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DRILLING PLATFORM WITH FIVE OR MORE BUOYS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127498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drilling platform with five or more buoys comprises multiple buoys located at a lower portion of the platform and a platform body located at an upper portion of the platform, wherein the buoys are arranged below the platform body in the form of a structure of three rows and three lines or a structure of more than three rows and three lines. The drilling platform can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due to the fact that high wave impulses cause high frequency shifting and shaking of the platform, the drilling operation is difficult and the drilling quality is poor. The drilling platform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gravity center of the platform becomes a supporting point of buoyancy of the platform, when the gravity center of the platform shifts leftwards, a left arm of force of the platform is gradually shortened, and a right arm of force extends gradually and is lengthened; when the gravity center of the platform shifts rightwards, the right arm of force is gradually shortened, and the left arm of force extends gradually and is lengthened; and when the gravity center of the platform is in the middle, the left arm of force and the right arm of force of the platform are equal, and due to the movement of the supporting point, the front, rear, left, and right moments of force of the supporting point of the platform stay the same, and the platform is kept in a dynamic balance all the time. The drilling platform can be used in deepwater well drilling and mining platforms, ships, naval vessels, aircraft carriers, and the like.

Inventors:
LI WEIHUA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01561
Publication Date:
August 28, 2014
Filing Date:
December 13,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LI WEIHUA (CN)
LI ZHENHAO (CN)
LI XUXIA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63B35/44
Foreign References:
CN203294293U2013-11-20
US3592155A1971-07-13
US3765353A1973-10-16
US3785313A1974-01-15
US4275679A1981-06-30
CN1769134A2006-05-10
Download PDF:
Claims:
1. 一种具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多浮筒的钻井平台, 包括位于平台下部的多个浮筒和位于平 台上部的钻井平台, 其特征是, 所述多个浮筒为五个或五个以上浮筒, 浮筒采用三排三行或 三排三行以上结构形式布置于平台的下面。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具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多浮筒的钻井平台, 其特征是, 所述多个 浮筒横直串联连接起来。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具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多浮筒的钻井平台, 其特征是, 所述浮筒 立式布置于平台的下面。

4. 根据权利要求 1-3中任一所述的具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多浮筒的钻井平台, 其特征是, 所述浮筒为锥底平顶空心圆筒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具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多浮筒的钻井平台, 其特征是, 所述浮筒 为 9个, 按三排三行结构形式立式布置于支撑平台的下面, 浮筒上端与平台下面的工字钢焊 接, 浮筒下部用无缝钢管横直串联起来。

6. 根据权利要求 1-2中任一所述的具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多浮筒的钻井平台, 其特征是, 五个或五个以上多个浮筒卧式布置于船体或航母的下面。

7.根据权利要求 1-2与权利要求 6所述的具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多浮筒的钻井平台, 其特征是所述浮筒为空心流线型结构。

Description:
具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多浮筒的钻井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多浮筒的 钻井平台, 属于深海钻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钻井平台一般采用 4个浮筒, 浮筒设置成二排二行的结构形式, 用以支撑平台。 当平台的一边在浪谷另一边在浪尖时, 平台倾斜度直接等于浪高度。 当浪谷浪尖不断变换时, 平台就会不断地左右摇晃, 且倾斜高度与浪高成 IH比。 因此, 风高浪大时钻井平台的稳定性 较差, 高风浪的涌动会造成平台过于晃动, 使钻井操作或钻井作业十分困难, 钻井质量不高, 甚至容易产生溢油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多浮 筒的钻井平台。 利用五个或五个以上多个浮筒并且浮筒采用三 排三行或三排三行以上结构形式设置于平台下 方, 提高钻井平台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多浮筒的钻井平台, 包括位于 平台下部的多个浮筒和位于平台上部的钻井平 台, 其特征是, 所述多个浮筒为五个或五个以 上浮筒, 浮筒采用三排三行或三排三行以上结构形式布 置于平台的下面。

上述方案中, 所述多个浮筒横直串联连接起来。

上述方案中, 所述浮筒立式布置于平台的下面。

上述方案中, 所述浮筒为锥底平顶空心圆筒结构。

上述方案中, 所述浮筒为 9个, 按三排三行结构形式立式布置于平台的下面, 浮筒上端 与平台下面的工字钢焊接, 浮筒下部用无缝钢管横直串联起来。

进一步地, 五个或五个以上多个浮筒卧式布置于船体或航 母的下面。用以保证船体平衡。 并把动力与变速系统装在后面流线型浮筒中, 推进系统放在浮筒外。

本实用新型具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多个浮筒, 浮筒采用三排三行或三排三行以上结构形式 设置于平台的下面, 提高了钻井平台的稳定性, 以利于深海钻井操作。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看立体示意图;

图 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看立体示意图;

图 3是本实用新型中立式浮筒的主视图;

图 4是图 3的俯视图; 图 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看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直径 10米、 高 35米, 其中锥底高度为 5米的锥底平顶空心圆筒为浮筒 (如图 3和图 4 ) 9个, 按三排三行立式排列, 浮筒下部用 20cm大无缝钢管, 横直串联焊接各个浮筒, 上 端过浮筒端面中心线用 1 米 X I 米工字钢, 横直串联焊接各个浮筒, 在工字钢上面焊接四边 各超出梁端 2米的钢板作为第一层平台。 在第一层平台上面以浮筒中心线为中心焊接直 径 3 米、 高 7米上端密封的钢管为立柱, 再在立柱上端过中心线焊接 1米 X I米工字钢为梁, 按 照第一层平台板规格及尺寸焊接第二层平台板 。 在第二层平台板一边的中心点, 离台边 1.5 米距离焊接底为 7米 X 9米、顶为 ] .5 米的钢架为钻架,安装上钻机作为平台钻井钻 机。 在第一层平台板的两条垂直中心线上, 从板边取入 25米为中点, 与中点距离 2米的两边各装 1台共 8台螺旋桨主机, 再装上轴与螺旋桨作为阻推因潮流作用对平台 的移位 (如图 2、 图 5 所示)。

参照图 1, 用三排三行或三排三行以上的浮筒立式横直串 联结构支撑平台, 可根据浪高 要求设计浮筒的筒距。 一般浪高与浪距比例为 1 : 5。 浪高 7米时浪距约在 35〜40米之间。 如 用三排三行排列浮筒方式则两桶距之间距离必 须要大于浪距, 若采用四排四行排列浮筒, 则 三个浮筒之间的距离必须要大于浪距。

将五个或五个以上多个浮筒卧式布置于船体或 航母的下面。 用以保证船体动态平衡。




 
Previous Patent: LUGGAGE CASE STRUCTURE

Next Patent: PROCESSING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