 图 2及图 3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 离心管结构内的血液被推升前及被推升后的剖 面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 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本发明的离心管结构包括有一管体 2, 管体 2具有一第 一容置槽 20、 一第二容置槽 22以及一颈縮部 21, 且颈縮部 21连接第一容置槽 20 与第二容置槽 22。其中, 颈縮部 2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容置槽 20的横截面积以及 第二容置槽 22的横截面积, 即离心管结构的颈縮部 21渐縮, 而使离心管结构整体 外型呈现沙漏状外形。

再者, 离心管结构更包括一第一封阻体 3以及一第二封阻体 4, 于本实施例中, 第一封阻体 3固定且被限位于第一容置槽 20的槽体上缘而无法活动,第二封阻体 4 则可活动地接合于该第二容置槽 22的槽体下缘。 藉此设置, 第一封阻体 3、 第一容 置槽 20、 颈縮部 21、 第二容置槽 22与第二封阻体 4之间, 则共同界定出一总容积 空间 5, 并且藉由移动第二封阻体 4, 即可改变总容积空间 5的一容量分布状态。 换个角度而言, 由于第一封阻体 3是固定于第一容置槽 20, 故第一封阻体 3与第一 容置槽 20共同界定出一固定容积空间 200 ; 相似地, 由于第二封阻体 4是可活动地 设置于第二容置槽 22, 故第二封阻体 4与第二容置槽 22共同界定出一可变容积空 间 220 ; 并藉由颈縮部 21所界定的一连通通道 210, 连通固定容积空间 200与可变 容积空间 220, 换句话说, 总容积空间 5是由固定容积空间 200、 连通通道 210以 及可变容积空间 220所共同形成。

于此须特别说明者为, 为了使第一封阻体 3固定于第一容置槽 20, 第一封阻体 3与第一容置槽 20的固定方式可以为, 第一封阻体 3与第一容置槽 20于制作成形 时即为一体成型 (如图 2及图 3所示); 或者, 如图 4所示, 可使第一容置槽 20具 有一固定手段 205, 而第一封阻体 3为一固定盖体 35, 固定盖体 35扣接于第一容 置槽 20的固定手段 205,并藉由固定手段 205使固定盖体 35固定于第一容置槽 20。 其中, 第一封阻体 3可以以卡扣、 镶嵌、 黏固等任何固定方式, 固定于第一容置槽 20的一第一开口部 201。 藉此设置, 意欲避免第一封阻体 3被轻易地从第一容置槽 20移除, 而让不肖人士清洗离心管结构后而作重复使用 的可能性, 由于血液中可能 带有传染性的病菌及病毒, 因此, 是绝对要确保离心管结构是仅为一次性的使用 。

再者, 请继续参考图 2及图 3, 离心管结构使用时为直立设置, 其中, 第一封 阻体 3位于上方, 第二封阻体 4位于下方。 由于血液是容置于总容积空间 5内, 故 血液若已经完成分离的步骤, 则会在总容积空间 5内呈现三层分层溶液。 此时, 若 推动第二封阻体 4朝颈縮部 21方向移动, 即可减小总容积空间 5, 而使各层溶液上 移; 反之,若拉动第二封阻体 4朝远离颈縮部 21方向移动, 即可增加总容积空间 5, 使各层溶液下降。 其中, 由于各层溶液的体积皆维持固定, 故可藉由操作第二封阻 体 4来调整各层溶液的高低,使得各层溶液中的 一层溶液被调整至位于颈縮部 21 时, 会受到颈縮部 21 的横截面积减小的影响, 而使得该层溶液厚度增加, 而让操 作者执行抽取该层溶液的简易度大幅提升。

请继续参考图 2及图 3。 其中, 第一封阻体 3上具有一气孔 202以及一液体流 入孔 203, 为了避免执行离心动作时离心管结构内的血液 可能自气孔 202或液体流 入孔 203溢出, 第一封阻体 3包括有两栓塞 204、 204' , 并于执行离心动作时, 可 藉两栓塞 204、 204'分别阻塞第一封阻体 3上的液体流入孔 203以及气孔 202。 其 中, 栓塞 204'具有一通孔 204' a, 以供一细针 6插入。 气孔 202的位置相对应于颈 縮部 21, 使细针 6容置于通孔 204' a时, 细针 6的一部分可进入第一容置槽 20内, 以汲取总容积空间 5内的分层溶液。 当然, 使用者可视实际需求状况以汲取分层溶 液中的任一层溶液, 于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而言, 气孔 202旁邻设有液体流入孔 203, 以供一液体自一外界注入, 且总容积空间 5经由气孔 202气体连通至一外界。 设置气孔 202的目的为, 当血液 注入总容积空间 5时, 总容积空间 5内的部分空间则被血液占据, 使原本容纳于总 容积空间 5内的气体可经气孔 202排放至一外界。

请合并参阅图 2至图 4, 第二封阻体 4包括一活塞部 41, 活塞部 41容置于第 二容置槽 22内, 并可于第二容置槽 22内移动。 其中, 使用者可藉由移动活塞部 41 来改变总容积空间 5的容量分布状态。 举例而言, 使用者可推动活塞部 41 以使总 容积空间 5减小, 抑或拉动活塞部 41 以使总容积空间 5增加。 除此之外, 藉由对 活塞部 41施力以使活塞部 41形变, 亦能使得总容积空间 5减小或增加, 此亦为本 发明离心管结构的活塞部 41的可能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 5至图 6,其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的第三及第四实施 的剖面示意图。 于此须先说明者为, 为尽可能表明第一封阻体 3各种设置上的可能性的缘故, 图 5 以第一封阻体 3与第一容置槽 20为一体成型为例, 图 6以第一封阻体 3卡盖于第 一容置槽 20上为例, 当然, 此仅为第一封阻体 3与第一容置槽 20关系的列举, 并 不因此而限制第一封阻体 3与第一容置槽 20的其它可能固定方式。

如图 5所示, 其是使用推杆 42来推动活塞部 41的实施例。 其实施方式为, 第 二封阻体 4更包括一推杆 42, 推杆 42连接于活塞部 41, 且推杆 42的轴向平行于 管体 2的一纵轴向, 较佳为推杆 42的轴向即为管体 2的纵轴向。 因此, 于推杆 42 接受一轴向顶推力时, 推杆 42适以沿该纵轴向推动活塞部 41, 使活塞部 41朝着颈 縮部 21的方向直线移动, 藉以减小总容积空间 5。 相似地, 于推杆 42接受一轴向 拉力时, 推杆 42适以沿该纵轴向拉动活塞部 41, 朝着远离颈縮部 21的方向直线移 动, 藉以增大总容积空间 5。 于此需说明者为, 推杆 42与活塞部 41的连接方式可 以是推杆 42的一端与活塞部 41一体成型; 或者是, 推杆 42的一端卡勾于活塞部 41, 如此一来, 即可透过操纵推杆 42来控制活塞部 41的上移或下移, 此为可能的 实施方式, 于此不作限制。

其中, 操作者可藉由移动活塞部 41来改变总容积空间 5的容量分布状态。 举 例而言, 操作者可推动活塞部 41以使总容积空间 5减小, 抑或拉动活塞部 41以使 总容积空间 5增加。 除此之外, 操作者亦可藉由对活塞部 41施力以使活塞部 41形 变, 使得总容积空间 5减小或增加, 此亦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如图 6所示, 其为除了有使用推杆 42来推动活塞部 41外, 更额外增设有一底 盖 43的实施例。 其实施方式为, 第二封阻体 4更包括一底盖 43, 底盖 43固定于第 二容置槽 22的槽体下缘,用以限位活塞部 41使其位于底盖 43以及颈縮部 21之间。 于本实施例中, 底盖 43的中央区域为一镂空部 430, 以供推杆 42穿过镂空部 430 并连接于活塞部 41。 如此一来, 于推杆 42接受一外力时, 推杆 42适以推动活塞部 41朝向颈縮部 21移动 /或拉动活塞部 41朝远离颈縮部 21的方向移动, 藉以调整离 心管结构内的分层血液的上下位移的情形, 其作动方式相似于前一实施例; 同时, 本实施例能藉由底盖 43来限制活塞部 41被过度拉动而离开第二容置槽 22的可能。

如图 7以及图 8所示,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的第五及第六实 例的剖面示意图, 且其为使用底盖来推动活塞部 41 的实施例。 其实施方式为, 第二封阻体 4包括一 底盖 44或 45, 而底盖 44或 45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容置槽 22的槽体下缘, 使活塞 部 41位于底盖 44或 45与颈縮部 21之间。底盖 44、 45连接于活塞部 41,底盖 44、 45与活塞部 41连接方式可以为一体成型的连接、 相互卡勾的卡接、 或相互抵接, 于此不作限制。 其中, 于底盖 44、 45朝颈縮部 21移动时, 底盖 44、 45推动活塞 部 41, 使活塞部 41一并朝向颈縮部 21移动, 藉以减小总容积空间 5 ; 相似地, 于 底盖 44、 45朝远离颈縮部 21的方向移动时, 底盖 44、 45适可拉动活塞部 41, 使 活塞部 41一并朝远离颈縮部 21的方向移动, 藉以增大总容积空间 5。

请继续参阅图 7以及图 8, 进一步而言, 如图 7所示, 底盖 44与第二容置槽 22之间的相互移动方式可以为, 底盖 44的表面形成有一公螺纹 221, 而第二容置 槽 22的表面形成有一母螺纹 222, 公螺纹 221适以与母螺纹 222配合, 故底盖 44 于接受一切线方向的施力时, 适使底盖 44 以该轴向作旋转运动, 并沿该轴向作一 移动。 此外, 底盖与第二容置槽 22之间的相互移动方式亦可以其它方式相互运 。

如图 8所示, 底盖 45为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容置槽 22的槽体下缘。 其中, 底 盖 45可接受一轴向顶推力而沿纵轴向朝颈縮部 21移动, 且藉由底盖 45推动活塞 部 41, 使活塞部 41朝向颈縮部 21移动, 以减小总容积空间 5 ; 或者, 于底盖 45 接受一轴向拉力沿纵轴向朝远离颈縮部 21的方向移动时, 底盖 45适可一并拉动活 塞部 41, 使活塞部 41朝远离颈縮部 21的方向移动, 以增大该总容积空间 5。 详细 而言, 底盖 45具有一阴性结构 223, 第二容置槽 22具有一阳性结构 224, 阴性结 构 223适以与阳性结构 224配合, 使底盖 45可相对第二容置槽 22作一滑动。

承上所述, 第二容置槽 22的一母螺纹 222 以及第二容置槽 22的一阳性结构 224, 皆为本发明第二容置槽 22可能的活动手段, 诸如此类设置, 于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 9所示, 其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的第七实施例的剖面示 意图。 于本实 施例中, 离心管结构的第一封阻体 3为一固定盖体 35, 接抵于第一容置槽 20的固 定手段 205, 并藉由固定手段 205使固定盖体 35固定于第一容置槽 20。 此外, 第 二封阻体 4更包括一推杆 42, 推杆 42连接于活塞部 41, 且推杆 42的轴向平行于 离心管结构的该纵轴向, 以供使用者作推拉。

请参阅图 10所示, 其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的第八实施例的剖面示 意图。 于本 实施例中, 离心管结构的第一封阻体 3为一固定盖体 35, 接抵于第一容置槽 20, 并藉由固定手段 205使固定盖体 35固定于第一容置槽 20。 接着, 第二封阻体 4更 包括一底盖 46, 底盖 46为一活动式底盖, 且可接受使用者沿一切线方向的施力旋 转, 而使底盖 46并沿该轴向作一移动, 进而推动活塞部 41, 及 /或作为限制活塞部 41被过度拉动而离开第二容置槽 22的阻挡结构。 此外, 第二封阻体 4更包括一推 杆 42, 推杆 42连接于活塞部 41, 且推杆 42的轴向平行于离心管结构的该纵轴向, 因此, 使用者可藉由推拉推杆 42以牵引活塞部 41沿该纵轴向移动。

请参阅图 11 所示, 其为本发明离心管结构的第九实施例的剖面示 意图。 于本 实施例中, 离心管结构的第一封阻体 3为一固定盖体 35, 接抵于第一容置槽 20的 固定手段 205, 并藉由固定手段 205使固定盖体 35固定于第一容置槽 20。 此外, 第二封阻体 4更包括一底盖 44, 用以接受使用者沿一切线方向的施力时, 适使底盖 44以该轴向作旋转运动, 并沿该轴向作一移动, 进而推动活塞部 41朝向颈縮部 21 移动。

综上所述, 本发明所揭露的离心管结构, 藉由设计一横截面积较窄的颈縮部, 使得操作者于抽取分层溶液时更为容易。 本发明离心管结构可以设计为第一封阻体 与第一容置槽为相互固定, 并无法作相对移动或分离, 以确保本发明所揭露的离心 管结构为一次性的使用, 并且同时简化离心管结构的结构设计, 使得于制造上更便 于大量生产。 此外, 本发明离心管结构亦可以设计为底盖是被固定 设置于第二容置 槽的槽体下缘, 故对活塞部是有限位的作用; 而活动件 (包括活塞部以及推杆) 被 设计为用以接受一轴向力, 以推动活塞部, 如此一来, 在操作者执行抽取动作时, 即可避免因沿其它的方向施力, 而会导致有分力施加于离心管结构, 而使得离心管 结构左右摇晃的情形。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非意欲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故 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 变化, 均同理皆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 保护范围内, 合予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