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HEATING SYSTEM AND ENGINEERING MACHINERY USING SAM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26283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heating system applied in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mprises a heat supply device (1), a distribution switch (2), a pipeline (3), an exhaust pipe (4), a hydraulic oil tank (5), a temperature sensor (7) and a controller (8). The distribution switch (2) is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ipeline (3), the heat supply device (1) and the exhaust pipe (4). The pipeline (3) is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exhaust pipe (4), and the pipeline (3) is at least partially received in the hydraulic oil tank (5). The temperature sensor (7) is disposed in the hydraulic oil tank (5). The controller (8) is connected to the distribution switch (2) and the temperature sensor (7). The controller (8)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switch (2) by receiving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sensor (7), so as to distribute tail gas discharged by the heat supply device (1) to the pipeline (3) and the exhaust pipe (4). The heating system implements heating inside the hydraulic oil tank, thereby providing a better heating effect than external heating.

Inventors:
ZHU CHUANBAO (CN)
LI PE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4352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28, 2013
Filing Date:
April 19,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NAN SANY INTELLIGENT CONTROL (CN)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CN)
ZHU CHUANBAO (CN)
LI PE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15B21/0427
Foreign References:
JPS5429448A1979-03-05
CN102359420A2012-02-22
CN201891697U2011-07-06
DE3931699A11991-02-07
JPS63259205A1988-10-26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加热系统(100), 其应用于工程机械中, 其特征在于: 包括供 热装置(1)、 分配开关 (2)、 管路(3)、 排气管 (4)、 液压油箱 (5)、 温 度传感器(7)及控制器(8), 所述分配开关(2)分别与所述管路(3)、 供热装置 (1)及排气管 (4)相连通, 所述管路(3) 与所述排气管 (4) 相连通, 且所述管路(3)至少部分地收容于所述液压油箱 (5) 中, 所述 温度传感器(7)设置于所述液压油箱(5) 中, 所述控制器(8)分别连接 所述分配开关 (2)及所述温度传感器(7), 所述控制器(8)通过接收该 温度传感器( 7 )的温度信息进而控制该分配开关( 2 ),以对该供热装置( 1 ) 所排出的尾气向所述管路( 3 )及排气管 ( 4 )进行分配。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加热系统( 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热装 置( 1 ) 为工程机械的发动机。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加热系统( 100),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散热 器(6), 其用于将收容于该液压油箱 (5) 中的排气管 (4) 的热量传导至 液压油中。

4、 根据权利要求 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 100),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排气消音器(9), 所述分配开关 (2)及所述管路(3)分别通过所 述排气消音器(9) 与所述排气管 (4)相连通。

5、 一种工程机械, 其包括加热系统( 100 )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系 统( 100 ) 为权利要求 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 100 )。

6、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加热系统的加热方法,其用于对工程 机械的液压油进行加热,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在所述控制器( 8 )中预设液压油可以正常工作时的温度下限值及上限 值;

当所述温度传感器( 7 )感测到液压油的温度低于其可以正常工作时的 温度下限值时, 所述控制器(8)控制所述分配开关(2)将所述供热装置 ( 1 )排出的尾气分配给所述管路( 3 ), 尾气通过所述管路( 3 ) 流经所述 液压油箱 (5) 以对液压油进行加热, 进而尾气通过该排气管 (4)排出; 当所述温度传感器( 7 )感测到液压油的温度高于其可以正常工作时的 温度上限值时, 所述控制器(8)控制所述分配开关(2)将所述供热装置 ( 1)排出的尾气分配给所述排气管 (4), 进而从所述排气管 (4)直接排 出。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加热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热装置(1) 为工程机械的发动机。

8、根据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加热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系统 还包括散热器(6), 其用于将收容于该液压油箱 (5) 中的排气管 (4) 的 热量传导至液压油中。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系统及应用其的工程机械 本申请要求于 2011 年 08 月 23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110243193.X, 发明名称为"一种加热系统及应用其的工程机 "的中国 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系统及应用该加热系统 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 液压系统一般设有液压油箱、 液压泵、 操作阀、 油缸、 马达及管路等, 利用液压油进行传动。 工程机械 在寒冷的环境下使用时, 液压油会粘度增大, 甚至凝固, 会造成液压泵吸 油困难, 液压执行机构工作困难或不能工作, 因此, 需预热液压油后才能 工作。 传统预热方法是在液压油箱外部加热, 但该办法实施性较差, 效果 并不理想。

因此, 设计一种在液压油箱内部对液压油进行加热的 加热系统, 成为 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 热系统, 其应用于工程机械中, 包括供热装置、 分配开关、 管路、 排气管、 液压油箱、 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 所述分配开关分别与所述管路、 供热装 置及排气管相连通, 所述管路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 且所述管路至少部分 地收容于所述液压油箱中,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压油箱中, 所述 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分配开关及所述温度传感 器, 所述控制器通过接收该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进而控制该分配开关, 以对该供热装置所排出的尾 气向所述管路及排气管进行分配。

优选地, 所述供热装置为工程机械的发动机。

优选地, 加热系统还包括散热器, 其用于将收容于该液压油箱中的排 气管的热量传导至液压油中。 优选地, 加热系统还包括排气消音器, 所述分配开关及所述管路分别 通过所述排气消音器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加热系统的工程机 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的加热系统的加热 方法, 包括: 在所述控 制器中预设液压油可以正常工作时的温度下限 值及上限值; 当所述温度传 感器感测到液压油的温度低于其可以正常工作 时的温度下限值时, 所述控 制器控制所述分配开关将所述供热装置排出的 尾气分配给所述管路, 尾气 通过所述管路流经所述液压油箱以对液压油进 行加热, 进而尾气通过该排 气管排出; 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到液压油的温度高于其 可以正常工作时 的温度上限值时,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分配开关将所述供热装置 排出的尾 气分配给所述排气管, 进而从所述排气管直接排出。

优选地, 所述供热装置为工程机械的发动机。

优选地, 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散热器, 其用于将收容于该液压油箱中 的排气管的热量传导至液压油中。

该加热系统可将工程机械的尾气通过管路进入 该液压油箱中以对该液 压油箱中的液压油进行加热。由于该加热系统 实现了在液压油箱内部加热, 因此, 相较于外部加热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 同时, 该加热系统是采用工 程机械的尾气对液压油进行加热, 实现了废气的再利用, 符合国家大力提 倡的节能环保的政策导向。

附图说明

图 1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加热系统的结构 意图。

图 2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加热系统另一结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图 1及图 2,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 1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系统 100,其用于工程机械中以在寒 冷的环境下对液压油进行加热。 该加热系统 100包括供热装置 1、 分配开 关 2、 管路 3、排气管 4、液压油箱 5、散热器 6、温度传感器 7及控制器 8。 该供热装置 1为该液压油箱 5提供热量, 以对该液压油箱 5内的液压 油进行加热。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 该供热装置 1为工程机械的发动机, 该供热装置 1所排出的尾气可对液压油箱 5内的液压油进行加热。

该分配开关 2为三通结构, 其一端与该供热装置 1相连接, 另外两端 分别与该管路 3及该工程机械的排气管 4相连通。 该分配开关 2用于将该 供热装置 1排出的尾气分配给排气管 4及管路 3中。

该管路 3—端与该分配开关 2相连通, 另一端与该排气管 4相连通, 同时, 该管路 3部分地收容于该液压油箱 5中。

该排气管 4除了用于直接排放由发动机排出的尾气, 在本发明较佳实 施例中, 该排气管 4还可排放经过该管路 3并对该液压油进行加热后的尾 气 该液压油箱 5用于盛装液压油。 该散热器 6设置于该液压油箱 5中以 将收容于该液压油箱 5中的排气管 4的热量传导至液压油中。

该温度传感器 7设置于该液压油箱 5内, 该温度传感器 7用于感测该 液压油箱 5中液压油的温度。

该控制器 8与该温度传感器 7及该分配开关 2相连接。 该控制器 8通 过接收该温度传感器 7的温度信息进而控制该分配开关 2对该供热装置 1 所排出的尾气的分配。 该控制器 8中预设一液压油可以正常工作时的温度 下限值 T1及上限值 T2。当温度传感器 7感测到液压油的温度 t低于 T1时, 该控制器 8控制该分配开关 2, 通过该分配开关 2将该供热装置 1排出的 尾气分配给管路 3; 当温度传感器 7感测到液压油的温度 t高于 T2时, 该 控制器 8控制该分配开关 2, 通过该分配开关 2将该供热装置 1排出的尾 气分配给排气管 4。

当应用该加热系统 100时, 该温度传感器 7感测到液压油的温度 t低 于其可以正常工作时的温度下限值 T1 时, 该控制器 8控制该分配开关 2 将该供热装置 1排出的尾气分配给管路 3。 尾气通过该管路 3流经该液压 油箱 5 , 其热量通过该散热器 6释放至该液压油箱 5中的液压油中, 使该 液压油的温度升高。 最后, 工程机械的尾气通过该排气管 4排出。 当温度传感器 7感测到液压油的温度 t高于其可以正常工作时的温度 上限值 T2时, 该控制器 8控制该分配开关 2将该供热装置 1排出的尾气 分配给排气管 4。 尾气通过该排气管 4直接排放至该工程机械外部。

该加热系统 100可将工程机械的尾气通过管路 3进入该液压油箱 5中 以对该液压油箱 5中的液压油进行加热。 由于该加热系统实现了在液压油 箱 5内部加热, 因此, 相较于外部加热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 同时, 该加 热系统 100是采用工程机械的尾气对液压油进行加热, 实现了废气的再利 用, 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节能环保的政策导向。

可以理解, 该散热器 6可以省却, 收容于该液压油箱 5中的管路 3可 直接将工程机械的尾气的热量释放至液压油中 。

请参阅图 2, 可以理解, 为了降低工程机械供热装置 1排气的噪音, 可在该分配开关 2、管路 3及排气管 4之间设置一排气消音器 9, 即该排气 消音器 9与该分配开关 2、 管路 3及排气管 4相连通。 当该温度传感器 7 感测到液压油的温度 t低于其可以正常工作时的温度下限值 T1时,该控制 器 8控制该分配开关 2将该供热装置 1排出的尾气分配给管路 3。 尾气通 过该管路 3流经该液压油箱 5而进入该排气消音器 9中。 最后, 工程机械 的尾气通过该排气管 4排出。 当温度传感器 7感测到液压油的温度 t高于 其可以正常工作时的温度上限值 T2时, 该控制器 8控制该分配开关 2将 该供热装置 1排出的尾气分配给该排气消音器 9, 最后由该排气管 4将尾 气直接排放至该工程机械外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 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