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INTERFERENCE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032071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are an interference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a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a user equipment and a base station. The interference detec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user equipment receiving a detection instruction from a base 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tection instruction, the user equipment detecting a detection index in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of an access point device to be detected, so as to obtain detection index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tection index information and a pre-set reporting threshold, judging whether a detection report needs to be reported or not; and if the detection report needs to be reported, the user equipment reporting the detection report. The interference detection system comprises: a trigger module which is used for receiving a detection instruction from a base station and triggering interference detection; a detection module which is used for detecting a detection index in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of an access point device to be detected according to the detection instruction, so as to obtain detection index information; and a feedback module which is used for judging whether a detection report needs to be reported or not according to the detection index information and the pre-set reporting threshold, and reporting the detection report if it is required.

Inventors:
LI BINGZHAO (CN)
CHEN YANYA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83062
Publication Date:
March 12, 2015
Filing Date:
September 06,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AWEI TECH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W24/0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047995A2007-10-03
CN101616423A2009-12-30
CN103155448A2013-06-12
CN103052087A2013-04-17
CN101827053A2010-09-08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PAT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N)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用户设备根据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 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

根据检测指标信息和预设的上报门限, 判断是否需要上报检测报告; 当 需要上报则用户设备上报检测报告。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指令包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息、 上报门限。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息 包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名称、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ID和或者待检测信道编号。

4、 根据权利要求 1-3任意一项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指令还 包括触发门限, 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触发门限, 如果达 到则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的检 测指令以及所述用户设备上报检测报告具体为:

用户设备利用基站提供的蜂窝网络接收检测指令或上报检测报告。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指标包括: 信号强度比值或差值、 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路损或有效帧数比。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示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信号强度 比值或差值, 或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则所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检测在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 与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以外的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比值或 差值, 以该比值或差值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有效帧数 比, 则所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将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作为有效帧数, 将有效 帧数与信道中总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 息;

或者, 将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作为有效帧数, 将信道中 的其他帧数作为非有效帧数, 将有效帧数与非有效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 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 1-8任意一项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报告包 括:

用户设备位置、 检测指标及检测指标信息、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 实际检测值信息和 /或空闲信道信息;

所述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为,根据上报门限和检测指标信息判断得到的, 导致检测指标信息不满足上报门限限制的接入点设备的名称和地址。

10、 一种干扰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出检测指令, 致使用户设备进行干扰检测并上报检测 报告;

基站根据所述检测报告进行干扰处理分析。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检测报 告进行干扰处理分析具体为:

基站分析检测报告, 判断是否需要为待检测的接入点设备更换信道; 当 需要更换信道, 则基站选取空闲信道变更为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或 11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进行干扰 处理分析还包括:

基站在更换信道之后, 将更换后的信道编号通知相邻的基站。

13、 一种干扰检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包括:

触发模块, 用于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并触发干扰检测;

检测模块, 用于根据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中的检 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 反馈模块, 用于根据检测指标信息和预设的上报门限, 判断是否需要上 报检测报告; 当需要上报则上报检测报告。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指令包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息、 上报门限。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 息包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名称、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ID和或者待检测信道编号。

16、 根据权利要求 13-15任意一项所述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模 块具体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所述检测指令还包括触发门 限;

判断触发单元, 用于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触发门 限, 如果达到则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17、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 蜂窝网模块, 用于利用基站提供的蜂窝网络接收检测指令或上报检测报 告。

18、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指标包括: 信号强度比值或差值、 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路损或有效帧数比。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示系统,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信号强 度比值或差值, 或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则所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检测在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 与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以外的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比值或 差值, 以该比值或差值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20、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系统,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有效帧 数比, 则所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将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作为有效帧数, 将有效 帧数与信道中总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 息; 或者, 将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作为有效帧数, 将信道中 的其他帧数作为非有效帧数, 将有效帧数与非有效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 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 1 3-20任意一项所述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报 告包括:

用户设备位置、 检测指标及检测指标信息、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 实际检测值信息和 /或空闲信道信息;

所述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为,根据上报门限和检测指标信息判断得到的, 导致检测指标信息不满足上报门限限制的接入点设备的名称和地址。

22、 一种干扰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包括:

指令模块, 用于向用户设备发出检测指令, 致使用户设备进行干扰检测 并上报检测报告;

处理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报告进行干扰处理分析。

2 3、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检测分析单元, 用于分析检测报告, 判断是否需要更换信道。

信道变更单元, 用于在需要更换信道时, 选取空闲信道变更为待检测接 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

24、 根据权利要求 22或 2 3所述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包 括:

变更通知单元, 用于在更换信道之后, 将更换后的信道编号通知相邻的 基站。

25、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器, 用于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根据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接入 点设备的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 根据检测指标信息和 预设的上报门限, 判断是否需要上报检测报告; 当需要上报则用户设备上报 检测报告。

第一存储器, 用于存储预设的上报门限。 26、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指令包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息、 上报门限。

27、 根据权利要求 26所述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检测接入点设 备信息包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名称、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ID和或者待检测信道编号。

28、 根据权利要求 25-27任意一项所述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 测指令还包括触发门限, 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触发门限, 如果达到则检测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29、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 基站的检测指令以及所述第一处理器上报检测报告具体为:

第一处理器利用基站提供的蜂窝网络接收检测指令或上报检测报告。 30、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指标包括: 信号强度比值或差值、 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路损或有效帧数比。

31、 根据权利要求 30所述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信 号强度比值或差值, 或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则所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 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检测在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 与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以外的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比值或 差值, 以该比值或差值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32、 根据权利要求 30所述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有 效帧数比, 则所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将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作为有效帧数, 将有效 帧数与信道中总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 息;

或者, 将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作为有效帧数, 将信道中 的其他帧数作为非有效帧数, 将有效帧数与非有效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 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33、 根据权利要求 25-32任意一项所述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 测报告包括:

用户设备位置、 检测指标及检测指标信息、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 实际检测值信息和 /或空闲信道信息;

所述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为,根据上报门限和检测指标信息判断得到的, 导致检测指标信息不满足上报门限限制的接入点设备的名称和地址。

34、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包括:

第二处理器, 用于向用户设备发出检测指令, 致使用户设备进行干扰检 测并上报检测报告, 根据所述检测报告进行干扰处理分析。

第二存储器, 用于存储用户设备上报的检测报告。

35、 根据权利要求 34所述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器根据所述 检测报告进行干扰处理分析具体为:

第二处理器分析检测报告, 判断是否需要为待检测的接入点设备更换信 道; 当需要更换信道, 则基站选取空闲信道变更为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 信道。

36、 根据权利要求 34或 35所述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器进 行干扰处理分析还包括:

基站在更换信道之后, 将更换后的信道编号通知相邻的基站。

Description: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及系统、 管理方法及系统、 用户设备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及系统、 管理方 法及系统、 用户设备及基站。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络 ( Wi re les s Loca l Area Networks , 简称 WLAN )是一种便 利的数据传输系统。 WLAN利用射频技术取代旧式的有线通信, 其灵活性和移 动性相比有线通信均有着实质性的提高; 并且 WLAN相比有线的局域网更方 便安装、 规划、 调整和扩展, 故障也更容易定位; 所以 WLAN取代传统的有线 局域网络已成为大势所趋。

鉴于 WLAN是一种被广泛普及的公用技术, 所以 WLAN的网络频谱一般是 公用免费频谱; 个人、 企业、 运营商等用户均可以在公用免费频谱中通过设 立不同级别的接入点设备而创建 WLAN。 不同的接入点设备可能会选择公用频 谱中相同的信道进行信息的传输,这也就带来 了 WLAN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干 扰。

尤其是对于一些较大型的 WLAN, 由于覆盖范围广, 所以更容易受到干扰 的影响, 例如运营商所部署的 WLAN。 现阶段运营商不仅通过建立基站大范围 的布置蜂窝网络, 而且也会在很多特定区域建立接入点设备, 提供 WLAN的服 务。 在运营商所设置的 WLAN受到其他 WLAN干扰的时候, 现有技术中采取如 下的解决方案: WLAN接入点设备先选择一个信道进行信息的传 , 并检测该 信道的干扰情况, 如果该信道上存在严重的干扰, 则重新选择信道继续传输 信息。

但是, 现有的检测干扰的方式, 以接入点设备天线(一般也就是 WLAN覆 盖范围的中心处 )位置作为检测点, 其检测的干扰结果可能与该 WLAN所连接 的用户设备实际受到的干扰情况并不相符。

如图 1所示,实线圓形区域表示接入点设备 1建立的 WLAN的信号覆盖范 围, A点为接入点设备 1天线所处位置; 虚线圓形区域表示接入点设备 2建 立的 WLAN的信号覆盖范围, B点为接入点设备 2天线所处位置; 两个圓形交 叉处同时被两个 WLAN所覆盖, 所以在同信道或相近信道中将互相干扰; C点 处存在一个位于接入点设备 1的 WLAN中的用户设备。

如果在 A点处进行干扰检测, 由于 A点在虚线圓形范围之外, 所以检测 不到接入点设备 2 的干扰。 但实际上, C点处的用户设备虽然处在接入点设 备 1的 WLAN中, 但由于其处在覆盖范围交叉的区域, 而且 C点距 B点的直线 距离显然小于距 A点的直线距离。 也就是说由于距离更近, 所以如果两个接 入点设备选取了同信道或相近信道, C点接收到接入点设备 2 的信号反而会 更强, 干扰将十分严重; 而这种干扰通过 A点处的干扰检测无法发现。

可见现有的 WLAN干扰检测和管理存在的缺陷是,通过接入 设备中心点 进行检测, 其检测结果无法准确的与用户设备实际受到的 干扰相吻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及系统、 管理方法及系统、 用户设备及基 站, 以解决现有的 WLAN干扰检测和管理通过接入点设备中心点进 检测, 其 检测结果无法准确的与用户设备实际受到的干 扰相吻合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检测方法,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用户设备根据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的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 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

根据检测指标信息和预设的上报门限, 判断是否需要上报检测报告; 当 需要上报则用户设备上报检测报告。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检测指令包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息、 上报门限。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息包 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名称、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ID和或者待检测信道编号。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 检测指令还包括触发门限, 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是 否达到触发门限, 如果达 到则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中的检 测指标。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的检测 指令以及所述用户设备上报检测报告具体为:

用户设备利用基站提供的蜂窝网络接收检测指 令或上报检测报告。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检测指标包括:

信号强度比值或差值、 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路损或有效帧数比。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信号强度比 值或差值, 或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则所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 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检测在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 与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以外的接入点设备的 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比值或 差值, 以该比值或差值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有效帧数比, 则所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将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 数作为有效帧数, 将有效 帧数与信道中总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 息;

或者, 将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作为有 效帧数, 将信道中 的其他帧数作为非有效帧数, 将有效帧数与非有效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 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检测报告包括:

用户设备位置、 检测指标及检测指标信息、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 实际检测值信息和 /或空闲信道信息;

所述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为,根据上报门限和 检测指标信息判断得到的, 导致检测指标信息不满足上报门限限制的接入 点设备的名称和地址。 第二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管理方法,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出检测指令, 致使用户设备进行干扰检测并上报检测 报告;

基站根据所述检测报告进行干扰处理分析。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检测报告进 行干扰处理分析具体为:

基站分析检测报告, 判断是否需要为待检测的接入点设备更换信道 ; 当 需要更换信道, 则基站选取空闲信道变更为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的通信信道。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进行干扰处理分析还 包括:

基站在更换信道之后, 将更换后的信道编号通知相邻的基站。 第三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检测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

触发模块, 用于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并触发干扰检测;

检测模块, 用于根据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 信信道中的检 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

反馈模块, 用于根据检测指标信息和预设的上报门限, 判断是否需要上 报检测报告; 当需要上报则上报检测报告。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检测指令包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息、 上报门限。

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息包 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名称、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ID和或者待检测信道编号。 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触发模块具体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所述检测指令还包括触发门 限;

判断触发单元, 用于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达 到触发门 限, 如果达到则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 中的检测指标。

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系统还包括:

蜂窝网模块, 用于利用基站提供的蜂窝网络接收检测指令或 上报检测报 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检测指标包括: 信号强度比值或差值、 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路损或有效帧数比。

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信号强度比 值或差值, 或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则所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 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检测在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 与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以外的接入点设备的 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比值或 差值, 以该比值或差值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有效帧数比, 则所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将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 数作为有效帧数, 将有效 帧数与信道中总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 息;

或者, 将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作为有 效帧数, 将信道中 的其他帧数作为非有效帧数, 将有效帧数与非有效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 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检测报告包括:

用户设备位置、 检测指标及检测指标信息、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 实际检测值信息和 /或空闲信道信息;

所述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为,根据上报门限和 检测指标信息判断得到的, 导致检测指标信息不满足上报门限限制的接入 点设备的名称和地址。 第四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管理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

指令模块, 用于向用户设备发出检测指令, 致使用户设备进行干扰检测 并上报检测报告;

处理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报告进行干扰处理分析。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检测分析单元, 用于分析检测报告, 判断是否需要更换信道。

信道变更单元, 用于在需要更换信道时, 选取空闲信道变更为待检测接 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

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 变更通知单元, 用于在更换信道之后, 将更换后的信道编号通知相邻的 基站。 第五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器, 用于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根据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接入 点设备的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 根据检测指标信息和 预设的上报门限, 判断是否需要上报检测报告; 当需要上报则用户设备上报 检测报告。

第一存储器, 用于存储预设的上报门限。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检测指令包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息、 上报门限。

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息包 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名称、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ID和或者待检测信道编号。 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 检测指令还包括触发门限, 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触 发门限, 如果达到则检测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基站的检 测指令以及所述第一处理器上报检测报告具体 为:

第一处理器利用基站提供的蜂窝网络接收检测 指令或上报检测报告。 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检测指标包括:

信号强度比值或差值、 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路损或有效帧数比。

在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信号强度比 值或差值, 或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则所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 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检测在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 与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以外的接入点设备的 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比值或 差值, 以该比值或差值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有效帧数比, 则所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将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 数作为有效帧数, 将有效 帧数与信道中总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 息;

或者, 将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作为有 效帧数, 将信道中 的其他帧数作为非有效帧数, 将有效帧数与非有效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 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检测报告包括:

用户设备位置、 检测指标及检测指标信息、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 实际检测值信息和 /或空闲信道信息;

所述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为,根据上报门限和 检测指标信息判断得到的, 导致检测指标信息不满足上报门限限制的接入 点设备的名称和地址。 第六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包括:

第二处理器, 用于向用户设备发出检测指令, 致使用户设备进行干扰检 测并上报检测报告, 根据所述检测报告进行干扰处理分析。

第二存储器, 用于存储用户设备上报的检测报告。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根据所述检测 报告进行干扰处理分析具体为:

第二处理器分析检测报告, 判断是否需要为待检测的接入点设备更换信 道; 当需要更换信道, 则基站选取空闲信道变更为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的通信 信道。

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进行干扰处理 分析还包括:

基站在更换信道之后, 将更换后的信道编号通知相邻的基站。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现利用用 户设备直接进行 WLAN的干扰检测,取代了传统的接入点设备天 处干扰检测 的方式, 其检测结果准确的反应出用户设备实际所受到 的干扰情况, 解决了 现有技术中接入点设备的检测结果无法准确的 与用户设备实际受到的干扰情 况相符的技术问题; 利用蜂窝网络进行干扰检测, 避免了对于 WLAN正常使用 的影响; 并且通过设置触发门限, 并指定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及待检测信道, 提高了干扰检测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提升了检测效率; 另外, 在用户设备实 现干扰检测的基础上, 进而对用户设备上报的检测报告作出了分析和 处理; 在通信信道存在干扰时, 及时的变更至空闲信道消除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 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 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为现有技术中 WLAN干扰情况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干扰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干扰检测系统结构示意 ;

图 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干扰检测方法流程 ;

图 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干扰检测系统结构 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干扰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干扰管理系统结构示意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 施例的方案, 下面结合附 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 说明。 本发明主要针对运营商下设的接入点设备进行 干扰的检测和管理。 通过 上述已知, 运营商下设的接入点设备极有可能受到其他接 入点设备的干扰, 而现有的干扰检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检测结果 不够精确。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 于解决上述问题。 以下若干实施例均置于该应用场景之下。 本实施例中公开一种干扰检测方法。 所述方法为解决接入点设备处进行 干扰检测, 其检测结果无法准确的与用户设备实际受到的 干扰情况相符的技 术问题, 而采取了利用用户设备直接进行干扰检测的技 术方案。 本实施例所 述方法中用户设备需配合蜂窝网络以及蜂窝网 络的基站完成检测过程。 具体 参照图 2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201、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本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位于某一特定位置, 并在该位置处直接进行干扰 检测, 所以测得的检测结果即准确的表示了该位置处 实际的干扰情况。

所述基站为蜂窝网络基站, 所述蜂窝网络也就是指现阶段运行商提供的 2G/ 3G/4G网络, 例如 GSM网络或 CDMA网络,或者 LTE网络。 本实施例中所述 基站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基站, 例如 LTE网络中的演进基站, 以及 2G/ 3G/4G网 络中的基站或者基站控制器, 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的范围之内。 一个基 站所提供的蜂窝网络范围之内, 可能包含多个该运行商下设的接入点设备, 对于这些接入点设备的干扰检测均需要配合该 基站来完成。 在本步骤中, 所 述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即通过基站提供 的蜂窝网络实现; 这也避免了 现有的干扰检测过程中, 利用 WLAN完成相关的通信, 而影响 WLAN正常使用 的缺陷。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在检测 中完全不对 WLAN的正常工作产 生影响。

所述检测指令中包含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 具体可以包括待检测接 入点设备名称、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I D或者待检测信道编号等。 一般而言待检 测信道就是待检测接入点使用的信道。 如果不包含待检测的信道编号, 则用 户设备根据接入点设备 ID 自行搜索所述待检测接入点设备所使用的信道 的 编号。 检测指令中还可以设置检测指标的上报门限, 以界定待检测接入点设 备的通信是否被干扰。 关于检测指标的上报门限在后续将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核心思想在于将所述的干扰检测过 程利用用户设备本身实 现; 而本实施例中基站仅在检测过程中起到对于用 户设备的控制作用, 并不 参与实际的检测。 所以在步骤 201 中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进 而开始后续的检测流程。

步骤 202、 用户设备根据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的通信信道中 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

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检测指令之后, 则根据检测指令开始检测流程。 具体 的, 用户设备根据检测指令中包含的待检测接入点 设备信息和待检测信道信 息, 搜寻到待检测信道, 并对待检测信道中的通信情况进行检测。 此外, 待 检测信道中的干扰不仅可能来自于待检测信道 本身,也可能来自于相邻信道。 所以优选的, 用户设备还对与待检测信道频率重叠的相邻信 道进行检测; 以 保障干扰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检测过程中具体的对于是否存在干扰的界定 , 将依据检测指标信息。 针对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和待检测信道, 用户设备搜索其附近的其他可能产生 干扰的接入点设备或者信道, 并在待检测信道中测量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的检测指标和来自可能产生干扰的接入点设备 或者信道的检测指标; 最终得 到检测指标信息, 并判断这些可能产生干扰的接入点设备或者信 道是否真的 对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和待检测信道产生了干扰 。

本实施例中, 以检测指标将作为衡量干扰情况的量化参数; 信号强度比 值或差值、 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路损或有效帧数比等指标均可能作为检测 指标。

若以信号强度比或信号质量比作为检测指标, 即是检测在信道中来自待 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或质量)与来自 其他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或 质量) 的比值或差值, 以此比值或差值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以检测指标信息 界定来自其他接入点设备的干扰程度。

如果以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 则有效帧数比有以下两种计算方式: 一是将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作 为有效帧数, 并将有效帧数与 信道中总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比, 将该比值作为检测指标信息来界定干 扰程度。 另一是将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 作为有效帧数, 将信 道中的其他帧数作为非有效帧数, 将有效帧数与非有效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 帧数比, 将该比值作为检测指标信息来界定干扰程度。

步骤 203、 根据检测指标信息和预设的上报门限, 判断是否需要上报检 测报告; 当需要上报则用户设备上报检测报告。

本实施例中在检测指令中预先设置上报门限, 用户设备通过比较上报门 限和检测指标信息确定是否上报检测报告, 比如所述上报门限即表示, 当检 测指标信息超过或低于该门限, 则认为此时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和待检测信道 中存在干扰, 用户设备需向基站上报检测结果, 以便基站执行后续处理。

而对于不同的检测指标, 对应的上报门限也需要分别设置。 本实施例中 可以预先选定一个或多个检测指标, 并根据不同的检测指标相应的设置上报 门限, 并依据对应的上报门限对检测指标信息分别判 断。 在本实施例中, 不 同的检测指标对应不同的上报门限, 所以所述上报门限可能是上限门限, 也 可能是下线门限。 对于上限门限, 当超出上报门限时上报检测报告。 对于下 线门限, 低于上报门限时上报检测报告。 总之, 只要检测指标信息未满足上 报门限的限制, 则上报检测报告。

例如, 当上报门限为上限门限, 用户设备检测的检测指标信息超出了预 设的上报门限, 则认为此时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上存 在干扰; 用户 设备以此作为检测判断结果, 并以检测报告的形式将此判断结果上报基站。 关于上报检测报告的通信过程依然通过基站提 供的蜂窝网络完成。

另外, 所述检测才艮告中可以包括下列内容:

用户设备位置, 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可以是绝对位置信息, 比如是经纬 度信息; 或者是相对位置信息, 比如相对于蜂窝网络的位置; 用户可以测量 蜂窝网络的信号, 通过测量蜂窝网络信号确定其在蜂窝网络中的 相对位置。

检测指标和检测指标信息; 关于检测指标及检测指标信息在前述内容当 中已经给予了说明, 此处不作重复叙述。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该信息与检测指令中包含的待检测接入点信 息一致; 对于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检测数据包含在所述 检测指标信息中一并 上报。

关系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通过前述的对于上报门限的描述已知, 当检测 指标信息未满足上报门限的限制(超过或为达 到门限), 则上报检测报告。 而 根据用来计算检测指标信息的实测数据, 可以获悉具体来自哪些接入点设备 信号或者数据帧导致了检测指标信息不满足上 报门限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可 以认为导致检测指标信息不满足门限的限制的 接入点设备对待检测接入点设 备存在干扰。 用户设备根据检测指标信息和预设的上报门限 , 确定了导致检 测指标信息不满足门限的限制的接入点设备之 后, 将其作为关系接入点设备 并上报关系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例如关系接入点设备的名称及地址。 对于关 系接入点设备的具体检测数据将包含在所述实 际检测值信息中一并上报。 本 实施例中基站根据关系节点设备信息即可获悉 用户设备附近有哪些接入点设 备对待检测设备的干扰较强烈。

实际检测值信息; 所述实际检测值指的是对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得 到的实 际数据数值; 所述实际测检测值信息可以包括对于待检测接 入点设备检测指 标的测量值, 也可以包括对于关系接入点设备检测指标的测 量值。

空闲信道信息, 同时上报不存在干扰的空闲信道的信息, 以便基站在待 检测接入点设备存在干扰的情况下做出后续的 信道变更等调整。

至此, 用户设备一侧完成 WLAN的干扰检测流程, 准确的得到某一特定位 置处的干扰情况。 对应上述的方法实施例, 本发明还对应的公开了一种干扰检测系统, 所 述干扰检测系统一般置于用户设备当中, 参照图 3所示, 所述系统结构如下: 触发模块 301 , 用于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并触发干扰检测。

本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位于某一特定位置, 并在该位置处直接利用本实 施例所述系统进行干扰检测, 所以测得的检测结果即准确的表示了该位置处 实际的干扰情况。

所述基站为蜂窝网络基站, 所述蜂窝网络也就是指现阶段运行商提供的

2G/ 3G/4G网络, 例如 GSM网络或 CDMA网络,或者 LTE网络。 本实施例中所述 基站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基站, 例如 LTE网络中的演进基站, 以及 2G/ 3G/4G网 络中的基站或者基站控制器, 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的范围之内。 一个基 站所提供的蜂窝网络范围之内, 可能包含多个该运行商下设的接入点设备, 对于这些接入点设备的干扰检测均需要配合该 基站来完成。 所述基站与用户 设备之间的通信即通过基站提供的蜂窝网络实 现; 这也避免了现有的干扰检 测过程中, 利用 WLAN完成相关的通信, 而影响 WLAN正常使用的缺陷。 也就 所述检测指令中包含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 具体可以包括待检测接 入点设备名称、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ID或者待检测信道编号等。 一般而言待检 测信道就是待检测接入点使用的信道。 如果不包含待检测的信道编号, 则用 户设备根据接入点设备 ID 自行搜索所述待检测接入点设备所使用的信道 的 编号。 检测指令中还可以设置检测指标的上报门限, 以界定待检测接入点设 备的通信是否被干扰。 关于检测指标的上报门限在后续将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核心思想在于将所述的干扰检测过 程利用用户设备本身实 现; 而本实施例中基站仅在检测过程中起到对于用 户设备的控制作用, 并不 参与实际的检测。 所以所述触发模块 301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进而开始后 续的检测流程。

检测模块 302 , 用于根据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 信信道中 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

在接收到检测指令之后, 则根据检测指令开始检测流程。 具体的, 检测 模块 302根据检测指令中包含的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 息和待检测信道信息, 搜寻到待检测信道, 并对待检测信道中的通信情况进行检测。 此外, 待检测 信道中的干扰不仅可能来自于待检测信道本身 , 也可能来自于相邻信道。 所 以优选的, 检测模块 302还对与待检测信道频率重叠的相邻信道进行 检测; 以保障干扰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检测过程中具体的对于是否存在干扰的界定 , 将依据检测指标信息。 针对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和待检测信道, 检测模块 302搜索其附近的其他可能 产生干扰的接入点设备或者信道, 并在待检测信道中测量来自待检测接入点 设备的检测指标和来自可能产生干扰的接入点 设备或者信道的检测指标; 最 终得到检测指标信息, 并判断这些可能产生干扰的接入点设备或者信 道是否 真的对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和待检测信道产生了 干扰。

本实施例中, 以检测指标将作为衡量干扰情况的量化参数; 信号强度比 值或差值、 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路损或有效帧数比等指标均可能作为检测 指标。

若以信号强度比或信号质量比作为检测指标, 即是检测在信道中来自待 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或质量)与来自 其他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或 质量) 的比值或差值, 以此比值或差值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以检测指标信息 界定来自其他接入点设备的干扰程度。

如果以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 则有效帧数比有以下两种计算方式: 一是将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作 为有效帧数, 并将有效帧数与 信道中总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比, 将该比值作为检测指标信息来界定干 扰程度。 另一是将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 作为有效帧数, 将信 道中的其他帧数作为非有效帧数, 将有效帧数与非有效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 帧数比, 将该比值作为检测指标信息来界定干扰程度。

反馈模块 303 , 用于根据检测指标信息和预设的上报门限, 判断是否需 要上报检测报告; 当需要上报则上报检测报告。

本实施例中在检测指令中预先设置上报门限, 反馈模块 303通过比较上 报门限和检测指标信息确定是否上报检测报告 , 比如所述上报门限即表示, 当检测指标信息超过或低于该门限, 则认为此时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和待检测 信道中存在干扰, 反馈模块 303需向基站上报检测结果, 以便基站执行后续 处理。

而对于不同的检测指标, 对应的上报门限也需要分别设置。 本实施例中 可以预先选定一个或多个检测指标, 并根据不同的检测指标相应的设置上报 门限, 并依据对应的上报门限对检测指标信息分别判 断。 在本实施例中, 不 同的检测指标对应不同的上报门限, 所以所述上报门限可能是上限门限, 也 可能是下线门限。 对于上限门限, 当超出上报门限时上报检测报告。 对于下 线门限, 低于上报门限时上报检测报告。 总之, 只要检测指标信息未满足上 报门限的限制, 则上报检测报告。

例如, 当上报门限为上限门限, 反馈模块 303检测的检测指标信息超出 了预设的上报门限, 则认为此时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上存 在干扰; 反馈模块 303 以此作为检测判断结果, 并以检测报告的形式将此判断结果上 报基站。 关于上报检测报告的通信过程依然通过基站提 供的蜂窝网络完成。

另外, 所述检测报告中可以包括下列内容:

用户设备位置, 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可以是绝对位置信息, 比如是经纬 度信息; 或者是相对位置信息, 比如相对于蜂窝网络的位置; 用户可以测量 蜂窝网络的信号, 通过测量蜂窝网络信号确定其在蜂窝网络中的 相对位置。 检测指标和检测指标信息; 关于检测指标及检测指标信息在前述内容当 中已经给予了说明, 此处不作重复叙述。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该信息与检测指令中包含的待检测接入点信 息一致; 对于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检测数据包含在所述 检测指标信息中一并 上报。

关系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通过前述的对于上报门限的描述已知, 当检测 指标信息未满足上报门限的限制(超过或为达 到门限), 则上报检测报告。 而 根据用来计算检测指标信息的实测数据, 可以获悉具体来自哪些接入点设备 信号或者数据帧导致了检测指标信息不满足上 报门限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可 以认为导致检测指标信息不满足门限的限制的 接入点设备对待检测接入点设 备存在干扰。 反馈模块 303根据检测指标信息和预设的上报门限, 确定了导 致检测指标信息不满足门限的限制的接入点设 备之后, 将其作为关系接入点 设备并上报关系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例如关系接入点设备的名称及地址。 对 于关系接入点设备的具体检测数据将包含在所 述实际检测值信息中一并上 报。 本实施例中基站根据关系节点设备信息即可获 悉用户设备附近有哪些接 入点设备对待检测设备的干扰较强烈。

实际检测值信息; 所述实际检测值指的是对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得 到的实 际数据数值; 所述实际测检测值信息可以包括对于待检测接 入点设备检测指 标的测量值, 也可以包括对于关系接入点设备检测指标的测 量值。

空闲信道信息, 同时上报不存在干扰的空闲信道的信息, 以便基站在待 检测接入点设备存在干扰的情况下做出后续的 信道变更等调整。

至此, 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完成 WLAN的干扰检测流程, 准确的得到某一特 定位置处的干扰情况。

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将置于图 2所示实施例所述的用户设备当中, 为用户 设备按照上述方法实现干扰检测所需要借助的 虚拟系统。 图 2-3所公开的干扰检测方法及系统的实施例为基 石出实施例, 所述方法 及系统的实施例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方法及系统实现利用用户设备直接 进行 WLAN的干扰检测, 取代了传统的接入点设备中心处干扰检测的方 式, 其 检测结果准确的反应出用户设备实际所受到的 干扰情况,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 基站的检测结果无法准确的与用户设备实际受 到的干扰情况相符的技术问 题; 并且在检测过程中, 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利用蜂窝网络进行通信, 不影 响 WLAN的正常工作。 参见图 4所示, 为本发明所述干扰检测方法的另一个具体的实 施例。 本 实施例在图 2所示实施例的基石出之上, 做出了更进一步的优化和更详细的公 开,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401、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所述检测指令包括待检测接 入点设备的信息, 上报门限和触发门限。

所述检测指令中包含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 具体可以包括待检测接 入点设备名称、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I D和待检测信道编号等。检测指令中还可 以设置检测指标的上报门限, 以界定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是否被干扰。

除此之外,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指令额外包括一个触发门 限。 在后续步 骤中会对该触发门限进行具体的描述。

步骤 402、 用户设备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是 否达到触发门 限, 如果达到则进入步骤 403 , 否则重复执行步骤 402。

一般而言用户设备需位于待检测接入点设备提 供的 WLAN范围之内,则其 对于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检测才存在意义。 如果令某一用户设备根本没有被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所覆盖, 必然接收不到被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任何信号 , 也就没有必要开启后续的检测流程。

正常情况下, 为一个用户设备指定的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应该是覆盖该 用户设备的。 但在基站向下设的多个不同位置的用户设备群 发检测指令, 或 者检测指令错误的情况下, 不排除用户设备会收到令其检测未覆盖其位置 的 接入点设备的指令。 这种情况下, 用户设备可以先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 信号强度是否达到触发门限,若达到则说明该 接入点设备覆盖了该用户设备, 有必要开启后续的检测流程; 否则用户设备重复步骤 402 , 也就是不断的检 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 直到该信号强度达到触发门限。

步骤 403、 用户设备根据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的通信信道中 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

本实施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 如果测量过程中的某一时刻, 用户设备发 现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回到触发门限 之下, 则用户设备结束本次检 测, 返回步骤 402。

步骤 404、 根据检测指标信息和预设的上报门限, 判断是否需要上报检 测报告; 当需要上报则用户设备上报检测报告。

步骤 403-步骤 404中技术方案同图 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内容一致。 对应上述实施例, 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干扰检测系统, 参见图 5所述 系统具体包括:

触发模块 501 , 用于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并触发干扰检测。

所述触发模块 501具体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 511 , 用于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所述检测指令包括待检 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和待检测信道的信息, 上报门限和触发门限。

所述检测指令中包含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 具体可以包括待检测接 入点设备名称、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I D和待检测信道编号等。检测指令中还可 以设置检测指标的上报门限, 以界定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是否被干扰。

除此之外,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指令额外包括一个触发门 限。 在后续步 骤中会对该触发门限进行具体的描述。

判断触发单元 512 , 用于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达 到触 发门限, 如果达到则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 中的检测指标。

一般而言用户设备需位于待检测接入点设备提 供的 WLAN范围之内,则其 对于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检测才存在意义。 如果令某一用户设备根本没有被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所覆盖, 必然接收不到被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任何信号 , 也就没有必要开启后续的检测流程。

正常情况下, 为一个用户设备指定的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应该是覆盖该 用户设备的。 但在基站向下设的多个不同位置的用户设备群 发检测指令, 或 者检测指令错误的情况下, 不排除用户设备会收到令其检测未覆盖其位置 的 接入点设备的指令。 这种情况下, 判断触发单元 512可以先检测待检测接入 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触发门限, 若达到则说明该接入点设备覆盖了该 用户设备, 有必要开启后续的检测流程; 否则判断触发单元 512重复检测待 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触发门限 , 直到该信号强度达到触发门 限。

检测模块 502 , 用于根据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 信信道中 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

本实施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 如果测量过程中的某一时刻, 发现待检测 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回到触发门限之下, 则结束本次检测, 返回判断触发 单元 512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 触发门限。

反馈模块 503 , 用于在所述检测指标信息超过预设的上报门限 时上报检 测报告。 图 4-5所示干扰检测方法及系统实施例在前述实施 例的基石出之上, 进一 步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方法及系统通过设置触发门限, 提高了干扰检测 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提升了检测效率, 避免了用户设备不必要的启动检测流 程。 对应前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及系统的实施例 , 本实施例中还相应的公开了 一种干扰管理方法及系统。 实际上, 所述干扰管理方法从基站的角度出发, 主要公开了基站在接收到检测报告之后的后续 处理过程。 参见图 6所示, 本 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601、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出检测指令, 致使用户设备进行干扰检测 并上报检测报告。

步骤 602、 基站根据所述检测报告进行干扰处理分析。

本实施例中, 所述基站的处理分析过程可具体为以下:

基站分析检测报告, 判断是否需要为待检测的接入点设备更换信道 ; 当 需要更换信道, 则基站选取空闲信道变更为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的通信信道。 由于在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下, 基站与接入点设备均属于同一运营商, 所以 基站可以轻易的对接入点设备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指令及检测报告中包括 的内容与前述实施例相同。 在此不作重复叙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基站进行的干扰处理分 析除了变更通信信道之外, 还可能包括其他范围。 例如, 所述基站能够连接多个用户设备, 并接收不同 用户设备上报的检测报告。 通过上一实施例可知, 所述检测报告中可以包括 用户设备位置、 检测指标及检测指标信息、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及待检测信道 的信息、 关系接入点设备及干扰信道的信息、 空闲信道信息; 所以基站可以 针对诸多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 另外, 还可以根据需要为基站配置专 门的干扰分析服务器以对不同用户设备上报的 检测报告进行分析。 例如, 基 站可以根据多个用户设备提供的位置信息和检 测指标信息判断大概在接入点 设备覆盖范围的那部分干扰最强, 并作出适应性调整。

根据检测报告中的相关信息, 基站还可以进行其他类似的数据分析, 在 此不——列举。

另外, 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 603、 基站在更换接入点设备信道之后, 将更换后的信道编号通知 相邻的基站。

为方便其他基站之下进行的干扰检测和管理, 所以该基站将接入点设备 占用的信道编号通知相邻基站, 可有助于避免选用已被占用的信道。 对应图 6所示实施例所述方法,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干扰管理系统, 所述 干扰管理系统一般置于基站。 参照图 7所示, 所述系统包括以下:

指令模块 701 , 用于向用户设备发出检测指令, 致使用户设备进行干扰 检测并上报检测报告。

处理模块 702 , 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报告进行干扰处理分析。

所述处理模块 702具体包括:

检测分析单元 721 , 用于分析检测报告, 判断是否需要更换信道。

信道变更单元 722 , 用于在需要更换信道时, 选取空闲信道变更为待检 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

本实施例中, 所述处理模块 702的处理分析过程可具体为以下: 处理模块 702分析检测报告, 判断是否需要为待检测的接入点设备更换 信道; 当需要更换信道, 则处理模块 702选取空闲信道变更为待检测接入点 设备的通信信道。 由于在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下, 处理模块 702所置于的基 站与接入点设备均属于同一运营商, 所以处理模块 702可以轻易的对接入点 设备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指令及检测报告中包括 的内容与前述实施例相同。 在此不作重复叙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处理模块 702进行的干扰处理分析除了变更通信 信道之外, 还可能包括其他范围。 例如, 所述基站能够连接多个用户设备, 并接收不同用户设备上报的检测报告。 通过上一实施例可知, 所述检测报告 中可以包括用户设备位置、 检测指标及检测指标信息、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及 待检测信道的信息、 关系接入点设备及干扰信道的信息、 空闲信道信息; 所 以处理模块 702可以针对诸多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 根据需要, 所述 处理模块 702在硬件上可以是专门的干扰分析服务器, 以对不同用户设备上 报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 例如, 处理模块 702可以根据多个用户设备提供的 位置信息和检测指标信息判断大概在接入点设 备覆盖范围的那部分干扰最 强, 并作出适应性调整。

根据检测报告中的相关信息, 基站还可以进行其他类似的数据分析, 在 此不——列举。

优选的, 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

变更通知单元 723 , 用于在更换信道之后, 将更换后的信道编号通知相 邻的基站。

为方便其他基站之下进行的干扰检测和管理, 所以变更通知单元 723将 接入点设备占用的信道编号通知相邻基站, 可有助于避免选用已被占用的信 道。

以上系统将置于图 6所示实施例所述的基站当中, 为所述基站按照上述 方法实现干扰管理所需要借助的虚拟系统。 图 6-7所公开的干扰管理方法及系统的实施例存在 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 方法及系统在用户设备实现干扰检测的基石出 上, 进而对用户设备上报的检测 报告作出了分析和处理; 在通信信道存在干扰时, 及时的变更至空闲信道消 除干扰; 使本发明整体技术方案更加完整, 公开更加充分。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为实现图 2或图 4相应实施 例中所述方法所基于的实体装置, 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器, 用于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 根据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接入 点设备的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 在所述检测指标信息 超过预设的上报门限时上报检测报告。

第一存储器, 用于存储预设的上报门限。

所述检测指令包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息、 上报门限。

所述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信息包括: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名称、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ID和或者待检测信道编号。 所述检测指令还包括触发门限, 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触 发门限, 如果达到则检测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基站的检测指令以及所述 第一处理器上报检测报告 具体为:

第一处理器利用基站提供的蜂窝网络接收检测 指令或上报检测报告。 所述检测指标包括:

信号强度比值或差值、 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路损或有效帧数比。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信号强度比值或差值, 或信号质量比值或差值, 则所 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检测在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 与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以外的接入点设备的 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比值或 差值, 以该比值或差值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当所述检测指标为有效帧数比, 则所述检测通信信道中的检测指标, 得 到检测指标信息具体为: 将所述通信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 数作为有效帧数, 将有效 帧数与信道中总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 息;

或者, 将信道中来自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帧数作为有 效帧数, 将信道中 的其他帧数作为非有效帧数, 将有效帧数与非有效帧数的比值作为有效帧数 比, 将有效帧数比作为检测指标信息。

所述检测报告包括:

用户设备位置、 检测指标及检测指标信息、 待检测接入点设备的信息、 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 实际检测值信息和 /或空闲信道信息;

所述关系接入点设备信息为,根据上报门限和 检测指标信息判断得到的, 导致检测指标信息不满足上报门限限制的接入 点设备的名称和地址。

所述用户设备存在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用户设 备直接进行 WLAN的干扰检 测, 取代了传统的接入点设备中心处干扰检测的方 式, 其检测结果准确的反 应出用户设备实际所受到的干扰情况,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站的检测结果无 法准确的与用户设备实际受到的干扰情况相符 的技术问题; 并且在检测过程 中, 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利用蜂窝网络进行通信, 不影响 WLAN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中还包括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为实现图 6相应实施例中所述方法 所基于的实体装置, 所述基站包括:

第二处理器, 用于向用户设备发出检测指令, 致使用户设备进行干扰检 测并上报检测报告, 根据所述检测报告进行干扰处理分析。

第二存储器, 用于存储用户设备上报的检测报告。

所述第二处理器根据所述检测报告进行干扰处 理分析具体为:

第二处理器分析检测报告, 判断是否需要为待检测的接入点设备更换信 道; 当需要更换信道, 则基站选取空闲信道变更为待检测接入点设备 的通信 信道。

所述第二处理器进行干扰处理分析还包括:

基站在更换信道之后, 将更换后的信道编号通知相邻的基站。

所述基站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基站在用户设备实现干扰检测的基础上, 进而对用户设备上报的检测报告作出了分析和 处理;在通信信道存在干扰时, 及时的变更至空闲信道消除干扰; 使本发明整体技术方案更加完整, 公开更 加充分。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 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 式来实现。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 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 在存储介质中, 如 R0M/RAM、 磁碟、 光盘等,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 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诸如媒体网关等网络通信设备, 等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 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 述, 各个 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 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尤其, 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 由于其基本相似 于方法实施例, 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 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 即可。 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 的, 其中作为分离部件 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 的, 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 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 网络单元上。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 模块来实现本实 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 况下, 即可 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