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DRIVING FORCE SWITCHING APPARATUS ASSEMBLED TO ROTATING SHAFT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159269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driving force switching apparatus assembled to a rotating shaft (71) is used for providing power transmission and switching, and has a simple structure. The driving force switching apparatus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71) connected to a power source (70), the rotating shaft (71) being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10), a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20), and a engagement sleeve (30) rotating along the rotating shaft (71). The engagement sleeve (30) can move on the rotating shaft (71) and be selectively engaged with the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10) and the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20) for outputting the power to an output shaft (71b).

Inventors:
TSENG SHENG-TSA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4504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31, 2013
Filing Date:
April 23,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TSENG SHENG-TSAI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16H3/087
Foreign References:
TW201243188A2012-11-01
CN101782133A2010-07-21
CN101709766A2010-05-19
CN201003573Y2008-01-09
CN202001587U2011-10-05
US5437205A1995-08-01
US6146306A2000-11-14
JP2000310298A2000-11-07
US20050268745A12005-12-08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SANYOU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LTD. (CN)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1.一种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定义有一轴线的转动轴, 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

一转动自如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有一装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主 动轮和一被所述主动轮传动的被动轮;

一转动自如的第二驱动机构, 具有一装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主动轮和一被所述第 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传动的被动轮; 以及

一随所述转动轴转动的制动器,所述的制动器至少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上 移动, 选择性地制动该第一驱动机构或该第二驱动机构, 将动力输出。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驱动 机构的主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分别定义有一端面和形成在该端面上的齿。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驱动 机构是一减速齿轮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被动轮形成 相互啮合的形态。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驱动 机构的主动轮配合一轴承装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在所述转动 轴上转动自如; 以及该第一驱动机构的被动轮键合在一入力轴上, 该第一驱动机构的被 动轮和所述入力轴形成同步转动的形态。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驱动 机构的主动轮配合一轴承装置在所述转动轴上,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在所述转动轴 上转动自如; 以及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装置在一出力轴上。

6.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驱动 机构的被动轮装置在一差速机构上; 该差速机构具有一出力轴筒, 所述的出力轴筒和该 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形成相互键合的形态,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和所述出力轴筒 形成同步转动的形态。

7.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制动器包 含有两个端面, 分别被定义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该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设有齿 状物。

8.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制动器结 合在一套筒上, 该制动器在该套筒上移动自如; 以及该套筒配合一键前置在所述转动轴 上, 该制动器和该转动轴形成同步转动的形态。

9.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套筒设置 有一轨道;配合所述的轨道,该制动器形成有一槽,在该制动器套装在该套筒的状态下, 该制动器沿着该轨道移动。

10.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制动器 组合有一拨动工具;所述的拨动工具推动该制动器在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的位置上 移动。

11.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制动器 设置有一凹部; 该拨动工具至少有一部分被拘留在该凹部里面。

12.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拨动工 具定义有一固定端和一位在该凹部内的自由端; 该固定端枢接在一轴上, 该自由端形成 摆动自如的形态。

1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驱 动机构的主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之间配装有一皮带或链条, 该皮带或链条连 接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

1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驱 动机构的主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之间配置有一从动轮, 该从动轮分别和该第 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 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形成啮合形态。

15.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从动轮 配合一轴承装设在一入力轴上, 形成转动自如的形态。

16.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驱 动机构的主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分别定义有一端面和形成在端面上的齿; 该制动器包含有两个端面, 分别被定义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该第一端面和第二 端面分别设有齿状物; 该制动器位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 该第一端面的齿状物和第一驱 动机构主动轮的齿形成啮合形态, 该第一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 该制动器位在第二位置的状态下, 该第二端面的齿状物和第二驱动机构主动轮的齿 形成啮合形态, 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

17.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驱 动机构的主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之间配置有一皮带或链条, 和一从动轮。

18.如权利要求 17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从动轮 配合一轴承装设在一入力轴上, 形成转动自如的形态; 该从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 动轮形成啮合形态; 以及该皮带或链条装设在该从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上; 在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随该转动轴同步转动的状态下,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传 动该从动轮, 该从动轮带动该皮带或链条, 以驱动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传动一出力 轴。

19.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制动器 经一手动控制系统推动。

20.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制动器 经一自动控制系统推动。

21.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制动器 形成一轮状结构的形态。

2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转动轴 连接一动力源; 所述的动力源是一马达。

2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转动轴 连接一动力源; 所述的动力源是一引擎。

2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转动轴 包括一入力轴。

2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转动轴 包括一出力轴。

26.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转动轴 连接一动力源; 该动力源将动力传递到一入力轴和一出力轴上

27.如权利要求 26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入力轴 设置有一入力齿轮组和一变速控制部; 该入力齿轮组至少配置有一类弹簧体、 一传动套 筒和一控制推筒; 以及该入力轴的转动动力经该控制推筒传给该类弹簧体, 该入力齿轮 组产生转动的形态。

28.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变速控 制部包括有一变速控制电机和一被该变速控制电机驱动的转盘; 所述的转盘控制推动该 控制推筒。

29.如权利要求 26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出力轴 装置有一出力齿轮组; 所述的出力齿轮组具有多个出力齿轮; 每一个出力齿轮之间配置 有一单向轴承。

30.如权利要求 26所述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出力轴 装置有一差速机构和一出力轴筒; 该出力轴筒上设置有一出力齿轮组, 所述的出力齿轮 组具有多个出力齿轮; 每一个出力齿轮配合一轴承配装在该出力轴筒上, 每一出力齿轮 形成转动自如的形态。

Description:
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传动力切换装置, 特别是指一种应用在车辆系统, 结构精简的动 力切换装置, 使一制动器选择性的直接切换控制, 将动力传递输出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 动力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在车辆方面, 例如变速装置、 齿轮组传递动力、 差速器等, 使车辆产生前进、 后退或怠速空转等作用的传动装置, 已为一现有技术。 例如, 中国台湾第 87217364号 "汽车传动装置", 即, 美国专利 US 6146306号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DEVICE" (汽车传动装置) 专利案, 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实施例。

现有的车辆变速传动系统包括了手动、 自动和连续式变速传动系统等形态; 它们使 引擎转轴或马达转轴的动力经过一变速控制机 构、 配装在一入力轴上的入力齿轮组、 和 设置在一出力轴上的 (伞形齿轮)差速机构、 和出力齿轮组等装置, 使动力传递到该出 力轴上, 来使车辆获得不同变速比例的运动。 基本上, 该变速控制机构包括多个分别配 装在入力齿轮组内部和外部的类弹簧体和控制 推筒;通过手动或自动变速控制电机制动 一蜗轮盘转动, 选择性的驱动不同的滚珠(或推杆)推动该控 制推筒, 用以使该类弹簧 体和该入力齿轮组形成接合或不接合状态,让 不同齿数的入力齿轮组分别传动该出力齿 轮组和差速机构, 使该出力轴产生不同转速驱动车辆。

代表性的来说, 这些参考资料显示了在车辆系统方面, 有关动力变换和传输机构的 设计技艺; 如果重新设计考量该动力变换装置和传输机构 的配合情形, 使它的结构设计 符合一个精简的条件, 并且使其构造不同于现有技术, 或使它的操作和动力传递更单纯 和直接等作用, 将可改变它的动力传输形态, 而有别于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于是,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动、 切换和结构精简的组合于转动 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所述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包括:

一定义有一轴线的转动轴, 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 一转动自如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 构具有一装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主 动轮和一被所述主动轮传动的被动轮;

一转动自如的第二驱动机构, 具有一装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主动轮和一被所 述第 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传动的被动轮; 以及

一随所述转动轴转动的制动器,所述的制动器 至少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上 移动, 选择性地制动该第一驱动机构或该第二驱动机 构, 将动力输出。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第一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 主动轮分别定 义有一端面和形成在该端面上的齿。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第一驱动机构是一减速齿轮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主 动轮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被动轮形成相互啮 合的形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第一驱动机构的主动轮配合一轴承装置在所 述转动轴上,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在所述转动轴上转 动自如; 以及该第一驱动机构的被动轮键 合在一入力轴上, 该第一驱动机构的被动轮和所述入力轴形成同 步转动的形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配合一轴承装置在所 述转动轴上, 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在所述转动轴上转动 自如; 以及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装置 在一出力轴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装置在一差速机构上 ; 该差速机构 具有一出力轴筒, 所述的出力轴筒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形 成相互键合的形态, 该 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和所述出力轴筒形成同 步转动的形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制动器包含有两个端面, 分别被定义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 面; 该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设有齿状物。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制动器结合在一套筒上, 该制动器在该套筒上移动自如; 以及该套筒配合一键前置在所述转动轴上, 该制动器和该转动轴形成同步转动的形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套筒设置有一轨道; 配合所述的轨道, 该制动器形成有一 槽, 在该制动器套装在该套筒的状态下, 该制动器沿着该轨道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制动器组合有一拨动工具; 所述的拨动工具推动该制动器 在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的位置上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制动器设置有一凹部; 该拨动工具至少有一部分被拘留在 该凹部里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拨动工具定义有一固定端和一位在该凹部内 的自由端; 该 固定端枢接在一轴上, 该自由端形成摆动自如的形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 被动轮之间配 装有一皮带或链条,该皮带或链条连接该第二 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 动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 被动轮之间配 置有一从动轮, 该从动轮分别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 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形 成啮合形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从动轮配合一轴承装设在一入力轴上, 形成转动自如的形 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第一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 主动轮分别定 义有一端面和形成在端面上的齿;

该制动器包含有两个端面, 分别被定义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该第一端面和第二 端面分别设有齿状物; 该制动器位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 该第一端面的齿状物和第一驱 动机构主动轮的齿形成啮合形态, 该第一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所述转动轴同步转 动; 该制动器位在第二位置的状态下, 该第二端面的齿状物和第二驱动机构主动轮的 齿 形成啮合形态, 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所述转动轴同步转 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 被动轮之间配 置有一皮带或链条, 和一从动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从动轮配合一轴承装设在一入力轴上, 形成转动自如的形 态; 该从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形成啮合 形态; 以及该皮带或链条装设在该从 动轮和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上; 在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随该转动轴同步转 动的 状态下, 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传动该从动轮, 该从动轮带动该皮带或链条, 以驱动 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轮传动一出力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制动器经一手动控制系统推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制动器经一自动控制系统推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制动器形成一轮状结构的形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转动轴连接一动力源; 所述的动力源是一马达。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转动轴连接一动力源; 所述的动力源是一引擎。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转动轴包括一入力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转动轴包括一出力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转动轴连接一动力源; 该动力源将动力传递到一入力轴和 一出力轴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入力轴设置有一入力齿轮组和一变速控制部 ; 该入力齿轮 组至少配置有一类弹簧体、 一传动套筒和一控制推筒; 以及该入力轴的转动动力经该控 制推筒传给该类弹簧体, 该入力齿轮组产生转动的形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变速控制部包括有一变速控制电机和一被该 变速控制电机 驱动的转盘; 所述的转盘控制推动该控制推筒。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出力轴装置有一出力齿轮组; 所述的出力齿轮组具有多个 出力齿轮; 每一个出力齿轮之间配置有一单向轴承。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出力轴装置有一差速机构和一出力轴筒; 该出力轴筒上设 置有一出力齿轮组, 所述的出力齿轮组具有多个出力齿轮; 每一个出力齿轮配合一轴承 配装在该出力轴筒上, 每一出力齿轮形成转动自如的形态。

本发明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的特 点及优点是: 其包括一连接动力源的 转动轴, 转动轴上设置有一第一驱动机构、 一第二驱动机构、 和一随转动轴转动的制动 器。 实质上, 制动器可在该转动轴上移动, 选择性地制动该第一驱动机构或第二驱动机 构, 用以将动力传递到一出力轴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该制动器形成一圆形或轮状结构的 形态, 包含有两个端面, 分别被定义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该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 别设有齿状物, 使制动器向该第一驱动机构或第二驱动机构移 动时, 该第一端面或第二 端面分别传动该第一驱动机构或第二驱动机构 。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 该制动器配装(或前置)在一引擎 或马达转动轴上, 包括有一凹部; 一拨动工具至少有一部分被拘留在该凹部里面 。 该拨 动工具可推动该制动器在转动轴或平行于转动 轴轴线的位置上移动; 让制动器选择性的 使第一端面传动第一驱动机构或第二端面传动 第二驱动机构。

本发明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动力传动、 切换和结构精简。

对于本发明所具有的新颖性、 特点, 及其他目的与功效, 将在下文中配合所附附图 的详加说明, 而趋于了解; 如图所示: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发明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的 施例示意图。

图 2是本发明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的 构分解示意图。

图 3是本发明和入力齿轮组、 变速控制部、 出力齿轮组和差速机构组合的实施例示 图 4是图 3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 是显示制动器传动第一驱动机构的情形。

图 5是图 3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 是显示制动器传动第二驱动机构的情形。

图 6是本发明的一修正实施例示意图; 是描绘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之 间设置有一从动轮的情形。

图 7是本发明的另一修正实施例示意图; 是描绘该第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和被动轮 之间设置有一从动轮和一皮带或链条的情形。

元件符号说明:

10 •第一驱动机构

11 •主动轮 -端面

l ib '齿 •被动轮

20 •第二驱动机构

21 •主动轮 -端面

21b '齿 •被动轮

23 -皮带或链条 •从动轮

30 •制动器

31 -第一端面 齿状物

32 -第二端面

34 -轨道 •凹部

36 -拨动工具 •固定端

36b •自由端 '槽

40 -轴承

40a *止推轴承 -单向轴承

45 '键

50 •入力齿轮组

51 •第一入力齿轮 •第二入力齿轮

53 •第三入力齿轮 •第四入力齿轮

52a> 53a> -类弹簧体

52b、 53b、 -传动套筒

52c、 53c、 -控制推筒

55 •变速控制部 •变速控制电机 60 出力齿轮组

61 第一出力齿轮 62 ……第二出力齿轮

63 第三出力齿轮 64 ……第四出力齿轮

65 差速机构 66 ……出力轴筒

70 动力源

71 转动轴 71a ……入力轴

71b 出力轴

x 轴线 w ……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 1、 2、 3, 本发明的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包括一连接动力源 的转动轴, 概分别以参考编号 70、 71表示。 该动力源 70 (编号标示在图 3 ) 可选择一 马达、 内燃机或引擎的形态, 使转动轴 71产生转动动力。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 转 动轴 71包括一入力轴 71a和一出力轴 71b。 在下列的实施例说明中, 转动轴 71设置在 动力源 70上, 再将动力传递到该入力轴 71a和出力轴 71b。

图 1、 2显示出该转动轴 71上设置有一第一驱动机构 10、 一第二驱动机构 20和一 随转动轴 71转动的制动器 30。该第一驱动机构 10选择一减速齿轮机构,包括一(减速) 主动轮 11和一(减速)被动轮 12 ; 主动轮 11和被动轮 12形成相互传动或啮合的形态。 具体来说, 该主动轮 11配合一轴承 40装置在转动轴 71上, 使主动轮 11在转动轴 71 上可转动自如,但不会随转动轴 71同步转动。被动轮 12应用键 45键合在该入力轴 71a 上; 因此, 被动轮 12和入力轴 71a形成同步转动的形态。 图中也显示出该主动轮 11定 义有一端面 11a和形成在端面 11a上的齿 l lb。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 第二驱动机构 20包括有一主动轮 21和一被动轮 22 ; 主动轮 21和被动轮 22形成相互传动的形态。 该主动轮 21配合一轴承 40装置在转动轴 71上, 使主动轮 21在转动轴 71上可转动自如, 但不会随转动轴 71同步转动。 被动轮 22键合 或装置在一差速机构 65的出力轴筒 66上; 出力轴筒 66会将动力传递给该出力轴 71b (此部分在下文中还会予以叙述)。 并且, 被动轮 22和出力轴筒 66会形成同步转动的 形态。 图中也显示出该主动轮 21定义有一端面 21a和形成在端面 21a上的齿 21b。

请再参考图 1、 2、 3,该制动器 30配置在第一驱动机构 10和第二驱动机构 20之间。 该制动器 30形成一圆形或轮状结构的形态, 包含有两个端面, 分别被定义为第一端面 31和第二端面 32 ; 该第一端面 31和第二端面 32分别设有齿状物 31b、 32b 0 在所采的 实施例中, 制动器 30结合在一滑套或套筒 33上; 并且, 使制动器 30可在该套筒 33上 移动自如。 该套筒 33配合一键 45固定 (或前置) 在转动轴 71上; 因此, 制动器 30、 套筒 33和转动轴 71形成同步转动的形态。

在一个修正的实施例中, 该套筒 33设置有一轨道 34; 配合所述的轨道 34, 制动器 30形成有一槽 37, 使该制动器 30套装该套筒 33后, 制动器 30可沿着轨道 34依图中 方向左、 右移动。 一拨动工具 36可推动该制动器 30在转动轴 71或平行于转动轴 71的 一轴线 X的位置上移动; 让制动器 30选择性的使第一端面 31传动第一驱动机构 10或 第二端面 32传动第二驱动机构 20。

图中显示了该制动器 30设置有一凹部 35;使该拨动工具 36至少有一部分被拘留在 该凹部 35里面。 详细来说, 该拨动工具 36可左、 右 (或前、 后)移动或运动自如。 在 所采的实施例中, 该拨动工具 36定义有一固定端 36a和一位在该凹部 35 内的自由端 36b ; 该固定端 36a枢接在一轴上, 使自由端 36b形成摆动自如的形态, 通过手动或自 动控制系统推动该制动器 3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入力轴 71a设置有一入力齿轮组 50和一变速控制部 55。 依据图中显示, 这入力齿轮组 50选择一个四档传动系统; 因此, 入力齿轮组 50包括第 一入力齿轮 51、第二入力齿轮 52、第三入力齿轮 53和第四入力齿轮 54。该第一入力齿 轮 51直接设置或固定在该入力轴 71a上; 该第二入力齿轮 52、 第三入力齿轮 53、 第四 入力齿轮 54配合轴承 40装设在入力轴 71a上。 第二入力齿轮 52、 第三入力齿轮 53、 第四入力齿轮 54内部配置有类弹簧体 52a、类弹簧体 53a、类弹簧体 54a,传动套筒 52b、 传动套筒 53b、 传动套筒 54b和控制推筒 52c、 控制推筒 53c、 控制推筒 54c。 基本上, 入力轴 71a的转动动力经传动套筒 52b、 传动套筒 53b、 传动套筒 54b传给该类弹簧体 52a, 类弹簧体 53a、 类弹簧体 54a, 然后使该第二入力齿轮 52、 第三入力齿轮 53、 第 四入力齿轮 54转动。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 该变速控制部 55包括有一 (自动) 变速控制电机 56, (自动) 变速控制电机 56可依据入力轴 71a的转速侦测, 控制一 (蜗轮)转盘 57转动, 使推杆 或止推轴承 40a推动或不推动该控制推筒 52c、控制推筒 53c、控制推筒 54c。 当推杆或 止推轴承 40a推动该控制推筒 52c、 控制推筒 53c、 控制推筒 54c向图 3中左方移动时, 会迫使该类弹簧体 52a、 类弹簧体 53a、 类弹簧体 54a也向图中左方移动, 而离开它们 和传动套筒 52b、 传动套筒 53b、 传动套筒 54b接合的位置, 传动套筒 52b、 传动套筒 53b、 传动套筒 54b就无法将动力传递到该些类弹簧体和第二入 力齿轮 52、 第三入力齿 轮 53、第四入力齿轮 54。当推杆或止推轴承 40a未推动该控制推筒 52c、控制推筒 53c、 控制推筒 54c移动时, 该类弹簧体 52a、 类弹簧体 53a、 类弹簧体 54a保持和传动套筒 52b、 传动套筒 53b、 传动套筒 54b接合的状态, 传动套筒 52b、 传动套筒 53b、 传动套 筒 54b即如上述将入力轴 71a动力传递到该类弹簧体 52a、类弹簧体 53a、类弹簧体 54a 和第二入力齿轮 52、 第三入力齿轮 53、 第四入力齿轮 54。 可了解的是, 控制变速部 55 也可以采用手动操作方式来执行。

相对于该入力齿轮组 50, 在出力轴 71b上装置有一出力齿轮组 60; 这出力齿轮组 60也是选择一个四档传动系统; 因此, 包括可转动自如的第一出力齿轮 61、 第二出力 齿轮 62、第三出力齿轮 63和第四出力齿轮 64, 分别和该第一入力齿轮 51、第二入力齿 轮 52、第三入力齿轮 53和第四入力齿轮 54啮合。每一个出力齿轮之间配置有一单向轴 承 40b ; 使每一出力齿轮依序只能以低一阶齿轮传动高 一阶齿轮, 但高一阶齿轮不能传 动低一阶齿轮。 例如, 第一出力齿轮 61传动第二出力齿轮 62、 第三出力齿轮 63、 第四 出力齿轮 64和差速机构 65, 或第二出力齿轮 62传动第三出力齿轮 63、 第四出力齿轮 64和差速机构 65; 但第四出力齿轮 64无法传动第三出力齿轮 63、 第二出力齿轮 62、 第一出力齿轮 61, 或第三出力齿轮 63只能传动第四出力齿轮 64, 无法传动第二出力齿 轮 62、 第一出力齿轮 61。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差速机构 65和出力轴筒 66装设在出力轴 71b上,出力轴 71b 的两端用来枢接车轮 W, 例如图中假想线部分所描绘的情形。 每一出力齿轮配合一 (滚 柱)轴承 40, 使每一出力齿轮可转动自如的配装在该差速机 构 65的出力轴筒 66上。 因 此, 当该入力齿轮组 50传动该出力齿轮组 60转动时, 出力齿轮组 60会传动该差速机 构 65和出力轴筒 66转动, 使出力轴 71b产生不同转速的驱动车轮 W转动。

上述有关入力齿轮组 50、 变速控制部 55、 出力齿轮组 60和差速机构 65等部分的 结构配合和传动情形 (例如四档传动系统可获得 8段速度的选择组合), 属现有技术; 故, 不再予以详述。

须加以说明的是, 上述提及该第二驱动机构 20的主动轮 21和被动轮 22形成相互 传动的形态。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 该主动轮 21和被动轮 22之间配装有一皮带或链 条 23, 连接该主动轮 21和被动轮 22; 也就是说, 主动轮 21的动力通过该皮带或链条 23带动被动轮 22转动。

请参阅图 4, 当控制或操作拨动工具 36的自由端 36b驱动制动器 30向图中左方移 动后, 制动器第一端面 31的齿状物 31b会啮合该第一驱动机构主动轮 11的齿 l lb, 而 带动主动轮 11随转动轴 71同步转动 (此时, 制动器 30被定义位在第一位置); 以及, 主动轮 11带动 (减速)被动轮 12传动该入力轴 71a转动。 因此, 入力轴 71a将使第一 入力齿轮 51传动第一出力齿轮 61同步转动; 并且, 经第二出力齿轮 62、第三出力齿轮 63、 第四出力齿轮 64将动力传给差速机构 65, 使出力轴 71b带动车轮 W转动, 驱动车 辆前进。

当变速控制部 55获得入力轴 71a转速增加的信号后, 会依据入力轴 71a的不同转 速控制该自动变速控制电机 56、 转盘 57选择入力齿轮组 50的第二入力齿轮 52、 第三 入力齿轮 53、 或第四入力齿轮 54传动该出力齿轮组 60的第二出力齿轮 62、 第三出力 齿轮 63、 或第四出力齿轮 64, 使差速机构 65带动出力轴 71b产生不同转速输出。 可了 解的是, 相对于该变速控制部 55使出力轴 71b产生不同转速输出时, 这传动力切换装 置的第一驱动机构 10和转动轴 71可提供一类似辅助引擎煞车的机制。

请参考图 5, 当控制或操作拨动工具 36的自由端 36b驱动制动器 30向图中右方移 动后, 制动器第二端面 32的齿状物 32b会啮合该第二驱动机构主动轮 21的齿 21b, 而 带动主动轮 21随转动轴 71同步转动 (此时, 制动器 30被定义位在第二位置); 以及, 主动轮 21经该皮带或链条 23带动被动轮 22传动该出力轴筒 66和差速机构 65,使出力 轴 71b带动车轮 W转动, 驱动车辆后退。

上述图 3-5显示出, 这传动力切换装置经制动器 30滑动选择驱动第一驱动机构 10 或第二驱动机构 20, 即可达到控制车辆前进、 后退的作用; 以及, 当该制动器 30位在 中间位置 (即, 不与第一驱动机构 10或第二驱动机构 20传动的位置), 使车辆获得怠 速空转的作用。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 在操作和配合方面更加精简和单纯。

在图 4揭示的实施例中, 假设该转动轴 71的转动方向 (由图中左边观视) 是如箭 头部分所表示的逆时针方向时, 操作制动器 30传动该第一驱动机构 10的主动轮 11也 形成逆时针方向转动。 因此, 被动轮 12带动入力轴 71a和入力齿轮组 50形成顺时针方 向转动, 使出力齿轮组 60形成逆时针方向转动; 并且带动差速机构 65、 出力轴筒 66 和出力轴 71b形成逆时针方向转动, 使车辆产生前进情形。

在图 5揭示的实施例中, 假设该转动轴 71的转动方向 (由图中左边观视) 是如箭 头部分所表示的顺时针方向时, 操作制动器 30传动该第二驱动机构 20的主动轮 21也 形成顺时针方向转动。 因此, 主动轮 21带动该皮带或链条 23和被动轮 22形成顺时针 方向转动; 并且带动出力轴筒 66、 差速机构 65和出力轴 71b形成顺时针方向转动, 使 车辆产生后退情形。

请参阅图 6, 描绘了该第二驱动机构 20的一个修正实施例。 该第二驱动机构 20在 主动轮 21和被动轮 22之间配置有一从动轮 24; 从动轮 24配合一轴承 40, 而可转动自 如的装设在该入力轴 71a上, 并且分别和该主动轮 21、被动轮 22形成啮合形态。 因此, 当控制或操作拨动工具 36的自由端 36b驱动制动器 30向图中右方移动后,制动器第二 端面 32的齿状物 32b会啮合该第二驱动机构主动轮 21的齿 21b,而带动主动轮 21随转 动轴 71同步转动; 以及, 主动轮 21传动从动轮 24, 带动被动轮 22驱动该出力轴筒 66 和差速机构 65, 使出力轴 71a带动车轮 W转动, 驱动车辆后退。

请参阅图 7, 描绘了该第二驱动机构 20的另一个修正实施例。 该第二驱动机构 20 在主动轮 21和被动轮 22之间配置有一皮带或链条 23和一从动轮 24。 具体来说, 该从 动轮 24配合一轴承 40,而可转动自如的装设在该入力轴 71a上,从动轮 24和该主动轮 21形成啮合形态; 并且, 该皮带或链条 23装设在该从动轮 24和被动轮 22上。 因此, 当控制或操作拨动工具 36的自由端 36b驱动制动器 30向图中右方移动后,制动器第二 端面 32的齿状物 32b会啮合该第二驱动机构主动轮 21的齿 21b,而带动主动轮 21随转 动轴 71同步转动; 以及,主动轮 21传动从动轮 24,使从动轮 24带动该皮带或链条 23, 驱动被动轮 22传动该出力轴筒 66和差速机构 65,使出力轴 71a带动车轮 W转动,驱动 车辆后退。

在图 7揭示的实施例中, 假设该转动轴 71的转动方向 (由图中左边观视) 是逆时 针方向时,操作制动器 30传动该第二驱动机构 20的主动轮 21也形成逆时针方向转动。 因此, 主动轮 21带动该从动轮 24、 皮带或链条 23和被动轮 22形成顺时针方向转动; 并且带动出力轴筒 66、 差速机构 65和出力轴 71b形成顺时针方向转动, 使车辆产生后 退情形。 也就是说, 在这实施例中, 该转动轴 71 的转动方向都保持在逆时针方向时, 操作制动器 30传动第一驱动机构 10或第二驱动机构 20,即可达到控制车辆执行前进或 后退的作用。

代表性的来说, 这组合于转动轴的传动力切换装置, 在提供一结构精简的条件下, 包括了下列的设计考量: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 这传动力切换装置的结构配合形态经过 特别设计和安排, 而使其构造不同于现有技术; 并且, 使它的动力传递通过该制动器 30 的操作移动, 选择性的传动该第一驱动机构 10或第二驱动机构 20的形态, 使它的操作 和动力传递具备了更单纯和直接等作用, 而改变了它的动力传输形态和有别于现有技术 的运动等情形, 均是现有技术所未有的设计。 其空间形态不同于现有技术, 且具有现有 技术中所未有的机能, 明显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 即凡 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 , 皆为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