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WATE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157060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device for treating water is provided,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tube (12), a condensed water collection device (9), n second tubes (13), n reheaters (11) and a heat exchanger (5), wherein a condenser (3)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tube (12), and a spray device (8) and a filler (7) are arranged in each second tube (13). The water to be treated flows through the condenser (3) and the nth reheater (11) in turn, and is led into the heat exchanger (5) and the first to the (n-1)th reheaters (11) respectively, then is led into the spray devices (8) in the first to the nth second tubes (13), and is spray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filler (7) in each second tube (13). The vapor flowing out from the first to the nth reheaters (11) is gathered together, then into the condenser (3) to exchange heat with the water to be treated and condensed into the condensed water. Simultaneously, a method for treating water is provided. The method is not affected by fouling and has a high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Inventors:
GONG WENHAO (CN)
LI HEYI (CN)
LI HU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01011
Publication Date:
December 22, 2011
Filing Date:
June 17,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GONG WENHAO (CN)
LI HEYI (CN)
LI HUI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02F1/04; F25B39/0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880068A2010-11-10
CN201793400U2011-04-13
CN2890784Y2007-04-18
CN201151676Y2008-11-19
CN1975286A2007-06-06
US4199406A1980-04-22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 一种水处理装置, 包括筒体 (2)、 冷凝器(3)、 冷凝水收集装置 (9)、 换热器(5)、 喷淋

(8)和填料(7), 所述冷凝器(3)、 喷淋装置 (8)、 和填料

(7)设置在所述筒体 (2)中, 待处理的水被引入所述换热器(5)中与热源换热, 然后迎过所述 淋装置 (8)喷淋至所述填料 (7)表面部分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流至筒体底部, 所述水 气被引导至所述冷凝器 (3)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被凝结为冷凝水。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处理的水在进入所述换热 (n) 前被用作所述冷凝器 (3)的冷却水。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处理的水在流经所述冷凝器(: ¾) .. . 后, 其一部分被排走。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未蒸发的水由筒体底部流出 所 - 处理的水混合, 然后重新进入所述换热器 (5)中与热源换热。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2)为立式, 所述冷凝器(3) , ■ ■ 凝水收集装置 (9)、 喷淋装置 (8)和填料 (7)从上至下依次布置在所述筒体 (2)内。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组喷淋装 ?( ' 和填料 (7)。

7.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 (2)为卧式, 沿筒体 (2)长^ 分为两部分, 中间由挡液装置(10)隔开, 一侧布置喷淋装置(8)和填料(7), , I布?,:冷 器 (3)。

8. 一种水处理装置, 包括筒体 (2)、 冷凝填料(3)、 冷凝喷淋装置、 预热器(1 6)、 冷凝水收 ^ 装置 (9)、换热器 (5)、蒸发喷淋装置 (8)和蒸发填料 (7),所述冷凝填料 (3)、冷凝喷淋装 Ί' ( I D) , 冷凝水收集装置(9)、 蒸发喷淋装置 (8)和蒸发填料(7)设置在所述筒体 (2)中, 待处现的水 引入所述换热器 (5)中与热源换热, 然后通过所述蒸发喷淋装置 (8)喷淋至所述蒸发^料 (7) 表面, 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流至筒体底部, 所述水蒸气被引 至所述冷¾」!'. 料被凝结为冷凝水,所述冷凝水被冷凝水收集装置 (9)收集后, 其中的一部分被弓 I入所述 器 ( 16)中, 用于预热所述待处理的水, 所述冷凝水从所述预热器 ( 16)中流出后被引 个:所. M 冷凝喷淋装置(15)喷淋至所述冷凝填料表面。

9. 一种水处理装置, 包括第一筒体(12)、 第二筒体(13)、 冷凝器(3)、 冷凝水收 ¾ ϊ (').) . 再热器(1 1)、 换热器 (5)、 喷淋装置 (8)和填料(7), 所述冷凝器(3)设置在所述第一讓(1 2 ) 中, 所述喷淋装置 (8)和填料 (7)设 置在所述第二筒体(13)中, 待处理的水被引入所述换热; ; (5)中与热源换热,然后通过所述喷淋装置 (8)喷淋至所述填料 (7)表面, -部分水 发为水 气, 未蒸发的水则流至所述第二筒体(13)底部, 所述水蒸气被引导至所述再热器(1 1 ) 权 利 要 求 书 水进行换热, 然后被引导至所述冷凝器 (3)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被凝结为冷凝水。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处理的水在进入所述换热器(. 之前被依次引入所述冷凝器(3)和所述再热器(11), 被用作所述冷凝器(3)和所述 pj:热器(! 1 1 的冷却水。

11.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未蒸发的水从第二筒体底部流; ! ', 1 所述待处理的水混合, 然后重新进入所述换热器 (5)中与热源换热。

12. 一种水处理装置, 包括第一筒体(12)、 冷凝水收集装置(9)、 η个第二筒体( 、 个 热器 (11)和换热器 (5), 所述第一筒体中设有冷凝器 (3) , 每一个第二筒体 (13)内均设 H淋 装置 (8)和填料 (7); 待处理的水依次流经冷凝器 (3)和第 η个再热器 ( 1. 1 )后, 分 η路被分別 入所述换热器 (5)和第 1至第 η-1个再热器(11)中,然后分别被导入所述第 1至笫 η个第 体中的所述喷淋装置 (8), 被喷淋至各所述第二筒体中的填料 (7)表面, 一部分水 ¾发为水 A 气, 未蒸发的水分别流至所述各第二筒体底部; 所述第 1至第 n个第二筒体(1 3)中的水¾ ' ( 被分别引导至所述第 1至第 n个再热器(11)与待处理的水进行换热, 从所述第 I 个: n个 热器(11)中流出的水蒸气汇合后被引导至所述冷凝器 (3)与待处理的水进行热交换被凝^ 冷凝水; 从第 1至第 η个第二筒体(13)底部流出的所述未蒸发的水与待处理的水混合) ή ¾ 别导入所述换热器(5)和所述第 1至第 η-1个再热器(11)中; 在所述换热器(5)中, 所述 ί 处 理的水与热源换热。

13. 一种水处理装置, 包括第一筒体(12)、 冷凝水收集装置(9)、 η个第二筒体(1 :'>)、 π 个 μ ι. 热器 ( 11)和换热器 (5), 所述第一筒体中设有冷凝器 (3), 第二筒体(1.3)内设 喷淋装 ϊ ( ) 和填料 (7);待处理的水依次流经冷凝器 (3)和第 η个再热器(11)后被导入所述换热器 (h) 1 j 源换热,然后被导入第 1个第二筒体(13)的喷淋装置 (8)喷淋至所述第 1个第二简体( ) ii勺 料 (7)表面, 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经所述第 1个第二筒体(13)的底部流出, 然 后经第 1个再热器之后被导入第 2个第二筒体(13)的喷淋装置 (8)喷淋至所述第 2个第 i (13)的填料 (7)表面, 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经所述第 2个第二筒体( I 的^;';!; 流出,然后经第 2个再热器……,以 此类推,直至第 n-1个再热器(1 1 )和第 π个第二简体( 1 . 待处理的水在第 n个第二筒体(13)中通过其中的喷淋装置(7)喷淋至其中的填料(7) ^ (ill , 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经所述第 n个第二筒体 (13)底部流出, 与来 έΐ Λί η个 |ΐ!'·热 器(11)的待处理的水混合后,重新进入所述换热器 (5)与热源换热;从第 i个所述第二 ίίϊ体 ('! 1 的填料 (7)表面蒸发出来的所述水蒸气被导入第 i 个所述再热器(1 1)中与流经其巾的 '卜 处川 的水换热,然后从各再热器 (11)中流出的水蒸气和部分冷凝水汇合后被引导至所述冷凝器 与待处理的水进行热交换被凝结为冷凝水, 其中 i = l、 2、 …、 n-l。 权 利 要 求 书

14.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来自所述第 n个再热器 ( I I )的待处 fli的 水在进入所述换热器(5)之前分出 n-1条支路,其中的第 i条支路连接至所述第 i_个 : ί;;ί Π、 (13)的底部和所述第 i个再热器之间的管道, 使得从所述第 i个第二筒体(1 3)的底部 .出的 所述未蒸发的水与来自所述第 n个再热器的待处理的水混合后再进入所述换热器(Γ)), 1,屮 ! = 1、 2、 ··· , n- 1。

15. 一种水处理装置, 包括第一筒体(12)、 冷凝水收集装置 (9)、 n个第二筒体(1.3)、 换热 (5), 所述第一筒体(12)中设有冷凝器 (3)', 所述第二筒体(13)内设有喷淋装 S (8)和坊料(7 ) : 待处理的水流经冷凝器(3)后, 进入所述换热器(5)与热源换热, 从所述换热器(5) '-| '流 !;| 11) ] Hi 处理的水分成 n路被分别引导至所述 n个第二筒体中的喷淋装置(8), 在各第二筒体( )屮, 待处理的水经喷淋装置 (8)喷淋至填料 (7)表面, 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经 ί ί小 底部流出;从第 i个第二筒体(13)底部流出的所述未蒸发的水与来自所述冷凝器(^的 处 W 的水混合后, 重新进入所述换热器 (5)与热源换热, 从第 i个第二筒体底部流出的所述 ^ 的水与来自所述换热器(5)的待处理的水混合重新被导入该第 i 个第二筒体屮的喷 *¾ (8) , 重新喷淋在该第 i个第二筒体的填料 (7)表面, 其中 i = 2、 3、 …、 n; 从各 : N i^ ii'j 填料 (7)表面蒸发出来的所述水蒸气经管道汇合后, 被引导至所述冷凝器( 与待处〕 的水^ 行热交换被凝结为冷凝水。

16. 一种水处理装置, 包括第一筒体(12)、 冷凝水收集装置(9)、 n个第二筒体(1 3)、 换《 (5), 所述第一筒体(12)中设有冷凝器 (3), 第二筒体(13)内设有喷淋装置 (8)和 ¾料(7) : V, 处理的水流经冷凝器 (3)后被导入所述换热器 (5)与热源换热, 然后依次被导入所述 π个第 . 筒体中, 在一个所述第二筒体(13)中, 来自前一个第二筒体(13)的待处理的水通过喷淋

(8)喷淋至填料(7)表面, 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经筒体底部流出作为进入 卜 个第二筒体(13)的待处理的水,从最后一个第二筒体(13)底部流出的未蒸 发的水 來 ΙΊ所 '、 冷凝器 (3)的待处理的水混合后, 重新进入所述换热器 (5)与热源换热, 如此循环: 从 A 筒体(13)的填料(7)表面蒸发出来的所述水蒸气经管道汇合后被引导至所述冷凝器(:0 ' j待处 理的水进行热交换被凝结为冷凝水。

17.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来自所述冷凝器 (3)的待处现的水 入所述换热器(5)之前分出 n-1条支路,其中的第 i条支路连接至第 i个第二简体的底郃 ) 述第 i+1个第二筒体之间的管道, 使得从所述第 i个第二筒体的底部流出的所述^蒸发的水 与来自所述冷凝器的待处理的水混合后再进入所述第 i+1 个第二筒体, 其中 i一 1、 2、 ··· , n- 1。

18.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内为负压。 权 利 要 求 书

19.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3)包栝风机(1 )。

20.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喷淋装 (8)包«风^ (1)。

21.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水被所述冷凝水收^ ¾ 置 (9)收集。

22.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 ( 和 /或换热器(.·)) 为板翅式、 翅片管式、 可拆板式、 整体板式、 列管管壳式散热器中的一种。

23.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料(7)、 蒸发垲料、 冷¾ 料为格栅填料、 波纹填料、 脉冲填料、 拉西环填料、 鲍尔环填料、 阶梯环填料、 胡鞍 料、 矩鞍填料、 金属环矩鞍填料或球形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24.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包括太阳能、 地热 i'ii:: .. 风能、 工业余热、 直燃热水和烟气中的一种。

25.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处理的水包括海水、 ' '」· /!( , 苦咸水。

26. 一种水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对待处理的水进行加热;

(2)将加热后的待处理水喷淋至填料, 使之蒸发。

27.如权利要求 26所述的水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步骤: 使从填料屮蒸发的 /1、 蒸汽凝结为冷凝水; 和收集所述冷凝水。

28.如权利要求 26、 27之任一项所述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的水包拈^水、 污水、 苦咸水。

Description:
一种水处理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和方法, 特别是涉及一种海水淡化装贾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 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我国水资源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作 为世界上 13个贫水国之一, 人均水资源年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 1 /4, 缺水城 国城市的 2/3。 中国工程院 2000年 7月提出的《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研究》 i!i 告指出, 到 2010年中国的缺水量将达到 1000亿立方米, 至 2030年, 缺水量仍将^干这 ¾ 值。 发展海水淡化事业, 向海洋索取淡水己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趋势。 我 W很多^ ) 、 军舰和岛屿上自产淡水的需求也十分迫切, 因此小型高效的海水淡化装賈也加有应川前.^ ' 阔的市场领域。

[0003] 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以蒸馏法为主导, 蒸馏淡化过程中由热源加热海水使其沸腾 . 然后凝结成淡水, 该过程除各种水泵电机需要电力外, 还需有热源, 常用的热源^蒸 、 ;!¾ 水、 太阳能、 地热水和废热气等。

[0004]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蒸熘技术有多级闪蒸 (MSF)、 多效蒸馏 (MED)等。 多级闪蒸蒸馏汰 j 水淡化技术能耗较高, 并且结诟和腐蚀问题严重。 低温多效蒸馏法海水淡化技术近^来 ^ 较快, 较成熟的多效蒸馏系统都使用降膜蒸发的方法 , 主要采用圆管降膜蒸发或 ¾人 板 Γ 膜蒸发的形式, 但是其系统耗材量大, 体积较大, 初投资高, 而且对热源有一定 : 求, 要求其最高蒸发温度不超过 70°C, 否则结垢问题严重, 影响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受结垢影响、 蒸发温度高的水处现装 Ή ίΠ 方法。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水处理装置, 包括筒体、 冷凝器、 冷凝水收集装置、 换热器、 喷淋装: WJlii . 所述冷凝器、 喷淋装置和填料设置在所述筒体中, 待处理的水被引入所述换热器中 热源^ 热, 然后通过所述喷淋装置喷淋至所述填料表面部 分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流 ·ί水 部, 所述水蒸气被引导至所述冷凝器与冷却水进行 热交换被凝结为冷凝水。

[0008] 以及一种水处理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对待处理的水进行加热; 将加热 / i lK'r处. 水喷淋至填料表面, 使之蒸发为水蒸汽。

[0009]所述水处理方法, 还包括以下步骤: 使从填料中蒸发的水蒸汽凝结为冷凝水; 和收 所述冷凝水。

[0010] 所述热源为太阳能、 地热能、 风能、 工业余热、 直燃热水和烟气中的一种。

[ooi i] 所述冷凝器和 /或换热器可以是板翅式、 翅片管式、 可拆板式、 整体板式、 列 ΐ' Κ: 式散热器中的一种。

[0012] 所述冷凝器可包括风机。

[0013] 所述喷淋装置也可包括风机。

[0014]所述填料可以是格栅填料、 波纹填料、 脉冲填料、 拉西环填料、 鲍尔环填料、 阶梯 J!、 填料、 胡鞍填料、 矩鞍填料、 金属环矩鞍填料或球形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 所述筒体可以是立式或卧式。

[0016]所述筒体的布置方式可以为多筒, 在多筒布置方式中, 可以采用多级或多效形式, (\ . 多级或多效形式中, 还可进一步采用串联或者并联形式。

[0017] 所述筒体采用负压, 以利于高温状态下的待处理的水蒸发。

[0018]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 由于其蒸发过程采用换热器和填料分离的方式 , 前 进行 ί , 后者进行传质, 即待处理的水在换热器中吸收热量, 然后经喷淋装置喷淋后在比表 lilliWW入 的填料表面进行蒸发, 填料处于负压筒体中。 由于传热传质分离, 可以充分发挥埙料比 积大的特点提高蒸发效率, 同时填料表面的微小特殊结构也有利于过热的 水进行核态沸 : 此外, 由于传热传质分离, 可以使用各种紧凑^换热器提高换热效率, 减小系统体枳: 强化 冷凝换热, 冷凝器采用多翅片紧凑式换热器, 辅以风机进行强迫对流, 提高换热效 4 ( , ; 个 系统体积。

[0019]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 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0] 1、 克服传统系统高温下易结垢的问题。 传统海水淡化系统结垢主要原丙 ¾传热传^ 同时进行时, 海水蒸发时盐分会逐渐聚集在蒸发表面, 高温下尤为严重。 而本系 统¾川 传质分离的形式, 利用规整填料单独进行蒸发, 盐分的沉积主要在填料表面, 这不 ^ ^响^ 环流动及系统换热性能。

[0021] 2、 蒸发、 冷凝效率高, 系统体积小, 结构紧凑。 上述所述系统采用的填料比 ^ lin ft; 大, 其表面的微小结构会成为较高温度下海水核态 沸腾的汽化核心, 进一歩提 蒸发效牛 冷凝器可采用多翅片紧凑式换热器, 提高冷凝效率, 进一步减小系统体积。

[0022] 3、 本发明在冷凝时使蒸气在多翅片紧凑式换热器 表面进行强迫对流换热, 强化换 ¾ 效率, 有利于提高单位体积的产水量。 说 明 书

[0023] 4、 本发明的热源灵活, 可选用包括燃煤、 燃气、 燃油以及太阳能和电加热所产 热水, 同时也可使用工业中各种锅炉、 加热炉、 燃烧炉、 冶炼炉、 煤气炉、 热力装 ϊ 产' i : il:J 烟气余热。

[0024] 本发明的水处理装置和方法不仅可用于海水淡 化, 同样也可用于污水和 ί咸水 i'r;j处 理, 从污水或苦咸水中提取清洁、 卫生的蒸镏水, 实现水资源的再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0025] 图 1是单桶单效立式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2是单桶多级并联立式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 图 3是单桶单效卧式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 图 4是双桶单效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 图 5是多桶多级并联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0] 图 6是多桶多级串联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1] 图 7是另一种多桶多级串联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

[0032] 图 8是多桶多效并联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 图 9是多桶多效串联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4] 图 10是另一种多桶多效串联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

[0035] 图 11是单桶喷淋冷凝单效立式水处理装置结构示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1、 一种单桶单效立式水处理装 '置

[0037]如图 1所示,包括风机(1、)筒体 (2)、冷凝器(3)、冷却水泵 (4)、冷凝水收集装 Ϊ'Ί: W )、 换热器 (5)、 喷淋装置(8)、 热源水泵 (6)和填料 (7), 所述冷凝器 (3)、 喷淋装 ft': (8)、

(7)从高到低放置在所述筒体 (2)中, 待处理的水被引入所 述换热器 (5)中与热源换热, 然 通过所述喷淋装置 (8)喷淋至所述填料 (7)表面部分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 I I I筒休 ^ ^ 出与所述待处理的水混合,然后重新进入所述 热器 (5)中与热源换热, 所述水蒸气被引' 3'·个 所述冷凝器 (3)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被凝结为冷凝水流入到 冷凝水收集装賈(9)内, 待处川 在被引入换热器 (5)之前会有一部分通过排泄后排出。

[0038]可将进入所述换热器 (5)之前的所述待处理的水依次引入所述冷凝器 (3) , )Ή作所述 凝器 (3)的冷却水。

[0039] 2、 一种单桶多级并联立式水处理装置

[0040] 如图 2所示, 与实例 1不同之处在于, 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组唢淋装 i¾ (8 l l」^ : : 说 明 书

(7), 待处理的水被引入所述换热器(5)中与热源换 后, 同时分配到所述多组喷淋装 ϊ ( ) 喷淋和填料 (7)表面上, 多组喷淋水部分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流至筒体底部。

[0041] 3、 一种单桶单效卧式水处理装置

[0042]如图 3所示, 与实例 1不同之处在于, 筒体 (2)为卧式, 沿筒体(2)长度方向分为| ;「: 分, 中间由挡液装置(10)隔开, 一侧布置喷淋装置 (8)和填料(7), 另一侧布 S冷凝器(: ί) , 机(1)。 .

[0043] 4、 一种双桶单效水处理装置

[0044] 如图 4所示, 包括第一筒体(12)、 第二筒体(13)、 冷凝器(3)、 冷凝水收柒装 ϊ'ϊ: (':) )、 再热器(11)、 换热器 (5)、 喷淋装置 (8)和填料 (7), 所述冷凝器 (3)设實在所述 ¾ -- - 、 (! 1 ) 中, 所述喷淋装置(8)和填料(7)设置在所述第二 体(13)中, 待处理的水被引入所述换 (5)中与热源换热, 然后通过所述喷淋装置 (8)喷淋至所述填料 (7)表面, —部分水蒸发为水 气, 未蒸发的水则流至所述第二筒体(13)底部, 流出后与所述待处理的水混合, 然 新 JJi 入所述换热器 (5)中与热源换热, 所述水蒸气被引导至所述再热器(1 1 )与冷却水进行换热, 然 后被引导至所述冷凝器(3)与冷却水进行热交 被凝结为冷凝水, 流入到冷凝水收¾¾ '^ (^ 内。

[0045] 可将进入所述换热器(5)之前的所述待处理的 依次引入所述冷凝器( 和所述 器(11), 用作所述冷凝器 (3)和所述再热器(11)的冷却水。

[0046] 5、 多桶多级并联水处理装置

[0047] 如图 5所示, 包括第一筒体(12)、 冷凝水收集装置 (9)、 3个第二筒体(1 3)、 换热 (5), 所述第一筒体中设有冷凝器 (3), 所述第二筒体(13)内设有喷淋装覽 (8)和填料(7) : f 'f 处理的水流经冷凝器(3)后, 进入所述换热器 (5)与热源换热, 从所述换热器(5)巾流 111 1 V 'Δ- 理的水分成 3路被分别引导至所述 3个第二筒体中的喷淋装置 (8), 在各第二筒体(1 ¾屮. 处理的水经喷淋装置 (8)喷淋至填料 (7)表面 , 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经 H体 I 部流出;从第 i个第二筒体(13)底部流出的所述未蒸发的水 来自所述冷凝器 (3)的 ·ί 处川;的 水混合后, 重新进入所述换热器(5)与热源换热, 从第 1个第二筒体底部流出的所述未^发的 水与来自所述换热器 (5)的待处理的水混合重新被导入该第 1个第二筒体中的喷淋装 W (H ) , 重新喷淋在该第 1个第二筒体的填料(7)表面; 从各第二筒体的填料(7)表面蒸发出來的 水蒸气经管道汇合后, 被引导至所述冷凝器 (3)与待处理的水进行热交换被凝结为冷¾水, ¼t 入到冷凝水收集装置(9)内。 从其他两个第二筒体未蒸发的水经筒体底部流 Ι Ι ΐ部分 去, 部分循环流回喷淋装置 (8)和填料 (7)。

[0048] 6、 多桶多级串联水处理装置 说 明 书

[0049] 如图 6所示, 包括第一筒体(12)、 冷凝水收集装置 (9)、 3个第二筒体(1 :0、 换热 (5) , 所述第一筒体(12)中设有冷凝器 (3), 第二筒体(13)内设有喷淋装置 (8)和; 料(' ) : V:· 处理的水流经冷凝器 (3)后被导入所述换热器 (5)与热源换热, 然后依次被导入所述 3个:: . 筒体中, 在一个所述第二筒体(13)中, 来自前一个第二筒体 (13)的待处理的水通过唢淋¾ 7; (8)喷淋至填料(7)表面, 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经筒体底部流出作为进入 卜 个第二筒体(13)的待处理的水, 从最后一个第二筒体(13)底部流出的未蒸发的 水与来 ΙΊ所 冷凝器 (3)的待处理的水混合后 , 重新进入所述换热器 (5)与热源换热, 来 IS所述冷凝器(: 的待处理的水在进入所述换热器 (5)之前分出 2条支路,其中的第 1条支路连接至第 I 个 ¾ · 筒体的底部和所述第 2个第二筒体之间的管道, 使得从所述第 1个第二筒休的底部流出的 述未蒸发的水与来自所述冷凝器的待处理的水 混合后再进入所述第 2个第二筒体: 从 ^τ ί : 筒体(13)的填料 (7)表面蒸发出来的所述水蒸气经管道汇合后被 引导至所述冷凝器(¾ :处 理的水进行热交换被凝结为冷凝水, 流入到冷凝水收集装置 (9)内。

[0050] 7、 另一种多桶多级串联水处理装置

[005.1 ] 如图 7所示, 包括第一筒体(12)、 冷凝水收集装置 (9)、 3个第二筒体(1 3)、 换

(5), 所述第一筒体(12)中设有冷凝器(3), 第二筒体(13)内设有喷淋装 覽(8)和填料(7) : i.i 处理的水流经冷凝器 (3)后被导入所述换热器(5)与热源换热, 然后依次被导入所述: 个 ":. . 筒体中, 在一个所述第二筒体(13)中, 来自前一个第二筒体(13)的待处理的水迎过喷 淋装 (8)喷淋至填料(7)表面, 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经筒体底部流出作为进入—卜 个第二筒体(13)的待处理的水, 从最后一个第二筒体(13)底部流出的未蒸发的 水 来 Π所 冷凝器 (3)的待处理的水混合后, 重新进入所述换热器 (5)与热源换热, 如此循环; 从 筒体(13)的填料 (7)表面蒸发出来的所述水蒸气经管道汇合后被 引导至所述冷凝器 (3) 待处 理的水进行热交换被凝结为冷凝水, 流入到冷凝水收集装置 (9)内。

[0052] 8、 多桶多效并联水处理装置

[0053]如图 8所示, 包括第一筒体(12)、 冷凝水收集装置 (9)、 3个第二筒体(Π)、 : ;个1 器 (1 1)和换热器 (5) , 所述第一筒体中设有冷凝器 (3) , 每一个第二筒体 ( 1 )内均设 ι喷淋 置 (8)和填料(7); 待处理的水依次流经冷凝器 (3)和第 3个再热器 0.1)后, 分 'λ路被分别 '.;·入 所述换热器 (5)和第 1至第 2个再热器(11 )中,然后分别被导入所述第 L至第 2个 嘗屮 的所述喷淋装置 (8), 被喷淋至各所述第二筒体中的填料(7)表面, 一部分水蒸发为水燕 ' ί— 未蒸发的水分别流至所述各第二筒体底部; 所述第 1至第 2个第二筒体(13)中的水 t彼 '.Γ 别引导至所述第 1至第 2个再热器(11)与待处理的水进行换热, 从所述第 I 至第 2个山:热^ (11)中流出的水蒸气汇合后被引导至所述冷凝 (3)与待处理的水进行热交换被凝结为 说 明 书 水, 流入到冷凝水收集装置 (9)内; 从第 1至第 2个第二筒体(13)底部流出的所述未燕发的水 与待处理的水混合后被分别导入所述换热器 (5)和所述第 1至第 2个再热器(1 1 )中: 热器 (5)中, 所述待处理的水与热源换热。

[0054] 9、 多桶多效串联水处理装置

[0055]如图 9所示, 包括第一筒体 (12)、 冷凝水收集装置 (9)、 3个第二筒体(1 3)、 Α ' 个 器(11)和换热器(5) , 所述第一筒体中设有冷凝器 (3), 第二筒体(U)内设有喷淋装:' i ': (8)和」 A 料(7);待处理的水依次流经冷凝器 (3)和第 3个再热器(11)后被导入所述换热器(5) 1 j热源換 热,然后被导入第 1个第二筒体(13)的喷淋装置 (8)喷淋至所述第 1个第二筒体(1¾的 ¾料 (7 ) 表面, 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经所述第 1个第二筒体 :3)的底部流出, 第 1个再热器之后被导入第 2个第二筒体(13)的喷淋装置 (8)喷淋至所述第 2个第 筒休 ( 1:;; 的填料 (7)表面,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未蒸发的水 经所述第 2个第二筒体(1 3)的底部 . 然后经第 2个再热器, 以此类推, 待处理的水在第 3个第二筒体(13)中通过其中的 唢淋¾丫'';' (7)喷淋至其中的填料 (7)表面, 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经所述第 3个笫 ί : (13)底部流出, 与来自第 3个再热器(11)的待处理的水混合后, 重新进入所述换热器( ) ¾ 源换热;从第 i个所述第二筒体(11)的填料 (7)表面蒸发出来的所述水蒸气被导入第 1 个所 再热器(11)中与流经其中的待处理的水换热, i = 2、 3 , 然后从各再热器(1 1 )屮流; Π的水 蒸气和部分冷凝水汇合后被引导至所述冷凝器 (3)与待处理的水进行热交换被凝结为冷¾水 流入到冷凝水收集装置(9)内。

[0056] 10、 另一种多桶多效串联水处理装置

[0057] 如图 10所示, 与实例 9不同之处在于, 来自所述第 3个再热器(11)的^处现的水 — 进入所述换热器 (5)之前分出 2条支踭, 其中的第 1 条支路连接至所述第 3个第: -. i W iA 'A ) 的底部和所述第 3个再热器之间的管道, 使得从所述第 3个第二筒体(I )的底部流出的所 未蒸发的水与来自所述第 3个再热器的待处理的水混合后再进入所述换 器(5)。

[0058] 11、 单桶喷淋冷凝单效立式水处理装置

[0059] 如图 11所示, 包括筒体 (2)、 冷凝填料 (3)、 冷凝喷淋装置、 预热器(1 6)、 冷凝水收 集装置 (9)、 换热器 (5)、 蒸发喷淋装置 (8)和蒸发填料(7), 所述冷凝填料 (3)、 冷凝喷淋

(15)、 冷凝水收集装置 (9)、 蒸发喷淋装置 (8)和蒸发填料 (7)设置在所述筒体 (2)屮, f. 处川: 的水被引入所述换热器 (5)中与热源换热, 然后通过所述蒸发喷淋装置 (8)喷淋至所述蒸 ^ 料 (7)表面, 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 未蒸发的水流至筒体底部, 所述水蒸气被引 所 凝填料被凝结为冷凝水, 所述冷凝水被冷凝水收集装置(9)收集后, 其中的一部分被「 I入 )λ- 预热器 (16)中, 用于预热所述待处理的水, 所述冷凝水从所述预热器(16)中流出后被引 1 . 说 明 书 所述冷凝喷淋装置(15)喷淋至所述冷凝填料表 面。

[0060]本发明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 各部件的结构、 设置位置、 及其连接都是 '以 ί 变化的,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凡根据本发明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 Μ变換 . 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