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METABOLITE THEREOF, COMPOSITION OF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AND METABOLITE THEREOF AND USE OF THE COMPOSITION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103785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is a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belonging to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subsp. Salivarius, and deposited in China Gener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 with an accession number CGMCC NO: 3606. Further provided i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a metabolite of the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wherein the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is as described above. Further provided is a composition, comprising viable strains of the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and/or the metabolite of the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prepared as described above. Further provided is a use of the composition in preparation of drugs for prevention and/or treatment of cancers and a method for treating and/or preventing cancers. The viable strains of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and the metabolite of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provid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both remove the genotoxicity of 4-NQO in vivo, thus exerting an effect of effectively preventing and/or treating cancers.

Inventors:
REN FAZHENG (CN)
ZHANG MING (CN)
WANG FANG (CN)
GUO HUIYUAN (CN)
ZHU JUN (CN)
JIANG L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0474
Publication Date:
August 09, 2012
Filing Date:
January 17,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REN FAZHENG (CN)
ZHANG MING (CN)
WANG FANG (CN)
GUO HUIYUAN (CN)
ZHU JUN (CN)
JIANG LU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12N1/20; A23L1/30; A23L33/00; A61K35/74; A61K35/747; A61P35/00; C12R1/225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538545A2009-09-23
CN1639317A2005-07-13
CN1625345A2005-06-08
Other References:
JUN ZHU ET AL.: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novel bifidobacterium and Lactobacillus strains on murine macrophage cells", AFRIC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RESEARCH, vol. 5, no. 1, 4 January 2011 (2011-01-04), pages 8 - 15
GAO YING ET AL.: "Metabolism of fructooligosaccharides byLactobacillus salivairus", CHINA BREWING, 31 December 2010 (2010-12-31)
WANG FANG ET AL.: "Analysis of Antigenotoxicity of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vol. 36, no. 6, 30 June 2008 (2008-06-30), pages 740 - 744
WANG FANG ET AL.: "Lactic Acid Bacteria Isolated from Elderly People Inhibit Genotoxic Effect of 4-nitroquinoline-1-oxide in SOS-chromotest", FOOD SCIENCE, vol. 28, no. 10, 31 December 2007 (2007-12-31), pages 425 - 429
Attorney, Agent or Firm:
RUNPING & PARTNERS (CN)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

1、 一种唾液乳杆菌, 该唾液乳杆菌属于唾液乳杆菌唾液亚种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subsp. Salivarius) , 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禾中保藏管 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号为 CGMCC No. 3606。

2、 权利要求 1所述的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

3、 权利要求 2所述的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 在能使所述唾液乳杆菌存活的条件下, 使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与液相 介质接触, 得到接触后的产物, 并且分离接触后的产物中的液相产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中, 相对于 106 CFU的活菌体, 所 述液相介质的用量为 0.5-100ml, 所述接触的接触时间为 0.3-10小时。

5、 根据权利要求 3或 4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液相介质为水、 生理 盐水和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6、 一种组合物, 该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 1所述的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 和 /或权利要求 2所述的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作为活性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以所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的含量为 105-101QCFU/g ; 和 /或

以所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中的干物质的 重量计算,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的含量为 0.1-99.9重量%。

8、 根据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组合物, 其中, 该组合物为功能食品组 合物, 该食品组合物还含有食物。

9、根据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为药物组合物, 该药物组合物还含有药学可接受的佐剂。

10、 权利要求 1所述的唾液乳杆菌在制备用于预防和 /或治疗癌症的药 物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所述药物或功能食品含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唾液 乳杆菌的活菌体和 /或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作为活性成 分。

11、 一种治疗和 /或预防癌症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使用权利要求 6-9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制备预防和 /或治疗癌症的制剂, 并将所述制剂施 用于有需要的对象。

Description:
唾液乳杆菌及其代谢物的制备方法和组合物以 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唾液乳杆菌 iLactobacill salivarius )及其代谢物的制 备方法和组合物以及治疗和 /或预防癌症的方法, 具体地, 涉及一种唾液乳 杆菌、 一种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组合物和所述的唾液乳 杆菌的应用。 背景技术

唾液乳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的无芽孢杆菌, 广泛分布于含有碳水化 合物的动植物发酵产品中, 也见于温血动物的口腔、 阴道和肠道内, 在植 物体表、 乳制品、 肉制品、 啤酒、 葡萄酒、 果汁、 麦芽汁、 发酵面团、 污 水以及人畜粪便中, 均可分离到。 该菌分解糖的能力较强, 分解蛋白质类 的能力较低。 一些如泡菜、 腌菜、 酒和酸奶食品生产过程中广泛用到该菌。

CN 101538545A公开了唾液乳杆菌的一种菌株, 以及包含该菌株的食 品组合物, 并且公开了该菌株能够刺激免疫并具有 92.91%的体外脱除 4-硝 基喹啉 -1-氧化物 (4-NQO ) 的基因毒性的能力。 但实验证明, 该菌株在体 内脱除 4-NQO的基因毒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在体内脱除 4-NQO的基因毒性, 本发明的发明人筛选到特 定的一株唾液乳杆菌的菌株, 实验证明该菌株具有较高的体内脱除 4-NQO 的基因毒性的能力, 由此得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唾液乳杆菌, 该唾液乳杆菌属于唾液乳杆菌唾液亚 禾中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subsp. Salivarius ) , 于 2010年 1月 22曰保藏于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 心, 保藏号为 CGMCC No. 3606。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 。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 的制备方法, 所述唾液 乳杆菌为如上所述的唾液乳杆菌, 该方法包括: 在能使所述唾液乳杆菌存 活的条件下, 使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与液相介质接触, 得到接触后的 产物, 并且分离接触后的产物中的液相产物。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组合物, 该组合物含有如上所述的唾液乳杆 菌的活菌体和 /或如上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唾液乳杆菌的代谢 作为活性成 分。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唾液乳杆菌在制备用 于预防和 /或治疗癌症的 药物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所述药物或功能食品含有如上所述的唾液乳杆 菌的活菌体和 /或如上所述的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作为活性 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和 /或预防癌症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使用如 上所述的组合物制备预防和 /或治疗癌症的制剂, 并将所述制剂施用于有需 要的对象。

本发明提供的唾液乳杆菌能够经过培养产生大 量活菌体, 也能够通过 新陈代谢活动产生代谢物。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和所述唾液乳杆菌的 代谢物均能在体内脱除 4-NQO的基因毒性。并且含有唾液乳杆菌的活菌 和 /或所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的组合物能够有 地起到预防和 /或治疗癌 症的作用, 特别是能够有效地起到预防和 /或治疗消化道癌症的作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 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 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 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进一步在体内脱除 4-NQO的基因毒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唾液乳 杆菌, 该唾液乳杆菌是该唾液乳杆菌属于唾液乳杆菌 唾液亚种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subsp. Salivarius) , 于 2010年 1月 22日保藏于中 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 保藏号为 CGMCC No. 3606。

本发明提供的唾液乳杆菌能够经过培养产生大 量唾液乳杆菌的活菌 体, 所述培养的方法没有特别的要求, 只要是能使所述唾液乳杆菌增殖即 可,例如可以将 10 7 量级的菌株接种于乳杆菌培养基, 并且在厌氧或好氧条 件下, 在 15-38 °C的温度下培养 8-72小时后, 得到培养液。 所述乳杆菌培 养基可以为公知的各种适合乳杆菌培养的培养 基,例如可以为乳汁和 /或《乳 酸菌——生物学基础及应用》(杨洁彬, 轻工业出版社, 1996年出版) 中所 述的乳酸菌 (MRS ) 培养基。

本发明可以进一步分离上述培养液中的唾液乳 杆菌的活菌体, 所述分 离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 只要是能从培养液中富集菌体即可, 例如可以 通过离心和 /或过滤的方法实现, 所述离心和所述过滤的条件可以为公知的 条件, 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 。 其中, 所述的 "代谢 物" 的概念是指所述唾液乳杆菌通过新陈代谢活动 产生的物质。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 的制备方法, 所述唾液 乳杆菌可以为如上所述的唾液乳杆菌, 该方法可以包括: 在能使所述唾液 乳杆菌存活的条件下, 使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与液相介质接触, 得到 接触后的产物, 并且分离接触后的产物中的液相产物。

其中, 能使所述唾液乳杆菌存活的条件没有特别的要 求, 只要是能使 所述唾液乳杆菌维持生命活动即可, 例如《乳酸菌 生物学基础及应用》 (杨洁彬, 轻工业出版社, 1996年出版) 中所述的条件。 其中,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与所述液相介质之间 的用量比没有特 别的要求, 可以是获得活菌体代谢物常用的选择, 为了获得较多的代谢物, 优选情况下, 相对于 10 6 CFU的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 液相介质的用 量为 0.5-100ml, 进一步优选为 l-10ml。

其中, 所述接触的接触时间没有特别的要求, 只要是能让活菌体的代 谢物分散于所述液相介质中即可, 为了获得较多的代谢物, 优选情况下, 所述接触的接触时间为 0.3-10小时, 进一步优选为 1-5小时。

其中, 所述液相介质选择没有特殊要求, 只要是能使得活菌体维持产 生代谢物的活动并能分散代谢物即可, 为了获得较多的代谢物, 优选情况 下所述液相介质为水、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 溶液(PBS )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避免盐离子对代谢物的生物活性的影响, 进一歩优选所述液相介质为 水。

所述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溶液的组成已为本 领域公知, 本发明在此 不再赘述。

所述液相产物可以直接作为唾液乳杆菌的代谢 物, 也可以将所述液相 产物浓缩或干燥后得到的产物作为唾液乳杆菌 的代谢物。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组合物, 该组合物含有如上所述的唾液乳杆 菌的活菌体和 /或如上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唾液乳杆菌的代谢 作为活性成 分。

其中, 以所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的含量 可以为 10 5 -10 1Q CFU/g, 进一歩优选为 10 6 -10 9 CFU/g。

其中, 以所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中的干 物质的重量计算,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的含量为 0.1-99.9重量%, 进一 步优选为 1-99重量%, 更进一步优选为 10-90重量%。

本发明中, 干物质是指有机体在 10°C-90°C的恒温下, 充分干燥, 余下 的物质的重量。 符合上述要求的组合物可以包括所述唾液乳杆 菌的培养液 (例如经该 唾液乳杆菌发酵制得的发酵乳制品)、 分离的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 使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与所述液相介质接触 后的产物、 去除接触后的产 物中的固相物质得到的液相产物以及将所述液 相产物进一歩浓缩或干燥后 得到的浓缩产物或干燥产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组合物可以为功能食品组合物, 该功能食品组合物含有作为活性 成分的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和 /或所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和食物。 一 般地, 以所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的含量可以 为 10 5 -10 1() CFU/g, 进一步优选为 10 6 -10 9 CFU/g; 和 /或, 以所述组合物的总 重量为基准,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中的干物质的重量计 算, 所述唾液 乳杆菌的代谢物的含量为 0.1-99.9重量%,进一步优选为 1-99重量%,更进 一歩优选为 10-90重量%。

所述食物可以是任意类型的食物, 例如果汁制品、 乳制品、 豆制品等。 所述功能食品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常规的添加 剂, 例如香料、 矿物质、 维 生素、 稳定剂、 增稠剂、 防腐剂等。

所述组合物可以为药物, 该药物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所述唾液乳杆菌 的活菌体和 /或所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和药学可接受的 剂。 该药物可以 为常规的各种剂型, 例如普通片剂或糖包衣片剂、 丸剂、 锭剂、 胶囊剂、 滴剂、 颗粒剂、 软膏剂、 乳膏或凝胶剂。 可以根据所要配制的剂型, 选择 合适的佐剂的种类。 可以根据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和 /或所述唾液乳杆 菌的代谢物的有效量来设定其在药品中的含量 。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 和 /或所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的有效量根据服 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而不 同, 优选的范围包括: 对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而言, 为 10 5 -10 12 CFU/ 千克体重.天; 对所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的有效量而言, 以所述唾液乳杆 菌的代谢物的干物质的量计, 为 10-10000mg/千克体重.天。一般地, 以所组 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的含量可以为 10 5 -10 10 CFU/g, 进一歩优选为 10 6 -10 9 CFU/g; 和 /或, 以所述组合物的总重 量为基准, 所述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中的干物质的重量计 算, 所述唾液乳 杆菌的代谢物的含量为 0.1-99.9重量%,进一步优选为 1-99重量%,更进一 歩优选为 10-90重量%。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组合物可以用于制备用于预 防和 /或治疗癌症的药物 或功能食品。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组合物可以用 于制备预防癌症的功能食品, 也可以用于制备预防和 /或治疗癌症的药物。

其中, 所述药物或功能食品含有如上所述的唾液乳杆 菌的活菌体和 /或 如上所述的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作为活性成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和 /或预防癌症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使用如 上所述的组合物制备预防和 /或治疗癌症的制剂, 并将所述制剂施用于有需 要的对象。

其中, 所述癌症可以为消化道癌, 例如口腔癌、 食管癌、 胃癌和肠癌 等。

其中, 所述施用的方法可以为口服或经肛门给予。

本发明中, 液体和气体的体积均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歩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唾液乳杆菌的活菌 体。

将唾液乳杆菌菌株 CGMCC 3606用无菌接种环接种于 10L乳杆菌培养 基 (MRS培养基, 购自上海沪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并且在厌氧条件下, 在 37°C的温度下培养 12小时后,得到培养液。将得到的培养液在 4000g的 速度下离心 10分钟后弃去上清, 得到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唾液乳杆菌的代谢 物的制备方法。

将实施例 1得到的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 10 13 CFU分散于 2L去离子水 寸 ^

中,在 37°C下保持 2小时后在 4000g的速度下离心 10分钟, 分离得到的离

Q 〇

心后的产物中的上清液。 该上清液即为唾液乳杆菌的代谢物 (干物质的含 量为 0.1%)。 对比例 1

按照实施例 1相同的方法制备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 不同的是所用的 菌株为 CN 101538545A公开的菌株 CGMCC 2263。

测试例 1

本测试例测试实施例 1和对比例 1获得的活菌体和实施例 2获得的代 谢物在体内的脱除 4-NQO的基因毒性的能力。

将 FD334大鼠(体重 180-220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公司)分为 6组(每 组 15只), 按表 1所示的方案配制的饮用水喂养 7周, 其中, 4-NQO购自 西格玛公司, 然后继续正常饲养 25 周后观察口腔癌的发生率 (按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Oral Precancerous Lesions, Definition of leukoplakia and related lesions: An aid to studies on oral precancer. Leukoplakia and related lesions. 46(4): 518-539. 1976.中描述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口腔癌), 结果列于 表 1。

表 1

唾液乳杆菌

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 口腔癌的发生 的代谢物

(实施例, CFU/g) 率 (%)

(体积%)

对照组 20 0 0 65 第一组 20 实施例 1, 5xl0 6 0 33 第二组 20 实施例 1, 5xl0 8 0 7 第三组 20 实施例 1, 5xl0 10 0 0 第四组 20 对比例 1, 5xl0 10 0 58 第五组 20 0 100 13 由表 1可以看出, 实施例 1获得的活菌体和实施例 2获得的代谢物与 4-NQO同时施用时, 能够有效地降低 4-NQO导致口腔癌发生的能力, 即具 有较高的在体内的脱除 4-NQO的基因毒性的能力, 因而具有预防口腔癌的 效果。 测试例 2

本测试例测试实施例 1和对比例 1获得的活菌体和实施例 2获得的代 谢物治疗 4-NQO所致的口腔癌的能力。

将 FD334大鼠(体重 180-220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公司)分为 6组(每 组 15只),用含有 20ppm的 4-NQO的饮用水喂养 7周后,用按表 2的方案 配制的饮用水继续喂养 25 周, 然后观察口腔癌的出现率 (按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Oral Precancerous Lesions, Definition of leukoplakia and related lesions: An aid to studies on oral precancer. Leukoplakia and related lesions. 46(4): 518-539. 1976.中描述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口腔癌), 结果列于 表 1。

表 2

唾液乳杆菌的活菌体 唾液乳杆菌的代 口腔癌的发生率

(实施例, CFU/g) 谢物 (体积%) ( ) 对照组 0 0 67 第一组 实施例 1, 5xl0 6 0 27 第二组 实施例 1, 5x10 s 0 20 第三组 实施例 1, 5xl0 10 0 7 第四组 对比例 1, 5xl0 10 0 58 第五组 0 100 13 由表 2可以看出, 实施例 1获得的活菌体和实施例 2获得的代谢物在 施用于 4-NQO处理后的大鼠时, 能够有效地降低 4-NQO导致口腔癌发生 的能力, 因此具有治疗 4-NQO所致的口腔癌的能力。 测试例 3

本测试例测试实施例 1和对比例 1获得的活菌体和实施例 2获得的代 谢物预防食管癌的能力。

按照文献 (李宁等, 肿瘤细胞悬液注射法制作兔食管癌移植瘤模型 , 中国肿瘤临床, 2008 年 35卷 12期) 所述的方法制备患有食管癌的新西兰 兔 40只, 将其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按表 3所示的方案配制的饮用水喂 养 32周后观察食管癌的发生率(按上述文献规定 标准判断是否发生食管 癌), 结果列于表 3。

表 3

由表 3可以看出, 实施例 1获得的活菌体和实施例 2获得的代谢物具 有预防食管癌的效果。 试例 4 本测试例测试实施例 1和对比例 1获得的活菌体和实施例 2获得的代 谢物预防胃癌的能力。

按照文献 (徐建国等, 甲基胆蒽诱发大、 小鼠胃癌的实验观察, 吉林 大学学报 (医学版), 1992年 05期)制备患有胃癌的大鼠 40只, 将其分为 4 组(每组 10只), 按表 4所示的方案配制的饮用水喂养 32周后观察胃癌的 发生率 (按上述文献规定的标准判断是否发生胃癌) , 结果列于表 4。

表 4

由表 4可以看出, 实施例 1获得的活菌体和实施例 2获得的代谢物具 有预防胃癌的效果。 测试例 5

本测试例测试实施例 1和对比例 1获得的活菌体和实施例 2获得的代 谢物预防肠癌的能力。

按照文献 (聂春生等, 大肠癌动物模型的构建,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 医学院学报, 2001年 01期)制备患有肠癌的大鼠 40只,将其分为 4组(每 组 10只), 按表 5所示的方案配制的饮用水喂养 32周后观察肠癌的发生率 (按上述文献规定的标准判断是否发生肠癌) 结果列于表 5。 表 5

由表 5可以看出, 实施例 1获得的活菌体和实施例 2获得的代谢物具 有预防肠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