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ONTACT BUSH STRUCTURE AND SOCKET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187148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are a contact bush structure and socket, relating to the field of low-voltage electrical appliances. The contact bush structure comprises two contact pieces arranged opposite to one another; an opening for inserting at least one supply pin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contact pieces; elastomer is arranged on at least one contact piece outside the two contact pieces, driving the two contact pieces closer to each other; and each opening has at least one flat surface par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ontact bush structur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lows face-to-face contact between the contact bush and the pin, thereby decreasing contact resistance, reducing temperature increases caused by long-term electrical conduction, and increasing the lifespan of the product, and is also simple, with a compact structure and low manufacturing costs.

Inventors:
GE JIANYOU (CN)
ZHU ZHENQ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00429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27, 2014
Filing Date:
April 21,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GE JIANYOU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1R13/08; H01R13/10; H01R13/18
Foreign References:
CN2224467Y1996-04-10
CN2248932Y1997-03-05
CN2386545Y2000-07-05
CN2186962Y1995-01-04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剥 要 求 书

1.一种插 SIS构, 其特征 包括相对设賈的两插片, 该两插片之间形成有至少 -个供插脚插入翁 插口, 至少一个插片在两插片的外侧《有一个驱使两插片相互靠近»弹性体, 每个插 c]都具有至少一个平 麵部位。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插套結构, 其特征在子, 至少一个插片上还设置有接载口》

3.如权利要求 i所述的一种插套结构, 其特 ίί在于, 该插口的两侧都具有平而》俊, 该两插片在插口 处还均形成有 ^ -个向外¾ 的 Τ面擦块》

4.如杈利 :求 '1廣述的一神插套结构, 其特征在 a插口的一倒为一个插片 «平面部位, 另一價则 为形成在另 -个插片上的半圆形 »位, 此半 Hi形部&上还形成有向外¾开的半圆形 a块。

如»«要求 1銜述的一种插 构, 其特 «在于, 该两插片 tt来用铜材质制 Λ

6.—种插座, 包摇壳体 aft位于壳体中的至少两个插套, 该壳悻上形歲害 n少两个容置腔, 每一容―置 腔¾供一个插套容设子其中, 其特征在于, 该至少两个插 S均采用如概利要求 1-5中任一項所述的插套结 构。

Description:
一种插套结构以及插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中的电源插座领域,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插套结构及具有该插套结 构的插座。 背景技术

如图 1所示, 其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插头与插座中插套 93配合的示意图, 该插头具有两个插脚 92, 该 插套 93为一体成型的 U形结构, 并且该 U形结构两臂的中部位置还向内折弯以形成可 插脚 92接触的触 点 94, 该插套 93的上端则形成有朝外张开的插口 95。

在插头的插脚 92插入插口 95后, 其通过插套 93两臂自身的弹性与插脚 92接触, 由于该插套 93与 插脚 92的接触部位为圆弧面, 如此插套 93与插脚 92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或点接触, 接触面积较小, 从 而具有接触电阻大、 通电时容易发热、 容易产生退火现象等问题, 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火灾, 造成极大的经 济损失。

有鉴于此, 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插套 93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 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套结构, 其可大大提高与插角之间的接触面积, 从而具有使用寿命 长和可靠性高的功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第一解决方案是:

一种插套结构, 其中, 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插片, 该两插片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供插脚插入的插 口, 至 少一个插片在两插片的外侧设有一个驱使两插 片相互靠近的弹性体, 每个插口都具有至少一个平面部位。

进一步, 至少一个插片上还设置有接线口。

进一步, 该插口的两侧都具有平面部位, 该两插片在插口处还均形成有一个向外张开的 平面挡块。 进一步, 该插口的一侧为一个插片的平面部位, 另一侧则为形成在另一个插片上的半圆形部位 , 此半 圆形部位上还形成有向外张开的半圆形挡块。

进一步, 该两插片均采用铜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 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中的至少两个插套, 该壳体上形成有至 少两个容置腔, 每一容置腔均供一个插套容设于其中, 其中, 该至少两个插套均采用上述的插套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插套结构以及插座, 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 由于本发明采用一对插片, 并在每个插口内都形成有至少一个平面部位, 使得该对插片与插脚之 间形成面接触, 减小了接触电阻, 长期通电时的温升也很低, 最大程度地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二、 采用弹性体来压紧插片, 使插脚与一对插片保持良好接触, 能够长期保持一定的接触压力, 从而 避免了导电部件因退火而产生物理形变的问题 , 使得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一直维持良好的性能和 安全状态。

三、 与传统的插套结构相比, 本发明在同样的外形尺寸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大 的额定工作电流, 其最高 可通过 30 A的接触电流, 并同时还具有结构紧凑、 工艺简单以及制造成本较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 1是现有技术的插套与插座相配合时的结构示 图。

图 2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套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 示意图。

图 3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套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 示意图。

图 4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套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结 示意图。

图 5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 图。

图 6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 图。

图 7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 图。

图 8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 图。

图中:

插片 1 ; 插口 -2; 弹性体 -3 ;

平面部位 -4; 平面挡块 -5 ; 半圆形部位 6;

半圆形挡块 -7 ; 接线口 -8; 壳体 9;

容置腔 10; 插脚 -92;

插套 -93 ; 触点 -94; 插口- 9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所指的内侧是指两插片之间, 外侧则是指朝同时远离两插片的方向, 即两插片之外。

如图 2至图 4所示,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插套结构, 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插片 1, 该两插片 1之间形成有 至少一个供插脚插入的插口 2, 至少一个插片 1在两插片 1的外侧设有一个弹性体 3, 该弹性体 3用于驱 使两插片 1相互靠近, 每个插口 2都具有至少一个平面部位 4, 该弹性体 3在第一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和 第三实施例中均选用弹簧, 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弹性组件, 只要能起到驱使两插片 1彼此靠近即可。

如图 2所示, 其为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套结构的第一实施例, 该两插片 1均为平板状并相互平行, 即该 插口 2的两侧都具有平面部位 4, 该两插片 1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弹簧, 两个弹簧均驱使两个插片 1相互 靠近, 该两个插片 1均采用铜材质制成。 在第一实施例中, 为了便于插脚插入插口 2中, 该两插片 1在插 口 2处还均形成有一个向外张开的平面挡块 5, 如此使得整个插口 2为由内往外的渐开状。

如图 3所示, 其为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套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其中一个插片 1为平板状, 另一个插片 1 上形成有半圆形槽, 该半圆形槽与平板状插片 1一起形成插口 2, 此时该插口 2仅在平板状插片 1处具有 平面部位 4, 即该插口 2的一侧为一个插片 1的平面部位 4, 另一侧则为形成在另一个插片 1上的半圆形 部位 6。 在第二实施例中, 为了便于插脚插入插口 2中, 此半圆形部位 6上还形成有向外张开的半圆形挡 块 7; 另外, 其中一个插片 1上还设置有接线口 8, 从而可以与电源线相连。

如图 4所示, 其为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套结构的第三实施例, 其为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结合, 从 而可以应用于二极 /三极组合的五孔插座中的火线插套和零线插 , 其具体包括三个弹性体 3 , 其是在两插 片 1之间形成有两个供插脚插入的插口 2。 由于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基本相 同, 故不再做多 余描述。

如图 5至图 8所示, 其为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四种实施例的具体结 构示意图, 该插座包括壳体 9以及 位于壳体 9中的至少两个插套, 该壳体 9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容置腔 10, 每一容置腔 10均供一个插套容设 于其中, 该至少两个插套均采用如图 2至图 4中的插套结构。

如图 5所示, 其示出的为二极墙壁插座, 其壳体 9内形成有 2个容置腔 10, 每个容置腔 10内设置有 一个插套, 该插套均采用图 3所示的插套结构, 具体则不再做多余描述。

如图 6所示, 其示出的为三极墙壁插座, 其壳体 9内形成有 3个容置腔 10, 每个容置腔 10内设置有 一个插套, 该插套均采用图 2所示的插套结构, 具体则不再做多余描述。

如图 7所示, 其示出的为小五孔墙壁插座, 其壳体 9内形成有 3个容置腔 10, 其中两侧的两个容置腔 10中的插套采用图 4所示的插套结构, 中间的容置腔 10中的插套采用图 2所示的插套结构。

如图 8所示, 其示出的为大五孔墙壁插座, 其壳体 9内形成有 5个容置腔 10, 每个容置腔 10内均设 置有一个插套, 该插套均采用图 2所示的插套结构, 其中为了便于接线, 该两个零线插套之间电连接, 该 两个火线插套之间亦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 和式样,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 适当变化或修饰, 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