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HALOGEN-CONTAINING OPTICALLY ACTIVE OXAZOLIDINONE DERIVATIV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106310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alogen-containing optically active oxazolidinone derivativ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The structural formula of the compound is shown as formula I.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N-bromosuccinimide is used as a bromine source, and a complex of a chiral phosphine ligand and a Lewis acid is used as a catalyst to catalyze olefin substrat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in an asymmetric bromine amine cyclization reaction; the optically active oxazolidinone derivative is synthetically prepared through a simple post-processing step of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 enantiomer excess value (ee value) can reach up to 97%. The reaction can be scaled up to gram level and the ee value of the product after recrystallization can reach 99%, therefore the reaction has a potenti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 value. Furthermore, the reaction product can be further derived into various useful compounds so as to achieve the application values of the product.

Inventors:
SHI YIAN (CN)
HUANG DESHUN (CN)
LIU XIAOQIN (CN)
LI LIJUN (CN)
LIU WEIGA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00112
Publication Date:
July 10, 2014
Filing Date:
February 01,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HINESE ACAD INST CHEMISTRY (CN)
SHI YIAN (CN)
HUANG DESHUN (CN)
LIU XIAOQIN (CN)
LI LIJUN (CN)
LIU WEIGA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07D263/26; C07D203/24; C07D301/02; C07D303/36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249976A2011-11-23
Other References:
LEI AIWEN ET AL.: "A novel highly regio-and diastereoselective haloamination of alkenes catalyzed by divalent palladium", TETRAHEDRON LETTERS, vol. 45, no. 8, February 2004 (2004-02-01), pages 1785 - 1788
Attorney, Agent or Firm:
JEEKAI & PARTNERS (CN)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

1、 式 I所示的化合物: (式 I )

式 I中, R选自下述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甲基、 苯基和取代苯基; 所述取代苯 基中的邻、 间、对位中任意一个或两个位置被下述任意一个基团取代: 甲基、硝基、 氟原子、 氯原子和溴原子;

R1选自下述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氢、 垸基、 含取代基的垸基和环垸基; 所述含 取代基的垸基中的取代基在垸基中任意位置取代, 所述取代基选自下述任意一种: 苯基、 苄氧基、 醚基、 酯基、 磺酰酯基、 胺基、 炔基、 烯基、 氰基、 氟原子、 氯原 子、 溴原子和碘原子; R2选自氢或垸基。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1中的垸基或含取代基 的垸基为 C1-C16的直链或支链垸基; 所述 R1中的环垸基为 C3-C8的环垸基; 所述 R2中的垸基为 C1-C5的垸基。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 式 I中, 所述 R为对甲

4、 制备权利要求 1-3中任一项所述式 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在手性膦配体与金属路易斯酸形成的配合物的催化作用下, 将式 V-a、 式 V-b、 式 V-c和式 V-d中任一所示溴源和式 II所示烯烃底物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溴胺环化反 应, 反应完毕得到式 I所示化合物;

(式 V- d); 所述式 II中 R、 R1, R2的定义同式 I。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性膦配体的构型为 R,R 构型或者 S,S构型; 所述手性膦配体的结构式如式 ΠΙ-a或式 ΠΙ-b所示: (式 III- a) (式 III- b)

所述式 Ill-b中, Ar选自苯基或取代苯基, 所述取代苯基中的邻、 间、 对位中

-个或两个位置被下述任意一个基团取代: 甲氧基和甲基;

所述金属路易斯酸如式 IV所示:

M(OTf)x (式 IV)

所述式 IV中, M代表金属元素, OTf表示三氟甲磺酸根;

所述 M(OTf)x具体为 Sc(OTf)3、 Sm(OTf)3、 La(OTf)3、 Y(OTf)3、 Yb(OTf)3、 Cu(OTf)2、 Zn(OTf)2、 Hf(OTf)3或 Pr(OTf)3, 优选 Sc(OTf)3

6、 根据权利要求 4或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式 II所示烯烃底物在 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 0.05〜1摩尔 /升, 优选 0.07-0.1摩尔 /升;

所述式 V-a、 式 V-b、 式 V-c、 式 V-d中任一所示溴源与式 II所示烯烃底物的 投料摩尔比为 1〜5: 1, 优选 1.2: 1;

所述配合物中式 III所示手性配体与式 IV所示路易斯酸的摩尔比为 0.8〜1.5: 1, 优选 1 : 1;式 III所示手性配体与式 IV所示路易斯酸形成的配合物与式 II所示烯烃底 物的投料摩尔比为 0.01〜0.2: 1, 优选 0.02〜0.1: 1。

7、根据权利要求 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苯、 甲苯、 三氯甲垸、 二氯乙垸和二氯甲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体积比为 3: 1的甲苯 与二氯甲垸的混合溶剂。

8、 根据权利要求 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的反应温 度为 -80°C〜25°C,优选 -50°C至 -30°C ;反应时间为 18〜72小时,优选 48〜72小时。

9、 式 VI-式 VI中任 物:

(式 VD (式 I)

式 VI-VI中, R、 R R2的定义同式 I。

10、 制备权利要求 9中式 VI-式 VI中任一所示化合物的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将权利要求 1-3中式 I所示化合物与亲核试剂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式 VI-式 VI中任一 所示化合物;

其中, 制备式 VI所示化合物所用的亲核试剂为 N3Na或 N3K, 制备式 VII所示化 合物所用的亲核试剂为苯硫酚钠或苯硫酚钾, 制备式 VI所示化合物所用的亲核试剂 为 LiCl、 NaCl或 KC1;

所述溶剂为 N, N-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亚砜, 四氢呋喃或丙酮。

11、 制备式 IX或式 X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将权利要求 1-3中式 I所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即得到式 IX所示的化合物;

将权利要求 9中式 VI所示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即得到式 XI所示的化合 物;

其中, 所述碱性条件由下述任意一种碱提供: 碳酸钾, 碳酸钠, 碳酸锂, 碳酸 氢钾, 碳酸氢钠, 碳酸氢锂,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锂; 所述溶剂为甲醇、 乙醇、 丙醇或异丙醇; (式 DO (式 XI)

式 IX和 ¾中, R、 R R2的定义同式 I; 式 IX中 R1和 R2处于反式, 式 ¾中 R1和 R2处于顺式。

12、 制备式 X所示化合物的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1 )将权利要求 1-3中式 I所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即得到式 IX所示的化 合物; 或将权利要求 9中式 VI所示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即得到式 XI所示的 化合物; (式 XD

式 IX和 ¾中, R、 R R2的定义同式 I ; 式 IX中 R1和 R2处于反式, 式 ¾中 R1和 R2处于顺式;

其中, 所述碱性条件由下述任意一种碱提供: 碳酸钾, 碳酸钠, 碳酸锂, 碳酸 氢钾, 碳酸氢钠, 碳酸氢锂,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锂; 所述溶剂为甲醇, 乙醇, 丙醇或异丙醇;

2)将所述式 IX或 XI所示化合物在金属氢化物存在的条件下反应, 得到式 X所 示化合物;

0

NHS02R (式 X )

式 X中, R、 R R2的定义同式 I;

所述金属氢化物为氢化钠或氢化钾; 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或乙醚

Description:
含卤光活性恶唑啉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光活性恶唑啉酮衍生物及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烯烃的卤化反应是合成化学中最重要的基元反 应之一, 为烯烃的功能化提供了 非常简便有效的途径。对烯烃的不对称卤化反 应则可以在双键上同时引入两个手性 杂原子, 产物中的卤原子可以进一步发生多种转化, 如立体选择性的取代反应等, 从而成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合成子。 对烯烃的不对称^化反应由于其极大的重要 性, 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兴趣, 并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 目前, 手性胺催化的 体系报道较多, 但大多局限于不对称卤内酯化。 另外还有手性路易斯酸, 手性布朗 斯特酸和手性钯的催化例子。 然而, 该课题目前仍然有很多极具挑战的难题尚未解 决。 光活性恶唑啉酮衍生物是一种在有机合成领域 非常重要的化合物, 它可以作为 有机反应中的合成子, 也可以作为不对称合成中的手性辅基。

发明公开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含 ^光活性恶唑啉酮衍生物。

本发明所合成的含卤光活 衍生物, 其结构式如式 I所示: (式 I )

式 I中, R选自下述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甲基、 苯基和取代苯基; 所述取代苯 基中的邻、间、对位中任意一个或两个位置被 下述任意一个基团取代: 甲基、硝基、 氟原子、 氯原子和溴原子;

R 1 选自下述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氢、垸基、 含取代基的垸基和环垸基; 所述垸 基可以为 C1-C16的直链或支链垸基; 所述含取代基的垸基中的取代基可在垸基中 任意位置取代, 所述取代基可选自下述任意一种: 苯基、 苄氧基、 醚基、 酯基、 磺 酰酯基、 胺基、 炔基、 烯基、 氰基、 氟原子、 氯原子、 溴原子和碘原子; 所述环垸 基为 C3-C8的环垸基。 R 2 选自氢或垸基, 垸基可以为 C1-C5的垸基。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底物价格低廉、 反应条件温和、 操作简便、 具有 工业化生产潜力的合成上述含^光活性恶唑啉 衍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含^光活性恶唑啉酮衍生 的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在手性膦配体与金属路易斯酸形成的配合物的 催化作用下, 将式 V所示的各种 溴源和式 II所示烯烃底物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溴胺环化反 , 反应完毕得到式 I所示 化合物。 (式 V-a) (式 V-b ) l (式 V-c ) (式 V-d)

(式 V )

上述方法中, 所述式 II中, R选自下述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甲基、 苯基和取代 苯基; 所述取代苯基中的邻、 间、 对位中任意一个或两个位置被下述任意一个基 团 取代: 甲基、 硝基、 氟原子、 氯原子和溴原子; R 1 选自氢、 垸基、 含取代基的垸基 或环垸基, 垸基可以为 C1-C16的直链或支链垸基; 取代基可以在垸基的任意位置, 可以为苯基、 苄氧基、 醚基、 酯基、 磺酰酯基、 胺基、 炔基、 烯基、 氰基、 氟、 氯、 溴、碘原子; 所述环垸基为 C3-C8的环垸基; R 2 选自氢或垸基, 垸基可以为 C1-C5 的垸基。

所述式 V中, 溴源优选式 V-a (N-溴代丁二酰亚胺, 简称 NBS ) 。

所述手性 以是 (R,R) 型, 具体如式 III所示:

(式 ΠΙ-a) (式 Ill-b )

(式 III)

所述金属路易斯酸具体如式 IV所式:

M(OTf) x (式 IV)

式 III中, Ar选自苯基或取代苯基, 所述取代苯基中的邻、 间、对位中任意一个 或两个位置被下述任意一个基团取代: 甲氧基和甲基。

所述式 IV中, M代表金属元素, OTf表示三氟甲磺酸根。 M(OTf) x 具体可以为 Sc(OTf) 3 、 Sm(OTf) 3 、 La(OTf) 3 、 Y(OTf) 3 、 Yb(OTf) 3 、 Cu(OTf) 2 、 Zn(OTf) 2 、 Hf(OTf) 3 或 Pr(OTf) 3 , 优选 Sc(OTf) 3

上述方法中, 式 II所示烯烃底物在反应液中的浓度为 0.05〜1摩尔 /升, 优选 0.07-0.1摩尔 /升。

所述式 V所示溴源与式 II所示烯烃底物的投料摩尔比为 1〜5: 1,优选 1.2: 1。 所述配合物中式 III所示手性配体与式 IV所示路易斯酸的摩尔比为 0.8〜1.5: 1, 优选 1 : 1。式 III所示手性配体与式 IV所示路易斯酸形成的配合物与式 II所示烯烃底 物的投料摩尔比为 0.01〜0.2: 1, 优选 0.02〜0.1: 1。

所述溴胺化反应步骤中, 反应温度为 -80°C〜25°C, 优选 -50°C至 -30°C, 反应时 间为 18〜72小时, 优选 48〜72小时。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苯、 甲苯、 三氯甲垸、 二氯乙垸和二氯甲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体积比为 3: 1的甲苯与二氯甲垸的混合溶剂。

本发明通过不对称^化反应获得的式 I所示的含^光活性恶唑啉酮衍生物能 进行多种衍生,如水解生成十分有用的光活性 氮杂环丙垸衍生物,其在医药、农业、 化工等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对式 I所示的含卤光活性恶唑啉酮衍生物的转化衍 的实例具体如下: ( 1 )将式 I所示的含^光活性恶唑啉酮衍生物与各种亲核 剂在溶剂中反应, 将溴原子取代得到一系列衍生物(如式 νι-νι所示) 。 1 (式 D 式 VI-VI中, R、 R R 2 的定义同式 I。

所述各种亲核试剂可以为相应的钠盐或锂盐。 所述溶剂可以为 N, N-二甲基甲 酰胺, 二甲亚砜, 四氢呋喃或丙酮。

(2)将式 I或式 VI所示的含^光活性恶唑啉酮衍生物在碱性条件 下水解即可 转化为相应的光活性氮杂环丙垸衍生物(如式 IX或 XI所示) 。 (式 XD

式 IX和 ¾中, R、 R R 2 的定义同式 I。 式 IX中 R 1 和 R 2 处于反式, 式 ¾中 R 1 和 R 2 处于顺式。

所述碱可以为碳酸钾, 碳酸钠, 碳酸锂, 碳酸氢钾, 碳酸氢钠, 碳酸氢锂, 氢 氧化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锂。 所述溶剂可以为甲醇, 乙醇, 丙醇, 异丙醇。

(3)将式 IX或 XI所示的光活性氮杂环丙垸衍生物在金属氢化 条件下即可转 化为相应的光活性环氧衍生物( X所示) 。 2 R (式 X )

式 X中, R、 R R 2 的定义同式 I。

所述金属氢化物可以为氢化钠, 氢化钾。 所述溶剂可以为四氢呋喃或乙醚 附图说明

图 1为化合物式 I _a的合成路线图。

图 2为由配体式 ΠΙ-b催化合成化合物式 I _a的合成路线图。

图 3为化合物式 I _b的合成路线图。

图 4为化合物式 I -c的合成路线图。

图 5为化合物式 I _d的合成路线图。

图 6为化合物式 I _e的合成路线图。

图 7为化合物式 I _f 的合成路线图。

图 8为化合物式 I _g的合成路线图。

图 9为化合物式 I _h的合成路线图。

图 10为化合物式 I _i的合成路线图。

图 11为化合物式 I _j的合成路线图。 图 12为化合物式 I - -k的合成路线图。

图 13为化合物式 I - -1的合成路线图。

图 14为化合物式 I - -m的合成路线图。

图 15为化合物式 I - -n的合成路线图。

图 16为化合物式 I - -0的合成路线图。

图 17为放大反应合成化合物式 I _a的合成路线图。

图 18为化合物式 VI- -a的合成路线图。

图 19为化合物式 νπ- -a的合成路线图。

图 20为化合物式 I- -a的合成路线图。

图 21为化合物式 Κ- -a的合成路线图。

图 22为化合物式 X- -a的合成路线图。

图 23为化合物式 XI- -a的合成路线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 如无特殊说明, 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式 II所示的烯烃底物均可以由相应易得的烯丙醇 相应的磺酰异氰酸酯 (如: 甲磺酰异氰酸酯、 甲苯磺酰异氰酸酯等)在二氯甲垸中室温反应 得到。 参考文献如 下: Friesen, R. W.; Kolaczewska, A. E. J. Org. Chem. 1991, 56, 4888.

式 II _a, b, c, n所对应的烯丙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式 II _d, e, i所对应的烯丙醇可通过如下文献方法制备: Chatterjee, 1.; Frohlich, R.; Studer, A.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11257.

式 II -f所对应的烯丙醇可通过如下文献方法制备: Schomaker, J. M.; Pulgam, V. R.; Borhan, B. J. Am. Chem. Soc. 2004, 126, 13600.

式 II -1所对应的烯丙醇可通过如下文献方法制备: Gansauer, A.; Shi, L.; Otte, M.

J. Am. Chem. Soc. 2010, 132, 11858.

式 II -h所对应的烯丙醇由 (Z)-6-Methyloxymethyloxy-4-hexen- 1 -ol通过对羟基进 行 Ts保护再脱 M0M保护制备。 参考文献如下: Hirai, Y.; Watanabe, L; Nozaki, T.; Yokoyama, H.; Yamaguchi, S. J. Org. Chem. 1997, 62, 776.

式 Il -j所对应的烯丙醇由式 Il -h所对应的烯丙醇通过由氯取代 OTs制备。 参 考文献如下: Kumar, P.; Upadhyay, R. K.; Pandey, R. K.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4, 15, 3955.

式 Il -k所对应的烯丙醇由式 Il -h所对应的烯丙醇通过如下文献方法制备: Chandrasekhar, S.; Reddy, N. R.; Rao, Y. S. Tetrahedron 2006, 62, 12098.

式 II _m所对应的烯丙醇由 (Z)-6-Methyloxymethyloxy-4-hexen- 1 -ol通过下述文献 方法制备: Hirai, Y.; Watanabe, J.; Nozaki, T.; Yokoyama, H.; Yamaguchi, S. J. Org. Chem. 1997, 62, 776.

式 II -o所对应的烯丙醇可通过如下文献方法制备: Sreekumar, C; Darst, K. P.; Still, W. C. J. Org. Chem. 1980, 45, 4260.

式 III所示配体可从商业途径获得,也可通过下述 文献方法制备 : Trost, B. M.; Van Vranken, D. L.; Bingel, C. J. Am. Chem. Soc. 1992, 114, 9327.

下述实施例的结构式中 Ts代表对甲苯磺酰基; Bn代表苄基; Ac代表乙酰基; Ph代表苯基; CN代表腈基; Boc代表叔丁氧羰基; Et代表乙基。

1、 合成化合物式 I _a (见结构式 I -a)

(式 I -a) (式 Π -a) (式 ΙΙΙ-a)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ΠΙ-a所示) (0.00691 g, 0.01 mmol)和 Sc(OTf) 3 ( 0.00492 g, 0.01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o加入 NBS ( 0.1068 g, 0.60 mmol),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 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II -a所示) (0.1415 g, 0.5 mmol) 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48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589 g白色固体 恶唑啉酮产物(式 I -a所示) , 产率 88%, 对映体过量 96%(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94 (d, J= 8.4 Hz, 2H), 7.37 (d ; J= 8.4 Hz, 2H), 4.87-4.81 (m, 1H), 4.48-4.40 (m, 2H), 4.37 (dd, J= 9.2, 8.8 Hz, 1H), 2.46 (s, 3H), 1.78-1.66 (m, 1H), 1.62-1.48 (m, 1H), 1.03 (t, J= 7.2 Hz,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2, 146.3, 134.6, 130.1, 128.6, 65.1, 60.3, 56.0, 23.2, 21.9, 12.3。

该产物经单晶确定绝对构型为 (R,R) 。 实 2、 由配体式 ΠΙ-b合成

(式 III_b )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Ill-b所示) (0.00788 g, 0.01 mmol)和 Sc(OTf) 3

( 0.00492 g, 0.01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25 °C搅拌 0.5 h。加入 NBS ( 0.1068 g, 0.60 mmol), 于 25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II -a所示) (0.1415 g, 0.5 mmol)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48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532 g白色固体 恶唑啉酮产物(式 I -a所示) , 产率 85%, 对映体过量 97%(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94 (d, J= 8.4 Hz, 2H), 7.37 (d ; J= 8.4 Hz, 2H), 4.87-4.81 (m, 1H), 4.48-4.40 (m, 2H), 4.37 (dd, J= 9.2, 8.8 Hz, 1H), 2.46 (s, 3H), 1.78-1.66 (m, 1H), 1.62-1.48 (m, 1H), 1.03 (t, J= 7.2 Hz,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2, 146.3, 134.6, 130.1, 128.6, 65.1, 60.3, 56.0, 23.2, 21.9, 12.3。 实施 3、 合成化合物式 I -b (见结构式 I -b)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ΠΙ-a所示) (0.00691 g, 0.01 mmol)和 Sc(OTf) 3 (0.00492 g, 0.01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o加入 NBS (0.1068 g, 0.60 mmol),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 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Π -b所示) (0.1345 g, 0.5 mmol) 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72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381 g白色固体 恶唑啉酮产物(式 I -b所示) , 产率 79%, 对映体过量 96%(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I3) δ 7.95 (d, J= 8.4 Hz, 2H), 7.37 (d ; J= 8.4 Hz, 2H), 4.84-4.75 (m, 1H), 4.74-4.64 (m, 1H), 4.44 (dd, J= 10.0, 3.6 Hz, 1H), 4.36 (t, J= 9.2 Hz, 1H), 2.45 (s, 3H), 1.55 (d, J= 6.8 Hz, 3H); 13 C NMR (100 MHz, CDCI3) δ 152.1, 146.3, 134.5, 130.2, 128.6, 64.6, 60.2, 46.2, 21.9, 17.2。

式 III- a) Sc(OTf) 3

(0.00492 g, 0.01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 5 h。 加入 NBS (0.1068 g, 0.60 mmol) , 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Π -c所示) (0.1695 g, 0.5 mmol)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48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 得 0. 1886 g无色液 体恶唑啉酮产物(式 I -c所示) , 产率 90%, 对映体过量 96%(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96 (d, J= 8.4 Hz, 2H), 7.37 (d ; J= 8.4 Hz, 2H), 4.88-4.80 (m, 1H), 4.52-4.42 (m, 2H), 4.38 (dd, J= 9.2, 8.8 Hz, 1H), 2.46 (s, 3H), 1.68-1.47 (m, 3H), 1.33-1.11 (m, 7H), 0.88 (t, J= 7.2 Hz,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2, 146.3, 134.8, 130.2, 128.6, 65.1, 60.3, 54.0, 31.7, 29.6, 28.6, 27.7, 22.7, 21.9, 14.2。 实施例 5. 合成化合物式 I _d (见结构式 I _d)

(式 I -d) (式 Il -d) (式 Ill-a)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Ill-a所示) (0.00691 g, 0.01 mmol)和 Sc(OTf) 3

(0.00492 g, 0.01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 加入 NBS (0.1068 g, 0.60 mmol) , 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II -d所示)(0.1797 g, 0.5 mmol)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48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817 g白色固体 恶唑啉酮产物(式 I -d所示) , 产率 83%, 对映体过量 93%(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NMR (400 MHz, CDCI3) δ 7.89 (d, J = 8.4 Hz, 2H), 7.35 (d, J= 8.4 Hz, 2H), 7.32-7.26 (m, 2H), 7.25-7.19 (m, 1H), 7.07 (d, J= 7.2 Hz, 2H),

4.90-4.82 (m, 1H), 4.54-4.43 (m, 2H), 4.39 (dd, J= 9.6, 8.8 Hz, 1H), 3.05-2.91 (m, 1H), 2.63-2.50 (m, 1H), 2.45 (s, 3H), 2.00-1.78 (m, 2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2, 146.3, 139.8, 134.7, 130.2, 128.8, 128.65, 128.57, 126.7, 65.2, 60.1, 53.3, 33.6, 31.5, 21.9。 实施例 6. 合成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ΠΙ-a所示) (0.01727 g, 0.025 mmol)和 Sc(OTf) 3 (0.01230 g, 0.025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加入 NBS (0.1068 g, 0.60 mmol) ,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II -e所示) (0.1687 g, 0.5 mmol)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72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473 g白色固体 恶唑啉酮产物(式 I -e所示) , 产率 71%, 对映体过量 96%(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96 (d, J= 8.4 Hz, 2H), 7.38 (d, J= 8.4 Hz, 2H), 4.90-4.79 (m, 1H), 4.54 (dd, J= 9.6, 3.2 Hz, 1H), 4.40 (t, J= 4.0 Hz, 1H), 4.34 (t, J= 9.6, 9.2 Hz, 1H), 2.46 (s, 3H), 1.75-1.65 (m, 3H), 1.64-1.54 (m, 1H), 1.52-1.40 (m, 2H), 1.38-1.20 (m, 2H), 1.20-1.02 (m,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4, 146.2, 134.8, 130.1, 128.5, 66.2, 61.3, 59.8, 38.3, 32.8, 29.4, 26.1, 25.9, 25.8, 21.9。

(式 III- a) Sc(OTf):

(0.01230 g, 0.025 mmol),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 加入 NBS (0.1068 g, 0.60 mmol) , 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 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II -f所示) (0.1875 g, 0.5 mmol) 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72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820 g白色固体 恶唑啉酮产物(式 I -f所示) , 产率 80%, 对映体过量 94%(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93 (d, J = 8.4 Hz, 2H), 7.42-7.28 (m, 5H), 7.28-7.20 (m, 2H), 4.88-4.77 (m, 1H), 4.74-4.60 (m, 2H), 4.42 (s, 2H) ; 4.30 (dd, J= 9.2, 8.8 Hz, 1H), 3.84 (dd, J= 11.2, 4.4 Hz, 1H), 3.71 (dd, J= 11.2, 5.2 Hz, 1H), 2.43 (s,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3, 146.1, 137.1, 134.6, 130.0, 128.7, 128.6, 128.1, 128.0, 73.9, 69.3, 65.7, 58.8, 49.1, 21.9。 实施

(式 I -g) (式 Π - g) (式 III- a)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ΠΙ-a所示) (0.00691 g, 0.01 mmol)和 Sc(OTf) 3 (0.00492 g, 0.01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 加入 NBS (0.1068 g, 0.60 mmol) , 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 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Π -g所示) (0.1775 g, 0.5 mmol) 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48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738 g白色固体 恶唑啉酮产物(式 I -g所示) , 产率 80%, 对映体过量 97%(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0: 20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95 (d, J= 7.6 Hz, 2H), 7.38 (d, J= 7.6 Hz, 2H), 4.89-4.78 (m, 1H), 4.61-4.51 (m, 1H), 4.45 (dd, J= 9.6, 2.8 Hz, 1H), 4.38 (t, J= 9.2 Hz, 1H), 4.00 (t, J= 5.6 Hz, 2H), 2.46 (s, 3H), 2.04 (s, 3H), 2.09-1.94 (m, 1H), 1.89-1.75 (m, 1H), 1.71-1.57 (m, 2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71.2, 152.1, 146.5, 134.5, 130.2, 128.6, 65.0, 63.2, 60.2, 53.2, 26.8, 26.5, 21.9, 21.1。 实施例 9. 合成化合物式 I -h (见结构式 I -h)

(式 I -h) (式 Il-h) (式 Ill-a)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Ill-a所示) (0.00691 g, 0.01 mmol)和 Sc(OTf): (0.00492 g, 0.01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 加入 NBS (0.1068 g, 0.60 mmol) , 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 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II -h所示) (0.2338 g, 0.5 mmol) 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48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2048 g白色固体 恶唑啉酮产物(式 I -h所示) , 产率 75%, 对映体过量 97%(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0: 20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92 (d, J = 8.0 Hz, 2H), 7.69 (d, J= 8.0 Hz, 2H), 7.38 (d, J= 8.0 Hz, 2H), 7.34 (d, J= 8.0 Hz, 2H), 4.85-4.74 (m, 1H), 4.47-4.26 (m, 3H), 4.00-3.86 (m, 2H), 2.45 (s, 3H), 2.44 (s, 3H), 2.08-1.92 (m, 1H), 1.65-1.51 (m, 2H), 1.51-1.38 (m, 1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0, 146.7, 145.2, 134.3, 132.7, 130.3, 130.2, 128.4, 128.0, 69.2, 64.9, 59.8, 52.8, 27.4, 26.2, 21.9, 21.8。 实施例 10. 合成化合物式 I -i (见结构式 I -i ) (式 Hi-a)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Ill-a所示) (0.00691 g, 0.01 mmol)和 Sc(OTf) 3 (0.00492 g, 0.01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 加入 NBS (0.1068 g, 0.60 mmol) , 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 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Π -i所示) (0.1610 g, 0.5 mmol) 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48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503 g白色固体 恶唑啉酮产物(式 I -i所示) , 产率 75%, 对映体过量 96%(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0: 20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94 (d, J = 7.6 Hz, 2H), 7.39 (d, J= 7.6 Hz, 2H), 4.88-4.76 (m, 1H), 4.56-4.46 (m, 1H), 4.46-4.34 (m, 2H), 2.46 (s, 3H), 2.42-2.24 (m, 2H), 2.14-2.00 (m, 1H), 1.90-1.57 (m,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0, 146.7, 134.2, 130.3, 128.6, 118.9, 64.9, 60.0, 52.2, 29.0, 24.0, 21.9, 16.7。 实施例 11. 合成化合物式 I -j (见结构式 I -j )

(式 I -j ) (式 Il -j ) (式 III-a)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Ill-a所示) (0.00691 g, 0.01 mmol)和 Sc(OTf) 3 (0.00492 g, 0.01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 加入 NBS (0.1068 g, 0.60 mmol) , 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 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Π -j所示) (0.1659 g, 0.5 mmol) 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48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796 g白色固体 恶唑啉酮产物(式 I -j所示) , 产率 87%, 对映体过量 96%(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I3) δ 7.95 (d, J= 8.0 Hz, 2H), 7.38 (d ; J= 8.0 Hz, 2H), 4.91-4.80 (m, 1H), 4.56-4.35 (m, 3H), 3.51-3.41 (m, 2H), 2.46 (s, 3H), 2.22-2.06 (m, 1H), 1.90-1.62 (m,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1, 146.5, 134.5, 130.3, 128.6, 65.0, 60.1, 52.8, 43.8, 30.9, 27.4, 22.0。 实施例 12. 合成化合物式 I _k (见结构式 I _k)

(式 I -k) (式 Il -k) (式 III-a)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Ill-a所示) (0.00691 g, 0.01 mmol)和 Sc(OTf) 3 (0.00492 g, 0.01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 加入 NBS (0.1068 g, 0.60 mmol) , 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 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II -k所示) (0.2063 g, 0.5 mmol) 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48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232 g白色固体 恶唑啉酮产物(式 I -k所示) , 产率 50%, 对映体过量 92%(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95 (d, J= 7.6 Hz, 2H), 7.40 (d, J= 7.6 Hz, 2H), 4.85-4.78 (m, IH), 4.58-4.47 (m, 2H), 4.47-4.41 (m, IH), 4.38 (t, J= 9.2 Hz, IH), 3.19-3.05 (m, IH), 3.05-2.93 (m, IH), 2.47 (s, 3H), 1.93-1.78 (m, IH),

1.76-1.65 (m, IH), 1.65-1.53 (m, IH), 1.52-1.36 (m, IH), 1.45 (s, 9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6.0, 152.1, 146.4, 134.4, 130.2, 128.5, 79.4, 65.0, 60.1, 53.3, 39.6, 28.5, 28.2, 27.0, 21.9。 实施例 13. 合成化合物式 I -1 (见结构式 I

(式 1 -1 ) (式 Π -1 ) (式 III-a)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III-a所示) (0.01727 g, 0.025 mmol)和 Sc(OTf) 3 (0.01230 g, 0.025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o加入 NBS (0.1068 g, 0.60 mmol),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 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Π -l所示) (0.1535 g, 0.5 mmol) 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72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572 g白色固体 恶唑啉酮产物(式 1 -1所示) , 产率 81%, 对映体过量 94%(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I3) δ 7.98 (d, J= 8.0 Hz, 2H), 7.38 (d, J= 8.0 Hz, 2H), 4.98-4.86 (m, IH), 4.80-4.69 (m, IH), 4.50-4.36 (m, 2H), 2.57-2.43 (m, IH), 2.46 (s, 3H), 2.43-2.29 (m, IH), 2.08 (s, IH), 1.95-1.81 (m, 1H),1.80-1.66 (m, IH);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1, 146.3, 134.2, 130.2, 128.7, 81.4, 70.5, 65.2, 59.6 ; 52.2, 28.4, 21.9, 16.8。 实施例 14. 合成化合物式 I _m (见结构式 I _m)

(式 I - m) (式 Π - m) (式 III-a)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Ill-a所示) (0.00691 g, 0.01 mmol)和 Sc(OTf) 3 (0.00492 g, 0.01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 加入 NBS (0.1068 g, 0.60 mmol) , 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 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II -m所示) (0.1905 g, 0.5 mmol) 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72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980 g无色液体 恶唑啉酮产物(式 I -m所示) , 产率 86%, 对映体过量 95%(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I3) δ 7.94 (d, J= 8.0 Hz, 2H), 7.39 (d ;

J= 8.0 Hz, 2H), 6.81-6.65 (m, 1H), 5.80 (d, J= 15.6 Hz, 1H), 4.94-4.78 (m, 1H),

4.50-4.36 (m, 3H), 4.19 (q, J= 6.8 Hz, 2H), 2.58-2.41 (m, 1H), 2.45 (s, 3H), 2.25-2.10 (m, 1H), 1.76-1.59 (m, 2H), 1.29 (t, J= 6.8 Hz, 3H); 13 C NMR (100 MHz, CDCI3) δ 166.2, 152.0, 146.5, 145.6, 134.5, 130.2, 128.6, 123.4, 65.0, 60.6, 60.0, 52.6, 30.0, 28.1, 21.9, 14.4。 实施例 15. 合成化合物式 I -n (见结构式 I -n)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III-a所示) (0.01727 g, 0.025 mmol)和 Sc(OTf) 3 (0.01230 g, 0.025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o加入 NBS (0.1068 g, 0.60 mmol),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 再加入烯烃底物(式 II -n所示) (0.1276 g, 0.5 mmol) 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48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449 g淡黄色液 体恶唑啉酮产物(式 I -n所示) , 产率 87%, 对映体过量 89%(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0: 20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95 (d, J= 8.0 Hz, 2H), 7.36 (d ; J= 8.0 Hz, 2H), 4.76-4.68 (m, 1H), 4.43 (dd, J= 9.2, 8.8 Hz, 1H), 4.29-4.23 (m, 1H), 3.79-3.68 (m, 2H), 2.45 (s,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1.9, 146.2, 134.5, 130.0, 128.7, 67.1, 56.3, 33.4, 21.9。 实施例 16. 合成化合物式 I—o (见结构式 I -0 )

(式 I -o) (式 Π -0) (式 ΠΙ-a) 于反应试管中称入配体(式 ΠΙ-a所示) (0.00691 g, 0.01 mmol)和 Sc(OTf) 3 ( 0.00492 g, 0.01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4.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 加入 NBS ( 0.1068 g, 0.60 mmol) , 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 再加入烯烃底物 (式 Π -ο所示) ( 0.1625 g, 0.5 mmol) 的 PhMe/DCM = 3/1 (v/v, 1.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72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0.5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v /v), 得 0.1673 g淡黄色液 体恶唑啉酮产物(式 I -o所示) , 产率 83%, 对映体过量 91%(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95 (d, J= 8.0 Hz, 2H), 7.34 (d ; J= 8.0 Hz, 2H), 4.62 (d, J= 12.0 Hz, 1H), 4.53 (d, J= 9.6 Hz, 1H), 3.92 (d, J= 9.6 Hz, 1H), 2.43 (s, 3H), 2.09-1.97 (m, 1H), 1.91 (s, 3H), 1.76-1.56 (m, 2H), 1.47-1.22 (m, 3H), 0.92 (d, J= 7.2 Hz,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4, 146.0, 135.0, 129.8, 129.1, 71.4, 68.4, 60.8, 31.9, 30.0, 26.2, 21.9, 21.8, 14.0。 实施例 17、 放大反应合成化合物式 I _a (见结构式 I -a)

(式 Π - a) (式 III- a) 上式中 Ts代表对甲苯磺酰基, Ph代表苯基。

于反应瓶中称入配体(式 III-a所示) ( 0.2072 g, 0.30 mmol)和 Sc(OTf) 3 ( 0.1476 g, 0.30 mmol) , 加入 PhMe/DCM = 3/1 (v/v, 120.0 mL) 的混合溶剂, 于 0 °C搅拌 0.5 h。 加入 NBS ( 3.204 g, 18.0 mmol) , 于 0 °C搅拌 5 min后冷至 -50 °C, 再加入 烯烃底物(式 II -a所示) (4.245 g, 15.0 mmol)的 PhMe/DCM = 3/1 (v/v, 30.0 mL) 的溶液, 于 -50 °C反应 48 h。 反应结束后加三乙胺(9 mL)淬灭反应, 直接旋干后 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二氯甲垸 =5/1/3, v/v/v) , 得 4.9449 g白色 固体恶唑啉酮产物(式 I -a所示) , 产率 91%, 对映体过量 94%。 产物用二氯甲 垸 /异丙醇重结晶得 4.4334 g白色固体恶唑啉酮产物(式 I -a所示), 产率 82%, 对 映体过量>99%。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94 (d, J= 8.4 Hz, 2H), 7.36 (d ; J= 8.4 Hz, 2H), 4.86-4.80 (m, 1H), 4.52-4.40 (m, 2H), 4.37 (dd, J= 9.6, 8.8 Hz, 1H), 2.44 (s, 3H), 1.70-1.46 (m, 3H), 1.29-1.10 (m, 3H), 0.83 (t, J= 7.2 Hz,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2, 146.2, 134.7, 130.1, 128.5, 65.0, 60.3, 53.9, 29.7, 29.2, 22.0, 21.8, 13.9。 实施例 18、 光活性恶唑啉酮产物的转化衍生

( 1 ) I-a)

于反应瓶中加入光活性恶唑啉酮产物(式 I -a所示) (0.1086 g, 0.3 mmol, 99% ee)和 NaN 3 (0.0390 g, 0.6 mmol), 加入 DMF (3.0 mL), 加热到 80 °C搅拌 4 h。 加水(5 mL)淬灭反应, 乙酸乙酯(3x10 mL)萃取, 合并有机相用水(3x 15 mL) 洗, 饱和食盐水(15 mL)洗, 无水硫酸镁干燥。 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5/1 到 3/1, v/v) , 得 0.0579 g白色固体叠氮取代恶唑啉酮产物(式 VI-a 所示) , 产率 60%, 对映体过量 99%(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S-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0: 20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I3) δ 7.96 (d, J= 8.0 Hz, 2H), 7.36 (d ; J= 8.0 Hz, 2H), 4.52-4.44 (m, 1H), 4.26 (t, J= 8.8 Hz, 1H), 4.23-4.17 (m, 1H), 4.08-4.01 (m, 1H), 2.43 (s, 3H), 1.57-1.42 (m, 2H), 1.09 (t, J= 7.2 Hz, 3H); 13 C NMR (100 MHz, CDCI3) δ 152.2, 146.2, 134.8, 130.1, 128.5, 64.8, 63.1, 59.0, 24.7, 21.8, 10.9。

(2) 成化合物式 VI 构式 VII-a)

式 VII-a

于反应瓶中加入光活性恶唑啉酮产物(式 I -a所示) (0.1086 g, 0.3 mmol, 99% ee)和 NaSPh (0.0793 g, 0.6 mmol) , 加入 DMF (3.0 mL) , 加热到 80 °C搅拌 12 ho 加水(5 mL)淬灭反应, 乙酸乙酯 GxlOmL)萃取, 合并有机相用水(3x15 mL)洗, 饱和食盐水(15 mL)洗, 无水硫酸镁干燥。 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 油醚:乙酸乙酯 =4/1, v/v),得 0.0816 g白色固体硫代恶唑啉酮产物(式 VII-a所示), 产率 69%, 对映体过量 99%(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0.5 mL/min,吸收波长: 26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83 (d, J = 7.6 Hz, 2H), 7.41-7.32 (m, 2H), 7.30-7.19 (m, 5H), 4.72-4.64 (m, 1H), 4.34-4.25 (m, 2H), 3.63 (t, J = 7.2 Hz, 1H), 2.39 (s, 3H), 1.70-1.57 (m, 2H), 1.15 (t, J = 7.2 Hz,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6, 145.6, 134.9, 133.6, 132.6, 129.9, 129.2, 128.3, 127.7, 64.8, 59.7, 55.4, 26.1, 21.8, 12.0。

(3 ) 溴向氯的转化合成化合物式 I-a (见结构式 l-a)

0.362 g, 1.0 mmol, 99% ee)和 LiCl (0.0848 g, 2.0 mmol) , 加入 DMF (5.0 mL) , 加热到 80 °C搅拌 9 h。 加水(lO mL)淬灭反应, 乙酸乙酯 (3x 15 mL)萃取, 合并有机相用水(3x 15 mL) 洗, 饱和食盐水(15 mL)洗, 无水硫酸镁干燥。 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二氯甲垸 =2/1/1, v/v/v) , 得 0.2302 g白色固体氯代恶唑啉酮产物(式 VI-a所示) , 产率 72%, 对映体过量 99%(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0.5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I3) δ 7.97 (d, J= 8.0 Hz, 2H), 7.36 (d ; J= 8.0 Hz, 2H), 4.69 (td, J= 6.4, 2.4 Hz, 1H), 4.52 (ddd, J= 10.0, 4.4, 2.4 Hz, 1H), 4.40-4.35 (m, 2H), 2.45 (s, 3H), 1.80-1.69 (m, 1H), 1.67-1.54 (m, 1H), 1.13 (t, J= 7.2 Hz,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52.1, 146.0, 134.7, 129.9, 128.8, 64.3, 63.4, 60.1, 27.2, 22.0, 11.5。

(4) 垸(见结构式 K-a)

于反应瓶中称入光活性恶唑啉酮产物(式 I -a所示) (0.724 g, 2.0 mmol, 99% ee) , 加入甲醇(40.0 mL) , 室温搅拌下加入碳酸钾(1.38 g, 10.0 mmol) , 室温 反应 l h。 力 B 1N HC1 (aq) 中和, 旋蒸浓缩, 加水(10 mL)稀释, 再用二氯甲垸 O X IO mL)萃取, 无水硫酸镁干燥。 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2/l,v/v),得 0.473 g白色固体产物(式 IX-a所示),产率 93%,对映体过量 99%(HPLC

HPLC条件: 手性 AS-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0: 20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I3) δ 7.84 (d, J= 8.0 Hz, 2H), 7.34 (d ; J= 8.0 Hz, 2H), 3.82-3.73 (m, 1H), 3.64-3.56 (m, 1H), 3.05 (td, J= 7.2, 5.2 Hz, 1H), 2.81 (td, J= 8.0, 5.2 Hz, IH), 2.45 (s, 3H), 1.62-1.38 (m, 3H), 0.86 (t, J= 7.2 Hz,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44.7, 134.5, 129.7, 128.0, 59.2, 46.3, 45.1, 21.6, 20.2, 11.6。

(5 )水解产物氮杂环丙垸继续转化为环氧化合物 见结构式 X-a)

HO

氮气保护下, 在装有 NaH (0.048 g, 1.2 mmol, 60%)和 THF (2 mL) 的反应 瓶中加入光活性氮杂环丙垸(式 K-a所示) (0.0765 g, 0.3 mmol, 99% ee)的 THF ( l mL)溶液, 所得反应液于室温反应 4 h。 加饱和 NH 4 C1 (溶液)淬灭反应, 再 用乙酸乙酯(3 X 5 mL)萃取, 饱和食盐水(10 mL)洗, 无水硫酸镁干燥。 旋干后 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 =4/1, v/v), 得 0.054 g白色固体环氧产物(式 X-a所示) , 产率 71%, 对映体过量 99%(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AD-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5: 15的 混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76 (d, J= 7.6 Hz, 2H), 7.29 (d,

J= 7.6 Hz, 2H), 4.89 (d, J= 8.4 Hz, IH), 3.47-3.38 (m, IH), 3.00-2.95 (m, IH),

2.70-2.64 (m, IH), 2.64-2.59 (m, IH), 2.42 (s, 3H), 1.66-1.42 (m, 2H), 0.82 (t, J= 7.2 Hz,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43.4, 138.3, 129.8, 127.0, 54.3, 53.5, 44.4, 26.6, 21.6, 10.0。

(6)

于反应瓶中称入光活性恶唑啉酮产物(式 l-a所示) (0.0953g, 0.3 mmol, 99% ee) , 加入甲醇(6.0 mL) , 室温搅拌下加入碳酸钾(0.0828 g, 0.6 mmol) , 室温 反应 50 min (薄板监测) 。 加 1N HC1 (aq) 中和, 旋蒸浓缩, 加水(5 mL)稀释, 再用二氯甲垸(3x5 mL)萃取, 无水硫酸镁干燥。旋干后柱层析(洗脱剂为石 油醚: 乙酸乙酯 =2/1, v/v) , 得 0.0537 g白色固体产物(式 ¾-a所示) , 产率 70%, 对映 体过量 99%(HPLC测定)。

HPLC条件: 手性 IC-H柱, 流动相: 正己垸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 80: 20的混 合溶剂, 流速: 1.0 mL/min,吸收波长: 230nm。

结构确证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1 3 ) δ 7.85 (d, J= 8.0 Hz, 2H), 7.34 (d ; J= 8.0 Hz, 2H), 4.10 (ddd, J= 12.8, 9.2, 2.8 Hz, IH), 3.91 (ddd, J= 12.8, 8.0, 5.2 Hz, IH), 2.99-2.89 (m, 2H), 2.76 (dd, J= 9.2, 4.8 Hz, IH), 2.45 (s, 3H), 1.77-1.65 (m, IH), 1.55-1.43 (m, IH), 0.86 (t, J= 7.2 Hz, 3H); 13 C NMR (100 MHz, CDC1 3 ) δ 144.5, 137.3, 129.8, 127.5, 61.1, 51.8, 48.0, 23.8, 21.8, 11.6。 工业应用

本发明以 N-溴代丁二酰亚胺为溴源,手性膦配体与路易 酸的配合物作为催化 剂, 催化不同结构的烯烃底物进行不对称溴胺环化 反应, 通过简单的柱层析后处理 步骤, 合成制备了光活性的恶唑啉酮衍生物。对映体 过量值(ee值)最高可以达到 97%。 该反应可以放大到克级, 产物经重结晶后 ee值可以达到 99%, 具有潜在的 工业应用价值。 并且可以对反应产物进一步衍生成多种有用的 化合物, 实现产物的 应用价值。

本发明中通过不对称 ^化反应获得的含^光活性恶唑啉酮衍生物能水 生成 光活性氮杂环丙垸衍生物, 并且可以通过 aza-Payne重排进一步衍生得到光活性环 氧衍生物, 这两种化合物不仅在天然和非天然生物活性分 子中广泛存在, 而且是非 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农业、化 工等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