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OMBINED COOLING AND POWER, AND DUAL-USE COMBINED HEAT AND POWER-COMBINED COOLING AND POWER SYSTEMS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014099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are a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system, a combined cooling and power system, and a dual-use combined heat and power-combined cooling and power system. A power machine (1) segments the steam supply, and a primary heat medium flows through a first heater (3), a second heater (4) and a third heater (5), absorbing heat, then flows through a generator (6), a second generator (7), a secondary heat exchanger (18) and an evaporator (11), releasing heat. An absorber (8), a second absorber (9), a condenser (10) and the secondary heat exchanger (18) respectively supply heat to a secondary heat medium. The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system consists of the power machine (1), the first heater (3), the second heater (4), the third heater (5), the generator (6), the second generator (7), the absorber (8), the second absorber (9), the condenser (10), the evaporator (11), a solution pump (12), a second solution pump (13), a throttle valve (14), a solution heat exchanger (15), a second solution heat exchanger (16), a circulating pump (17) and the secondary heat exchanger (18). A combined cooling and power or a dual-use combined heat and power-combined cooling and power system can be formed b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and adjusting the process.

Inventors:
LI HUAY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00707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05, 2015
Filing Date:
July 28,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LI HUAYU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25B29/00; F25B27/02; F25B41/30
Foreign References:
JP2001099520A2001-04-13
CN1811303A2006-08-02
CN1912499A2007-02-14
CN1967055A2007-05-23
CN102759265A2012-10-31
US20100107593A12010-05-06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热电联供系统, 主要由动力机、 动力循环冷凝器、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第三 加热器、 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溶液泵、 第二溶 液泵、 节流阀、 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循环泵和二级热交换器所组成; 动力 机 (1 ) 分别有工作新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工作乏汽管路与动力循环冷凝器 (2) 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 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 还有冷却介质管 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机 (1 ) 还分别有第一蒸汽管路与第一加热器 (3) 连通、 有第二蒸汽 管路与第二加热器 (4) 连通和有第三蒸汽管路与第三加热器 (5) 连通, 第一加热器 (3) 还有第一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加热器 (4) 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 加热器 (5) 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 (8) 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12) 和溶液热交换器 (15) 与第二吸收器(9) 连通, 第二吸收器(9)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 溶液泵 (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 与发生器 (6)连通, 发生器 (6) 还有浓溶液管 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 与第二发生器 (7) 连通, 第二发生器 (7) 还有浓溶液管路 经溶液热交换器(15) 与吸收器(8)连通, 发生器 (6)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 10) 连通, 第二发生器 (7)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9) 连通, 冷凝器 (10) 还有冷 剂液管路经节流阀 (14) 与蒸发器 (11 ) 连通, 蒸发器 (11 )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 (8)连通; 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动力循环冷凝器(2)、 第一加热器(3)、 第 二加热器 (4)、 第三加热器 (5)、 发生器 (6)、 第二发生器 (7)、 二级热交换器(18) 和 蒸发器 (11 ) 与循环泵 (17) 自身连通形成循环回路, 吸收器 (8)、 第二吸收器 (9)、 冷 凝器 (10) 和二级热交换器 (18) 还分别有二级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 统。

2. 热电联供系统, 是在权利要求 1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吸 收器、 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将吸收器(8)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12)和溶 液热交换器 (15) 与第二吸收器 (9) 连通调整为吸收器 (8)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12) 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 与第三吸收器 (20)连通, 第三吸收器(20) 再有稀溶液管路 经第三溶液泵 (21 ) 和溶液热交换器 (15) 与第二吸收器 (9) 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 (7) 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15) 与吸收器 (8) 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 (7) 有浓溶液 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5) 与第三发生器(19) 连通, 第三发生器 (19) 再有浓溶液管路 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 与吸收器(8)连通, 第三发生器 (19)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 三吸收器(20)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 (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二级热交换器(18) 与蒸发 器(11 )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三发生器 (19)和二级热交换 器 (18) 与蒸发器 (11 ) 连通, 第三吸收器 (20) 还有二级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形成 热电联供系统。

3. 热电联供系统, 是在权利要求 1-2所述的任一热电联供系统中, 将循环泵(17)有 一级热介质管路经动力循环冷凝器 (2) 与第一加热器 (3) 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 ) 有一 级热介质管路直接与第一加热器 (3) 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4. 热电联供系统, 是在权利要求 3所述的任一热电联供系统中, 取消第一加热器, 将 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 (4) 和第三加热器 (5) 与发生器 (6) 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二加热器 (4) 和第三加热 器(5) 与发生器 (6) 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5. 热电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 3所述的任一热电联供系统中,取消第一加热器和第 二加热器, 将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4)和第三 加热器(5) 与发生器(6)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三加热器(5) 与发生器 (6) 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6. 冷电联供系统, 主要由动力机、动力循环冷凝器、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第三 加热器、 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溶液泵、 第二溶 液泵、 节流阀、 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所组成; 动力机(1 ) 分别有工 作新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工作乏汽管路与动力循环冷凝器(2)连通,动力循环冷凝器(2) 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2)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机

( 1 )还分别有第一蒸汽管路与第一加热器 (3)连通、 有第二蒸汽管路与第二加热器 (4) 连通和有第三蒸汽管路与第三加热器 (5) 连通, 第一加热器 (3) 还有第一冷凝液管路与 外部连通, 第二加热器 (4) 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加热器 (5) 还有第三 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 (8) 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12) 和溶液热交换器 (15) 与第二吸收器(9) 连通, 第二吸收器 (9 )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13) 和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 (16) 与发生器 (6) 连通, 发生器 (6)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 16) 与第二发生器 (7) 连通, 第二发生器 (7)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5) 与吸收器(8)连通, 发生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0)连通, 第二发生器(7)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9)连通, 冷凝器(10)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 (14) 与蒸发器 U1 )连通, 蒸发器 (11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 (8)连通; 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3)、 第二加热器(4)、 第三加热器(5)、 发生器(6)和 第二发生器 (7) 与循环泵 (17) 自身连通形成循环回路, 吸收器 (8)、 第二吸收器 (9) 和冷凝器 (10) 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发器 (11 ) 还有被制冷介质管路与 外部连通, 形成冷电联供系统。

7. 冷电联供系统, 是在权利要求 6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中, 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吸 收器、 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将吸收器(8) 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12)和溶 液热交换器(15) 与第二吸收器(9)连通调整为吸收器(8)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12) 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2) 与第三吸收器(20) 连通, 第三吸收器 (20) 再有稀溶液管路 经第三溶液泵 (21 ) 和溶液热交换器 (15) 与第二吸收器 (9) 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 (7) 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15) 与吸收器 (8) 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 (7) 有浓溶液 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15) 与第三发生器 (19) 连通, 第三发生器 (19) 再有浓溶液管路 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22) 与吸收器(8)连通, 第三发生器(19)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 三吸收器(20)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 (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循环泵 (17) 与第一加热器

(3)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 (7 )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三发生器 (19) 和循环泵(17) 与第一加热器(3)连通, 第三吸收器 (20) 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形成冷电联供 系统。

8. 冷电联供系统, 是在权利要求 6-7所述的任一冷电联供系统中, 取消第一加热器, 将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3)、 第二加热器(4)和第三加热器 (5) 与发生器 (6) 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二加热器 (4) 和第三加热 器 (5) 与发生器 (6) 连通, 形成冷电联供系统。

9. 冷电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 6-7所述的任一冷电联供系统中,取消第一加热器和 第二加热器, 将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3)、 第二加热器(4) 和第 三加热器(5)与发生器(6)连通调整为循环泵(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三加热器(5) 与发生器 (6) 连通, 形成冷电联供系统。

10.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主要由动力机、动力循环冷凝器、第一加热器、第二加 热器、 第三加热器、 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溶液 泵、 第二溶液泵、 节流阀、 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循环泵、 二级热交换器、 第一截断阀、 第二截断阀、 第三截断阀、 第四截断阀、 第五截断阀、 第六截断阀、 第七截 断阀、 第八截断阀、 第九截断阀、 第十截断阀和第十一截断阀所组成; 动力机(1 )分别有 工作新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工作乏汽管路与动力循环冷凝器(2)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 )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 ) 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机 (1 ) 还分别有第一蒸汽管路与第一加热器 (3) 连通、 有第二蒸汽管路与第二加热 器(4)连通和有第三蒸汽管路与第三加热器 (5)连通, 第一加热器(3 ) 还有第一冷凝液 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加热器 (4) 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加热器 (5) 还 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8)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12 )和溶液热交换器

( 15 ) 与第二吸收器 (9 ) 连通, 第二吸收器 (9 )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13 ) 和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 与发生器 (6) 连通, 发生器 (6)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 交换器 (16) 与第二发生器 (7 ) 连通, 第二发生器 (7 )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 15 ) 与吸收器 (8 ) 连通, 发生器 (6)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10) 连通, 第二发 生器 (7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9) 连通, 冷凝器 (10 )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 流阀 (14) 与蒸发器 (11 )连通, 蒸发器 (11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8) 连通; 循 环泵(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经第九截断阀 (J9), 第二路经第十截断 阀 (J10)、 动力循环冷凝器 (2) 和第十一截断阀 (J11 )——之后再汇合, 汇合后的一级 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 (4)、 第三加热器 (5 ) 和发生器 (6) 与第二 发生器(7) 连通, 第二发生器 (7) 再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经第一截断 阀 (Jl ), 第二路经第二截断闽 (J2)、 二级热交换器 (18 ) 和第三截断阔 (J3 )——之后 再汇合, 汇合后的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经第四截断阀 (J4), 第二路经第五 截断阀 (J5)、 蒸发器 (12)和第六截断阀 (J6)——之后汇合再与循环泵 (17)连通, 蒸 发器(11 )还有被制冷介质管路分别经第七截断阀 (J7 ) 与外部连通和经第八截断阀 (J8) 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 (8)、 第二吸收器 (9)、 冷凝器 (10) 和二级热交换器 (18) 还分别 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形成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其中: ①第一截断阀 (Jl )、 第四截断阀 (J4)、 第七截断阀 (J7)、 第八截断阀 (J8)、 第九截断阀 (J9) 关闭, 第二截 断阀 (J2)、 第三截断阀 (J3)、 第五截断阀 (J5)、 第六截断阀 (J6)、 第十截断阀 (J10) 和第十一截断阀 (J11 ) 开启, 为热电联供模式; ②第一截断阀 (Jl )、 第四截断阀 (J4)、 第七截断阀 (J7)、 第八截断阀 (J8)、 第九截断阀 (J9) 开启, 第二截断阀 (J2)、 第三截 断阀(J3)、第五截断阀(J5)、第六截断阀(J6)、第十截断阀(J10)和第十一截断阀(J11 ) 关闭, 为冷电联供模式。

11.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取 消第九截断阀、 第十截断阀和第十一截断阀, 将循环泵 (17 )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 ——第一路经第九截断阀 (J9), 第二路经第十截断阀 (J10)、 动力循环冷凝器 (2) 和第 十一截断阀 (J11 )——之后汇合再与第一加热器 (3) 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 介质管路直接与第一加热器 (3)连通, 形成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12.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取 消第一加热器, 将循环泵(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 (4) 和 第三加热器 (5) 与发生器 (6)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二加热器

(4)和第三加热器 (5) 与发生器 (6) 连通, 形成冷电联供系统。

13.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取 消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 将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3)、 第二 加热器(4)和第三加热器 (5) 与发生器 (6)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 经第三加热器 (5) 与发生器 (6) 连通, 形成冷电联供系统。

14.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主要由动力机、动力循环冷凝器、第一加热器、第二加 热器、 第三加热器、 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溶液 泵、 第二溶液泵、 节流阀、 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循环泵、 二级热交换器、 第三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截断阀、 第二截断阀、 第三截断阀、 第四截断阀、 第五截断阀、 第六截断阀、 第七截断阀、 第八截断阀、 第九截 断阀、 第十截断阀和第十一截断阀所组成; 动力机(1 ) 分别有工作新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和 有工作乏汽管路与动力循环冷凝器 (2) 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 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 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机 (1 )还分别有第一 蒸汽管路与第一加热器 (3) 连通、 有第二蒸汽管路与第二加热器 (4) 连通和有第三蒸汽 管路与第三加热器 (5) 连通, 第一加热器 (3) 还有第一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加 热器 (4) 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加热器 (5) 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 连通; 吸收器 (8)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1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 与第三吸收器

(20)连通, 第三吸收器(20)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21 )和溶液热交换器 (15) 与第二吸收器 (9) 连通, 第二吸收器 (9) 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13) 和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 (16) 与发生器 (6) 连通, 发生器 (6)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 16) 与第二发生器 (7 ) 连通, 第二发生器 (7)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15) 与第三发生器 (19) 连通, 第三发生器 (19)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 与吸收器(8)连通, 发生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0)连通, 第二发生器(7)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9)连通, 第三发生器 (19)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 收器 (20) 连通, 冷凝器 (10) 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 (14) 与蒸发器 (11 ) 连通, 蒸 发器(11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8) 连通; 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 路——第一路经第九截断阀 (J9), 第二路经第十截断阀 (J10)、 动力循环冷凝器 (2) 和 第十一截断阀 (J11 )——之后再汇合, 汇合后的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3)、 第二 加热器(4)、 第三加热器 (5)、 发生器 (6) 和第二发生器 (7) 与第三发生器(19)连通, 第三发生器(19) 再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经第一截断阀 (Jl ), 第二路经 第二截断阀 (J2)、 二级热交换器(18)和第三截断阔 (J3)——之后再汇合, 汇合后的一 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经第四截断阀 (J4), 第二路经第五截断阀 (J5)、 蒸发 器(12) 和第六截断阔 (J6)——之后汇合再与循环泵 (17) 连通, 蒸发器 (11 ) 还有被 制冷介质管路分别经第七截断阀 (J7) 与外部连通和经第八截断阀 (J8) 与外部连通, 吸 收器(8)、 第二吸收器 (9)、 第三吸收器 (20)、 冷凝器(10)和二级热交换器 (18) 还分 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其中:①第一截断阀(Jl )、 第四截断阀 (J4)、 第七截断阀 (J7)、 第八截断阀 (J8)、 第九截断阀 (J9)关闭, 第二截 断阀 (J2)、 第三截断阀 (J3)、 第五截断阀 (J5)、 第六截断阀 (J6)、 第十截断阀 (J10) 和第十一截断阀 (J11 ) 开启, 为热电联供模式; ②第一截断阀 (Jl )、 第四截断阀 (J4)、 第七截断阀 (J7)、 第八截断阀 (J8)、 第九截断阀 (J9) 开启, 第二截断阀 (J2)、 第三截 断阀(J3)、第五截断阀(J5)、第六截断阀(J6)、第十截断阀(J10)和第十一截断阀(J11 ) 关闭, 为冷电联供模式。

15.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取 消第九截断阀、 第十截断阀和第十一截断阀, 将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 ——第一路经第九截断阀 (J9), 第二路经第十截断阀 (J10)、 动力循环冷凝器 (2)和第 十一截断阀 (J11 )——之后汇合再与第一加热器 (3) 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 介质管路直接与第一加热器 (3)连通, 形成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16.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取 消第一加热器, 将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4)和 第三加热器 (5) 与发生器 (6) 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二加热器

(4)和第三加热器(5) 与发生器 (6) 连通, 形成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17.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取 消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 将循环泵 (Π )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3)、 第二 加热器(4)和第三加热器(5) 与发生器(6)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 经第三加热器(5) 与发生器 (6) 连通, 形成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18. 热电联供系统, 是在权利要求 1-5所述的任一热电联供系统中, 增加新增加热器 (A), 动力机(1 )增设新增蒸汽管路与新增加热器(A) 连通, 新增加热器(A)还有新增 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将第三加热器 (5)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发生器 (6)连通调整为 第三加热器(5)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新增加热器 (A) 与发生器(6) 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 系统。

19. 冷电联供系统, 是在权利要求 6-9所述的任一冷电联供系统中, 增加新增加热器 , 动力机(1 ) 增设新增蒸汽管路与新增加热器(A)连通, 新增加热器(A)还有新增 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将第三加热器 (5)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发生器 (6) 连通调整为 第三加热器(5)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新增加热器 (A) 与发生器(6)连通, 形成冷电联供 系统。

20.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是在权利要求 10-17所述的任一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 统中, 增加新增加热器 (A), 动力机 (1 ) 增设新增蒸汽管路与新增加热器 (A) 连通, 新 增加热器 (A) 还有新增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将第三加热器 (5)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 发生器(6)连通调整为第三加热器(5)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新增加热器(A)与发生器(6) 连通, 形成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21. 热电联供系统, 它主要由动力机、 动力循环冷凝器、 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 第三加热器、 循环泵、 第一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和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所组成; 动力机 (1 ) 分别有工作新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工作乏汽管路与动力循环冷凝器 (2) 连 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 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 还有冷却介 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机 (1 ) 还分别有第一蒸汽管路与第一加热器 (3) 连通、 有第二 蒸汽管路与第二加热器 (4) 连通和有第三蒸汽管路与第三加热器 (5) 连通, 第一加热器

(3)还有第一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加热器 (4) 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加热器 (5)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循环泵 (17) 还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动 力循环冷凝器 (2)、 第一加热器 (3)和第二加热器 (4) 与第三加热器(5)连通之后, 第 三加热器(5)再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与第一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 ) 中的发生器(6)连通, 第二路与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Π ) 中的发生器(6)连通, 将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Π ) 中的二级热交换器 (18)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蒸发器

( 11 ) 连通调整为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I ) 中的二级热交换器 (18) 有一级热介 质管路与第一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 I ) 中的蒸发器 (11 ) 连通, 将第一套吸收式热交 换分系统 ( I ) 中蒸发器 (11 )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循环泵 (17) 连通调整为第一套吸收 式热交换分系统( I )中蒸发器(11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I ) 中的蒸发器 (11 ) 连通, 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I ) 中的蒸发器 (11 ) 再有一级热 介质管路与循环泵 (17) 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22. 热电联供系统, 是在权利要求 22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中, 将循环泵(17)有一级 热介质管路经动力循环冷凝器 (2) 与第一加热器 (3) 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 介质管路直接与第一加热器(3) 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23. 热电联供系统, 是在权利要求 23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中, 取消第一加热器, 将循 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 与第三加热器(5)连 通调整为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二加热器 (4) 与第三加热器 (5) 连通, 形 成热电联供系统。

24. 热电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 23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中,取消第一加热器和第二 加热器, 将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3) 和第二加热器 (4) 与第三 加热器(5) 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直接与第三加热器 (5) 连通, 形 成热电联供系统。

25. 热电联供系统, 是在权利要求 21-24所述的任一热电联供系统中, 增加新增加热 器(A), 动力机(1 )增设新增蒸汽管路与新增加热器(Α)连通, 新增加热器(Α)还有新 增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将第三加热器 (5)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发生器 (6) 连通调整 为第三加热器(5)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新增加热器(Α) 与发生器 (6)连通, 形成热电联 供系统。

Description:
热电联供、 冷电联供与热电 -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电冷联供与热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以热流体显热为热负荷输送方式的热电联供 /冷电联供系统中, 需要采用分级供热系 统。 以冬季供热用大规模热电联供系统为例, 其一级供热管网供热温度高, 一级热介质与 二级热介质之间存在较大供热温差, 如一级管网供回水温度 135°C/65t;, 二级管网供回水 温度 75°C/60°C, 二者之间的平均温度差超过 32. 5°C。 从热能合理利用的角度看, 较大温 差的存在是不合理的。 综合来看, 热源端的传热温差、 相邻管网之间的传热温差、 热能利 用环节的传热温差应考虑加以充分利用; 另外, 还要考虑分利用一级热介质提供的热负荷, 减少一级热介质的流量等。

从提高热能利用率的角度, 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逐级加热和合理用热的供 热电联供、 冷电联供与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兼顾并满足五方面要求: ①符合热能梯级利用原则, 高品位热能先作功 (发电), 品位降低后的热能用于供热 /供冷。 ②热源端加热过程中的温 差小, 针对一级热介质供回水温差较大的情况, 采用分段抽汽、 逐级加热技术。 ③大规模、 远距离热电联供 /冷电联供系统, 加大回水温差, 降低一级供热管网的初投资。 ④二级热交 换或二级用热环节, 不论供热还是制冷, 都能够充分利用一级热介质提供的热负荷, 减少 一级热介质的流量, 降低一级供热管网投资。 ⑤在热力学参数上体现出较好的灵活性和适 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要提供热电联供、 冷电联供与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具体发明内 容分项阐述如下:

1. 热电联供系统, 主要由动力机、动力循环冷凝器、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第三 加热器、 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溶液泵、 第二溶 液泵、 节流阀、 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循环泵和二级热交换器所组成; 动力 机分别有工作新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工作乏 汽管路与动力循环冷凝器连通, 动力循环冷 凝器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 动力机 还分别有第一蒸汽管路与第一加热器连通、 有第二蒸汽管路与第二加热器连通和有第三蒸 汽管路与第三加热器连通, 第一加热器还有第一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加热器还有 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加热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有稀溶 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 连通, 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 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 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 第 二发生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 吸收器连通, 发生器还有冷 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 通, 冷凝器还有 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 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 循环泵有一 级热介质管路经动力循环冷凝器、 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 第三加热器、 发生器、 第二 发生器、 二级热交换器和蒸发器与循环泵自身连通形成 循环回路,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和二级热交换器还分别有二级热介质管 路与外部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2. 热电联供系统,是在第 1项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二 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 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第三吸收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溶 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将第二发生 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 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 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 第三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 器与吸收器连通, 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连 通, 将第二发生器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二级 热交换器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一 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三发生器和二级热交换器 与蒸发器连通, 第三吸收器还有二级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3. 热电联供系统,是在第 1-2项所述的任一热电联供系统中,将循环泵有 一级热介质 管路经动力循环冷凝器与第一加热器连通调整 为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直接与第一加热 器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4. 热电联供系统, 是在第 3项所述的任一热电联供系统中, 取消第一加热器,将循环 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 循环泵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 与发生器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5. 热电联供系统,是在第 3项所述的任一热电联供系统中,取消第一加 器和第二加 热器, 将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与发生器连通 调整为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三加热器 与发生器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6. 冷电联供系统, 主要由动力机、 动力循环冷凝器、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 第三 加热器、 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溶液泵、 第二溶 液泵、 节流阀、 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所组成; 动力机分别有工作新 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工作乏汽管路与动力循 环冷凝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还有冷凝液 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 动力机还分别有第一蒸 汽管路与第一加热器连通、 有第二蒸汽管路与第二加热器连通和有第三蒸 汽管路与第三加 热器连通, 第一加热器还有第一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加热器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 与外部连通, 第三加热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 二溶液 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 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 第二发生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 吸收器连通, 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 凝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 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 流阀与蒸发器连通, 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 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 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 第三加热器、 发生器和第二发生器与循环泵自身连通形成循 环 回路,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 外部连通, 蒸发器还有被制 冷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形成冷电联供系统。

7. 冷电联供系统,是在第 6项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 器与第二 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 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吸收器连通, 第三吸收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溶 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将第二发生 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 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 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 第三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 器与吸收器连通, 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连 通, 将第二发生器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循环 泵与第一加热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一级 热介质管路经第三发生器和循环泵与第一加 热器连通, 第三吸收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形成冷电联供系统。

8. 冷电联供系统, 是在第 6-7项所述的任一冷电联供系统中, 取消第一加热器, 将循 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 循环 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 器与发生器连通, 形成冷电联供系统。

9. 冷电联供系统,是在第 6-7项所述的任一冷电联供系统中,取消第一加 热器和第二 加热器, 将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与发生器连 通调整为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三加热 器与发生器连通, 形成冷电联供系统。

10.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主要由动力机、动力循环冷凝器、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 热器、 第三加热器、 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溶液 泵、 第二溶液泵、 节流阀、 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循环泵、 二级热交换器、 第一截断阀、 第二截断阀、 第三截断阀、 第四截断阀、 第五截断阀、 第六截断阔、 第七截 断阀、 第八截断阀、 第九截断阀、 第十截断阀和第十一截断阀所组成; 动力机分别有工作 新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工作乏汽管路与动力 循环冷凝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还有冷凝 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 动力机还分别有第一 蒸汽管路与第一加热器连通、 有第二蒸汽管路与第二加热器连通和有第三蒸 汽管路与第三 加热器连通, 第一加热器还有第一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加热器还有第二冷凝液管 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加热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 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 二溶 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 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 第二发生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 吸收器连通, 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 凝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 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 流阀与蒸发器连通, 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 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 成两路——第一路经第九截断阀, 第二路经第十截断阀、 动力循环冷凝器和第十一截断阀 ——之后再汇合, 汇合后的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 第三加热器和发 生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再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 第一路经第一截断 阀, 第二路经第二截断阀、 二级热交换器和第三截断阀——之后再汇合, 汇合后的一级热 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经第四截断阀, 第二路经第五截断阀、 蒸发器和第六截断阀 ——之后汇合再与循环泵连通, 蒸发器还有被制冷介质管路分别经第七截断阀 与外部连通 和经第八截断阀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和二级热交换器还分别有被加 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形成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其中: ①第一截断阔、第四截断阀、 第七截断阀、 第八截断阀、 第九截断阀关闭, 第二截断陶、 第三截断阀、 第五截断阀、 第 六截断阀、 第十截断阔和第十一截断阀开启, 为热电联供模式; ②第一截断阀、 第四截断 阀、 第七截断阀、 第八截断阀、 第九截断阀开启, 第二截断阀、 第三截断阔、 第五截断阀、 第六截断阀、 第十截断阀和第十一截断阀关闭, 为冷电联供模式。 u .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在第 10项所述的热电 -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取消第 九截断阀、 第十截断阀和第十一截断阀, 将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 路 经第九截断阀, 第二路经第十截断阀、 动力循环冷凝器和第十一截断阀——之后汇合 再与 第一加热器连通调整为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 路直接与第一加热器连通, 形成热电-冷电两 用联供系统。

12.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在第 11项所述的热电 -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取消第 一加热器, 将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与发生器 连通调整为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二加 热器和第三加热器与发生器连通, 形成冷电 联供系统。

13.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在第 11项所述的热电 -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取消第 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 将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 热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 管路经第三加热器与发生器连通, 形成冷电 联供系统。

14.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主要由动力机、动力循环冷凝器、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 热器、 第三加热器、 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溶液 泵、 第二溶液泵、 节流阀、 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循环泵、 二级热交换器、 第三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截断阀、 第二截断阀、 第三截断阀、 第四截断阀、 第五截断阀、 第六截断阀、 第七截断阀、 第八截断阀、 第九截 断阀、 第十截断阀和第十一截断阀所组成; 动力机分别有工作新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工 作乏汽管路与动力循环冷凝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循 环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机还分别有第一蒸汽管路与第一加热器连 通、 有第二蒸汽管路与第二加热器连通和有第三蒸 汽管路与第三加热器连通, 第一加热器还有 第一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加热器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加热器还 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 换器与第三 吸收器连通, 第三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溶 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 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 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 发生器还有 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 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 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 第三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 器与吸收器连通, 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 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 通, 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连 通, 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阔与蒸发 器连通, 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 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 第一路经第九截断阀, 第二路经第十截断阀、 动力循环冷凝器和第十一截断阀——之后再 汇合, 汇合后的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 第三加热器、 发生器和第二 发生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 第三发生器再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 第一路经第一截 断阀, 第二路经第二截断阀、 二级热交换器和第三截断阀——之后再汇合, 汇合后的一级 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经第四截断阀 , 第二路经第五截断阀、 蒸发器和第六截断 阀——之后汇合再与循环泵连通, 蒸发器还有被制冷介质管路分别经第七截断阀 与外部连 通和经第八截断阔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第三吸收器、 冷凝器和二级热交换 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形成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其中: ①第一截断 阀、 第四截断阀、 第七截断阀、 第八截断阔、 第九截断阀关闭, 第二截断阀、 第三截断阀、 第五截断阀、 第六截断阀、 第十截断阔和第十一截断阀幵启, 为热电联供模式; ②第一截 断阔、 第四截断阀、 第七截断阀、 第八截断阀、 第九截断阀开启, 第二截断阀、 第三截断 阀、 第五截断阀、 第六截断阀、 第十截断阀和第十一截断阀关闭, 为冷电联供模式。

15.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在第 14项所述的热电 -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取消第 九截断阀、 第十截断阀和第十一截断阀, 将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 路 经第九截断阀, 第二路经第十截断阀、 动力循环冷凝器和第十一截断阀——之后汇合 再与 第一加热器连通调整为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 路直接与第一加热器连通, 形成热电-冷电两 用联供系统。

16.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在第 15项所述的热电 -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取消第 一加热器, 将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与发生器 连通调整为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二加 热器和第三加热器与发生器连通, 形成热电- 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17.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在第 15项所述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取消第 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 将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 热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 管路经第三加热器与发生器连通, 形成热电- 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18. 热电联供系统, 是在第 1-5项所述的任一热电联供系统中, 增加新增加热器, 动 力机增设新增蒸汽管路与新增加热器连通, 新增加热器还有新增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将第三加热器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发生器连通 调整为第三加热器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新增 加热器与发生器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19. 冷电联供系统, 是在第 6- 9项所述的任一冷电联供系统中, 增加新增加热器, 动 力机增设新增蒸汽管路与新增加热器连通, 新增加热器还有新增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将第三加热器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发生器连通 调整为第三加热器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新增 加热器与发生器连通, 形成冷电联供系统。

20. 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在第 10-17项所述的任一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 增加新增加热器, 动力机增设新增蒸汽管路与新增加热器连通, 新增加热器还有新增冷凝 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将第三加热器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发生器连通 调整为第三加热器有一 级热介质管路经新增加热器与发生器连通, 形成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21. 热电联供系统, 它主要由动力机、 动力循环冷凝 ^!、 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 第三加热器、 循环泵、 第一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和第二套吸收式热 交换分系统所组成; 动力机分别有工作新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工 作乏汽管路与动力循环冷凝器连通, 动力循 环冷凝器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 动 力机还分别有第一蒸汽管路与第一加热器连通 、 有第二蒸汽管路与第二加热器连通和有第 三蒸汽管路与第三加热器连通, 第一加热器还有第一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加热器 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加热器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循环泵还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动力循环冷凝器、 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与第三加热器连通之 后, 第三加热器再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 第一路与第一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中的发 生器连通, 第二路与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中的发生 器连通, 将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 分系统中的二级热交换器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 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 统中的二级热交换器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第一 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中的蒸发器连通, 将 第一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中蒸发器有一级热 介质管路与循环泵连通调整为第一套吸收式 热交换分系统中蒸发器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第 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中的蒸发器连通, 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中的蒸发器再有一 级热介质管路与循环泵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 系统。

22. 热电联供系统,是在第 22项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中,将循环泵有一级 介质管路 经动力循环冷凝器与第一加热器连通调整为循 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直接与第一加热器连 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23. 热电联供系统, 是在第 23项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中, 取消第一加热器, 将循环泵 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 与第三加热器连通调整为循环泵有一级热介 质管路经第二加热器与第三加热器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24. 热电联供系统,是在第 23项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中,取消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 器, 将循环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和第 二加热器与第三加热器连通调整为循环 泵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直接与第三加热器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25. 热电联供系统, 是在第 21- 24项所述的任一热电联供系统中, 增加新增加热器, 动力机增设新增蒸汽管路与新增加热器连通, 新增加热器还有新增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将第三加热器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发生器连通 调整为第三加热器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新增 加热器与发生器连通,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附图说明- 图 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 1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 2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 3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 4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冷电联供系统第 1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冷电联供系统第 2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冷电联供系统第 3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 第 1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 第 2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1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 统第 3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 1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 二级热交换分系统分路换热情况下的热电联供 系统结构 和流程示意图。

图中, 1一动力机, 2—动力循环冷凝器, 3—第一加热器, 4一第二加热器, 5—第三加 热器, 6—发生器, 7—第二发生器, 8—吸收器, 9一第二吸收器, 10—冷凝器, 11一蒸发 器, 12—溶液泵, 13—第二溶液泵, 14一节流阀, 15—溶液热交换器, 16—第二溶液热交 换器, 17—循环泵, 18—二级热交换器, 19一第三发生器, 20—第三吸收器, 21—第三溶液 泵, 22—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J1一第一截断阀, J2—第二截断阀, J3—第三截断阔, J4一第 四截断阀, J5—第五截断阀, J6—第六截断阀, J7—第七截断阀, J8—第八截断阀, J9一 第九截断阀, J10—第十截断阀, J11一第十一截断阀, J1一新增加热器; I一第一套吸收 式热交换分系统, II一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这里给出如下术语和说明:

(1)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指热电联供系统中 , 除去动力机 1、 动力循环冷凝器 2、 第 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 4、 第三加热器 5和循环泵 17之外, 由其余部件组成的部分; 其 作用是将一级热介质中的热负荷传递到二级热 介质中。 举例说明: 在图 1 所示的热电联供 系统中, 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溶液泵、 第二溶 液泵、 节流阀、 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二级热交换器所组成吸收 式热交换分 系统。

(2)需要说明的是:图 11中,没有给出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I的具体结构和流程, 仅标出了与一级热介质进出有关的发生器 6、 二级热交换器 18和蒸发器 11 ; 第二套吸收式 热交换分系统 Π可以与图 11中第一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一致, 也可以是图 3中所包含 的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也可以是其它具体结构和流程的吸收式热交换 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说明的是, 在结构和流程的表述上, 非必要情况下不重复进行; 对显而易见的 流程不作表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 1所示的热电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 它主要由动力机、 动力循环冷凝器、 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 第三加热 器、 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溶液泵、 第二溶液泵、 节流阀、 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循环泵和二级热交换器所组成; 动力机 1 分 别有工作新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工作乏汽管 路与动力循环冷凝器 2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 器 2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 机 1还分别有第一蒸汽管路与第一加热器 3连通、 有第二蒸汽管路与第二加热器 4连通和 有第三蒸汽管路与第三加热器 5连通, 第一加热器 3还有第一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 二加热器 4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加热器 5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 通; 吸收器 8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12和溶液热交换器 15与第二吸收器 9连通, 第二吸 收器 9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与发生器 6连通,发生器 6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与第二发生器 7连通, 第二发生器 7还有浓溶液管 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15与吸收器 8连通, 发生器 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10连通, 第 二发生器 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9连通,冷凝器 10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 14 与蒸发器 11连通, 蒸发器 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 8连通; 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 管路经动力循环冷凝器 2、 第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 4、 第三加热器 5、 发生器 6、 第二发 生器 7、 二级热交换器 18和蒸发器 11与循环泵 17自身连通形成循环回路, 吸收器 8、 第 二吸收器 9、 冷凝器 10和二级热交换器 18还分别有二级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 工作新汽进入动力机 1, 逐步作功之后的部分蒸汽分别经第三蒸汽管路 提供 给第三加热器 5、经第二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二加热器 4和经第一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一加热器 3, 余下蒸汽继续完成作功后经工作乏汽管路进入 动力冷凝器 2; 动力冷凝器 2的工作乏汽 分别向冷却介质和一级热介质放热之后成冷凝 液并向外排出, 第一加热器 3 的蒸汽放热于 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一冷凝液管路对 外排出, 第二加热器 4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 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 , 第三加热器 5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 冷凝液之后经第三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吸收 器 8的稀溶液经溶液泵 12和溶液热交换器 15 之后进入第二吸收器 9、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二级热介质, 第二吸收器 9的稀溶液经第二 溶液泵 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之后进入发生器 6, 一级热介质流经发生器 6、 加热进入 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 10提供冷剂蒸汽, 发生器 6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 进入第二发生器 7, 一级热介质流经第二发生器 7、 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二吸收 器 9提供冷剂蒸汽, 第二发生器 7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 15进入吸收器 8、 吸收冷剂蒸 汽并放热于二级热介质; 冷凝器 10的冷剂蒸汽放热于二级热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器 10的 冷剂液经节流阀 14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 11、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器 8提供;一级热介 质经循环泵 17加压之后依次流经动力循环冷凝器 2、 第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 4和第三 加热器 5并逐级吸热, 升温之后的一级热介质依次流经发生器 6、 第二发生器 7、 二级热交 换器 18和蒸发器 11并逐步放热降温进入循环泵 17,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图 2所示的热电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 1所示的热电联供系统中, 将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动力循环冷凝器 2与 第一加热器 3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直接与第一加热器 3连通, 形成热电 联供系统。

图 3所示的热电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 在图 2所示的热电联供系统中, 增加第三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 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将吸收器 8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12和溶液热交换器 15与第二 吸收器 9连通调整为吸收器 8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1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与第三吸 收器 20连通, 第三吸收器 20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21和溶液热交换器 15与第二 吸收器 9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 7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15与吸收器 8连通调整为第 二发生器 7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15与第三发生器 19连通, 第三发生器 19再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与吸收器 8连通, 第三发生器 19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 三吸收器 20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 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二级热交换器 18与蒸发器 11连通 调整为第二发生器 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三发生器 19和二级热交换器 18与蒸发器 11连 通, 第三吸收器 20还有二级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吸收器 8的稀溶液经溶液泵 1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进入第三吸收器 20、 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二级热介质, 第三吸收器 20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泵 21和溶液热交 换器 15进入第二吸收器 9; 第二发生器 7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 15进入第三发生器 19, 一级热介质流经第三发生器 9、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三吸收器 20提供冷剂蒸汽, 第三发生器 19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进入吸收器 8,一级热介质依次流经发生器 6、 第二发生器 7、 第三发生器 19、 二级热交换器 18和蒸发器 11并逐步放热降温, 形成热 电联供系统。

图 4所示的热电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 2所示的热电联供系统中,增加新增加热器 , 动力机 1增设新增蒸汽管路与新增 加热器 A连通, 新增加热器 A还有新增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将第三加热器 5有一级热 介质管路与发生器 6连通调整为第三加热器 5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新增加热器 A与发生器 6 连通; 动力机 1 向新增加热器 A提供冷剂蒸汽并放热于一级热介质之后成冷 液, 新增加 热器 A的冷凝液经新增冷凝液管路向外排出, 来自第三加热器 5的一级热介质流经新增加 热器 A、 吸热升温之后向发生器 6提供,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图 5所示的冷电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 它主要由动力机、 动力循环冷凝器、 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 第三加热 器、 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溶液泵、 第二溶液泵、 节流阀、 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所组成; 动力机 1 分别有工作新汽管 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工作乏汽管路与动力循环冷 凝器 2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还有冷凝液 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机 1还分别有第 一蒸汽管路与第一加热器 3连通、 有第二蒸汽管路与第二加热器 4连通和有第三蒸汽管路 与第三加热器 5连通, 第一加热器 3还有第一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加热器 4还有 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加热器 5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 8有 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12和溶液热交换器 15与第二吸收器 9连通, 第二吸收器 9还有稀溶 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与发生器 6连通, 发生器 6还有浓溶液管 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与第二发生器 7连通, 第二发生器 7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 换器 15与吸收器 8连通, 发生器 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10连通, 第二发生器 7还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9连通, 冷凝器 10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 14与蒸发器 11 连通, 蒸发器 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 8连通; 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 加热器 3、第二加热器 4、 第三加热器 5、 发生器 6和第二发生器 7与循环泵 17自身连通形 成循环回路, 吸收器 8、 第二吸收器 9和冷凝器 10还分别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蒸 发器 11还有被制冷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 工作新汽进入动力机 1, 逐步作功之后的部分蒸汽分别经第三蒸汽管路 提供 给第三加热器 5、经第二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二加热器 4和经第一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一加热器 3, 余下蒸汽继续完成作功后经工作乏汽管路进入 动力冷凝器 2; 动力冷凝器 2的工作乏汽 向冷却介质放热之后成冷凝液并向外排出, 第一加热器 3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 液之后经第一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 第二加热器 4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 经第二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 第三加热器 5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 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 吸收器 8的稀溶液经溶液泵 12和溶液热交换器 15之后进入第二吸 收器 9、 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却介质, 第二吸收器 9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 13和第二 溶液热交换器 16之后进入发生器 6, 一级热介质流经发生器 6、 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 并向冷凝器 10提供冷剂蒸汽,发生器 6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进入第二发生器 7, 一级热介质流经第二发生器 7、 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二吸收器 9提供冷剂蒸汽, 第二发生器 7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 15进入吸收器 8、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却介质; 冷凝器 10的冷剂蒸汽放热于冷却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器 10的冷剂液经节流阀 14节流降压 进入蒸发器 11, 被制冷介质流经蒸发器 11、 加热进入其内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器 8提供; 一级热介质经循环泵 17加压之后依次流经第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 4和第三加 热器 5并逐级吸热, 升温之后的一级热介质依次流经发生器 6和第二发生器 7并逐步放热 降温后进入循环泵 17, 形成冷电联供系统。

图 6所示的冷电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 5所示的冷电联供系统中, 取消第一加热器, 将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 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 4和第三加热器 5与发生器 6连通调整为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 管路经第二加热器 4和第三加热器 5与发生器 6连通, 形成冷电联供系统。

图 7所示的冷电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 在图 5所示的冷电联供系统中, 增加第三发生器、 第三吸收器、 第三溶液 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将吸收器 8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12和溶液热交换器 15与第二 吸收器 9连通调整为吸收器 8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1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与第三吸 收器 20连通, 第三吸收器 20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21和溶液热交换器 15与第二 吸收器 9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 7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15与吸收器 8连通调整为第 二发生器 7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15与第三发生器 19连通, 第三发生器 19再有浓 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与吸收器 8连通, 第三发生器 19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 三吸收器 20连通, 将第二发生器 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循环泵 17与第一加热器 3连通调 整为第二发生器 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三发生器 19和循环泵 17与第一加热器 3连通, 第三吸收器 20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吸收器 8的稀溶液经溶液泵 1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进入第三吸收器 20、 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却介质, 第三吸收器 20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泵 21和溶液热交换 器 15进入第二吸收器 9; 第二发生器 7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 15进入第三发生器 19, 一级热介质流经第三发生器 9、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三吸收器 20提供冷剂蒸汽, 第三发生器 19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进入吸收器 8,一级热介质依次流经发生器 6、 第二发生器 7和第三发生器 19并逐步放热降温后进入循环泵 17, 形成冷电联供系统。

图 8所示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 它主要由动力机、 动力循环冷凝器、 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 第三加热 器、 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溶液泵、 第二溶液泵、 节流阀、 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循环泵、 二级热交换器、 第一截断阀、 第二 截断阀、 第三截断阀、 第四截断阀、 第五截断阀、 第六截断阀、 第七截断阀、 第八截断阀、 第九截断阀、 第十截断阀和第十一截断阀所组成; 动力机 1 分别有工作新汽管路与外部连 通和有工作乏汽管路与动力循环冷凝器 2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 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机 1还分别有第一蒸汽管路 与第一加热器 3连通、 有第二蒸汽管路与第二加热器 4连通和有第三蒸汽管路与第三加热 器 5连通, 第一加热器 3还有第一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加热器 4还有第二冷凝液 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加热器 5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 8有稀溶液管路 经溶液泵 12和溶液热交换器 15与第二吸收器 9连通, 第二吸收器 9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 二溶液泵 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与发生器 6连通, 发生器 6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 液热交换器 16与第二发生器 7连通, 第二发生器 7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15与 吸收器 8连通, 发生器 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10连通, 第二发生器 7还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9连通, 冷凝器 10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 14与蒸发器 11连通, 蒸发 器 1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 8连通; 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 路经第九截断阀 J9, 第二路经第十截断阀 J10、动力循环冷凝器 2和第十一截断阀 J11—— 之后再汇合, 汇合后的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 4、 第三加热器 5和发 生器 6与第二发生器 7连通, 第二发生器 7再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经 一截断阀 Jl,第二路经第二截断阀 J2、二级热交换器 18和第三截断阀 J3——之后再汇合, 汇合后的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 经第四截断阀 J4, 第二路经第五截断阀 J5、 蒸发器 12和第六截断阀 J6——之后汇合再与循环泵 17连通,蒸发器 11还有被制冷介质管 路分别经第七截断阀 J7与外部连通和经第八截断阀 J8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 8、第二吸收器 9、 冷凝器 10和二级热交换器 18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 供热时节按照热电联供模式运行, 供冷时节按照冷电联供模式运行。

①热电联供模式是这样的: 第一截断阀 Jl、 第四截断阀 J4、 第七截断阀 J7、 第八截断 阀 J8、 第九截断阀 J9关闭, 第二截断阀 J2、 第三截断阀 J3、 第五截断阀 J5、 第六截断阀 J6、第十截断阀 J10和第十一截断阀 J11开启; 工作新汽进入动力机 1, 逐步作功之后的部 分蒸汽分别经第三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三加热器 5、经第二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二加热器 4和经 第一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一加热器 3,余下蒸汽继续完成作功后经工作乏汽管路 入动力冷凝 器 2;动力冷凝器 2的工作乏汽分别向冷却介质和一级热介质放 之后成冷凝液并向外排出, 第一加热器 3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一 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 第二加 热器 4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 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 第三加热器 5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 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 吸收器 8 的稀溶液经 溶液泵 12和溶液热交换器 15之后进入第二吸收器 9、 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第二吸收器 9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 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之后进入发生器 6,—级热 介质流经发生器 6、 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 10提供冷剂蒸汽, 发生器 6的浓 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进入第二发生器 7, 一级热介质流经第二发生器 7、 加热进入 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二吸收器 9提供冷剂蒸汽, 第二发生器 7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 15进入吸收器 8、 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冷凝器 10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 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器 10的冷剂液经节流阔 14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 11、 吸热成冷剂蒸汽 并向吸收器 8提供; 一级热介质经循环泵 17加压之后依次流经动力循环冷凝器 2、 第一加 热器 3、第二加热器 4和第三加热器 5并逐级吸热, 升温之后的一级热介质依次流经发生器 6、 第二发生器 7、 二级热交换器 18和蒸发器 11并逐步放热降温后进入循环泵 17。

②冷电联供模式是这样的: 第一截断阀 Jl、 第四截断阀 J4、 第七截断阀 J7、 第八截断 阀 J8、 第九截断阔 J9开启, 第二截断阀 J2、 第三截断阀 J3、 第五截断阀 J5、 第六截断阀 J6、第十截断阀 J10和第十一截断阔 J11关闭; 工作新汽进入动力机 1, 逐步作功之后的部 分蒸汽分别经第三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三加热器 5、经第二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二加热器 4和经 第一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一加热器 3,余下蒸汽继续完成作功后经工作乏汽管路进 动力冷凝 器 2; 动力冷凝器 2的工作乏汽向冷却介质放热之后成冷凝液并 外排出, 第一加热器 3的 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一冷 凝液管路对外排出, 第二加热器 4 的蒸汽放 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 路对外排出, 第三加热器 5 的蒸汽放热于一 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冷凝液管路对外 排出; 吸收器 8的稀溶液经溶液泵 12和溶液 热交换器 15之后进入第二吸收器 9、 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第二吸收器 9的 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 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之后进入发生器 6,一级热介质流经发生器 6、 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 10提供冷剂蒸汽, 发生器 6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 热交换器 16进入第二发生器 7, 一级热介质流经第二发生器 7、 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 并向第二吸收器 9提供冷剂蒸汽,第二发生器 7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 15进入吸收器 8、 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冷凝器 10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冷 凝器 10的冷剂液经节流阀 14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 11, 被制冷介质流经蒸发器 11、 加热进 入其内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器 8提供; 一级热介质经循环泵 17加压之后依次第一 加热器 3、第二加热器 4和第三加热器 5并逐级吸热, 升温之后的一级热介质依次流经发生 器 6和第二发生器 7并逐步放热降温后进入循环泵 17。

图 9所示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 8所示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中, 取消第九截断阀、 第十截断阔和第十一截断 阀,将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经第 截断阀 J9, 第二路经第十截 断阀 J10、 动力循环冷凝器 2和第十一截断阔 J11——之后汇合再与第一加热器 3连通调整 为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直接与第一加热器 3连通, 形成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图 10所示的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

(1)结构上, 它主要由动力机、 动力循环冷凝器、 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 第三加热 器、 发生器、 第二发生器、 吸收器、 第二吸收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溶液泵、 第二溶液泵、 节流阀、 溶液热交换器、 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循环泵、 二级热交换器、 第三发生器、 第三 吸收器、 第三溶液泵、 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第一截断阀、 第二截断阀、 第三截断阀、 第四 截断阀、 第五截断阀、 第六截断阀、 第七截断阀和第八截断阀所组成; 动力机 1 分别有工 作新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和有工作乏汽管路与动 力循环冷凝器 2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还 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循环冷凝器 2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动力机 1还 分别有第一蒸汽管路与第一加热器 3连通、 有第二蒸汽管路与第二加热器 4连通和有第三 蒸汽管路与第三加热器 5连通, 第一加热器 3还有第一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二加热 器 4还有第二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第三加热器 5还有第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 吸 收器 8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 1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与第三吸收器 20连通, 第三吸收 器 20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 21和溶液热交换器 15与第二吸收器 9连通, 第二吸收 器 9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 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与发生器 6连通, 发生器 6 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与第二发生器 7连通, 第二发生器 7还有浓溶液管 路经溶液热交换器 15与第三发生器 19连通, 第三发生器 19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 交换器 22与吸收器 8连通, 发生器 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 10连通, 第二发生器 7 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 9连通,第三发生器 19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吸收器 20 连通, 冷凝器 10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 14与蒸发器 11连通, 蒸发器 11还有冷剂蒸汽 通道与吸收器 8连通; 循环泵 17有一级热介质管路经第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 4、 第三 加热器 5、发生器 6和第二发生器 7与第三发生器 19连通, 第三发生器 19还有一级热介质 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经第一截断阀 Jl, 第二路经第二截断阀 J2、 二级热交换器 18和 第三截断阀 J3——之后再汇合, 汇合后的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 经第四截断 阀 J4与循环泵 17连通, 第二路经第五截断阀 J5、 蒸发器 11和第六截断阀 J6与循环泵 17 连通, 蒸发器 11还有被制冷介质管路分别经第七截断阀 J7与外部连通和经第八截断阀 J8 与外部连通, 吸收器 8、 第二吸收器 9、 第三吸收器 20、 冷凝器 10和二级热交换器 18还分 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 供热时节按照热电联供模式运行, 供冷时节按照冷电联供模式运行。

①热电联供模式是这样的: 第一截断阀 Jl、 第四截断阀 J4、 第七截断阀 J7和第八截 断阀 J8关闭, 第二截断阀 J2、 第三截断阀 J3、 第五截断阀 J5和第六截断阀 J6开启; 工 作新汽进入动力机 1, 逐步作功之后的部分蒸汽分别经第三蒸汽管路 提供给第三加热器 5、 经第二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二加热器 4和经第一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一加热器 3,余下蒸汽继续 完成作功后经工作乏汽管路进入动力冷凝器 2;动力冷凝器 2的工作乏汽向冷却介质放热之 后成冷凝液并向外排出, 第一加热器 3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一 冷凝 液管路对外排出, 第二加热器 4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 冷凝液管路 对外排出, 第三加热器 5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 冷凝液管路对外排 出; 吸收器 8的稀溶液经溶液泵 1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进入第三吸收器 20、 吸收冷剂 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第三吸收器 20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泵 21和溶液热交换器 15之 后进入第二吸收器 9、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第二吸收器 9的稀溶液经第二溶 液泵 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之后进入发生器 6, 一级热介质流经发生器 6、 加热进入其 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 10提供冷剂蒸汽, 发生器 6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进 入第二发生器 7, 一级热介质流经第二发生器 7、 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二吸收器 9提供冷剂蒸汽, 第二发生器 7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 15进入第三发生器 19, 一级热介 质流经第三发生器 19、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三吸收器 20提供冷剂蒸汽, 第三发 生器 19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进入吸收器 8、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冷凝器 10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器 10的冷剂液经节流阀 14节流降 压进入蒸发器 11、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器 8提供; 一级热介质经循环泵 17加压之后依 次流经第一加热器 3、第二加热器 4和第三加热器 5并逐级吸热, 升温之后的一级热介质依 次流经发生器 6、第二发生器 7、第三发生器 19、 二级热交换器 18和蒸发器 11并逐步放热 降温之后进入循环泵 17。

②冷电联供模式是这样的: 第一截断阀 Jl、 第四截断阀 J4、 第七截断阀 J7和第八截 断阀 J8幵启, 第二截断阀 J2、 第三截断阀 J3、 第五截断阀 J5和第六截断阀 J6关闭; 工 作新汽进入动力机 1, 逐步作功之后的部分蒸汽分别经第三蒸汽管路 提供给第三加热器 5、 经第二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二加热器 4和经第一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一加热器 3,余下蒸汽继续 完成作功后经工作乏汽管路进入动力冷凝器 2;动力冷凝器 2的工作乏汽向冷却介质放热之 后成冷凝液并向外排出, 第一加热器 3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一 冷凝 液管路对外排出, 第二加热器 4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 冷凝液管路 对外排出, 第三加热器 5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三 冷凝液管路对外排 出; 吸收器 8的稀溶液经溶液泵 1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进入第三吸收器 20、 吸收冷剂 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第三吸收器 20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泵 21和溶液热交换器 15进 入第二吸收器 9、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第二吸收器 9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 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之后进入发生器 6, 一级热介质流经发生器 6、 加热进入其内的 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 10提供冷剂蒸汽, 发生器 6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16进入第 二发生器 7, 一级热介质流经第二发生器 7、 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二吸收器 9提 供冷剂蒸汽, 第二发生器 7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 15进入第三发生器 19, 一级热介质流 经第三发生器 19、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三吸收器 20提供冷剂蒸汽, 第三发生器 19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22进入吸收器 8、 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 冷 凝器 10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 冷凝器 10的冷剂液经节流阀 14节流降压 进入蒸发器 11, 被制冷介质流经蒸发器 11、 加热进入其内的冷剂液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器 8提供; 一级热介质经循环泵 17加压之后依次流经第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 4和第三加 热器 5并逐级吸热, 升温之后的一级热介质依次流经发生器 6、第二发生器 7和第三发生器 19并逐步放热降温之后进入循环泵 17。

图 11所示的二级热交换分系统分路换热情况下的 电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 在图 1 所示的热电联供系统中, 增加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I, 第三 加热器 5有一级热介质管路分成两路——第一路与第 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中的发生 器 6连通, 第二路与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I中的发生器 6连通, 将第二套吸收式热 交换分系统 II中的二级热交换器 18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蒸发器 11连通调整为第二套吸收 式热交换分系统 II中的二级热交换器 18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第一套吸收式热交换分 统 I 中的蒸发器 11连通, 将第一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中蒸发器 11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循 环泵 17连通调整为第一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中蒸发器 11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第二套 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I中的蒸发器 11 连通, 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I中的蒸发器 11 再有一级热介质管路与循环泵 17连通。 (2)流程上, 工作新汽进入动力机 1, 逐步作功之后的部分蒸汽分别经第三蒸汽管路 提供 给第三加热器 5、经第二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二加热器 4和经第一蒸汽管路提供给第一加热器 3, 余下蒸汽继续完成作功后经工作乏汽管路进入 动力冷凝器 2; 动力冷凝器 2的工作乏汽 分别向冷却介质和一级热介质放热之后成冷凝 液并向外排出, 第一加热器 3 的蒸汽放热于 一级热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一冷凝液管路对 外排出, 第二加热器 4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 介质成冷凝液之后经第二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 , 第三加热器 5 的蒸汽放热于一级热介质成 冷凝液之后经第三冷凝液管路对外排出; 一级热介质经循环泵 17加压之后依次流经动力循 环冷凝器 2、 第一加热器 3、 第二加热器 4和第三加热器 5并逐级吸热, 升温之后的一级热 介质分成两路——第一路进入第一套吸收式热 交换分系统 I之后, 依次流经发生器 6、第二 发生器 7和二级热交换器 18, 第二路进入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I, 依次流经各发生 器和二级热交换器 18——之后汇合, 汇合后的一级热介质依次流经第一套吸收式热 交换分 系统 I中的蒸发器 11和第二套吸收式热交换分系统 II中的蒸发器 11并逐步放热降温之后 进入循环泵 17, 形成热电联供系统。

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本发明所提出 的热电联供、 冷电联供与热电-冷电两用 联供系统具有如下的效果和优势:

(1)高品位蒸汽先作功 (发电), 品位降低后用于供热 /制冷, 符合热能梯级利用原则。

(2)由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逐级完成一级热介质 加热, 减小加热过程 传热温差, 有利于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3)发生器和第二发生器或再加上第三发生器, 分步实现对一级热介质髙温段热负荷的 充分利用, 有利于降低一级热介质流量、 降低一级热介质管网投资和扩大供热 /供冷规模。

(4)第二发生器和第二吸收器的热负荷可调节, 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与合理性。

(5)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在两种运行模式中实现管网和吸收式热泵机组 的共用, 降 低系统投资成本。

(6)丰富了热电联供、 冷电联供与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的类型, 扩展了第一类吸收式 热泵的应用范围, 有利于更好地采用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来提高热 能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