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DEVICE FOR LURING FISH BY FEEDING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43939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device for luring fish by feeding, which comprises of a floating ring (1), a floating ring fixing plate (2), a feeding tube (3), and a compressed air bottle (4). The feeding tube (3) is connected to the floating ring fixing plate (2). An air transport tube (5) of the compressed air bottle (4) is connected to the feeding tube (3). The device for luring fish by feeding has a simple structure and an excellent fish luring effect.

Inventors:
LI SHUNYO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82254
Publication Date:
March 27, 2014
Filing Date:
September 28,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LI SHUNYOU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01K97/0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401560A2009-04-08
CN202773827U2013-03-13
CN201142886Y2008-11-05
JP3142502U2008-06-12
JPH07322792A1995-12-12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ANGHAI HISONG IP LAW FIRM (GENERAL PARTNERSHIP) (CN)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喂食诱鱼装置, 包括浮圈及浮圈固定板,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投料管和压縮 空气瓶, 所述投料管与浮圈固定板相连接, 所述压縮空气瓶的输气管与投料管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料管包括密封盖、 管 体和网漏, 所述密封盖设在管体的上端, 所述网漏设在管体的下端, 且所述密封盖和网漏 均与管体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盖上设有压縮空气 的输入口。

4、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阻 隔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阻隔结构为对称交错 设置的挡板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网漏为不锈钢材质。

7、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密封盖与管体间为螺 纹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网漏与管体间通过螺 纹或螺钉固定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料管与浮圈固定板间 通过卡箍连接, 所述卡箍与浮圈固定板间固定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圈固定板为圆形, 在 浮圈固定板的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卡箍, 每个卡箍内固定有投料管。

11、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箍上设有松紧调节构 件。

12、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箍通过螺钉或螺栓固 定在浮圈固定板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縮空气瓶上还设有 流量报警器, 所述流量报警器与流量表相连接。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縮空气瓶设置在可 密闭的箱体内。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的面板上设有流 量表的可视窗口及输气管的出口。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的面板为透明材 质。

18、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固定在浮圈固定 板上。

19、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18中任一项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喂 食诱鱼装置上固定有牵引绳索。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绳索的另一端与 绳索收放装置相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喂食诱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喂食诱鱼装置, 属于垂钓辅助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而 垂钓作为一种陶冶情操、 有益身心的活动, 己日益成为人们的健康休闲方式。 垂钓时, 一 般需要鱼饵诱鱼,传统的诱鱼做法是将鱼饵撒 入水中书,这种撒入水中的鱼饵是静止在水底 的死饵, 不显眼, 气味也很容易消淡, 不仅浪费饵科, 而且无法引诱鱼群聚集在一起, 失 去鱼饵诱鱼的效果。

长久以来,国内外垂钓用品生产厂家对钓具、 饵料和钓技等都作了很多、很大的改进, 唯有诱鱼技术还停留在简单的鱼饵诱鱼状态, 从而限制了钓鱼技术的全面发展。 近些年, 有些人开始研究诱鱼技术和设备, 相继公开和出售了一些诱鱼产品。 例如: 中国专利 CN95219478. 3 公开了一种液体微流量可调式诱鱼装置, 包括由上盖与下盖组成的外壳及 存于外壳内的诱鱼液体, 流量调节阀与上盖螺纹固接, 动板两端与波纹密封圈固接, 压圈 与动板压接, 挡圈与下盖焊接, 所述动板, 波纹密封圈, 带下盖引流孔的下盖, 与压接其 上的压圈, 挡圈构成内贮诱鱼液体的可变容积容器, 上盖的上端设置上盖引流孔, 上盖的 内侧固设导套;所述动板上端固接导柱与钢管 弯头; 所述钢管弯头的一端与可变容积容器 中的诱鱼液体连通; 上盖的导套与动板的导柱套合; 橡胶软管一端连接流量调节阀的排液 钢管, 另端连接钢管弯头。下盖的底端设置与可变容 积容器连通的丝堵。 固定在上盖的导 套与固接在动板上的导柱可滑动接触。 流量调节阀包括阀座, 阀座下部垂直向接通钢管、 阀芯,旋钮,所述阀芯与旋钮固接, 阀痤与上盖螺纹固接,旋钮与阀痤采用螺纹旋 转调节。 流量调节阀的空心阀芯下部设有小孔与 0型密封圈。可变容积容器中贮存的诱鱼液体 压 强作用下, 通过钢管弯头, 橡胶软管、 钢管进入流量调节阀, 通过小孔, 流经空心阀芯排 入钓点水体。 虽然上述技术和设备对传统的诱鱼方法作了改 进, 诱鱼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但是, 存 在结构复杂的缺陷, 而且对于不喜欢岸边又是滤食性的鲢鱼和鳙鱼 (需要鱼食雾化成 棉絮状慢慢下落) 起不到喂食和引诱聚集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诱鱼效果显著, 尤其可实现对滤食性鱼类的喂食和引诱作用的 喂食诱鱼装置, 以满足市场对诱鱼用具的 急切需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喂食诱鱼装置, 包括浮圈及浮圈固定板,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投料管和压縮空气 瓶, 所述投料管与浮圈固定板相连接, 所述压縮空气瓶的输气管与投料管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投料管包括密封盖、 管体和网漏, 所述密封盖设在管体的上 端, 所述网漏设在管体的下端, 且所述密封盖和网漏均与管体间为可拆卸式连 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密封盖上设有压縮空气的输入口。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管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阻隔结构。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的阻隔结构为对称交错设置的挡板结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的网漏为不锈钢材质。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的密封盖与管体间为螺纹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的网漏与管体间通过螺纹或螺钉固定连接 。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投料管与浮圈固定板 间通过卡箍连接,所述卡箍与浮圈固定 板间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浮圈固定板为圆形 ,在浮圈固定板的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 个卡箍, 每个卡箍内固定有投料管。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卡箍上设有松紧调节构件。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卡箍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在浮圈固定板上 。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压縮空气瓶上设有流量表和流量调节阀。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压縮空气瓶上还设 有流量报警器,所述流量报警器与流量 表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压縮空气瓶设置在可密闭的箱体内。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箱体的面板上设有流量表的可视窗口及输 气管的出口。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箱体的面板为透明材质。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箱体固定在浮圈固定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上述的喂食诱鱼装置上固定有牵引绳索。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牵引绳索的另一端与绳索收放装置相连接 。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提供的喂食诱鱼装置具有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制作容易, 使用便捷, 喂食和诱鱼效果显著等优点, 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可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喂食诱鱼装置的结构示 图;

图 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浮圈固定板的结构示意 。

图中: 1、 浮圈; 2、 浮圈固定板; 3、 投料管; 31、 密封盖; 311、 压縮空气的输入口; 32、 管体; 321、 挡板; 33、 网漏; 4、 压縮空气瓶; 41、 流量表; 42、 流量调节阀; 43、 流量报警器; 5、 输气管; 6、 卡箍; 61、 松紧调节构件; 62、 固定件; 7、 箱体; 71、 箱 体的面板; 72、 输气管的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 1和图 2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喂食诱鱼装置, 包括浮圈 1、 浮圈固定板 2、 投料管 3和压縮空气瓶 4, 所述投料管 3与浮圈固定板 2相连接, 所述压縮空气瓶 4的输 气管 5与投料管 3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投料管 3包括密封盖 31、 管体 32和网漏 33, 所述密封盖 31设在管体 32的上端, 所述网漏 33设在管体 32的下端, 且所述密封盖 31与管体 32间 为可拆卸式连接, 例如: 螺纹连接, 以方便打开和密封投料管, 以方便鱼饵投放和密封于 管体中; 所述网漏 33也与管体 32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例如: 通过螺纹或螺钉固定连接, 以方便拆洗和更换网漏 33; 在所述密封盖 31上设有压縮空气的输入口 311, 以利于压縮 空气输入投料管 3中, 在管体内形成正压, 以阻止外界的水通过网漏渗入投料管中, 影响 鱼饵的喂食和诱鱼效果; 在所述管体 32的内侧壁上设有阻隔结构, 例如: 设置成对称交 错的挡板 321结构, 以形成鱼饵下滑的阻挡通道, 实现鱼饵依次有序地滑落到网漏中, 使 网漏中的鱼饵有充分地膨胀和释放时间, 以达到每份鱼饵都能发挥充分的诱鱼效果;所 述 的网漏为不锈钢材质, 以保证网漏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将所述浮圈固定板 2设计为圆形,在浮圈固定板 2的圆周上均匀 设有若干个卡箍 6,具体的卡箍个数依据浮圈固定板 2的圆周大小合理、均匀分布,例如: 3〜10个; 每个卡箍 6内固定有投料管, 每个卡箍 6与浮圈固定板 2间通过固定件 62, 例 如: 螺钉或螺栓, 固定在浮圈固定板的周边上; 且每个卡箍 6 上最好设有松紧调节构件 61, 一方面以利于紧固投料管 3, 另一方面实现投料管 3根据投放水中的深度进行轻松调 节卡箍对其的固定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压縮空气瓶 4上设有流量表 41和流量调节阀 42, 最好还设 有流量报警器 43, 所述流量报警器 43与流量表 41相连接, 以方便监控和调节压縮空气 瓶 4中的空气流量。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压縮空气瓶 4设置在可密闭的箱体 7内,所述箱体 7固定 在浮圈固定板 2上; 且所述箱体的面板 71上设有流量表的可视窗口, 以方便观察流量表 中的数据; 所述箱体的面板 71上还设有输气管的出口 72, 以引出输气管但又不影响箱体 7的密闭性。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箱体 7的面板 71选用透明材质, 例如: 亚克力材质, 增强箱体内构件的可视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上述的喂食诱鱼装置上固定有牵引绳索 (图中未示出), 所述牵 引绳索可固定在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上的任意 位置, 例如: 浮圈固定板 2 上、 投料管 3 上、 卡箍 6上、 箱体 7上等, 最好是设在浮圈固定板 2上, 以方便控制喂食诱鱼装置的牵 引方向;所述牵引绳索的另一端与绳索收放装 置相连接, 以实现喂食诱鱼装置在水域上的 任意投放和方便收回。

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 将鱼饵做成直径大于网漏孔径但小于投料管管 体内径的圆形颗粒;

2、 根据需要诱鱼的时间长短投放适量的鱼饵颗粒 于投料管的管体中, 若想引诱多种 鱼群, 可将适合每种鱼群的鱼饵交叉投放入管体中; 3、 鱼饵装好后, 密闭投料管的密封盖, 根据需要投放的水深调节卡箍固定投料管的 高度,然后打开压縮空气的流量调节阀, 调节流量至外界的水不能通过网漏渗入管体中 即 可;

4、 通过牵引绳索将所述的喂食诱鱼装置投放到合 适的位置;

5、 待喂食一段时间, 即可进行垂钓或捕捞。

综上所述可见: 本发明提供的喂食诱鱼装置具有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制作容易, 使 用便捷, 喂食和诱鱼效果显著等优点, 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可广泛推广应用。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 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以外, 均可以以任何方案组合, 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 的的替代特征加以 替换; 上述说明只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详细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 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 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