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LOSED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78843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closed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 cooling apparatus comprises: an internal cooling apparatus, a plate heat exchanger (6), and an auxiliary cooling apparatus. The internal cooling apparatus comprises an internal cooling circulator pump (2) and an air cooler (3). The auxiliary cooling apparatus comprises an external cooling circulator pump (7) and an underground water pipe (8). Internal cooling water flowing through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 (6) from the internal cooling apparatus exchanges heat with external cooling water flowing through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 (6) from the auxiliary cooling apparatus. Utilization of the closed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llows for increased cooling capacity, when th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is greater than the maximum inflow water temperature permitted by a piece of technical equipment, for the cooling apparatus to still provide sufficient cooling capacity, and for the equipment to obviate any water loss during operation, thus achieving the goal of water conservation.

Inventors:
DING YIGONG (CN)
YAO WEIZHENG (CN)
ZHANG JIAN (CN)
RUAN WEIHUA (CN)
WANG DAWE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6187
Publication Date:
June 06, 2013
Filing Date:
May 29,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CHINA (CN)
XUCHANG XUJI JING RUI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N)
DING YIGONG (CN)
YAO WEIZHENG (CN)
ZHANG JIAN (CN)
RUAN WEIHUA (CN)
WANG DAWEI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5K7/20; F25B27/00; F25B30/06; F28D9/00; H01L23/34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435033A2012-05-02
CN102435032A2012-05-02
CN102368615A2012-03-07
CN101473709A2009-07-01
CN201491453U2010-05-26
CN201878485U2011-06-22
US20100071881A12010-03-25
JP2001010595A2001-01-16
JPH07218075A1995-08-18
JPH05136587A1993-06-01
Attorney, Agent or Firm:
CCPIT PATENT AND TRADEMARK LAW OFFICE (CN)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1. 一种密闭式循环水冷却装置, 其特 于, 包括: 内冷却 装置、 板式换热器(6)和辅助冷却装置; 其中所述内冷却装置包括 内冷循环泵( 2 )和空冷器( 3 ); 所述辅助冷却装置包括外冷循环泵 (7)和地埋水管 (8); 流经所 式换热器(6)的所述内冷却装 置中的内冷却水与流经所述板式换热器( 6 )的所述辅助冷却装置中 的外冷却水交换热量。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冷却装置 进一步包括第一回路阀门(4)和第二回路阀门(5); 在第一回路阀 门 (4)开启, 并且第二回路阀门 (5)关闭的状态下, 空冷器(3) 和被冷却器件( 1 )形成第一回路, 内冷却水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环; 在第一回路阀门 (4)关闭, 并且第二回路阀门 (5)开启的状态下, 被冷却器件( 1 )、 空冷器( 3 )和板式换热器( 6 )形成第二回路, 内冷却水在所述第二回路中循环; 所 式换热器( 6 )和所 ¾^埋 水管 ( 8 )形成外冷却水的循环回路。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环境温^¾过 17 时,关闭所述第一回路阀门( 4 )并且开启所述第二回路阀门( 5 ), 所述内冷却水经过空冷器( 3 )被冷却, 再进入板式换热器( 7 )被 继续冷却后, 冷却被冷却器件(1); 当所述内冷却装置中的内冷却 水的水温低于冷却水温的阈值时, 关闭所述第一回路阀门(4)并且 开启所述第二回路阀门( 5 ), 所述内冷却水经 ^¼式换热器( 7 )被 所述外冷却水加热后, 再冷却被冷却器件(1)。

4.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装置, 其特 于: 所述内冷却装置 还包括水温传感器和 /或环境温度传感器,以及根据所述水温传感器 测量的内冷却水的水温和 /或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测量的环境温度, 控制所述第一回路阀门 (4)、 第二回路阀门 (5)开闭的控制单元。

5.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埋水管( 8 ) 的埋深为 30- 50米。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装置, 其特 ^于: 所述内冷循环泵 ( 2 )和外冷循环泵( 6 )采用主 -备冗余方式配置。

7.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冷却器件 ( 1 )为直流输电设备中的换流阀。

8. 一种密闭式循环水冷却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内冷却 装置中的内冷却水冷却被冷却器件( 1 ); 所述内冷却水流经板式换 热器( 6 ), 与流经板式换热器( 6 )的辅助冷却装置中的外冷却水交 换热量; 其中, 所述内冷却装置包括内冷循环泵(2 )和空冷器(3 ); 所述辅助冷却装置包括外冷循环泵(7 )和地埋水管(8 )。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方法, 其特 于, 包括: 将第一回 路阀门 (4 )开启, 并将第二回路阀门 (5 )关闭, 空冷器(3 )和被 冷却器件( 1 )形成第一回路,所述内冷却水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环; 将第一回路阀门 (4 )关闭, 并将第二回路阀门 (5 )开启, 被冷却 器件( 1 )、 空冷器( 3 )和板式换热器( 6 )形成第二回路, 所述内 冷却水在所述第二回路中循环; 所述板式换热器( 6 )和所述地埋水 管( 8 )形成外冷却水的循环回路, 所^卜冷却水在所述外冷循环水 的循环回路中循环。

1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环境温^¾过 17 时, 关闭第一回路阀门(4 )并且开启第二回路阀门 (5 ), 所述 内冷却水经过空冷器( 3 )被冷却, 再 itA^L式换热器( 7 )被继续 冷却后, 冷却被冷却器件( 1 ); 当所述内冷却装置中的内冷却水的 水温低于冷却水温的阈值时, 关闭第一回路阀门(4 )并且开启第二 回路阀门( 5 ), 所述内冷却水经 ^¼式换热器( 7 )被所述外冷却水 加热后, 再冷却被冷却器件(1 )。

11.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冷却装置 中设置水温传感器和 /或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内冷却装置中的控制 单元根据所述水温传感器测量的内冷却水的水温和 /或所述环境温 度传感器测量的环境温度, 控制所述第一回路阀门 (4 )、 第二回路 阀门 (5 )开闭。

12.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水管( 8 ) 的埋深为 30- 50米。

13.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冷循环泵 ( 2 )和外冷循环泵( 6 )采用主 -备冗余方式配置。

14.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冷却器件 ( 1 )为直流输电设备中的换流阀。

Description:
密闭式循环水冷却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装置, 尤其涉及通过板式换热器将经过空气冷 却器的冷却水再次冷却的密闭式循环水冷却装 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有众多的发电、 输电站如换流站均建设在干旱缺水的 北方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具有在夏季温度较高, 水份蒸发量大等特 点, 因此水资源比较珍贵。 而如果采用普通的水冷却方式对发电、 输电站如换流站等的设备进行冷却, 则有可能消耗掉当地的稀有的 水资源, 所以这些电站常用的冷却设备均采用空气冷却 器。 由于换 流站所在地环境温度均相对较低, 使用空气冷却器即可满足电站工 艺设备一一换流阀的冷却需要, 并且冷却效果较好。

但部分地区的高温温度较高, 空冷器无法将流体冷却到环境温 度, 则会限制空冷器在干旱地区中的应用。 例如在国内西北某地极 端环境最高温度高达 44 , 而直流输电工程中的核心设备换流阀所 允许的最大进阀温度只有 在此情况下, 空冷器不仅无法将换 流阀所用的纯水冷却, 而且相反地, 是在将冷却水加热。 因此此时 仅适用空气冷却器是不合适的。

同时由于发电设备和电力输送设备往往在最炎 热的夏季进行 最大规格的运行, 而此时正是环境温度最高、 最极端的时候, 在此 情况下空冷器往往不具有足够的冷却能力, 使得换流站不得不采取 降负荷、 降功率的形式, 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不利于国民 经济的健康 L L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 提供一种冷却装置, 提高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

一种密闭式循环水冷却装置, 包括: 内冷却装置、 板式换热器

6和辅助冷却装置; 其中所述内冷却装置包括内冷循环泵 2和空冷 器 3; 所述辅助冷却装置包括外冷循环泵 7和地埋水管 8; 流经所述 板式换热器 6的所述内冷却装置中的内冷却水与流经所 式换热 器 6的所述辅助冷却装置中的外冷却水交换热量

根据本发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内冷却装置进一步包括第 一回路阀门 4和第二回路阀门 5; 在第一回路阀门 4开启, 并且第 二回路阀门 5关闭的状态下, 空冷器 3和被冷却器件 1形成第一回 路, 内冷却水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环; 在第一回路阀门 4关闭, 并 且第二回路阀门 5开启的状态下, 被冷却器件 1、 空冷器 3和板式 换热器 6形成第二回路, 内冷却水在所述第二回路中循环; 所 式换热器 6和所述地埋水管 8形成外冷却水的循环回路。

根据本发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当环境温 ϋ π 时, 关闭 所述第一回路阀门 4并且开启所述第二回路阀门 5, 所述内冷却水 经过空冷器 3被冷却, 再进 Χ¼式换热器 7被继续冷却后, 冷却被 冷却器件 1; 当所述内冷却装置中的内冷却水的水温低于冷 却水温 的阈值时, 关闭所述第一回路阀门 4并且开启所述第二回路阀门 5, 所述内冷却水经 it^L式换热器 7被所述外冷却水加热后, 再冷却被 冷却器件 1。

根据本发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内冷却装置还包括水温传 感器和 /或环境温度传感器,以及根据所述水温传感 测量的内冷却 水的水温和 /或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测量的环境温度,控 所述第一 回路阀门 4、 第二回路阀门 5开闭的控制单元。

根据本发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埋水管 8的埋深为 30-50 米。 根据本发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内冷循环泵 2和外冷循环 泵 6采用主 -备冗余方式配置。

根据本发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被冷却器件 1为直流输电 设备中的换流阀。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利用板式换热器结合地埋水 管, 对经过空气 冷却器的内冷却水进行再次冷却, 提高了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 解 决了空气冷却器无法将流体冷却到环境温度及 环境温度以下的问 题, 并且, 设备运行过程中无任何水的损耗, 达到了节水的目的, 而且, 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 利用地埋水管中水温相对较高的特 点对内冷却水加热, 有效节约了能耗。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 方法, 提高冷却 装置的冷却能力。

一种密闭式循环水冷却方法, 包括: 内冷却装置中的内冷却水 冷却被冷却器件 1; 所述内冷却水流经板式换热器 6, 与流经板式换 热器 6的辅助冷却装置中的外冷却水交换热量; 其中所述内冷却装 置包括内冷循环泵 2和空冷器 3; 所述辅助冷却装置包括外冷循环 泵 7和地埋水管 8。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例, 将第一回路阀门 4开启, 并将 第二回路阀门 5关闭, 空冷器 3和被冷却器件 1形成第一回路, 所 述内冷却水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环; 将第一回路阀门 4关闭, 并将 第二回路阀门 5开启, 被冷却器件 1、 空冷器 3和板式换热器 6形 成第二回路, 所述内冷却水在所述第二回路中循环; 所述板式换热 器 6和所述地埋水管 8形成外冷循环水的循环回路, 所述外冷循环 7J在所述外冷循环水的循环回路中循环。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例, 当环境温¾ϋ± 17 时, 关闭 第一回路阀门 4并且开启第二回路阀门 5, 所述内冷却水经过空冷 器 3被冷却, 再进入板式换热器 7被继续冷却后, 冷却被冷却器件 1; 当所述内冷却装置中的内冷却水的 7J温低于冷却水温的阈值时, 关闭第一回路阀门 4并且开启第二回路阀门 5, 所述内冷却水经过 板式换热器 7被所述外冷却水加热后, 再冷却被冷却器件 1。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内冷却装置中设置水温传 感器和 /或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内冷却装置中的控 单元根据所述 水温传感器测量的内冷却水的水温和 /或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测量 的环境温度, 控制所述第一回路阀门 4、 第二回路阀门 5开闭。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埋水管 8的埋深为 30-50 米。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内冷循环泵 2和外冷循环 泵 6采用主 -备冗余方式配置。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被冷却器件 1为直流输电 设备中的换流阀。

本发明的冷却方法利用板式换热器结合地埋水 管, 对经过空气 冷却器的内冷却水进行再次冷却, 提高了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 解 决了空气冷却器无法将流体冷却到环境温度及 环境温度以下的问 题, 并且, 设备运行过程中无任何水的损耗, 达到了节水的目的, 而且, 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 利用地埋水管中水温相对较高的特 点对内冷却水加热, 有效节约了能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 理解,构成本 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 明用于解幹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 1为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 图; 图 2为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一 运行状态的 示意图; 图 3为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另 种运行状态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利用板式换热器结合地埋水 管, 对经过空气 冷却器的内冷却水进行再次冷却, 提高了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 细说明。

图 1为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 图。 如图 1 所示, 内冷却装置包括: 内冷循环泵 2、 空冷器 3、第一回路阀门 4、 第二回路阀门 5; 辅助冷却装置包括: 外冷循环泵 7、 地埋水管 8; 当第一回路阀门 4开启, 第二回路阀门 5关闭时, 空冷器 3和被冷 却器件 1形成回路; 内冷循环泵 2提供动力, 使内冷却水在回路中 循环; 其中, 内冷却水经过空冷器被 3冷却后, 冷却被冷却器件 1。

当第一回路阀门 4关闭, 第二回路阀门 5开启时, 被冷却器件 1、 空冷器 3和板式换热器 6形成回路; 内冷循环泵 2提供动力, 使 内冷却水在回路中循环; 其中, 内冷却水经过空冷器 3被冷却后, itA^L式换热器 6被继续冷却, 再冷却被冷却器件 1。

外冷循环泵 7提供动力, 使外冷循环水在板式换热器 6和地埋 水管 8形成的回路中循环, 其中, 地埋水管 8对外冷循环水进行冷 却。 其中, 地埋水管 8为深埋于地下的水管, 利用 内温度相对 较低和相对恒定的特点将地埋水管内的外冷水 冷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第二回路阀门可以有 1个, 安 * 板式换热器 6的出水口或进水口。 第二回路阀门也可以有两个, 分 别安装在板式换热器 6的出水口和进水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被冷却器件 1为直流输电设备中的 换流阀, 内冷却水为纯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内冷却水在被换流阀加热升温后, 由内冷循环泵 2驱动, 经 i±¼ 换热器 6, 内冷却水将得到冷却, 降温后的内冷却水由内冷循环泵 2驱动再送至换流阀, 内冷水如此 周而复始地循环。

在环境温度相对较高时, 关闭第一回路阀门 4、 打开第二回路 阀门 5, 将空冷器已经冷却了部分热量的内冷水利用板 式换热器 6 继续冷却到工业设备所允许的温度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 6利用地埋 水管 8将热量散发出去。 空冷器 3运行或者不运行。 启动辅助冷却 系统利用地埋水管 8进行冷却,降低内冷空冷器的设计负荷,较 了 冷却 i殳备的占地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利用地埋水管 8 能够实现冬季设备防冻和流体加热的功能。 例如, 在直流输电工程 的换流站中为保障工艺设备一一换流阀的安全 运行, 会有要求流体 温度不得低于一定温度的要求。 以直流输电工程中的换流阀为例, 要求最低进阀温度一般不得低于 10 *€。 在环境温度较低时, 且换流 阀负荷较小时, 即需要外加热源对内冷却水进行加热。

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当所述内 冷却装置中的内冷却水的 7j温低于冷却水温的阈值时, 关闭所述第 一回路阀门 4并且开启所述第二回路阀门 5, 所述内冷却水经 i±¼ 式换热器 7被所^卜冷却水加热后, 再冷却被冷却器件 1。 利用地 埋水管 8 中水温相对较高的特点, 关闭第一回路阀门 4、 打开第二 回路阀门 5, 将内冷水利用板式换热器 6加热到工业设备所允许的 温度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第一回路阀门 4和第二回路阀门 5 可以采用自动或手动阀门。

内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 在图 1中没有画出, 当内冷却水 的温度高于阈值、 环境温度高于阈值或冬季用外循环水加热内循 环 水时, 控制单元关闭第一回路阀门 4, 开启第二回路阀门 5。 内冷却 装置中设置了水温传感器和 /或环境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内冷却水 的水温和环境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内冷循环泵 2和外冷循环泵 8可以 采用主 -备冗余方式配置, 从而提高冷却装置运行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板式换热器 6利用深埋地下的地埋 水管 8, 一般埋深为 30- 50m, 将热量散发到大地中去。

由于大地层中地表以下 5- 10米的地层温度不随室外大气温度的 变化而变化, 常年羞 维持在 15- 17 *€。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当环境温^¾过 17 时, 关闭所述第一回路阀门 4并且开启所述第 二回路阀门 5, 所述内冷却水经过空冷器 3被冷却 (空冷器 3也可 以不运行),再进 X¼式换热器 7被继续冷却后,冷却被冷却器件 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一种实际应用的换流阀冷却系统, 在同等的冷却容量下(设为 4900kW ), 当空冷器的设计环境温度为 38 时, 所需空冷器的管束数量为 8台(每台管束中有 3台 llkW风 机电机), 每台管束的尺寸为 9 x 3. lm, 这些空气冷却器的占地面积 约为 10 X 25m; 而在空冷器设计环境温度为 17 时, 所需空冷器的 同样的管束数量变成了 4台 (此时仍具有 10%以上的余量), 其占地 面积变成了 9 13m。 不仅空冷器的管束数量由 8台降为 4台, 风机 数量由 24台变成了 12台, 占地面积也减小了一半。 而相应的板式 换热器按与空冷器相同的冷却容量设计, 此时的板式换热器的外形 尺寸仅有 0. 9 0. 8 1. 4m, 占地面积可忽略不计。

图 2为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一 运行状态的 示意图。 如图 2所示, 内冷却装置包括: 内冷循环泵 2、 空冷器 3, 其中, 被冷却器件 1、 空冷器 3形成回路; 内冷循环泵 2提供动力, 使内冷却水在回路中循环; 其中, 内冷却水经过空冷器 3被冷却后, 再冷却被冷却器件 1, 内冷水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

图 3为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另 种运行状态 的示意图。如图 3所示, 内冷却装置包括: 内冷循环泵 2、空冷器 3; 辅助冷却装置包括: 外冷循环泵 7、 地埋水管 8; 其中外冷循环泵 7 提供动力, 使外冷循环水在板式换热器 6和地埋水管 8形成的回路 中循环, 其中, 地埋水管 8对外冷循环水进行冷却。

被冷却器件 1、 空冷器 3和板式换热器 6形成回路; 内冷循环 泵 2提供动力, 使内冷却水在回路中循环; 其中, 内冷却水经过空 冷器 3被冷却后, 进入板式换热器 6被继续冷却, 再冷却被冷却器 件 1; 流经所述板式换热器 6的内冷却水与流经所述板式换热器 6 的外冷却水交换热量, 内冷水如此周而复始 环。

由以上各设备特点的运行可知, 所有水均在设备内部做密闭式 循环, 没有贿水的损失与浪费, 体现了无水耗的特点。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解决了空气冷却器无法将流 体冷却到环境温 度及环境温度以下的问题。 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工艺设备允许的最 大进水温度时, 空冷器无法一次将冷却水冷却,反而将冷却水 加热,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仍具有足够的冷却能力,满 足工艺设备运行需要。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无任何水的损 耗, 了节水的目 的,解决了使用冷却塔时消耗水量大的缺点。 并且,在冬季环境温度 较低时, 利用地埋水管中水温相对较高的特点进行室外 换热设备的 防冻和流体加热, 有效节约了能耗。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 明的技术方 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 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 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 等同替换; 而不脱 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 方案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