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HETEROGENEOUS NETWORK AGGREGATION SYSTEM AND METHOD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75560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is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aggregation system. The system comprises: a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of a first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of a seco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being used for receiving a measurement report sent by a user equipment (UE) or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determining whether to initiate heterogeneous network aggregation or not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 report, and if it is determined to initiate heterogeneous network aggregation, aggregating or shunting the service data transmitted on a first bearer between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he UE and the service data transmitted on a second bearer between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he UE; wherein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exchanges service data transmitted on the second bearer with the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so that the user equipment can transmit the service data on the bearers of two different networks, thereby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a network resource, and improving the data transmission rate of a user.

Inventors:
LIU JIXING (CN)
LI ZHIMING (CN)
HU SHUHU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86347
Publication Date:
May 22, 2014
Filing Date:
October 31,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AWEI TECH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W24/0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215530A2011-10-12
CN102123403A2011-07-13
CN102665220A2012-09-12
CN101924772A2010-12-22
CN102742315A2012-10-17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

1、 一种异网络聚合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 二通信网络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 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如果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则对在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接入 网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或分流;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交互在所述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 务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非高速率分组 数据网络。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所述第二接 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如果确定启用 异网络聚合, 包括:

接收所述 UE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 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 息, 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 UE发 送的所述测量报告之前,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 UE之间通过第三承载传输业务数 据;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 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还用于接收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根据所述承载建立请 求消息建立所述第二承载。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具体用于在确定 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 系, 并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5、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使用所述 第三承载作为所述第一承载; 或者,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所述第一承载或对所述第三承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所述第 一承载。 6、 如权利要求 2-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之前, 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异网络聚合的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具体用于在确定异网络聚合的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后,根据 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参与异网络聚合的目标载波,将所述目标载波的信息 发送给所述 UE或者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目标载波的信息。

8、 如权利要求 2-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 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之前, 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模板 TFT, 在所述承载建立请 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第一 QoS参数和所述 TFT;

所述第二接入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 第二 QoS参数。

9、 如权利要求 2-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 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之前, 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模板 TFT, 将所述第一 QoS参 数转换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第二 QoS参数,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 带所述第二 QoS参数和所述 TFT。

10、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所述第二 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如果确定启 用异网络聚合, 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一通信网 络的载波信息, 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1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 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之前,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 UE之间通过第四 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12、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还用于使用所 述第四承载作为所述第二承载。 13、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 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 息, 并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还用于接收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 系建立所述第二承载或对所述第四承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所述第二承载。

14、 如权利要求 1-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确定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承载, 根据所 述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承载的结果对所述第一承载进行重配置或释放与 所述 UE的空口连接。

15、 如权利要求 1-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确定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 向所述 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根据所述承载去激活请 求消息对所述第二承载进行重配置或释放与所述 UE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

16、 如权利要求 1-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在所述第一接入网 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 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具体用于接收所述 UE在所述第一承载上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以及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的所述 UE在所述第二承载上发送的第二业务数据; 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17、 如权利要求 1-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在所述第一接入网 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 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流, 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具体用于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射关系对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 的服务网关接收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流获得第三业务数据和第四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承 载上将所述第三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 UE,以及将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 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承载上将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18、 一种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的第一接入网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模块接收的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用于如果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则对在所述第 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或分流;

其中, 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交互在所述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 据, 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非高速率分组数据 网络。

19、 如权利要求 18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 UE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 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 息,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20、 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模块接收所述 UE发送的 所述测量报告之前, 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 UE之间通过第三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 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以便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建立所述第二 承载。

21、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启用异 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所述 第一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第二映射关系。

22、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使用所述第三 承载作为所述第一承载; 或者,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 一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所述第一承载或对所述第三承载进行重配置 以得到所述第一承载。

23、 如权利要求 19-2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模块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 息之前, 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异网络聚合的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24、 如权利要求 23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异网络聚合的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后,根据所述第二 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参与异网络聚合的目标载波; 所述第一模块将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载波的信息发送给所述 UE或者在所 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目标载波的信息。

25、 如权利要求 19-2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之 前, 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模板 TFT;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第一 QoS 参数和所述 TFT, 以便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 第二 QoS参数。

26、 如权利要求 19-2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之 前,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模板 TFT,将所述第一 QoS 参数转换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第二 QoS参数;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第二 QoS 参数和所述

TFT。

27、 如权利要求 18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一通信网 络的载波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28、 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接入 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之前,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 UE之间通过第四承载传输业 务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29、 如权利要求 28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通信网 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在所述承载 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以便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 系建立所述第二承载或对所述第四承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所述第二承载。

30、 如权利要求 18-2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承载;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承载的结果对所 述第一承载进行重配置或释放与所述 UE的空口连接。

31、 如权利要求 18-3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 以便所述第 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对所述第二承载进行重配置或释放与所述 UE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

32、 如权利要求 18-3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 UE在所述第一承载上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以及 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的所述 UE在所述第二承载上发送的第二业务数据;

所述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一业务数 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33、 如权利要求 18-3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射关系对从所述第一接入 网络的服务网关接收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流获得第三业务数据和第四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承载上将所述第三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以及 将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以便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二 承载上将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34、 如权利要求 18-33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移动管理模块和数据网关模块,所述移动管理模块用于与所述第 二接入网设备进行信令交互,所述数据网关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交 互; 或者

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器用于与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信令数据交互。

35、 一种异网络聚合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 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如果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则对在所述第一接入网 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 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或分流;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交互在所述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 务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非高速率分组 数据网络。

36、 如权利要求 3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 UE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 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二通 信网络的载波信息, 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37、 如权利要求 3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 UE 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之前,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 UE之间通过第三承载传输业务 数据; 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 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根据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建 立所述第二承载。

38、 如权利要求 3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启用异 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通信网 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并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映射关 系。

39、 如权利要求 3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第三 承载作为所述第一承载; 或者,

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 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所 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所述第一承载或对所述第三承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所述第一承载。

40、 如权利要求 36-3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异网络聚合的所述第 二接入网设备。

41、 如权利要求 4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异网络聚合的所述第二接入 网设备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参与异网络聚合的目 标载波, 将所述目标载波的信息发送给所述 UE或者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 所述目标载波的信息。

42、 如权利要求 36-4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 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模板 TFT, 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第一 QoS参数和所述 TFT;

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一 QoS 参数转换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第二 QoS参数。

43、 如权利要求 36-4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 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模板

TFT, 将所述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第二 QoS参数, 在所述 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第二 QoS参数和所述 TFT。

44、 如权利要求 3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 合, 如果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 包括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 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45、 如权利要求 4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 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之前,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 UE之间通过第四 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 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所 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46、 如权利要求 4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第四 承载作为所述第二承载。 47、 如权利要求 4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设 备 UE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 合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通信网 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在 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建立所 述第二承载或对所述第四承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所述第二承载。

48、 如权利要求 35-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承载, 根据所述删除 所述 UE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承载的结果对所述第一承载进行重配置或释放与所述 UE 的空口连接。

49、 如权利要求 35-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 向所述第二接 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根据所述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 对所述第二承载进行重配置或释放与所述 UE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

50、 如权利要求 35-4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在所述第一接入网 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 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 UE在所述第一承载上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以及接 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的所述 UE在所述第二承载上发送的第二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 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51、 如权利要求 35-4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在所述第一接入网 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 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流, 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射关系对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的服务网 关接收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流获得第三业务数据和第四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一承载上将所述第三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 UE,以及将 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二承载上 将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Description:
异网络聚合系统和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 2012年 11月 13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452428. 0、 发 明名称为 "异网络聚合系统和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 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 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并且更具体地, 涉及异网络聚合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的发展, 3GPP (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 第三代合作 伙伴计划) 标准化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演进网络架构。 在该演进网络架构中保留了 PS (Packet Switch, 分组交换) 域。 因此, 该演进网络架构称为 EPS (Evolved Packet System, 演进分组系统) 或 SAE (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系统架构演进)。 该通信网络架构能兼容已有的 UTRAN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禾口 GERAN (Global System for Mobi le communications/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GSM/EDGE无线接入网)。

演进网络架构还能够支持异网络之间互通。 例如, 3GPP和 3GPP2定义了 LTE (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 网络和 CDMA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码分多 址) HRPD (High Rate Packet Data, 高速率分组数据) 网络分组数据业务的互通标准, 支持 UE通过 CDMA HRPD网络接入 EPC (Evolved Packet Core, 演进分组核心网), 以及 支持 UE在两个网络之间的切换。 但是, 在不同网络分组数据业务的互通架构下, UE在 同一时刻只能在一种网络进行数据业务, 导致网络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异网络聚合系统和方法 , 能够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第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异网络聚合系统, 该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接入网 设备和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 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 行通信,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 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如果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则 对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 第二 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分流; 其中, 所述 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交互在 所述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所述第 一通信网络为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为非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所述第二 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如果确定启 用异网络聚合, 具体实现可以为: 接收所述 UE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 所述测量报告包 括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 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 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 UE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之前,所述第一接入网 备与所述 UE之间 通过第三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 聚合的情况下,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 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还用于接收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根据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建立所述第二承 载。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 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具体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 络聚合的情况下, 进一步确定所述 第二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并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 二映射关系。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 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使用所述第三承载 作为所述第一承载; 或者, 所述第 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 业务和承载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第 一映射关系建立所述第一承载或对所述第三承 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所述第一承载。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方式,在 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 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之前,根据 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异网络 聚合的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 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具体用于在确定异网络聚 合的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后, 根 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参与异网 络聚合的目标载波,将所述目标载波的信 息发送给所述 UE或者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 标载波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 一种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 还用 于在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 息之前, 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服 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模板 TFT, 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第一 QoS参 数和所述 TFT;

所述第二接入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 第二 QoS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 一种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 还用 于在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 息之前, 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服 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模板 TFT, 将所述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 识别的第二 QoS参数,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 述第二 QoS参数和所述 TFT。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所述第二 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如果确定启 用异网络聚合, 具体实现可以为: 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 , 所述 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 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 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 述测量报告之前,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 所述 UE之间通过第四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 于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一 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所 述第一承载。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 可以为: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还用于使用所述第四承载 作为所述第二承载。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 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 聚合的情况下, 进一步确定所述 第二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 消息, 并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映 射关系;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还 用于接收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建立所述第二承载或 对所述 第四承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所述第二承载。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一种方式, 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 用于确定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承载,根据所述删除 述 UE与所述第一通 信网络的承载的结果对所述第一承载进行重配 置或释放与所述 UE的空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一种方式, 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还 用于确定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去 激活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承载去激 活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承 载去激活请求消息对所述第二承载进行重配置 或释放与所述 UE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 接。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一种方式, 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对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 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述 第二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二承 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具体用于接收所 述 UE在所述第一承载上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以及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的所 述 UE在所述第二承载上发送的第二业务数据; 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一 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一种方式, 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对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 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述 第二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二承 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具体用于根据承 载和业务的映射关系对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的 服务网关接收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流获得 第三业务数据和第四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承载上将所述第三业务数据发送给 所述 UE, 以及将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 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还用于在所 述第二承载上将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第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的第一接入网 设备, 该设备包括: 第一 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确定模块, 用 于根据所述第一模块接收的所述测量报告确定 启用异网络聚合; 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用于如果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则对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之 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述第 二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二承载 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或分流; 其中, 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交互在 所述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所述第二 通信网络为非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 UE 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 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 息; 所述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 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 模块接收所述 UE发送的测量报告之前,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 UE之间通过第三承载传输 业务数据;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 情况下, 向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以便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承载建 立请求消息建立所述第二承载。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 以为: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 情况下, 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通信 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 息中 携带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第二映射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 以为: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使用所述第三承载作为所 述第一承载; 或者, 所述确定模块 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 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根据 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所述第一承载或对所述 第三承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所述第一承 载。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方式,在 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模块向所 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之前 ,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 异网络聚合的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 以为: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异网络聚合的所述 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后, 根据所述第 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参与异网络聚合的 目标载波; 所述第一模块将所述确定模块 确定的所述目标载波的信息发送给所述 UE或者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 目标载波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 一种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 求消息之前, 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 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模板 TFT;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中还携带所述第一 QoS参数和所述 TFT, 以便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一 QoS参数转 换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第二 QoS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 一种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 求消息之前, 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 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模板 TFT, 将所述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 备可识别的第二 QoS参数;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中还携带所述 第二 QoS参数和所述 TFT。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 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 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载波信 息;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 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之前,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 UE之 间通过第四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通 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建 立 所述第一承载。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 可以为: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 情况下, 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通 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 送 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映 射关系, 以便所述第 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建立所述 第二承载或对所述第四承载进行重配置 以得到所述第二承载。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一种方式,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 定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承载;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删除所述 UE 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承载的结果对所述第一 承载进行重配置或释放与所述 UE的空口 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一种方式, 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 定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 备发送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 以便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承载去激活 请求消息对 所述第二承载进行重配置或释放与所述 UE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一种方式, 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 UE在所述第一承载上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以及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转 发的所述 UE在所述第二承载上发送的第二业务数据; 所述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具体用 于: 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一业务数 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一种方式, 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数据分流和聚合模 块具体用于: 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射关系对从所述第一接入 网络的服务网关接收的业务 数据进行分流获得第三业务数据和第四业务数 据;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承 载上将所述第三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 UE,以及将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 入 网设备, 以便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二承载上将 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 UE。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一种方式, 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移动 管理模块和数据网关模块, 所述移动管理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进行信令交 互, 所述数据网关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进行数据交互; 或者所述第一模块包 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器,所述第二接入网 设备的适配器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进行信令数据交互。

第三方面, 提供了一种异网络聚合方法, 该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设 备 UE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 合, 如果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则对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一承载 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 数据进行聚合或分流; 其中,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交 互在所述第 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为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所述第二通信网 络为非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设备 UE 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具 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 UE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 所述测量报告 包括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 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 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 UE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之前,所述第一接入网 备与所述 UE之间 通过第三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第二接入网 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之 后, 具体实现可以 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 情况下,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 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 息, 并根据所述承载 建立请求消息建立所述第二承载。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接 入网设备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 息,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 情况下, 确定所述 第二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并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 二映射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接 入网设备使用所述第三承载作为所述第一承载 ; 或者, 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 设备 UE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 聚合之后,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 业务和承载 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 所述第一承载或对所述第三承载进行重配 置以得到所述第一承载。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 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方式,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 息之前, 具体实 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 载波信息确定异网络聚合的所 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异网 络聚合的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后,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 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参与异网络聚合的 目标载波,将所述目标载波的信息发送给 所述 UE或者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 标载波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 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方式,在第 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之前, 具体实现 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 第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 模板 TFT, 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第一 QoS参数和所述 TFT; 所述第二 接入设备将所述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第 二 QoS参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 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方式,在第 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之前, 具体实现 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 第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 模板 TFT, 将所述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第 二 QoS参数, 在 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第二 QoS参数和所述 TFT。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设备 UE 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具 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发送的所述测量报告, 所 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 , 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 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 述测量报告之前,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 所述 UE之间通过第四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 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之 后, 具 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 业务和承载的第一映射关 系,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 可以为: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第四承载作为所 述第二承载。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 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报 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之后,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启用异 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 第二映射关系, 向所 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在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 映射关系;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 息, 并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建立所述第二承载或对所述第四承载进行重配 置以得到所述第二承载。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一种方式, 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 定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承载,根据所述删除 述 UE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 的承载的结果对所述第一承载进行重配置或释 放与所述 UE的空口连接。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一种方式, 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 定删除所述 UE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承载,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去激活请 求消息;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承载去激活请求 消息, 根据所述承载去激活请求 消息对所述第二承载进行重配置或释放与所述 UE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一种方式, 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对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 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述 第二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二承 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 UE在 所述第一承载上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以及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的所述 UE在 所述第二承载上发送的第二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射关 系 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进行 聚合。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至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一种方式, 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对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 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所述 第二接入网设备和所述 UE之间的第二承 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流, 具体实现可以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承载和业务 的映射关系对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的服务网关 接收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流获得第三业务 数据和第四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一承载上将所述 第三业务数据发送 给所述 UE, 以及将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 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在所述第二承载上将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发送给 所述 UE。

本发明实施例异网络聚合系统包括高速率分组 数据网络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非高 速率分组数据网络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由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并且第 一接入网设备对业务数据进行聚合和分流,使 得用户设备可以在两个不同的网络的承载 上传输业务数据, 从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并提高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 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系统的框 。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系统可应用的 信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图 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 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系统的 意性结构图。

图 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系统的 意性结构图。

图 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设备的框图。

图 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 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方法的流 图。

图 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方法的过 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方法的过 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方法的过 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 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 例如: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 Global System of Mobi le communication), 码分多址 (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系统, 宽带码分多址 ( WCDMA ,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长期演进(LTE, Long Term Evolution) 等。

用户设备 (UE, User Equipment ), 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 (Mobi le Station), 移动 用户设备等, 可以经无线接入网 (例如, RAN, Radio Access Network ) 与一个或多个 核心网进行通信, 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 如移动电话 (或称为 "蜂窝" 电话) 和具 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 例如, 可以是便携式、 袖珍式、 手持式、 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 的移动装置, 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 /或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当描述为一个部件与另一部件 "连接"时, 这两个部件可以是 直接连接, 或者是经由一个或多个其他部件的间接连接。 上述直接或间接连接可包括有 线和 /或无线方式的连接。 有线方式可包括但不限于各种介质构成的线缆 , 如光纤、 导 电线缆或半导体线路等; 或者包括其他形式, 如内部总线、 电路、 背板等。 无线方式是 能够实现无线通信的连接方式, 包括但不限于射频、 红外线、 蓝牙等。 两个部件之间可 存在内部或外部的接口, 所述接口可以是物理接口或逻辑接口。

图 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系统的框 。 图 1的异网络聚合系统 100包 括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和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 第一接 入网设备 101与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进行通信。其中,第一通信网络为 HRPD (High Rate Packet Data,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例如, CDMA HRPD网络或者 CDMA2000 eHRPDC evolved High Rate Packet Data, 演进的高速率分组数据) 网络等。 第二通信网络为非 HRPD网 络。 为描述方便, 下述实施例的第二通信网络以 LTE网络为例进行说明。 应理解, 本发 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第二通信网络可以是 LTE网络之外的其它非 HRPD网络。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 UE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发送的测量报 告, 根据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如果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则对在第一接 入网设备和 UE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第 接入网设备和 UE之间的第 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或分流。

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与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之间交互在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 务数据。 换句话说, 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可以将接收到由 UE发送的业务数据转发给第 一接入网设备 101, 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还可以将接收到由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发送的 业务数据转发给 UE。

具体而言,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可以进一步用于接收 UE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并 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转发的 UE的第二业务数据, 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射关系将第 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将聚合后的业务数据发送给 HRPD网络的服务网 关。 或者,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射关系 将 HRPD网 络的服务网关发送的业务数据分流成第三业务 数据和第四业务数据,将第三业务数据发 送给 UE, 并将第四业务数据通过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转发给 UE。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异网络聚合系统包括高速 率分组数据网络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 非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由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 合, 在启用了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第一接入网设备对业务数据进行聚合和分流, 使得 用户设备可以在两个不同的网络的承载上传输 业务数据, 从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并 提高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

可选地,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本异网络聚合系统的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和 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功能, 而在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与第二接入网 设备 102之间还可以进行信令交互。 在 UE已连接在第一通信网络, 即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接收的测量报告为 UE发送的 情况下:

示例性的, 在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接收 UE发送的测量报告之前,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与 UE之间通过第三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也就是说, UE已经连接在第一通信网络中 进行数据业务。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还可以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 向第 二接入网设备 102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 还用于接收承载建立 请求消息, 并根据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建立第二承载。 进一步地, 第一接入网设备具体用 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进一步确 定第二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 关系, 并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下,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还可以用于使用上述第三承载作 为第一承载。 例如, 保持 UE在第一通信网络进行的数据业务不变, 第三承载即为第一 承载。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下,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还用于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 载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建立第 一承载或对第三承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所 述第一承载。 例如, 更新 UE在第一通信网络进行的数据业务, 则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 具体用于对第三承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第一承 载, 即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用于与 UE执 行空口流映射更新过程, 释放部分或全部第三承载以建立第一承载。

这样, 能够选择合适的业务承载在第一通信网络或第 二通信网络上。 例如, 需要较 高带宽的数据业务(如高清视频业务)可以承 载在 LTE网络, 而对带宽要求不高的数据 业务 (如网页浏览) 可以承载在 CDMA HRPD网络。 因此, 能够灵活地利用不同网络的特 性 (如上述例子的带宽) 选择合适的业务分别承载在不同的通信网络上 。

示例性的,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从 UE接收的测量报告包括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 息。 例如, 第二通信网络中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物 理小区标识和工作频点, 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载波的信号强 度。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还可以进一步用 于在向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之前,根据第二通信 网络的载波信息 确定异网络聚合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 例如, 将信号强度最强的载波作为目标载波, 根据目标载波的频点和物理小区标识确定第二 通信网络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 进一步 地, 第一接入网设备具体用于在确定异网络聚合的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后, 根据第二 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参与异网络聚合的目 标载波, 将目标载波的信息发送给 UE或 者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目标载波的信 息。 例如,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确定第二 接入网设备 102需要协作的目标载波, 并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该目标载波的 信 息或者将目标载波的信息直接发送给 UE, UE可以监控目标载波的寻呼信道, 等待第二 接入网设备的寻呼或主动发起与第二通信网络 的连接过程, 以建立第二承载。 或者, 第 一接入网设备 101将多个载波的信息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由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 在多个载波中选择协作的目标载波。 等等。

示例性的,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还可以用于在向第二接入设备 102发送承载建立请 求消息之前, 获取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 QoS 参数和 TFT ( Traffic flow template, 业务流模板) 信息, 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第一 QoS参数和 TFT; 第 一接入网设备 101还用于将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第二 QoS参数, 或者第二接入设备还用于将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第二 QoS参 数。例如, eAN ( evolved Access Net,演进的接入网)具有 ePCF ( evolved Packet Control Function, 演进的分组控制功能) 模块, 从 HSGW (HRPD Serving Gateway, HRPD服务 网关)中获取 QoS参数以及 UE与 HSGW已协商好的 TFT。具体地, HSGW可以在 Al l-会话 更新 (Session Update) 信令中携带 TFT 的信息发送给 eAN。 在一种实现方式下, eAN 将 eHRPD网络的 QoS参数转换为 eNB可以识别的 LTE网络的 QoS参数, 并在承载建立请 求消息中携带转换后的 QoS参数和 TFT。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下, 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 带 eHRPD网络的 QoS参数和 TFT, eNB将 eHRPD网络的 QoS参数转换为 eNB可以识别的 LTE网络的 QoS参数。 进一步地, eAN还可以结合 QoS参数与 eAN确定的业务和承载的 映射关系建立第二承载。

在 UE已连接在第二通信网络, 即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接收的测量报告为第二接入 网设备 102发送的情况下:

示例性的,在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发送的测量报告之 前, 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与 UE之间通过第四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也就是说, UE已经连 接在第二通信网络中进行数据业务。第一接入 网设备 101还可以用于确定第一通信网络 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建立第一承载。

可选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下, 第二接入网设备 101还可以用于使用上述第四承载作 为第二承载。 例如, 保持 UE在第二通信网络进行的数据业务不变, 第四承载即为第二 承载。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下, 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确定启用 异网络聚合 的情况下, 进一步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 映射关系, 向第二接入网设备 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映射关系。 例如, 更新 UE 在第二通信网络进行的数据业务, 则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对 第四承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第二承载,即第二 接入网设备 102用于与 UE执行 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 无线资源控制) 连接重配置的过程, 释放部分或全部第四承载以建 立第二承载。

这样, 能够选择合适的业务承载在第一通信网络或第 二通信网络上。 例如, 需要较 高带宽的数据业务(如高清视频业务)可以承 载在 LTE网络, 而对带宽要求不高的数据 业务 (如网页浏览) 可以承载在 CDMA HRPD网络。 因此, 能够灵活地利用不同网络的特 性 (如上述例子的带宽) 选择合适的业务分别承载在不同的通信网络上 。

示例性的,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从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接收的测量报告包括第一通 信网络的载波信息。 例如, 第一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可以是 eHRPD网络的载波信息 (如 频点、 导频偏置和导频强度等)。 进一步地,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还可以用于根据测量 报告中的载波信息将信号强度最强的载波作为 目标载波,根据目标载波的频点和导频偏 置确定对应 eHRPD网络的小区。

在异网络聚合, 即 UE可以同时在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进 数据业务的情 况下:

示例性的,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还可以用于确定删除 UE与第一通信网络的连接, 和 /或删除 UE与第二通信网络的连接。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由 UE 上报的异网络系统测量报告确定删除 UE与第一通信网络的连接, 和 /或删除 UE与第二 通信网络的连接。 例如, 异网络系统测量报告可以包括第一通信网络的 载波信息和 /或 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 以测量报告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为例, 如果第二通信网 络的载波信息中信号强度很弱, 小于某个信号强度阈值, 则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还可以 进一步用于确定删除 UE与第二通信网络的连接。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具体用于根据删除 UE与第一通信网络的连接的结果对第一承 载进行空口流映射更新或释放与 UE的空口连接。 或者,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具体用于 确定删除 UE与第二通信网络的连接, 向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发送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 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还用于接收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根据承载 去激活请求消息对第二 承载进行重配置或释放与 UE的 RRC连接。 例如, 当 UE在第二通信网络的某一个数据业 务结束, 不再需要使用相应的第二承载时, 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可以用于向第二接入网 设备 102发送承载去激活请求,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用于根据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对第 二承载进行重配置, 删除该数据业务对应的第二承载, 如果用户设备在第二通信网络的 所有数据业务结束, 则第二接入网设备 102可以释放与 UE的 RRC连接。 又例如, 当异 网络系统测量报告中的第二通信网络的信号质 量变差时,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可以用于 确定删除 UE在第二通信网络的连接。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动态地 对调整网络资源的利用, 从而提高异网络系统的灵活性。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系统可应用的 信系统的示意结构图。在图 2的 通信系统 200中, 描绘了 CDMA2000 eHRPD网络的第一接入网设备 eAN 201, LTE网络的 第二接入网设备 eNB 202,应理解,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第一通信 网络可以是 CDMA2000 eHRPD网络之外的其它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例如 CDMA HRPD网络) 第二通信网络可以 是 LTE网络之外的其它非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通信系统 200还可以包括 HSGW 204和 UE 203, 为了简洁, 图 2只描绘了一个 UE,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 UE的数目也不作限制。 HSGW 204和 eAN 201之间通过 CDMA2000 eHRPD网络的 A10/A11接口相连接。 在 eAN 201设备中的 ePCF实体还可以与 eAN 201 分离, ePCF实体与 HSGW 204通过 A10細接口相连接。 eAN201和 eNB 202之间可以通 过第一接口相连接。 UE 203可以通过 LTE网络的空口承载数据业务,也可以通过 CDMA2000 eHRPD网络的空口承载数据业务。

图 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示意框图。第 一接入网设备 300是图 1的第一接入网设备 101的一个例子, 包括第一模块 301, 确定 模块 302和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303。

第一模块 301用于接收 UE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确定模块 302用 于根据第一模块 301 接收的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303用于如果确定模块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则 对在第一接入网设备 300和 UE之间的第 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第二接入网设 备和 UE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 据进行聚合或分流。 其中, 第一模块 301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交互在第二承载上传输的 业 务数据,第一通信网络为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第二通信网络为非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更加详细地描述高速率分组 数据网络的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具体 例子。 应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一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不 作限定。 还应注意的是, 下面的例子中第二通信网络以 LTE网络为例, 而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在图 4和图 5的异网络聚合系统的例子中将适当省略与图 1的异网络聚合系统相类 似的描述。

图 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系统的 意性结构图。

在图 4的异网络聚合系统 400中第一接入网设备 401包括第一模块 402, 用于接收 UE或者 eNB 411发送的测量报告。 确定模块 403与第一模块 402相连接, 用于从第一模 块 402接收测量报告, 根据该测量报告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404, 用于如果确定模块 403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则对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和 UE之间的 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第二接入网 设备和 UE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 数据进行聚合或分流。

其中, 第一模块 402与 eNB 411相连接, 第一模块 402与 eNB 411交互在第二承载 上传输的业务数据, 第一通信网络为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第二通信网络为非高速率分 组数据网络。具体地,第一模块 402包括数据网关模块 406,数据网关模块 406与 eNB 411 通过 S1-U接口连接, 用于与 eNB 411交互在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

第一模块 402还可以包括移动管理模块 405, 移动管理模块 405与 eNB 411通过

S1-MME接口连接, 用于与 eNB 411之间进行信令交互。 第一模块 402还可以包括第二模 块 407, 用于在 HRPD协议上通过 CBTS ( Center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中央基站 收发信台) 421与 UE交互信令以及在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第二模块 407用于从 CBTS接收 UE发送的测量报告, 即 UE已连接在第一通信网络, 第一模块 402与 UE之间通过第三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移动 管理模块 405用于在第二模块 407接收测量报告之前,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的情况下, 向 eNB 411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以便 eNB 411根据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建立第二承载。 一方面, 确定模块 403还可以具体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 况下, 进一步确定第 二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移动管理模块 405具体用于在承载建立请求 消息中携带确定模块 403确定的第二映射关系。 另一方面, 移动管理模块 405还用于使 用第三承载作为第一承载; 或者, 确定模块 403还用于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 的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模块 407还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建立第一承载或对 第三承载进 行重配置以得到第一承载。 这样, 能够选择合适的业务承载在第一通信网络或第 二通信 网络上。

进一步地,第二模块 407从 CBTS接收到由 UE发送的测量报告包括第二通信网络的 载波信息。 确定模块 403还进一步用于在移动管理模块 405向 eNB 411发送承载建立请 求消息之前, 根据 LTE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异网络聚合的 eNB。 确定模块 403还进一步 用于在确定异网络聚合的 eNB 411之后, 根据 LTE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参与异网络聚合 的目标载波; 第二模块 407将确定模块 403确定的目标载波的信息发送给 UE或者移动 管理模块 405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目标载波的信 息。 进一步地,异网络聚合系统 400还可以包括 HRPD服务网关 431,第一模块 402还可 以包括分组控制功能模块 408。HRPD服务网关 431与分组控制功能模块 408通过 A10/A11 接口相连接, 分组控制功能模块 408用于在向 eNB 411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之前, 从 HRPD服务网关 431中获取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模板 TFT。分 组控制功能模块 408与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404相连接, 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404还 用于从分组控制功能模块 408获取第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模板 TFT。 移动管理 模块 405还用于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第一 QoS参数和 TFT的信息, 以便 eNB将 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 eNB可识别的第二 QoS参数。或者,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404还可 以用于将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 eNB可识别的第二 QoS参数; 移动管理模块 405还用于在 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第二 QoS参数和 TFT的信息。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移动管理模块 405用于从 eNB 411接收 UE发送的测 量报告, 即 UE已连接在 LTE网络, eNB 411与 UE之间通过第四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确 定模块 403还可以用于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 的第一映射关系; 第二模块 407 还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建立第一承载。确定 模块 403还可以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 合的情况下, 进一步确定 LTE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移动管理模块 405还 用于向 eNB 411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映射关系, 以便 eNB 411 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建立第二承载或对第四承载 进行重配置以得到第二承 载。 这样, 能够选择合适的业务承载在第一通信网络或第 二通信网络上。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第一模块 402还用于接收 UE在第一承载上发送的第 一业务数据, 以及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的 UE在第二承载上发送的第二业务数据。 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404具体用于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射关系对第一 业务数据和第二业 务数据进行聚合。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404具体用于根据承载和业务的 映射关系对从 HRPD网络的服务网关接收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流 得第三业务数据和第四 业务数据。第一模块 402还用于在第一承载上将第三业务数据发送给 UE, 以及将第四业 务数据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 以便第二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承载上将第四业务 数据发送 给 UE。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移动管理模块 405从 eNB 411接收的测量报告包括上 述第一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

具体地, 在异网络聚合, 即 UE可以同时在 HRPD网络和 LTE网络进行数据业务的情 况下, 第二模块 407在第一承载上接收 UE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数据网关模块 406接 收 eNB 411转发的由 UE发送的第二业务数据, 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404用于将第一业 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聚合,将聚合后的 业务数据经分组控制功能模块 408发送给 HRPD服务网关 431。 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404用于将 HRPD服务网关 431发送的业务数 据分流成第三业务数据和第四业务数据, 将第三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模块 407, 第二模 块 407将第三业务数据发送给 UE, 并将第四业务数据发送给数据网关模块 406, 数据网 关模块 406将第四业务数据通过 eNB 411转发给 UE。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异网络聚合系统包括高速 率分组数据网络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 非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由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 合, 在启用了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第一接入网设备对业务数据进行聚合和分流, 使得 用户设备可以在两个不同的网络的承载上传输 业务数据, 从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并 提高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

另外, 在异网络聚合, 即 UE可以同时在 HRPD网络和 LTE网络进行数据业务的情况 下, 确定模块 403还可以用于确定删除 UE与 HRPD网络的连接, 和 /或删除 UE与 LTE网 络的连接。 确定模块 403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由 UE上报的异网络系统测量报告确定 删除 UE与 HRPD网络的连接和 /或删除 UE与 LTE网络的连接。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 接入网设备可以动态地对调整网络资源的利用 , 从而提高异网络系统的灵活性。

图 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系统的 意性结构图。在图 5的实施例中, 与图 4相同的模块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图 5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 501包括第一模块 502, 在第一模块 502中包括 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器(eNB适配器 505), eNB适配器 505与 eNB 411通过 CA( Carrier Aggregation, 载波聚合)接口相连接, eNB适配器 505与 eNB 411交互在第二承载上传 输的业务数据。 eNB适配器 505还可以通过 CA接口与 eNB 411与 eNB 411之间进行信令 交互。即 eNB适配器 505能够实现图 4的实施例中涉及移动管理模块 405和数据网关模 块 406的操作。

图 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设备的框图。在该实 例中, 设备 600包括接收器 601、 处理器 602、 发射器 603和存储器 604。 处理器 602控制设备 600的操作, 处理器 602 还可以称为 CPU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中央处理单元)。 存储器 604可以包括只 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 并向处理器 602提供指令和数据。 存储器 604的一部分还 可以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 (NVRAM)。处理器 602和存储器 604通过总线系统 605 耦合在一起, 其中总线系统 6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 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 态信号总线。 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 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 605。 此外, 设备 600还可以包括功发射器 603和接收器 606。 .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异网络聚合系统第一 接入网设备的功能可以由处理器 602 和接收器 601实现。 处理器 6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 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 在实 现过程中, 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 6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 式的指令完成。 上述的处理器 6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专用集 成电路 (ASIC)、 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 分立门或者晶 体管逻辑器件、 分立硬件组件。 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 方法、 步 骤及逻辑框图。 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 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等。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 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 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 行完成。 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 闪存、 只读存储器,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 、 寄存器等本领域成 熟的存储介质中。 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 604, 处理器 602读取存储器 604中的信息, 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 图 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结 构框图。

第一接入网设备 700包括处理器 701和接收器 702。

接收器 702用于接收 UE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处理器 701用于根 据接收器 702接收的测量报告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处理器 701还用于根据确定的启用 异网络聚合的结果, 对在第一接入网设备 700和 UE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 以及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和 UE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分流。其中, 第一接入网设备 700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交互在第二承载上传输的 业务数据,第一通信网 络为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第二通信网络为非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异网络聚合系统包括高速 率分组数据网络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 非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由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 合, 在启用了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第一接入网设备对业务数据进行聚合和分流, 使得 用户设备可以在两个不同的网络的承载上传输 业务数据, 从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并 提高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

上述第一模块 301, 确定模块 302和数据分流和聚合模块 303等的功能可以通过相 应的处理器、 接收器或者发射器来实现。 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接入网设备 700还可以包括发射器 703,发射器 703 还用于在处理器 701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 求消息, 以便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建 立第二承载。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处理器 701还可以用于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 下, 进一步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 映射关系。 或者, 处理器 701还可以 用于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一映 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建立第一承载 或对第三承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第一承载。 因此, 能够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数据业务分别 承载在不同的通信网络上。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接收器 702从 UE接收的测量报告包括第二通信网络 的载波信息。处理器 701还可以用于在发射器 703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 消息之前, 根据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异网络聚合 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接收器 702还可以用于在发射器 703向第二接入设备 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之前, 获取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模板 TFT。 处理器 701还可以用于将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第二 QoS 参数。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接收器 702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的测量报告包括第 一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处理器 701还可以用于确定删除所述 UE与第一通信 网络的连接, 根据所述删除 UE与第一通信网络的连接的结果对第一承载进 重配置或 释放与 UE的空口连接。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处理器 701还可以用于确定删除 UE与第二通信网络 的连接, 发射器 703还可以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去激 活请求消息, 以便第二 接入网设备根据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对第二承 载进行重配置或释放与 UE的 RRC连接。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动态地对调 整网络资源的利用, 从而提高 异网络系统的灵活性。

图 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方法的流 图。 图 8的方法可以由图 1的异 网络聚合系统 100执行。

801 , 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 UE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根据测量报告 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合。 802, 如果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 则对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和 UE之间的第一承 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和 UE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 行聚合或分流。

其中, 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交互在第二 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 第一 通信网络为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第二通信网络为非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

具体而言, 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 UE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并接收第二接入网 设备转发的 UE的第二业务数据, 将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将聚合后 的业务数据发送给 HRPD网络的服务网关。 或者, 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将 HRPD网络的服 务网关发送的业务数据分流成第三业务数据和 第四业务数据, 将第三业务数据发送给 UE, 并将第四业务数据通过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给 UE。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异网络聚合系统包括高速 率分组数据网络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 非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由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 合, 在启用了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第一接入网设备对业务数据进行聚合和分流, 使得 用户设备可以在两个不同的网络的承载上传输 业务数据, 从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并 提高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

图 8的方法可以由图 1-图 7中的异网络聚合系统实现, 因此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在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 UE发送的测量报告之前, 第一 接入网设备与 UE之间通过第三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在步骤 801之后, 第一接入网设备 可以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第二 接入网设备接收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并根据承 载建立请求消息建立第二承载。进一步地, 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 情况下,进一步确定第二通信网络的业务 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并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使用第三承载作 为第一承载。或者,在步骤 801之后, 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 和承载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 系建立第一承载或对第三承载进行重配置以得 到第一承载。

这样, 能够选择合适的业务承载在第一通信网络或第 二通信网络上。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第一接入网设备从 UE接收的测量报告包括第二通信 网络的载波信息。 进一步地, 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 建立请求消 息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二通信网 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异网络聚合的第二接入 网设备。 或者, 在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异网络聚合的第二接入 网设备之后, 第一接入网 设备可以根据第二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参 与异网络聚合的目标载波,将目标载波的 信息发送给 UE或者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目标载波 信息。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 建立请 求消息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获取第一通 信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 QoS参数和业务流 模板 TFT, 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第一 QoS参数和所述 TFT; 第二接入设备可以 将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第二 QoS参数。 或者, 第一接入网设备 将第一 QoS参数转换为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识别的第二 QoS参数,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 还携带第二 QoS参数和 TFT。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 送的测 量报告之前, 第二接入网设备与 UE之间通过第四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在步骤 801之后, 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第一通信网络的业务 和承载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 系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进一步地, 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第四承载作为第二承载。 或者, 在步骤 801之后, 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在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的 情况下, 进一步确定第 二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映射关系; 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并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建立第二承载或对第四承 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第二承载。 这样, 能 够选择合适的业务承载在第一通信网络或第二 通信网络上。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的测量 报告包 括第一通信网络的载波信息。

另外, 在步骤 802之后, 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删除 UE与第一通信网络的连接, 根据删除 UE与第一通信网络的连接的结果对第一承载进 流映射更新或释放与 UE的空 口连接。 和 /或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删除 UE与第二通信网络的连接, 向第二接入网 设备发送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 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 根据承载去 激活请求消息对第二承载进行重配置或释放与 UE的 RRC连接。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第 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动态地对调整网络资源的利 用, 从而提高异网络系统的灵活性。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在步骤 802中, 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 UE在第一 承载上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以及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的 UE在第二承载上发送的 第二业务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承载和业 务的映射关系对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 数据进行聚合。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在步骤 802中, 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承载和业务的映 射关系对从第一接入网络的服务网关接收的业 务数据进行分流获得第三业务数据和第 四业务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承载上将 第三业务数据发送给 UE, 以及将第四业务 数据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 第二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承载上将第四业务数据 发送给 UE。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异网络聚合系统包括高速 率分组数据网络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 非高速率分组数据网络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由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是否启用异网络聚 合, 在启用了异网络聚合的情况下, 第一接入网设备对业务数据进行聚合和分流, 使得 用户设备可以在两个不同的网络的承载上传输 业务数据, 从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并 提高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 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方 法。

图 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方法的过 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9的方法可 以由图 1-图 7中的异网络聚合系统实现。

901, UE已经与 eHRPD网络建立连接。 eAN与 UE之间通过第三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902, eAN向 UE发送对 LTE网络的测量请求。

903, UE向 eAN发送测量报告。

UE根据在步骤 902中接收的测量请求对 LTE网络进行测量,在测量报告中可以携带

LTE网络的载波信息。

例如, LTE网络的载波信息包括 LTE网络中至少一个小区的工作频点、 物理小区标 识以及载波的信号强度等。

904, eAN根据 UE发送的测量报告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例如, LTE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好时, eAN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进一步地, eAN可以 根据 LTE网络的载波信息确定异网络聚合的 eNB。 例如, 将信号强度最强的载波作为目 标载波, 根据目标载波的频点和物理小区标识确定 LTE网络的 eNB。

eAN可以从 HSGW中获取 eHRPD网络的第一 QoS参数和 TFT。例如, eAN与 ePCF模块 在同一个设备上, HSGW可以在 Al l-会话更新信令中携带第一 QoS参数和 UE与 HSGW已 协商好的 TFT的信息发送给 eAN。 eAN可以与 ePCF模块分离时, HSGW可以通过 ePCF模 块将第一 QoS参数和 TFT的信息发送给 eAN。

进一步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下, eAN还可以将 eHRPD网络的 QoS参数转换为 eNB可 以识别的 LTE网络的 QoS参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下, eAN可以在步骤 906发送的承载 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 eHRPD网络的 QoS参数和 TFT, 由 eNB将 eHRPD网络的 QoS参数转 换为 eNB可以识别的 LTE网络的 QoS参数。 进一步地, eAN还可以结合 QoS参数与 TFT确定的业务和承载的映射关系。 例如, eHRPD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一映射关系和 /或 eAN确定 LTE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 射关系。例如, UE的高清视频数据承载在 LTE网络, UE的网页浏览数据可以承载在 eHRPD 网络。 因此, 能够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数据业务分别承载在不 同的通信网络上。

可选地, eAN可以使用上述第三承载作为第一承载。例如 , 保持 UE在 eHRPD网络进 行的数据业务不变, 第三承载即为第一承载。 或者, eAN可以执行步骤 905。

905, eAN与 UE进行流映射更新。

eAN更新与 UE之间的流映射关系。 例如, 更新 UE在 eHRPD网络进行的数据业务, 则 eAN对上述第三承载进行重配置以得到第一承载 , 即可以释放部分或全部第三承载, 根据上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第一承载。

另外, eAN还可以释放全部第三承载, 删除 UE与 eHRPD网络的连接。

应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对步骤 905与下列步骤 906-909的执行顺序并不限定。

906, eAN向 eNB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例如, 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可以携带上述第二映射关系 。 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还可以携 带 eHRPD网络的 QoS参数和 TFT, eNB将接收到的 eHRPD网络的 QoS参数转换为 eNB可 以识别的 LTE网络的 QoS参数。 或者, 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 LTE网络的 QoS参 数和 TFT。

另外, 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上述目标载波的 信息。 或者, eAN可以将多个 载波的信息发送给 eNB, 由 eNB在多个载波中选择协作的目标载波。 eAN还可以将目标 载波的信息发送给 UE, UE可以监控目标载波的寻呼信道, 等待 eNB的寻呼或主动发起 与 LTE网络的连接过程, 以建立上述第二承载。

907, eNB寻呼 UE。 eNB根据在 906步骤接收到的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寻呼 UE。

908, eNB与 UE建立信令和承载连接。

例如, UE和 eNB之间可以不执行认证过程。 eNB根据 LTE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 映射关系建立第二承载。

909, eNB向 eAN发送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例如, eNB在承载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二承载的信息 , 包括第二承载对应的数据 面连接信息等。 基于第二承载和数据面连接的映射关系, eNB与 eAN之间交互在第二承 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 以及 eAN对在 eAN和 UE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 在 eNB和 UE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分流。 因此,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具有双收发功能的 UE可以分别在 eHRPD网 络和 LTE网络的承载上传输业务数据, 从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并提高用户的数据传 输速率。

图 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方法的过 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10的方法 可以由图 1-图 7中的异网络聚合系统实现。

1001 , UE已经与 LTE网络建立连接。 eNB与 UE之间通过第四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1002, eNB向 UE发送 eHRPD网络的测量配置信息。

1003, UE向 eNB发送测量报告。

UE根据在步骤 1002中接收的测量配置信息对 eHRPD网络进行测量, 在测量报告中 可以携带 eHRPD网络的载波信息。

例如, eHRPD网络的载波信息包括频点、 导频偏置和导频强度等。

1004, eNB向 eAN发送测量报告。

1005, eAN根据 eNB发送的测量报告确定启用异网络聚合。

例如, eAN还可以用于根据测量报告中的载波信息将信 号强度最强的载波作为目标 载波, 根据目标载波的频点和导频偏置确定对应 eHRPD网络的小区。

进一步地, eAN可以从 HSGW中获取 eHRPD网络的 QoS参数和 TFT。 eAN还可以结合 QoS参数与 TFT确定的业务和承载的映射关系。 例如, eHRPD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一 映射关系和 /或 eAN确定 LTE网络的业务和承载的第二映射关系。 因此, 能够灵活地选 择合适的数据业务分别承载在不同的通信网络 上。

1006 , eAN与 UE建立信令和承载连接。

例如, eAN可以根据上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第一承载。

可选地, eNB可以使用上述第四承载作为第二承载。例如 , 保持 UE在第二通信网络 进行的数据业务不变, 第四承载即为第二承载。 或者, eAN执行 1007步骤。 应理解, 本 发明实施例对步骤 1006与下列步骤 1007的执行顺序并不限定。

1007 , eAN向 eNB发送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 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携带需要去激活 的承载标识, 如已经在 eHRPD网络建立的承载。

1008, eNB与 UE进行 RRC重配置。

eNB更新与 UE之间的空口承载。例如,更新 UE在 LTE网络进行的数据业务,则 eNB 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对上述第四承载进行重配置 以得到第二承载, 即可以释放部分或全部 第四承载, 根据上述第二映射关系建立第二承载。 另外, eNB还可以释放全部第四承载, 删除 UE与 LTE网络的连接。

1009 , eNB向 eAN发送承载去激活响应消息。

例如, 当 eNB更新与 UE之间的空口承载后, eNB在承载去激活响应消息中携带去激 活的承载标识。 基于第二承载和数据面连接的映射关系, eNB与 eAN之间交互在第二承 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 以及 eAN对在 eAN和 UE之间的第一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以及 在 eNB和 UE之间的第二承载上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 分流。

因此,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具有双收发功能的 UE可以分别在 eHRPD网 络和 LTE网络的承载上传输业务数据, 从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并提高用户的数据传 输速率。

图 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异网络聚合方法的过 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11的方法 可以由图 1-图 7中的异网络聚合系统实现。

1101 , 异网络聚合。 UE同时连接在 eHRPD网络和 LTE网络。

eAN与 UE之间通过第一承载传输业务数据, eNB与 UE之间通过第二承载传输业务 数据。

1102, UE向 eAN发送异网络系统测量报告。

例如, 异网络系统测量报告可以报告 eHRPD网络的载波信息和 /或 LTE网络的载波 信息。

当然, UE可以将异网络系统测量报告先发送给 eNB, eNB再将异网络系统测量报告 转发给 eAN。

1103 , eAN确定删除异网络聚合。

eAN可以对第一承载进行重配置或释放与 UE的空口连接。 或者, eAN可以确定删除 UE与 LTE网络的连接, 可以执行步骤 1104, 向 eNB发送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

例如, 当 UE在 LTE网络的某一个数据业务结束时, 不再需要使用相应的第二承载 时, eAN可以向 eNB发送承载去激活请求。

又例如, 当 UE在 eHRPD网络的某一个数据业务结束时, eAN可以删除该数据业务对 应的第一承载, 当 UE在 eHRPD网络的所有数据业务结束时, eAN可以释放与 UE的空口 连接。

再例如, 当 UE上报的异网络系统测量报告中, LTE网络信号强度降低, 低于信号强 度阈值; 或者信号质量变差, 低于信号质量阈值时, eAN可以确定删除 UE与 LTE网络的 连接, 可以执行步骤 1104, 向 eNB发送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 等等。 应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因何种原因而删除异网络聚合并 不限定。 还应注意的是, 本 发明实施例对于删除 UE与其中一个网络的连接, 某个网络中部分承载, 以及删除 UE与 所有网络的连接不作限定。

1104, eAN向 eNB发送承载去激活请求消息。

1105 , eNB释放与 UE的 RRC连接或 RRC重配置。

eNB可以删除部分或全部第一承载, 当 eNB删除部分第一承载时, 与 UE进行 RRC 重配置以得到新的第一承载, 当 eAN删除全部第一承载时, eNB释放与 UE的 RRC连接。

1106 , eNB向 eAN发送承载去激活响应消息。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动态地对调 整网络资源的利用, 从而提高 异网络系统的灵活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 元 及算法步骤, 能够以电子硬件 (例如处理器, 接收机, 发射机, 存储器, 总线系统等)、 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 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 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 上述描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方法, 可以 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例如, 所述单 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 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 ,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 点,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 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 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 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 作为单元显示 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 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 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 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 在一个处理单元中, 也可以是 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 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 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 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 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 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 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 方法的全部或部 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0M, Read-Only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 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 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 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 围 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