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FULL-AUTOMATIC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LANT FIBER MOLDED PRODUCT, AND MULTIFUNCTIONAL MACHINE FOR MOLDING AND TRIMMING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94603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are a full-automatic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plant fiber molded product, and a multifunctional machine for molding and trimming. The full-automatic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plant fiber molded product comprises such steps as: a suction-filtration molding device (A2) continually fabricating wet blanks of the products by using seriflux, and then alternately feeding the wet blanks into hot-pressed dies (A3a, A4a) heated in hot-press forming devices (A3, A4) to certain temperature, for forming through hot-pressing and drying, and the dried and formed products falling from the hot-pressed dies to positioned receiving supports (A5.1, A6.1) of positioned receiving devices (A5, A6); the positioned receiving devices delivering the dried and formed products (B10) to be trimmed to a transition location; a transfer device (C) then transferring the products to be trimmed on the transition location to a trimming position of a trimming device (B) for trimming processing, and then delivering the trimmed products (B11) to a completing position and removing the discarded edges from the trimming position. The full-automatic multifunctional machine for molding and trimming a plant fiber molded product comprises a molding and forming device (A), a transfer device (C), and a trimming device (B).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the multifunctional machine have the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manufacture the product of high quality, and achieve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ventors:
ZHENG TIANBO (CN)
DING SHIQIN (CN)
LI JINJING (CN)
ZHENG ZHUO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89716
Publication Date:
June 26, 2014
Filing Date:
December 17,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EURASIA EP MACHINERY CO LTD (CN)
ZHENG TIANBO (CN)
EURASIA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26F1/38; D21J3/00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01074564A12001-10-11
Foreign References:
CN103015273A2013-04-03
CN203080367U2013-07-24
CN1214390A1999-04-21
CN101914858A2010-12-15
JP3283014B22002-05-20
CN101502970A2009-08-12
CN03209714U2003-08-14
CN201020283075U2010-08-03
CN201010246235A2010-08-03
CN201020283085U2010-08-03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937462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HANGZHOU JIUZHOU PATENT LTD. (CN)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方法, 其过程是: 吸滤成型装置不断地将浆液制成 制品的湿坯,再把湿坯交替送入左热压定型装置和右热压定型装置中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压模 具内进行热压干燥定型,其特征在于:从左热压上模和右热压上模交替落下的干燥定型后的制 品分别落到左定位接料装置的左定位接料托中和右定位接料装置上的右定位接料托中,从热压 上模落下的制品在定位接料托中定位, 以实现把制品固定在特定位置进行移送的目的,确保待 切制品移送的准确性;

左定位接料装置把干燥定型后的待切制品输送至左过渡工位,右定位接料装置把干燥定型 后的待切制品输送至右过渡工位;移送装置再把分别定位在左过渡工位和右过渡工位上的待切 制品移送到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切边装置从待切位置中提取待切制品,然后输送到切边位置 进行切边处理, 再把切边后制品输送到完成位置并将切下的废边驱离切边位置;

依照上述过程, 生产连续进行。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装 置中的左排送吸盘组采用负压吸附方式提吸处于左过渡工位上的左定位接料托中的待切制品, 然后沿左排送水平轨道把待切制品输送至左接纳制品工位,并把制品转移给可实现待切制品翻 转的左存贮翻转器或直接转移送给处于左接纳制品工位的左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所述移送 装置中的右排送吸盘组采用负压吸附方式提吸处于右过渡工位上的右定位接料托中的待切制 品,然后沿右排送水平轨道把待切制品输送至右接纳制品工位,并把制品转移给可实现待切制 品翻转的右存贮翻转器或直接转移送给处于右接纳制品工位的右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待切 制品在待切定位托中重新定位, 以实现待切制品从前向后的移送。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装 置中的左运送车在左接纳制品工位接纳了待切制品,然后输送至待切位置;所述移送装置中的 右运送车在右接纳制品工位接纳了待切制品,然后输送至待切位置,左运送车和右运送车交替 地把从接纳到的待切制品送到所述待切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边装置 从待切位置中提取待切制品, 然后输送到切边位置进行切边处理, 再把切边后制品输送到完成 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边装置 的切边合模机构中装有切边模具, 切边模具包含上切边模具和下切边模具, 在下切边模具上设 置一个与制品形状相适合的用于确定制品在下切边模具上位置的定位块。 权 利 要 求 书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边装置 把所述制品从待切位置送到切边位置, 再从切边位置送出到达完成位置, 均采用切边吸盘组提 吸制品的方式来完成。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切边吸 盘组分成前后二组, 分别为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盘组, 二组吸盘组相隔一定距离, 前 排切边吸盘组把放置于切边模具前侧的待切位置上的待切制品吸起并移送到所述的下切边模具 的定位块上, 后排切边吸盘组把切边后的制品从下切边模具的定位块上吸起并送出切边模具, 放置于切边模具后侧的完成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边装置 的切边过程按下列歩骤进行:

1 )、 处于待切位置上方的前排切边吸盘组下移, 吸起待切边制品, 然后上移归位, 同时处于下切边模具的定位块上方的后排切边吸盘组下移吸起切边后制品, 然后上移归 位;

2 )前排切边吸盘组与后排切边吸盘组同时携带所提取制品往后水平运动, 废边移出 机构将切边后留下的废边驱离切边位置;

3)前排切边吸盘组与后排切边吸盘组往后水平运动一段距离后, 分别释放所提取制 品,使待切制品落到切边位置而切边后制品落到完成位置上;然后前排切边吸盘组与后排 切边吸盘组同时反向水平运动,当相隔一定距离的前排切边吸盘组与后排切边吸盘组正好 分别处于切边模具的前后二侧的某一位置时, 停止水平移动;

4) 切边模具中的上切边模具向下运动与下切边模具合模, 将待切制品的毛边切去; 然后切边模具的上切边模具向上运动开模;

5)前排切边吸盘组与后排切边吸盘组继续同时反向水平运动, 直至前排切边吸盘组 与后排切边吸盘组分别到达待切位置上方以及切边位置上方;

6 ) 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盘组分别或同时下移吸起待切边制品和切边后制 品, 然后上升归位;

然后重复步骤 2 ) 至步骤 6), 反复循环。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一根或一 组废边吹气杆与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盘组一起作前后水平运动, 在后排切边吸盘组吸 起切边后制品并带着切边后制品向完成位置移动的这一过程的某一时间段内, 废边吹气杆吹气 权 利 要 求 书

或边移动边吹气, 把废边吹离下切边模具, 以确保不影响下一待切制品在定位块上的定位。

10、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废边吸 盘组把被切下的废边从切边模具中吸起并送出切边模具的方式移除废边, 以确保不影响下一待 切制品在定位块上的定位。

11、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该一体机包括制作待切制品 的成型定型装置 (A), 将待切制品转移至切边装置中的待切位置的移送装置 (0, 以及对待切 制品进行切边的切边装置 (B);

所述成型定型装置含有吸滤成型装置 (A2)、 从吸滤成型装置中提取湿坯的湿坯转移装置 (A7)、分别接收湿坯并对湿坯加热干燥的左热压定型装置 (A3)和右热压定型装置 (A4)、接收左 热压定型装置中的待切制品后再输送至左过渡工位的左定位接料装置 (A5)和接收右热压定型 装置中的待切制品后再输送至右过渡工位的右定位接料装置 (A6)。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左热压定型装置和右热压定型装置对称分布在吸滤成型装置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定位接料装 置位于左热压定型装置的左侧且与左热压定型装置中的左热压下模一起固定在左热压下模安 装板上,该左热压下模安装板通过滑块可左右水平移动地定位在热压下模水平轨道 (A8)上;右 定位接料装置位于右热压定型装置的右侧且与右热压定型装置中的右热压下模一起固定在右 热压下模安装板上,该左热压下模安装板通过滑块可左右水平移动地定位在热压下模水平轨道 (A8) 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左定位接料装置和右定位接料装置上分别装有与热压上模具上的制品一一对应的定位接料 托(Α5· 1, Α6. 1)。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装置含有左排送机构 (C1)、右排送机构 (C2)、用于接纳由左排送机构的左排送吸 盘组转移过来的制品且安装于左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用于接纳由右排送机构的右排送吸盘 组转移过来的制品且安装于右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以及待切制品交替进给机构 (C3); 或者, 所述移送装置含有左排送机构 (C1)、右排送机构 (C2)、接纳由左排送机构的左排送吸盘组 转移过来的制品并把该制品翻转 180 度后转移给左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的左存贮翻转器 (C4)、接纳由左排送机构的右排送吸盘组转移过来的制品并把该制品翻转 180度后转移给右运 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的右存贮翻转器 (C5) 以及待切制品交替进给机构 (C3);

左排送机构包括设置在左过渡工位上方与左接纳制品工位上方之间的左排送水平轨道 权 利 要 求 书

(C1. 2)、通过滑块沿着左排送水平轨道运动且把左定位接料托中的待切制品送至左接纳制品工 位的左排送吸盘组 (C1. 1)以及驱动左排送吸盘组的左动力传送机构,右排送机构包括设置在右 过渡工位上方与右接纳制品工位上方之间的右排送水平轨道 (C2. 2)、通过滑块沿着右排送水平 轨道运动且把右定位接料托中的待切制品送至右接纳制品工位的右排送吸盘组 (C2. 1)以及驱 动右排送吸盘组的右动力传送机构;

待切制品交替进给机构包括设置在左接纳制品工位、待切位置以及右接纳制品工位之间的 运送车轨道 (C3. 3),以及把左接纳制品工位的待切制品沿运送车轨道输送至待切位置的左运送 车 (C3. 1)、把右接纳制品工位的待切制品沿运送车轨道输送至待切位置的右运送车 (C3. 2)、驱 动运送车的运送车动力传送机构, 以使左运送车和右运送车交替把待切制品送到待切位置。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左排送吸盘组与右排送吸盘组分别安装有至少一个利用负压提吸制品的吸盘。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左运送车、 右运送车上装有利于待切制品准确定位的待切定位托C3.4;); 所述待切定位托、 左定位接料托以及右定位接料托均是与制品形状相吻合或局部相吻合的起导向定位作用的托 盘,或者是与制品形状相吻合的金属模具或非金属模具,或者是能让制品部分进入孔穴的装有 导向片的带孔穴平板, 或者是能对制品周边起限定作用的限位圈、 限位杆、 限位器皿、 限位装 置与金属板或非金属板的组合件, 或者是其他能对制品起导向、 定位作用的装置。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切边装置包括定位在机架上的切边合模机构 (B l)、 制品移送机构 (B2)、 废边移出机构; 所述切 边合模机构含有上切边模具(B l-2)、下切边模具(B l-1 )、安装有上切边模具的上切边模具安装 板(Bl-3 )、 安装有下切边模具的下切边模具安装板(Bl-4)、驱动上切边模具安装板和下切边模 具安装板进行合模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下切边模具上还设置一个与制品形状相适合以利于待切 制品定位的定位块 (B l-1.2)。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制品移送机构含有用来把待切位置上的待切制品吸起并移送到下切边模具的前排切边吸盘组

(B2.6)、用来把切边后制品吸起并送出下切边模具的后排切边吸盘组(B2.7)、 用来固定前排切 边吸盘组的前吸盘固定板(B2.3 )、 用来固定后排切边吸盘组的后吸盘固定板(B2.8)、 带动前吸 盘固定板和后吸盘固定板作前后移动的运送架 (B2.1 ) , 驱使运送架水平运动的水平驱动装置 (B2. 10)。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权 利 要 求 书

运送架为框架结构,前排切边吸盘组的盘口朝下固定在前吸盘固定板上,后排切边吸盘组的盘口 朝下固定在后吸盘固定板上, 前排切边吸盘组通过前提吸气缸(B2. 2)和后排切边吸盘组通过后 提吸气缸(B2. 9 )分别相隔一定间距地安装在运送架的前侧和后侧, 以使前提吸气缸带动前排切 边吸盘组作上下移动、后提吸气缸带动后排切边吸盘组作上下移动,前后两排吸盘组之间的空间 大于上切边模具的外部轮廓。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切边装置还设有供运送架通过滑块(B2. 5)在其上进行前后水平移动的二排相隔一定距离的移送 轨道 (B2. 4)o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废边移出机构含有安装在所述运送架上能把切下的废边吹离下切边模具且通过装有控制阀门的 气路与气源连接的废边吹气杆(B14), 切边装置上还安装有开启及关闭控制阔门的控制开关, 以 便在对废边吹气时打开控制阀门接通气源,对废边进行吹气,停止对废边吹气时关闭控制 I有门断 开气源;

或者在后排切边吸盘组 (B2. 7) 的附近安装一组用于提吸废边的废边吸盘组, 把所述废边 吸起并送出下切边模具;

或者是在下切边模具前后二侧各设置一组用于夹勾持废边的钳子 (B13)或钩子或夹子; 或在 下切边模具前或后的一侧设置一组用于夹勾持废边的钳子或钩子或夹子。

22、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水平驱动装置(B2. 10)的传动结构是电机通过丝杠副机构传动以驱动运送架在所述移送轨道上 作前后水平移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或者是电机通过同步带或皮带或链条传动从而带动运 送架作前后水平运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或者是气缸或油缸驱动从而带动运送架作前后水 平运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23、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制品移送机构为杆式制品移送机构,含有用来把待切位置上的待切制品吸起并移送到下切边 模具的前排切边吸盘组 (B2. 6)、 用来把切边后制品吸起并送出下切边模具的后排切边吸盘组 (B2. 7)、 用来固定前排切边吸盘组的前吸盘固定板(B2. 3)、 用来固定后排切边吸盘组的后吸 盘固定板 (B2. 8)、 设置在切边模具一侧且能带动前吸盘固定板和后吸盘固定板作前后移动或 上下移动的运送杆 (B19)、 可带动运送杆作上下移动的上下摆动装置(B17)、 驱使运送杆水平 运动的水平驱动装置 (B2. 10); 前吸盘固定板的一端和后吸盘固定板的一端相隔一定距离地固 权 利 要 求 书

定在运送杆一侧, 前后两排吸盘组之间留有大于上切边模具轮廓的空间, 运送杆可滑动地固定 在二个上下摆动装置上。

24、 根据权利要求 23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杆式制品移送机构还设置有可在滑座 (B18) 上进行上下滑动的用来带动运送杆前后水平移动的 滑动连接件 (B20); 滑座可在二根上下布置的移送轨道上水平移动;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传动结构是电机通过丝杠副机构传动, 从而带动运送架作前后水平运 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或者是电机通过同歩带或皮带或链条传动,从而带动运送架作前后水 平运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或者是气缸或油缸驱动,从而带动运送架作前后水平运动或停止 于某一特定位置。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所述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废边移出机构含有安装在所述运送杆上能把切下的废边吹离下切边模具且通过装有控制阀门的 气路与气源连接的废边吹气杆(B14), 切边装置上还安装有开启及关闭控制阔门的控制开关, 以 便在对废边吹气时打开控制阀门接通气源,对废边进行吹气,停止对废边吹气时关闭控制圆门断 开气源; 或者是在后排切边吸盘组(B2. 7)的附近安装一组用于提吸废边的废边吸盘组, 把所述 废边吸起并送出下切边模具, 或者是在下切边模具前后二侧各设置一组用于夹勾持废边的钳子 (B13)或钩子或夹子, 或在下切边模具前或后的一侧设置一组用于夹勾持废边的钳子或钩子或夹 子。

Description:
说 明 书

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方法及模塑成型 切边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模塑成型方式制作包括纸 装的植物纤维 (简称植物纤维; 以下同) 制品的方法和装置; 适用于制造一次性植物纤维模塑制品, 尤其适用于制造一次性非平面 的纸质制品; 如植物纤维餐具、 植物纤维托盘、 植物纤维工业品防震垫及包装托、 一次性 非平面的植物纤维装璜装饰立体墙板 (或称植物纤维立体壁纸或纸¾模塑立体壁纸 以及 一切一次性植物纤维模塑制品。

背景技术

植物纤维模塑制品的制作过程是: 植物纤维在吸滤成型装置中先经过吸滤成型, 制成制 品的湿坯, 把湿坯交替送入到位于吸滤成型装置左、 右两侧的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左热压定型 装置和右热压定型装置的热压模具内, 左热压定型装置或右热压定型装置的热压模具 合模并 对湿坯进行热压干燥定型, 制成各种形状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 这是植物纤维模塑制品的制 造方法的双热压定型装置模式。

以植物纤维模塑制品的制造方法的双热压定型 装置模式为例加以说明。 现有常用的三工 位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 含有成型定型上机架、 成型定型下机架、 连接成型定型上机 架与成型定型下机架的拉杆, 设置在成型定型下机架中间位置的吸滤成型装 置 (成型工位)、 位于吸滤成型装置左右两侧的带左热压上模和 左热压下模的左热压定型装置 (或称左定型工 位)及带右热压上模和右热压下模的右热压定 型装置(或称右定型工位), 吸滤成型装置的上 方有一个湿坯转移装置, 湿坯转移装置安装固定在成型定型上机架上, 湿坯转移装置上的湿 坯转移模能上下移动; 并且左热压下模和右热压下模分别在动力的驱 动下, 分别沿热压下模 水平轨道交替地进入湿坯转移装置的下方以接 纳从湿坯转移装置转移过来的湿坯。 把湿坯转 移模上的湿坯转移到左热压下模或右热压下模 中并返回到左热压上模或右热压上模的正下 方, 左热压上模在外力 (比如左热压上模移动油缸或气缸) 驱动下向下与左热压下模合模并 对湿坯进行热压定型 (或者右热压上模在外力比如右热压上模移动 油缸或气缸驱动下, 向下 与右热压下模合模并对湿坯进行热压定型), 直至湿坯干燥定型并开模移出制品。如此周而 复 始, 循环往复。 这是一种由 "左热压定型装置-吸滤成型装置 -右热压定型装置"构成的双热 压定型装置模式全自动植物纤维 (含纸漦)模塑成型机。 例如中国专利 03209714. X、 中国专 利 ZL201020283075. 2, 中国专利 ZL 201010246235. 0, 中国专利 ZL201020283085. 6等相关专 利公开的植物纤维模塑 (含纸桨模塑) 成型机就是这种典型的生产装置。

湿坯干燥定型并开模移出制品的方式有二种: 1,全自动纸桨模塑成型机的左热压下模 (包 含安装左热压下模的模具安装板) 和右热压下模上 (包含安装右热压下模的模具安装板) 还 分别连接了左输送带、右输送带。 当湿坏加热干燥定型后, 左热压上模开模并吸附制品上移, 左热压下模移向湿坯转移模的正下方, 左输送带随左热压下模右移而正好位于左热压 上模的 正下方, 左热压上模吸附着的制品落在左输送带上; 此后隨着左热压下模的复位, 左输送带 也回到原位, 左输送带转动将制品送出机器。 同样, 右热压上模开模并吸附制品上移, 右输 送带随右热压下模向湿坯转移模所在位置的下 方左移,到位后 IE好位于右热压上模的 IE下方, 右热压上模吸附着的制品落在右输送带上, 此后随着右热压下模的复位, 右输送带将制品送 出机外。 因此, 左输送带和右输送带交替将经过湿坯成型和热 压定型的制品送出。 2, 所述 的左输送带和右输送带用左平板和右平说板代 替,左热压上模吸附着的制品被吹落在左平板 上, 右热压上模吸附着的制品被吹落在右平板上。 采用人工收集的方式将左平板和右平板上的制 品取走; 也可让带有制品的左平板向左侧翻转一定书角 度, 制品从左平板上滑出, 或带有制品 的右平板向右侧翻转一定角度, 制品从右平板上滑出。

这样, 干燥定型后的制品从左热压上模和右热压上模 交替落下, 从左输送带 (左平板) 或右输送带 (右平板) 将制品送出。

现有技术中也有位于吸滤成型装置左侧或右侧 (只带其中一侧) 的单侧热压定型装置的 生产装置, 其生产方式和上述过程相同, 只是一个吸滤成型装置配一个热压定型装置, 这就 是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的制造方法的单热 压定型装置模式。 也有包含多功能辅助装置以 消除自动模塑成型机模具滴水现象的全自动植 物纤维模塑成型机等等。所以在现有的技术中 , 植物纤维模塑制品 (含纸桨模塑制品) 的制作过程都是湿坯成型和热压定型这二个主 要过程 和功能。

由于种种原因,经过成型、定型后所生产出来 的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的实际边缘往往达 不到设计要求。 为了达到精确的制品外形或轮廓, 采用让切边前的制品边缘留有一定的切边 量,再通过切边把制品多余部分切除,将所述 品切成所需形状或所需要求的过程和方法来 现。 这一过程和方法称之为切边 (我们把切除制品的多余边缘、 制品的裁切、 连体制品中单 体制品的分切、制品的冲孔、对制品的穿剌、 在制品上留有切痕或压痕等加工都归类为切边 )。

到目前为止, 国际上所有用来制作和生产植物纤维模塑制品 的方法和设备,都是湿坯成 型和热压定型能在同一设备上连续进行, 热压定型后的制品经输送带或左平板和右平板 上滑 出后是散乱的, 不能确定在某一固定位置, 生产出来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的周边总带有一 定 的毛边, 要经过人工把制品收集起来, 再通过人工放到切边机上进行切边处理。 还没有能实 现从湿坯成型到热压定型再到废边切除都能连 续进行的方法和设备。 以致于不能在同一台机 器上生产出完整的巳完成切边的高质量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植物纤维模塑制品的全自动制造 方法及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 机; 该方法和该成型机含有湿坯成型、 热压定 型、 自动切边三个功能, 具有自动化程度高、 产品质量好、 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方法, 其过程是: 吸滤成型装 置不断地将浆液制成制品的湿坯, 再把湿坯交替送入左热压定型装置和右热压定 型装置中加 热到一定温度的热压模具内进行热压干燥定型 , 其特征在于: 从左热压上模和右热压上模交 替落下的干燥定型后的制品分别落到左定位接 料装置的左定位接料托中和右定位接料装置上 说

的右定位接料托中, 从热压上模落下的制品在定位接料托中定位, 以实现把制品固定在特定 位置进行移送的目的, 确保待切制品移送的准确性;

左定位接料装置把干燥定型后的待切制品输送 至左过渡工位, 右定位接料装置把干燥定 型后的待切制品输送至右过渡工位; 移送装置再把分别定位在左过渡工位和右过渡 工位上的 待切制品移送到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 切边装置从待切位置中提取待切制品, 然后输送到切 边位置进行切边处理, 再把切边后制品输送到完成位置并将切下的废 边驱离切边位置; 就这 样, 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全自动制造从吸滤成型将¾ 制成制品的湿坯开始到切边后制品输送 到完成位置结束,生产连续进行。

所述移送装置中的左排送吸盘组采用负压吸附 方式提吸处于左过渡工位上的左定位接料 托中的待切制品, 然后沿左排送水平轨道把待切制品输送至左接 纳制品工位, 并把制品转移 给可实现待切制品翻转的左存贮翻转器或直接 转移送给处于左接纳制品工位的左运送车上的 待切定位托; 所述移送装置中的右排送吸盘组采用负压吸附 方式提吸处于右过渡工位上的右 定位接料托中的待切制品, 然后沿右排送水平轨道把待切制品输送至右接 纳制品工位, 并把 制品转移给可实现待切制品翻转的右存贮翻转 器或直接转移送给处于右接纳制品工位的右运 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待切制品在待切定位托 中重新定位,实现了待切制品从前向后的移送 。

所述移送装置中的左运送车在左接纳制品工位 接纳了待切制品, 然后输送至待切位置; 所述移送装置中的右运送车在右接纳制品工位 接纳了待切制品, 然后输送至待切位置, 左运 送车和右运送车交替地把从接纳到的待切制品 送到所述待切位置。

切边装置从待切位置中提取待切制品, 然后输送到切边位置进行切边处理, 再把切边后制 品输送到完成位置。

切边装置的切边合模机构中装有切边模具, 切边模具包含上切边模具和下切边模具, 在下 切边模具上设置一个与制品形状相适合的用于 确定制品在下切边模具上位置的定位块。 所述切边装置把所述制品从待切位置送到切边 位置, 再从切边位置送出到达完成位置, 均 采用切边吸盘组提吸制品的方式来完成。

所述的切边吸盘组分成前后二组, 分别为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盘组, 二组吸盘组 相隔一定距离, 前排切边吸盘组把放置于切边模具前侧的待切 位置上的待切制品吸起并移送到 所述的下切边模具的定位块上, 后排切边吸盘组把切边后的制品从下切边模具 的定位块上吸起 并送出切边模具, 放置于切边模具后侧的完成位置。

切边装置的切边过程按下列步骤进行:

1 )、 处于待切位置上方的前排切说边吸盘组下移, 吸起待切边制品, 然后上移归位, 同时处于下切边模具的定位块上方的后排切边 吸盘组下移吸起切边后制品, 然后上移归 位; 书

2 )前排切边吸盘组与后排切边吸盘组同时携带 提取制品往后水平运动,废边移出 机构将切边后留下的废边驱离切边位置;

3 )前排切边吸盘组与后排切边吸盘组往后水平 动一段距离后,分别释放所提取制 品, 使待切制品落到切边位置而切边后制品落到完 成位置上; 然后前排切边吸盘组与后 排切边吸盘组同时反向水平运动, 当相隔一定距离的前排切边吸盘组与后排切边 吸盘组 正好分别处于切边模具的前后二侧的某一位置 时, 停止水平移动;

4 ) 切边模具中的上切边模具向下运动与下切边模 具合模, 将待切制品的毛边切去; 然后切边模具的上切边模具向上运动开模;

5 )前排切边吸盘组与后排切边吸盘组继续同时 向水平运动,直至前排切边吸盘组 与后排切边吸盘组分别到达待切位置上方以及 切边位置上方;

6 ) 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盘组分别或同时 下移吸起待切边制品和切边后制 品, 然后上升归位;

然后重复步骤 2 ) 至步骤 6), 反复循环。

采用一根或一组废边吹气杆与前排切边吸盘组 和后排切边吸盘组一起作前后水平运动, 在 后排切边吸盘组吸起切边后制品并带着切边后 制品向完成位置移动的这一过程的某一时间段 内, 废边吹气杆吹气或边移动边吹气, 把废边吹离下切边模具, 以确保不影响下一待切制品在 定位块上的定位。

采用废边吸盘组把被切下的废边从切边模具中 吸起并送出切边模具的方式移除废边, 以确 保不影响下一待切制品在定位块上的定位。 说 明 书

^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包括制作待切制品的成型定型装置 A, 将待 切制品转移至切边装置中的待切位置的移送装 置 C, 以及对待切制品进行切边的切边装置 B; 所述成型定型装置含有吸滤成型装置 A2、 从吸滤成型装置中提取湿坯的湿坯转移装置 A7、 分别接收湿坯并对湿坯加热干燥的左热压定型 装置 A3和右热压定型装置 A4、 接收左热 压定型装置中的待切制品后再输送至左过渡工 位的左定位接料装置 A5 和接收右热压定型装 置中的待切制品后再输送至右过渡工位的右定 位接料装置 A6。

所述左热压定型装置和右热压定型装置对称分 布在吸滤成型装置的左右两侧; 所述左定 位接料装置位于左热压定型装置的左侧且与左 热压定型装置中的左热压下模一起固定在左热 压下模安装板上, 该左热压下模安装板通过滑块可左右水平移动 地定位在热压下模水平轨道 (A8)上; 右定位接料装置位于右热压定型装置的右侧且 与右热压定型装置中的右热压下模一 起固定在右热压下模安装板上, 该左热压下模安装板通过滑块可左右水平移动 地定位在热压 下模水平轨道 (A8) 上。

所述左定位接料装置和右定位接料装置上分别 装有与热压上模具上的制品一一对应的定 位接料托 (A5. 1, A6. 1)。

所述移送装置含有左排送机构 Cl、右排送机构 C2、接纳由左排送机构的左排送吸盘组转 移过来的制品并把该制品翻转 180度后再转移给左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的左 存贮翻转器 C4, 接纳由右排送机构的右排送吸盘组转移过来的 制品并把该制品翻转 180度后转移给右运 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的右存贮翻转器 C5 以及待切制品交替进给机构 C3 ;

如果制品不需要翻转, 则去除左存贮翻转器和右存贮翻转器, 移送装置的结构变为; 所 述移送装置含有左排送机构、 右排送机构、 用于接纳由左排送机构的左排送吸盘组转移过 来 的制品且安装于左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 用于接纳由右排送机构的右排送吸盘组转移过 来 的制品且安装于右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以及 待切制品交替进给机构;

左排送机构包括设置在左过渡工位上方与左接 纳制品工位上方之间的左排送水平轨道 C1. 2、 通过滑块沿着左排送水平轨道运动且把左定位 接料托中的待切制品送至左接纳制品工 位的左排送吸盘组 C1. 1以及驱动左排送吸盘组的左动力传送机构, 排送机构包括设置在右 过渡工位上方与右接纳制品工位上方之间的右 排送水平轨道 C2. 2、 通过滑块沿着右排送水平 轨道运动且把右定位接料托中的待切制品送至 右接纳制品工位的右排送吸盘组 C2. 1 以及驱 动右排送吸盘组的右动力传送机构;

待切制品交替进给机构包括设置在左接纳制品 工位、 待切位置以及右接纳制品工位之间 的运送车轨道 C3. 3, 以及把左接纳制品工位的待切制品沿运送车轨 道输送至待切位置的左运 送车 C3. 1、把右接纳制品工位的待切制品沿运送车轨 输送至待切位置的右运送车 C3. 2、驱 动运送车的运送车动力传送机构, 以使左运送车和右运送车交替把待切制品送到 待切位置。 所述左排送吸盘组与右排送吸盘组分别安装有 至少一个利用负压提吸制品的吸盘。

所述左运送车、 右运送车上装有利于待切制品准确定位的待切 定位托 C3. 4; 所述待切定 位托、 左定位接料托以及右定位接料托均是与制品形 状相吻合或局部相吻合的起导向定位作 用的托盘, 或者是与制品形状相吻合的金属模具或非金属 模具, 或者是能让制品部分进入孔 穴的装有导向片的带孔穴平板, 或者是能对制品周边起限定作用的限位圏、 限位杆、 限位器 皿、 限位装置与金属板或非金属板的组合件,或者 是其他能对制品起导向、 定位作用的装置。

所述切边装置包括定位在机架上的切边合模机 构 Bl、制品移送机构 B2、废边移出机构; 所 述切边合模机构含有上切边模具 Bl-2、 下说切边模具 Bl-1、 安装有上切边模具的上切边模具安装 板 Bl-3、 安装有下切边模具的下切边模具安装板 Bl-4、驱动上切边模具安装板和下切边模具安 装板进行合模运动的动力机构; 所述下切边模具上书还设置一个与制品形状相 适合以利于待切制 品定位的定位块 Bl-1. 2。

所述制品移送机构含有用来把待切位置上的待 切制品吸起并移送到下切边模具的前排切 边吸盘组 (B2. 6)、 用来把切边后制品吸起并送出下切边模具的后 排切边吸盘组 B2. 7、 用来固 定前排切边吸盘组的前吸盘固定板 B2. 3、用来固定后排切边吸盘组的后吸盘固定板 B2. 8、 能带 动前吸盘固定板和后吸盘固定板作前后移动的 运送架(B2. 1 ), 驱使运送架水平运动的水平驱动 装置 B2. 10。

所述运送架为框架结构, 前排切边吸盘组的盘口朝下固定在前吸盘固定 板上, 后排切边吸 盘组的盘口朝下固定在后吸盘固定板上,前排 切边吸盘组通过前提吸气缸 B2. 2和后排切边吸盘 组通过后提吸气缸 B2. 9分别相隔一定间距地安装在运送架的前侧和 侧, 以使前提吸气缸可带 动前排切边吸盘组作上下移动, 后提吸气缸可带动后排切边吸盘组作上下移动 。

所述切边装置还设有供运送架通过滑块 B2. 5 在其上进行前后水平移动的二排相隔一定距 离的移送轨道 B2. 4。

所述废边移出机构含有安装在所述运送架上能 把切下的废边吹离下切边模具且通过装有控 制阀门的气路与气源连接的废边吹气杆 B14, 切边装置上还安装有开启及关闭控制阀门的控 制 开关, 以便在对废边吹气时打开控制阀门接通气源, 对废边进行吹气, 停止对废边吹气时关闭 控制阀门断开气源; 或者是在后排切边吸盘组 B2. 7 的附近安装一组用于提吸废边的废边吸盘 组, 把所述废边吸起并送出下切边模具, 或者是在下切边模具前后二侧各设置一组用于 夹勾持 废边的钳子 B13或钩子或夹子, 或在下切边模具前或后的一侧设置一组用于夹 勾持废边的鉗子 或钩子或夹子。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 B2. 10由电机驱动通过丝杠副机构传动以驱动运送 在所述移送轨道上 作前后水平移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或者由电机驱动, 通过同步带或皮带或链条传动从而 带动运送架作前后水平运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 位置, 或者是气缸或油缸驱动从而带动运送架作 前后水平运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驱动运送架在所述移送轨道上作前后水平移动 的所述制品移送机构为杆式制品移送机构, 含有用来把待切位置上的待切制品吸起并移送 到下切边模具的前排切边吸盘组 B2. 6,用来把切 边后制品吸起并送出下切边模具的后排切边吸 盘组 B2. 7,用来固定前排切边吸盘组的前吸盘固 定板 B2. 3、 用来固定后排切边吸盘组的后说吸盘固定板 B2. 8、 设置在切边模具一侧且能带动前 吸盘固定板和后吸盘固定板作前后移动或上下 移动的运送杆 B19、 可带动运送杆作上下移动的 摆动装置 B17、 驱使运送杆水平运动的水平驱动装置 B2. 10; 前吸盘固定板的一端和后吸盘固 书

定板的一端相隔一定距离地固定在运送杆一 侧, 前后两排吸盘组之间留有大于上切边模具轮廓 的空间, 运送杆可滑动地固定在二个摆动装置上。

杆式制品移送机构还设置有可在滑座 B18上进行上下滑动的用来带动运送杆前后水平 移动 的滑动连接件 B20; 滑座可在二根上下布置的移送轨道上水平移动 ;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驱动 由电机带动丝杠的方式来实现, 即由电机进行驱动, 通过丝杠副机构传动, 从而带动运送架作 前后水平运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也可以是由电机驱动, 通过同步带或皮带或链条传动从 而带动运送架作前后水平运动或停止于某一特 定位置; 还可以是气缸或油缸驱动从而带动运送 架作前后水平运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所述废边移出机构含有安装在所述运送杆上能 把切下的废边吹离下切边模具且通过装有控 制阀门的气路与气源连接的废边吹气杆 B14, 切边装置上还安装有开启及关闭控制阀门的控 制 开关, 以便在对废边吹气时打开控制阔门接通气源, 对废边进行吹气, 停止对废边吹气时关闭 控制阀门断开气源; 或者是在后排切边吸盘组 B2. 7 的附近安装一组用于提吸废边的废边吸盘 组, 把所述废边吸起并送出下切边模具, 或者是在下切边模具前后二侧各设置一组用于 夹勾持 废边的鉗子 B13或钩子或夹子, 或在下切边模具前或后的一侧设置一组用于夹 勾持废边的鉗子 或钩子或夹子。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吸滤成型装置将植物纤维制成制品的湿坯, 再把湿坯交替送入左热 压定型装置和右热压定型装置中加热到一定温 度的热压模具内, 接着左热压定型装置或右热压 定型装置的热压模具合模并对湿坯进行热压干 燥定型, 然后从左热压上模和右热压上模交替落 下的千燥定型后的制品 (待切制品)分别落到左定位接料装置的左定 位接料托中和右定位接料 装置上的右定位接料托中。 从热压上模落下的制品在定位接料托中进行定 位, 并在定位接料装 置中进行规则排列(定位接料装置上的定位接 料托的排列与热压上模具的制品型腔一一对应 )。 第二步, 移送装置把在左定位接料装置和右定位接料装 置中规则排列后的制品, 交替地送到切 边装置的待切位置; 再把待切制品从待切位置移送到自动切边位置 进行切边处理, 最后把切边 后制品送到完成位置, 而切下的废边则移除出切边模具以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了定位接料装置和移送装置, 因而能够将吸滤成型装置与 切边装置完美地衔接起来, 进而实现了从湿坯成型到热压定型再到废边切 除连续进行的一体化 生产; 不但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至少提高生产效率 3倍), 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 还显著 说

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书 切边一体机 (双热压定型装置模式) 的 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 2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 边一体机 (双热压定型装置模式) 的 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3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 边一体机 (双热压定型装置模式) 的 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 4是成型定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 4. 1是翻转式 "捞装法"吸滤成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 5是去掉成型定型装置后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 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的主视结构示意 图。

图 5. 1是去掉成型定型装置后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 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的左视结构示 意图。

图 5. 2是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 图 5中 B-B向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 6-1是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切边装置在工作状态 1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待切制品和切边 后制品刚被提吸时)。

图 6-2是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切边装置在工作状态 2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待切制品和切 边后制品被移送过程中)。

图 6-3是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切边装置在工作状态 3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待切制品被移送 到下切边模具上方时)。

图 7-1是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切边装置的主视结构示 意图。 图 7-2是图 7-1中 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不含废边移出装置)。

图 7-3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切边装置中的废边移出装 置 (去掉制品移送机构后) 的左视图 结构示意图。

图 7-4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切边装置中的废边移出装 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7-5. 1是二板式切边合模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 7-5. 2是三板式切边合模机构实施例之一的主视结 示意图。

图 7-5. 3是三板式切边合模机构实施例之二的主视结 示意图。

图 7-5. 4是切边装置中制品移送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 。

图 7-5. 4. 1是图 7-5. 4中制品移送机构的前吸盘固定板和后吸盘固 板的主视结构示意 图。

图 7-5. 4. 2是制品移送机构中带废边吸盘组的书制品移 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 7-6. 1是采用杆式制品移送机构的切边装置的主视 构示意图。

图 7-6. 2是采用杆式制品移送机构的切边装置的左视 构示意图。

图 7-6. 3是带废边吹气杆的杆式制品移送机构的局部 视结构示意图。

图 7-6. 4是采用废边吸盘组方式的废边移出机构和杆 制品移送机构的局部俯视结构 示意图。

图 7-7是切边装置中框式制品移送机构的俯视结构 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A-成型定型装置; B-切边装置; C-移送装置;

A1-机架; Ala-成型定型下机架; Alb-成型定型上机架; Ale-拉杆; A2-吸滤成型装置(或 称成型工位); A2a -吸滤成型桨槽; A2 C -吸滤成型模具; A3-左热压定型装置(或称左定型工 位); A3a-左热压上模; A3b-左热压上模移动缸; A3c-左热压下模; A4-右热压定型装置 (或 称右定型工位); A4a-右热压上模; A4b-右热压上模移动缸; A4c-右热压下模; A5-左定位接 料装置; A5. 1-左定位接料托; A6-右定位接料装置; A6. 1-右定位接料托; A7-湿坯转移装置; A7a-湿坯转移模; A7b-湿坯转移模移动缸; A8-热压下模水平轨道; A9-吸滤成型模具翻转轴; 制品- S-

B1-切边合模机构; B1-1-下切边模具; B1-1. 1-下切边模具的模体; B1-1. 2-定位块; B1-2-上切边模具; B1-3-上切边模具安装板; B1-4-下切边模具安装板; B1-5-合模拉杆; B1-6- 机架; B1-7—定模板; B2-制品移送机构; B2. 1-运送架; B2. 2-前提吸气缸; B2. 3-前吸盘固 定板; B2. 4-移送轨道; B2. 5 -滑块; B2. 6-前排切边吸盘组; B2. 7-后排切边吸盘组; B2. 7-1- 废边吸盘组; B2. 8-后吸盘固定板; B2. 9-后提吸气缸; B2. 10-水平移动装置; B10-待切制品; B11-切边后制品; B12-废边; B13-钳子; B14-废边吹气杆; B15-油 fe (或气缸或气液增压缸); B16-导向杆; B17-上下摆动装置; B17. 1-摆动滑套; B17. 2-摆动滑套导轨; B17. 3-摆动气缸;

B17. 4-摆动连杆; B18-滑座; B19-运送杆; B20-滑动连接件。

C1-左排送机构, C1. 1-左排送吸盘组, C1. 2-左排送水平轨道, C2-右排送机构, C2. 1-右 排送吸盘组, C2. 2-右排送水平轨道 C3-待切制品交替进给机构, C3. 1-左运送车, C3. 2-右运 说

送车, C3. 3-运送车轨道, C3. 4 -待切定位托; C4-左存贮翻转器, C4. 1、 C5. 1-翻转吸盘组, C5-右存贮翻转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图 1、 图 2、 图 3所示, 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一体机含有 成型定型装置 A、 移送装置 C和切边装置 B。

成型定型装置 (如图 4所示)包含由拉杆 Alc、成型定型下机架 Ala和成型定型上机架 Alb 组成的机架 A1 ; 设置在成型定型下机架中间部位的吸滤成型装 置 A2、位于谅装置左侧的含左 热压上模 A3a和左热压下模 A3c的左热压定型装置 A3、 位于该装置右侧的含右热压上模 A4a 和右热压下模 A4c的右热压定型装置 A4。左热压下模的安装板 A3e和右热压下模的安装板 A4e 上还分别连接了左定位接料装置 A5和右定位接料装置 A6; 左定位接料装置固定在左热压下 模安装板的左侧,可以随左热压下模安装板与 左热压下模一起沿着热压下模水平轨道 A8作左 右水平移动; 右定位接料装置 A6固定在右热压下模安装板的右侧, 可以隨右热压下模安装板 与右热压下模一起沿着热压下模水平轨道 A8作左右水平移动(左热压下模安装板可左右 动 地定位在热压下模水平轨道 A8上;右热压下模安装板可左右滑动地定位在 压下模水平轨道 A8上)。 左定位接料装置上装有的定位接料托为左定位 接料托 A5. 1; 右定位接料装置上装有 的定位接料托为右定位接料托 A6. 1。

吸滤成型装置 A2含有吸滤成型模具 Α 、 吸滤成型 ¾槽^&。 在水中分布均匀或大致均 匀且达到合适浓度的植物纤维与水的混合物( 简称为桨液),被间歇或连续注入吸滤成型漦 中; 吸滤成型模具进入到吸滤成型桨槽的桨液中或 固定在桨槽的底部, 在浆液中的吸滤成型 模具进行抽吸。 当吸滤成型模具上吸附着一定数量的植物纤维 后, 吸滤成型模具露出液面, 制成湿坯。 这样制成的湿坯被交替地送入到位于吸滤成型 装置左、 右两侧的加热到一定温度 的左热压定型装置 A3和右热压定型装置 A4的热压模具内, 热压模具合模对湿坯进行热压干 燥定型。

具体结构可以是(如图 4所示): 吸滤成型模具 42。固定在吸滤成型桨槽的底部; 该模具 上有一个或多个用来预制湿坯的吸滤成型模具 型腔 (型腔形状为与制品形状一致的模具, 吸 滤成型模具与湿坯转移模 47&互为配合的凹、 凸模, 即吸滤成型模具的型腔为凹模则湿坯转 移模型腔为凸模;反之也可),吸滤成型模具 上预制湿坯的型腔范围内布置一定数量的脱水 孔, 型腔表面附有与型腔表面形状吻合的金属丝网 , 模具脱水孔通过装有控制阀门的管道连通负 压装置(如真空泵等), 成型定型装置上还安装有分别开启及关闭该控 制阔门的控制开关, 以 便在进行吸滤成型时产生负压, 在吸滤说成型结束时解除负压。 桨液定量注入吸滤成型装置中 的吸滤成型桨槽内; 吸滤成型时, 吸滤成型模具的型腔内的脱水孔接通负压, 在负压的作用 下桨液中的水从吸滤成型模具的型腔内的脱水 孔中书排出,纤维被吸附在型腔内的金属丝网 上; 随着漦液不断减少, 液面不断降低, 湿坯和吸滤成型模具露出液面。 被吸附在型腔内的金属 丝网上的纤维形成制品形状, 达到预期厚度后预制成湿坯; 湿坯中的水被进一步吸走, 达到 合理的含水率后, 吸滤成型结束, 湿坯留在型腔内。 这一湿坯制作过程, 吸滤成型模具和吸 滤成型漦槽都固定不动, 称为 "注漦法" 吸滤成型 (常规方式)。

也可采用另三种方式实现吸滤成型: 1、 吸滤成型桨槽与外界桨池形成循环, 吸滤成型浆槽 内的桨液不断地从外界输入并不断地溢出流回 外界桨池, 吸滤成型桨槽内的桨液液面基本保持 不变, 吸滤成型模具在吸滤成型 ¾槽内可作相对上下移动。 吸滤成型开始时, 吸滤成型模具位 于液面下, 在负压的作用下桨液中的水从吸滤成型模具的 型腔内的脱水孔中排出并被抽走, 纤 维被吸附在吸滤成型模具的型腔内的金属丝网 上开始形成所述的湿坯; 当吸滤成型快结束时, 吸滤成型模具在漦液内, 边吸滤边上升, 直至露出液面; 露出液面的吸滤成型模具在型腔内留 下湿坯, 湿坯中的水被进一步吸走; 达到合理的含水率后, 吸滤成型结束, 完成湿坯成型。 这 种方法吸滤成型漦槽固定不动, 吸滤成型模具边吸滤边上升, 直到湿坯和吸滤成型模具露出液 面到达一定位置,这种方式被称为吸滤成型模 具可上下移动而吸滤成型桨槽不动的"捞桨法 "吸 滤成型。 2、 吸滤成型 槽与外界桨池形成循环, 吸滤成型桨槽内的桨液不断地从外界输入并不 断地溢出流回外界桨池, 吸滤成型浆槽内的浆液液面基本保持不变, 吸滤成型模具固定不动, 而吸滤成型 ¾槽相对吸滤成型模具可作上下移动。 吸滤成型时, 吸滤成型模具位于桨液液面下 方, 部分桨液中的水在负压的作用下从吸滤成型模 具的型腔内的脱水孔中排出并被抽走, 纤维 被吸附在吸滤成型模具的型腔内的金属丝网上 开始形成所述的湿坯; 当吸滤成型快结束时, 吸 滤成型 ¾槽下降, 液面相对于吸滤成型模具也下降, 直至吸滤成型模具露出液面; 露出液面的 吸滤成型模具在型腔内留下湿坯, 湿坯中的水被进一步吸走, 达到合理的含水率后, 吸滤成型 结束, 完成湿坯成型。 这种方法吸滤成型模具固定不动, 吸滤成型桨槽相对吸滤成型模具作上 下移动, 称为吸滤成型桨槽动而吸滤成型模具不动的 "捞¾法" 吸滤成型。 3、 如图 4. 1所示, 吸滤成型桨槽与外界桨池形成循环, 吸滤成型桨槽内的 ¾液不断地从外界输入并不断地溢出流 回外界桨池, 吸滤成型浆槽不动, 吸滤成型模具可绕着吸滤成型模具翻转轴 A9翻转 180度, 吸 滤成型模具可以有二个方向相差 180度的工作面, 当一个工作面向下进入桨液中进行吸桨时, 另一个工作面巳把完成吸滤成型的湿坯送上液 面, 二个工作面交替进入桨液下吸桨制作湿坯, 并交替送出液面直至工作面垂直朝上。 吸滤成型时, 吸滤成型模具向下翻转进入 液内, 直至 吸滤成型模具面朝下方, 进入到桨液液面下方, 部分桨液中的水在负压的作用下从吸滤成型模 具的型腔内的脱水孔中排出并被抽走,说纤维 被吸附在吸滤成型模具的型腔内的金属丝网上 开始 形成所述的湿坯; 当吸滤成型快结束时, 桨液里的吸滤成型模具向上翻转, 吸滤成型模具开始 逐渐露出液面, 直至吸滤成型模具面朝上方完全露书出液面; 露出液面的吸滤成型模具在型腔内 留下湿坯, 湿坯中的水被进一步吸走, 达到合理的含水率后, 吸滤成型结束, 完成湿坯成型, 吸滤成型模具 A2c上的湿坯露出液面直至工作面垂直朝上, 这种方法吸滤成型模具绕轴上下翻 转, 称为翻转式 "捞桨法" 吸滤成型, 翻转式 "捞装法" 吸滤成型也可以是单工作面的吸 滤成型模具。

"注桨法" 吸滤成型和各种"捞桨法" 吸滤成型(吸滤成型模具动而吸滤成型桨槽不 动 的 "捞桨法 "吸滤成型、 吸滤成型桨槽动而吸滤成型模具不动的 "捞桨法" 吸滤成型、 翻转 式 "捞浆法" 吸滤成型) 都是成型定型装置制作湿坯的方法。 植物纤维或纸浆先经过吸滤 成型制成湿坯, 再把湿坯交替送入到左热压定型装置 A3和右热压定型装置 A4的热压模具内, 左热压定型装置或右热压定型装置的热压模具 合模再对湿坯进行热压干燥定型。 现以 "注漦 法" 吸滤成型、 双热压定型装置模式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工作原理是: 当完成湿坯成型后, 湿坯转移模 A7a竖直下移到达吸滤成型模具 A2c上把湿坯吸起, 湿坯跟隨湿坯转移模向上提 升到位, 接着左热压下模 (或右热压下模)水平移动到湿坯转移模的正 方; 湿坯转移模下移 把湿坯移送到左热压下模 A3c (或右热压下模 A4c)上, 湿坯转移完成后湿坯转移模上升; 左热 压下模 (或右热压下模)带着湿坯水平返回到原位, 左热压上模 A3a下行与与左热压下模合模 (或右热压上模下行与右热压下模合模), 对湿坯进行热压干燥定型, 制成干燥的制品, 也就 是待切边制品。

湿坯在左热压定型装置 A3的热压模具内加热干燥定型后,左热压上模 A3a开模并吸附制 品上移到位; 接着左热压下模右移,左定位接料托 A5. 1也随左热压下模右移。 当左热压下模 A3c 移到湿坯转移模的正下方时停止移动, 接纳从湿坯转移模转移过来的湿坯, 而左定位接 料托 A5. 1正好到达左热压上模 A3a的正下方,左热压上模上的制品也一一对应 地落在左定位 接料托 A5. 1上; 此后随着左热压下模的左移复位, 左定位接料托 A5. 1也一起左移回到原位 (左过渡工位)。 同样, 右热压上模 A4a开模并吸附制品上移到位, 右热压下模 A4c左移, 右 定位接料托 A6. 1也随右热压下模左移; 当右热压下模到达湿坯转移模的 ΓΕ下方时停止移动, 接纳从湿坯转移模转移过来的湿坯, 而右定位接料托正好到达右热压上模的正下方 , 右热压 上模上的制品也一一对应地落在右定位接料托 上; 此后随着右热压下模的右移复位, 右定位 接料托也一起右移回到原位 (右过渡工位)。

安装在左定位接料装置和右定位接料装置上的 定位接料托, 可以是能让落下的制品定位 的任何结构。 比如可以是与制品形状相说吻合或局部相吻合 的起导向定位作用的非金属盘 (如 塑料盘) 或金属盘, 也可以是与制品形状相吻合的金属模具或非金 属模具, 也可以是能让制 品部分进入的带孔穴和带导向片的平板等, 也可以是能对制品周边起限定作用 (或起到一定 书

限定作用) 的限位圏、 限位杆、 限位器皿、 限位装置与金属板或非金属板的组合件等, 也可 以是其他能对制品起导向、 定位作用的装置。 定位接料装置上的定位接料托数量与热压上模 具上的制品一一对应, 以接纳对应数量的制品, 定位接料托可以是分体结构 (同一定位接料 装置上的几个定位接料托各自独立) 也可以是连体结构 (同一定位接料装置上的几个定位接 料托连为一体)。如果因工艺要求, 当热压上模具上的制品被转移到定位接料托上 后, 左定位 接料装置和右定位接料装置需要对制品进行重 新排列的, 则各定位接料托应当是分体结构, 可以让定位接料托通过移动、 旋转等动作带着制品按要求进行重新排列和重 新确定方位。

左定位接料装置上的左定位接料托 A5. 1和右定位接料装置上的右定位接料托 A6. 1交替 地从左热压上模 A3a和右热压上模 A4a接纳到制品, 并按切边要求进行排列、 组合、 确定新 方位(如果不需要重新进行排列、 组合、 确定新方位, 则保持原状)。 这样, 成型定型装置完 成了湿坯成型、 热压定型和制品的排列定位。

排列定位在左定位接料托或右定位接料托上的 制品需要通过移送装置把它们转移到切边 装置进行切边处理。

如图 2、 图 3所示, 切边装置位于吸滤成型装置的后侧。 左定位接料装置和右定位接料装 置对称分布于成型定型装置的左右两侧。要把 经规则排列后的左定位接料装置和右定位接料 装 置中的制品送到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也要由 对称分布的移送装置 C来完成;具体是要把对称 分布于成型定型装置的左右两侧的左定位接料 托和右定位接料托中的制品送到位于吸滤成型 装置后侧的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即:左定位 接料托中的制品须先后移至左接纳制品工位再 右 移到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右定位接料托中的 制品须先后移至右接纳制品工位再左移到切边 装 置的待切位置)。 如图 2、 图 3、 图 5. 1所示, 移送装置 C含有左排送机构 Cl, 右排送机构 C2, 待切制品交替进给机构 C3; 如果制品需要翻转则移送装置 C还含有: 左存贮翻转器 C4、 右存 贮翻转器 C5。

左排送机构 C1与右排送机构 C2的结构、 工作原理一样。 左排送机构 C1和右排送机构 C2分别分布于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 一体机的左右两侧。

左排送机构 C1含有可上下移动的左排送吸盘组 C1. 1,左排送水平轨道 C1. 2,左动力传送 机构;左排送机构负责把左定位接料托中的制 品吸起并后移;右排送机构含有可上下移动的 右 排送吸盘组 C2. 1, 右排送水平轨道 C2. 2, 右动力传送机构; 右排送机构负责把右定位接料托 中的制品吸起并后移。 左排送机构和右说排送机构实现了制品的向后 移送。

待切制品交替进给机构 C3含有左运送车 C3. 1, 右运送车 C3. 2, 运送车轨道 C3. 3, 运送 车动力传送机构 (气缸或电机带动的丝杠机构等)书, 左运送车和右运送车均安装有待切定位托 C3. 4。 带待切定位托的左运送车和带待切定位托的右 运送车负责把从左排送吸盘组 CI. 1和右 排送吸盘组 C2. 1上直接转移过来的制品 (或者经过左存贮翻转器和右存贮翻转器把制 品翻转 后转移过来的制品), 交替地送到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 (待切位置位于左接纳制品工位与右接 纳制品工位的中间部位); 以实现制品的左右移送。

左运送车 C3. 1上的待切定位托接纳从左排送吸盘组 CI. 1或左存贮翻转器 C4转移过来的 制品时, 左运送车和左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处于运送 车轨 ¾ C3. 3的左端位置, 这一位置称 为左接纳制品工位;右运送车 C3. 2上的待切定位托接纳从右排送吸盘组 C2. 1或右存贮翻转器 C5 转移过来的制品时, 右运送车和右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处于运送 车轨道的右端位置, 这 一位置称为右接纳制品工位。

左运送车带着待切定位托沿运送车轨道往返于 左接纳制品工位与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之 间; 右运送车带着待切定位托沿运送车轨道往返于 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与右接纳制品工位之 间。

左排送吸盘组 C1. 1 (含任何可吸起制品的部件) 把左定位接料托中的制品吸起并向后移 送,把制品转移给处于运送车轨道左端(左接 纳制品工位)的带翻转吸盘组的左存贮翻转器 或 直接转移送给处于左接纳制品工位的左运送车 上的待切定位托;右排送吸盘组(含任何可吸 起 制品的部件)把右定位接料托中的制品吸起并 向后移送,转移给处于运送车轨道右端(右接 纳 制品工位)的带翻转吸盘组的右存贮翻转器或 接转移送给处于右接纳制品工位的右运送车 的待切定位托。

进一步,若制品进入切边模具前需要翻转 180度,使得制品由原来的制品凸面朝下变成凹 面朝下(或由原来的制品凹面朝下变成凸面朝 下),实现制品凹凸面换向。则在运送车轨道 C3. 3 的左端与左排送水平轨道 C1. 2交叉处(左接纳制品工位上方)设置一个左 贮翻转器 C4, 左 存贮翻转器 C4位于运送车轨道 C3. 3的左端、左接纳制品工位上方,处于运送车 道之上、左 排送水平轨道之下; 在运送车轨 ¾与右排送水平轨 ¾ C2. 2交叉处 (右接纳制品工位上方) 设 置一个右存贮翻转器 C5, 右存贮翻转器位于运送车轨道的右端、 右接纳制品工位上方, 处于 运送车轨道之上、 右排送水平轨道之下。

如图 3、 图 5. 1、 图 5. 2所示, 左排送吸盘组下移把左定位接料托中的制品吸 起并上移复 位, 再向后移送到处于运送车轨道左端的带翻转吸 盘组的左存贮翻转器上方 (左排送吸盘组分 批或一次性把制品转移给左存贮翻转器上的翻 转吸盘组);左存贮翻转器上的盘口朝上的翻 转吸 说

盘组接纳从左排送吸盘组转移过来的制品, 翻转吸盘组提吸着从左排送吸盘组转移过来的 制品 绕轴转动, 直接或分步绕轴转 180度, 直到翻转吸盘组盘口朝下, 把制品翻转 180度; 翻转吸 盘组再把制品转移到位于左存贮翻转器下方正 处于书左接纳制品工位的左运送车上的待切定 位托 中。 同样, 右排送吸盘组下移把右定位接料托中的制品吸 起并上移复位, 再向后移送到处于运 送车轨道右端的带翻转吸盘组的右存贮翻转器 上方 (右排送吸盘组分批或一次性把制品转移给 右存贮翻转器上的翻转吸盘组);右存贮翻转 器上的盘口朝上的翻转吸盘组接纳从右排送吸 盘组 转移过来的制品, 翻转吸盘组吸着从右排送吸盘组转移过来的制 品绕轴转动, 直接或分步绕轴 转 180度, 直到翻转吸盘组盘口朝下, 把制品翻转 180度, 翻转吸盘组再把制品转移到位于右 存贮翻转器下方正处于右接纳制品工位的右运 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中。

如图 3、 图 5. 1、 图 5. 2所示, 左存贮翻转器 C4通常装有一组或二组翻转吸盘组 C4. 1 ; 翻转吸盘组在左存贮翻转器 C4上可绕轴转动, 二组翻转吸盘组 C4. 1呈轴对称排列。 在特殊 惰况下也可以有二组以上的翻转吸盘组 C4. 1 ; 同样, 右贮翻转器 C5通常装有一组或二组翻 转吸盘组 C5. 1; 翻转吸盘组在左存贮翻转器 C5上可绕轴转动, 二组翻转吸盘组呈轴对称排 列。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有二组以上的翻转吸盘组 C5. 1。

如图 5. 1所示, 左排送吸盘组 C1. 1可上下移动 (通常由气缸带动), 也可在动力传送机 构的带动下沿左排送水平轨道 C1. 2前后移动。 这个带动左排送吸盘组 CI. 1前后水平移动的 动力传送机构可以是电机驱动丝杠来传动, 也可采用电机驱动同步带 (或链条等方式) 来传 动, 还可以是气缸带动或者是其他动力传动。

如图 5. 2所示, 右排送吸盘组 C2. 1也可上下移动 (通常由气缸带动), 也可在动力传送 机构的带动下沿右排送水平轨道 C2. 2前后移动。 这个带动右排送吸盘组 C2. 1前后水平移动 的动力传送机构可以是电机驱动丝杠来传动, 也可采用电机驱动同步带 (或链条等方式) 来 传动, 还可以是气缸带动或者是其他动力传动。 所述的左排送吸盘组 C1. 1、右排送吸盘组 C2. 1和翻转吸盘组上的吸盘分别通过装有控制 阀门的导管连通一负压装置 (可以是常规抽气泵或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或 任何可以产生负压 的装置),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定型切边 一体机上还分别安装有开启以及关闭控制阀门 的 控制开关, 以便在吸盘提吸制品时接通负压装置让吸盘产 生负压从而对制品产生抽吸力, 在 需要放下制品时让前排切边吸盘组或后排切边 吸盘组或翻转吸盘组与负压装置断开从而解除 相应吸盘组的负压, 让对应的吸盘组放下制品。

左排送吸盘组 CI. 1可沿左排送水平轨道 C1. 2前后移动, 往返于左定位接料托上方与左 存贮翻转器 C4的上方,把左定位接料托 A5. 1上的制品吸起送到左存贮翻转器 C4的上方。左 说

排送吸盘组 CI. 1把制品分步分批地转移给左存贮翻转器 C4上的盘口朝上的翻转吸盘组。 如 图 5. 1所示,翻转吸盘组吸着从左排送吸盘组 CI. 1转移过来的制品在旋转气缸或其他机构的 作用下绕轴转动, 直接或分步绕轴旋转 180度, 书直到翻转吸盘组盘口朝下, 把制品翻转 180 度后,把制品转移给等待在左存贮翻转器 C4下方的左运送车 C3. 1上的待切定位托。转移时, 翻转吸盘组解除负压,制品落入到固定在左运 送车 C3. 1上的待切定位托上,制品在待切定位 托中进行纠偏和定位。带着制品的待切定位托 随左运送车 C3. 1向右移动,到达切边装置的待 切位置, 这样把制品准确地送到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 随后, 制品被送入切边装置进行切边。

同样, 右排送吸盘组 C 2 . 1可沿右排送水平轨道 C 2 . 2前后移动, 往返于右定位接料托 上方与右存贮翻转器 C 5上方, 把所述右定位接料托 A 6 . 1上的制品吸起送到右存贮翻转器 上方。 右排送吸盘组把制品分步分批地转移给右存贮 翻转器上盘口朝上的翻转吸盘组, 如图 5. 2 所示, 翻转吸盘组吸着从右排送吸盘组转移过来的制 品在旋转气缸或其他机构的作用下 绕轴转动, 直接或分步绕轴旋转 180度, 直到翻转吸盘组盘口朝下把制品翻转 180度后, 转 移给等待在右存贮翻转器下方的右运送车 C3. 2上的待切定位托。 转移制品时, 翻转吸盘组 负压解除, 制品从盘口朝下的翻转吸盘组落到固定在右运 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上, 制品在待 切定位托中进行纠偏和定位。 带着制品的待切定位托随右运送车向左移动, 到达切边装置的 待切位置, 这样制品被准确地送到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 隨后, 制品被送入切边装置进行切 边。

这样, 制品被交替地送到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

也可把相隔一定距离的左运送车 C3. 1和右运送车 C3. 2连接在一起, 在同一动力机构的 驱动下, 沿运送车轨道作左右同步移动或停止在特定位 置。 左运送车往返于左接纳制品工位 与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之间, 右运送车往返于右接纳制品工位与切边装置的 待切位置之间。 左运送车和右运送车交替到达切边装置的待切 位置。 当左运送车左移到达左接纳制品工位、 处于左存贮翻转器 C4的翻转吸盘组的下方时,左运送车和右运送 均停止移动,左运送车上 说 明 书

的待切定位托接纳从左存贮翻转器 C4转移过来的制品, 这时右运送车正好处于待切位置。左 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带着从左存贮翻转器转 移过来的制品右移到达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 时, 右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右移到达右存贮翻转 器 C 5的下方。 当切边装置把左运送车上 的制品吸走送入切边位置时, 右运送车接纳从右存贮翻转器转移过来的制品 。 当左运送车再 次左移到达左接纳制品工位, 处于左存贮翻转器下方时, 右运送车带着从右存贮翻转器转移 过来的制品也再次左移到达切边装置的待切位 置, 切边装置把右运送车上的制品吸走送入切 边位置, 左运送车再次接纳从左存贮翻转器 C4转移过来的制品。

就这样, 左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和右运送车上的待切 定位托交替地把左存贮翻转器和 右存贮翻转器上的制品送到切边装置的待切位 置; 也就是左定位接料托上的制品和右定位接 料托上的制品最终被交替地送到切边装置的待 切位置。 同时, 交替到达待并停止在待切位置 上的左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和右运送车上的 待切定位托成为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上的待切 制品定位器。

待切定位托固定安装在所述的运送车上。 待切定位托可以是与制品形状相吻合或局部相 吻合的起导向定位作用的非金属盘 (如塑料盘) 或金属盘, 也可以是与制品形状相吻合的金 属模具或非金属模具, 也可以是能让制品部分进入的带孔穴的平板等 , 也可以是能对制品周 边起限定作用 (或起到一定限定作用) 的限位圈、 限位杆、 限位器皿、 限位装置与金属板或 非金属板的组合件等, 也可以是其他能对制品起导向、 定位作用的装置。

对于某些不需要翻转的制品, 则不需要左存贮翻转器和右存贮翻转器; 由左排送吸盘组 直接把左定位接料托上的制品吸起移送到处于 左接纳制品工位的左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 中; 右排送吸盘组直接把右定位接料托上的制品吸 起移送到处于右接纳制品工位的右运送车 上的待切定位托中。 同样, 左运送车上的待切定位托和右运送车上的待切 定位托交替地把分 别从左排送吸盘组和右排送吸盘组上转移过来 的制品送到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

设置存贮翻转器的目的是: 在制品进入切边装置前, 把制品进行翻转。 因为成型定型工 艺和切边工艺对制品凹凸面的朝向要求会有所 不同。 比如, 在成型定型装置中的制品模具的 凹面朝上, 定位并规则排列后的左定位接料托和右定位接 料托中的制品的凹面也朝上。但是, 有时为了便于切边, 在切边装置中要求制品的凸面朝上。 这时要求制品在进入切边装置的待 切位置前, 制品的凹凸面朝向要发生改变。 另外, 当切边装置需分枇完成从左排送吸盘组或 右排送吸盘组转移过来的制品的切边时, 左排送吸盘组或右排送吸盘组从定位接料托一 次移 送过来的制品, 则左运送车或右运送车需要进行分批多次移送 。 这时左排送吸盘组或右排送 吸盘组需要等待进行分批转移。 为了减少左排送吸盘组或右排送吸盘组的等待 时间, 也需设 置存贮翻转器; 在左存贮翻转器或右存贮翻转器的圆周方向上 , 翻转吸盘组可以设置成一组 或二组或多组。 每组翻转吸盘组从左排送吸盘组或右排送吸盘 组接纳转移对应的一组制品, 把它们有序地分步分批转移到左运送车或右运 送车的待切定位托上。 而左排送吸盘组或右排 送吸盘组把所带的制品全部交给左存贮翻转器 或右存贮翻转器后, 可以提前返回左定位接料 托或右定位接料托上方, 进行下一次制品的移送。

所以, 是否设置左存贮翻转器或右存贮翻转器, 视制品结构和具体工艺而定。

切边装置 B设置在成型定型装置的后侧(如图 2所示)。制品被送到切边装置的待切位置 后, 由切边装置 B把待切制品从待切位置移送到切边位置进行 边处理, 再把切边后制品送 出切边位置到达完成位置。 切边装置 B把制品从待切位置、 切边位置、 完成位置进行一一移 送, 完成切边过程。 从而完整地实现制说品从湿坯成型、 热压定型、 自动切边的全自动生产。 如图 6-1、 6-2, 6-3及图 7-1、 7-2, 7-3所示, 切边装置 B包含: 切边合模机构、 制品移 送机构等。 切边合模机构主要含有上切边模具安装书板 Bl-3、 下切边模具安装板 Bl-4、 切边模 具、 合模动力机构 (切边合模机构可以是能产生合模力的含有上 切边模具安装板和下切边模具 安装板、 并能使它们作相对运动的用任何方式驱动的机 构)。 合模动力机构直接或间接驱动上 切边模具安装板相对于下切边模具安装板作相 对运动。 切边合模机构可以有多种形式, 如: 三 模板式切边合模机构(如图 7-5. 2、图 7-5. 3所示)和二模板式切边合模机构(图 7-5. 1所示)。 二模板式切边合模机构包含:上切边模具安装 、 下切边模具安装板、 合模拉杆、 切边模具、 驱动 (含直接驱动或间接驱动) 上切边模具安装板与下切边模具安装板作相对 运动的合模动力 机构以及机架。 下切边模具安装板固定在机架上或与机架做成 一体, 上切边模具安装板固定连 接着合模拉杆, 合模动力机构直接或间接驱动合模拉杆, 从而带动上切边模具安装板相对于下 切边模具安装板作上下相对运动。 合模拉杆可以是二根或四根等。 合模动力机构可以有多种驱 动方式, 如: 油缸驱动、 电机驱动、 气缸驱动或气液增压缸驱动等。 不管是何种形式, 合模动 力机构通过合模拉杆带动上切边模具安装板相 对于下切边模具安装板作上下相对移动, 并在切 边时产生合模力。三模板式切边合模机构含定 模板 Bl-7、 上切边模具安装板、 下切边模具安装 板、 合模拉杆、 切边模具、 驱动 (含直接驱动或间接驱动) 上切边模具安装板与下切边模具安 装板作相对运动的合模动力机构以及机架。 与二模板式切边合模机构相比, 它还有一块 "定模 板"。 定模板通过合模拉杆与下切边模具安装板固定 在一起, 下切边模具安装板固定在机架上, 或与机架做成一体; 上切边模具安装板在油缸 B15或气缸或气液增压缸的直接或间接驱动下与 下切边模具安装板作相对运动; 一般地, 油缸或气缸或气液增压缸安装固定在定模板上 。 除此 之外上切边模具安装板也可以由电机驱动, 图 7-5. 2, 图 7-5. 3分别是两种典型三模板式切边 合模机构的实施例。 无论是二模板式切边合模机构还是三模板式切 边合模机构, 或其他形式的 切边合模机构, 都是上切边模具安装板与下切边模具安装板作 相对运动。

如图 7-5. 1, 图 7-5. 2, 图 7-5. 3所示, 切边模具包含上切边模具和下切边模具, 上切边 模具安装在上切边模具安装板的下表面, 下切边模具安装在下切边模具安装板的上表面 ,切边 时可将所述制品切成所需边缘形状或轮廓。 在下切边模具上设置一个定位块用于确定制品 在下 切边模具上的位置, 定位块的局部形状或整体形状与制品的局部形 状或整体形状相吻合, 对制 品起定位作用, 从而能准确地把制品切成所需边缘形状或轮廓 。

上切边模具和下切边模具合拢时为合模、 上切边模具和下切边模具分开时为开模, 在合模 动力机构 (如气缸、 油缸、 气液增压缸、 电机等等动力驱动的任何机械结构) 的驱动下 (含直 说

接驱动或间接驱动), 上切边模具安装板与下切边模具安装板作相对 运动 (运动方向如图 7-1、 图 7-5. 1、 图 7-5. 2、 图 7-5. 3、 图 7-3中的箭头所示), 从而使上切边模具和下切边模具作开 书

模、 合模运动。 在一定的合模力作用下, 上切边模具和下切边模具合栊, 对放入它们之间的植 物纤维 (含纸桨) 模塑制品或其他制品进行切边或裁切。 切边后, 切边模具开模, 切边后的制 品留在下切边模具。

预先到达待切位置的待切制品被移送到处于开 模状态下的下切边模具上, 并在下模具的定 位块上定位。 切边后, 切边模具进行开模, 切边后的制品从下切边模具被送出放置于切边 模具 后侧的某一位置, 这一位置称为完成位置, 在完成位置上, 制品进行下一加工工序。 安装切边 模具并可进行切边的位置称为切边位置。制品 从待切位置、切边位置、完成位置进行一一移 送。

切边合模机构的切边模具位于切边装置 B的切边位置。 现以二模板式切边合模机构为例进 行说明。 如图 6-1, 图 6-2, 图 6-3, 图 7-1, 图 7-2所示, 切边装置 B的切边合模机构上装有 一个制品移送机构, 把制品从待切位置、 切边位置到完成位置进行一一移送。 所述制品的移送 均采用切边吸盘组来完成。 切边吸盘组由一个或多个单独吸盘组成, 吸盘组可以提吸一个或多 个制品 (图中实施例显示每个吸盘组每次可提吸 3个制品), 提吸同一制品可以是一个吸盘或 多个吸盘。 切边吸盘组分为前排切边吸盘组 B2. 6和后排切边吸盘组 B2. 7, 前排切边吸盘组把 待切制品从待切位置吸起送到切边位置的下切 边模具, 后排切边吸盘组把切边后制品从下切边 模具的定位块上吸起送出下切边模具到达完成 位置。 制品移送机构主要实现制品的移送。

如图 6-1、 图 7-1、 图 7-5. 4及图 7-7所示制品移送机构包含相隔一定距离的前排 切边吸 盘组 B2. 6和后排切边吸盘组 B2. 7、移送轨道 B2. 4,运送架 B2. 1,滑块 B2. 5,前提吸气缸 B2. 2, 后提吸气缸 B2. 9, 前吸盘固定板 B2. 3, 后吸盘固定板 B2. 8, 及水平驱动装置 B2. 10。

前排切边吸盘组的盘口朝下固定在前吸盘固定 板上, 后排切边吸盘组的盘口朝下固定在后 吸盘固定板上。前吸盘固定板通过前提吸气缸 安装在运送架的前端。二个前提吸气缸的缸体 (或 活塞杆)分别固定在运送架的前端的左侧和右 侧, 二个前提吸气缸的活塞杆(或缸体)分别与 前吸盘固定板的两端相连。 也可以采用一个安装在运送架中间的前提吸气 缸带动前吸盘固定 板。 这样, 前吸盘固定板在提吸气缸的作用下可相对于运 送架作上下运动; 同样, 后吸盘固定 板通过后提吸气缸安装在运送架的后端。 二个后提吸气缸的缸体(或活塞杆)分别固定 在运送 架的后端的左侧和右侧,二个后提吸气缸的活 塞杆(或缸体)分别与后吸盘固定板的两端相 连。 也可以采用一个安装在运送架中间的后提吸气 缸带动后吸盘固定板。 这样, 后吸盘固定板在提 吸气缸的作用下也可相对于运送架作上下说运 动。 因此, 相隔一定距离的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 切边吸盘组可分别相对于运送架作上下运动。

在下切边模具 B1-1 的左右两侧设置了二个移送轨道, 二个移送轨道可直接安装在下切边 书

模具安装板上或机架上, 移送轨道模跨于待切位置、 切边位置、 完成位置之间。 运送架 B2. 1 通过滑块 B2. 5可在二个移送轨道上前后移动 (滑动或滚动)。 因此, 相隔一定距离的前排切边 吸盘组 B2. 6和后排切边吸盘组 B2. 7随运送架 B2. 1作前后水平运动。 运送架的前后水平运动 由水平驱动装置 B2. 10进行驱动。 水平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由电机带动丝杠的方 式来实现。 即 由电机进行驱动, 通过丝杠副机构传动, 从而带动运送架作前后水平运动或停止于某一 特定位 置。 水平驱动装置也可以是由电机驱动, 通过同步带或皮带或链条传动从而带动运送架 作前后 水平运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还可以是气缸或油缸驱动从而带动运送架作前 后水平运动或 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所述的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盘组各自 通过 (也可一起通过)装有控制阔门的管道 连通负压装置 (包括常规抽气泵、 真空发生器、 真空泵等), 切边装置上还安装有分别开启及 关闭控制阀门的控制开关, 以便在吸盘提吸制品时接通负压装置使吸盘产 生负压而吸起制品, 在放开制品时关闭负压装置使吸盘解除负压而 放下制品。

工作开始时, 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盘组分别位于待 切位置的待切制品 B10上方 和切边位置的定位块 B1-1. 2上方。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盘组分 在前提吸气缸 B2. 2 和后提吸气缸 B2. 9的作用下同时各自向下移动, 前排切边吸盘组 B2. 6和后排切边吸盘组分 别下移并分别吸取待切制品和切边后制品后, 上移回到原位。 具体过程是: 当前排切边吸盘 组下移并接触到待切制品时, 吸盘通往负压装置的导管上的控制阀门打开, 吸盘接通负压(也 可在前排切边吸盘组 B2. 6接触到待切制品 B10前先接通负压), 前排切边吸盘组吸取待切制 品后, 在前提吸气缸 B2. 2的带动下向上移动, 回到原位, 当后排切边吸盘组下移并接触到切 边后制品时, 吸盘通往负压装置 (包括常规抽气泵、 真空发生器、 真空泵等) 的导管上的控 制阔门打开, 吸盘接通负压 (也可在后排切边吸盘组接触到切边后制品前 接通负压), 后排切 边吸盘组吸住切边后制品后, 在后提吸气缸的带动下向上移动, 回到原位。

这样, 相隔一定距离的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 盘组分别下行提吸到待切制品和切 边后制品并上移动回到原位后。在水平驱动装 置的驱动下,运送架沿着移送轨道向后移动( 图 6-1中的 W方向), 带动待切制品从待切位置送往切边位置、 切边后制品送往完成位置。

同时, 为确保下次待切制品定位的准确性, 在提吸到切边后制品到送往完成位置的过程 中, 废边移出机构将切边后留下的废边驱离切边位 置。

前排切边吸盘组带着待切制品移动至下切边模 具的定位块上方, 后排切边吸盘组带着切 边后制品正好移动至完成位置, 运送架停止移动。 装在切边机上的控制开关发出信号, 前排 书

切边吸盘组通往负压装置 (包括常规抽气泵、 真空发生器、 真空泵等) 的导管上的控制阀门 关闭, 吸盘负压解除, 待切制品落在下切边模具的定位块上, 同时, 后排切边吸盘组通往负 压装置 (包括常规抽气泵、 真空发生器、 真空泵等) 的导管上的控制阔门关闭, 吸盘负压解 除, 切边后制品落在完成位置。 也可以是: 前排切边吸盘组位于下切边模具上方时, 前排切 边吸盘组带着待切制品向下移动, 再解除吸盘负压, 把待切制品送下放在下切边模具的定位 块上, 前排切边吸盘组下移放下待切制品后再上移归 位, 就这样把待切边制品从待切位置送 到切边位置; 而后排切边吸盘组也可以是带着切边后制品到 达完成位置后, 向下移动, 再解 除吸盘负压, 把切边后制品放在完成位置, 后排切边吸盘组下移放下切边后制品再上移归 位, 就这样把切边后制品从切边位置送到完成位置 。

接着, 运送架带动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盘组 向前退回一定距离, 当相隔一定距 离的前排切边吸盘组与后排切边吸盘组分别处 于切边模具的前后二侧的某一位置时, 运送架 带动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盘组停止移 动, 以避开切边模具的合模运动。 然后上切边 模具向下作合模运动, 从相隔一定距离的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 吸盘组之间穿过, 对制 品进行合模切边。 切边完成后, 上切边模具向上移动, 开模到位, 被切边后的制品留在下切 边模具上。

运送架带动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盘组 继续向前返回, 回到原始位置, 使得前排 切边吸盘组回到待切位置的待切制品上方而后 排切边吸盘组回到切边位置的定位块上方, 进 行下一次的提取待切制品和进行下一次的提取 切边后制品。 前排切边吸盘组 B2. 6和后排切边 吸盘组分别在前提吸气缸和后提吸气缸的作用 下同时各自向下移动, 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 切边吸盘组分别下移并分别吸取待切制品和切 边后制品后, 上移回到原位。 在水平驱动装置 的驱动下, 运送架再沿着移送轨道向后移动, 重复上述过程, 进入下一个循环。 如此循环往复, 制品在待切位置、 切边位置、 完成位置之间之间依次一一移送, 完成从 待切制品到切边后制品的加工。

所述的运送架是框架结构, 这种制品移送机构可称作 "框式制品移送机构"

另外, 本实施例所述的切边装置 B的制品移送机构, 也可以是杆式制品移送机构。 如图 7-6. 1, 图 7-6. 2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的切边装置 B, 它的制品移送机构的具体结构是:

运送架不是框架结构而是一根运送杆(也可称 作杆式运送架), 在下切边模具的左侧或右 侧设置一根杆子称作运送杆 B19, 前排切边吸盘组的盘口朝下固定在前吸盘固定 板上, 后排切 说

边吸盘组的盘口朝下固定在后吸盘固定板上 , 前吸盘固定板的一端和后吸盘固定板的一端分 别相隔一定间距地安装在运送杆上, 前后两排吸盘组之间留有大于上切边模具轮廓 的空间。

运送杆可滑动地固定在两个上下摆动装置 B17中,上下摆动装置 B17含有摆动气缸 B17. 3、 摆 动滑套导轨 B17. 2、摆动连杆 B17. 4、摆动滑套 B17. 1 ,运送杆可滑动地固定在摆动滑套 B17. 1 上, 摆动滑套可滑动地固定在摆动滑套导轨上, 摆动滑套在摆动气缸 B17. 3 的带动下又能沿 着摆动滑套导轨 B17. 2上下移动, 从而带动运送杆上下移动; 摆动气缸 B17. 3对摆动滑套的 带动作用是通过摆动连杆 B17. 4传动的; 也可以是摆动气缸 B17. 3直接带动摆动滑套。 因此, 运送杆可在两个上下摆动装置中作前后水平移 动 (图 7-6. 1中箭头 V所示), 上下摆动装置又 可带动运送杆上下移动,运送杆通过滑动连接 件 B20可滑动地固定在移送轨道 B2. 4的滑座 B18 上, 运送杆相对滑座可作上下移动, 滑座在水平驱动装置 B2. 10 的驱动下可沿二个移送轨道 作水平移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而滑座又可通过滑动连接件带动运送杆作水平 移动或停 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所以, 运送杆可带着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盘 组作水平移动或停 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二个移送轨道可上下排列也可水平排列。 运送杆的前后水平运动由水平 驱动装置 B2. 10进行驱动。 水平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由电机带动丝杠的方 式来实现。 即由电 机进行驱动, 通过丝杠副机构传动, 从而带动运送杆作前后水平运动或停止于某一 特定位置。 水平驱动装置也可以是由电机驱动, 通过同步带或皮带或链条传动从而带动运送杆 作前后水 平运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 还可以是气缸或油缸直接驱动从而带动运送架 作前后水平运 动或停止于某一特定位置。这种制品移送机构 称为 "杆式制品移送机构"。把制品从待切位置、 切边位置到完成位置进行一一移送 (图 7-6. 1中箭头 Y所示), 其移送制品的方法和原理与前 述框式制品移送机构相同。

合模切边动作完成后,废边 B12和切边后制品均留在下切边模具上, 为了不影响下一次切 边效果,需要把留在下切边模具上的废边移出 下切边模具。废边的移除由废边移出装置来完 成。 如图 7-6. 3、图 7-7所示,位于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吸盘 组之间的运送架 B2. 1或运 送杆(B19)上或其它地方, 安装一废边吹气杆 B14, 废边吹气杆与前排切边吸盘组和后排切边 吸盘组一起作前后水平运动。 废边吹气杆通过装有控制阀门的导管连通压缩 空气 (包括空压机 或常规风机或气泵产生的压缩空气和气流等) , 切边装置上还安装有分别开启及关闭控制阔门 的控制开关, 以便在对废边吹气时打开控制阔门接通压缩空 气, 对废边进行吹气, 停止对废边 吹气时关闭控制阔门断开压縮空气。 在后排切边吸盘组吸起切边后制品以及带着切 边后制品移 动向完成位置的某一时间段内, 废边吹气杆边移动边吹气, 把废边吹离下切边模具。 如此循环 说

往复, 移除废边。

对于不同结构的制品, 废边移出装置还可以分别采用以下几种结构:

一、 采用废边吸盘组移送废边的方法进行, 如图 7-5. 4. 2、 图 7-6. 4所示, 在后排切边吸盘 组 B2. 7的附近, 还可安装有一组废边吸盘组 B2. 7-1, 用来提吸留在下切边模具上的废边并把 废边送出下切边模具。 废边吸盘组可以与后排切边吸盘组同步上升或 下降, 或与后排切边吸盘 组安装在同一固定板上。 与后排切边吸盘组一样, 废边吸盘组单独通过装有控制阀门的导管连 通负压装置 (包括常规抽气泵、 真空发生器、 真空泵等), 切边装置 B上还安装有分别开启及 关闭该控制阔门的控制开关, 以便在废边吸盘组提吸废边时吸盘产生负压, 在放开废边时吸盘 解除负压。 废边吸盘组提吸和移送废边的动作与后排切边 吸盘组提吸和移送留在下切边模具上 的切边后制品是相类似的动作。合模切边动作 完成后,废边和切边后制品都留在下切边模具 上, 当后排切边吸盘组提吸留在下切边模具上的切 边后制品时, 废边吸盘组也同步提吸留在下切边 模具上的废边。 在送往完成位置的过程中, 废边吸盘组各自通往负压装置 (包括常规抽气泵、 真空发生器、 真空泵等) 的导管上的控制阀门关闭让废边落下, 到达完成位置后再关闭后排切 边吸盘组通往负压装置 (包括常规抽气泵、 真空发生器、 真空泵等) 的导管上的控制阔门, 让 制品落在完成位置。 为保证切边后的制品和废边分开放置, 当制品和废边被送出切边模具时废 边吸盘组先消除负压, 废边在制品到达完成位置前先落下, 后排切边吸盘组带着制品继续后移 到达完成位置。 让废边与切边后的制品落在二个不同的位置, 以达到把废边和切边后的制品分 开放置的目的。

二、 如图 7-3, 图 7-4, 所示, 在下切边模具前后二侧各设置一组钳子 B13或夹子或钩子, 或在下切边模具前或后的一侧设置一组钳子或 夹子或钩子。 合模切边动作完成后, 废边和切边 后制品分离。 切边模具开模后, 鉗子或夹子或钩子在移动气缸(或其他动力) 的驱动下移向废 边并夹住废边, 夹着废边的钳子或夹子或钩子在移动气缸(或 其他动力) 的驱动下退回, 把废 边拖离下切边模具, 当废边被移出下切边模具后, 钳子或夹子或钩子张开, 把废边放下落在下 切边模具一侧或二侧的废边收集器或箱子里; 如果所述的废边是闭环结构, 则在切边时把闭环 的废边断开, 或把废边分切成二段或几段以便拖移。

三、在采用真空吸废边法去除废边。在下切边 模具的两侧各安装一个吸废边管口并与负压 装置(包括常规抽气泵、真空泵等)连接, 当废边在切边模具中进行切边时分切成二段或 几段。 开模后, 吸废边管口并与负压装置 (包括常规抽气泵、 真空发生器、 真空泵等) 接通, 把废边 吸走或吸住废边后拖走。 说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