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ONSTANT-ANGLE SCISSORS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143584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pair of constant-angle scissors. Angles to the central axis line at any scissor blade point are approximately equal to a constant value. The constant-angle scissors not only can increase the average stress for all of the scissor blade points, but also can preven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scissor blades from being reduced. The scissors allows the angle to the central axis to be increased as much as possible with respect to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a target object. The constant-angle scissors provided with a specific angle to the central axis allows for effortless and stable cutting of a specific target object, thus significantly optimizing the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nstant-angle scissors.

More Like This:
JP2000102679SCISSORS
WO/2022/192470CUTTING APPARATUSES
Inventors:
XIE PEISH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00399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01, 2015
Filing Date:
April 14,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XIE PEISHU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26B13/06
Foreign References:
CN203527492U2014-04-09
CN203156783U2013-08-28
CN103419217A2013-12-04
CN2391718Y2000-08-16
CN103522309A2014-01-22
FR1001351A1952-02-22
DE19517654C11996-10-17
JPH08126777A1996-05-21
US4422240A1983-12-27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恒角剪刀, 其包括 7个组件: 刀身(la)、 刀身(2a)、 刀刃(lb)、 刀刃 (2b)、 连接轴(3a)、 刀 柄(lc)和刀柄 (2c) ; 刀刃(lb)在刀身(la)上部, 刀刃(2b)在刀身(2a)上部, 刀柄(lc)在刀身(la)下部, 刀 柄 (2c)在刀身 (2a)下部; 其特征在于: 刀刃(lb)和刀刃(2b)的边缘为曲线段且沿中轴线对称, 刀刃(lb)的 边缘为 Φ, 连接轴 (3a)的连接点为 Ο , (lb)上刀刃起点为尸, (lb)上刀刃终点为 β, 用点 O当作 2维坐 标系的原点, 用直线 »< 建立 2维坐标系的 y轴, y轴的方向等于射线 的方向, 过点 ρ作 1条垂直于

7轴的直线, 其与 F轴的交点为 ?, 过原点 O作 1条垂直于 Γ轴的 轴, 轴的方向等于射线^的方 向, 将射线 ^逆时针旋转弧度 2?r , 每隔 ^弧度, 就用其与 Φ的交点当作 Φ的样本, 最终依次得到样

60

本集合 = {βιβ2,α3, , 样本 的下标 代表^旋转的弧度为 ^, 依次计算样本 α,.的中轴角 a 得到中轴角集合 = {C^ C^A, , 计算集合 {α,}的平均值 , 则 |α,. _ ^ < ^恒成立。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恒角剪刀, 其特征在于: 刀刃(lb)的刀刃边缘满足极坐标方程^ « = '"^:, 刀刃(2b)的刀刃边缘满足极坐标方程 r = e(— 这 2个方程的共同变量为: α、 r ; 这 2个方程的共 同参数为: θ、 参数 (0,^ 代表中轴角常量, 参数 C e (_∞,+∞)代表任意常量; 参数 用于调节 中轴角, 参数 C用于调节方程曲线的形状。

3.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恒角剪刀, 其特征在于: 2个刀刃边缘长度都大于 5厘米。

4.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恒角剪刀, 其特征在于: 在任意刀刃边缘增加锯齿以增大其摩擦系数。

5. 一种剪刀刀刃,其特征在于: 以连接轴的连接点为极坐标系的原点, 满足极坐标方程r = eα'cow+e 的连续刀刃边缘长度大于 5 厘米; 该方程的参数为: θ、 C ; 参数 5> e (0, )代表中轴角常量, 参数 C e (-, +00)代表任意常量; 参数 用于调节中轴角, 参数 C用于调节方程曲线的形状。

6. 一种剪刀刀刃,其特征在于:以连接轴的连接点为极坐标系的原点,满足极坐标方程 r = e(a ∞t e 的连续刀刃边缘长度大于 5 厘米; 该方程的参数为: θ、 C ; 参数 0 e (O, )代表中轴角常量, 参数

(-∞, +∞)代表任意常量; 参数 0用于调节中轴角, 参数 C用于调节方程曲线的形状。

7. 一种制造权利要求 1所述的恒角剪刀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用极坐标方程 r e^t^7充当刀刃(lb)的边缘方程, 用极坐标方程 r = e(e) cote+e 当刀刃(2b) 的边缘方程;这 2个方程的共同变量为: α、 r;这 2个方程的共同参数为: 0、 C;参数 S e (0,^) 代表中轴角常量, 参数 (-∞,+∞)代表任意常量: 参数 0用于调节中轴角, 参数 C用于调节方 程曲线的形状;

(2)针对目标物的强度和摩擦系数, 设置合适的方程参数 0和 C ; (3)在刀刃(lb)或刀刃(2b)的边缘方程上确定 1个刀刃起点和 1个刀刃终点, 并将两点极角所约束的 闭区间当作该刀刃边缘的定义域; 在该刀刃边缘方程上, 删除刀刃边缘定义域以外的曲线;

(4)利用对称方法, 在另一个刀刃的边缘方程上确定 1个刀刃起点和 1个刀刃终点, 并将两点极角约 束的闭区间当作该刀刃边缘的定义域; 在该刀刃边缘方程上, 删除刀刃边缘定义域以外的曲线;

(5)根据刀刃(lb)和刀刃(2b)的边缘方程, 在刀身上加工出刀刃(lb)和刀刃(2b)。

Description:
恒角剪刀

技术领域

[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刀, 尤其涉及一种剪刀刀刃。 背景技术

[002] 根据图 1所示普通剪刀主视图, 普通剪刀包括 7个组件: 刀身(la)、 刀身 (2a)、 刀刃(lb)、 刀刃 (2b)、连接轴(3a)、刀柄(lc)和刀柄 (2c)。刀刃(lb)在刀身(la)上部,刀刃(2b)在 身(2a)上部。刀柄(lc) 在刀身(la)下部, 刀柄 (2c)在刀身 (2a)下部。 刀刃(lb)和刀刃(2b)的刀刃边缘为直线段且沿 中轴线对称。 为便于阐述, 本文根据普通剪刀主视图来定义以下专有名词 。

[003] 目标物: 剪刀剪切的对象。 说

[004] 距离: 欧氏距离。

[005] 连接点: 连接轴的中心点。 其位置如图 1中 (3a)的中心点。

[006] 刀刃: 刀身上的锋利部分。 其形如图 1中的(lb书)。

[007] 刀刃点: 刀刃边缘上的一点。

[008] 刀刃交点: 2个刀刃边缘的交点。 其位置如图 1中的(4a)。

[009] 中轴线: 从连接点出发, 过刀刃交点的射线。 其位置如图 1中的 (4b)。

[010] 切射线: 从刀刃交点出发、 相切于某个刀刃边缘的射线, 且其与中轴线的夹角小于或等于 。 其

2 位置如图 1中的(4c)。

[011] 剪切角: 刀刃交点的 2条切射线形成的角度, 且其小于或等于 r。 其位置如图 1中的 (4d)。

[012] 中轴角: 过某个刀刃点的中轴线与过该点的切射线的正 夹角, 且其小于 。 其位置如图 1 中的

2

(4e)。 ·

[013] 交点半径: 刀刃交点与连接点的距离。

[014] 内交点: 当剪切角小于或等于; Γ时, 满足交点半径最小的刀刃交点就是内交点。

[015] 外交点: 当剪切角小于或等于 Γ时, 满足交点半径最大的刀刃交点就是外交点。

[016] 刀刃起点: 与连接点距离最小的刀刃边缘点。 其位置如图 1中的 (4f)。

[017] 刀刃终点: 与连接点距离最大的刀刃边缘点。 其位置如图 1中的 (4g)。

[018] 中轴短距: 连接点与刀刃起点之间的距离。

[019] 中轴长距: 连接点与刀刃终点之间的距离。

[020] 剪切距离: 中轴长距减去中轴短距后的数值。

[021] 刀刃利用率: 剪切距离与中轴长距的比值。

[022] 普通剪刀的刀刃边缘为直线段, 它的中轴角在转动时显著变化。 因此, 普通剪刀属于变角剪刀。 普通剪刀的旋转剪切过程等价于刀刃交点外移 。

[023] 如图 2所示, AO C和 AO )E为普通剪刀的部分刀刃, 2个刀刃边缘 (^和 O 的交点为 O, OA 为中轴线的一部分, 而刀刃边缘在 O处的 2条切射线为 O 、 OM。 因为 O 和 OD为直线段, 所以 O 覆盖 O5,而 OM覆盖 OD。 为中轴角。五边形 OGHIJ是目标物在剪切状态下的截面图,其边 GH 与 J/皆平行于 04。 因为 O 和 O£>沿 04对称, 所以线段 J 7垂直于 04。 线段 JG的中点为 。 显然 线段 <¾:垂直于 JG。 己知点 和点 , 本文用符号 代表 和 的距离。 |JG|就是目标物的厚度。 目标物的剪切面就是三角形 AOGJ, 而刀刃压力 F的方向则垂直于 O 。 因为目标物的厚度 |JG|很小, 在剪切三角形 ΔΟΟ/时都约等于恒定值。 根据力学理论, 刀刃压力 F会产生 1个方向垂直于线段 O 的分力 F', 二者关系如下所示:

[024] F' = F cos ZAOB (2.1)

[025] 根据平面几何理论, 容易计算直角三角形 AOGJ的面积 S

\JG\-\OK \JG - cot ZAOB

[026] (2.2)

2 4

[027] 根据材料力学理论, 剪切面 OGJ产生的平均切应力 为:

[028] F = ^ (2.3)

S

[029] 将 (2.1)、 (2.2)代入 (2.3), 可得:

p_4F sinZAOB

[030] (2.4)

一 \ JG f

[031] 假设目标物的许用切应力为 r , 则剪刀剪切成功的充分条件为: [032] F>T (2.5)

[033] 将 (2.4)代入 (2.5), 可得:

[035] 当用普通剪刀连续剪切目标物时, 4O 由大变小, 最小刀刃压力 F也由小变大。 因此, 普通 剪刀所需的最小刀刃压力总是逐渐增大, 并逐渐增加用户用力。

[036] 假设剪刀刀刃在刀刃终点处的中轴角为 α。若 α很小, 则剪刀就难以剪切高强度材料, 应用范围 显著减小。

[037] 若 α较大, 则中轴角变化区间为 [α,^)。 下面根据图 3讨论此情况。

[038] 图 3展示了普通剪刀旋转过程, 其中 为连接点, A为刀刃起点, 为刀刃终点, 射线 ^为 中轴线, A为内交点, 为外交点。 刀刃边缘 先旋转至线段 ¾Α, 再旋转至线段 G^H^ 因此

sin OjH!^

[040] ilOA lOAl,公式 (2.6)等价于下式: [041] (2. 7)

sin O!H,^

[042] 剪切距离 IH'Al与中轴长距 IHiQl的比值为-

λ Ο,\ \Η χ Ο χ \ l^sin OjH,^ l~¾T = T¾¾ = sin ^^ ' 公式 (2. 8)等价于下式:

[046] 根据上文假设, 己知 Zq^C^ Q^若《增大, 则公式 (2. 9)中的 ~^|就减小, 从而减小了刀

I

刃利用率, 降低了剪刀的应用性能。

[047] 综上所述, 中轴角 无法既增大平均应力, 又增大刀刃利用率。 因此, 普通剪刀的最小中轴角 优化空间狭窄, 其难以优化普通剪刀的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048]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恒角剪刀及其制造方法。 恒角剪刀既能增大所有刀刃点的平均应力, 又能避 免减小刀刃利用率。

[049] 此处结合图 5解释恒角剪刀的特征。如图 5所示, 恒角剪刀包括 7个组件: 刀身(la)、刀身(2a)、 刀刃(lb)、刀刃(2b)、连接轴(3a)、刀柄(lc) 和刀柄(2c) ; 刀刃(lb)在刀身(la)上部,刀刃(2b)在刀身( 2a) 上部, 刀柄(lc)在刀身(la)下部, 刀柄 (2c)在刀身(2a)下部; 刀刃(lb)和刀刃(2b)的边缘为曲线且沿中轴 线对称; 刀刃(lb)的边缘为 Φ, 连接轴(3a)的连接点为 (9 ; (lb)上刀刃起点为尸, (lb)上刀刃终点为 用点 O当作 2维坐标系的原点, 用直线 PO建立 2维坐标系的 F轴, ; Γ轴的方向等于射线 的方向; 过 点 β作 1条垂直于 轴的直线, 其与 轴的交点为 R ; 过原点 O作 1条垂直于 Γ轴的 轴, 轴的方向 等于射线^的方向; 将射线 ^逆时针旋转弧度 2;r, 每隔 ^弧度, 就用其与 Φ的交点当作 Φ的样本,

60

最终依次得到样本集合 - ^ρ^, , ,ύ^; 样本 α,的下标 ζ'代表^旋转的弧度为^, 依次计算

60

样本 α,.的中轴角 α,., 得到中轴角集合 = ; 计算集合 的平均值 , 则

- < " ^恒成立。

1 ' 1 60 [050] 图 4展示了恒角剪刀的旋转轨迹, 该恒角剪刀的刀刃边缘为曲线段。当刀刃边缘 β 2 / 2 先旋转至曲 线段 再旋转至曲线段 G 7 H 7 时, 恒角剪刀上任意刀刃点的中轴角都约等于恒定 值。 图 4与图 3的参 数存在以下关系: , Z0 2 B 2 C 2 = O x B x C x

[051] 对于恒角剪刀, 其上任意刀刃点的中轴角都约等于恒定值。 因此, 只要设置中轴角^ > , 恒角 剪刀上的所有刀刃点都能产生较大的平均应力 。

[052] 根据平面几何理论, 容易推断: |E 2 O 2 | = |H 1 O 1 |。 因此可推导得:

[056] 因为! ^ ^^卜 所以上式可推导得

HA

[062] >

H 2 0 2 HA

[063] 因此, 恒角剪刀的刀刃利用率大于普通剪刀的刀刃利 用率。

[064] 综上所述, 恒角剪刀既能增大所有刀刃点的平均应力, 又能避免减小刀刃利用率。

[065] 本发明中的恒角剪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66] 1. 建立刀刃(lb)的边缘方程, 或者建立刀刃(2b)的边缘方程;

[067] 2. 利用对称方法, 建立另一个刀刃的边缘方程;

[068] 3. 针对目标物的强度和摩擦系数, 设置合适的方程参数;

[069] 4. 在刀刃(lb)或刀刃(2b)的边缘方程上确定 1个刀刃起点和 1个刀刃终点, 并将两点极角所约 束的闭区间当作该刀刃边缘的定义域。 在该刀刃边缘方程上, 删除刀刃边缘定义域以外的曲线;

[070] 5. 利用对称方法, 在另一个刀刃的边缘方程上确定 1个刀刃起点和 1个刀刃终点, 并将两点极 角约束的闭区间当作该刀刃边缘的定义域。 在该刀刃边缘方程上, 删除刀刃边缘定义域以外的曲线; [071] 6. 根据刀刃(lb)和刀刃(2b)的边缘方程, 在刀身上加工出刀刃(lb)和刀刃(2b)。

[072] 本发明具备以下优势:

[073] 1. 既能增大所有刀刃点的平均应力, 又能避免减小刀刃利用率。

[074] 2. 可以针对目标物的摩擦系数, 尽可能增大中轴角。 设置特定中轴角的恒角剪刀, 能够省力、 稳定地剪切特定目标物, 显著优化恒角剪刀的应用性能。

W图说明

[075] 图 1为普通剪刀的主视图。

[076] 图 2为普通剪刀剪切物品的截面图。

[077] 图 3为普通剪刀的刀刃利用率图。

[078] 图 4为恒角剪刀的刀刃利用率图。

[079] 图 5为恒角剪刀的主视图。

[080] 图 6为刀刃(lb)边缘的直角坐标方程图。

[081] 图 7为刀刃(lb)边缘的极坐标方程图。 具体实施方法

[082] 下面提供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并详细描述本发明。

[083] 如图 5所示, 恒角剪刀实施例包括 7个组件: 刀身(la)、 刀身(2a)、 刀刃(lb)、 刀刃(2b)、 连接 轴(3a)、刀柄(lc)和刀柄(2c) ;刀刃(lb)在刀身(la)上部,刀刃(2b)在刀身 2a)上部;刀柄(lc)在刀身(la) 下部, 刀柄 (2c)在刀身(2a)下部; 刀刃(lb)和刀刃(2b)的边缘为曲线段且沿中轴 线对称。

[084] 恒角剪刀实施例的技术指标为 - | = 0, 超过恒角剪刀要求的技术指标 | < ^。 首先, 我们建立如图 6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原点为 O, 水平坐标轴为 轴, 垂直坐标轴为 轴。 其次建立刀刃 (lb) 或者刀刃(2b)的边缘方程。 本实施例先建立刀刃(lb)的边缘方程, 再建立刀刃(2b)的边缘方程。 以 下根据图 6, 定义一些变量。

[085] 原点 O代表恒角剪刀连接点, 曲线 Ψ代表刀刃 4的边缘, 点代表刀刃交点, 射线^ 5代表中 轴线, 直线 代表曲线 Ψ在 点处的切线, 3为 ^点切线与 轴交点, 射线^ 5与 轴构成的角度为 a , 射线^ 3与 轴构成的角度为 , 中轴角 0 = —or。 根据中轴角定义, e (0, )成立。

[086] 因为恒角剪刀实施例旨在满足 - | = 0, 其刀刃边缘方程满足以下充分条件:

[087] 当恒角剪刀刀刃任意转动时, 其上任意点的中轴角都等于恒定值。

[088] 如图 6所示, 点坐标为 (χ, 。 根据中轴角定义, 0 G (O, )成立。

[089] 此处将刀刃边缘方程建立成极坐标方程。 定义 r为极径, 定义 α为极角, 设置以下极坐标变换: [091] 则刀刃边缘方程为 r(a) = 0。 定义字符 M、 《为任意 2个正奇数。 以下根据 α和 ?的取值, 分 类讨论刀刃边缘方程的形式。

[092] (1) or≠^~且 yff:

2 2

[095] 根据 (5.2)、 (5.1)可得:

[096] tan^ =—

r cosa] d{r- m )l da

[097]

d r-co )l da n r sina + cosa

[098] tan^ =—

r -cos -r-smcr

•tana + r

[099] => tan =— (5.3) r― r - tan a

[100] 根据(5.3), 可得:

n f -tanor + r

[101] tan -tana =— tana

r - r - tan a

r Λχα -r- (r r · tan a-r- tan 2 a

[102] = tan — tan = n ^ r + tan a

[103] = tan - tan a = (5.4) r'-r■ tan

[104] 根据(5.3), 可得-

, Ω + r' tma + r +

[105] tan yff · tan a =— tana

r -r-tana r tan + r tan

[106] (5.5) r f - -tana r - tan a + r- tan or

[107] =>l + tan>ff tana = l +

一 taim r - r - tan a + r tan a--r- tan a

[108] 1 + tan ^ · tan a =

'- -tancr r' + r'-tan 2 a

[100] 1 + tan yff · tan a = (5.6) ■ r · tan a 根据平面几何理论和三角恒等式, 可得:

tan<9 = tan(^-a) n tmB- tan a

=>tan^ = (5.7)

1 + tan yff · tan a 根据 (5.4)、 (5.6)、 (5.7), 可得: r + r-tan a

105] tan/9 =

r' + r'- tan 2 a r(l + tan a

106] =^ tan^ =

r'(l + tan 2 a

107] tan^ =―

108] = — = cot6>

109] — dr = cotO · da

111] => r -a cotO + C 112] =i> r— e (5.8)

113] 方程 (5.8)中的参数 Ce(—∞, +QO)代表任意常量。当 α≠ ^^且 ≠ · ^时,方程 (5.8)是一条 角曲线。

114] (2) « 且 =

2 2

115] 根据 (5.1), 可得:

116] / = ^

dx

, , d( sma)/ da

118] = {——

d^r-cosa)/ da

―, . ' · sin o + r * cos a

119] =>y =

r' cosa-r sm' a

, r' - tan λ-r , 、

120] =>/ = (5.9)

r,一Γ· tan a [121] 将 (5.8)代入 (5.9), 可得: e amW+c -cotO -tana + e a∞t9+c

[122] y

e a∞te+c -cotO- e acote+c -tana

f-cot^+C

cot^-tanor + e'

[123] =>y =■ (5.10)

e aQOie+c -{cote-tma)

[124] 将《 = — 6>代入(5.10), 可得: e a∞te+c ^οΧθ-\Άηα + β ααΛθ+(

[125]

~ e acot ^ -(cot^-cot^) ~

[126] =^ = oo η·π

[127] 因此在点 r( 处,曲线 r = e ac °w +t 的切线存在且为垂直切线。此时, β

2 成立。同时, α = ·^— 6>也成立。因此, α = /?— 6>成立,即 — α = ^成立。所以当《≠ ^^且 ;3 = ^ 时, 方程 (5.8)仍然是一条恒角曲线。

[128] (3) α = Άβ^

2 2

[129] 将 (5.8)代入 (5.3), 可得:

•cotfl+C

cot^ tanor + e'

[130] ta ^ =

e aeoie+c -(cote-tana) e a cote+c -cot0 + e a coie+c -cota

[131] = ta /ff = (5.11)

• cot Θ ' cot -e l

τη·π

[132] 将《 =二二代入 (5.11), 可得:

[134] =>tan0 = -cot β

[135] => tan^ = -tan β m-π

[136] => tan6' = tan β-

[137] (5.12) [138] 将《 = ^^代入 (5. 12), 可得:

2

[139] β- α = θ

[140] 所以 CT = ^且; 时, 方程 (5. 8)仍然是一条恒角曲线。

2 2

[141] 综上所述, 方程 (5. 8)就是刀刃(lb)边缘方程。 其中, 参数 0 e (O, )代表中轴角常量, 参数

C e (;-∞, +00)代表任意常量。 参数 0用于调节中轴角, 参数 C用于调节方程曲线的形状。 图 7 中的曲线 就是方程 (5. 8)的图形。

[142] 假设方程 (5. 8)的刀刃起点和刀刃终点分别为 ^, )、 (r 2 ,a 2 )。 根据定义可知, £¾ < « 2 成立。 因为方程 (5. 8)是严格增函数, 所以 η < /" 2 也成立。此时, 剪切距离为 0 2 - ^)。于是可得如下刀刃利用率:

[143]

r 2 r 2

[144] \ - e (5. 13)

r2

[145] 当 固定时, 等式 (5. 13)可以通过减小(A - α 2 )来增大刀刃利用率。

[146] 以 0 = 为例。 此时, 设置 = - , 则 H« 0.85。 此时的刀刃利用率仍然很大。

8 4 r 2

[147] 等式 (5. 13)表明: 若在区间(0, )内增大 并且减小 α 2 ), 则目标物截面的平均应力增大, 而刀刃利用率仍然很大。

[148] 以 轴为对称轴, 作刀刃(lb)边缘方程的对称, 就获得刀刃(2b)的边缘方程-

[150] 利用对称方法, 也可先建立刀刃(2b)的边缘方程, 再建立刀刃(lb)的边缘方程。

[151] 恒角剪刀的中轴角并非越大越好, 原因如下:

[152] 1. 增大恒角剪刀的中轴角, 可以增大所有刀刃点的平均应力, 但也会增大所有刀刃点的刀刃推 力。 刀刃推力会移动目标物, 从而破坏稳定的剪切。

[153] 2. 目标物的摩擦系数会产生摩擦力, 它可阻止目标物被刀刃推动。

[154] 因此, 本实施例针对目标物的摩擦系数, 设置 1个尽可能大的参数 0和 1个合适的参数 ( 。

[155] 在刀刃(lb)的边缘上确定 1个刀刃起点 05, )和 1个刀刃终点 O 2 ,or 2 ), 并将两点极角所约束的 闭区间 当作该刀刃边缘的定义域。 在刀刃(lb)的边缘方程上, 删除刀刃边缘定义域以外的曲线。 [156] 利用对称方法,在刀刃(2b)的边缘上确定与刀 刃(lb)对称的 1个刀刃起点和 1个刀刃终点。于是, 在刀刃(2b)的边缘上刀刃起点为 ,- or,), 在刀刃(2b)的边缘上刀刃终点为(r 2 ,- α 2 )。将两点极角所约束 的闭区间 [- ,- ]当作该刀刃边缘的定义域。 在刀刃 (2b)的边缘方程上, 删除刀刃边缘定义域以外的曲 线。

[157] 最后, 根据刀刃(lb)和刀刃(2b)的边缘方程, 在刀身上加工出刀刃(lb)和刀刃(2b)。

[158] 综上所述, 恒角剪刀既可以增大的所有刀刃点的平均应力 , 又避免减小刀刃利用率。 设置特定中 轴角的恒角剪刀, 能够省力、 稳定地剪切特定目标物, 显著优化恒角剪刀的应用性能。 此外, 也可在恒角 剪刀的刀刃边缘增加锯齿以增大其摩擦系数。

[159] 以上叙述及图像已揭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该实施例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发明, 而非用以限制 本发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