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FORKED ED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MACHINE MAKING SELF-SUPPORTING BAGS WITH INTEGRAL BOTTO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97275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forked ed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a machine making self-supporting bags with an integral bottom. The apparatus comprises a machine frame (1) and a forming device (2). The forming device (2) comprises an upper forming plate (5) and a lower forming plate (6), a clearance (7) being provided between the upper forming plate (5) and the lower forming plate (6). The forked edge forming apparatus further comprises a forking plate forking mechanism, at least one left pinch wheel (3) and at least one right pinch wheel (4). The forking plate fork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left-hand forking plate (12), a right-hand forking plate (13) and a mechanism (14)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forking plates. The mechanism (14)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forking plates is provided on the machine frame (1), and the left-hand forking plate (12) and the right-hand forking plate (13) are mounted on the mechanism (14)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forking plates. The left-hand forking plate (12) and the right-hand forking plate (13)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at the left side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forming device (2), and the left-hand forking plate (12) and the right-hand forking plate (13) both correspond to the position of the clearance (7). The left pinch wheel (3) and the right pinch wheel (4) respectively press on the left half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upper forming plate (5) and the right half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upper forming plate (5). Disposing the forked edge forming apparatus on the machine making self-supporting bags with an integral bottom enables two rows of self-supporting bags with an integral bottom to be produced simultaneously on one machine making self-supporting bags with an integral bottom, markedly increas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ventors:
XU PE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01579
Publication Date:
July 04, 2013
Filing Date:
November 26,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XU PE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65D30/16; B31B1/00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03042041A12003-05-22
Foreign References:
CN202399571U2012-08-29
CN102248707A2011-11-23
CN2925863Y2007-07-25
CN2792758Y2006-07-05
SE7408955L1975-01-10
JPH07132943A1995-05-23
JPH0872895A1996-03-19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ANTOU NANYUE PATENT AND TRADEMARK LAW OFFICE (SPECIAL GENERAL PARTNER) (CN)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连底自立袋制袋机的叉边成型装置, 包括机架和成型器, 成型器安装在机架上, 成 型器包括上成型板和下成型板, 上成型板和下成型板之间具有间隙, 其特征是: 所述叉边成 型装置还包括叉边板叉边机构、 至少一个左压轮和至少一个右压轮; 叉 板叉边机构包括左 叉边板、 右叉边板和叉边板位置调节机构, 叉边板位置调节机构设于机架上, 左叉边板和右 叉边板安装于叉边板位置调节机构上, 左叉边板、 右叉边板分别处于成型器的左侧、 右侧, 并且左叉边板和右叉边板均与所述间隙位置相对应; 左压轮、 右压轮分别与上成型板上表面 的左半部、 右半部压合。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底自立袋制袋机的叉边成型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成型器由膜 边展开部和叉边成型部组成, 膜边展开部后端一体连接叉边成型部前端: 在膜边展开部, 上 成型板与下成型板之间的间距自前至后逐渐增大, 并且上成型板及下成型板的宽度均自前至 后逐渐减小; 在叉边成型部, 上成型板各处宽度一致, 下成型板各处宽度一致, 并且上成型 板与下成型板之间的间距自前至后逐渐减小; 左叉边板、 右叉边板分别处于叉边成型部的左 侧、 右侧。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连底自立袋制袋机的叉边成型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成型器左右 对称, 左叉边板右侧与成型器对称面之间的距离自前至后逐渐减小, 右叉边板左侧与成型器 对称面之间的距离自前至后逐渐减小。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底自立袋制袋机的叉边成型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叉边板叉边 机构前方设有转盘叉边机构, 转盘叉边机构包括左叉边转盘、 右叉边转盘和叉边转盘位置调 节机构, 叉边转盘位置调节机构设于机架上, 左叉边转盘和右叉边转盘均安装于叉边转盘位 置调节机构上, 左叉边转盘、 右叉边转盘分别处于成型器的左侧、 右侧, 并且左叉边转盘和 右叉边转盘均与所述间隙位置相对应。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连底自立袋制袋机的叉边成型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叉边板 叉边机构前方设有转盘叉边机构, 转盘叉边机构包括左叉边转盘、 右叉边转盘和叉边转盘位 置调节机构, 叉边转盘位置调节机构设于机架上, 左叉边转盘和右叉边转盘均安装于叉边转 盘位置调节机构上, 左叉边转盘、 右叉边转盘分别处于成型器的左侧、 右侧, 并且左叉边转 盘和右叉边转盘均与所述间隙位置相对应; 左叉边转盘、 右叉边转盘分别处于叉边成型部前 端的左侧、 右侧, 左叉边板、 右叉边板分别处于叉边成型部中段的左侧、 右侧。

6. 根据权利要求 1一 4任一项所述的连底自立袋制袋机的叉边成型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左 压轮为左大右小的圆台状胶轮, 右压轮为右大左小的圆台状胶轮。 权 利 要 求 书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连底自立袋制袋机的叉边成型装置, 其特征 : 所述左压轮为左 大右小的圆台状胶轮, 右压轮为右大左小的圆台状胶轮。

Description:
连底自立袋制袋机的叉边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袋机, 具体地说, 涉及连底自 ¾:袋制袋机的叉边成型装 置。 背景技术

自立袋是指一种底部有水平支撑结构的软包装 袋,不倚靠任何支撑即可 自行站立, 是一种相对新颖的包装形式。 其中连底自立袋的底部和侧壁由单 一薄膜制成, 其底部展开后构成水平支撑结书构。

现有的连底自立袋制袋机一般采用对折的双层 膜料制造连底自立袋, 其叉 边成型装置的作用是将双层膜料对折一边向内 叉入, 形成自立袋所需横截面呈

M形的底膜。 例如,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 CN102248707A公布的 "全自动 多功能多制式一体化制袋机的自立装置"中, 折底自立成型装置 (即叉边成型 装置) 包括折底自立成型器、 折底成型叉轮、 以及折底成型器及叉轮位置调节 装置, 通过折底成型器及叉轮位置调节装置调节好折 底自立成型器、 折底成型 叉轮的位置后, 由折底自立成型器和折底成型叉轮配合, 完成自立功能所需的 底膜成型(底膜的横截面呈 M形)。底膜成型过程为, 对折的双层膜料沿折底自 立成型器走膜, 在双层膜料通过折底自立成型器的走膜过程中 , 首先折底自立 成型器将两层膜料分开, 然后折底成型叉轮将双层膜料对折一边向内叉 入, 形 成自立袋所需底膜(即底膜的横截面呈 M形), 完成折底自立戌型。 已完成折底 自立成型的膜料经封合 (按一定间距横封)、 裁切等工序后, 得到连底自立袋, 双层膜料对折一边形成连底自立袋底部, 双层膜料另一边形成袋口。 这种折底 自立成型装置只能完成一排连底自立袋所需膜 料的折底自立成型, 因此, 在配 备一个这种折底自立成型装置的制袋机上, 同时只能生产一排连底自立袋, 生 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 底自立袋制袋机的叉边成型 装置, 采用这种叉边成型装置, 在一台连底自立袋制袋机上能够同时生产出两 排连底自立袋, 明显提高连底自立袋制袋机的生产效率。 釆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底自立袋制袋机的叉边成型装置, 包括机架和成型器, 成型器安装 在机架上, 成型器包括上成型板和下成型板, 上成型板和下成型板之间具有间 隙, 其特征是: 所述叉边成型装置还包括叉边板叉边机构、 至少一个左压轮和 至少一个右压轮; 叉边板叉边机构包括左叉边板、 右叉边板和叉边板位置调节 机构, 叉边板位置调节机构设于机架上, 左叉边板和右叉边板安装于叉边板位 置调节机构上, 左叉边板、 右叉边板分别处于成型器的左侧、 右侧, 并且左叉 边板和右叉边板均与所述间隙位置相对应; 左压轮、 右压轮分别与上成型板上 表面的左半部、 右半部压合。

本实用新型中, 用于制造连底自立袋的膜料, 是由单层膜料的左右两边向 内对折后形成的双层膜料, 该双层膜料中: 下层膜料由上述锒层膜料的中间部 分构成, 其宽度约占单层膜料宽度的一半; 上层膜料包括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 (由上述单层膜料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构成) 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的宽度各 约占单层膜料宽度的四分之一 (通常, 下层膜料的宽度略大于单层膜料宽度的 一半, 上层膜料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的宽度均略小 于单层膜料宽度的四分之 一, 对折后, 左边部分与右边部分之间留有一定间隔, 以便于后续的分切)。 该 双层膜料具有两个对折边, 经过叉边成型后, 两个对折边各形成一个截面呈 M 形的底膜, 这样, 叉边成型后的双层膜料可用于同时生产出两排 连底自立袋, 两排连底自立袋袋口相对。

优选方案中, 上述成型器由膜边展开部和叉边成型部组成, 膜边展开部后 端一体连接叉边成型部前端; 在膜边展开部, 上成型板与下成型板之间的间距 自前至后逐渐增大, 并且上成型板及下成型板的宽度均自前至后逐 渐减小; 在 叉边成型部, 上成型板各处宽度一致, 下成型板各处宽度一致, 并且上成型板 与下成型板之间的间距自前至后逐渐减小; 左叉边板、 右叉边板分别处于叉边 成型部的左侧、 右恻。 上述膜边展幵部的作用是将双层膜料的两个对 折边展开, 从而使双层膜料展开成横截面呈矩形的筒状膜 料, 双层膜料展开后, 邻近两个 对折边的部分形成筒状膜料的两个侧面, 上层膜料、 下层膜料分别紧贴上成型 板上表面、 下成型板下表面; 在膜料沿膜边展开部移动的过程中, 上述筒状膜

2

援引加入 (细则 20.6) 料的两个侧面的宽度逐渐增大。 上述筒状膜料经过叉边成型部时, 在叉边成型 部、 左叉边板、 右叉边板的共同作用下 (左叉边板右侧、 右叉边板左侧均插入 上成型板和下成型板之间的间隙中, 左叉边板右侧、 右叉边板左侧分别与筒状 膜料两个侧面接触), 筒状膜料两个侧面的中间部位向内折, 使该筒状膜料两侧 的横截面呈 M形, 形成两个自立袋所需底膜 (即底膜的横截面呈 M形); 随着 筒状膜料沿叉边成型部继续移动, 在上成型板和下成型板的共同作用下, 筒状 膜料两个横截面呈 M形的底膜中, 三个折角的角度逐渐减小, 使得上层膜料与 下层膜料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经叉边成型的筒状膜料变扁并最后从成型器后 端输出, 被送至下道工序。

更优选方案中, 上述成型器左右对称 (其对称面将成型器等分为互成镜像 反映关系的左、 右两部分), 左叉边板右侧与成型器对称面之间的距离自前 至 后逐渐减小, 右叉边板左侧与成型器对称面之间的距离自前 至后逐渐减小。 这 样, 随着筒状膜料沿叉边成型部移动, 左叉边板右侧顶住筒状膜料左侧底膜的 中间折角部位并对其施加向右的推力, 使左侧底膜的中间折角部位逐渐内插, 同时, 右叉边板左侧顶住筒状膜料右侧底膜的中间折 角部位并对其施加向左的 推力, 使筒状膜料右侧底膜的中间折角部位逐渐内插 , 从而使得筒状膜料在变 扁的过程中, 其两侧的底膜能够很好地保持 M形的横截面, 防止筒状膜料起皱 变形。

上述左压轮、 右压轮的作用是, 将筒状膜料中上层膜料的左边部分和右边 部分分别压紧在上成型板上表面上, 使整个筒状膜料紧紧包合在成型器的外表 面上, 确保膜料按成型器的引导进行成型。 优选方案中, 左压轮为左大右小的 圆台状胶轮, 右压轮为右大左小的圆台状胶轮, 左压轮和右压轮共同使贴在成 型器上表面的膜料向中间靠拢 (也就是说使上述上层膜料的左边部分和右边 部 分向中间靠拢), 确保筒状膜料紧紧包合在成型器的外表面上。

为了使叉边成型的过程更加顺畅, 优选上述叉边板叉边机构前方设有转盘 叉边机构, 转盘叉边机构包括左叉边转盘、 右叉边转盘和叉边转盘位置调节机 构, 叉边转盘位置调节机构设于机架上, 左叉边转盘和右叉边转盘均安装于叉 边转盘位置调节机构上, 左叉边转盘、 右叉边转盘分别处于成型器的左侧、 右 侧, 并且左叉边转盘和右叉边转盘均与所述间隙位 置相对应。 具体设计时, 左 叉边转盘、 右叉边转盘分别处于叉边成型部前端的左侧、 右侧, 左叉边板、 右 叉边板分别处于叉边成型部中段的左侧、 右侧。 进行叉边成型时, 左叉边转盘 和右叉边转盘均有一部分插入上成型板和下成 型板之间的间隙中。 上述筒状膜 料经过叉边成型部时, 筒状膜料两个侧面首先分别与左叉边转盘、 右叉边转盘 接触, 在叉边成型部、 左叉边转盘和右叉边转盘的共同作用下, 筒状膜料两个 侧面的中间部位向内折, 初步叉边成型 (即初步在筒状膜料 R侧形成横截面呈

M形的底膜); 随后再由叉边板叉边机构作进一步叉边成型。 由于左叉边转盘和 右叉边转盘均可在筒状膜料的带动下转动, 左叉边转盘与筒状膜料之间、 右叉 边转盘与筒状膜料之间均为滚动摩擦, 因此在筒状膜料的移动过程中, 转盘叉 边机构对筒状膜料的阻力较小。

上述成型器后方设有第一导引辊筒和第二导引 辊筒, 经成型器叉边成型后 的膜料在第一导引辊筒和第二导引辊筒上均有 一定的包角, 并使膜料经过第一 导引辊筒和第二导引辊筒时走膜路线呈 S形, 可增加膜料与导引辊筒之间的摩 擦力, 使叉边成型后的膜料不会散开。

上述叉边板位置调节机构、 叉边转盘位置调节机构均可采用现有机构, 例 如, 由螺杆、 螺母、 调节手柄、 滑座和导轨组成的位置调节机构, 螺杆和导轨 均垂直于走膜方向 (螺杆与导轨相平行), 螺杆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 导轨固定 安装在机架上, 滑座安装在导轨上并与导轨作滑动配合, 螺母设于滑座上并且 与螺杆啮合, 调节手柄安装在螺杆一端; 左叉边板、 右叉边板、 左叉边转盘、 右叉边转盘各对应一个上述位置调节机构, 通过转动相应的调节手柄, 即可分 别对左叉边板、 右叉边板、 左叉边转盘、 右叉边转盘的位置作相应调节。

本实用新型通过成型器、 左叉边板、 右叉边板等的共同作用, 对膜料 (该 膜料是由单层膜料的左右两边向内对折后形成 的双层膜料) 进行叉边成型, 能 够使膜料的两个对折边各形成一个横截面呈 M形的底膜, 使得叉边成型后的膜 料可用于同时生产出两排连底自立袋 (膜料经后续的封合、 横切工序后, 每次 可得到袋口相对的两个连底自立袋), 因此, 通过在连底自立袋制袋机上配置本 实用新型的叉边成型装置, 能够在一台连底自立袋制袋机上同时生产出两 排连 底自立袋, 明显提高连底自立袋制袋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图 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2是图 1的俯视图;

图 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 4是用于制造连底自立袋的膜料的初始状态示 图;

图 5是膜料移动到成型器的膜边展开部时的状态 意图; .

图 6是膜料移动到成型器的叉边成型部时的状态 意图;

图 7是叉边成型后膜料经封合、 横切后得到的连底自立袋的袋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和图 2所示, 这种连底自立袋制袋机的叉边成型装置包括机 架 1、成 型器 2、 转盘叉边机构、 叉边板叉边机构、 两个左压轮 3和两个右压轮 4。

成型器 1安装在机架 1上, 成型器 2包括上成型板 5和下成型板 6, 上成型 板 5和下成型板 6之间具有间隙 7。 本实施例中, 成型器 2由膜边展幵部 21和 叉边成型部 22组成, 膜边展开部 21后端一体连接叉边成型部 22前端; 在膜边 展开部 21, 上成型板 5与下成型板 6之间的间距自前至后逐渐增大, 并且上成 型板 5及下成型板 6的宽度均自前至后逐渐减小; 在叉边成型部 22, 上成型板 5各处宽度一致, 下成型板 6各处宽度一致, 并且上成型板 5与下成型板 6之间 的间距自前至后逐渐减小; 成型器 2左右对称, 其对称面 8将成型器 2等分为 互成镜像反映关系的左、 右两部分。

转盘叉边机构设于叉边板叉边机构前方, 转盘叉边机构包括左叉边转盘 9、 右叉边转盘 10和叉边转盘位置调节机构 11, 叉边转盘位置调节机构 11设于机 架 1上, 左叉边转盘 9和右叉边转盘 10均安装于叉边转盘位 K调节机构 U上, 左叉边转盘 9、右叉边转盘 10分别处于叉边成型部 22前端的左侧、右侧, 并且 左叉边转盘 9和右叉边转盘 10均与所述间隙 7位置相对应。

叉边板叉边机构包括左叉边板 12、 右叉边板 13和叉边板位置调节机构 14, 叉边板位置调节机构 14设于机架 1上, 左叉边板 12和右叉边板 13安装于叉边 板位置调节机构 14上, 左叉边板 12、右叉边板 13分别处于叉边成型部 22中段 的左侧、 右侧, 并且左叉边板 12和右叉边板 13均与所述间隙 7位置相对应。 左叉边板 12右侧与成型器 2的对称面 8之间的距离自前至后逐渐减小, 右叉边 板 13左侧与成型器 2的对称面 8之间的距离自前至后逐渐减小。 叉边板位置调节机构 14、叉边转盘位置调节机构 11均可釆用现有技术中的 位置调节机构, 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两左压轮 3均与上成型板 5上表面的左半部压合, 两右压轮 4均与上成型 板 5上表面的右半部压合; 两左压轮 3与两右压轮 4位置一一对应。 左压轮 3 为左大右小的圆台状胶轮, 右压轮 4为右大左小的圆台状胶轮。 成型器 2后方设有第一导引辊筒 15和第二导引辊筒 16,经成型器 2叉边成 说

型后的膜料在第一导引辊筒 15和第二导引辊筒 16上均有一定的包角, 并使膜 料经过第一导引辊筒 15和第二导引辊筒 16时走膜路线呈 S形。

下面简述一下本叉边成型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 3所示, 通过叉边转盘位置调节机构 11, 使左叉边转盘 9和右叉边转 盘 10处于合适位置, 此时左叉边转盘 9和右叉边转盘 10均有一部分插入上成 型板 5和下成型板 6之间的间隙 7中; 通过叉边板位置调节机构 14, 使左叉边 板 12和右叉边板 13处于合适位置, 此时左叉边板 12右侧、 右叉边板 13左侧 均插入上成型板 5和下成型板 6之间的间隙 7中。 参考图 4, 本实用新型中, 用于制造连底自立袋的膜料, 是由单层膜料的左 右两边向内对折后形成的双层膜料 17, 该双层膜料 17中: 下层膜料 171由上述 单层膜料的中间部分构成, 下层膜料 171 的宽度略大于单层膑料宽度的一半; 上层膜料包括左边部分 172和右边部分 173 (由上述单层膜料的左边部分和右边 部分构成), 左边部分 172和右边部分 173的宽度各约占单层膑料宽度的四分之 一(左边部分 172和右边部分 173的宽度略小于单层膜料宽度的四分之一), 对 折后, 左边部分 172与右边部分 173之间留有一定间隔 174。 该双层膜料 17具 有两个对折边 175。 在牵引机构的带动下, 双层膜料 17沿成型器 2移动, 在戌型器 2、 左叉边 说 明 书 转盘 9、 右叉边转盘 10、 左叉边板 12和右叉边板 13的共同作用下, 按下述过 程成型:

( 1 ) 参考图 5, 双层膜料 17经过成型器 1的膜边展开部 21时, 双层膜料 1 的两个对折边 175展开,从而使双层膜料 17展开成横截 ffi呈矩形的筒状膜料 18; 双层膜料 17展开后, 邻近两个对折边 175的部分形成筒状膜料 18的两个 侧面 181, 筒状膜料 18的上层膜料 182、 下层膜料 183分别紧贴上成型板 5上 表面、 下成型板 6下表面; 在筒状膜料 18沿膜边展开部 21移动的过程中, 筒 状膜料 18的两个侧面 181的宽度逐渐增大;

(2 )参考图 6, 筒状膜料 18经过叉边成型部 22时, 筒状膜料 18两个侧面 181首先分别与左叉边转盘 9、 右叉边转盘 10接触, 在叉边成型部 22、 左叉边 转盘 9和右叉边转盘 10的共同作用下, 筒状膜料 18两个侧面 181的中间部位 向内折, 初步叉边成型, 即初步在筒状膜料 18两侧形成横截面呈 M形的底膜 184;

随后, 初步叉边成型的筒状膜料 18沿叉边成型部 22继续移动, 筒状膜料 18两个侧面 181分别与左叉边板 12右侧、 右叉边板 13左侧接触, 在叉边成型 部 22、 左叉边板 12和右叉边板 13的共同作用下, 初步叉边成型的筒状膜料 18 发生下述变化: 左叉边板 12右侧顶住筒状膜料 18左侧底膜 84的中间折角部 位并对其施加向右的推力, 使左侧底膜 184 的中间折角部位逐渐内插; 右叉边 板 13左侧顶住筒状膜料 18右侧底膜 184的中间折角部位并对其施加向左的推 力, 使筒状膜料 18右侧底膜 184的中间折角部位逐渐内插; 同时, 筒状膜料 18 两个横截面呈 M形的底膜 184中,三个折角的角度逐渐减小, 吏得上层膜料 182 与下层膜料 183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这样, 筒状膜料 18在沿叉边成型部 22 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变扁, 且其两侧的底膜 184能够很好地保持 M形的横截面形 状。 经叉边成型并变扁的筒状膜料 18最后从成型器 2后端输出, 经第一导引辊 筒 15和第二导引辊筒 16导引, 被送至下道工序。 经过叉边成型后,双层膜料 17两个对折边 175各形成一个截面呈 M形的底 说

膜 184, 形成两个自立袋所需底膜。 叉边成型后形成的筒状膜料 18可用于同时生产出两排连底自立袋, 两排连 书

底自立袋袋口相对。 参考图 7, 叉边成型后的筒状膜料 18经后续的封合、 横切 工序后, 每次可得到袋口 191相对的两个连底自立袋 19。 左压轮 3、 右压轮 4的作用是: 将双层膜料 17、 筒状膜料 18中上层膜料的 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分别压紧在上成型板 5 上表面上, 并且使贴在上成型板 5 上表面的膜料向中间靠拢, 使整个膜料紧紧包合在成型器 2 的外表面上, 确保 膜料按成型器 2的引导进行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