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ONDENSING SYSTEM FOR WINDOW-TYPE AIR CONDITIONE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163931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condensing system for a window-type air conditioner. The system comprises a compressor (13), an axial-flow fan (8), a condenser (2) arranged directly opposite to an axial air outlet side of the axial-flow fan (8), and a cooler (4) with cooling coil.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cooling coil form the inlet end and outlet end of the cooler (4) respectively. The cooler (4) is provided in the air flow path from the axial-flow fan (8) to the condenser (2) and located at a position where it impacts condensing water thrown out circumferentially from the axial-flow fan (8). An air discharge port of the compressor (13), the inlet end of the cooler (4), the outlet end of the cooler (4) and a cooling medium inlet of the condenser (2) are in communication in sequence to form a cooling medium passage. The present invention lengthens the supercooling section of the window-type air conditioner and thus improves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of the condenser (2).

Inventors:
WANG YOUNING (CN)
ZENG FUXIANG (CN)
ZHANG PENG (CN)
WANG RUOFENG (CN)
WANG YANSHE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74550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07, 2013
Filing Date:
April 23,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AIER GROUP CORP (CN)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24F1/0323; F24F1/0284; F24F13/30; F25B39/04
Foreign References:
JPS59142627U1984-09-22
JPS4839141Y11973-11-19
CN201954851U2011-08-31
CN102635901A2012-08-15
CN202581589U2012-12-05
CN1707172A2005-12-14
CN1742182A2006-03-01
US2941382A1960-06-21
US20070056305A12007-03-15
KR20040039958A2004-05-12
JPS60175941A1985-09-10
Attorney, Agent or Firm:
QINGDAO LZ PATENT &TRADEMARK OFFICE CO., LTD. (CN)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窗式空调器的冷凝系统,

包括: 压缩机 (13 )、 轴流风扇 (8)、 以及与所述轴流风扇 (8) 的轴向 出风侧正对设置的冷凝器 (2),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具有冷却盘管的冷却器 (4), 所述冷却盘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 构成所述冷却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

其中, 所述冷却器 (4) 设在从所述轴流风扇 (8) 到冷凝器 (2 ) 的吹风 路径上, 且位于与从所述轴流风扇的周向甩出的冷凝水相撞的位置处,

其中, 所述压缩机 (13) 的排气口、 所述冷却器 (4) 的入口端、 所述冷 却器 (4) 的出口端、 所述冷凝器 (2 ) 的冷媒入口依次连通形成冷媒通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冷凝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 (13 )、 轴流风扇 (8)、 冷凝器 (2 )、 及冷却器 (4) 均在所 述窗式空调器中底盘 (3 ) 的上方,

其中, 所述轴流风扇 (8) 从所述窗式空调器中的后隔板 (6) 穿出, 所 述后隔板 (6) 具有位于所述轴流风扇 (8) 上方的顶板 (61 ), 冷却器 (4) 固 定在所述顶板 (61 ) 的面向所述轴流风扇 (8) 的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冷凝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器 (4) 与所述冷凝器 (2) 彼此间隔开。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冷凝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 (3 ) 在位于所述轴流风扇 (8 ) 正下方的位置处形成有冷凝水 收集槽 (31 ), 所述轴流风扇 (8) 的扇叶伸入所述冷凝水收集槽 (31 ) 的冷凝 水中。

5、 根据权利要求 1-4 任一项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冷凝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13 )的排气口与所述冷却器(4) 的入口端通过排气管(11 ) 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 1-4 任一项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冷凝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 (2 ) 为翅片式冷凝器。

Description:
窗式空调器的冷凝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的冷凝系统。

背景技术

窗机 (窗式空调器, 简称窗机) 的冷凝器分流设计, 一般来说, 为了满足 换热要求, 会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可称之为过热段, 混合段, 过冷段。 其中, 在过热段, 冷媒刚从压缩机中排出, 为高温气态。 而在过冷段, 冷媒是经过了 冷凝器散热后,并由于过冷管等节流装置的节 流, 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冷凝器中。 适当的加大冷凝器的过冷段, 减小过热段, 可以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现有技术的设计, 为了增大过冷段, 一般都是在底盘汇聚的冷凝水中, 浸 泡一根连接管(铜管), 即泡水管, 或者浸泡一段换热器, 即将冷凝器的一段浸 泡在冷凝水中。在图 1的窗式空调器中, 通过浸泡在冷凝水中的一段连接管 24 将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冷凝器 2的冷媒入口连通; 在图 2的窗式空调器中, 冷凝 器 2 的一段 22浸泡在冷凝水。 所提及的冷凝水是底盘 3收集的窗式空调器中 室内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 但无论哪种做法, 均是直接浸泡在冷凝水中, 利用 的就是冷凝水来加强换热, 而无法利用风来加强换热。

更大多数的情形是, 根本就不考虑增加窗式空调器中冷凝器过冷段 的情 形。 例如公开号为 202040941U 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窗式空调器, 包括底盘、 后 隔板、 轴流风叶及冷凝器, 后隔板及冷凝器设于底盘的上方, 后隔板上设有电 机安装支架, 轴流风叶及电机安装于安装支架上且轴流风叶 朝向冷凝器, 在轴 流风叶上设有打水圈; 在后隔板的内壁设有圆滑过渡的导流曲面。 上述公开专 利存在的技术缺陷是冷凝器换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式空调器的冷 凝系统, 以有效增大窗式空调器中冷凝器的过冷段, 进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 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窗式空调器的冷凝系统, 其包括: 压 缩机、 轴流风扇、 以及与轴流风扇的轴向出风侧正对设置的冷凝 器, 该冷凝系 统还包括: 具有冷却盘管的冷却器, 冷却盘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构成所述冷却 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 冷却器设在从轴流风扇到冷凝器的吹风路径上 且位于与 从轴流风扇的周向甩出的冷凝水相撞的位置处 , 其中压缩机的排气口、 冷却器 的入口端、 冷却器的出口端、 冷凝器的冷媒入口依次连通形成冷媒通路。

优选地, 压缩机、 轴流风扇、 冷凝器、 及冷却器均在窗式空调器中底盘的 上方, 轴流风扇从窗式空调器中的后隔板穿出, 后隔板具有位于轴流风扇上方 的顶板, 冷却器固定在顶板的面向轴流风扇的一侧。

优选地, 冷却器与冷凝器彼此间隔开。

优选地, 底盘在位于轴流风扇正下方的位置处形成有冷 凝水收集槽, 轴流 风扇的扇叶伸入冷凝水收集槽的冷凝水中。

优选地, 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冷却器的入口端通过排气管 连通。

优选地, 冷却器具有冷却盘管, 冷却盘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构成冷却器的 入口端和出口端。

优选地, 冷凝器为翅片式冷凝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 1 ) 本发明额外增加了冷却器, 由于冷却器设在从轴流风扇到冷凝器的 吹风路径上、 且位于与从轴流风扇的周向甩出的冷凝水相撞 的位置处, 因此冷 却器中冷媒可以被双重冷却 - gp- 由轴流风扇的吹风及轴流风扇甩起来的冷 凝水一起进行冷却。 从而, 当来自压缩机排气口的冷媒先经冷却器冷却再 进入 冷凝器进行冷凝, 这就相当于增大了冷凝器的过冷段, 相应地就提高了冷凝器 的换热效率。

( 2 ) 进一歩, 相比于将冷却器设置在其他能同时承受轴流风 扇吹风和甩 出冷凝水的位置而言, 本发明将冷却器设置成: 位于轴流风扇的上方、 固定在 后隔板中顶板的朝向轴流风扇的一侧、 以及位于冷凝器的迎风侧, 这使得冷却 器中冷媒能最大程度地被轴流风扇吹风和其甩 出冷凝水冷却, 因此, 就相当于 更大程度地增大了冷凝器的过冷段, 相应地就更大程度地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 效率。

( 3 ) 当将冷却器与冷凝器设置成彼此间隔开 (即不接触) 时, 显然这有 利于避免二者由于接触传热而影响冷凝器的换 热效率。

总而言之, 本发明就是使冷媒在整个冷凝器中流动时的温 度整体下降, 进 而增大冷凝器过冷段, 减小过热段, 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 从而提升窗式空调 器整体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 1是现有窗式空调器的一种情形, 示出了通过泡在冷凝水中的一段连接 管将冷凝器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的情形;

图 2是现有窗式空调器的另一情形, 示出了冷凝器的一段泡在冷凝水中的 情形;

图 3是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的冷凝系统的示例的局 立体示意图, 示出了额 外增加的冷凝器设在后隔板的顶部处、 冷凝器内侧、 并位于轴流风扇上方的情 形;

图 4 是图 3 中去除轴流风扇、 离心风扇、 电机支架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示出了后隔板、 以及后隔板的供轴流风扇穿出的穿孔;

图 5 是在图 3 基础上进一歩示出了压缩机、 以及压缩机排气口通过排气 管与冷却器连通、 冷却器与冷凝器连通的情形;

图 6 是图 3 中局部放大图, 示出了冷却器与冷凝器彼此间隔设置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 3-5, 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的冷凝系统包括: 轴流风扇 8、 冷凝器 2、 冷却器 4、 压缩机 13, 其中压缩机 13 的排气口、 冷却器 4 的入口端、 冷却器 4 的出口端、 以及冷凝器 2的冷媒入口依次连通形成冷媒通路。

冷却器具有冷却盘管, 冷却盘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构成所述冷却器的 入口 端和出口端, 为使冷却器 4 可被轴流风扇 8 的吹风和轴流风扇 8 甩出的冷凝 水一起冷却, 将冷却器 4 的位置设置为: 固定在后隔板中顶板 61 的朝向轴流 风扇 8 的一侧、 并且位于轴流风扇 8 的上方、 且在冷凝器 2 内侧 (迎风的一 侧)。

具体地, 如图 3-5 示出的: 压缩机 13、 轴流风扇 8、 冷凝器 2、 及冷却器 4、 后隔板 6均在窗式空调器中底盘 3 的上方; 轴流风扇 8 从后隔板 6 穿出, 以保持其轴向出风侧与冷凝器 2 内侧正对; 后隔板 6 具有位于轴流风扇 8 上 方的顶板 61, 冷却器 4 固定在顶板 61 的面向轴流风扇 8 的一侧。

藉此, 来自压缩机 13 排气口的冷媒先进入冷却器 14 冷却、 再进入冷凝 器 2进行冷凝, 这就相当于增大了冷凝器 2的过冷段, 相应地就提高了冷凝器 2 的换热效率。 应该理解, 从冷却器 14 的冷媒入口进入的是高温气态冷媒, 经冷却器 4、 冷凝器 2依次冷凝后的冷媒最终回流压缩机 13, 才算完成一个循 环。 图 3中还可看出, 冷凝器 2是正对于轴流风扇 8的轴向出风侧设置的, 以 承接轴流风扇 8 的吹风。

图 5 示出了, 可以通过排气管 11 实现冷却器 4 的入口端与压缩机 13 的 排气口之间的连通。例如可以通过冷凝器进管 组 21, 实现冷却器 4的出口端与 冷凝器 2 的冷媒入口之间的连通。

在上述示例中, 冷凝器 2 可以优选为翅片式冷凝器。 显然冷却器 4 可以 仅仅是冷却盘管(例如铜管),也可以是由冷 却盘管以及设于冷却盘管上的散热 片组成。

进一歩, 参见图 6 所示, 为了避免冷却器 4 与冷凝器 2 之间接触传热, 需要单独安装冷却器 4, 为此将冷却器 4与冷凝器 2设置为彼此间隔开。 例如 在图 6 中, 沿着平行于轴流风扇的轴向方向, 冷却器 4 与冷凝器 2 之间具有 间隙 S。 需要特别指出, 冷却器的设置位置不局限于上述参见图 3-5描述的示例中 的位置, 这仅仅是最优选的情形。 实际上, 为了使冷却器 4可被轴流风扇 8的 吹风和轴流风扇 8甩出的冷凝水一起冷却, 在冷却器 4的设置位置符合以下条 件 "冷却器 4在从轴流风扇 8到冷凝器 2的吹风路径上, 这使得轴流风扇 8的 吹风吹到冷却器 4 上; 以及冷却器 4 位于与从轴流风扇 8 的周向甩出的冷凝 水相撞的位置处, 这使得轴流风扇 8周向甩出的冷凝水直接摔到冷却器 4对冷 却器 4 中进行冷却" 的情形下, 可以将冷却器 4 设在任何位置。

在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的冷凝系统中, 轴流风扇 8转动时甩出的冷凝水是窗 式空调器中室内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 结合图 3和图 4, 底盘 3形成有冷凝水 收集槽 31以收集室内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 其中冷凝水收集槽 31位于轴流风 扇 8 正下方的位置处, 轴流风扇 8 的扇叶伸入冷凝水收集槽 31 的冷凝水中。 当轴流风扇 8 转动时沿周向甩出冷凝水, 并甩到冷却器 4 上。 此外图 3 中, 还示出了室内离心风扇 9、 电机 7、 电机支架 5, 电机支架 5 与后隔板 6 固定 连接, 电机 7 支撑在电机支架 5 上, 轴流风扇 8 从后隔板 6 伸出。 至于后隔 板 6的结构, 在图 3 和图 4 中可看出, 后隔板 6将轴流风扇 8和冷凝器 2 — 起与室内离心风扇 9隔开, 后隔板 6的结构可以设置为包括: 开设有供轴流风 扇 8穿过的穿孔的竖板、 与竖板连接的顶板 61, 该顶板 61可以与竖板成一体 件并且设置成向冷凝器 2 弯折以固定在冷凝器 2的顶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