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EMBEDDED SERIAL DOUBLE-SEAT FULLY-ENCLOSED MOTORCYCLE BODY STRUCTUR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102429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embedded serial double-seat fully-enclosed motorcycle body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vehicle body is divided, by a front seat (45)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vehicle body, into a front cockpit and a rear cockpit which are connected, and whose doorway opening locations are opposite. The front cockpit is protected by a semi-encircled structure formed of a front vehicle wall, a right side wall of the front cockpit, left and right middle columns (16, 50) and a middle support beam (52), the rear cockpit is protected by a semi-encircled structure formed of a rear vehicle wall, a left side wall of the rear cockpit, the left and right middle columns (16, 50) and the middle support beam (52), and the lower space of the front seat (45) is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leg space of a rear seat.

Inventors:
QIN ZHENGBIN (CN)
ZHAO LINGL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00001
Publication Date:
July 11, 2013
Filing Date:
January 02,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QIN ZHENGBIN (CN)
ZHAO LINGLI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62J17/08; B62K11/0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602456A2012-07-25
CN2500581Y2002-07-17
CN2688591Y2005-03-30
CN2375552Y2000-04-26
CN201703499U2011-01-12
CN2393804Y2000-08-30
JP2008265395A2008-11-06
JP2011110940A2011-06-09
Attorney, Agent or Firm:
QIN, Zhengbin (CN)
秦正斌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车体结构, 主要由底盘、左侧车体、右侧车体、 前舱前壁(9)、 前风挡 (3 )、 后舱后壁(41 )、 后风挡 (44)、 车顶篷(54)、 前 座椅(45)、 后座椅(39)、 前叉(14)、 后叉(31 )、 前轮(18)、 后轮(35) 以 及左右辅助支撑轮(30) 构成其特征主要在于:

左前柱(8)、 左中柱(16)、 左后柱(99) 下端依顺序固定在底盘的左侧, 它们的上端连接在顶篷左纵梁 (100) 上, 右前柱 (2)、 右中柱 (50)、 右后柱 (46)下端依顺序连接在底盘的右侧,它们的上端连接在顶篷右纵梁(101 )上, 由前舱前壁 (9) 和前风挡 (3 ) 构成的前车壁固定在左前柱 (8)、 底盘前缘、 右前柱(2)和上顶篷前框条(1 ) 围成的框中, 右前侧壁(4)及其上方的右前 侧窗(51 )构成的右前侧车体固定在由右前柱(2)、 底盘右侧边、 右中柱(50) 及顶篷右纵梁 (101 )前部围成的框中, 由后风挡 (44)和后舱后壁(41 )构成 的后车壁固定在左后柱(99)、底盘后平台后缘、右后柱(46)和顶篷后框条(48) 围成的框中, 左后侧壁(102)及其上方的左后侧窗构成的左后侧车体固定在由 左后柱 (99)、 底盘左侧边、 左中柱 (16)及顶篷左纵梁 (100) 后部围成的框 中, 中部支撑横梁 (52) 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中柱 (16)和右中柱 (50) 的中 部, 前座椅 (45 ) 固定在中横梁 (52) 上, 由此围合构成以前座椅(45 ) 为隔 断而形成的前后相连且互相独立, 前舱门洞 (15 )开口在左侧、 后舱门洞 (47) 开口在右侧的两个乘员舱, 前、 后两个乘员舱均呈半包围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车体结构, 其特征还在 于- 底盘的中部平直段的前部设置有地台 (23 ), 地台的上表面为前乘员舱的地 板。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车体结构, 其特征 权 利 要 求 书

在于:

前座基座(96)前缘通过支撑杆(69)固定在地台(23 )上, 前座基座(96) 的后半部固定在中部支撑横梁 (52) 上, 前座椅 (45 ) 固定在前座基座 (96) 上, 并且将车内分隔成前高、 后低两个独立的乘员舱, 前座椅 (45 ) 的下底面 比后座椅(39)坐垫的上表面高 10cm—— 30cm, 前座椅(45)下空间和后座椅 (39)腿部空间相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车体结构, 其特征还在 于:

前座椅 (45 ) 也可通过支撑杆(69) 直接固定在底盘横杆 (24)或左右外 纵辅梁(20) 上, 由支撑杆 (69)支撑而形成的前座椅 (45 ) 下部空间与后座 腿部空间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车体结构, 其特征还在 于:

左前柱(8)、 车篷左纵梁(100)、左后柱(99)以及底盘左侧加强梁(105 ) 可以融合成左圆环形框, 右前柱 (2)、 车篷右纵梁 (101 )、 右后柱(46) 以及 底盘右侧加强梁(106)也可以融合成右圆环形框, 左圆形框和右圆形框之间有 若干横梁支撑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车体结构, 其特征还在 于:

前舱前壁 (9)、 后舱后壁 (41 )、 后舱左侧壁 (102)、 前舱右侧壁(4) 内 均有防撞杆, 防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与其所在位置相邻的两个立柱中、 下部。

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车体结构, 其特征还包 括: 权 利 要 求 书

前车篷框条 (7)和前部支撑横杆(5)、 后上车篷框条(48)和上支撑横杆 (49)、 后车篷框条(48)和后部支撑横杆(43 ) 的功能可以分别由一根相同强 度的连接横杆替代。

Description:
说 明 书 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车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驱动车辆, 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有动力的纵列两排座两 轮或三轮车摩托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轮 (电动或燃油发动机驱动) 的摩托车驾乘多采用骑乘方式, 这 种方案使得车辆有结构紧凑, 自重较轻的优点, 但却严重忽略了驾乘人员的安 全。 现在有动力的两轮车由于自重轻、 速度快, 再加上结构决定的自身横向的 不稳定性, 导致超出驾驶人的控制能力, 引发较多的事故, 在事故发生时由于 车辆不能给驾乘人员提供保护, 常使驾乘人员卧倒在道路上遭到车辆碾压致残 致死。 有一些摩托车带前后风挡和顶篷, 但在实际使用中作用有限, 基本上起 不了克服上面所述缺陷的作用, 三轮车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却有体积较大, 结 构松散, 舒适性较差的缺点, 不适于一般家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两轮或三轮摩托车的 全封闭车体结构, 该车体采 用前后封闭乘员舱, 使得驾乘人员由骑乘变为座乘, 且为前后乘员舱提供有强 抗击结构的全包围防护, 在提高了驾乘人员乘座舒适性的同时也提高了 车辆的 被动安全性能。 其安全理念主要是: 采用侧支撑轮减少由于车辆失稳导致的误 操作造成的事故; 采用全封闭车体减少由于恶劣气候对驾乘人员 的影响导致的 事故; 采用全封闭车体减少由于车辆倾倒导致的人员 滚落倒地导致的碾压事故; 还由于有足够的强度以及采用抗压结构, 发生侧面碰撞时可通过车体结构的变 形可吸收大多数碰撞能量, 座椅作次级抵御, 以保护乘员; 另外较宽的车体, 使车辆发生碰撞倾倒时的髙度大于绝大多数车 辆的底盘高度, 使得他们只能将 之推移, 不能从其上碾压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 由于采用新的布局使得车辆的结构紧凑, 车辆的外廓尺寸和一般两轮摩托车相 仿, 自重也较轻。 本发明由车体、 前后轮、 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驱动系统和控制系 说

统和传统的摩托车相似, 车体则不同于传统摩托车。 车体主要由底盘和乘员舱 组成。 本发明的车体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书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车体结 构, 主要由底盘、 左侧车体、 右侧车体、 前舱前壁、 前风挡、 后舱后壁、 后风 挡、 车顶篷、 前座椅、 后座椅、 前叉、 后叉、 前轮、 后轮以及左右辅助支撑轮 构成其特征主要在于: 左前柱、 左中柱、 左后柱下端依顺序固定在底盘的左侧, 它们的上端连接在顶篷左纵梁上, 右前柱、 右中柱、 右后柱下端依顺序连接在 底盘的右侧加强纵梁上, 它们的上端连接在顶篷右纵梁上, 由前舱前壁和前风 挡构成的前车壁固定在左前柱、 底盘前缘、 右前柱和上顶篷前框条围成的框中, 右前侧壁及其上方的右前侧窗构成的右前侧车 体固定在由右前柱、底盘右侧边、 右中柱及顶篷右纵梁前部围成的框中, 由后风挡和后舱后壁构成的后车壁固定 在左后柱、 底盘后平台后缘、 右后柱和顶篷后框条围成的框中, 左后侧壁及其 上方的左后侧窗构成的左后侧车体固定在由左 后柱、 底盘左侧边、 左中柱及顶 篷左纵梁后部围成的框中, 中部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中柱和右中 柱的 中部, 前座椅固定在中横梁上, 由此围合构成以前座椅为隔断而形成的前后相 连且互相独立, 前舱门洞开口在左侧、 后舱门洞开口在右侧的两个乘员舱, 前、 后两个乘员舱均呈半包围结构。 底盘的中部平直段的前部设置有地台, 地台的 上表面为前乘员舱的地板。 前座基座前缘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地台上, 前座基座 说 明 书

的后半部固定在中部支撑横梁上, 前座椅固定在前座基座上, 并且将车内分隔 成前高、 后低两个独立的乘员舱, 前座椅的下底面比后座椅坐垫的上表面高

10cm—— 30cm, 前座椅下空间和后座椅腿部空间相连通。 前座椅也可通过支撑 杆直接固定在底盘横杆或左右外纵辅梁上, 由支撑杆支撑而形成的前座椅下部 空间与后座腿部空间连通。 左前柱、 车篷左纵梁、 左后柱以及底盘左侧加强梁 可以融合成左圆环形框, 右前柱、 车篷右纵梁、 右后柱以及底盘右侧加强梁也 可以融合成右圆环形框, 左圆形框和右圆形框之间有若干横梁支撑连接 。 前舱 前壁、 后舱后壁、 后舱左侧壁、 前舱右侧壁内均有防撞杆, 防撞杆的两端分别 连接在与其所在位置相邻的两个立柱中、 下部。 前车篷框条和前部支撑横杆、 后上车篷框条和上支撑横杆、 后车篷框条和后部支撑横杆的功能可以由一根 较 大的连接横杆替代。

车体的底盘的构成情况如下: 底盘由主梁、 左纵辅梁、 右纵辅梁、 连接在 主梁和纵辅梁之间的若干组横梁以及覆盖在它 们之上的地板组成, 主梁可以为 单主梁, 也可以为双主梁, 主要由钢管、 铝合金管或其他等效材料制作, 当采 用双主梁时, 左右主梁沿纵轴对称且相对于地面的走向一致 , 根据主梁的功能 及形态不同可将其分成四段, 即主梁前段、 主梁中段、 主梁中后部连接段以及 后平台段; 单主梁可由整根钢管弯折形成, 双主梁可由两根钢管弯折形成; 也 可以用多根短材料焊接形成; 主梁前段的前端固定有立管, 立管套置在前轮前 叉的方向柱上, 主梁前段的后端位置低于前端, 并与主梁中段的前端连接; 主 梁中段呈平直状, 其位置低于前段和后段, 其与地面夹角在- 20 ° —— +20° 之 间, 主梁中段与地面距离 8— 20cm,主梁中后部连接段主要起连接连接主梁 段 和主梁后平台段的作用, 其前端连接在主梁中段的后端, 主梁中后部连接段与 主梁中段的夹角在 40° —— 120° 之间,其后端与主梁后平台段的前端连接; 主 说 明 书

梁后平台段相对于主梁中段的角度在- 20度—— +20度之间; 主梁两侧分别连接 有横杆若干组, 左右两侧横杆的外端分别固定有左、 右纵辅梁, 左、 右纵辅梁 和主梁的中、后部走向一致。由上述材料构成 底盘中段和高于中部地板 30~60cm 的底盘后部平台段。 底盘中段的前段设置有地台, 地台的上表面为前乘员舱的 地板。 地台下为容纳电池或发动机的舱室。 后座椅安装在底盘的后部平台上。

车体的乘员舱构成情况如下: 左前柱、 右前柱、 左中柱、 右中柱、 左后柱、 右后柱的下端分别依次序固定在底盘左右两侧 的前部、 中部和后部, 其上端分 别固定着左顶纵梁、 右顶纵梁, 形成车体结构的前框、 左前框、 右前框、 左后 框、 右后框、 后框和顶框, 前舱前壁和前风挡固定在前框内, 后舱后壁和后风 挡固定在后框内, 顶篷安装在顶框内, 后舱左侧壁和左后窗安装在左后框内, 前舱右侧壁和右前窗安装在右前框内, 左前框为左前门洞, 其上可安置左前门, 有后框为右后门洞, 其上可安置右后门, 后舱左侧壁和前舱右侧壁的外侧可作 为滑动或转动门开启后的容纳空间, 此结构反之亦然。 中横梁两端分别连接在 左中柱和右中柱的内侧, 中横梁离底盘地板高 50cm ^ 70cm, 其上固定有前座 椅, 将乘员舱分成前后两部分; 中横梁可通过其的两端分别固定的连接机构连 接在左右中柱中部内侧设置的滑轨上, 也可以直接固定在左右中柱的中部上, 通过以上的连接, 使形成反 S形半包围防护结构, 即门洞开口在左前位置的前 乘员舱和门洞开口在右后的后乘员舱, 也可以采用前门洞开在右侧, 后门洞开 在左侧的 S形结构。 本发明也可采用侧投影为圆形或近似圆形结构 车体, 在此 方案中, 每侧的前柱、 顶纵梁、 后柱以及底盘加强纵梁的两端分别按方位依次 连接成整体, 呈圆形框状, 左、 右侧框的下沿分别固定在车底盘的两侧, 左、 右中柱的两端分别通过该侧圆形框架的圆心连 接在圆框上。 前座椅基座的前缘 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前地台上, 其后缘固定中横梁上。 前座椅固定在前座基座上。 说 明 书

前座基座前缘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地台上, 前座基座的后半部固定在中横梁上, 前座椅固定在前座基座上, 并且将车内分隔成前高、 后低两个独立的乘员舱, 前座椅的下底面比后座椅坐垫的上表面高 10cm "— 30cm, 前座椅下空间和后座 椅腿部空间相连通, 形成后座半嵌入前座下部的结构;

左前柱、 左顶篷纵梁、 左后柱以及底盘左侧加强梁可以 _呈圆环形左外框, 右前柱、 右顶纵梁、 右后立柱以及底盘右部分构件也可以融合呈圆 环形右外框, 左外框和右外框分别固定在底盘的左右两侧, 俩外框之间有若干横杆连接支撑, 外框对底盘起纵向加强的作用;

车的整体构成如下: 车体的主梁前端立管套置在前轮前叉方向柱上 , 后叉 一端连接在车体主梁上折处的后叉安装轴上, 另一端连接在车轮轴上, 后叉与 底盘后部平台间由减震器支撑。 车体的两侧可分别设置支撑轮。 后平台下的后 车轮两侧可分别设置储物盒, 可容纳电池或杂物。 在此总体结构下可实施多种 驱动方案。 采用电动方案时, 电池放置在前地台下的舱室内和后轮两侧空间 , 后轮中心设置有轮毂电机驱动; 采用燃油发动机纵置链轮驱动方案时, 可将卧 式燃油发动机纵置于前地台下的舱室内, 由链条和齿轮将动力传递至后轮驱动。 采用燃油发动机横置方案由传动轴将发动机动 力引出致后轮驱动后轮蜗杆。 采 用纵置链条齿轮驱动时, 发动机驱动轴延伸至贴近侧壁处, 其链条和齿轮均可 贴近侧壁安置以节约车内空间。 采用混合动力驱动时, 可将燃油发动机和发电 机置放在前地台下的舱室内, 电池盒分别放置在后轮两侧的空间中, 由发动机 驱动发电机发电, 给蓄电池充电, 蓄电池驱动后轮电机; 发动机也可以安装在 后座平台下后乘员舱与后轮之间的空间中; 当采用三轮方案时拖拽臂一端分别 安装在底盘的左右连接座上, 另一端分别连接在车轮轴左右部上。 车轮轴和后 平台间由减震器支撑。 说 明 书

附图说明

图 1为电驱动的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的 体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的双主梁燃油 发动机链轮驱动结构示 意图;

图 3 为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的横置燃油发 动机轴传动驱动结构示 意图;

图 4为燃油发动机-电力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 5为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的三轮方案 构示意图;

图 6为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的车体侧壁 构示意图;

图 7为前座椅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 8为直通式中后主梁的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 托车结构示意图。

图 1中, 1为前上车篷框条, 2为右前柱, 3为前风挡, 4为前舱右壁, 5为 前部支撑横杆; 6位车辆右龙头把手, 7为前车篷框条, 8为左前柱, 9为前舱 前壁, 10为左龙头把手, 11为主梁立管, 12为前车篷框条, 13为主梁, 14为 前叉, 15左前门洞, 16为左中柱, 17为车体加强横杆, 18为前轮, 19地台上 横杆, 20为底盘左外纵辅梁, 21为地台下舱室, 22为主梁前段折弯处, 23为 地台, 24为底盘横杆, 25为地台垂直支撑杆, 26 为后舱左壁中部防撞梁, 27 为主梁中部平直段, 28为后立柱下段, 29为左侧支撑轮连接臂, 30为左侧支撑 轮, 31为后叉, 32为后轮减震器, 33为后轮连接点, 34为后轮轮毂电机, 35 为后轮, 36为后舱壁安装支撑杆, 37为主梁后平台段, 38为后部平台, 39为 后座椅, 40为后车篷支撑杆, 41为后舱后壁, 42为后车篷框条, 43为后部支 撑横杆, 44为后风挡, 45为前座椅, 46为右后柱, 47为右侧门洞, 48为后上 车篷框条, 49为上支撑横杆, 50为右中柱, 51为右前窗, 52为中部支撑横梁, 说 明 书

53为车辆的脚刹, 54为车顶篷, 69为前座椅右支撑脚, 75为底盘地板, 98为 后储物盒, 99为左后柱上段, 100为顶篷左纵梁, 101为顶篷右纵梁, 102为左 后门洞, 103为右前门洞, 105为底盘左侧加强纵梁, 106为底盘右侧加强纵梁, 107为主梁中段 27和主梁平台段 37的连接段, 112为后叉安装柱。

图 2中, 55为左主梁, 56为卧式汽油发动机, 57为前链轮, 58为发动机 变速器动力输出轴的延长段, 59为前链条, 60为左主梁中段, 61为中继链轮, 62为转轴, 63为驱动链轮, 64为后链条, 65为后轮链轮, 66为后座平台外支 撑杆, 67为左右主梁连接处, 68为右主梁, 其余部件与图 1相同, 104为左主 梁 55和右主梁 68之间的支撑梁。

图 3中, 70为动力驱动轴, 71为固定轴承, 72为万向节, 73为传动轴, 74为后轮蜗杆驱动机构, 其余部件与图 1、 图 2相同。

图 4中, 97为发电机, 97为发电机, 98为后电池盒, 其余部件与图 1、 图 2、 图 3相同。

图 5中, 75为底盘地板; 76为左后轮; 77为左后轮毂; 78为后轮轴; 79 为左后轮钢板减震器; 80为驱动电机; 81为减速器; 82为右后轮钢板减震器; 83为左后减震器固定点, 84为右后减震器固定点,其余部件与图 1、图 2、图 3、 图 4相同。

图 6中, 87为舱壁的内部蒙皮, 88为舱壁内护板, 89为舱壁内空腔充填物, 90为舱壁的外侧蒙皮, 91为防撞杆, 92为防撞杆内空腔充填物, 其余部件与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相同;

图 7中, 93为中横梁滑动轨槽, 94为中横梁端部三角形加强结构, 95为前 支撑腿下套管, 96为前座椅基座; 97为前座靠背固定梁, 其余部件与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相同; 说 明 书

图 8中, 55为左主梁, 68为右主梁, 76为左车轮, 85为右车轮, 109为后 平台支撑杆, 110为左主梁和右主梁间的尾端连接横杆, 111为后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图 1实施例中, 车辆底盘的主梁呈两端高中部低的 U形, 主梁 13的前端固 定有立管 11, 立管 11套置在前叉 14的方向柱上, 主梁 13的中部下凹, 后段先 上折再水平折弯, 主梁 13的两侧连接有若干组横梁 24, 横梁 24的外端连接在 左外纵辅梁 20或右外纵辅梁上, 从而形成中部平直底盘 75和后部平台 38; 底 盘 75中段长 60cm—— 120cm,底盘的前部设有一与底盘等宽、 长 20cm— 50cm、 高 10cm— 30cm的地台 22,前座椅 45的前脚固定在地台 22上,前座椅的中后部 固定在中部横梁 52上, 前座椅 45坐垫下表面高于底盘 50cm— 70cm; 后部平台 38比底盘 75高 35cm— 50cm,其上设有后座 39;前座椅 45的坐垫底部相对于底 盘地板的高度比后座椅 39坐垫上表面相对于底盘地板的高度高 10cm ^ 30cm; 前座椅下空间与后座空间连通, 形成前高后低, 后座腿部空间嵌入前座座椅下 的嵌入式结构, 从而减少车辆的长度; 左前柱 8、 车篷左纵梁 100、 左后柱 100 以及底盘左侧加强纵梁 105连接在一起, 并形成左侧门框, 左中柱 16—端固定 连接在底盘左侧加强纵梁 105的中部, 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车篷左纵梁 100的中 部, 将左侧门框分隔成左前门洞 15和左后门洞 102; 右前柱 2、 车篷右纵梁 101、 右后柱 46以及底盘右侧加强纵梁 106连接在一起, 也形成右侧门框; 右 中柱 50—端固定连接在底盘右侧加强纵梁 106的中部, 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车篷 右纵梁 101的中部, 将右侧门框也分隔成右前门洞 102和右后门洞 47两部分; 左侧门框和右侧门框的下部也可固定在底盘的 两侧或直接和底盘结构件融合在 一起, 左、右门框之间的前部、后部以及上部分别依 次连接有前支撑横杆 5、上 支撑橫杆、 49、后支撑横杆 43,左中柱 16和右中柱 50之间连接有中部支撑横梁 说 明 书

52; 左侧门框和右侧门框前外缘之间依次分别连接 有前车篷框条 12, 前上车篷 框条 1、 后上车篷框条 48以及后车篷框条 42, 由钢板、 铝板、 复合材料或其他 等效材料制作;前舱前壁 9覆盖在由底盘前外缘、前车篷框条 1、左前柱 8下段、 右前柱 2下段围成的框上, 前风挡 3安装在前车篷框条 12、 左前柱 8上段、 右 前柱 2上段、前上车篷框条 1围成的框上, 顶篷安装在由前上车篷框条 1、后上 车篷框条 48、 左车篷纵梁 101、 右车篷纵梁 102围成的框上, 后风挡 44安装在 由后上车篷框条 48、 后车篷框条 42、 左后柱 99上段、 右后柱 46上段围成的框 上; 后舱后壁 41安装在由后车篷框条 42、左后柱 99下段、右后柱 46下段、底 盘后平台 38外缘围成的框上, 其中右前柱 2、左前柱 8、左车篷纵梁 101、右车 篷纵梁 102、 左后柱 99、 右后柱 46可由直径 20— 50隠壁厚 2- 8讓钢管、 铝合 金管或其他等效材料制作; 前车篷框条 7和前支撑杆 5可以合二为一, 后车篷 框条 42和后支撑杆 43也可以合并; 前风挡 3、 后风挡 44可由钢化玻璃、 有机 玻璃或其他易成型髙透明材料制作; 由左中柱 16、 左后柱 99、 顶篷左纵梁 100 以及底盘左侧加强纵梁 105 围合成的左后门洞, 其中部和下部可以由后舱左侧 壁 102封堵, 左后门洞上部设为左侧窗, 其上可由扇形透明材料覆盖; 由右中 柱 50、右后柱 46、顶篷右纵梁 101以及底盘右侧加强纵梁 106围合成右前门洞, 其中部和下部可以由前舱右侧壁 4封堵, 右前门洞上部设为右侧窗, 其上也可 由扇形透明材料覆盖; 左车门安装在左前门洞 15上,右车门安装在右后门洞 47 上; 使车辆在防护结构上形成前后两个大小相近, 开口相反呈 "S "形的半包围 的乘员舱; 也可以采用封堵左前门洞, 使用左后门洞作门, 封堵右后门洞, 使 用有前门洞作门的方案;后叉 31—端套置在底盘底部的后叉安装轴 107上,左、 右后叉杆和底盘的后座平台 38间由减震器 32支撑, 后轮 35固定在后叉杆 31 的另一端; 后轮 35可由后轮轮毂电机 34驱动, 电机功率 300— 10000W; 后座平 台 38下的后轮两侧可分别设置储物盒 98,用来放置电池或杂物;左外侧纵辅梁 105和最前的连接横杆 24、 最后的连接横杆 24可以由一根钢管弯折而成, 同理 右侧也一样。 图 2实施例中, 左主梁 55和右主梁 68的前端分别固定在立管 11的左右两 侧, 左主梁 55和右主梁 68之间由若干支撑横梁 104连接支撑, 左主梁 55和左 外纵梁 20之间由若干支撑横梁 24连接支撑, 发动机 56纵置于地台下舱室 21 说

内, 发动机变速器的动力输出轴 58延伸至距地台下舱室 21左侧壁 2cm ~~ 5cm 处, 其顶端固定有前链轮 57, 发动机动力书传递到前链轮 57上, 再由链条 59将 动力传送到后部的中继链轮 61上, 驱动链轮 63与中继链轮 61同轴, 驱动链轮 63再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至后轮链轮 65其余结构与图 1实施例相同。 图 3实施例中, 汽油机 56横置于地台下舱室 21内, 其动力通过输出轴传 递给动力驱动轴 70, 再由动力驱动轴 70传递传递到连接万向节 72上的后驱动 轴 73上,后驱动轴 73将动力传递给后轮蜗杆驱动机构 74上,从而驱动后轮 35; 动力驱动轴 70可由焊接在地盘上的轴承 71固定在底盘上; 其余结构与图 1实 施例、 图 2实施例相同。 由于车辆的内部空间较大, 在实施图 2实施例时, 可于后轮两侧设置电池 盒 98, 后轮中心设置轮毂电机, 飞轮和轮毂电机同轴, 其中心定轮与轮毂电机 的壳体相连接,汽油发动机 56的动力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离合器和发电机轴 连, 发电机的电线输出经过整流器连接在电池的充 电输入端; 汽油发动机 56的动力 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离合器驱动链轮或驱动轴 驱动后轮。 图 4实施例中, 汽油发动机 56仍安置在地台下舱室 21内, 汽油机变速器 动力输出轴直接连接在发电机 97上, 发出的电流经整流后为电池组充电, 该实 施例中的汽油机可以选择小排量高转速类型, 其余部件与图 1、图 2、图 3相同。 说 明 书

图 5实施例中, 左后轮 76和右后轮 85分别套置在后轮轴 78的两端, 左后 轮钢板减震器 79和右后轮钢板减震器 82分别支撑在底盘 75和后轮轴 78之间, 可由固定在轮毂中的轮毂电机驱动, 也可以采用类似于图 2实施例汽油机 -链轮 驱动、 图 3实施例的汽油机-传动轴驱动或其他方式驱动 其余部件与图 1、 图 2、 图 3等相同。

图 6中, 87为壁板的内部蒙皮, 可由皮革、 塑料等制作; 88为内衬板, 可 用塑料板材、 钢板、 铁皮制作; 89为壁板内空腔充填物, 主要起隔热、 降噪以 及碰撞缓冲的作用, 可用泡沫塑料海绵或其他等效材料制作; 90为壁板的外侧 蒙皮, 可由钢板、 塑料或其他复合材料制作; 91为防撞梁, 其内空腔也可以由 轻质易成型材料充填; 92为防撞杆内空腔充填物, 可由蜡、 泡沬塑料等作充填 物, 其余部件与图 1相同。

图 7实施例中, 93为中横梁滑动轨槽, 中横梁在调节装置的操纵下可在其 中上下移动, 并可以锁定在其中任意高度, 94为中横梁端部三角形加强结构, 95为前支撑腿下套管, 前座椅右支撑脚 69可在其中上下滑动, 96为前座椅基 座, 97为前座靠背固定梁;

图 8实施例中, 左主梁 55和右主梁 68均延伸至车体的尾部, 两者上方连 接有大小相等、 形状相同的四边形框, 两四边形框和主梁的对边连接有若干组 水平横杆, 构成后座平台 38; 这种后座平台的结构也适用于二轮车方案, 但后 轮通过悬挂装置安装在左、 右主梁之间。

本发明的由于采用新颖的结构设计, 使得车体内空间较大, 适用于燃油发 动机、 混合动力、 燃油-电驱动、 纯电驱动等多种驱动形式, 无论采用哪种驱动 形式, 其车体结构基本相同。 实施本发明的意义在于不增加车体长度, 少增加 车体重量的情况下, 给车辆的骑乘人员提供更好的舒适乘坐空间并 提供保护。 使用环保方案时, 可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 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安全、 环保、 高效出行的需要。 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