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THOD AND DEVICE FOR ECOLOGICAL CO-BREEDING OF CAULERPA LENTILLIFERA, FISH AND SHRIMPS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9/019662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are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ecological co-breeding of caulerpa lentillifera, fish and shrimps. The device for ecological co-breeding of caulerpa lentillifera, fish and shrimps, comprises a shrimp and fish breeding pond, a caulerpa lentillifera breeding pond, a sedimentation pond, a filter, and a clean water storage pond. A water outlet of the shrimp and fish breeding pond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inlet of the sedimentation pond. A water outlet of the sedimentation pond is connected with an inlet of the filter. An outlet of the filter is connected respectively with a water inlet of the caulerpa lentillifera breeding pond and a water inlet of the clean water storage pond by means of a three-way valve. A water outlet of the clean water storage pond is connected respectively with the water inlet of the caulerpa lentillifera breeding pond and a water inlet of the shrimp and fish breeding pond by means of a three-way valve. A water outlet of the caulerpa lentillifera breeding pond is connected respectively with the water inlet of the clean water storage pond and a water inlet of the shrimp and fish breeding pond by means of a three-way valve. The method for ecological co-breeding of caulerpa lentillifera, fish and shrimps realizes the ecological complementary co-breeding of caulerpa and shrimps or fish, and achieves yield and efficiency increases of the both.

Inventors:
ZHAO YONGZHEN (CN)
LI QIANGYONG (CN)
CHEN XIULI (CN)
LIU QINGYUN (CN)
HONG ZHUANYUAN (CN)
XIN WENLUN (CN)
CHENG YUAN (CN)
CHEN XIAOHA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079332
Publication Date:
January 31, 2019
Filing Date:
March 16, 2018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GUANGXI ACAD FISHERY SCIENCES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01K63/00; A01G33/00; A01K61/10; A01K61/59; A01K63/04
Foreign References:
CN107484694A2017-12-19
CN103798164A2014-05-21
CN101248766A2008-08-27
CN105036481A2015-11-11
CN105638515A2016-06-08
CN106035190A2016-10-26
CN106106281A2016-11-16
JP2000312542A2000-11-1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NANNING SHENZHIYI PATENT AGENCY OFFICE (SPECIALIZED GENERAL PARTNERSHIP)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虾鱼养 殖池、 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 沉淀池、 过滤器和清水储蓄池; 所述的虾鱼养殖池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的沉淀池的出水口与过滤器的进口连接;

所述的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三通阀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进水口和 清水储蓄池的进水口分别连接;

所述的清水储蓄池的出水口通过三通阀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进水 口和虾鱼养殖池的进水口分别连接;

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出水口通过三通阀与清水储蓄池的进水 口和虾鱼养殖池的进水口分别连接。

[权利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装置,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虾鱼养殖池内设有定向增氧器和微孔增氧器; 所述的定 向增氧器排列安装在虾鱼养殖池的池壁上; 所述的微孔增氧器安装在 虾鱼养殖池的底部。

[权利要求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装置,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设有附着器和填充物, 填充物位 于附着器的下方; 所述的填充物铺设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池底; 所述的填充物包括贝壳粉、 珊瑚石、 火山石或其他微量元素缓释性填 料。

[权利要求 4] 一种利用以上任一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装置的长茎 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养殖原水处理: 引入海水, 将海水通过石英砂过滤, 再通过泡 沫分离法去除有机质, 经过多级消毒后, 再用活性炭吸附有毒有害物 质, 最后经过 0.5um精密过滤器过滤和增氧后得到水温 20~35°C, 盐度 为 28%。~35%。, pH值 7.8~8.4的养殖原水;

(2) 种植养殖: 将虾或鱼投放于虾鱼养殖池内; 将长茎葡萄蕨藻固 定在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附着器内; (3) 养殖水循环净化处理: 将步骤 (1) 得到的养殖原水注入到虾鱼 养殖池中; 虾鱼养殖池里的废水通入到沉淀池中, 经过沉淀排出沉积 在池底的粪便、 残饵等养殖废物后, 经过沉淀的水再通过过滤器中进 行过滤; 过滤后的水流入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 打幵长茎葡萄蕨藻 养殖池出水口与虾鱼养殖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流经长茎葡萄蕨藻养 殖池的水流入虾鱼养殖池内, 形成了连续式循环水养殖; 关闭过滤器 出水口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过滤后的水直接流 入清水储蓄池中, 再将清水储蓄池的水抽入到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 , 打幵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清水储蓄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同吋关闭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虾鱼养殖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 流经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水再回流入清水储蓄池中, 形成从清水 储蓄池到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水循环; 当清水储蓄池水体中的水质 符合虾鱼养殖水质标准吋, 关闭清水储蓄池出水口与长茎葡萄蕨藻养 殖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同吋打幵清水储蓄池出水口与虾鱼养殖池进 水口的连接幵关, 或者关闭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清水储蓄池 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同吋打幵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虾鱼养殖 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将清水储蓄池中的水注入虾鱼养殖池, 形成了 间歇式循环水养殖。

[权利要求 5]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步骤 (1) 所述的多级消毒的方法为先用臭氧进行消毒, 然后 再用紫外线进行二次消毒, 最后加入氧化性氯进行消毒, 消毒结束后 用硫代硫酸钠去除残余的氧化性氯.。

[权利要求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的附着器的顶部与水面距离 保持在 l~20cm之间; 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置于光照强度控制在 3000~ 8000 lx, 光照周期为不间断光照 12h后不间断黑暗 12h的环境中培养。

Description:
发明名称: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方 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涉及一种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方法 及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虾、 鱼和藻类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 在陆基海水虾鱼养殖中, 水体 中过量的氮、 磷富集, 尤其是氨氮和亚硝氮累积常引起虾、 鱼中毒死亡, 是导 致养殖失败的主因, 养殖废水的排放也是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的主要 污染源之一 。 长茎葡萄蕨藻是隶属绿藻门蕨藻科的一种营养 丰富的食用绿藻, 具有较高的 经济价值, 该藻具有较强的氮、 磷吸收能力, 且适合陆基养殖。 建立虾藻、 鱼 藻或虾、 鱼和藻生态共养模式, 即可通过长茎葡萄蕨藻吸收鱼虾养殖废水中富 集的氮、 磷, 净化了鱼虾养殖水体水质, 提高了海水资源的利用率, 促进鱼虾 养殖的增产增效。 另一方面, 虾、 鱼养殖废水中富集的氮、 磷又为长茎葡萄蕨 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避免了人工营养盐的使用, 降低了长茎葡萄蕨藻 的养殖成本; 从而实现藻、 虾、 鱼养殖生态互补, 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 目前, 生产中尚无通过长茎葡萄蕨藻净化鱼虾养殖水 体水质, 进行藻、 虾、 鱼生态互补养殖的报道和实例。

技术问题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 养的方法及装置, 从而实现蕨藻 和虾或鱼生态互补共养, 达到共同增产增效的目的。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虾鱼养殖池、 长 茎葡萄蕨藻养殖池、 沉淀池、 过滤器和清水储蓄池; [0006] 所述的虾鱼养殖池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 连接;

[0007] 所述的沉淀池的出水口与过滤器的进口连接;

[0008] 所述的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三通阀与长茎葡萄 蕨藻养殖池的进水口和清水储蓄 池的进水口分别连接;

[0009] 所述的清水储蓄池的出水口通过三通阀与长茎 葡萄蕨藻养殖池的进水口和虾鱼 养殖池的进水口分别连接;

[0010] 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出水口通过三通 阀与清水储蓄池的进水口和虾鱼 养殖池的进水口分别连接。

[0011] 以上所述的虾鱼养殖池内设有定向增氧器和微 孔增氧器; 所述的定向增氧器排 列安装在虾鱼养殖池的池壁上; 所述的微孔增氧器安装在虾鱼养殖池的底部。

[0012] 以上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设有附着器 和填充物, 填充物位于附着器的 下方; 所述的填充物铺设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池 底; 所述的填充物包括贝 壳粉、 珊瑚石、 火山石或其他微量元素缓释性填料。

[0013] 使用吋, 养殖原水注入到虾鱼养殖池中, 虾鱼养殖池里的废水通入到沉淀池中 , 经过沉淀的水再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 打幵过滤器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 连接幵关, 同吋关闭过滤器与清水储蓄池中的连接幵关, 过滤后的水流入长茎 葡萄蕨藻养殖池内; 打幵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与虾鱼养殖池的连接 幵关, 流经 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水流入虾鱼养殖池内, 形成了连续式循环水养殖; 关闭 过滤器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连接幵关, 同吋打幵过滤器与清水储蓄池中的 连接幵关, 过滤后的水直接流入清水储蓄池中, 清水储蓄池内的水根据需要可 以流入虾鱼养殖池或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 从而形成间歇式循环水养殖。

[0014] 一种利用以上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 共养的装置的长茎葡萄蕨藻与鱼 虾生态共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15] (1) 养殖原水处理: 引入海水, 将海水通过石英砂过滤, 再通过泡沫分离法 去除有机质, 经过多级消毒后, 再用活性炭吸附有毒有害物质, 最后经过 0.5um 精密过滤器过滤和增氧后得到水温 20~35°C, 盐度为 28%。~35%。, pH值 7.8~8.4的 养殖原水;

[0016] (2) 种植养殖: 将虾或鱼投放于虾鱼养殖池内; 将长茎葡萄蕨藻固定在长茎 葡萄蕨藻养殖池的附着器内;

[0017] (3) 养殖水循环净化处理: 将步骤 (1) 得到的养殖原水注入到虾鱼养殖池中 ; 虾鱼养殖池里的废水通入到沉淀池中, 经过沉淀排出沉积在池底的粪便、 残 饵等养殖废物后, 经过沉淀的水再通过过滤器中进行过滤; 过滤后的水流入长 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 打幵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虾鱼养殖池 进水口的 连接幵关, 流经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水流入虾鱼养殖池 内, 形成了连续式循 环水养殖; 关闭过滤器出水口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进水 口的连接幵关, 过滤 后的水直接流入清水储蓄池中, 再将清水储蓄池的水抽入到长茎葡萄蕨藻养殖 池内, 打幵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清水储蓄池 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同吋 关闭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虾鱼养殖池 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流经长茎葡 萄蕨藻养殖池的水再回流入清水储蓄池中, 形成从清水储蓄池到长茎葡萄蕨藻 养殖池的水循环; 当清水储蓄池水体中的水质符合虾鱼养殖水质 标准吋, 关闭 清水储蓄池出水口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进水 口的连接幵关, 同吋打幵清水储 蓄池出水口与虾鱼养殖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或者关闭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 水口与清水储蓄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同吋打幵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 虾鱼养殖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将清水储蓄池中的水注入虾鱼养殖池, 形成了 间歇式循环水养殖。

[0018] 以上步骤 (1) 所述的多级消毒的方法为先用臭氧进行消毒, 然后再用紫外线 进行二次消毒, 最后加入氧化性氯进行消毒, 消毒结束后用硫代硫酸钠去除残 余的氧化性氯.。

[0019] 以上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的附着器的 顶部与水面距离保持在 l~20cm 之间; 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置于光照强度控制在 3000~8000 1x, 光照周期为不间 断光照 12h后不间断黑暗 12h的环境中培养。

[0020]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0021] 1、 本发明装置是根据长茎葡萄蕨藻和虾、 鱼对养殖环境的不同要求, 针对性 的为不同品种设计单独的养殖单元, 分别为其提供最适养殖环境, 同吋又通过 沉淀池、 过滤器、 清水储蓄池等设施设备将不同的养殖单元有机 耦合, 实现蕨 藻和虾或鱼生态互补共养, 共同增产增效。 [0022] 2、 本发明装置可以根据虾或鱼的不同养殖特点进 行间歇式和连续式培养, 操 作方便, 可控性强, 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23] 3、 本发明方法以鱼、 虾等海水养殖的废水为长茎葡萄蕨藻生长提供 营养, 即 可通过长茎葡萄蕨藻吸收养殖废水中富营养的 氮磷等, 净化鱼虾养殖用水, 实 现鱼、 虾海水养殖废水的再循环利用, 又可省去长茎葡萄蕨藻养殖中人工营养 盐配置和添加的环节, 节耗增效, 实现虾或鱼、 藻生态互补共养, 节水, 节能 , 虾或鱼、 藻共同增产增效, 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发明的有益效果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24] 图 1为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6] 实施例 1 :

[0027] 一种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装置, 包括虾鱼养殖池、 长茎葡萄蕨藻养 殖池、 沉淀池、 过滤器和清水储蓄池;

[0028] 所述的虾鱼养殖池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 连接; 所述的虾鱼养殖池内设有 定向增氧器和微孔增氧器; 所述的定向增氧器同方向排列安装在虾鱼养殖 池的 池壁上; 所述的微孔增氧器安装在虾鱼养殖池的底部中 央;

[0029] 所述的沉淀池的出水口与过滤器的进口连接;

[0030] 所述的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三通阀与长茎葡萄 蕨藻养殖池的进水口和清水储蓄 池的进水口分别连接;

[0031] 所述的清水储蓄池的出水口通过三通阀与长茎 葡萄蕨藻养殖池的进水口和虾鱼 养殖池的进水口分别连接;

[0032] 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出水口通过三通 阀与清水储蓄池的进水口和虾鱼 养殖池的进水口分别连接。 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设有附着器和填 充物 , 填充物位于附着器的下方; 所述的填充物铺设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池 底 ; 所述的填充物包括贝壳粉、 珊瑚石、 火山石或其他微量元素缓释性填料。

[0033] 使用吋, 养殖原水注入到虾鱼养殖池中, 打幵定向增氧器和微孔增氧器进行虾 鱼培育; 虾鱼养殖池里的废水通入到沉淀池中, 经过沉淀的水再通过过滤器进 行过滤; 打幵过滤器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连接幵关 , 同吋关闭过滤器与清 水储蓄池中的连接幵关, 过滤后的水流入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 打幵长茎葡 萄蕨藻养殖池与虾鱼养殖池的连接幵关, 流经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水流入虾 鱼养殖池内, 形成了连续式循环水养殖; 关闭过滤器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 连接幵关, 同吋打幵过滤器与清水储蓄池中的连接幵关, 过滤后的水直接流入 清水储蓄池中, 清水储蓄池内的水根据需要可以流入虾鱼养殖 池或长茎葡萄蕨 藻养殖池内, 从而形成间歇式循环水养殖。

[0034] 实施例 2:

[0035] 利用如实施例 1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装置 长茎葡萄蕨藻与 鱼虾生态共养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36] ( 1) 养殖原水处理: 引入海水, 将海水通过石英砂过滤, 再通过泡沫分离法 去除有机质, 先用臭氧进行消毒, 然后再用紫外线进行二次消毒, 最后加入氧 化性氯进行消毒, 消毒结束后用硫代硫酸钠去除残余的氧化性氯 ; 经过多级消 毒处理后, 再用活性炭吸附有毒有害物质, 最后经过 0.5um精密过滤器过滤和增 氧后得到水温 20~25°C, 盐度为 28%。~32%。, pH值 7.8~8.0的养殖原水;

[0037] (2) 种植养殖: 将虾或鱼投放于虾鱼养殖池内; 将长茎葡萄蕨藻固定在长茎 葡萄蕨藻养殖池的附着器内; 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的附着器的顶部 与 水面距离保持在 2~8cm之间; 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置于光照强度控制在 3000~500 0 lx, 光照周期为不间断光照 12h后不间断黑暗 12h的环境中培养;

[0038] (3) 养殖水循环净化处理: 将步骤 (1) 得到的养殖原水注入到虾鱼养殖池中 ; 虾鱼养殖池里的废水通入到沉淀池中, 经过沉淀排出沉积在池底的粪便、 残 饵等养殖废物后, 经过沉淀的水再通过过滤器中进行过滤; 打幵过滤器出水口 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同吋关闭过滤器出水口与清水储蓄 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过滤后的水流入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 打幵长茎葡萄 蕨藻养殖池的出水口与虾鱼养殖池的进水口的 连接幵关, 流经长茎葡萄蕨藻养 殖池的水流入虾鱼养殖池内, 形成了连续式循环水养殖。

[0039] 实施例 3:

[0040] 利用如实施例 1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装置 长茎葡萄蕨藻与 鱼虾生态共养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41] ( 1) 养殖原水处理: 引入海水, 将海水通过石英砂过滤, 再通过泡沫分离法 去除有机质, 先用臭氧进行消毒, 然后再用紫外线进行二次消毒, 最后加入氧 化性氯进行消毒, 消毒结束后用硫代硫酸钠去除残余的氧化性氯 ; 经过多级消 毒处理后, 再用活性炭吸附有毒有害物质, 最后经过 0.5um精密过滤器过滤和增 氧后得到水温 25~30°C, 盐度为 30%。~32%。, pH值 8.0~8.2的养殖原水;

[0042] (2) 种植养殖: 将虾或鱼投放于虾鱼养殖池内; 将长茎葡萄蕨藻固定在长茎 葡萄蕨藻养殖池的附着器内; 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的附着器的顶部 与 水面距离保持在 8~15cm之间; 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置于光照强度控制在 5000 60 00 lx, 光照周期为不间断光照 12h后不间断黑暗 12h的环境中培养;

[0043] (3) 养殖水循环净化处理: 将步骤 (1) 得到的养殖原水注入到虾鱼养殖池中 ; 虾鱼养殖池里的废水通入到沉淀池中, 经过沉淀排出沉积在池底的粪便、 残 饵等养殖废物后, 经过沉淀的水再通过过滤器中进行过滤; 关闭过滤器出水口 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打幵过滤器出水口与清水储蓄池进 水口的连接幵关, 过滤后的水直接流入清水储蓄池中; 再将清水储蓄池的水抽 入到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 打幵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清水储蓄池 进 水口的连接幵关, 同吋关闭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虾鱼养 殖池进水口的 连接幵关, 流经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水再回流入清水储 蓄池中, 形成从清水 储蓄池到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水循环; 当清水储蓄池水体中的水质符合虾鱼 养殖水质标准吋, 关闭清水储蓄池出水口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 进水口的连接 幵关, 同吋打幵清水储蓄池出水口与虾鱼养殖池进水 口的连接幵关, 将清水储 蓄池中的水注入虾鱼养殖池, 形成了间歇式循环水养殖。

[0044] 实施例 4:

[0045] 利用如实施例 1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与鱼虾生态共养的装置 长茎葡萄蕨藻与 鱼虾生态共养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46] ( 1) 养殖原水处理: 引入海水, 将海水通过石英砂过滤, 再通过泡沫分离法 去除有机质, 先用臭氧进行消毒, 然后再用紫外线进行二次消毒, 最后加入氧 化性氯进行消毒, 消毒结束后用硫代硫酸钠去除残余的氧化性氯 ; 经过多级消 毒处理后, 再用活性炭吸附有毒有害物质, 最后经过 0.5um精密过滤器过滤和增 氧后得到水温 30~35°C, 盐度为 32%。~35%。, pH值 8.2~8.4的养殖原水;

[0047] (2) 种植养殖: 将虾或鱼投放于虾鱼养殖池内; 将长茎葡萄蕨藻固定在长茎 葡萄蕨藻养殖池的附着器内; 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的附着器的顶部 与 水面距离保持在 15~20cm之间; 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置于光照强度控制在 6000~8 000 lx, 光照周期为不间断光照 12h后不间断黑暗 12h的环境中培养;

[0048] (3) 养殖水循环净化处理: 将步骤 (1) 得到的养殖原水注入到虾鱼养殖池中 ; 虾鱼养殖池里的废水通入到沉淀池中, 经过沉淀排出沉积在池底的粪便、 残 饵等养殖废物后, 经过沉淀的水再通过过滤器中进行过滤; 关闭过滤器出水口 与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打幵过滤器出水口与清水储蓄池进 水口的连接幵关, 过滤后的水直接流入清水储蓄池中; 再将清水储蓄池的水抽 入到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内, 打幵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清水储蓄池 进 水口的连接幵关, 同吋关闭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虾鱼养 殖池进水口的 连接幵关, 流经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水再回流入清水储 蓄池中, 形成从清水 储蓄池到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的水循环; 当清水储蓄池水体中的水质符合虾鱼 养殖水质标准吋, 关闭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清水储蓄池 进水口的连接 幵关, 同吋打幵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出水口与虾鱼养 殖池进水口的连接幵关, 将清水储蓄池中的水注入虾鱼养殖池, 形成了间歇式循环水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