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INTELLIGENT TERMINAL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188343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intelligent terminal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an intelligent terminal. The intelligent terminal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omprises at least one flexible heat pipe with the both ends thereof being condensation ends (201) and the middle thereof being an evaporation end (202), the condensation end is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heat pipe rigid parts and one or more heat pipe flexible parts, the heat pipe rigid parts and the heat pipe flexible parts of the condensation end are arranged alternately, and the evaporation end at least comprises a heat pipe rigid part. An intelligent terminal body (53) is mounted above the evaporation end. The flexible heat dissipation of bendable device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use of the intelligent terminal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poor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in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bendable device having multiple bent regions is solved.

Inventors:
JIN LINFANG (CN)
KANG NANBO (CN)
ZOU JIE (CN)
HUI XIAOWE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79725
Publication Date:
December 17, 2015
Filing Date:
June 12,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AWEI TECH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1L23/34; F28D15/04; H05K7/2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173843A2008-05-07
CN201649064U2010-11-24
CN201138148Y2008-10-22
US20110220328A12011-09-15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3168562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LEADER PATENT & TRADEMARK FIRM (CN)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智能终端散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至少一根柔性热管, 所述柔性热管的两端为冷凝端, 中间为蒸发端, 所 述冷凝端由一个或多个热管刚性部分以及一个或多个热管柔性部分组成, 且 所述冷凝端的热管刚性部分与所述冷凝端的热管柔性部分交替排列, 所述蒸 发端至少包括一热管刚性部分, 智能终端主体安装在所述蒸发端之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热管的数量为两 根, 分别为第一柔性热管与第二柔性热管, 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热管与所述第 二柔性热管并联, 所述智能终端主体安装在所述第一柔性热管的蒸发端和 /或 所述第二柔性热管的蒸发端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热管的数量为两 根, 分别为第一柔性热管与第二柔性热管, 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热管的蒸发端 与所述第二柔性热管的蒸发端串联连接, 所述智能终端主体安装在所述第一 柔性热管的蒸发端和 /或所述第二柔性热管的蒸发端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柔性热管的蒸 发端与所述第二柔性热管的蒸发端串联连接时, 所述第一柔性热管内的第一 毛细结构与所述第二柔性热管内的第二毛细结构在所述第一柔性热管的蒸发 端与所述第二柔性热管的蒸发端之间通过第三毛细结构相互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柔性热管的蒸 发端与所述第二柔性热管的蒸发端串联连接时, 所述第一柔性热管内的第一 毛细结构与所述第二柔性热管内的第二毛细结构并联, 且在所述第一柔性热 管的蒸发端与所述第二柔性热管的蒸发端之间设置多个第四毛细结构, 且所 述第四毛细结构垂直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 1-5任一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端还包括: 热管柔性部分, 所述智能终端主体安装在所述蒸发端的所述热管柔性部 分和 /或所述蒸发端的所述热管刚性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 1-6任一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柔性部 分由多节软体管组成。

8、 一种智能终端, 其特征在于, 智能终端包括:

智能终端主体和权利要求 1-7任一所述的智能终端散热装置, 其中, 所述 智能终端主体安装在所述智能终端散热装置上。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智能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终端主体通 过自上而下的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智能终端散热装置的蒸发端上; 或者 所述智能终端主体通过自左向右的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智能终端 散热装置的蒸发端上; 或者

所述智能终端主体固定在所述智能终端散热装置的蒸发端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可弯折的智能终端散热装置 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穿戴式终端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之后的一种 智能终端产品, 近年来 出现的智能穿戴终端有谷歌眼镜、 智能头箍、 智能鞋子、 还有最广泛的智 能手表等, 智能穿戴终端的出现预示着可穿戴时代的到来 , 然而, 智能穿 戴终端随着蓝牙、 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简称: GPS ) 无线保真技术 ( Wireless Fidelity , 简称: WIFI ) 、 第三代移动通讯 ( Third Generation , 简称: 3G ) 等功能增加, 发热量从 0W衍生到 3W以上, 而 且智能穿戴终端发热量集中, 容易造成局部热区, 当智能穿戴终端长时间 与人体皮肤接触时, 易对人体皮肤造成烫伤, 所以必须控制智能穿戴终端 的发热问题, 让智能穿戴终端的温度得到迅速下降, 避免对人体皮肤造成 烫伤。

目前, 通过柔性热管对热源集中的穿戴式终端进行散 热, 其中热管可 以将点热源变成线热源, 降低集中热源对人体烫伤的风险, 而柔性热管则 具备可弯曲性, 可以在可弯曲的设备中进行散热, 其中柔性热管的机构如 图 1所示, 包括蒸发段 L1 , 软体段 L2和冷凝段 L3 , 其中 Φ ΐ"为柔性热管 直径, 蒸发段 L1和冷凝段 L3为柔性热管的刚性部分, 柔性热管的蒸发段 L1带出的热量在柔性热管的冷凝段 L3进行降温, 软体段 L2为柔性热管 的柔性部分, 当用户在安装柔性热管时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 内自行设置柔 性热管的弯曲度。

然而, 现有的柔性热管仅在软体段 L2区域内, 可承受大幅弯折, 其 余部分(蒸发段 L1和冷凝段 L3 )弯折后容易失效, 无法对设备进行散热, 而智能穿戴终端以及可弯折智能手机的弯折区 域较多, 所以使用现有的柔 性热管对智能穿戴终端以及未来出现的可弯折 智能手机进行散热时, 散热 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及智能终端 , 解决了现有散热设备 对弯折区域较多的可弯折设备散热时, 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终端散热装置, 包括:

至少一根柔性热管, 所述柔性热管的两端为冷凝端, 中间为蒸发端, 所述冷凝端由一个或多个热管刚性部分以及一 个或多个热管柔性部分组 成, 且所述冷凝端的热管刚性部分与所述冷凝端的 热管柔性部分交替排 列, 所述蒸发端至少包括一热管刚性部分, 智能终端主体安装在所述蒸发 端之上。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柔性热管的数量为两 根, 分别为第一柔性热管与第二柔性热管, 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热管与所述 第二柔性热管并联, 所述智能终端主体安装在所述第一柔性热管的 蒸发端 和 /或所述第二柔性热管的蒸发端上。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柔性热管的数量为两 根, 分别为第一柔性热管与第二柔性热管, 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热管的蒸发 端与所述第二柔性热管的蒸发端串联连接, 所述智能终端主体安装在所述 第一柔性热管的蒸发端和 /或所述第二柔性热管的蒸发端上。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 当所述第一柔性热管的蒸发端与所述第二柔性 热管的蒸发端 串联连接时, 所述第一柔性热管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所述第 二柔性热管内 的第二毛细结构在所述第一柔性热管的蒸发端 与所述第二柔性热管的蒸 发端之间通过第三毛细结构相互连接。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当所述第一柔性热管的蒸发端与所述第二柔性 热管的蒸发端串联 连接时, 所述第一柔性热管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所述第 二柔性热管内的第二 毛细结构并联, 且在所述第一柔性热管的蒸发端与所述第二柔 性热管的蒸发 端之间设置多个第四毛细结构, 且所述第四毛细结构垂直设置。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蒸发端还包括: 热管柔性部分, 所述 智能终端主体安装在所述蒸发端的所述热管柔 性部分和 /或所述蒸发端 的所述热管刚性部分。

根据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 任意一 种,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热管柔性部分由多节软体管组成。

第二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包括:

智能终端主体和上述任一所述的智能终端散热 装置, 其中, 所述智能终 端主体安装在所述智能终端散热装置上。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智能终端主体通过自上而 下的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智能终端散热装置 的蒸发端上; 或者

所述智能终端主体通过自左向右的可拆卸方式 安装在所述智能终端 散热装置的蒸发端上; 或者

所述智能终端主体固定在所述智能终端散热装 置的蒸发端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及智能 终端, 该智能终端散热 装置通过在柔性热管两端设置冷凝端, 中间设置蒸发端, 且冷凝端由多个 热管刚性部分以及多个热管柔性部分交替排列 组成, 蒸发端至少包括一热 管刚性部分, 实现了对弯折区域较多的可弯折设备的柔性散 热, 解决了现 有散热设备对弯折区域较多的可弯折设备散热 时, 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 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 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 一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 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 附图。

图 1为现有的柔性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 意图;

图 3为图 2所示的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内毛细结构的示意 ; 图 4为本发明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 意图; 图 5为本发明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 意图;

图 6为图 5所示的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内毛细结构的示意 A;

图 7为图 5所示的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内毛细结构的示意 B ;

图 8为本发明智能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安装示意图 A;

图 10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安装示意图 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 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 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 2为本发明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 意图, 图 3为图 2 所示的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内毛细结构的示意图 , 本实施例中, 散热装置内 的毛细结构通常为多线缠绕的多捆金属丝, 可承受弯折, 穿过刚性部分和 柔性部分, 形成连续的毛细结构, 实现冷却后的液体通过毛细力回流到蒸 发端再次汽化, 本实施例中, 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可以应用在智能终端中进 行散热, 还可以应用在可弯折的智能穿戴终端以及未来 出现的可弯折智能 手机中进行散热, 所述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包括:

至少一根柔性热管, 即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可以由一根柔性热管组成 , 也可以由多根柔性热管组成, 当智能终端的主体中包含多个发热器件时, 可以选用多根柔性热管, 多根柔性热管可以并联连接, 也可以串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热管还可以采用高导热材料 替代, 如内 嵌铜箔、 内嵌石墨管、 内嵌高导热编织物, 但优选的为热管, 本实施例中, 当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包括一根柔性热管时, 如图 2所示, 所述柔性热管的 两端为冷凝端 201, 中间为蒸发端 202, 其中, 所述柔性热管两端的冷凝 端 201可以由一个热管刚性部分和多个热管柔性部 分交替排列组成, 也可 以由多个热管刚性部分和多个热管柔性部分交 替排列组成, 还可以由多个 热管刚性部分和一个热管柔性部分交替排列组 成, 以及一个热管刚性部分 和一个热管柔性部分交替排列组成, 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所涉及的智 能终端的结构来设定, 本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 所述柔性热管中间的蒸发 端 202可以只包括热管刚性部分, 还可以包括热管刚性部分和热管柔性部 分, 图 2中只示出蒸发端 202的刚性部分, 本实施例中, 所有的柔性部分 是由多节软体管组成的, 本实施例中, 如图 3所示, 所述柔性热管内设置 有毛细结构 30, 所述毛细结构 30为采用真空设计的柔性封闭件, 毛细结 构 30内装有沸点低, 容易挥发的液体, 在智能终端主体安装在所述柔性 热管的蒸发端 202上并开始工作时, 所述柔性热管的蒸发端 202受热, 蒸 发端 202处的液体可以迅速蒸发, 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柔性热管两 个冷凝端 201, 并且释放出热量, 重新凝结成液体, 液体再靠多孔毛细材 料的毛细力流回蒸发端 202, 如此循环不止, 对智能终端主体的热源通过 热传导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 由于冷凝端由一个或多个热管刚性部分以 及一个或多个热管柔性部分组成, 所以可以对弯折设备进行柔性散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散热装置, 该智能终端散热装置通过在 柔性热管两端设置冷凝端, 中间设置蒸发端, 且冷凝端由一个或多个热管 刚性部分以及一个或多个热管柔性部分交替排 列组成, 蒸发端至少包括一 热管刚性部分, 实现了弯折区域较多的可弯折设备的柔性散热 , 解决了现 有散热设备对对弯折区域较多的可弯折设备散 热时, 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 问题。

图 4为本发明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 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 基础上, 本实施例中, 所述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包括多根柔性热管, 为了说明 各柔性热管之间的关系, 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包括两根 柔性 热管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 4所示, 所述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包括: 第一柔性热管 41与第二柔性热管 42, 其中第一柔性热管 41与第二柔性热管 42是并联分布, 智能终端主体 43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柔性热管 41的蒸发端, 也可以安装在所 述第二柔性热管 42的蒸发端上, 还可以安装在第一柔性热管 41的蒸发端和第 二柔性热管 42的蒸发端, 具体可以根据智能终端主体 43的大小来选择安装位 置, 当智能终端主体 43安装在第一柔性热管 41的蒸发端和第二柔性热管 42的 蒸发端时, 第一柔性热管 41的蒸发端和第二柔性热管 42的蒸发端可以对同一 智能终端主体 43上的不同热源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柔性热管内的毛 细结构可以参照图 3所示的毛细结构 30的分布。

图 5为本发明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 意图, 图 6为图 5 所示的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内毛细结构的示意图 A, 图 7为图 5所示的智能 终端散热装置内毛细结构的示意图 B,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本实施例 中, 所述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包括多根柔性热管, 为了说明各柔性热管之间 的关系, 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包括两根 柔性热管为例进行 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 5所示, 所述智能终端散热装置包括: 第一柔性热 管 51与第二柔性热管 52,其中第一柔性热管 51的蒸发端与第二柔性热管 52的蒸发端相互串联连接, 即第一柔性热管 51的蒸发端与第二柔性热管 52的蒸发端是相通的, 所述智能终端主体 53可以安装在第一柔性热管 51 的蒸发端和 /或第二柔性热管 52的蒸发端上,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柔性 热管 51内的第一毛细结构 54以及第二柔性热管 52内的第二毛细结构 55 如图 6所示, 第一毛细结构 54和第二毛细结构 55通过第一柔性热管 51 蒸发端与第二柔性热管 52蒸发端串联处的第三毛细结构 56a相互连接, 其中为了能够更全面地对智能终端主体 53中的各器件进行散热, 所述第 三毛细结构 56a呈网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 通过将第一柔性热管 51的蒸 发端与第二柔性热管 52的蒸发端相互串联连接, 同时将第一柔性热管 51 内的第一毛细结构 54以及第二柔性热管 52内的第二毛细结构 55也相互 串联连接, 实现了同一智能终端主体 43上的不同热源有更多的毛细结构 进行散热, 提高了散热效果。

进一歩的,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柔性热管 51内的第一毛细结构 54 以及第二柔性热管 52内的第二毛细结构 55的连接关系如图 7所示, 第一 毛细结构 54和第二毛细结构 55是并联的, 且在所述第一柔性热管 51的 蒸发端与所述第二柔性热管 52的蒸发端之间设置多个第四毛细结构 56b, 所述第四毛细结构 56b垂直设置的, 即当所述智能终端主体 53安装在第 一柔性热管 51蒸发端与第二柔性热管 52蒸发端并开始工作时, 所述第四 毛细结构 56b紧挨所述智能终端主体 53热源的顶部受热液体蒸发, 蒸汽 垂直地向所述第四毛细结构 56b的底部流动, 并且释放出热量, 重新凝结 成液体, 液体再靠多孔毛细材料的毛细力流回第四毛细 结构 56b的顶部, 如此循环不止, 对智能终端主体 53的热源进行散热, 第四毛细结构 56b 的散热方式可以参照现有的冷板散热技术。

图 8为本发明智能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智能终 端的安装示意图 A, 图 10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安装示意图 B, 如图 8所 示, 智能终端包括: 智能终端主体 81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 散热装置 80,移动终端散热装置 80两端为冷凝端 801,中间为蒸发端 802, 其中所述智能终端主体 81安装在所述移动终端散热装置 80的蒸发端 802 上, 本实施例中, 所述智能终端主体 81可以如图 9所示的方法从上而下 地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蒸发端 802,还可以如图 10所示的方法从左 向右地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蒸发端 802, 还可以将智能终端主体 81 直接固定在所述蒸发端 802上,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 移动终端散 热装置 80可以充当智能穿戴终端的腕带、 表带以及挂绳, 即智能穿戴终 端的主体安装在移动终端散热装置 80上便可供用户使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 歩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 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歩 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 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 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 说明, 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 进 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 而这些修改或 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 例技术方案的范 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