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DIFFERENTIAL FEED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SUITABLE FOR BROADBAND PLANAR DIPOLE ANTENNA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8/058794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are a differential feed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suitable for a broadband planar dipole antenna.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coplanar micro-strip line and a feeding stub line, wherein a feeding port is provided on two ends of the feeding stub line; the feeding stub line is vertical to the coplanar micro-strip line; and the feeding stub line and the coplanar micro-strip line are respectively positioned on an upper and lower surface of a dielectric substrate. The two feeding ports have the same feeding amplitude and have currents with a 180-degree phase difference, so that differential feeding of the antenna is achieved. The structur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novel.

Inventors:
LI RONGLIN (CN)
GAO XIAONA (CN)
CUI YUEHUI (CN)
LIU HUI (CN)
NIU YAO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6/109615
Publication Date:
April 05, 2018
Filing Date:
December 13, 2016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UNIV SOUTH CHINA TECH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1Q1/38; H01Q1/24; H01Q1/50
Foreign References:
US20060091974A12006-05-04
CN105932410A2016-09-07
CN104638347A2015-05-20
CN104157968A2014-11-19
Attorney, Agent or Firm:
GUANGZHOU HUAXU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O., LTD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适用于宽带平面振子天线的差分馈电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 个共面微带线及一个馈电短截线, 所述馈电短截线的两端设置馈电端 口, 所述馈电短截线跨接在共面微带线上, 所述馈电短截线与共面微 带线位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且不同面。

[权利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差分馈电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面微带线 具有阻抗匹配的作用, 具体为渐变微带线或分段微带线。

[权利要求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差分馈电结构, 其特征在于, 两个馈电端口的 一端分别与共面微带线中连接, 另一端与馈电短截线的两端连接。

[权利要求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差分馈电结构, 其特征在于, 当共面微带线为 两个吋, 两个共面微带线相互垂直。

[权利要求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差分馈电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短截线 与共面微带线垂直。

[权利要求 6]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 1-5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宽带平面振子天线的差分 馈电结构的馈电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两个馈电端口馈入幅度相同, 相 位相差 180度的电 、¾?

[权利要求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馈电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两个馈电端口中一个 馈入相位为 0度的电流, 另一个馈电端口馈入相位为 180度的电流, 所 述电流幅度相等。

Description:
说明书 发明名称:一种适用于宽带平面振子天线的差 分馈电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天线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宽带平面振子天线的差分 馈电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差分馈电天线便于与差分有源电路集成, 并可获得高极化纯度和极化隔离, 已 有的天线设计中, 大多数天线设计为单端口天线。 单端口天线与射频前端差分 系统的连接,需将差分信号转换为单端信号后 入单端口天线, 而转换的方式通 常采用巴伦, 使用巴伦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如引起射频前端损耗,集成度较低 等。 差分天线改变单端口馈电方式, 采用双馈电端口,对两馈电端口直接输入差 分信号,从而避免使用巴伦,减小了信号在输入 口的损耗,提高了天线的效率。 技术问题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宽带平面振子天 线的差分馈电结构及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4] 该方法通过共面微带线实现振子天线的差分馈 电, 该方法简单, 新颖, 且实现 简便。

[0005]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适用于宽带平面振子天线的差分馈电结构 , 包括一个共面微带线及一个馈 电短截线, 所述馈电短截线的两端设置馈电端口, 所述馈电短截线跨接在共面 微带线上, 所述馈电短截线与共面微带线分别位于介质基 板的上、 下表面。

[0007] 所述共面微带线具有阻抗匹配的作用, 可以为渐变微带线或分段微带线等各种 形式的共面微带线。

[0008] 所述两个馈电端口的一端分别与共面微带线连 接, 另一端与馈电短截线的两端 连接。 [0009] 所述两个馈电端口馈入幅度相同, 相位相差 180度的电流, 实现天线的差分馈 电。

[0010] 一个馈电端口馈入电流的相位为 0度, 另一个馈电端口馈入电流的相位为 180度

, 所述电流幅度相等。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2] (1)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分馈电方法, 有利于采用该方法馈电的天线与射频前 端集成, 提高系统的集成度。

[0013] (2) 该差分馈电网络直接与天线的极化振子共面集 成, 简单新颖, 实用性强

[0014] (3) 本发明通过共面微带线实现振子天线的差分馈 电, 该方法实现简便, 易 于加工。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15] 图 1是本发明的差分馈电宽带圆极化平面天线的 维图。

[0016] 图 2是本发明的差分馈电宽带圆极化平面天线的 电结构的放大图。

[0017] 图 3是本发明的差分馈电宽带圆极化平面天线的 抗带宽。

[0018] 图 4是本发明的差分馈电宽带圆极化平面天线的 比。

[0019] 图 5是本发明的差分馈电宽带圆极化平面天线的 益。

[0020] 图 6是本发明的差分馈电宽带圆极化平面天线的 向图。

[0021] 图 7是本发明的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天线的 维图。

[0022] 图 8是本发明的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天线的 电结构的放大图。

[0023] 图 9是本发明的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天线的 抗带宽。

[0024] 图 10是本发明的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天线的 益。

[0025] 图 11是本发明的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天线的 向图。

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不限于此。

[0027] 实施例 1

[0028] 实施例 1为本发明馈电结构及方法应用在宽带圆极化 面天线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如图 1所示, 一种差分馈电宽带圆极化平面天线, 包括天线辐射单元 1, 反射板 2, 支撑柱 3, 二端口馈电网络 4。 天线辐射单元 1通过支撑柱 3固定于反射板 2的 上方, 距离为 0.27λ。, λ。为该天线的中心谐振频率在自由空间中的 长。

[0030] 如图 2所示, 二端口馈电网络 4包括渐变共面微带线 7, 馈电短截线 8及两个馈电 端口 9Α, 9Β。 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渐变共面微带线应用吋为两 条, 馈电短截线垂 直跨接在两条微带线上, 渐变共面微带线 7连接两对非中心馈电弯折振子 6Α, 6Β , 蚀刻于介质基板的下表面, 馈电短截线 8与渐变共面微带线 7垂直且蚀刻于介 质基板上、 下表面; 两个馈电端口 9Α, 9Β由两根同轴线进行馈电, 同轴线的一 端穿过反射板 2, 同轴线的内导体通过孔穿过介质基板与馈电短 截线 8相接, 外 导体与共面微带线 7 相接, 两根同轴线的另一端馈入的电流幅度相同, 相位相差 180°, 该电流由 180°的混合网络实现。

[0031] 如图 3所示为采用本发明馈电结构及方法的宽带圆 化差分馈电平面天线阻抗 带宽, 回波损耗在 1.49-3.14GHz内达至 IJ-15dB。

[0032] 如图 4所示, 为采用本发明馈电结构及方法的宽带圆极化差 分馈电平面天线轴 比, 轴比在 1.49-3.14GHz内达 SJ-15dB。

[0033] 如图 5所示, 为采用本发明馈电结构及方法的宽带圆极化差 分馈电平面天线的 增益, 增益在 1.7-2.84GHz内在 3dB以下。

[0034] 如图 6所示, 为本实施例所得的此宽带圆极化差分馈电平面 天线的水平面方向 图。 由此图可得出结论, 该宽带圆极化差分馈电平面天线具有稳定的方 向图, 且辐射前后比在 15dB以上。

[0035] 实施例 2:

[0036] 如图 7所示, 采用本发明的馈电结构及方法的差分馈电宽带 双极化平面天线, 包括天线辐射单元 1、 反射板 2、 支撑柱 3、 四端口馈电网络 11。 天线辐射单元通 过支撑柱固定于反射板的上方, 距离为 0.25λ 0 ,λ。为该天线的中心谐振频率在自 由空间中的波长。

[0037] 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包络第一振子, 第二振子和介质基板, 第一振子包括一对第 一半波振子,蚀刻于介质基板的下表面; 所述第二极化振子包括一对第二半波振 子, 蚀刻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 辐射单元尺寸 0.42λ。*0.42λ。, λ。为该天线的中心 谐振频率在自由空间中的波长。

[0038] 如图 8所示, 四端口馈电网络 11包括第一差分馈电网络和第二差分馈电网络

第一差分馈电网络包括第一共面微带线 12Α, 第一馈电短截线 12B和两个馈电端 口 12C, 12D, 第一共面微带线 12A与第一振子相接, 蚀刻于介质基板 5的下表面 , 第一馈电短截线 12B与第一共面微带线 12A垂直, 蚀刻于介质基板上表面, 两 个馈电端口 12C, 12D位于第一馈电短截线 12B的两端; 第二差分馈电网络包括 第二共面微带线 13A, 第二馈电短截线 13B和两个馈电端口 13C, 13D, 第二共面 微带线 13A与第二振子相接, 蚀刻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 第二馈电短截线 13B与 第二共面微带线 13A垂直, 蚀刻于介质基板的下表面, 两个馈电端口 13C, 13D 位于第二馈电短截线 13B的两端;

[0039] 如图 8所示, 四端口馈电网络, 第一差分馈电网络的两个馈电端口 12C, 12D由 两根同轴线进行馈电, 同轴线的一端穿过反射板, 同轴线的内导体通过过孔穿 过介质基板与第一馈电短截线 12B相接, 外导体与第一共面微带线 12A相接, 两 根同轴线的另一端馈入的电流幅度相同, 相位相差 180°, 该电流由 180°的混合网 络实现; 第二差分馈电网络的两个馈电端口 13C, 13D由两根同轴线进行馈电, 同轴线的一端穿过反射板, 同轴线的内导体与第二馈电短截线 13B相接, 夕卜导体 通过过孔穿过介质基板与第二共面微带线 13A相接, 两根同轴线的另一端馈入的 电流幅度相同, 相位相差 180°, 该电流由 180°的混合网络实现。

[0040] 如图 9所示, 为本实施例所得的此宽带双极化差分馈电平面 天线带宽, 回波损 耗在 1.7-2.7GHz内达至 IJ-15dB, 极化隔离度达 60dB以上。

[0041] 如图 10所示, 为本实施例所得的此宽带双极化差分馈电平面 天线两种极化的增 益, 两种极化的增益在 1.7-2.7GHZ内达到 9.5dBi左右。 [0042] 如图 11所示, 为本实施例所得的此宽带双极化差分馈电平面 天线的水平面方向 图。 由此图可得出结论, 该宽带双极化差分馈电平面天线具有稳定的方 向图, 且辐射前后比在 15dB以上。

[0043]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 例的限制, 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 所作的改变、 修饰、 替代、 组合、 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