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MODUL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024299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display panel (1A) and a display module (10A, 10B, 10C). The display panel (1A, 1B, 1C) has a display region (101) and a non-display region (102A, 102B, 102C), and a border (11) between the display region (101) and the non-display region (102A, 102B, 102C) comprises at least one arc-shaped structure, which facilitates the design of a display module having an arc-shaped narrow frame, reduces the area of the frame (2A, 2B, 2C), and increases a display area; the display panel better conforms to natural physiological display contours of human eyes, and achieves a more comfortable and natural display effect.

Inventors:
LI WENQI (CN)
QIN WE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86610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26, 2015
Filing Date:
November 06,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G02F1/133; G02F1/13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849255A2010-09-29
CN101577071A2009-11-11
CN1540396A2004-10-27
CN101726927A2010-06-09
JP2008046307A2008-02-28
Attorney, Agent or Firm:
DRAG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FIRM (CN)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1. 一种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之间的边界包括至少一个弧形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界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界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边界, 所述第一边界为弧形结构,

所述第二边界为直线形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显示区相对应的区域的形状均与所 述显示区的形状相同或相对应。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与所述显示区相对应的中心区和外围布线区, 所述中心区包括交叉设置以界定多个像素区的栅极线和数据线, 靠近所述弧形结构的多个像素区依照所述弧形结构的走向排列。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围布线区包括与所述栅极线连接的栅极驱动芯片以及与所述数据 线连接的源极驱动芯片,

所述外围布线区内的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的布线结构均为弧形。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极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边界对应设置,

与所述弧形结构相对应设置的所述栅极驱动芯片具有相对设置的弧形边 和相对设置的直线形边,

所述直线形边与所述第二边界平行设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周围设有与所述栅极线连接的引脚,

远离所述第一边界的所述弧形边上的引脚沿着与所述第二边界平行的方 向向外延伸,

相对设置的所述直线形边上的、 对应的引脚的连线为与所述弧形边形状 相对应的弧形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靠近所述第一边界的所述弧形边上的引脚均沿着远离该弧形边的中心的 方向延伸。

9. 一种显示模组, 包括显示面板和边框,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 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边框的内边界的形状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边界形状相匹配。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显示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的外边界的形状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边界的形状相匹配。

11 .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显示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的外边界具有相对设置第≡边界和相对设置的第四边界, 所述第≡边界和所述第四边界均为直线形结构,

相邻的所述第三边界和所述第四边界相接处为圆角结构。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1所述的显示模组, 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第三边界和所述第四边界相接处设有功能按键。

Description:
种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边框, 显示面板是由

后形成的,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中心区 (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对应) 和外围布 线区(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对应), 所述中心区包括交叉设置的栅极线和数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 平、

显示模组的外形、 显示效果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显示模组的外形一 般是矩形结构, 栅极线和数据线均为直线型布线方式, 外形结构单一, 显示 区边缘区域响应^间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显示效 果更加舒适自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 ^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显示面板, 所述显 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之间的边界包括 至少一个弧形结构。

迸一步的, 所述显示区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界和两 个相对设置的 第二边界, 所述第一边界为弧形结构, 所述第二边界为直线形结构。

迸一步的,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所述阵列基板和彩 膜基板与所述显示区相对应的区域的边界的形 状均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界的形 状相同或相对应。 迸一步的,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与所述显示区相对应的中心 区和外围布线 区, 所述中心区包括交叉设置以界定多个像素区的 栅极线和数据线, 靠近所 述弧形结构的多个像素区依照所述弧形结构的 走向排列。

进一步的, 所述外围布线区包括与所述栅极线连接的栅极 驱动芯片以及 与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源极驱动芯片, 所述外围布线区内的所述栅极线和所述 数据线的布线结构均为弧形。

迸一步的, 所述栅极驱动芯片于所述第一边界对应设置, 与所述弧形结 构相对应设置的所述栅极驱动芯片具有相对设 置的弧形边和相对设置的直线 形边, 所述直线形边与所述第二边界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 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周围设有与所述栅极线连 接的引脚, 远 离所述第一边界的所述弧形边上的引脚沿着与 所述第二边界平行的方向向外 延伸, 相对设置的所述直线形边上的、 对应的引脚的连线为与所述弧形边形 状相对应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 靠近所述第一边界的所述弧形边上的引脚均沿 着远离该弧形 边的中心的方向延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 包括显示面板和边框, 所述显示面板为上 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边框的内边界的形状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界 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边框的外边界的形状与所述显 示区的边界的形状相匹配。 迸一步的, 所述边框的外边界具有相对设置第≡边界和相 对设置的第四 边界, 所述第三边界和所述第四边界均为直线形结构 , 相邻的所述第三边界 和所述第四边界相接处为圆角结构。

进一步的, 相邻的所述第三边界和所述第四边界相接处设 有功能按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有利于弧形窄边框显示模组的设计, 大大地减小 边框范围, 增大了能显示的面积; 且更加符合人眼生理的自然显示轮廓, 显 示效果更加舒适自然, 梦幻。

图 i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 10A的平面示意图;

图 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示意 ; 图 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像素区的局部放 示意图; 图 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栅极驱动芯片 5A的示意图;

图 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显示模组 10B的平面示意图

图 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示意 ;

图 7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显示模组 10C的平面示意图

图 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示意 ;

图 9是表示本发明显示模组 10A应用在笔记本电脑的示意图

图 10是表示本发明显示模组 10A应用在手机的示意图;

图 11是表示本发明显示模组 10A应用在电视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 明, 所举实施例仅用于 解释本发明, 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第一实施例)

如图 i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1A具有显示区 101和非显示区 102A, 显示区 101 与非显示区 102A之间的边界包括至少一个弧形结构 (第一边界 显示面板 1A的显示区 101 的边界包括一个弧形结构, 有利于弧形窄边 框显示模组 10A的设计, 大大地减小了边框范围, 增大了能显示的面积, —且. 更加符合人眼生理的自然显示轮廓, 显示效果更加舒适自然, 梦幻。

显示区 101 与非显示区 102A之间的边界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界 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边界 12, 第一边界 11为弧形结构, 第二边界 12为 直线形 构。

弧形结构可以采 ^半圆形、 优弧、 劣弧等, 弧形结构的弧度可以根据实 际需要设定。

本实施例中, 第一边界 11为弧形结构, 第一边界 11 的中心即为弧形结 构的顶端。 以下均以第一边界 I I 为弧形结构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1A 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 10A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1A和边框 2A, 边框 2A 的内边界的形状与显示区 101 的边界 (第一边界 1 !及第二边界 12) 的形状 相匹配。

边框 2A的外边界也与显示区 10!的边界 (第一边界 1 !及第二边界 12 ) 的形状相匹配,边框 2A的外边界具有相对设置的直线形的第三边界 21A、 以 及相对设置的呈弧形结构的第四边界 22A。

另外, 虽然未图示, 显示面板 1A 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阵列基板 和彩膜基板与显示区相对应的区域的边界的形 状均与显示区的边界的形状相 同。

如图 2所示, 阵列基板包括与显示区 101 (参照图 1 ) 相对应的中心区 3 和与非显示区 102A (参照图 1 )相对应的外 布线区 4A, 该中心区 3包括交 叉设置以界定多个像素区 7的栅极线 31和数据线 32, 靠近弧形结构的多个 像素区 7依照弧形结构的走向排列。

为了适应显示面板 1A的显示区 101的第一边界 11 (参照图 1 )的弧形结 构形式, 靠近第一边界 11的像素区 7依照弧形结构的走向排列, 且呈阶梯式 结构, 如图 3所示, 从而形成光滑的显示边界。

如图 1及图 2所示, 栅极线 31和数据线 32将像素区 7界定为若千行, 若干行像素区 Ί分别靠近对应的第一边界 I I的弧形结构的两端为弧形。在此, 图 2中只显示了像素区 7的右端的一部分。 若干行像素区 7在与第二边界 12 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分别由相对设置的第二边 界 12向第一边界 I I的弧形结 构的顶端逐渐变长, 像素区 Ί在与第二边界 12垂直的方向上, 自第一边界 11的弧形结构的顶端至第一边界 11的两端,像素区 7的长度逐渐变短, 以形 成与第一边界 π的弧形结构相对应的弧形结构。

外围布线区 4A包括与栅极线 31连接的栅极驱动芯片 5A以及与数据线 32连接的源极驱动芯片 6, 外围布线区 4A内的栅极线 31和数据线 32的布 线结构均为弧形。

栅极线 31和数据线 32的布线结构为弧形,保证了边框美观的弧形 计; 同时相比较传统的矩形面板的直线走线, 缩短了路线, 减小了数据线和栅极 线的阻抗, 大大减小了 RC延迟, 因此降低了显示器、 特别是大尺寸显示器 边界区域响应时间较慢的可能性, 且有利于弧形窄边框显示模组的设计。 源极驱动芯片 6为矩形结构, 对应第二边界 12设置, 栅极驱动芯片 5A 与第一边界 11对应设置。

如图 4所示, 栅极驱动芯片 5A具有相对设置的弧形边 51和相对设置的 直线形边 52。 在此, 弧形边 51与显示区 101的第一边界 11 (参照图 1 ) 相 匹配, 直线形边 52与显示区 101的第二边界 12 (参照图 1 ) 平行设置。

由于栅极驱动芯片 5A采用与第一边界 11 (参照图 1 )相对应的弧形结构, 因而更加贴合了显示面板 1A的显示区 101与非显示区 102A之间的弧形显示 边界(参照图 1 ) 和包括弧形结构的边框 2A的外观。 因此, 可以更进一步的 压缩边框, 更有利于弧形窄边框的显示模组 10A的设计。

栅极驱动芯片 5A 外形的设计, 避免了以往规整矩形结构的栅极驱动芯 片 5A对弧形边界边框 2A的限制,更加有利于窄边框的显示模组 10A的设计。

另外, 栅极驱动芯片 5A的周围设有与栅极线 31连接的引脚, 远离第一 边界 11 (参照图 1 ) 的弧形边 51上的引脚沿着与第二边界 12 (参照图 1 )平 行的方向向外延伸, 相对设置的直线形边 52上的、对应的引脚的连线为与弧 形边 51形状相对应的弧形结构。

引脚的设置形式有利于栅极线 31的布线。

靠近第一边界 11的弧形边 51上的引脚均沿着远离该弧形边 51的中心的 方向延伸。

并且, 靠近第一边界 11 (参照图 1 ) 的弧形边 51以其中心点划分为第一 区域和第二区域, 位于中心点上部的第一区域内的引脚全部向上 倾斜, 位于 中心点下部的第二区域内的引脚全部向下倾斜 。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芯片 5A为弧形结构且源极驱动芯片 6为矩 形结构, 但并不限于此。 也可以使源极驱动芯片 6为弧形结构且使栅极驱动 芯片 5A为矩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 显示面板 1A 整体的外边界包括至少一弧形结构, 边框 2A与显示面板 1A的连接部位的形状与显示面板 IA的外边界的形状相同, 边框 2A的外边界的形状与显示面板 1A的外边界的形状相同, 相应的, 形成 显示面板 I A 的阵列基板、 彩膜基板与弧形结构相对应的部位均为弧形, 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亦按照阵列 基板、 彩膜基板的形状分布。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 并省略其 详细说明。 就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 10B而言,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 在显示面 板 IB的非显示区 102B的形状、边框 2B的形状、 以及栅极驱动芯片 5B的形 状上有所不同。

如图 5、 图 6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显示模组 10B包括显示面板 IB和边 框 2B, 显示面板 1B的显示区 10!与非显示区 102B之间的边界包括至少一 个弧形结构 (第一边界 11 )。

如图 5所示, 由于显示面板 IB的非显示区 102B的形状与边框 2B的形 状相同, 因此以下仅以边框 2B为例迸行说明。

边框 2B的内边界的形状与显示区 101与非显示区 I02B之间的边界的形 状相匹配。

边框 2B的外边界包括: 相对设置的直线形状的第三边界 21B; 以及相对 设置的包括弧形结构的第四边界 22B。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 第二实施例的第 四边界 22B由一个直线结构和连接于该直线结构的两端 的弧形结构构成。

如图 6所示, 与边框 2B的形状相对应地配置于外围布线区 4B内的栅极 驱动芯片 5B为矩形结构。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 并省略其 详细说明。

如图 7、 图 8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显示模组 10C包括显示面板 1C和边 框 2C, 显示面板 1C的显示区 101与非显示区 I02C之间的边界包括至少一 个弧形结构 (第一边界 11 )。

边框 2C的内边界的形状与显示区 101与非显示区 102C之间的边界的形 状相匹配。

边框 2C 的外边界具有相对设置第三边界 2IC 和相对设置的第四边界 22C, 第 ΞΞ边界 2IC和第四边界 22C均为直线形结构, 相邻的第 边界 2IC 和第四边界 22C相接处为圆角结构。

并且, 在相邻的第≡边界 21C和第四边界 22C相接处设有功能按键 8。 充分利用边框的空间, 有利于窄边框的设计。

显示面板 1C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与显示区 101相对应的中心区 3和外围布线区 4C, 该中心区 3包括交叉设置以界定多个像素区 7的栅极线 31和数据线 32, 靠近弧形结构的多个像素区 7依照弧形结构的走向排列。

为了适应显示面板 1C的显示区 101的第一边界 11的弧形结构形式, 靠 近第一边界 11的像素区 7依照弧形结构的走向排列, 且呈阶梯式结构(如图 3所示), 从而形成光滑的显示边界。

栅极线 31和数据线 32将像素区 7界定为若干行, 若千行像素区 7分别 靠近对应的第一边界! 1的弧形结构的两端为弧形,若干行像素区 7在与第二 边界 12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分别由相对设置的第二 界 12向第一边界 11的 弧形结构的顶端逐渐变长。

本实施例中为了外形美观,弧形结构的顶端在 第一边界 11的中心,因此, 像素区在与第二边界 12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分别由相对设置的第二 界 12 向第一边界 11的中心逐渐变长。 但是, 第一边界 I I的结构形式并不限于此, 第一边界 11上形成的弧形结构的顶端可以选择在第一边 I I的中心的两侧, 第一边界 I I上也可以形成 2个以上的弧形结构。

外围布线区 4C包括与栅极线 31连接的栅极驱动芯片 5B以及与数据线 32连接的源极驱动芯片 6,外围布线区 4C内的栅极线 31和数据线 32的布线 结构均为弧形。

栅极线 31和数据线 32的布线结构为弧形,保证了边框美观的弧形 计; 同时相比较传统的矩形面板的直线走线, 缩短了路线, 减小了数据线和栅极 线的阻抗, 大大减小了 RC延迟, 因此降低了显示器、 特别是大尺寸显示器 边界区域响应时间较慢的可能性; 且有利于弧形窄边框显示模组的设计。

栅极驱动芯片 5B与第一边界 I I对应设置, 源极驱动芯片 6与第二边界 12对应设置, 源极驱动芯片 6和栅极驱动芯片 5B均为矩形结构。

(显示模组的应用)

图 9是表示本发明显示模组 10A应用在笔记本电脑的示意图; 图 10是 表示本发明显示模组 10A应 ^在手机的示意图;图 11是表示本发明显示模组 i OA应用在电视上的示意图。 边框变窄了, 能显示的范围变大; 更加符合人眼生理的自然显示轮廓, 显示效果更加舒适自然, 梦幻。

以上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润饰和改进, 这些润饰和改进也应 视为本发明保护范 。




 
Previous Patent: MACROLIDE COMPOUND

Next Patent: TOY PL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