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INVERTED LAYOUT STRUCTURE FOR PULVERIZED COAL BOILER ADAPTED TO ULTRA-HIGH TEMPERATURE STEAM PARAMETERS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139383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n inverted layout structure for a pulverized coal boiler adapted to ultra-high temperature steam parameters, which structure comprises: a furnace chamber (4), a middle part upflow flue (14) connected to the furnace chamber (4) via a furnace outlet horizontal flue (12)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chamber (4), and a tail part downflow flue (22) with the top thereof being horizontally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middle part upflow flue (14). The high temperature gas from the outlet of the furnace chamber (4) can be directed by the layout structure to a relatively low level, and then flow upwards through the middle part upflow flue (14), so that last stage heated surfaces can be provided in the furnace outlet horizontal flue (12) and at a lower position of the middle part upflow flue (14), which reduces the length of high temperature steam pipelines (20) between the last stage heated surfaces and a turbine (25), thereby reducing the boiler's manufacturing costs and the frictional resistance and heat loss along the pipeline,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generator, and making it possible for the generator to adopt ultra-high temperature steam parameters and/or to adopt a secondary reheating system.

Inventors:
JIANG MINHUA (CN)
XIAO PING (CN)
JIANG JIANZHONG (CN)
ZHONG L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82486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18, 2012
Filing Date:
November 18,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 INST (CN)
JIANG MINHUA (CN)
XIAO PING (CN)
JIANG JIANZHONG (CN)
ZHONG LI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22B3/08; F22B31/08; F23J11/0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147105A2011-08-10
CN202032544U2011-11-09
CN201526948U2010-07-14
CN2114091U1992-08-26
CN201521941U2010-07-07
GB983641A1965-02-17
EP1314929A22003-05-28
Attorney, Agent or Firm:
KANGXIN PARTNERS, P.C. (CN)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包括底部出口设置有 排渣口 (1 ) 的炉膛 (4),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炉膛 (4) 的侧壁下部开有炉膛 烟气出口 (201 ), 炉膛烟气出口 (201 ) 同炉膛出口水平烟道(12) 的一端相导 通, 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 的另一端同中部上行烟道 (14) 相导通, 该中部 上行烟道(14)的顶部和尾部下行烟道(22)的顶部水平导通; 所述的炉膛(4) 内部下方设置有屏式受热面 (2), 所述的中部上行烟道 (14) 内设置有省煤器

( 13 )、 过热器管组(8)和再热器管组(9)形成的对流受热面, 其中末级过热 器和末级再热器分别通过高温蒸汽管道 (20) 与汽轮机 (25 ) 中对应的高压缸

( 103 ) 和中压缸组 (107) 相导通, 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 内自上而下设 置有脱硝系统(21 )和空气预热器(23 ), 另外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22) 的侧 壁下方设置尾部烟气出口 (24)。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炉膛 4侧壁的炉膛烟气出口 (201 ) 上方为折焰角 (202)。

3. 一种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包括炉膛 (4),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的炉膛(4) 的侧壁下部开有炉膛烟气出口 (201 ), 炉膛烟气出口

(201 )同炉膛出口水平烟道(12)的一端相导通,所述炉膛出口水平烟道(12) 的另一端同中部上行烟道 (14) 相导通, 该中部上行烟道 (14) 的顶部和尾部 下行烟道 (22) 的顶部水平导通。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炉膛(4)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 (1 ), 所述的中部上行烟道(14) 内设置有由省煤器(13 )、 过热器管组(8)和再热器管组(9)形成的对流受热 面的部分或全部, 其中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分别通过高温蒸汽管道 (20) 与汽轮机 (25 ) 中对应的高压缸 (103 ) 和中压缸组 (107) 相导通, 所述的尾 部下行烟道(22) 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脱硝系统(21 )和空气预热器(23 ), 另外 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 的侧壁下部设置尾部烟气出口 (24)。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炉膛 (4) 内部下方设置有屏式受热面 (2)。

6.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和 /或尾部下行烟道 (22) 中, 设置 有部分所述对流受热面。

7.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4)侧壁的炉膛烟气出口(201 )上方设置有折焰角(202)。

8. 根据权利要求 3至 7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 布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炉膛 (4) 的侧壁上方设置墙式燃烧器 (5 )和 / 或所述炉膛 (4) 的顶部设置顶式燃烧器 (6)。

9. 根据权利要求 5或 7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部上行烟道 (14) 中的所述对流受热面, 采用串联或者并 联的布置形式。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其 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对流受热面的所述省煤器 (13 )、 所述过热器管组 (8) 和 所述再热器管组(9)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联的对流受热面组, 并联的所述 对流受热面组之间设置有分隔墙(18), 所述分隔墙(18)上方设置有烟气挡板

( 15 )。

11. 根据权利要求 3至 7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 布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炉膛 (4) 的四周由水冷壁 (3 ) 包覆而成, 所 述的水冷壁(3 )为螺旋管圈水冷壁、 内螺纹垂直管水冷壁、普通垂直管水冷壁 或者为螺旋管圈水冷壁、 内螺纹垂直管水冷壁以及普通垂直管水冷壁三者的两 两组合, 并且水冷工质在所述水冷壁(3 )中的总体流动方向为从上到下流动或 者从下到上流动。

12. 根据权利要求 5或 7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屏式受热面(2)为过热蒸汽受热面、 再热蒸汽受热面、 蒸 发受热面或者为过热蒸汽受热面、再热蒸汽受热面以及蒸发受热面三者的组合。

13. 根据权利要求 3至 7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 布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部上行烟道(14) 由包墙受热面(7)或护板 包覆而成。

14. 根据权利要求 5或 7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排渣口 (1 ) 的下方设置有排渣机 (19)。

15. 根据权利要求 3至 7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 布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部上行烟道 (14) 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灰口

( 101 ), 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 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灰口 (102)。

Description:
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 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 煤粉锅 炉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煤粉锅炉发电机组, 作为火力发电的核心技术,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从 亚临界到超临界, 再到超超临界, 我国燃煤火电技术在近几年中更是得到了迅猛 发展。 大力发展超超临界燃煤火电技术, 提高机组效率, 是当前实现节能减排、 降低二氧化 碳排放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目前, 亚临界一次再热火电机组发电效率为 37%左右, 超临界一次再热火电机组 发电效率为 41%左右, 而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为 600°C的超超临界一次再热火电机 组发电效率可以达到 44%左右。 倘若进一步提高蒸汽参数, 机组发电效率有望实现进 一步的提高, 当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达到 700°C及以上时的超高汽温蒸汽参数时, 一次再热火电机组发电效率有望达到 48.5%以上, 而二次再热火电机组发电效率更是 有望达到 51%以上。 因此, 国内外均在积极开展蒸汽温度达到甚至超过 700°C的超高 汽温蒸汽参数的先进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技 术。 开发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火力发电机组, 即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达到 700°C及 以上的火力发电机组, 面临许多重大技术问题。 其中, 主要的技术难点有两个, 一是 开发可以满足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超超临界火 力发电机组应用要求的高温合金材料, 二是实现这样的机组系统的设计优化, 降低造价。 国内外研究表明, 最有可能用于超高汽温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 高温部件的高温 合金材料主要为镍基合金。 但这些镍基合金材料的价格非常高昂, 是目前常规 600°C 等级的铁基耐热合金钢的 10倍以上。按照目前常规火电机组的系统布置 式,若采用 镍基合金材料, 以 2X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 单是连接主蒸汽和再热蒸汽与汽轮 机之间的高温"四大管道", 其价格就将由目前的约 3亿元人民币增至约 25亿元。加之 锅炉及汽轮机高温部件采用耐热合金导致其造 价的提高, 最终使 700°C等级的超超临 界机组整体造价大大高于常规 600°C等级火电机组, 限制了超高蒸汽参数火电机组的 应用和推广。 此外, 常规主汽和再热蒸汽温度 600°C及以下的火电机组, 虽然既可以采用蒸汽 一次再热, 也可以采用蒸汽二次再热, 并且采用二次再热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机组效率 , 但是, 目前我国大型火电机组均采用一次再热系统, 国外也仅有少量大型火电机组采 用二次再热系统。这是因为采用二次再热后, 机组系统复杂性较之一次再热系统增加, 投资也有较大增长, 从而限制了二次再热系统的应用。 若能通过优化机组系统设计, 降低采用二次再热系统的复杂性和造价, 将大大提高大型火电机组采用二次再热系统 的现实可行性。 因此, 如何优化机组系统的设计, 减少高温材料耗量, 对于实现超高汽温超超临 界机组的应用与推广, 促进蒸汽二次再热系统在大型火电机组的应用 , 提高机组的发 电效率,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利号为 200720069418.3 的"一种新型汽轮发电机组"公布了一种通过将 轮发 电机组高、 低轴系错落布置, 从而减少二次再热机组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的长 度和成本 的方法,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种思路。 但是由于高压缸及发电机组成的高置轴系需 要布置在 80米左右的高度,会导致较严重的震动等问题 需要解决支撑和基础等重大 技术难题, 该布置方式尚无法得到应用。 目前, 国内外煤粉锅炉普遍采用的布置形式以" π"型炉、塔式炉为主,少量采用" Τ" 型炉。 其中, "π"型炉是目前国内大中型火电机组最常采用 锅炉布置形式, 其特点是 锅炉由炉膛和一个尾部烟道构成,一部分受热 面布置在水平烟道及尾部烟道竖井当中。 采用" π"形布置锅炉, 其炉膛高度相对塔式炉矮, 对强烈地震地区以及大风地区有利, 造价也低。 但是由于烟气涡流和扰动较剧烈, 烟气流动的均匀性较差, 容易导致受热 面受热不均, 从而引起较大的温度偏差; 并且燃用劣质燃料时, 锅炉磨损较为严重。 而塔型炉则将所有受热面均布置在炉膛上方, 尾部垂直烟道不布置受热面, 相对 "π"型炉占地面积小, 适合厂区用地紧张的工程。 塔式锅炉由于烟气向上流动, 烟气中 的粉尘在重力作用下流速减慢或者向下沉降, 因此对受热面的磨损大大降低。 并且烟 气流动的均匀性较好, 受热面及工质的温度偏差较小。 另外塔形锅炉架构简单, 锅炉 膨胀中心和密封设计容易处理, 布置紧凑。 因此, 对于超超临界机组, 塔式炉具有一 定的优势。

"Τ"型炉则是将尾部烟道分成尺寸完全一样 两个对流竖井烟道,对称地布置在炉 膛两侧, 以解决 "π"型炉尾部受热面布置困难问题, 也可使炉膛出口烟窗高度减小, 减 小烟气沿高度的热偏差, 并且竖井内的烟气流速可降低, 减少磨损。 但占地面积比 "π" 型布置更大, 汽水管道连接系统复杂, 金属消耗量大, 成本高, 国内应用较少。 无论锅炉采用那种布置形式,烟气在炉膛内均 从下向上流动, 并且因传热的需要, 高温受热面需要布置在烟气温度较高的区域, 而高温烟气区域根据炉型的不同, 所在 位置的标高为 50〜80米以上,从而导致由高温受热面出口联 至汽轮机之间的高温蒸 汽连接管道很长,成本较大, 限制了二次再热等技术的采用。在蒸汽温度提 高到 700°C 等级的超高汽温蒸汽参数情况下, 由于高温蒸汽连接管道的单位重量材料价格大 幅升 高, 因此, 如何降低高温蒸汽连接管道长度和造价成为一 个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超高汽温 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使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布置在较低标高处 , 从而减小了管道沿程阻力和散热损失、 提高了发电机组效率, 使发电机组采用超高汽 温蒸汽参数, 和 /或采用二次再热系统成为可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 布置结构, 包括炉膛, 所述的炉膛 的侧壁下部开有炉膛烟气出口, 炉膛烟气出口同炉膛出口水平烟道的一端相导 通, 炉 膛出口水平烟道的另一端同中部上行烟道相导 通, 该中部上行烟道的顶部和尾部下行 烟道的顶部水平导通。 进一步地, 炉膛的底部出口设置有排渣口, 炉膛内部下方设置有屏式受热面, 中 部上行烟道内设置有省煤器、 过热器管组和再热器管组形成的对流受热面, 其中末级 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分别通过高温蒸汽管道与 汽轮机中对应的高压缸和中压缸组相导 通, 尾部下行烟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脱硝系统和空 气预热器, 尾部下行烟道的侧壁下 方设置尾部烟气出口。 进一步地, 炉膛内部下方设置有屏式受热面。 进一步地, 炉膛出口水平烟道和 /或尾部下行烟道中, 设置有部分对流受热面。 进一步地, 炉膛侧壁的炉膛烟气出口上方设置有折焰角。 进一步地, 炉膛的侧壁上方设置墙式燃烧器和 /或炉膛的顶部设置有顶式燃烧器。 进一步地, 中部上行烟道中的对流受热面, 采用串联或者并联的布置形式。 进一步地, 形成对流受热面的省煤器、 过热器管组和再热器管组分成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并联的对流受热面组, 并联的对流受热面组之间设置有分隔墙, 分隔墙上方设 置有烟气挡板。 进一步地, 炉膛的四周由水冷壁包覆而成, 水冷壁为螺旋管圈水冷壁、 内螺纹垂 直管水冷壁、 普通垂直管水冷壁或者为螺旋管圈水冷壁、 内螺纹垂直管水冷壁以及普 通垂直管水冷壁三者的两两组合, 并且水冷工质在水冷壁中的总体流动方向为从 上到 下流动或者从下到上流动。 进一步地, 屏式受热面为过热蒸汽受热面、 再热蒸汽受热面、 蒸发受热面或者为 过热蒸汽受热面、 再热蒸汽受热面以及蒸发受热面三者的组合。 进一步地, 中部上行烟道由包墙受热面或护板包覆而成。 进一步地, 排渣口的下方设置有排渣机。 进一步地, 中部上行烟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灰口, 尾部下行烟道的底部设置有 第二排灰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由于炉膛与中部上行烟道之间通过位于底部的 炉膛出口水平烟道相连, 使炉膛 内出来的高温气体引流到标高较低处, 再通过中部上行烟道向上流动, 可以在炉膛出 口水平烟道以及中部上行烟道的较低位置设置 末级受热面, 减少末级受热面与汽轮机 之间的高温蒸汽管路的长度, 降低锅炉的制造成本, 同时能够减小管道沿程阻力和散 热损失, 提高了发电机组效率, 使发电机组采用超高汽温蒸汽参数成为可能。 2、由于减少了高温蒸汽管道系统中连接锅炉 汽轮机之间昂贵的高温蒸汽管道的 长度, 简化了高温蒸汽管道的布置, 因此便于采用超高汽温蒸汽参数和 /或较高汽温的 机组采用蒸汽二次再热系统。

3、过热器管组和再热器管组主要布置在上 烟道中,烟气中的粉尘在重力作用下 流速减慢或者向下沉降, 因此对对流受热面的磨损降低。 4、脱硝系统和空气预热器布置在尾部下行烟 中,从而有效解决了脱硝系统在 "π" 型炉中, 因空间限制而难于布置的问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 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下面将参照图,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 的进一步理解, 本发明的示意性实 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 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1中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 布置结构 的示意图, 内部的箭头代表烟气流动方向。 图 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2中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 布置结构 的示意图, 内部的箭头代表烟气流动方向。 图 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3中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 布置结构 的示意图, 内部的箭头代表烟气流动方向。 图 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4中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 布置结构 的示意图, 内部的箭头代表烟气流动方向。 图 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5中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 布置结构 的示意图, 内部的箭头代表烟气流动方向。 本发明中, 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排渣口, 2、 屏式受热面, 3、水冷壁, 4、 炉膛, 5、 墙式燃烧器, 6、 顶式燃烧器, 7、 包墙受热面, 8、 过热器管组, 9、 再热器管组, 12、 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3、 省煤器, 14、 中部上行烟道, 15、 烟 气挡板, 18、 分隔墙, 19、 排渣机, 20、 高温蒸汽管道, 21、 空气预热器, 22、 尾部下行烟道, 23、 脱硝系统, 24、 尾部烟气出口, 25、 汽轮机, 101、 第一排灰 口, 102、第二排灰口, 103、高压缸, 107、 中压缸组, 201、炉膛烟气出口, 202、 折焰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 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 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 1 : 如图 1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 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包括底部出口设置有排渣口 1的炉膛 4, 所述的炉膛 4的侧壁下部开有炉膛烟气出口 201 , 炉膛烟气出口 201同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的一端相导通, 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 的另一端同中部上行烟道 14相导通, 该中部上行烟道 14 的顶部和尾部下行烟道 22 的顶部水平导通; 所述的炉膛 4内部下方设置有屏式受热面 2, 所述的中部上行烟道 14内设置有省煤器 13、过热器管组 8和再热器管组 9形成的对流受热面,其中末级过 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分别通过高温蒸汽管道 20与汽轮机 25中对应的高压缸 103和中压 缸组 107相导通, 所述的再热器管组 9采用二次再热方式, 从而提高机组效率, 所述 的尾部下行烟道 22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脱硝系统 21和空气预热器 23, 另外所述的尾部 下行烟道 22的侧壁下方设置尾部烟气出口 24。所述的炉膛 4侧壁的炉膛烟气出口 201 上方设置有折焰角 202, 使烟气气流更加均匀, 并减少对对流受热面的冲刷。 所述的 炉膛 4的侧壁上方设置墙式燃烧器 5。所述的炉膛 4的顶部设置顶式燃烧器 6。所述的 位于中部上行烟道 14 中的对流受热面采用并联布置, 将对流受热面的过热器管组 8 和再热器管组 9分成三个对流受热面组, 三组对流受热面之间设置有分隔墙 18, 分隔 墙 18之后设置有烟气挡板 15。 所述的炉膛 4的四周由水冷壁 3包覆而成, 所述的水 冷壁 3为螺旋管圈水冷壁、 内螺纹垂直管水冷壁、 普通垂直管水冷壁或者为螺旋管圈 水冷壁、 内螺纹垂直管水冷壁以及普通垂直管水冷壁三 者的两两组合, 并且水冷工质 在水冷壁中的总体流动方向为从上到下流动或 者从下到上流动。 所述的屏式受热面 2 为过热蒸汽受热面、 为再热蒸汽受热面、 蒸发受热面或者为过热蒸汽受热面、 再热蒸 汽受热面以及蒸发受热面三者的组合。所述的 中部上行烟道 14由包墙受热面 7包覆而 成, 也可也由护板包覆而成。 所述的排渣口 1的下方设置有排渣机 19。 所述的中部上 行烟道 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灰口 101, 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 排灰口 102。 实施例 2: 如图 2所示, 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 结构, 包括底部出口 设置有排渣口 1的炉膛 4,所述的炉膛 4的侧壁下部开有炉膛烟气出口 201, 炉膛烟气 出口 201同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的一端相导通, 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的另一端同中 部上行烟道 14相导通,该中部上行烟道 14的顶部和尾部下行烟道 22的顶部水平导通; 所述的中部上行烟道 14内设置有省煤器 13、 过热器管组 8和再热器管组 9形成的对 流受热面, 其中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分别通过高温蒸 汽管道 20与汽轮机 25中对 应的高压缸 103和中压缸组 107相导通, 所述的再热器管组 9采用二次再热方式, 所 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脱硝系统 21和空气预热器 23, 另外所述的尾 部下行烟道 22的侧壁下方设置尾部烟气出口 24。 所述的炉膛 4侧壁的炉膛烟气出口 201上方设置有折焰角 202。 所述的炉膛 4的侧壁上方设置墙式燃烧器 5。 所述的位于 中部上行烟道 14中的对流受热面,采用串联的布置形式。所 的炉膛 4的四周由水冷 壁 3包覆而成, 所述的水冷壁 3为螺旋管圈水冷壁、 内螺纹垂直管水冷壁、 普通垂直 管水冷壁或者为螺旋管圈水冷壁、 内螺纹垂直管水冷壁以及普通垂直管水冷壁三 者的 两两组合, 并且水冷工质在水冷壁中的总体流动方向为从 上到下流动或者从下到上流 动。所述的中部上行烟道 14由包墙受热面 7包覆而成, 也可以由护板包覆而成。所述 的排渣口 1的下方设置有排渣机 19。 所述的中部上行烟道 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灰 口 101, 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灰口 102。 实施例 3 : 如图 3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 煤粉锅炉布置结构, 包括底部出口设置有排渣口 1的炉膛 4, 所述的炉膛 4的侧壁下部开有炉膛烟气出口 201 , 炉膛烟气出口 201同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的一端相导通, 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 的另一端同中部上行烟道 14相导通, 该中部上行烟道 14 的顶部和尾部下行烟道 22 的顶部水平导通; 所述的炉膛 4内部下方设置有屏式受热面 2, 所述的炉膛出口水平 烟道 12和中部上行烟道 14内设置有省煤器 13、过热器管组 8和再热器管组 9形成的 对流受热面, 其中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分别通过高温蒸 汽管道 20与汽轮机 25中 对应的高压缸 103和中压缸组 107相导通, 所述的再热器管组 9采用二次再热方式, 所述的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中布置部分对流受热面有助于降低中部上行 道 14和尾 部下行烟道 22的高度,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脱硝系统 21和空气 预热器 23, 另外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的侧壁下方设置尾部烟气出口 24。 所述的炉 膛 4侧壁的炉膛烟气出口 201上方设置有折焰角 202。 所述的炉膛 4的侧壁上方设置 墙式燃烧器 5。 所述的炉膛 4的顶部设置顶式燃烧器 6。 所述的位于中部上行烟道 14 中的对流受热面采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布置, 将对流受热面的再热器管组 9中的部分受 热面分成两个对流受热面组, 两组对流受热面之间设置有分隔墙 18, 分隔墙 18之后 设置有烟气挡板 15。 所述的炉膛 4的四周由水冷壁 3包覆而成, 所述的水冷壁 3为螺 旋管圈水冷壁、 内螺纹垂直管水冷壁、 普通垂直管水冷壁或者为螺旋管圈水冷壁、 内 螺纹垂直管水冷壁以及普通垂直管水冷壁三者 的两两组合, 并且水冷工质在水冷壁中 的总体流动方向为从上到下流动或者从下到上 流动。 所述的屏式受热面 2为过热蒸汽 受热面、 为再热蒸汽受热面、 蒸发受热面或者为过热蒸汽受热面、 再热蒸汽受热面以 及蒸发受热面三者的组合。所述的中部上行烟 道 14由包墙受热面 7包覆而成, 也可以 由护板包覆而成。 所述的排渣口 1 的下方设置有排渣机 19。 所述的中部上行烟道 14 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灰口 101,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灰口 102。 实施例 4: 如图 4所示, 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 结构, 包括底部出口 设置有排渣口 1的炉膛 4,所述的炉膛 4的侧壁下部开有炉膛烟气出口 201, 炉膛烟气 出口 201同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的一端相导通, 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的另一端同中 部上行烟道 14相导通,该中部上行烟道 14的顶部和尾部下行烟道 22的顶部水平导通; 所述的炉膛 4内部下方设置有屏式受热面 2, 所述的中部上行烟道 14内设置有省煤器 13、 过热器管组 8和再热器管组 9形成的对流受热面, 其中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 分别通过高温蒸汽管道 20与汽轮机 25中对应的高压缸 103和中压缸组 107相导通, 所述的再热器管组 9采用一次再热方式,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脱 硝系统 21和空气预热器 23, 另外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的侧壁下方设置尾部烟气出 口 24。所述的炉膛 4的侧壁上方设置墙式燃烧器 5。所述的位于中部上行烟道 14中的 对流受热面, 采用并联的布置形式, 将对流受热面的过热器管组 8和再热器管组 9分 成两个对流受热面组, 两组对流受热面之间设置有分隔墙 18, 分隔墙 18之后设置有 烟气挡板 15。 所述的炉膛 4的四周由水冷壁 3包覆而成, 所述的水冷壁 3为螺旋管圈 水冷壁、 内螺纹垂直管水冷壁、 普通垂直管水冷壁或者为螺旋管圈水冷壁、 内螺纹垂 直管水冷壁以及普通垂直管水冷壁三者的两两 组合, 并且水冷工质在水冷壁中的总体 流动方向为从上到下流动或者从下到上流动。 所述的中部上行烟道 14由包墙受热面 7 包覆而成, 也可以有护板包覆而成。 所述的排渣口 1的下方设置有排渣机 19。 所述的 中部上行烟道 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灰口 101, 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的底部设置 有第二排灰口 102。 实施例 5 : 如图 5所示, 适用于超高汽温蒸汽参数的倒置煤粉锅炉布置 结构, 包括底部出口 设置有排渣口 1的炉膛 4,所述的炉膛 4的侧壁下部开有炉膛烟气出口 201, 炉膛烟气 出口 201同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的一端相导通, 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的另一端同中 部上行烟道 14相导通,该中部上行烟道 14的顶部和尾部下行烟道 22的顶部水平导通; 所述的炉膛 4内部下方靠近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的一侧设置有屏式受热面 2, 所述的 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和中部上行烟道 14内设置有省煤器 13、过热器管组 8和再热器 管组 9 形成的对流受热面, 其中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分别通过高温蒸 汽管道 20 与汽轮机 25中对应的高压缸 103和中压缸组 107相导通,所述的再热器管组 9采用一 次再热方式,所述的炉膛出口水平烟道 12中布置部分对流受热面有助于降低中部上行 烟道 14和尾部下行烟道 22的高度,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脱硝系 统 21和空气预热器 23,另外所述的尾部下行烟道 22的侧壁下方设置尾部烟气出口 24。 所述的炉膛 4的侧壁上方设置墙式燃烧器 5。 所述的炉膛 4的顶部设置顶式燃烧器 6。 所述的位于中部上行烟道 14 中的对流受热面, 采用串联的布置形式。 所述的炉膛 4 的四周由水冷壁 3包覆而成, 所述的水冷壁 3为螺旋管圈水冷壁、 内螺纹垂直管水冷 壁、 普通垂直管水冷壁或者为螺旋管圈水冷壁、 内螺纹垂直管水冷壁以及普通垂直管 水冷壁三者的两两组合, 并且水冷工质在水冷壁中的总体流动方向为从 上到下流动或 者从下到上流动。 所述的屏式受热面 2为过热蒸汽受热面、 为再热蒸汽受热面、 蒸发 受热面或者为过热蒸汽受热面、 再热蒸汽受热面以及蒸发受热面三者的组合。 所述的 中部上行烟道 14由包墙受热面 7包覆而成, 也可以由护板包覆而成。 所述的排渣口 1 的下方设置有排渣机 19。所述的中部上行烟道 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灰口 101,所述 的尾部下行烟道 2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灰口 10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烟气在炉膛 4内部从上向下流动, 然后经由炉膛出口水平 烟道 12进入中部上行烟道 14, 烟气再经由中部上行烟道 14内的对流受热面, 从中部 上行烟道 14的顶部进入尾部下行烟道 22, 最后烟气依次通过脱硝系统 21和空气预热 器 23后, 从尾部烟气出口 24中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 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