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THOD FOR CO-PRODUCTION OF ADIPIC ACID AND NITROCYCLOHEXAN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202031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high-selectivity co-production of adipic acid and nitrocyclohexane, utilizing an oxynitride NOx as an oxidant and nitrating agent to transform in one step with high selectivity cyclohexane to adipic acid and nitrocyclohexane, and, by means of adjusting such condition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s the proportions of reactants,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f the reaction, and the type and quantity of catalyst or inducer, achieving controllability of the proportions of adipic acid and nitrocyclohexane produced. The NO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 can be recycled and again reacted with oxygen to produce NOx for cyclical reuse.

Inventors:
LUO HEAN (CN)
YOU KUIYI (CN)
JIAN JIAN (CN)
ZHOU ZHONGCANG (CN)
LIU PINGLE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81818
Publication Date:
December 24, 2014
Filing Date:
July 08,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UNIV XIANGTA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07C51/275; C07C201/08; C07C55/14; C07C205/05
Foreign References:
GB969793A1964-09-16
CN101781217A2010-07-21
CN103288626A2013-09-11
EP1099684A12001-05-16
CN1304398A2001-07-18
CN102172534A2011-09-07
CN101074198A2007-11-21
US2223493A1940-12-03
US4263453A1981-04-21
US5321157A1994-06-14
US0147777A1874-02-24
US7507856B22009-03-24
US0095258A1869-09-28
CA710356A1965-05-25
US3255262A1966-06-07
CN101781217A2010-07-21
Other References:
RAJA; SANKAR; THOMAS, J. AM. CHEM SOC., 1999
YUAN ET AL.,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4
LÜ; REN; LIU, APPLIED CATALYSIS A, 2012
HOOT; KOBE, IND. ENG. CHEM., 1955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TROHE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FIRM (CN)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从环己烷高选择性联产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a)反应: 在有或者没有催化剂或诱导剂存在的情况下, 在反应器中将环己烷 与 NOx在液相或气液相状态下进行氧化和硝化反应, 得到含有己二酸和硝基环 己烷的反应混合物, 其中 NOx为满足 1<χ<3 的氮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或 多种的混合物; 和

(b)相分离: 将步骤 (a)中得到的反应混合物进行相分离从而分成轻、 重两相, 其中轻相包括硝基环己烷、未反应的环己烷和任选的诱导剂, 重相包括反应生成 的酸水相、 己二酸晶体和任选的催化剂。

2. 根据权利要求 1的方法, 进一步包括:

(c)二级分离: (cl)从步骤(b)所得到的轻相中分离出未反应的环己烷和任选 的诱导剂, 得到含少量副产物的硝基环己烷粗品, 和 /或 (c2)从步骤 (b) 所得到 的重相中分离出己二酸晶体粗品和任选的催化剂,剩余的酸水相进行后处理以便 回收其中的硝酸及少量酸性副产物。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的方法, 进一步包括:

(d)循环: 将 (a)中反应得到的气体相送去 NO氧化反应器中与 02发生反应, 使其中的 NO转变 NOx(l<x<3)以便循环利用。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何一项的方法, 其中所述步骤 (a) 的反应温度是 0-150°C, 优选 5-140°C, 更优选 40-100°C。

5. 根据权利要求 1-4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 (a)中环己烷与 NOx 的摩尔比为 0.1-20: 1 , 优选 0.2-10: 1或 0.15-0.30: 1。

6. 根据权利要求 1-5 中任何一项的方法, 其中催化剂与环己烷的质量比为 0-0.30: 1, 优选 0.005-0.27: 1 , 和 /或诱导剂与环己烷的质量比为 0-0.25: 1 , 优选 0.003-0.23: 1。

7. 根据权利要求 1-6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 (a)反应是在 1大气压 -lOMPa, 优选 1.12大气压 -5MPa的压力下进行的。

8. 根据权利要求 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是选自 以下物质组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钒磷氧复合物类, 如 M-VPO 或 M-AIVPO, 其中 M为过渡金属; 酰亚胺类化合物; 过渡金属乙酰丙酮络合物类 催化剂;沸石类或分子筛类;固体酸类;金属氧化物类;有机或无机酸盐类; Salen 过渡金属类催化剂; 杂多酸类; 或诱导剂是选自以下物质组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 种的混合物: 过氧化物类, 以及醇、 酮、 醛或酯类化合物。

9. 根据权利要求 1-8中任何一项的方法, 其中该方法是以间歇、 半连续或连 续的方式进行的, 更优选的是该方法以连续方式进行。

10. 根据权利要求 1-9中任何一项的方法, 其中步骤 (a)中的反应器为密闭式 反应器, 优选的是, 密闭式反应器是由不锈钢制造的。

Description:
种联产己二酸和硝基环己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环己烷一步转化, 高选择性联产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己二酸(ADA)俗称肥酸, 常温下为白色固体, 分子式 (CH 2 ) 4 (C00H) 2 , 分子量 146. 1430, 正常熔点 152°C。 己二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材料和中间体, 主要用于制造尼龙 66、 增塑 剂、 润滑脂、 杀虫剂和粘合剂等。 迄今为止己二酸的合成路线主要有环己烷氧化 两步法、 环 己烯水合-氧化两步法、 环己烷(分子氧)氧化一步法、 丁二烯羰基化法、 环己烯双氧水氧化 一步法和生物氧化法等。

硝基环己烷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 分子式 C 6 H u N0 2 , 分子量 129. 1571, 沸点 205. 5 °C, 不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 乙醚、 氯仿、 苯等有机溶剂,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中间体 (例 如通过氢化制取环己胺) , 但目前用途远不如己二酸广泛。 如果部分氢化还原为环己酮肟的 方法能够工业化, 则市场需求可以大幅度增加。

目前工业生产己二酸一般都采用以环己烷为原 料的两步氧化法: 首先通过空气氧化环己 烷制得 KA油 (主要含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混合物) , 然后再以 KA油为原料通过硝酸氧化制得 己二酸。在环己烷氧化过程的单程转化率和 KA油收率都很低, 一般分别为 3%-5%和 82%-83%; 而硝酸氧化 KA油过程的单程转化率和己二酸收率也不高, 一般分别为 5%-12%和 90%-94%, 且 硝酸用量大, 每生产 1吨产品消耗 68%的硝酸 1. 3吨, 并产生大量的废酸、废水以及 C0、 N0 X 、 N 2 0等有毒气体。 由此可见, 虽然环己烷两步氧化法工艺比较成熟并被工业 生产普遍采用, 但 存在能耗高、 环境影响大、 资源利用率低、 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环己烯水合-氧化两步法是近 些年工业化的一个新方法, 它首先将环己烯水合为环己醇, 再采用硝酸氧化环己醇得己二酸。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第一步反应的选择性高, 但第二步仍然还存在能耗高, 环境影响大等问题, 此外环己烯是从苯选择性部分加氢而获得, 其反应和分离条件都比较苛刻, 能耗较高。

环己烯双氧水氧化一步合成己二酸是一个环境 友好的工艺方法, 它是以过氧化氢为氧化 剂, 在催化条件下催化氧化环己烯一步合成己二酸 。 这个方法由于需要比较昂贵催化剂, 如 甲基三辛基氯化铵、 钨酸钠 -草酸体系或钨酸钠 -硫酸体系, 加上制取环己烯的反应和分离条 件比较苛刻、 生产成本较高, 以及双氧水消耗较高等原因, 从而影响了环己烯氧化一步合成 己二酸的工业化进程。生物氧化法是在好氧脱 硝菌株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基因簇对酶进行编码 , 从而得到将环己醇转化为己二酸的合成酶, 该酶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可将环己醇转化为己 二 酸。 但该过程费用昂贵, 目前尚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采用分子氧直接氧化环己烷一步合成己二酸一 直是人们所期待的一种方法, 早在上世纪 40年代, US 2223493 ( 1940 ) 就提出了以乙酸作溶剂, 可溶性过渡金属盐 (钴、 铜、 锰等) 为催化剂, 采用空气氧化环己烷直接合成己二酸。 以此方法为基础, US 4263453 ( 1981 ) 提 出加大乙酸溶剂用量 (环己烷与乙酸的摩尔比为 1 : 6 ) 以及引入少量的丁酮和水, 可以提高 环己烷转化率和己二酸选择性; US 5321157 ( 1994) 则提出采用富氧空气, 可降低乙酸溶剂 的用量 (环己烷与乙酸的摩尔比接近 1 : 1 ) , 并可获得较高的己二酸选择性。 虽然这些方法 可以获得较高的环己烷转化率和己二酸选择性 , 但是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首先, 在其反应温 度和压力条件下, 乙酸对设备具有较大的腐蚀性; 其次, 目的产物己二酸和其它副产难以从 乙酸溶剂中分离和提纯; 第三, 可溶性催化剂很难从乙酸溶剂中分离出来, 尽管 FRA2722783 ( 1996 ) 和 FRA2746671 ( 1997 ) 提出过解决催化剂回收利用的方法, 但其过程复杂、 成本昂 贵。 因此, 以乙酸为溶剂的分子氧直接氧化环己烷制己二 酸的方法很难工业化。

US0147777A1 ( 2004)提出以辛酸为溶剂, 乙酰丙酮钴为催化剂, 含酰亚胺基团化合物为 助催化剂, 采用空气氧化环己烷合成环己醇 /酮和己二酸; US7507856B2 ( 2009 ) 提出以 4-叔 丁基苯甲酸为溶剂, 乙酰丙酮锰为催化剂, 环己酮为诱导剂的空气氧化环己烷合成己二酸 , 其环己烷转化率和己二酸选择性分别可达 7. 17%和 53. 6%; US 0095258 A1 ( 2012 ) 提出以乙 腈作溶剂, 金属氧化物 (Ti0 2 , Zr0 2 , MgO等) 负载贵金属 (Au, Pd, Pt等) 为催化剂, 采用 分子氧氧化环己烷合成己二酸, 环己烷转化率和己二酸选择性分别为 25%和为 26%。这些方法 虽然避免较严重的乙酸腐蚀性问题, 但环己烷转化率和己二酸选择性均较低, 同时存在还溶 剂和产品的分离难等问题。

近十多年来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制取己二酸的研 究比较集中在无溶剂条件方面。 Raja、 Sankar和 Thomas ( J. Am. Chem. Soc., 1999 ) 报道了以负载过渡金属 Fe、 Mn、 Co等的磷铝 分子筛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下催化氧化环 己烷的研究,其中以 FeAlPO-5的催化效果最佳, 环己烷转化率为 19. 8%, 己二酸的选择性为 32. 3%, 其他主要为环己醇、环己酮和一些酯类物 质。 Yuan等 (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4) 报道了以金属卟啉为催化 剂, 无溶剂条件下催化氧化环己烷合成己二酸的研 究, 己二酸的产率为 21. 4%。 最近, LU、 Ren 和 Liu ( Appl ied Catalysis A, 2012 ) 提出 了采用 Anderson 型催化剂 [ (C 18 ¾ 7 ) 2 N (CH 3 ) 2 ] 6 Mo 7 0 24 , 在无溶剂条件下催化氧化环己烷合成己二酸的 研究, 环己烷转化率 和己二酸选择性分别可达 10. 2%和 87. 1% 。

对于硝基环己烷的合成, 目前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混酸硝化方法, 即以硝-硫混酸或硝酸 -醋酐等作为硝化剂对环己烷进行硝化反应。 该方法的选择性差, 存在氧化、 水解、 羟基化等 多种副反应, 因此后处理过程复杂, 而且产生大量含有机化合物的废酸和废水, 治理费用高,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与清洁化生产的要求相距甚远。

由于烷烃的硝化反应比较复杂, 而且目前硝基环己烷的市场需求远不如己二酸 大, 所以 关于环己烷硝化方法的研究与开发的报道较少 。 采用 x > 1的 N0 X (氮氧化物) 作为硝化剂直 接进行气相硝化烷烃的合成方法, 能够避免使用大量的硫酸, 反应产物中的游离酸少, 分离 容易, 排放少, 但也会伴随生氧化副反应, 主要副产物有相应的醇、 醛、 酮、 酸或硝酸酯和 亚硝酸酯,以及深度氧化副产物 C0 2 和 ¾0等。加拿大专利 CA710356(A)和美国专利 US 3255262 (A)报道了一种环己烷气相硝化合成硝基环己烷 的方法: 主要以提高硝基环己烷的产率为目 的, 反应温度为 220-375°C, 停留时间为 20-150秒。 这些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容易生成大量的 深度氧化副产物 C0 2 和 0, 基于环己烷的产率较低。 最近, CN101781217A ( 2010 ) 提出了一 种利用 N0 2 与环己烷进行气相无催化或气固催化硝化 氧化反应联产硝基环己烷和己二酸的方 法, 目的是硝基环己烷和己二酸两种产品的产率最 大化, 但其主要产物为硝基环己烷, 己二 酸较少 (选择性一般小于 22%) , 且同样避免不了比较多的深度氧化副产物 C0 2 和 C0。 Hoot 和 Kobe ( Ind. Eng. Chem. , 1955 ) 曾经报道过在较低温度 (50_90°C ) 下将环己烷和 N0 2 封 入一个玻璃管反应一段时间, 主要生成己二酸, 其次是硝基环己烷和其它二元酸。 但是, 环 己烷转化率低(约 2. 5%) 、 反应时间较长、 主要产物(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 的总选择性低, 且己二酸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急剧降低。 例如: 当反应温度为 50°C时, 反应时间 40多小时, 己二酸选择性约 76%, 硝基环己烷选择性约 3%, 两者总选择性约 79%; 当反应温度为 80°C时, 反应时间缩短到 3小时, 己二酸选择性下降到约 40%, 硝基环己烷选择性上升到约 7%, 两者 总选择性约 47%; 当反应温度为 90°C时, 反应时间缩短到约 50分钟, 但己二酸选择性几乎为 0, 硝基环己烷选择性约为 2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以 N0 X ( 1 < X < 3, 下同) 为硝化氧化剂, 将环己烷一步转化, 高 选择性联产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的方法。 对比目前以环己烷为原料的己二酸和硝基环己 烷的 工业生产技术, 它不仅可以大幅度简化生产流程和设备, 更重要的是能够大幅度提高资源利 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是实现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绿色合成的一个新 途径。 本发明的方法更适宜于连续化生产。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下:

对于一般有机化合物来说, 由于 N0 X 既是一种硝化剂, 也是一种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 在 一定条件下, 可与 N0 X 发生硝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例如, N0 X 与环己烷可以发生硝化反应生成 硝基环己烷, 同时还可以将环己烷氧化为己二酸, 反应式如下:

C 6 H 12 -N0 X → (CH 2 ) 4 (C00H) 2 + H 2 0 + ^-NO

x - 1 x - 1

由于这两个反应都有水的生成, 所以还存在生成硝酸或亚硝酸等反应, 如:

3N0 2 + H 2 0——► 2HN0 3 + NO

3N 0, + H 0—— ^2HN0 3 + 4NO 除上述反应之外, 还可能发生一些其他的副反应, 生成醇、 酮、 酸、 酯等氧化副产物, 甚至深度氧化产物 CO和 co 2 。 如果反应控制不当, 就可能严重影响主要产品的产率。 不过, 反应所生成的 NO可以回收后配入一定量的 0 2 循环利用:

NO + ^0 2 —— > NO x

2 2 x

由于这个 NO和 的反应是一个自发反应, 因此从上述制备己二酸的角度看, 是以 NO为 载体引入分子氧为氧化剂的一个绿色化学过程 ; 同理, 上述制备硝基环己烷也同样是一个绿 色化学过程。

因此, 本发明的方法是以氮氧化物 N0 X 为氧化剂和硝化剂, 以反应温度、 反应压强、 反应 物配比和催化剂或诱导剂等反应条件为调控手 段, 将环己烷一步转化, 高选择性、 可调节比 例联产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而反应产生的 NO则在回收后配入一定量的 0 2 生成 NO 环利用。 催化剂或诱导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环己烷转化 率和 N0 l」用率,并辅助调节产物己二酸和硝基 环己烷的比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 提供一种由环己烷一步转化高选择性联产己二 酸和硝基 环己烷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以 N0 X ( 1 〈 X 〈 3, 下同) 为氧化剂和硝化剂对环己烷同时进 行氧化和硝化反应, 高选择性联产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 并通过调节环己烷转化条件来实现 己二酸与硝基环己烷的生成比例的调控, 己二酸选择性可在 5%-95%之间调节。 一般, 该方法在一种生产装置中进行, 该装置包括环己烷转化系统、 NO氧化系统、 相分 离系统、 轻相物料分离系统和重相物料分离系统, 其中氧化和硝化反应是在环己烷转化系统 中进行, 反应所生成的 NO的氧化是在 NO氧化系统中进行, 在氧化和硝化反后获得的反应混 合物在相分离系统中进行分离而获得轻相物料 和重相物料。 对于本发明, 在转化系统中例如密闭式反应器 (非管式反应器如高压反应釜, 或管式反应 器)中将环己烷与 N0 X 在液相或气液相状态下进行氧化和硝化反 应。 通常, 环己烷转化系统的转化反应温度在 0-150°C, 优选 5-100°C ; 转化系统反应压强在 常压 -10 MPa, 优选常压 -3 MPa; 反应物环己烷与 N0 X 的摩尔比为 0. 1-20, 优选 0. 2-10; N0 X 为 1 〈 X 〈 3的氮氧化物, 如 N0 2 、 N 2 0 4 、 N 2 0 3 、 N 2 0 5 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优选 1. 5 〈 x 〈 3。 在以上所述的方法中, 从环己烷转化系统出来的反应产物通过相分离 系统可将其分为轻 相物料和重相物料; 其轻相物料主要为未转化的环己烷以及溶于其 中的硝基环己烷, 通过轻 相物料分离系统将未转化的环己烷分离出来后 可得硝基环己烷粗品, 而分离出的环己烷则可 循环利用; 其重相物料主要为反应生成的己二酸晶体, 固体催化剂和少量酸性水相, 通过重 相物料分离系统可得己二酸粗品。 优选地, 从环己烷转化系统出来的气态产物 N0, 经过 N0氧化系统将其转化为 N0 X ( 1〈 X 〈3) 再循环使用; 为了防止微量不凝性气体在系统中累积, 可取少量气态产物作为尾气进行 处理。 优选地, 环己烷转化反应可以加入催化剂或诱导剂, 目的是提高环己烷转化率和总选择 性, 并辅助调节产物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的比例; 采用固态催化剂时, 其与环己烷的质量比 为 0-0. 2; 采用液态催化剂或诱导剂时, 其与环己烷的质量比为 0-0. 1。 一般, 催化剂或诱导剂的种类为钒磷氧复合物类、 酰亚胺类化合物、 分子筛类、 固体酸 类、 金属氧化物类、 有机或无机酸盐类、 Salen 过渡金属类催化剂、 杂多酸类、 过氧化物类 以及醇、 酮、 醛、 酯类化合物等等; 来自相分离系统轻相物也可作为诱导剂。 优选地, 固态催化剂从重相物料分离系统分离出来后, 可直接或间接循环回环己烷转化 系统使用。

另外,本发明的方法是以氮氧化物 N0 X 为氧化剂和硝化剂,通过液相或气液相反 应从环己 烷一步高选择性联产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的方 法。 以反应温度、 反应压强、 反应物配比和催 化剂或诱导剂等反应条件为调控手段, 高选择性、 可调节比例联产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 而 反应产生的 NO则在回收后配入一定量的 0 2 生成 N0 X 循环利用。 催化剂或诱导剂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环己烷转化率和 N0 l」用率, 并辅助调节产物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的比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提供从环己烷 联产 (或生产)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反应: 在有或者没有催化剂或诱导剂存在的情况下, 在反应器中将环己烷与 N0 X 在液 相或气液相状态下进行氧化和硝化反应, 得到含有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的反应混合物, 其中 N0 X 为满足 1 〈 X < 3的氮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或多种的混 物。

优选地, 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b)相分离:将步骤 (a)中得到的反应混合物进行相分离 (例如通过静置、沉降或离心处理) 从而分成轻、 重两相, 其中轻相包括硝基环己烷、 未反应的环己烷和任选的诱导剂, 重相包 括反应生成的酸水相、 己二酸晶体和任选的催化剂。 其中上层轻相也称作油相, 下层重相也 称作水相。

更优选地, 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c)二级分离: (cl)从步骤(b)所得到的轻相中分离出未反应 环己烷和任选的诱导剂, 得到含少量副产物的硝基环己烷粗品, 和 /或 (c2)从步骤 (b)所得到的重相中分离出己二酸 晶体粗品和任选的催化剂,剩余的酸水相进行 后处理以便回收其中的硝酸及少量酸性副产物 。

优选地, 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d)循环: 将(a)中反应得到的气体相(例如在反应过程 或在反应完成之后)送去 NO氧 化反应器中与 发生反应, 使其中的 NO转变 N0 X ( 1 < X < 3) 以便循环利用(例如循环回到 反应器中或被贮存于容器中以便用于下一批次 的反应)。 另外, 由 (b ) 得到的轻相中含有诱 导剂以及少量有诱导作用的醇、 酮、 酯等副产物, 取少量的轻相直接作为诱导剂循环使用。 此外, 将 (c ) 中分离得到催化剂直接使用或间接循环使用( 即经过提纯或再生后再使用)。

在本申请中 "任选"表示有或没有。

在本申请中步骤 (a)中所使用的反应器一般是密闭式反应器, 优选是非管式反应器, 更优 选是高压釜式反应器或高压反应釜。优选, 以上所述的反应器是一个密闭式反应器 (非管式反 应器)如高压釜式反应器或高压反应釜,或是 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六个或七个或八个 或 更多个串联的密闭式反应器如高压釜式反应器 或高压反应釜。或另外, 步骤 (a)中所使用的反 应器是密闭式反应器, 例如管式反应器。 以上所述的反应器优选是由不锈钢制造的。 这里所 述的反应器优选是管式反应器或塔式反应器, 也可以是单釜式反应器或多釜串联反应器等等 。

优选, 在以上所述的反应器中使用混合设备 (如搅拌桨或搅拌棒)进行混合, 例如对于非 管式反应器而言使用动态混合设备如搅拌桨或 搅拌棒或对于管式反应器而言使用静态混合设 备或静态混合器。

当步骤 (a)中所使用的反应器是一个反应器时, 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以间歇方式进行。 当步 骤 (a)中所使用的反应器是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 个或六个或七个或八个或更多个串联反应 器(如压釜式反应器或高压反应釜), 或者是管式反应器时, 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以半连续方式 或连续方式进行。

在以上所述的方法中,所述步骤 ( a)的反应温度是 0-150°C,优选 5-140°C,优选 10_130°C, 优选 20-120°C, 优选 30-110°C, 优选 40_10(TC, 优选 45-90°C或 40_95°C, 优选 50-80°C或 60-85 °C, 进一步优选 55-75 °C或 65-82 °C, 再优选 58-70°C或 70_80°C。

在以上所述的方法中, 其中在所述步骤 (a) 中环己烷与 NOx的摩尔比为 0. 1-20 : 1, 优选 0. 15- 15 : 1, 优选 0. 2- 10 : 1, 优选 0. 25- 8 : 1, 优选 0. 3- 6 : 1, 优选 0. 35- 4 : 1, 优选 0. 37-2 : 1, 优选 0. 40-1 : 1, 优选 0. 42-0. 95 : 1, 更优选 0. 45-0. 75 : 1, 更优选

0. 50-0. 70 : 1, 或优选 0. 15-0. 30 : 1, 例如 0. 20 : 1。 所述步骤 ( a) 中 N0 X 为 1. 5 < x < 3 的氮氧化物, 优选为 N0 2 、 N 2 0 4 、 N 2 0 3 、 N 2 0 5 或其中任意两种、 三种或四种的混合物。

在以上所述的方法中, 其中催化剂与环己烷的质量比为 0-0. 30 : 1, 优选 0. 005-0. 27 : 1, 优选 0. 01-0. 25 : 1, 优选 0. 05- 0. 23 : 1, 优选 0. 08- 0. 22 : 1, 优选 0. 10- 0. 20 : 1, 和 /或诱导剂与环己烷的质量比为 0-0. 25 : 1, 优选 0. 003-0. 23 : 1, 优选 0. 005-0. 20 : 1, 优选 0. 008- 0. 15 : 1, 优选 0. 01- 0. 12 : 1, 优选 0. 02-0. 11 : 1, 优选 0. 03- 0. 10 : 1。

在以上所述的方法中, 其中所述步骤 (a)反应是在 1大气压(即 0. 10133MPa) -10 MPa, 优 选 1. 12大气压 -5 MPa, 优选 1. 15大气压 _4MPa, 更优选 1. 2大气压 _3MPa, 进一步优选 1. 25 大气压 -2. 5MPa, 进一步优选 0. 5-1. 5MPa、 0. 8-1. 3MPa、 0. 9-1. 25MPa、 1. 09-1. 20MPa, 例如

1. 18、 1. 13MPa的压力下进行的。

优选地,当步骤 (a)的反应在 40— 95°C下进行时,压力一般是在 1大气压至 1. 3MPa之间; 当步骤 (a)的反应在 50— 85 °C下进行时, 压力一般是在 1. 5大气压至 1. 25MPa之间; 当步骤 (a)的反应在 60— 80°C下进行时, 压力一般是在 0. 6 - 1. 18MPa之间(例如 0. 7或 0. 8或 0. 9 或 1. 13MPa); 或当步骤(a)的反应在 60— 75 °C下进行时, 压力一般是在 0. 6 - 1. IMPa之间(例 如 0. 7或 0. 8MPa); 或当步骤(a)的反应在 70— 80°C下进行时, 压力一般是在 1. 08 - 1. 14MPa 之间(例如 1. 13MPa)。

在以上所述的方法中, 其中所述步骤 (a)的反应时间(或停留时间)一般是 0. 5-30小时, 优选 1-28小时(例如 15, 20, 24, 26小时),优选 1. 5-25小时,优选 2. 0-20小时,优选 2. 5-18 小时, 例如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小时。 当本发明的方法以半连续方式或连续方式进行 时, 在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六个或 七个或八个或更多个串联反应器(如压釜式反 应器或高压反应釜)中或在管式反应器中的总 停 留时间是步骤 (a)中的反应时间。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方法中, "在反应器中将环己烷与 N0 X 在液相或气液相状态下进行 氧化和硝化反应"是指将液态 N0 X 与环己烷混合 (例如将液态 N0 X 溶解在环己烷中), 在升高的 温度下和在搅拌或充分混合下进行氧化和硝化 反应。 更优选的是,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 "在 反应器中将环己烷与 N0 X 在液相或气液相状态下进行氧化和硝化反 应"是指将液态 N0 X 与环己 烷混合 (例如将液态 N0 X 溶解在环己烷中),在升高的温度下和在 搅拌设备的充分搅拌作用下或 在利用静态混合设备的充分混合作用下进行氧 化和硝化反应。

本发明所述的 "气液相状态下"是指在反应器内既有液态反应 合物, 同时在反应混合 物的上部或液面之上存在气相(含有或主要含 有反应所产生的 NO气体)。

优选的是, 在以上步骤 (a)中, 将液态 N0 X 在低于 20°C、 优选低于 15°C (例如低于 5°C)的 温度下溶解于环己烷中形成反应混合物。 优选, 所形成的反应混合物在密闭的反应器中在升 高的温度 (如以上所述的反应温度)下进行反应。更优选 步骤 (a)的反应是在充分混合或搅拌 的情况下进行的。

优选地,以上所述的步骤 (a)反应如下进行:在有或者没有催化剂或诱导 剂存在的情况下, 在低于 20°C、 优选低于 15 °C的温度下将 N0 X 溶解于环己烷中, 然后在反应器中在升高的温度 (如以上所述的反应温度)下 (优选, 在升高的压力下, 和 /或在混合或搅拌下)在液相或气液相 状态下进行氧化和硝化反应, 得到含有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的反应混合物, 其中 N0 X 为满足 1 < X < 3的氮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或多种的混 物。 本发明发现很多物质都可以起催化或诱导作用 , 并且不同的催化剂或诱导剂可调节己二 酸与硝基环己烷的比例。

在以上所述的方法中, 所述催化剂是选自以下物质组中的一种或两种 或多种的混合物: 钒磷氧复合物类如 M-VP0或 M-A1VP0 (其中 M为过渡金属, 如 Mn、 Cu、 Co、 Ni或 Cr); 酰亚胺 类化合物如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N-N' 二羟基均苯四酸二甲酰亚胺或 N-羟基 -1, 8-萘二 甲酰亚胺 (它们优选与作为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助剂的 9, 10-蒽醌、 1-氨基蒽醌或 2-氨基蒽醌相 结合使用); 过渡金属(如 Mn、 Cu、 Co、 Ni或 Cr) 乙酰丙酮络合物类催化剂; 沸石类或分子 筛类如 HZSM-5分子筛、 H-Y分子筛、 β -沸石、 TS-1钛硅分子筛或 MA1P0-5分子筛(其中 Μ为 Fe、Mn、Mg、Co或 Cu);固体酸类如磺酸树脂、硫酸 /硅胶、磷酸 /硅胶以及 S0 4 2 —/ [Ti0 2 (4) -Mo0 3 (1) ] 或 S0 4 2 —/Zr0 2 - Ce 2 0 3 ; 金属氧化物类如 Ti0 2 、 V 2 0 5 、 γ - A1 2 0 3 、 Zr0 2 、 NiO、 CrO、 Mn0 2 、 CuO、 Ce 2 0 3 、 ¥0 3 或 Co 3 0 4 /Si0 2 -Al 2 0 3 ; 有机或无机酸盐类, 例如过渡金属的醋酸盐(如醋酸锰、 醋酸钴、 醋 酸铜)、 过渡金属的环烷酸盐 (如环烷酸钴)、 过渡金属的硫酸盐 (如硫酸锰、 硫酸钴、 硫酸镍、 硫酸铜或 Fe 2 (S0 4 ) 3 )、 过渡金属的盐酸盐 (如氯化钴、 氯化铜或氯化锌); Salen过渡金属类催 化剂如双水杨醛叉乙二胺合钴(Cosalen)、Cosalen /NaY、Cosalen/AlP0-5或 Cosalen/MCM-41 ; 杂多酸类如 HPAs或磷钨酸; 或诱导剂是选自以下物质组中的一种或两种或 多种的混合物: 过 氧化物类如过氧苯甲酰、 双氧水或叔丁基过氧化氢, 以及醇、 酮、 醛或酯类化合物, 如: 环 己酮、 丁酮、 丙酮; 环己醇、 戊醇、 丁醇、 丙醇、 乙醇、 甲醇; 丁醛、 丙醛、 乙醛; 乙酸乙 酯、 乙酸正丁酯、 硝酸乙酯。

优选的是,催化剂是钒磷氧复合物类如 M-VP0或 M-A1VP0 (其中 M为过渡金属,如 Mn、 Cu、 Co、 Ni或 Cr)。

在本发明中,在反应之前或反应开始时将 N0 X (例如在较低温度如低于 20°C、优选低于 15°C 或低于 5°C)下)溶解在环己烷中形成液态反应混合物, 然后在密闭的反应器中在升高的温度 下继续以液体混合物的形式进行反应, 尤其在反应过程中或在反应的同时进行充分混 合或搅 拌。 本发明人出乎预料地发现, 以非常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获得了己二酸。

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 环己烷的单程转化率可达 20-60%、优选 30-50%, 主要产物己二 酸和硝基环己烷的的总选择性可达 98% (或 99%) -99. 9%或甚至 100%。 两者的比例可调, 己二 酸的选择性一般是在 60-90%或 63-85%范围, 例如可达到 70%、 80%或 85%或 90%以上 (选择性 均是基于环己烷) 。 己二酸的纯度可达 98wt%以上。

在本申请中的压强或压力是指绝对压力(单位 : 大气压或 MPa)。 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以间歇、 半连续或连续的方式进行。

下面参照附图 1对本发明的方法加以说明。 附图 1描述的是一个间歇过程, 但也可以是 一个连续的过程, 该方法更适合连续化生产。

( I )本发明方法主要由环己烷转化系统(Rl ) 、 NO氧化系统(R2)、相分离系统(S1 ) 、 轻相物料分离系统 (S2) 和重相物料分离系统 (S3) 等五个部分组成。

( II )环己烷 (1 )和 N0 X ( 2)在环己烷转化系统 (R1 ) 中发生氧化和硝化反应, 主要生 成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转化系统反应温度在 0-150°C, 优选温度为 5-100°C ; 转化系统反应 压强为常压 -10 MPa, 优选压强为常压 -3 MPa ; 环己烷 (1 ) 与 N0 X ( 2) 的摩尔比为 0. 1-20, 优选摩尔比为 0. 2-10; 当采用固态催化剂时, 反应体系为液固两相或气液固三相, 固态催化 剂与环己烷的质量比为 0-0. 2; 当采用液态催化剂或诱导剂时, 反应体系为液相或气液两相, 液态催化剂或诱导剂与环己烷的质量比为 0-0. 1; 物料流 (3) 为新加入的催化剂或诱导剂。

( III )从环己烷转化系统(R1 )出来的反应产物经相分离系统(S1 )可分为轻相物料(5) 和重相物料 (8) 。 轻相物料 (5) 主要为未转化的环己烷以及溶于其中的反应产 物硝基环己 烷; 重相物料 (8) 主要为反应产物己二酸晶体, 固态催化剂, 以及反应生成的酸性水相。

( IV) 通过轻相物料分离系统 (S2) 从轻相物料 (5) 中分离出未转化的环己烷 (7 ) 返 回再进入环己烷转化系统 (R1 ) , 剩余的为硝基环己烷粗品 (6 ) 。 由于轻相物料 (5 ) 中含 有溶于其中的诱导剂以及少量有诱导作用的醇 、 酮、 酯等副产物, 因此也可分出少量的轻相 物料 (12) 直接送入环己烷转化系统以诱导环己烷的转化 反应。

(V)通过重相物料分离系统 (S3) 从重相 (8) 中分离出己二酸晶体粗品 (9)和固态催 化剂 (10) 后, 剩余的酸性水相 (11 ) 需进行后处理, 回收硝酸及其他少量副产物。 分离出 的固态催化剂 (10) 可以直接或间接循环使用。

(VI ) 在环己烷转化反应系统 (R1 ) 中产生的气体 (13) 将被回收利用, 其中大部分气 体 (14) 送去 NO氧化反应系统 (R2) , 与 (4) 发生反应, 使其中的 NO转变 N0 X (x > 1 ) 后循环至环己烷转化系统回用 (15) 。 对于连续化过程, 为了防止微量不凝性气体在系统中 累积, 需要从气体 (13) 中分出少部分去进行尾气处理 (16) 。

(VII )催化剂或诱导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环己烷转 率和总选择性, 并辅助调节产物己 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的比例, 因此是根据需要来添加或不添加催化剂或诱导 剂。 本发明发现很 多物质都可以起这种催化或诱导作用, 其中主要有以下物质或它们的混合物:

钒磷氧复合物(VP0或 A1VP0)及其改性催化剂, 如 M-VP0或 M-A1VP0, 其中 M为 Mn、 Cu、 Co、 Ni、 Cr等过渡金属氧化物;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N-N' 二羟基均苯四酸二甲酰亚胺、 N-羟基 -1, 8-萘二甲酰亚胺等酰亚胺类化合物, 其助剂为 9, 10-蒽醌、 1-氨基蒽醌、 2-氨基 蒽醌等蒽醌类化合物; 乙酰丙酮络合过渡金属 (Mn、 Cu、 Co、 Ni、 Cr等) 类配合物催化剂; 分子筛类如 HZSM-5、H-Y分子筛、 β -沸石、钛硅分子筛 TS-1及负载金属类磷铝分子筛 MA1P0-5 (Μ为 Fe、 Mn、 Mg、 Co、 Cu等的氧化物) ; 固体酸催化剂类如磺酸树脂、 硫酸 /硅胶、 磷酸 / 硅胶以及 S0 4 2 7[Ti0 2 (4) -Mo0 3 (l) ]、 S0 4 2 —/Zr0 2 -Ce 2 0 3 等等; 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如 Ti0 2 、 V 2 0 5 、 Y - A1 2 0 3 、 Zr0 2 、 Ni0、 Cr0、 Mn0 2 、 Cu0、 Ce 2 0 3 、 W0 3 、 Co 3 0 4 /Si0 2 _Al 2 0 3 等; 有机酸盐或无机酸盐 类催化剂, 如醋酸锰、 醋酸钴、 醋酸铜、 环烷酸钴等过渡金属的醋酸盐, 硫酸锰、 硫酸钴、 硫酸镍、 硫酸铜、 Fe 2 (S0 4 ) 3 等过渡金属硫酸盐以及氯化钴、 氯化铜、 氯化锌等过渡金属的盐 酸盐等; Salen过渡金属类催化剂, 如双水杨醛叉乙二胺合钴 (Cosalen) 及其复合催化剂如 Cosalen/NaY、 Cosalen/AlP0_5、 Cosalen/MCM-41等; 以及杂多酸催化剂如 HPAs和磷钨酸等 等; 过氧化物, 如过氧苯甲酰、 双氧水、 叔丁基过氧化氢等; 酮类, 如环己酮、 丁酮、 丙酮 等; 醇类, 如环己醇、 戊醇、 丁醇、 丙醇、 乙醇、 甲醇等; 醛类如丁醛、 丙醛、 乙醛等; 酯 类, 如乙酸乙酯、 乙酸正丁酯、 硝酸乙酯等等。

上述过程所述的转化系统可以是管式反应器、 塔式反应器等, 也可以是单釜式反应器或 多釜串联反应器等等。

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 环己烷的单程转化率可达 20-70%, 主要产物己二酸和硝基环己 烷的总选择性 (基于环己烷) 可达 95%以上, 其比例可调, 己二酸的选择性 (基于环己烷) 可达到 85%以上。 相对现有的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的工业生产工 艺和技术, 本发明的环己烷一步转化联产 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方法不仅可以大幅度简化 生产流程和设备, 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幅度提高 环己烷的转化率以及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的选 择性, 从源头上大幅度减少废弃物产生和环境 污染, 同时大幅度节约资源、 降低能耗和降低生产成本。 尤其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出乎预料地 以高的选择性获得价值高的己二酸。 附图说明 图 1为环己烷硝化氧化一步高选择性联产己二酸 硝基环己烷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 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描述的是一 个间歇过程, 但其连续化过程也是不受限制的, 并且该方法更适合于连续化生产。

实施例 1 : 按环己烷与 N0 2 的摩尔比 0. 2 : 1、 环己烷与催化剂的质量比 1 : 0. 1, 在 0. 2 L 高压反应釜中加入 5. 04 g环己烷、 13. 80 g液态 N0 2 和 0. 54 g催化剂 Cr_AlVP0; 在 80°C和 2. 0 MPa以及搅拌条件下反应 24 h。 静置冷却后分层, 上层为油相, 主要含未反应的环己烷 和产物硝基环己烷, 下层主要为己二酸晶体、 催化剂固体以及反应生成水等的混合物; 将全 部物料过滤并分别用定量的环己烷和蒸熘水洗 涤滤饼; 将收集的滤液及洗涤液进行分液得到 油相和水相并分别计量, 对油相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测定其组成, 对水相液相色谱外标 法测定其组成; 将滤饼用定量的甲醇溶解, 过滤出催化剂固体, 计量并用液相色谱外标法定 量分析其滤液。根据物料衡算可得环己烷转化 率 60. 3%, 己二酸选择性 84. 4%, 硝基环己烷选 择性 11. 3%, 两者选择性之和 95. 7%。

实施例 2: 如实施例 1, 不同的之处在于, 反应温度为 100°C, 反应压力为 2. 9 MPa。 得 环己烷转化率 75. 4%,己二酸选择性 81. 7%,硝基环己烷选择性 11. 5%,两者选择性之和 93. 2%。

实施例 3: 如实施例 1, 按环己烷与 N0 2 的摩尔比 1 : 1. 0加入 8. 40 g环己烷和 4. 60 g液 态 N0 2 , 催化剂为 VP0; 反应温度为 60°C, 反应压力为 0. 6 MPa。 得环己烷转化率 11. 1%, 己 二酸选择性 80. 6%, 硝基环己烷选择性 11. 9%, 两者选择性之和 92. 5%。

实施例 4: 如实施例 1, 不同的之处在于, 不加催化剂。 得环己烷转化率 18. 6%, 己二酸 选择性 63. 1%, 硝基环己烷选择性为 23. 2%, 两者选择性之和 86. 3%。

实施例 5: 如实施例 1, 不同的之处在于, 按环己烷与 N0 2 的摩尔比 3 : 1, 加入 19. 6 g环 己烷和 3. 58 g液态 N0 2 , 不加催化剂。 环己烷的转化率为 9. 60 %, 己二酸的选择性为 53. 2 %, 硝基环己烷的选择性为 32. 0 %, 两者选择性之和 85. 2%。

实施例 6: 如实施例 1, 不同的之处在于, 采用不同的固态催化剂, 相应得到的环己烷转 化率、 己二酸选择性和硝基环己烷选择性等数据, 如下表: 序 环己垸 选择性 /%

催化剂

转化率 /% 己二酸 硝基环己垸 合计

1 Ni-AlVPO 46. 0 72. 7 25. 3 98. 0

2 V 2 0 5 58. 5 82. 7 12. 7 95. 4

3 Fe 2 (S0 4 ) 3 54. 3 80. 5 13. 0 93. 5

4 NiO 55. 8 80. 1 13. 1 93. 2

5 0. 5% Aw/Al 2 0 3 53. 2 79. 7 14. 4 94. 1

6 NHPI 50. 7 80. 5 13. 7 94. 2

7 乙酰丙酮-铜 48. 2 80. 5 13. 1 93. 6

8 FeAlPO 52. 1 81. 4 13. 3 94. 7

9 硫酸 /硅胶 49. 5 80. 4 13. 3 93. 7

10 钛硅分子筛 TS-1 47. 8 81. 7 12. 9 94. 6

11 钛硅分子筛 Cosalen/MCM-41 49. 1 82. 1 12. 2 94. 3

12 S0 42 -/Zr0 2 -Ce 2 0 3 54. 1 82. 4 12. 6 95. 0

13 磷钨酸 49. 9 79. 5 14. 0 93. 5 实施例 7: 如实施例 1, 不同的之处在于, 加入环己烷质量的 0. 5%的诱导剂环己酮, 反 应温度为 80°C, 反应压力 1. 9 MPa。 得环己烷转化率 55. 3%, 己二酸选择性 81. 7%, 硝基环己 烷选择性 12. 6%, 两者选择性之和 94. 3 %

实施例 8: 如实施例 1, 不同的之处在于, 在 5. 0 L不锈钢高压釜中, 加入 553. 3 g液态 N0 2 202. 0 g环己烷和 4. 0 g催化剂 Ni-AlVP0。 静置冷却后, 先取样分析气相组分, 然后通 过排气法计量气体物料约 429. 3 g, 其中主要为 N0 2 ( 215. 3 g) NO ( 213. 7 g) 以及微量的 环己烷和 C0 2 ; 气体排净后,将全部液态和固态物料计量 后再通过抽滤进行固液分离,得 133. 1 g滤液和 193. 5 g滤饼; 滤液通过分液得到 98. 4 g有机相和 34. 7 g水相, 其中有机相主要 含环己烷 (78. 5 wt%) 和硝基环己烷 (20. 8 wt%) 以及少量硝酸环己酯 (0. 32 wt%) 和其它 氧化产物 (0. 38 wt%) , 水相主要含硝酸 (19. 7 wt%) 和少量 4-6 碳二元酸 (2. 9 wt%) 及 4-5碳二元酸酐 (2. l wt%) ; 滤饼先用定量的甲醇溶解, 再过滤分离出固体催化剂, 滤液计 量后取样分析, 除甲醇之外主要含己二酸(96. 3 wt%) 以及少量的丁二酸和戊二酸(3. 5 wt%) 及丁二酸酐和戊二酸酐 (0. 2 wt%) ; 将此甲醇溶液进行减压蒸熘、 水洗、 干燥后得纯度为 99. 6%的己二酸产品。 由物料衡算得环己烷转化率 61. 46%, 己二酸选择性 84. 6%, 硝基环己烷 选择性 10. 8%

实施例 9: 首先将液态的 N0 2 溶于冷的(低于 15°C)环己烷中, 配成均相溶液, 环己烷与 N0 2 的摩尔比为 1 : 1。 再转移至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 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 Cr-AlVP0, 环 己烷与催化剂质量比为 1 : 0. 1 ; 密封, 加热搅拌进行氧化反应。 反应温度 60 °C, 反应压力 0. 8MPa (表压), 反应时间 24 h。 反应结束后, 让反应混合物静置冷却至室温, 反应器内上 部的含有 N0的气相被直接引入到氧化反应器中用纯 02进行氧化, 将 N0氧化成 NOx (1 < X < 3); 或该气相被收集到贮存容器中贮存, 一直到在经过多批次的反应后收集到足够量的 气体 之后将贮存容器内的气体通入到氧化反应器中 用纯 02进行氧化, 将 N0氧化成 NOx (1 < X < 3)回用。 硝化产物硝基环己烷溶于上层油相, 下层主要为己二酸、 少量氧化产物和催化剂, 己二酸以晶体形式析出沉积下来; 油相采用气相色谱法内标法定量分析, 下层用有机溶剂溶 解后分离出己二酸, 液相色谱外标法定其含量。 采用物料平衡法计算环己烷的转化率为 11. 2 %, 己二酸选择性为 80. 7 %, 硝基环己烷选择性 11. 9%, 二者的总选择性为 92. 6% (选择性均 是基于环己烷) 。

实施例 10: 反应步骤如实施例 9, 不同的之处在于, 加入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Co-AlVPO, 环己烷与 N0 2 的摩尔比为 0. 2 : 1,反应温度为 100 °C,反应压力 2MPa。环己烷的转化率为 85. 3 %, 己二酸的选择性为 80. 5 %, 硝基环己烷的选择性为 11. 4 %, 二者的总选择性为 91.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