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OMBINED SYSTEM OF SPLIT BUILDING TEMPLAT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23330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combined system of a split building template comprises a column template unit (10), a cross beam template unit (20), a roof template unit (30) and a wall surface template unit (40), wherein the cross beam template unit (20) is set up above the column template unit (10), the roof template unit (30) is set up on the cross beam template unit(30), and the wall surface template unit (40) is annularly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column template unit (10). After the combined system of the template is set up, a constructor places a framework in the combined system of the template first and then pours concrete or cement mortar in the combined system of the template. After the concrete or the cement mortar is hardened and fixedly formed, the constructor dismantles the combined system of the template from the framework type structure of a building so as to finish the whole construction step.

Inventors:
LEI CANBO (CN)
RUAN JINYO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01539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21, 2013
Filing Date:
September 09,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LEI CANBO (CN)
RUAN JINYOU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E04G11/02; E04G9/08; E04G11/08; E04G11/36; E04G13/02; E04G13/04
Foreign References:
CN201221198Y2009-04-15
CN2491554Y2002-05-15
CN1796706A2006-07-05
CN1191005A1998-08-19
GB2395221A2004-05-19
JP2006152575A2006-06-15
JPH08120917A1996-05-1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ZHEN JAHONGBO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T OFFICE (CN)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1. 一种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柱模板单元、 横梁模板单元、 顶 模板单元以及墙面模板单元,

该横梁模板单元搭建在该柱模板单元上方, 该屋顶模板单元搭建在该横梁模板单元上, 该墙面模板单元环设在该柱模板单元四周, 该模板组合系统在完成搭建之后, 施 I:人员首先 向该模板组合系统中放置骨架, 而后施工人员向该模板组合系统中浇灌混凝土或者水泥 浆, 在混凝土或者水泥沙浆硬化固定成型之后, 施工人员将该模板组合系统从建筑物的框架 式结构上拆下以完成整体的施工步骤,

该柱模板单元包括第一角板、 第二角板、 第三角板以及第四角板, 该第一角板、 该第二 角板、 该第三角板以及该第四角板围绕形成该柱模板单元, 并借助该第一角板、 该第二角 板、 该第三角板以及该第四角板围权绕形成一柱腔,

该横梁模板单元包括第一横梁板、 第二横梁侧板以及第三横梁侧板, 该第二横梁侧板以 及该第三横梁侧板对称连接在该第一横梁板的两侧, 借助该第一横梁板、 该第二横梁侧板以 及该第三横梁侧板围绕形成一横梁腔, 当该横梁模板单元搭建在该柱模板单元上方的时候, 该横梁模板单元的该横梁腔与该柱模板单元的该柱腔相连通,

该屋顶模板单元包括支撑筋骨梁、 面板以及支撑顶柱, 其中, 该支撑筋骨梁搭设在该横 梁模板单元之间, 该面板卡接在相邻的该支撑筋骨梁之间, 该支撑顶柱设置在该支撑筋骨梁

的下方, 用以提高该屋顶模板单元的整体结构强度, 该支撑筋骨梁、 该面板以及该支撑顶柱 搭接确定出一屋顶成型空间, 该屋顶成型空间位于该屋顶模板单元上方, 并且该 .顶成 仝' 间与该横梁模板单元的该横梁腔是相连通的,

该墙面模板单元包括墙基、 内墙以及外墙, 该内墙以及该外墙分别架设在该墙基的内外 两侧, 在该内墙与该外墙之间形成一墙体腔, 该墙基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 该支撑 杆上开设有连接槽, 该内墙包括若干内墙挡板, 每一个该内墙拌板下方都设置有卡肋, 该内 墙挡板的该卡肋插接在该墙基内侧的该支撑杆的该连接槽中, 使若干该内墙挡板拼接形成该 内墙, 该外墙包括若干外墙挡板, 每一个该外墙挡板下方都设置有卡肋, 该外墙挡板的该 肋插接在该墙基外侧的该支撑杆的该连接槽中, 使若干该外墙挡板拼接形成该外墙。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角板 该第二 结构相同, 该第三角板与该第四角板结构相同, 该第一角板包括第一板体以及第一连接连角体 侧接两板 板, 该第一连接侧板对称连接在该第一板体两侧, 该第一连接侧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 孔, 该第二角板包括第二板体以及第二连接侧板, 该第二连接侧板对称连接在该第二板 侧, 该第二连接侧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

该第三角板包括第二板体、 第三连接侧板以及第三延伸板, 该第三连接侧板对称连接在 该第三板体两侧, 该第三延伸板对称连接在该第三板体两侧的端部, 该第二延伸板上开设冇 若干第三连接孔,

该第四角板包括第四板体、 第四连接侧板以及第四延伸板, 该第四连接侧板对称连接在 该第四板体两侧, 该第四延伸板对称连接在该第四板体两侧的端部, 该第四延伸板上开设冇 若干第四连接孔,

该第一角板以及该第二角板连接在该第三角板与该第四角板之间, 该第一角板两侧的该 第一连接侧板通过插销分别固定连接在该第三角板以及该第四角板的该第二延伸板以及该第 四延伸板上, 该第二角板两侧的该第二连接侧板通过插销分别固定连接在该第二角板以及该 第四角板的该第三延伸板以及该第四延伸板上。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面板包括若干拼接小面 板, 若干该拼接小面板顺序拼接成整体的该面板, 每一个该拼接小面板都包括若干板体、 底 部架板以及侧板, 若干该板体顺序排列设置在该底部架板上方, 该侧板环设在若干该板体四 周, 若干该板体、 该底部架板以及该侧板连接形成整体的该拼接小面板, 位丁 ·若干该板体两 侧的该侧板上分别设置有卡槽以及凸肋, 相邻接的该拼接小面板的该凸肋卡接在另外一个该 拼接小面板的该卡槽中, 通过该卡槽以及该凸肋的结构设计使若千该拼接小面板顺序拼接成 整体的该面板。

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墙面模板单元还包括内 墙柱以及外墙柱, 该内墙柱以及该外墙柱设置在该墙面模板单元的拐角位置处, 该内墙柱的 两侧分别连接该内墙挡板, 该外墙柱的两侧分别连接该外墙挡板。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柱模板单元的该第一角 板、 该第二角板、 该第三角板以及该第四角板, 该横梁模板单元的该第一横梁板、 该第二横 梁侧板以及该第三横梁侧板, 该屋顶模板单元的该支撑筋骨梁、 该面板以及该支撑顶柱, 该 墙面模板单元的该墙基、 该内墙以及该外墙中都填充有发泡材料。

6.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外围搭建有建筑脚手架, 建筑脚手架包括脚手架管一、 脚手架管二、 管夹一、 管夹二, 该脚手架管一 该脚手架管二分别套入该管夹一、 该管夹二中, 该脚手架管一与该脚手架管二的内腔通过加强筋分隔为 若干个贯通的腔室, 该内腔内填充发泡材料以便加固每个脚手架管。

7.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管夹一连接在脚手架管之 间, 用以加长该脚手架管的整体长度。

8.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一种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建筑脚手架上搭设有人行道 板, 该人行道板包括人行道板以及脚手架管, 该人行道板铺设于该脚手架管上方, 该人行道板两端分别 焊接固定件, 每个该脚手架管下侧水平安装有夹紧件, 该夹紧件与该固定件相接位置处通过螺栓锁紧。

9.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依靠支撑结构进行固定, 该支撑结构, 包括墙面支撑板一、 墙面支撑板二、 支撑杆, 该墙面支撑板一 该墙面支撑板二下端分别带有一个凸块, 并且该墙面支撑板一与该墙面支撑板二拼接为一个整体结构 体, 该结构体通过凸块插入夹紧固定件内并由插销卡接牢同; 该支撑杆两端分别设 :有迕接件并且通过 对应的该连接件分别与该夹紧固定件、 地面支撑点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分体模板, 特别是指一种包括有柱模板单元、 横梁模板单元、 屋顶模板 单元以及墙面模板单元, 横梁模板单元搭建在该柱模板单元上方, 屋顶模板单元搭建在该横 梁模板单元上, 墙面模板单元环设在该柱模板单元四周, 整体模板组合系统搭建完成之后, 依次向其中放置骨架并且浇灌混凝土或者水泥 沙浆, 在混凝土或者水泥沙浆硬化同定成 ^之 后, 将模板组合系统从建筑物的框架式结构上拆下 以完成整体的施 :1:步骤的分体式建筑模 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 现在各个国家越来越强调社会城市化,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 包括农业人口非 农业化、 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 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 经 济、 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其本质上是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并不 是到处出现城市, 而是要使全体国民享受现代城市的一切城市化 成果并实现生活方式、 生活观念、 文化教育素质等的转变。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建筑一些基 础设施以及人们的住房以在城市中可以容纳比 较 多的人口, 这样就要求建筑大量的建筑物,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建筑技术也得到了迅 猛的发 展, 为了提升建筑物的结构强度以及质 tt, 缩短建筑周期, 现在的建筑物多采用框架式的结构, 其框 架主要是由梁和柱刚性连接的骨架结构, 框架式结构所采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型钢以及钢 筋混凝十。 在 - 体实施的时候框架式结构具有如下的优点, 首先, 框架式结构所用的钢筋混凝土或型钢有很好的 抗压和 抗弯能力, 因此, 可以加大建筑物的空间和高度。 其次, 其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 最后, 其有较好的 抗震能力以及整体性。

正是由于如上所述框架式结构的诸多优点所以 现在的建筑物大量采用框架式的结构, 但是现在施: Γ. 人员在进行具体施工建筑的时候其施工步骤一 般包括, 首先将木板或者其他板体通过钉子或者夹子 I古 I定 成一整体模具, 而后在整体模具中布置钢筋, 之后向该整体模具中浇灌混凝土, 当混凝土充分凝!? ?1之 后, 施工人员需要借助辅助工具将组成模具的木板 或者其他板体依次拆卸下来以完成整体施 :1 :。

上述利用木板或者其他板体通过钉子或者夹子 固定成整体模具的施 Ί:方法在具体应用的时候 Λ.冇诸 多的缺点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首先, 由于是利用木板或者其他板体通过钉子或者夹 子尚定成整体模具的 所以模具的整体精度不高, 模具的准确度或者精度需要施工人员自行判断 , 这样不利于提升建筑物质 . , 其次, 上述的方式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拼接成模具的板 体的损耗比较大, 经常需要不断补充新的板 体, 从而会增加建筑成本, 再次, 上述的方式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施工步骤很不规 范, 不利于控制建筑物 的整体质量。 如上所述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进行建筑物施 Γ.可以规范施 Γ. 步骤, 提高建筑质量, 而此是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本发明在具体应用的时候, 施 Γ. 人员首先需要将本发明的模板组合系统搭建在 需要建筑房屋的场地上, 在完成搭建之后施 I: 人员需要向本发明的模板组合系统中放置钢筋 骨架或者是其他材料的骨架, 最后施 T.人员需 要向本发明的模板组合系统中浇灌混凝土或者 水泥沙浆, 在混凝土或者水泥沙浆硬化 M定成 型之后, 施工人员将本发明的模板组合系统从建筑物的 框架式结构上拆下以完成整体的施 I: 步骤。

该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其包括柱模板单元、 横梁模板单元、 屋顶模板单元以及墙面 模板单元。

该横梁模板单元搭建在该柱模板单元上方, 该屋顶模板单元搭建在该横梁模板单元上, 该墙面模板单元环设在该柱模板单元四周, 该模板组合系统在完成搭建之后, 施工人员首先 向该模板组合系统中放置骨架, 而后施工人员向该模板组合系统中浇灌混凝十 或者水泥沙 浆, 在混凝土或者水泥沙浆硬化固定成型之后, 施工人员将该模板组合系统从建筑物的框架 式结构上拆下以完成整体的施工步骤。

该柱模板单元包括第一角板、 第二角板、 第三角板以及第四角板, 该第一角板、 该第二 角板、 该第三角板以及该第四角板围绕形成该柱模板 单元, 并借助该第一角板、 该第二角 板、 该第三角板以及该第四角板围绕形成一柱腔。

该横梁模板单元包括第一横梁板、 第二横梁侧板以及第三横梁侧板, 该第二横梁侧板以 及该第 横梁侧板对称连接在该第一横梁板的两侧, 借助该第一横梁板、 该第二横梁侧板以 及该第二横梁侧板围绕形成一横梁腔, 当该横梁模板单元搭建在该柱模板单元上方的 时候, 该横梁模板单元的该横梁腔与该柱模板单元的 该柱腔相连通。

该屋顶模板单元包括支撑筋骨梁、 面板以及支撑顶柱, 其中, 该支撑筋骨梁搭设在该横 梁模板单元之间, 该面板卡接在相邻的该支撑筋骨梁之间, 该支撑顶柱设置在该支撑筋骨梁 的下方, 用以提高该屋顶模板单元的整体结构强度, 该支撑筋骨梁、 该面板以及该支撑顶杵 搭接确定出一屋顶成型空间, 该屋顶成型空间位于该屋顶模板单元上方, 并且该 顶成 . ± 间与该横梁模板单元的该横梁腔是相连通的。

该墙面模板单元包括墙基、 内墙以及外墙, 该内墙以及该外墙分别架设在该墙基的内外 两侧, 在该内墙与该外墙之间形成一墙体腔, 该墙基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 该支撑 杆上开设有连接槽, 该内墙包括若干内墙挡板, 每一个该内墙挡板下方都设置有卡肋, 该内 墙挡板的该卡肋插接在该墙基内侧的该支撑杆 的该连接槽中, 使若干该内墙挡板拼接形成该 内墙, 该外墙包括若干外墙挡板, 每一个该外墙挡板下方都设置有卡肋, 该外墙挡板的该 肋插接在该墙基外侧的该支撑杆的该连接槽中 , 使若干该外墙挡板拼接形成该外墙。

该第一角板与该第二角板结构相同, 该第 ΞΞ角板与该第四角板结构相同, 该第一角板包 括第一板体以及第一连接侧板, 该第一连接侧板对称连接在该第一板体两侧, 该第一迕接侧 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 该第二角板包括第二板体以及第二连接侧板, 该第二连接侧板 对称连接在该第二板体两侧, 该第二连接侧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

该第三角板包括第三板体、 第三连接侧板以及第三延伸板, 该第三连接侧板对称迕接在 该第二板体两侧, 该第二延伸板对称连接在该第三板体两侧的端 部, 该第三延伸板上开设有 若干第二连接孔。

该第四角板包括第四板体、 第四连接侧板以及第四延伸板, 该第四连接侧板对称连接在 该第四板体两侧, 该第四延伸板对称连接在该第四板体两侧的端 部, 该笫四延伸板上开设冇 若干第四连接孔。 该第一角板以及该第二角板连接在该第二角板 与该第四角板之间, 该第一角板两侧的该 第一连接侧板通过插销分别固定连接在该第三 角板以及该第四角板的该第二延伸板以及该第 四延伸板上, 该第二角板两侧的该第二连接侧板通过插销分 别固定连接在该第二角板以及该 第四角板的该第三延伸板以及该第四延伸板上 。

该面板包括若干拼接小面板, 若干该拼接小面板顺序拼接成整体的该面板, 每一个该拼 接小面板都包括若干板体、 底部架板以及侧板, 若干该板体顺序排列设置在该底部架板上 方, 该侧板环设在若干该板体四周, 若干该板体、 该底部架板以及该侧板连接形成整体的该 拼接小面板, 位于若干该板体两侧的该侧板上分别设置有卡 槽以及凸肋, 相邻接的该拼接小 面板的该凸肋卡接在另外一个该拼接小面板的 该卡槽中, 通过该卡槽以及该凸肋的结构设计 使若干该拼接小面板顺序拼接成整体的该面板 。

该墙面模板单元还包括内墙柱以及外墙柱, 该内墙柱以及该外墙柱设置在该墙面模板单 元的拐角位置处, 该内墙柱的两侧分别连接该内墙挡板, 该外墙柱的两侧分别连接该外墙挡 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横梁模板单元搭建 在该柱模板单元上方, 该屋顶模板单元搭建在该横梁模板单元上, 该墙面模板单元环设在该柱模板单元 1 0 四周, 在 完成上述的搭建之后, 施工人员需要向本发明的模板组合系统中放置 钢筋骨架或者是其他材 料的骨架, 最后施工人员需要向本发明的模板组合系统中 浇灌混凝土或者水泥沙桨, 在混凝 土或者水泥沙浆硬化固定成型之后, 施工人员将本发明的模板组合系统从建筑物的 框架式结 构上拆下以完成整体的施工步骤,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进行建筑物施 1:具有规范施: 1:步骤, 提 高建筑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m 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的柱模板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m 3为本发明的横梁模板单元的截面图。

图 4为本发明的面板的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的面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的墙面模板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的建筑脚手架的立体图。

图 8为本发明的建筑脚手架的立体分解图。

图 9为本发明加长脚手架管长度的示意图。

10为本发明的人行道板的机构示意图。

图 11至 13为本发明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至 13所示, 一种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 本发明在具体应用的时候, 施 1:人员首先 需要将本发明的模板组合系统搭建在需要建筑 房屋的场地上, 在完成搭建之后施 I:人员需耍 向本发明的模板组合系统中放置钢筋骨架或者 是其他材料的骨架, 最后施工人员需要向本发 明的模板组合系统中浇灌混凝土或者水泥沙浆 , 在混凝土或者水泥沙浆硬化同定成型之后, 施工人员将本发明的模板组合系统从建筑物的 框架式结构上拆下以完成整体的施工步骤。

如图 1至 6所示, 该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包括柱模板单元 10、 横梁模板单元 20、 ^顶投 板单元 30 以及墙面模板单元 40。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横梁模板单元 20搭建在该柱模板单元 1 0上方, 该屋顶模板单元 30 搭建在该横梁模板单元 20上, 该墙面模板单元 40环设在该柱模板单元 1 0四周。

在完成上述的搭建之后, 施工人员需要向本发明的模板组合系统中放置 钢筋骨架或者是 其他材料的骨架, 最后施工人员需要向本发明的模板组合系统中 浇灌混凝土或者水泥沙浆, W 201

4

在混凝土或者水泥沙浆硬化固定成型之后, 施工人员将本发明的模板组合系统从建筑物的 框 架式结构上拆下以完成整体的施工步骤。

该柱模板单元 10包括第一角板 11、 第二角板 12、 第二角板 13 以及第四角板 14。

该第一角板 11、 该第二角板 12、 该第二角板 13 以及该第四角板 14 围绕形成该柱模板 单元 10。

其中, 该第一角板 11 与该第二角板 12 结构相同, 该第二角板 13 与该第四角板 14结构 相同。

. 该第一角板 11 包括第一板体 111 以及第一连接侧板 112, 该第一连接侧板 112 对称连 接在该第一板体 111两侧, 该第一连接侧板 112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

该第二角板 12 包括第二板体 121 以及第二连接侧板 122, 该第二连接侧板 122 对称迮 接在该第二板体 121 两侧, 该第二连接侧板 122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

该第三角板 13包括第三板体 131、 第三连接侧板 132 以及第二延伸板 133, 该第二迕接 侧板 132对称连接在该第三板体 131两侧, 该第三延伸板 133对称连接在该第二板体 131两 侧的端部, 该第三延伸板 133上开设有若干第三连接孔。 - 该第四角板 14包括第四板体 141、 第四连接侧板 142 以及第四延伸板 143, 该第四连接 侧板 142对称连接在该第四板体 141两侧, 该第四延伸板 143对称连接在该第四板体 141两 侧的端部, 该第四延伸板 143上开设有若干第四连接孔。

该第一角板 11 以及该第二角板 12连接在该第二角板 13与该第四角板 14之间。

该第一角板 11 两侧的该第一连接侧板 112通过插销分别固定连接在该第三角板 13 以及 该第四角板 14的该第三延伸板 133 以及该第四延伸板 143上。

该第二角板 12两侧的该第二连接侧板 122通过插销分别 [古 I定连接在该第二角板 13 以及 该第四角板 14的该第三延伸板 133 以及该第四延伸板 143上。

并借助该第一角板 11、 该第二角板 12、 该第三角板 13 以及该第四角板 14 围绕形成一 柱腔 16。

该横梁模板单元 20包括第一横梁板 21、 第二横梁侧板 22 以及第三横梁侧板 23。

该第二横梁侧板 22 以及该第三横梁侧板 23对称连接在该第一横梁板 21 的两侧。

借助该第一横梁板 21、 该第二横梁侧板 22 以及该第三横梁侧板 23 围绕形成一横梁腔

24。

当该横梁模板单元 20 搭建在该柱模板单元 10 上方的时候, 该横梁模板单元 20 的该横 梁腔 24与该柱模板单元 10 的该柱腔 16相连通, 这样在施工人员向该横梁模板单元 20 以及 该柱模板单元 10 中灌注混凝土的时候, 该横梁模板单元 20 以及该柱模板单元 10 中的混凝 土连接形成一整体, 并组成建筑物的立柱以及横梁。

该屋顶模板单元 30包括支撑筋骨梁 31、 面板 32 以及支撑顶柱 33。

其中, 该支撑筋骨梁 31搭设在该横梁模板单元 20之间。

该面板 32卡接在相邻的该支撑筋骨梁 31之间。

该面板 32 包括若干拼接小面板 34, 若干该拼接小面板 34 顺序拼接成整体的该面板 每一个该拼接小面板 34都包括若干板体 51、 底部架板 52 以及侧板 53。

若干该板体 51顺序排列设置在该底部架板 52上方, 该侧板 53环设在若干该板体 51 四 周。

若干该板体 51、 该底部架板 52 以及该侧板 53连接形成整体的该拼接小面板 34。

位于若干该板体 51两侧的该侧板 53上分别设置有卡槽 531 以及凸肋 532。

相邻接的该拼接小面板 34 的该凸肋 532 卡接在另外一个该拼接小面板 34 的该卡槽 531 中。 通过该卡槽 53 1 以及该凸肋 532 的结构设计使若干该拼接小面板 34 顺序拼接成整体的 该面板 32。

该支撑顶柱 33 设置在该支撑筋骨梁 3 1 的下方, 用以提高该屋顶模板单元 30 的整体结 构强度。

该支撑筋骨梁 3 1、 该面板 32 以及该支撑顶柱 33 搭接确定出一屋顶成型空间 34, 该^ 顶成型空间 34位于该屋顶模板单元 30 上方, 并且该屋顶成型空间 34 与该横梁模板单元 20 的该横梁腔 24 是相连通的, 当施工人员在该屋顶模板单元 30 上方将混凝土浇灌至该 M顶成 型空间 34 中的时候, 该屋顶成型空间 34 中的混凝土与该横梁腔 24 中的混凝土连接形成一 整体。

该墙面模板单元 40包括墙基 4 1、 内墙 42 以及外墙 43, 该内墙 42 以及该外墙 43 分別 架设在该墙基 4 1 的内外两侧。

在该内墙 42与该外墙 43之间形成一墙体腔 44, 施工人员在具体施 1:的时候将混凝十浇 灌至该墙体腔 44中凝固形成建筑物的墙体。

该墙基 4 1 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 45, 该支撑杆 45上开设有迕接槽 45 1。

该内墙 42包括若干内墙挡板 42 1, 每一个该内墙挡板 42 1 下方都设置有卡肋。

该内墙挡板 42 1 的该卡肋插接在该墙基 41 内侧的该支撑杆 45的该连接槽 45 1 中, 使若 干该内墙挡板 42 1拼接形成该内墙 42。

该外墙 43包括若干外墙挡板 43 1 , 每一个该外墙挡板 43 1下方都设置有卡肋。

该外墙挡板 43 1 的该卡肋插接在该墙基 4 1外侧的该支撑杆 45 的该连接槽 45 1 中, 使若 千该外墙挡板 43 1拼接形成该外墙 43。

该墙面模板单元 40 还包括内墙柱 46 以及外墙柱 47, 该内墙柱 46 以及该外墙柱 47 设 置在该墙面模板单元 40的拐角位置处。

该内墙柱 46 的两侧分别连接该内墙挡板 42 1 , 该外墙柱 47 的两侧分别连接该外墙挡板

43 1。

该柱模板单元 10的该第一角板 11、 该第二角板 12、 该第三角板 13以及该第四角板 14, 该横梁模 板单元 20的该第一横梁板 21、 该第二横梁侧板 22以及该第二横梁侧板 23, 该屋顶模板单元 30的该支 撑筋骨梁 31、 该面板 32以及该支撑顶柱 33, 该墙面模板单元 40的该墙基 41、 该内墙 42以及该外墙 43 中都填充有发泡材料,

该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其 外围搭建有建筑脚手架, 建筑脚手架包括脚手架管一 61、 脚手架管二 62、 管夹一 63、 管夹二 64, 该脚手架管一 61 与该脚手架管二 62 分别套入该管夹一 63、 该管夹二 64中, 该脚手架管一 61与该脚手架管二 62的内腔 68通过加强筋 69分隔为若干个贯通的 腔室, 该内腔 68内填充发泡材料以便加固每个脚手架管。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管夹一 63也可以连接在脚手架管之间, 用以加长该脚手架管的整体长度, 该脚 手架管可以为该脚手架管一 61或者该脚手架管二 62。

该建筑脚手架上搭设有人行道板, 该人行道板包括人行道板 71以及脚手架管 72, 该人行道板 71铺 设于该脚手架管 72上方, 该人行道板 71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件 73, 每个该脚手架管 72下侧水平安装有 夹紧件 74, 该夹紧件 74与该固定件 73相接位置处通过螺栓 75锁紧。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人行道板 71 具有防滑结构, 具体包括两种方式: 其一, 所述人行道板 71 上表 面设有防滑凸层; 其二, 所述人行道板 71 由若干小块拼装式板体拼接组成, 每个小块拼装式板体上表面 预设一槽位并安装防滑条, 同时, 每个防滑条厚度比对应的拼装式板体略高以达 到更好的防滑效果, 最 后再由每块小块拼装式板体拼装成一整块人行 道板。

该分体建筑模板组合系统在具体应用的时候依 靠支撑结构进行固定, 该支撑结构, 包括墙面 支撑板一 81、 墙面支撑板二 82、 支撑杆 86, 该墙面支撑板一 81与该墙面支撑板二 82下端分别带有一 个凸块, 并且该墙面支撑板一 81 与该墙面支撑板二 82拼接为一个整体结构体, 该结构体通过凸块插入 夹紧固定件 83内并由插销 84卡接牢固; 该支撑杆 86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 85并且通过对应的该连接 件 85分别与该夹紧固定件 83、 地面支撑点 87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