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HARGING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CURRENT AND CHARGING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016451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charging device, an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a method of generating current and charging. The charging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gear (101) whose center of gravity is not at its circle center, a rotor shaft (102), a winding (103), a first magnet (104), and a second magnet (105). The first gear (101) connected with the rotor shaft (102), when rotating under gravity, drives the rotor shaft (102) to rotate. The rotor shaft (102) connected with the winding (103), when rotating, drives the winding (103) to rotate. The winding (103) is located between the N-pole of the first magnet (104) and the S-pole of the second magnet (105). The winding (103) cuts the magnetic line between the N-pole of the first magnet (104) and the S-pole of the second magnet (105) in the case of rotating, thereby generating and outputing current. By use of the device, it is more convenient to charge a rechargeable battery of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can be saved.

Inventors:
MENG JIE (CN)
YANG YA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73061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09, 2012
Filing Date:
April 20,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ZTE CORP (CN)
MENG JIE (CN)
YANG YA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2J7/32; F03G7/08
Foreign References:
CN2922240Y2007-07-11
CN1505247A2004-06-16
Attorney, Agent or Firm:
CHINA PAT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CN)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重心偏移圓心的 齿轮、 转轴、 线圈、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 其中,

所述齿轮与所述转轴相连, 用于在受重力作用发生转动时带动所述转 轴转动;

所述转轴与所述线圈相连, 用于在转动时带动所述线圈转动; 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体 S极之间, 所述线圈 转动时切割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体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 流并输出。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稳 压电路;

所述稳压电路通过导线与所述线圈相连, 用于接收所述线圈输出的电 流, 并进行稳压处理后输出。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开 关;

所述开关设置于输出所述产生电流的导线上, 用于控制所述电流的输 出。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稳 压电路和开关;

所述稳压电路通过导线接收所述线圈产生的电流, 进行稳压处理后输 出;

所述开关设置于输出稳压处理后电流的导线上, 用于控制稳压处理后 的电流的输出。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 为永磁体。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为多组线圈。

7、 一种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重心偏移圓心的 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 转轴、 线圈、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 其中,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咬合, 用于在受重力作用发生转动时带 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转轴相连, 用于在转动时带动转轴转动; 所述转轴与所述线圈相连, 用于在转动时带动所述线圈转动; 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体 S极之间, 所述线圈 转动时切割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体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 流并输出。

8、一种充电装置产生电流的方法,釆用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充电装置被晃动时, 所述齿轮受重力作用发生转动, 并带 动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线圈转动; 所述线圈切割所述第一磁 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体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流并输出。

9、一种充电装置产生电流的方法,釆用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充电装置被晃动时, 所述第一齿轮受重力作用发生转动, 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转轴带 动所述线圈转动; 所述线圈切割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体 S极之 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流并输出。

10、 一种电子设备, 包括充电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 充电装置; 其中,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重心偏移圓心的齿轮、 转轴、 线圈、 第一磁体和 第二磁体; 其中, 所述齿轮与所述转轴相连, 用于在受重力作用发生转动 时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转轴与所述线圈相连, 用于在转动时带动所述 线圈转动; 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体 S极之间, 所 述线圈转动时切割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体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流并输出;

或者,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重心偏移圓心的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 转 轴、 线圈、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 其中,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咬 合, 用于在受重力作用发生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 与所述转轴相连, 用于在转动时带动转轴转动; 所述转轴与所述线圈相连, 用于在转动时带动所述线圈转动; 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 第二磁体 S极之间, 所述线圈转动时切割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 体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流并输出;

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充电电池相连, 用于将产生的所述电流输出给所 述充电电池。

11、 一种为电子设备中的电池充电方法, 釆用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电 子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电子设备被晃动时, 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充电装置 将产生的电流输出给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充电电池。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 电子设备及产生电流和充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电子设备及产生 电 和充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 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电源的电池大多是可充 电的锂电池, 锂 电池电量耗尽后, 需要使用导线和其他电源连接对其进行充电, 充电过程 需要消耗较长时间和电能; 并且, 在充电时受充电电源位置固定的影响, 便携式电子设备不利于使用; 尤其当远离充电电源, 不能及时充电时, 常 常导致电子设备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 电子设备及产生电流和充电的方法, 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方便对电子设备 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以及 消耗电能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重心偏移圓心 的齿轮、 转轴、 线圈、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 其中:

所述齿轮与所述转轴相连, 用于在受重力作用发生转动时带动所述转 轴转动; 所述转轴与所述线圈相连, 用于在转动时带动所述线圈转动; 所 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体 S极之间, 所述线圈转动时 切割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体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流并输 出。

在上述方案中, 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稳压电路; 所述稳压电路通过 导线与所述线圈相连, 用于接收所述线圈输出的电流, 并进行稳压处理后 输出。

在上述方案中, 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开关; 所述开关设置于输出所 述产生电流的导线上, 用于控制所述电流的输出。

在上述方案中, 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稳压电路和开关; 所述稳压电 路通过导线接收所述线圈产生的电流, 进行稳压处理后输出; 所述开关设 置于输出稳压处理后电流的导线上, 用于控制稳压处理后的电流的输出。

在上述方案中, 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为永磁体。

在上述方案中, 所述线圈为多组线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重心偏移圓 心的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 转轴、 线圈、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 其中: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咬合, 用于在受重力作用发生转动时带 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转轴相连, 用于在转动时带动 转轴转动; 所述转轴与所述线圈相连, 用于在转动时带动所述线圈转动; 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体 S极之间, 所述线圈转动 时切割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体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流并 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充电装置产生电 流的方法, 在所述充电 装置被晃动时, 所述齿轮受重力作用发生转动, 并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所 述转轴带动所述线圈转动; 所述线圈切割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 体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流并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充电装置产生电 流的方法, 在所述充电 装置被晃动时, 所述第一齿轮受重力作用发生转动, 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 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线圈转动; 所 述线圈切割所述第一磁体 N极与所述第二磁体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 流并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包括充电电池, 还包括上述的充 电装置, 其中:

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充电电池相连, 用于将产生的所述电流输出给所 述充电电池。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为上述电子设备中的 电池充电方法, 在所述 电子设备被晃动时, 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所述充电装置将产生的电流 输出给 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充电电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和电子设备中, 由于第一齿轮为重心偏 移圓心的齿轮, 所以当第一齿轮的圓心与重心的连线偏离重力 方向时, 例 如在晃动充电装置, 第一齿轮受重力作用会发生转动, 第一齿轮的转动将 带动与其相连的转轴转动, 转轴转动带动与其相连的线圈转动, 该线圈转 动时切割第一磁体 N极与第二磁体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流并输出; 将该电流输出给电子设备中的充电电池, 即可完成对充电电池的充电。 由 于充电过程中不再需要使用专门的充电电源, 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只需要通 过充电装置和电子设备的晃动即可产生电流, 更方便对电子设备的充电电 池进行充电; 并且, 由于是将齿轮转动的动能转换成电能产生电流 , 实现 充电, 相比使用专门的充电电源, 节省了电能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装置的侧面结 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装置的侧面结 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充电装置的正面结 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充电装置的侧面结 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给出提高对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的便利性及节省电能的 实现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 电子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 行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 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并且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 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 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及方法进行 详细描 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充电装置, 其侧面结构图如图 1所示, 包括: 重心偏移圓心的齿轮 101、 转轴 102、 线圈 103、 磁体 104和磁体 105 , 其 中:

齿轮 101与转轴 102相连, 转轴 102位于齿轮 101的中轴线上, 使得 齿轮 101受重力作用发生转动时带动转轴 102转动;

转轴 102与线圈 103相连, 使得转轴 102转动时带动线圈 103转动; 线圈 103位于磁体 104的 N极和磁体 105的 S极之间,线圈 103转动 时切割磁体 104 的 N极与磁体 105 的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例如, 可以但不 限于垂直切割磁感线, 产生电流并输出。 输出的电流可以直接用于对充电 电池进行充电。

较佳的, 该充电装置, 还可以包括: 稳压电路 106;

稳压电路 106通过导线与线圈 103相连, 用于接收线圈 103输出的电 流, 并进行稳压处理后输出; 通过稳压电路 106对产生的电流进行稳压处 理后, 使得电压更稳定, 更有效的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较佳的, 为了便于控制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开启和关 闭, 该充电装 置, 还可以包括: 开关 107; 开关 107设置于用于输出所产生电流的导线上, 用于控制电流的输出; 当该充电装置包括稳压电路 106时, 开关 107设置于输出稳压电路 106处 理后的电流的导线上, 用于控制稳压处理后的电流的输出。

较佳的, 磁体 104和磁体 105为永磁体。

较佳的, 为了增加发电量, 线圈 103可以设置为多组线圈。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充电装置, 其侧面结构图如图 2所示, 包括: 重心偏移圓心的第一齿轮 201、 第二齿轮 202、 转轴 203、 线圈 204、 磁体 205和磁体 206, 其中:

第一齿轮 201与第二齿轮 202咬合相连, 第一齿轮 201受重力作用发 生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 202转动; 本实施例二中, 第一齿轮 201与第二齿 轮 202的转动方向相同;

第二齿轮 202与转轴 203相连, 转轴 203位于第二齿轮 202的中轴线 上, 使得第二齿轮 202转动时带动转轴 203转动;

转轴 203与线圈 204相连, 使得转轴 203转动时带动线圈 204转动; 线圈 204位于磁体 205 的 N极和磁体 206 的 S极之间,线圈 204转动 时切割磁体 205 的 N极与磁体 206 的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例如, 垂直切割 磁感线, 产生电流并输出, 输出的电流可以直接用于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 该装置中可以如图 2所示, 设置第一齿轮 201与第二齿轮 202转动方 向相同, 且第二齿轮 202的半径小于第一齿轮 201的半径, 使得第二齿轮 202的转动圈数大于第一齿轮 201的转动圈数,也就增加了线圈 204的转动 圈数, 进而增大线圈 204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 也就提高了对充电电池 进行充电的效率。

较佳的, 该充电装置, 还可以包括: 稳压电路 207;

稳压电路 207通过导线与线圈 204相连, 接收产生的电流, 进行稳压 处理后输出; 通过稳压电路 207对产生的电流进行稳压处理后, 使得电压 更稳定, 更有效的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较佳的, 为了便于控制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开启和关 闭, 该充电装 置, 还可以包括: 开关 208;

开关 208设置于输出所产生电流的导线上, 用于控制电流的输出; 当 该充电装置包括稳压电路 207时, 开关 208设置于输出稳压电路 207处理 后电流的导线上, 用于控制稳压处理后的电流的输出。

较佳的, 磁体 205和磁体 206为永磁体。

较佳的, 为了增加发电量, 线圈 204可以设置为多组线圈。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充电装置, 其正面结构如图 3 所示, 侧面结 构如图 4所示, 包括: 重心偏移圓心的第一齿轮 301、 第二齿轮 302、 转轴 303、 线圈 304、 磁体 305和磁体 306, 其中:

第一齿轮 301与第二齿轮 302咬合相连, 第一齿轮 301受重力作用发 生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 302转动; 本实施例中, 第一齿轮 301与第二齿轮 302的转动方向相同;

第二齿轮 302与转轴 303相连, 转轴 303位于第二齿轮 302的中轴线 上, 使得第二齿轮 302转动时带动转轴 303转动;

转轴 303与线圈 304相连, 使得转轴 303转动时带动线圈 304转动; 线圈 304位于磁体 305 N极和磁体 306 S极之间,线圈 304转动时切割 磁体 305 N极与磁体 306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例如, 垂直切割磁感线, 产生 电流并输出, 输出的电流可以直接用于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

该装置中可以如图 3和 4所示, 设置第一齿轮 301与第二齿轮 302转 动方向垂直,例如通过轮齿 45。 相切咬合使得第一齿轮 301和第二齿轮 302 垂直, 且设置第二齿轮 302的半径小于第一齿轮 301的半径, 使得第二齿 轮 302的转动圈数大于第一齿轮 301的转动圈数, 也就增加了线圈 304的 转动圈数, 进而增大线圈 304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 也就提高了对充电 电池进行充电的效率, 并且通过设置两个齿轮垂直可以有效利用空间 , 缩 小充电装置的尺寸。

较佳的, 该充电装置, 还可以包括: 稳压电路 307;

稳压电路 307通过导线与线圈 304相连, 接收产生的电流, 进行稳压 处理后输出; 通过稳压电路 307对产生的电流进行稳压处理后, 使得电压 更稳定, 更有效的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较佳的, 为了便于控制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开启和关 闭, 该充电装 置, 还可以包括: 开关 308;

开关 308设置于输出所产生电流的导线上, 用于控制电流的输出; 当 该充电装置包括稳压电路 307时, 开关 308设置于输出稳压电路 307处理 后电流的导线上, 用于控制稳压处理后的电流的输出。

较佳的, 磁体 305和磁体 306为永磁体。

较佳的, 为了增加发电量, 线圈 304可以设置为多组线圈。

其他实施例中, 对于上述充电装置, 还可以通过增加相咬合的齿轮的 数量, 以减少机械损耗; 还可以增加重心偏移圓心的齿轮的数量, 以增加 动能, 进而增加产生的电流, 提高充电效率。 对于增加更多齿轮的具体装 置结构, 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 的充电装置产生电流的 方法, 包括: 当晃动该充电装置时, 重心偏移圓心的齿轮受重力作用发生 转动, 并带动转轴转动; 转轴转动带动线圈转动; 线圈切割磁体 N极与磁 体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流并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上述实施例二和三 所述的充电装置产生电 流的方法, 包括: 当晃动该充电装置时, 重心偏移圓心的第一齿轮受重力 作用发生转动, 并带动第二齿轮转动; 第二齿轮带动转轴转动; 转轴转动 带动线圈转动; 线圈切割磁体 N极与磁体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流并 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如图 5 所示, 包括: 如上述实施 例一、 二和三所述的充电装置 501和充电电池 502, 其中:

充电装置 501与充电电池 502相连, 用于将产生的电流输出给充电电 池 50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电子设备中的电 池充电方法, 包括: 晃 动电子设备时, 电子设备中的充电装置将产生的电流输出给充 电电池; 实 现对充电电池的充电。

当充电装置中还设置有开关时, 可以通过开关的开启和关闭, 控制充 电电池的充电, 防止电池过充。

综上所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 包括: 重心偏移圓心的第 一齿轮、 转轴、 线圈、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 其中: 第一齿轮与转轴相连, 用于受重力作用发生转动时带动转轴转动; 转轴与线圈相连, 用于转动时 带动线圈转动; 线圈位于第一磁体 N极与第二磁体 S极之间, 转动时切割 第一磁体 N极与第二磁体 S极之间的磁感线, 产生电流并输出。 釆用本发 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 能够更方便的对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 并 且可以节省电能的消耗。 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这样, 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 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