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NTERNET-OF-THINGS SYSTE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20/029694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disclose a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an Internet-of-Things system. Said method comprises: the cloud server receiving a terminal control rule sent by a user terminal, the terminal control rule comprising a trigger condition and a response operation; and sending the terminal control rule to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so that after detecting that the trigger condition is satisfied, the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establishing, within a local area network, a communication link with the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end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mmunication link, an instruction for executing the response operation to the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The present disclosure enables a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to control a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by means of a local area network, achieving real time and reliability of data transmission in a terminal control process by using data transmission features of the local area network.

Inventors:
CHEN BINGZH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092716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13, 2020
Filing Date:
June 25, 2019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WU BO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G06F13/10; H04L12/28
Foreign References:
CN109189698A2019-01-11
CN107171911A2017-09-15
CN105897860A2016-08-24
CN106453073A2017-02-22
US20160309022A12016-10-20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应用于云服务器,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终端控制规则 包括触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发送 给第一电子设备, 以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条件 后, 基于获取的第二电子设备的局域网特征信息,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 备在局域网内建立的通信链路, 并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 设备发送执行所述响应操作的指令。

[权利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发送 给第一电子设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同 一局域网中;

若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同一 局域网中, 所述云服务器执行将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发送给第一电子设 备。

[权利要求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所述若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 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中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连接的路 由器的 MAC地址是否相同;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连接的路由器的 M AC地址相同;

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中。

[权利要求 4]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所述若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 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中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各自的私 有 IP与各自的子网掩码计算后得到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网段;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各自的私有 IP与各 自的子网掩码计算后得到地址属于同一个网段; 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中。

[权利要求 5]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所述若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 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中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均可以 通过各自的私有 IP和同一设备建立局域网内的通信链路;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均可以通过各自的私 有 IP和同一设备建立局域网内的通信链路;

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中。

[权利要求 6]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中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连接的路由器的 MA C地址是否相同,

若相同, 判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属于同一局域网 若不同, 则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各自的私有 IP与各自的子网掩码计算后得到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网段, 若属于同一个网段, 判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属于 同一局域网,

若不属于同一个网段, 则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是否均可以通过各自的私有 IP和同一设备建立局域网内的通信链路, 若可以建立局域网内的通信链路, 判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 电子设备属于同一局域网,

若无法建立局域网内的通信链路, 判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 电子设备不属于同一局域网。

[权利要求 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发送 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 送的各自的局域网特征信息。 [权利要求 8]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应用于直接与云服务器建立网络链接的第一电子 设备,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第一 电子设备为执行检测是否满足触发条件的电子设备, 所述终端控制规 则包括所述触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条件时, 与直接与所述云服务 器建立网络链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控制指 令, 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权利要求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 条件时,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局域 网特征信息的指令;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局域 网特征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局域网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局 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

[权利要求 10]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应用于物联网系统, 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云服务 器、 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 子设备均与所述云服务器直接建立网络链接,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终端控制规则 包括触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所述云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终端控制规则, 并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条 件时,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控制指 令;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所述控制指令, 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权利要求 11] 一种设备控制装置, 运行于云服务器, 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器, 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终端控制 规则包括触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数据下发器, 用于将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以 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条件后, 基于从所述云服 务器获取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局域网特征信息,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 备在局域网内建立的通信链路, 并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 设备发送执行所述响应操作的指令。

[权利要求 12] —种设备控制装置, 运行于直接与云服务器建立网络链接的第一电子 设备, 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器, 配置为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 终端控制规则包括触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执行 检测是否满足触发条件的电子设备;

链路建立器, 配置为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条件时, 与直接与所述云服 务器建立网络链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 指令发送器, 配置为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控制 指令, 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权利要求 13] —种物联网系统, 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云服务器、 第一电子设备以及 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均与所述云服务 器直接建立网络链接;

所述云服务器, 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终端控 制规则包括触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所述云服务器, 还用与向执行检测是否满足触发条件的第一电子设备 发送所述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控制规则, 并检测到满足所述 触发条件时,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用于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 控制指令;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用于响应所述控制指令, 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权利要求 14] 一种云服务器, 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 用于执行权利要求 1-5任一所述的方法。

[权利要求 15] 一种电子设备, 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 用于执行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方法。

Description:
说明书 发明名称:设备控制方法、 装置以及物联网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物联网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装置以及物联网 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物联网中, 在配置好终端的控制规则后, 会将该控制规则发送到物联网的云 服务器上, 当物联网中的设备产生特定的事件时, 将此事件通过 Internet发送给 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根据用控制规则, 确定需要触发哪些设备执行动作, 当需 要确定某些设备执行动作时, 云服务器通过 Internet向特定的这些设备发送控制 命令。 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完成控制规则的执行, 从而实现物联网中的设备的 互联互通, 但是在这种方式中,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实时性还有待提升。 发 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问题,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装置以及物联网系统, 以改 善上述问题。

[0004] 第一方面,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应用于云服务器, 所述方法包括 :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终端控制规 则, 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包括触 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发送给第一 电子设备 , 以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 条件后, 基于从所述云服务器 获取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局域网特征信息,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 建立的通信链路, 并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 执行所述响应 操作的指令。

[0005] 第二方面,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应用于直接与云服务器建立网络 链接的第一电子设备,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 送的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终端控制规则由用户终端发送给所述云服 务器, 所述 第一电子设备为执行检测是否满足触发条件的 电子设备, 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包 括所述触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条件时 , 与直接与所述云服务器建立网络链接的第二电 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 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 二电子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0006] 第三方面,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应用于物联网系统, 所述物联网 系统包括云服务器、 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及 第二电子设备均与所述云服务器直接建立网络 链接,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云服 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包括触发条件以及 响应操作; 所述云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终 端控制规则; 所述第 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终端控制规则, 并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条件时, 与所述第 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所述控制指令, 执行 所述响应操作。

[0007] 第四方面,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 运行于云服务器, 所述装置包括 : 数据接收器, 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包 括触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数据下发单元, 用于将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发送给所 述第一电子设备, 以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 条件后, 基于 从所述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局 域网特征信息, 与所述第二电子 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的通信链路, 并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 送执行所述响应操作的指令。

[0008] 第五方面,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 运行于直接与云服务器建立网络 链接的第一电子设备, 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器, 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 送的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包括触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 所述第一 电子设备为执行检测是否满足触发条件的电子 设备; 链路建立器, 用于检测到 满足所述触发条件时,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 ; 指令发 送器, 用于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 送控制指令, 以使所述第 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0009] 第六方面,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 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云服务器、 第 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均与所述 云服务器直接建立网络链接; 所述云服务器, 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终端控 制规则, 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包括触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 所述云服务器, 还用 与向执行检测是否满足触发条件的第一电子设 备发送所述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 第一电子设备,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控制规则, 并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条件时,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 ;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用于基于 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控制指 令;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用于响 应所述控制指令, 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0010] 第七方面,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云服务器, 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 中并被配置为 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0011] 第八方面,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 中并被配置为 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0012]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装置以及物联网系统, 在云服务器获取到用 户终端上传的终端控制规则后, 云服务器将终端控制规则下发给与该终端控制 规则包括的触发条件相关的第一电子设备, 从而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触 发条件满足后, 基于从所述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的局域网特征信 息,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的通信链 路, 并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执行所述响应操作的指 令, 从而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可以 通过本地局域网实现对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 利用局域网的数据传输特性, 实 现终端控制过程中的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 性。

[0013] 本公开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 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 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图 1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应 网络环境图;

[0016] 图 2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一 实施方式的的流程图;

[0017] 图 3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一 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18] 图 4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一 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19] 图 5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一 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20] 图 6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一 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21] 图 7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一 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22] 图 8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一 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23] 图 9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一 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24] 图 10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一 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25] 图 11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一 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26] 图 12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一 实施方式的的结构框图; [0027] 图 13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一 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0028] 图 14示出了本公开的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 设备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 结构框图。

发明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 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30]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在物联网系统中引入了 IFTTT。 IFTTT, 全称“If This Then That”, 翻译过来就是, 如果一件事发生了, 那么就触发另外一件事。 这里 的“事”可以是互联网中的硬件、 软件或者服务。 它能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物联网 产品, 让它们协同工作, 相互触发。

[0031] 在物联网中, 通过 IFTTT实现物联网中的设备间的互联互通, 并且支持动态配 置哪些物联网中的设备进行互联互通。 通常的, 用户通过手机、 PAD等用户终 端配置好 IFTTT (即终端控制规则) 之后, 会把 IFTTT统一存储在物联网云服务 器上, 当物联网中的设备产生特定的事件时, 将此事件通过 Internet发送给云服 务器, 云服务器根据用户配置 IFTTT情况, 确定需要触发哪些物联网中的设备执 行动作, 当需要某些物联网中的设备执行动作时, 云服务器通过 Internet向特定 的这些物联网中的设备发送控制命令。 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完成 IFTTT的执行, 从而实现物联网中的设备的互联互通。

[0032] 但是, 发明人发现上述的控制方式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

[0033] 可靠性问题, 由于云服务器和物联网中的设备通信需要通过 Internet, 而 Internet 本身无法保证绝对可靠, 因此存在执行某些 IFTTT命令时不成功, 或者物联网中 的设备的事件无法成功发送给云服务器;

[0034] 实时性问题, 通过 Internet发送事件消息的时间效率, 比不上局域网内设备之间 直接通信发送事件消息。 由于存在以上两个重要问题, 特别是可靠性问题, 那 么为了保证高质量高可靠执行 IFTTT, 发明人希望 IFTTT能够在设备内或者局域 网内执行。 因此, 发明人提出了本公开中可以提升可靠熊和实时 性的设备控制 方法、 装置以及物联网系统。

[0035] 下面将先对本公开所涉及的一种应用环境进行 介绍。

[0036] 如图 1所示的物联网系统 200, 在该物联网系统 200中包括云服务器 210以及局域 网 230。 该局域网 230中包括有电子设备 A、 电子设备 B、 电子设备 S、 电子设备 T 以及电子设备 R。 其中, 在局域网 230包括的电子设备中, 电子设备 A以及电子设 备 B为联网物联网设备, 也即是可以直接和云服务器 210建立网络链接的设备。 不同于电子设备 A和电子设备 B, 局域网 230中的电子设备 S、 电子设备 T以及电 子设备不会直接和云服务器建立网络链接, 而是需要通过电子设备 A和电子设备 B才能与云服务器 210建立网络链接。

[0037] 例如, 电子设备 S如果需要和云服务器 210建立网络链接, 需要先将链接建立请 求发送给电子设备 A, 然后再由电子设备 A发送给云服务器 210。 而电子设备 S如 果需要和电子设备 R建立网络链接, 需要先将链接建立请求发送给电子设备 A, 然后再由电子设备 A发送给电子设备 B, 再由电子设备 B发送给电子设备 R。 可以 理解的是, 局域网 230中的电子设备如果需要互相建立链接, 需要先获取所需要 建立链接的电子设备的局域网特性, 例如, 局域网的私有 IP、 监听端口、 所在局 域网的子网掩码、 所直接连接的路由器设备 MAC地址等信息。 其中, 作为一种 方式, 局域网 230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在接入到局域网中时, 将自己的局域网特性 上传到云服务器 210, 以便其他电子设备获取。

[0038]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公开中配置的 IFTTT包括 IF部分以及 THEN部分, 其中 IF部 分即为触发条件部分, 在本公开中执行 IF部分, 即检测是否满足触发条件的电子 设备为第一电子设备, 其中, 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而执行 T HEN部分的电子设备, 也即是执行响应操作的电子设备为第二电子设 备。

[0039] 例如, 在电子设备包括智能网关、 温湿度传感器、 智能插座、 人体传感器、 门 窗传感器、 无线开关、 空调伴侣、 烟雾报警器、 智能窗帘电机、 天然气报警器 以及空气净化器、 智能音箱等电子设备的情况下。 用户所配置的 IFTTT中终端控 制规则为智能网关检测到天然气报警器报警时 , 控制门窗传感器工作推开门窗 的情况下, IF部分包括天然气报警器报警时, 而 THEN部分包括门窗传感器推开 门窗。 再者, 用户所配置的 IFTTT中终端控制规则为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体 控 制智能网关开始检测天然气报警器所检测的天 然气浓度值, IF部分包括人体传感 器检测到人体时, 而 THEN部分包括检测天然气报警器所检测的天然 浓度值。

[0040]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公开的各实施例。

[0041] 请参阅图 2,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应用于云服务器, 所述方法包 括: 步骤 S10: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终端控制规 则, 所述终端控制 规则包括触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0042] 其中, 终端控制规则可以由用户在用户终端上进行配 置得到。 作为一种配置方 式, 用户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选择 IF部分的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所需满足的触 条件, 以及选择 THEN部分的电子设备, 以及该电子设备所需执行的响应操作。 其中, 作为一种方式, 用户终端可以以自动联想提示的方式实现用户 配置终端 控制规则。 例如, 在用户终端配置 IF部分时, 如图 1所示, 选择了电子设备 S时, 用户终端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触发条件种类, 将预先配置的电子设备 S可以执行 的触发条件显示出来, 供用户选择, 对于配置 THEN部分也是可以如此。 [0043] 可以理解的是, 本公开中所涉及的触发条件可以指处于图 1所示的网络中的电 子设备所采集的数据满足设定条件, 或者指图 1中所示电子设备本身的某种状态 满足设定条件。

[0044] 在一种事实方式中, 为了便于用于用户快速的配置终端控制规则, 用户在配置 终端控制规则的过程中, 可以配置的电子设备为与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局 域网中 的电子设备。 例如, 当用户终端处于图 1中所示的局域网 230中时, 可以快速的 的对局域网中的电子设备 230进行配置。

[0045] 其中, 作为一种方式, 云服务器可以基于私有协议定义的数据结构来 对所要发 送的数据进行封装。 封装得到的数据依次包括触发条件的列表、 响应操作的列 表、 触发条件的定义、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 识、 所述 第一电子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 token的定义、 所述触发条件各自之间的 逻辑关系的定义、 响应操作的内容定义、 以及响应操作逻辑定义以及执行所述 触发条件判断的代码。 其中, 触发条件的列表包括触发条件的数量以及各个 条 件之间所涉及的关系, 响应操作的列表则包括响应操作的数量以及各 个响应操 作之间的关系。 而响应操作的定义则为响应操作的具体内容, 相应的, 触发条 件的定义包括触发条件包括的具体内容。

[0046] 步骤 S20: 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发送给第一 电子设备, 以便所述 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条件后, 基于获取的第二电子设备的局域 网特征信息,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的通信链 路, 并基于所述通 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执行所述响应 操作的指令。

[0047] 其中, 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终端控制 规则后, 即可开始检测是 否满足终端控制规则中的触发条件。 此外, 也可以由用户终端发送控制指令来 控制第一电子设备来开始检测是否满足触发条 件。 而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满 足触发条件后, 即准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链路。 可以理解的是, 第一电 子设备如果要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基于 TCP或者 UDP协议的通信链接, 需要先知 道第二电子设备的私有 IP以及监听端口, 那么作为一种方式, 第一电子设备可以 从云服务器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私有 IP以及监听端口。

[0048] 需要说明的是, 当第一电子设备有多个时, 由终端控制规则中所定义多个第一 电子设备中的某一个设备来与所述第二电子设 备在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 例 如, 在多个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网关设备以及温湿度 传感器, 而第二电子设备包 括智能窗帘电机的情况下。 触发条件包括的内容为网关设备检测到温湿度 传感 器采集的温湿度值达到预设值时, 控制智能窗帘电机开始工作。 那么在这种情 况下, 向智能窗帘电机 (此情况下的第二电子设备) 发送控制指令的为网关设 备。

[0049] 容易理解的是, 第一设备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 备发送执行所述 响应操作的指令, 包括: 基于通信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直接发送执行所 述响应 操作的指令, 或者通过直接与云服务器连接的电子设备, 如电子设备 A或者电子 设备 B等, 根据响应操作指令向对应的第二设备发送执行 所述响应操作的指令, 以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响应操作。

[0050]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在云服务器获取到用户终端上传的终端控制 规则后, 云服务器将终端控制规则下发给与该终端控制 规则包括的触发条件相 关的第一电子设备, 从而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触发条件满足 后, 基于从 所述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局域 网特征信息,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 备在局域网内建立的通信链路, 并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 执行所述响应操作的指令, 从而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本地局域网实 现对 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 利用局域网的数据传输特性, 实现终端控制过程中的数 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如图 8所示, 云服务器将终端控 制规则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

[0051] 步骤 130: 云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 子设备发送的各自的 局域网特征信息。

[0052] 可以理解的是, 电子设备在接入局域网中时, 可以同时将自己的局域网特性上 传给云服务器, 并且云服务器可以给该新接入的电子设备分配 一个唯一性标识 , 以便云服务器可以识别该电子设备。 例如, 云服务器可以将该电子设备建立 网络链接时所发送的链接请求中所携带的公网 IP以及自身的 MAC地址进行哈希 计算后的特征值作为该电子设备的唯一性标识 。

[005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如图 3所示, 云服务器将终端控制规则发送给第一电子设 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54] 步骤 110: 云服务器检测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是 否处于同一局域网中

[0055] 步骤 120: 若云服务器检测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 处于同一局域网中, 云服务器执行将终端控制规则发送给第一电子 设备。

[005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云服务器检测到终端控制规则中执行所述触发 条件的第一 电子设备有多个时, 为了保证后续的控制操作能够顺利的在一个局 域网中实施 , 云服务器可以先检测多个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 于同一局域网中, 此外, 还可 以进一步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与后续执行响 应操作的第二电子设备是否都存 于同一个局域网中。 容易理解的是, 如图 1所示, 若第一设备为电子设备 A、 电 子设备 B等直接与云服务器 210建立网络链接的电子设备, 则云服务器可以直接 检测多个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中 ; 若第一设备包括电子设备 S、 电 子设备 T或者电子设备 R等不会直接和云服务器建立网络链接, 而是需要通过电 子设备 A或者电子设备 B才能与云服务器 210建立网络链接的电子设备, 则云服务 器通过检测第一设备连接的电子设备 A或者电子设备 B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中, 以确定多个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 中。

[0057] 其中, 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在同一个局域网中有多种方 式。 作为一种方式, 如图 4所示, 若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 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同一局 域网中包括:

[0058] 步骤 1101 : 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 二电子设备所连接的 路由器的 MAC地址是否相同;

[0059] 步骤 1102: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 备所连接的路由器的 MAC地址相同;

[0060] 步骤 1103 : 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 同一局域网中。

[0061] 可以检测多个电子设备所连接的网关设备的 MAC地址是否相同。 若多个电子 设备所连接的网关设备的 MAC地址均相同, 则判定多个电子设备在同一个局域 网中。 其中, 电子设备可以在接入局域网时, 将自己的所连接的网关 MAC上传 到云服务器, 也可以是云服务器将电子设备所发送的网络链 接请求中所经过的 第一个网关的 MAC地址作为该电子设备所连接网关的 MAC地址。

[0062] 此外, 作为另一种方式, 如图 5所示: 若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中包括:

[0063] 步骤 1104: 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 二电子设备的各自的 私有 IP 与各自的子网掩码计算后得到地址是否属 于同一个网段;

[0064] 步骤 1105: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 备的各自的私有 IP与 各自的子网掩码计算后得到地址属于同一个网 段;

[0065] 步骤 1106 : 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 同一局域网中。

[0066] 云服务器还可以根据多个电子设备的私有 IP与各自的子网掩码计算后得到地址 属于同一个网段来判断多个电子设备是否在同 一个局域网, 如果多个电子设备 的私有 11 }与各自的子网掩码计算后得到地址属于 同一个网段那么多个电子属于同 一个局域网。

[0067] 此外, 作为一种方式, 如图 6所示, 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 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中的可以 包括:

[0068] 步骤 1107: 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 二电子设备是否均可 以通过各自的私有 IP和同一设备建立局域网内的通信链路;

[0069] 步骤 1108: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 备均可以通过各自的 私有 IP和同一设备建立局域网内的通信链路;

[0070] 步骤 1109 : 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 同一局域网中。

[0071] 若检测到所述多个第一电子设备均可以通过各 自的私有 IP和同一设备建立局域 网内的通信链路, 则判断多个电子设备在同一个局域网。

[0072] 可以理解的是, 云服务器可以通过前述的多种方式来判定第一 电子设备和第二 电子设备是否在同一个局域网中。

[0073] 此外, 作为一种方式, 如图 7所示, 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 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同一局域网中的可以包括 :

[0074] 步骤 1110: 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连接的路由器的 M AC地址是否相同;

[0075] 若相同, 步骤 1114: 判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属 于同一局域 网;

[0076] 若不同, 步骤 m i : 则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的各自的私 有 IP与各自的子网掩码计算后得到地址是否属于 一个网段;

[0077] 若属于同一个网段, 步骤 1114: 判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属 于同一局域网;

[0078] 若不属于同一个网段, 步骤 1112: 则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 备是否均可以通过各自的私有 IP和同一设备建立局域网内的通信链路;

[0079] 若可以建立局域网内的通信链路, 步骤 1114: 判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 二电子设备属于同一局域网;

[0080] 若无法建立局域网内的通信链路, 步骤 1113: 判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 二电子设备不属于同一局域网。

[0081] 步骤 S130: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终端控制规则, 并检测是否满足所述触 发条件。

[0082] 步骤 S140: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条件时 ,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 备在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

[0083] 请参阅图 9 ,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应用于直接与云服务器建立网 络链接的第一电子设备, 方法包括:

[0084] 步骤 S50: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终端控制规 则, 终端控制规则包 括触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终端控制规则由用户终端发送给云服务器, 第一电 子设备为执行检测是否满足触发条件的电子设 备。

[0085] 步骤 S60: 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时, 与直接与云服务器建立网络 链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 。

[0086] 步骤 S70: 第一电子设备基于通信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 送控制指令, 以使第 二电子设备执行响应操作。

[0087]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如图 10所示, 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时, 与第 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的步骤包 括:

[0088] 步骤 S601 : 第一电子设备向云服务器发送获取第二电子设 备的局域网特征信息 的指令; [0089] 步骤 S602: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云服务器返回的第二电子设 备的局域网特征信息

[0090] 步骤 S603: 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局域网特征信息与第二电子 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 通信链路。

[0091]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应用于物联网系统, 物联网系统包括云服 务器、 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 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均与 云服务器直接建立网络链接, 方法包括:

[0092] 步骤 210: 云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终端控制规则, 终端控制规则包括触 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0093] 步骤 220: 云服务器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终端控制规则;

[0094] 步骤 230: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终端控制规则, 并检测是否满足触发条件;

[0095] 步骤 240: 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时, 与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 建立通信链路;

[0096] 步骤 250 : 第一电子设备基于通信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 送控制指令;

[0097] 步骤 260: 第二电子设备响应控制指令, 执行响应操作。

[0098] 请参阅图 12,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 400, 运行于云服务器, 所述装 置 400包括: 数据接收器 410、 数据下发单元 420以及电子设备检测单元 430。

[0099] 数据接收器 410, 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终端控制规则 包括触发条件以及响应操作。

[0100] 数据接收器 410, 还用于接收局域网中的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 电子设备发送 的各自的局域网特性。 其中, 局域网特性包括局域网的私有 IP、 监听端口、 所在 局域网的子网掩码、 所直接连接的路由器设备 MAC地址等信息。

[0101] 数据下发器 420, 用于将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 设备, 以便所 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条件后 , 基于从所述云服务器获取的所 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局域网特征信息,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的通 信链路, 并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 执行所述响应操作的指 令。

[0102] 所述装置 400还包括电子设备检测器 430, 用于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有多个时, 检测所述多个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同一局域 网中。

[0103] 数据下发器 420, 还用于在电子设备检测器 430检测到多个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同 一局域网中时, 将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分别发送给多个所述第一 电子设备。

[0104] 其中, 电子设备检测器 430可以通过检测到所述多个第一电子设备所连 接的网 关设备的 MAC地址相同, 或者检测到所述多个第一电子设备的私有 IP与各自的 子网掩码计算后得到地址属于同一个网段, 或者检测到所述多个第一电子设备 均可以通过各自的私有 IP和同一设备建立局域网内的通信链路的情况 , 判定多 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

[0105] 请参阅图 13 ,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 500, 运行于直接与云服务器建 立网络链接的第一电子设备, 所述装置 500包括: 数据接收器 510、 链路建立器 5 20以及指令发送器 530。

[0106] 数据接收器 510, 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终端控制规则, 所述终端控制 规则由用户终端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执行检测是否满足 触发条件的电子设备, 所述终端控制规则包括所述触发条件以及响应 操作。

[0107] 链路建立器 520, 用于检测到满足所述触发条件时, 与直接与所述云服务器建 立网络链接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 立通信链路。

[0108] 其中, 作为一种方式, 链路建立器 520包括:

[0109] 局域网特性获取子器 521, 用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 备的 局域网特征信息的指令, 接收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 局域网 特征信息。

[0110] 链路建立执行子器 522, 用于基于所述局域网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 设备在 局域网内建立通信链路。

[0111] 指令发送器 530, 用于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 送控制指令, 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响应操作。

[0112] 需要说明的是, 本公开中装置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是相互 对应的, 装置实 施例中具体的原理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 的内容, 此处不再赘述。

[0113] 综上所述,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 装置以及物联网系统, 在云服务 器获取到用户终端上传的终端控制规则后, 云服务器将终端控制规则下发给与 该终端控制规则包括的触发条件相关的第一电 子设备, 从而使得第一电子设备 在检测到触发条件满足后, 基于从所述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的局 域网特征信息,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局域网内建立的通信链 路, 并基于所述 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执行所述响 应操作的指令, 从而使得第一电 子设备可以通过本地局域网实现对第二电子设 备的控制, 利用局域网的数据传 输特性, 实现终端控制过程中的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 靠性。

[0114] 下面将结合图 7对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进行说明。

[0115] 请参阅图 7 , 基于上述的设备控制方法、 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以 执行前述设备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 100。

[0116]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 所述电子设备 100可以为智能手机、 路由器、 交换机、 空气净化器、 音箱、 净水器等电子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 100通常还 包括一个或多个 (图中仅示出一个) 处理器 102、 存储器 104、 RF (Radio Frequency, 射频) 模块 106、 音频电路 110、 传感器 114、 输入模块 118、 电源模 块 122。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本公开并不对所述电子设备 100的结构 造成限定。 例如, 所述电子本体部 10还可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 或者具有与图中所示不同的配置。

[0117]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相对于所述处理器 102来说, 所有其他的组件 均属于外设, 所述处理器 102与这些外设之间通过多个外设接口 124相耦合。 所 述外设接口 124可基于以下标准实现: 通用异步接收 /发送装置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 UART) 、 通用输入 /输出 (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 GPIO) 、 串行外设接口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SPI) 、 内部 集成电路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I2C) , 但不并限于上述标准。 在一些实例中 , 所述外设接口 124可仅包括总线; 在另一些实例中, 所述外设接口 124还可包 括其他元件, 如一个或者多个控制器, 例如用于连接所述显示面板 111的显示控 制器或者用于连接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 此外, 这些控制器还可以从所述外设 接口 124中脱离出来, 而集成于所述处理器 102内或者相应的外设内。

[0118] 所述存储器 1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 所述处理器 102通过运行存储在 所述存储器 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 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例如, 可以存储执行前述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实施例 的内容的程序。 所述存储 器 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 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 存储装置、 闪存、 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 在一些实例中, 所述存储器 1 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所述处理器 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 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 通过网络连接至所述电子本体部 10或所述第一屏幕。 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 限于互联网、 企业内部网、 局域网、 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0119] 所述 RF模块 106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 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 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 所述 RF模块 106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 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 例如, 天线、 射频收发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加密 / 解密芯片、 用户身份模块 (SIM) 卡、 存储器等等。 所述 RF模块 106可与各种网 络如互联网、 企业内部网、 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 备进 行通讯。 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 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 上述 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 协议及技术, 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 信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 、 增强型移动通信技 术 (Enhanced Data GSM Environment, EDGE) , 宽带码分多址技术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 码分多址技术 (Code division access , CDMA) 、 时分多址技术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无线保 真技术 (Wireless, Fidelity, WiFi) (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 IEEE 802.10A, IEEE 802.11b, 正££802.1 ^和/或正£ 802.1111) 、 网络电话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al , VoIP) 、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 、 其他用于邮件、 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 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 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0120] 所述传感器 114设置在所述电子本体部 10内或所述第一屏幕内, 所述传感器 114 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 光传感器、 运行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红外热传感器 、 距离传感器、 重力加速度传感器、 以及其他传感器。

[0121] 具体地, 所述光传感器可包括光线传感器 114F、 压力传感器 114G。 其中, 压 力传感器 114G可以检测由按压在电子设备 100产生的压力的传感器。 即, 压力传 感器 114G检测由用户和移动终端之间的接触或按压 生的压力, 例如由用户的 耳朵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接触或按压产生的压力 。 因此, 压力传感器 114G可以用 来确定在用户与电子设备 100之间是否发生了接触或者按压, 以及压力的大小。

[0122] 请再次参阅图 7, 具体地在图 7所示的实施例中, 所述光线传感器 114F及所述压 力传感器 114G邻近所述显示面板 111设置。 所述光线传感器 114F可在有物体靠近 所述第一屏幕时, 例如所述电子本体部 10移动到耳边时, 所述处理器 102关闭显 示输出。 另外, 所述电子本体部 10还可配置陀螺仪、 气压计、 湿度计、 温度计 等其他传感器, 在此不再赘述。

[0123] 本实施例中, 在电子设备设置有触控屏幕的情况下, 所述输入模块 118可包括 设置在所述屏幕上的所述触控模块 109 , 所述触控模块 109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 附近的触摸操作 (比如用户使用手指、 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所述触 控模块 109上或在所述触控模块 109附近的操作) , 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驱动 相应的连接装置。 可选的, 所述触控模块 109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 。 其中, 所述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 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 , 将信号传送给所述触摸控制器; 所述触摸控制器从所述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 触摸信息, 并将该触摸信息转换成触点坐标, 再送给所述处理器 102, 并能接收 所述处理器 102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此外, 可以采用电阻式、 电容式、 红外 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分类型实现所述触控模块 109的触摸检测功能。 除了所述触 控模块 109 , 在其它变更实施方式中, 所述输入模块 118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 备, 如按键。 所述按键例如可包括用于输入字符的字符按键 , 以及用于触发控 制功能的控制按键。 所述控制按键的实例包括“返回主屏”按键、 开机 /关机按键 等等。

[0124] 所述电源模块 122用于向所述处理器 102以及其他各组件提供电力供应。 具体地 , 所述电源模块 122可包括电源管理系统、 一个或多个电源 (如电池或者交流电 ) 、 充电电路、 电源失效检测电路、 逆变器、 电源状态指示灯等组件。

[0125] 所述电子设备 100还包括定位器 119, 所述定位器 119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 100 所处的实际位置。 本实施例中, 所述定位器 119采用定位服务来实现所述电子设 备 100的定位, 所述定位服务, 应当理解为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所述电 子 设备 100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 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的位置的技 术或服务。

[0126]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 “示例”、 “具体 示例”、 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 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 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 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 对 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 实施例或示例。 而且, 描述的具 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 例中以合适的方 式结合。 此外,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 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 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127] 此外, 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 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 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 “多个”的含义 是至少两个, 例如两个, 三个等,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128]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 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 表示包 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 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 块、 片段或部分, 并且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 实现, 其中可 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 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 相 反的顺序, 来执行功能, 这应被本公开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 员所理 解。

[0129]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 和 /或步骤, 例如, 可以被认为 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 , 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 读介质中, 以供指令执行系统、 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 包括处理器 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彳了系统、 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彳了指令的系统)使用 , 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 装置或设备而使用。 就本说明书而言, ”计算机可 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 存储、 通信、 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 、 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 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 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 以下: 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 部(移动终端), 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 器(ROM), 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 , 光纤装置, 以及 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 (CDROM)。 另外, 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 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 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 光学扫描, 接着进行编辑、 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 子方 式获得所述程序, 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0130] 应当理解, 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 软件、 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在 上述实施方式中, 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 适的指令执行 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 例如, 如果用硬件来实现, 和在另一实施方式 中一样, 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 的组合来实现: 具有用 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 散逻辑电路, 具有合适的组合逻 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 可编程门阵列 (PGA),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等。

[0131]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 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 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 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 可读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 夕卜, 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 在一个处理模块中, 也可以 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 上 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 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 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 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 使用时, 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0132]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 磁盘或光盘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 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 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不能理解为 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 对上述实施例 进行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0133]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 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 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 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 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