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THOD FOR PREPARING SEEPAGE TEST PIECE CONTAINING MONITORABLE MICRO-FRACTUR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20/048068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a seepage test piece containing a monitorable micro-fracture, wherein same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ck seepage experiments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a deformation and the degree of opening of a structural plane of a micro-fracture cannot be monitored in a seepage experiment.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comprise: (1) manufacturing initial test blocks using a first mould; (2) machining a recess, mounting a fibre grating sensor (7), and combining the initial test blocks into a core test block (8); (3) inserting an iron sheet into the core test block (8), and sealing side-face slits; (4) putting the core test block (8) into a second mould, injecting concrete slurry, and carrying out short-term curing; (5) removing the second mould and the iron sheet (9), and carrying out periodic curing to obtain a seepage test piece; and (6) carrying out a seepage experiment. A seepage test piece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opening and roughness is prepared using the method, such that the influence of a combination of roughness and the degree of opening on seepage is studied, and changes and the degree of opening of a structural plane of a micro-fracture in a seepage experiment are recorded, thereby being able to better study fracture expansion and grouting problems.

Inventors:
QIAO WEIGUO (CN)
QIN JUNLING (CN)
ZHANG SHUAI (CN)
DING ZHENHUI (CN)
GAO YINGZE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125952
Publication Date:
March 12, 2020
Filing Date:
December 30, 2018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UNIV SHANDONG SCIENCE & TECH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G01N15/08; G01N1/36
Foreign References:
CN105319113A2016-02-10
CN102252951A2011-11-23
CN103487569A2014-01-01
CN107807084A2018-03-16
CN105158039A2015-12-16
JP2006053083A2006-02-23
Attorney, Agent or Firm:
QINGDAO ZHIDILINGCHUANG PATENT AGENCY CO., LTD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步 骤:

( 1) 将混凝土浆液注入第一模具中, 所述第一模具设置有垫板, 其 中每两个第一模具设置有一组垫板; 经过周期养护后拆除第一模具, 得到一组初始试块;

(2) 取 1个初始试块, 在所述初始试块的垫板接触面一侧加工凹槽, 在所述凹槽内布设光纤光栅传感器; 将一组初始试件的垫板接触面一 侧贴合组成核心试块; 打磨所述核心试块的侧表面;

(3) 在所述核心试块的两端插入铁片, 使用防水胶将核心试块侧面 的缝隙密封;

(4) 将所述核心试块放入第二模具中, 所述光纤光栅的导线从第二 模具的导孔中导出, 将混凝土浆液注入第二模具中, 进行短期养护;

(5) 拆除所述第二模具和铁片, 进行周期养护, 得到渗流试件;

(6) 进行渗流实验。

[权利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件的方法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具包括底座、 垫板、 侧壁、 插板和固定螺 栓; 所述第二模具包括底座、 侧壁、 插板、 固定螺栓, 所述插板上设 置有导孔。

[权利要求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件的方法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板每两个为一组, 垫板的表面粗糙, 每组垫板 的粗糙度曲线相互配合; 所述垫板的粗糙度曲线根据结构面标准粗糙 程度剖面情况对照表设置, 使用结构面纵部剖面仪确定粗糙度。

[权利要求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件的方法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期养护的养护时间为 25~30天, 所述短期养护 的养护时间为 1~3天; 所述养护在养护箱或养护室内进行。

[权利要求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件的方法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光纤光栅的直径, 凹槽的宽度等 于光纤光栅直径的 1~2倍; 所述光纤光栅在凹槽内均匀布置。

[权利要求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件的方法 ,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片的厚度为 0.05~0.3mm, 铁片的宽度等于初 始试块的宽度; 所述铁片插入核心试块的深度为 4~5cm。

[权利要求 7]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 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2) 中, 打磨核心试块的侧表面 具体是通过打磨增大侧表面的粗糙度。

[权利要求 8]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 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4) 中, 在所述第二模具的内表 面涂抹脱模剂, 混凝土浆液倒入第二模具后将第二模具放置在振动台 上, 再次倒入混凝土浆液, 加满混凝土浆液后刮平上表面, 用保鲜膜 覆盖上表面。

[权利要求 9]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 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6) 中的渗流实验包括扩缝特性 实验和浆液渗流实验。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岩石渗流实验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制备可监测微裂隙的渗流试件 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矿山、 隧道、 水电站等地下工程的富水破碎岩体的治理中, 采用注浆方法, 对 受注围岩进行加固并起到堵水的作用, 改善其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提升 围岩承载能力和隔水性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深井围岩微裂隙复合含水层 的治理中, 研究岩石微裂隙注浆堵水技术需要进行渗流实 验, 在渗流实验中渗 流试件的制作至关重要, 并且渗流实验中不能监测微裂隙的结构面变形 情况和 开度情况。 为了制备含有不同开度、 不同粗糙度的渗流试块, 研究微裂隙的开 度和粗糙度相互耦合对渗流的影响, 并监测渗流对微裂隙的结构面变形和开度 情况的影响, 从而能够更好的研究裂隙扩张和注浆问题, 需要对现有的试件制 作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概述

技术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3] 为解决渗流实验中不能监测微裂隙的结构面变 形情况和开度情况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 流试件的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 下。

[0004] 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件的方法 , 其特征在于, 包括步骤:

[0005] ( 1) 将混凝土浆液注入第一模具中, 所述第一模具设置有垫板, 其中每两个 第一模具设置有一组垫板; 经过周期养护后拆除第一模具, 得到一组初始试块

[0006] (2) 取 1个初始试块, 在所述初始试块的垫板接触面一侧加工凹槽, 在所述凹 槽内布设光纤光栅传感器; 将一组初始试件的垫板接触面一侧贴合组成核 心试 块; 打磨所述核心试块的侧表面;

[0007] (3) 在所述核心试块的两端插入铁片, 使用防水胶将核心试块侧面的缝隙密 封;

[0008] (4) 将所述核心试块放入第二模具中, 所述光纤光栅的导线从第二模具的导 孔中导出, 将混凝土浆液注入第二模具中, 进行短期养护;

[0009] (5) 拆除所述第二模具和铁片, 进行周期养护, 得到渗流试件;

[0010] (6) 进行渗流实验。

[0011] 优选的是, 第一模具包括底座、 垫板、 侧壁、 插板和固定螺栓; 所述第二模具 包括底座、 侧壁、 插板、 固定螺栓, 所述插板上设置有导孔。

[0012] 进一步优选的是, 垫板每两个为一组, 垫板的表面粗糙, 每组垫板的粗糙度曲 线相互配合; 所述垫板的粗糙度曲线根据结构面标准粗糙程 度剖面情况对照表 设置, 使用结构面纵部剖面仪确定粗糙度。

[0013] 优选的是, 周期养护的养护时间为 25~30天, 所述短期养护的养护时间为 1~3天 ; 所述养护在养护箱或养护室内进行。

[0014] 优选的是, 凹槽的深度等于光纤光栅的直径, 凹槽的宽度等于光纤光栅直径的 1~2倍; 所述光纤光栅在凹槽内均匀布置。

[0015] 优选的是, 铁片的厚度为 0.05~0.3mm, 铁片的宽度等于初始试块的宽度; 所述 铁片插入核心试块的深度为 4~5cm。

[0016] 进一步优选的是, 步骤 (2) 中, 打磨核心试块的侧表面具体是通过打磨增大 侧表面的粗糙度。

[0017] 进一步优选的是, 步骤 (4) 中, 在所述第二模具的内表面涂抹脱模剂, 混凝 土浆液倒入第二模具后将第二模具放置在振动 台上, 再次倒入混凝土浆液, 加 满混凝土浆液后刮平上表面, 用保鲜膜覆盖上表面。

[0018] 进一步优选的是, 步骤 (6) 中的渗流实验包括扩缝特性实验和浆液渗流实 验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0] ( 1) 利用该方法制备不同开度、 不同粗糙度的渗流试块, 进而研究微裂隙的 开度和粗糙度相互耦合对渗流的影响, 同时通过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监测渗流 对微裂隙的结构面变形和开度的影响, 为深井围岩微裂隙扩缝、 注浆问题的解 决提供有力依据。

[0021] (2) 通过使用配合的垫板, 使一组初始试块能够实现配合, 在加工凹槽后能 够将两块初始试块贴合; 插入铁片后在两个初始试块中间形成缝隙, 使用防水 胶将侧面封堵; 在第二模具上设置有导孔, 方便光纤光栅的导线伸出。

[0022] (3) 通过周期性养护能够保证试块的完整性, 在养护箱内实现养护便于控制 温度和湿度, 从而更为准确的判断试件的干燥情况。

[0023] 另外通过本方法制作渗流试块具有可重复制作 , 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制作不 同的试件, 通过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两组模具完成了试件 的制作, 该方法还具 有制作简单, 操作性强, 试件性能好, 试件使用方便等优点。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24] 图 1是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件的方法 流程图;

[0025] 图 2是第一模具的正视图;

[0026] 图 3是第一模具的侧视图;

[0027] 图 4是第一模具的俯视图;

[0028] 图 5是第一模具的剖视图;

[0029] 图 6是一组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 7是核心试块结构示意图;

[0031] 图 8是第二模具的侧视图;

[0032] 图 9是第二模具的正视图;

[0033] 图 10是第二模具的俯视图;

[0034] 图中: 1-底板; 2 -插板; 3 -固定螺栓; 4 -侧壁; 5 -垫板; 6 -导孔; 7 -光纤光栅传 感器; 8 -核心试块; 9 -铁片。

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35] 结合图 1至图 9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 流试件的方 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36] 实施例一

[0037] 一种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件的方法 具体包括步骤:

[0038] ( 1) 将混凝土浆液注入第一模具中, 第一模具设置有垫板, 其中每两个第一 模具设置有一组垫板。 经过周期养护后拆除第一模具, 得到一组初始试块。

[0039] 第一模具包括底座 1、 垫板 5、 侧壁 4、 插板 2和固定螺栓 3, 垫板设置在底座上 , 第一模具的垫板 5每两个为一组, 垫板 5的表面粗糙, 其粗糙度按照结构面标 准粗糙度的标准轮廓曲线设置, 每组垫板 5的粗糙度曲线相互配合; 或者两块垫 板完全相同, 使用时两块垫板反向放置使用, 从而保证一组内的两块初始试块 能够很好的卡合。 周期养护的养护时间为 25~30天, 一般取 28天作为养护周期, 养护在养护箱或养护室内进行。

[0040] (2) 取 1个初始试块, 在初始试块的垫板接触面一侧加工凹槽, 在凹槽内布设 光纤光栅传感器 7。 将一组初始试件的垫板 5接触面一侧贴合组成核心试块 8 ; 打 磨所述核心试块 8的侧表面。

[0041] 开设凹槽时, 在垫板接触面一侧沿试件长度方向居中布置, 保证凹槽的深度等 于光纤光栅的直径, 凹槽的宽度等于光纤光栅直径的 1~2倍, 光纤光栅在凹槽内 均匀分散布置。 打磨核心试块的侧表面, 具体是通过打磨增大侧表面的粗糙度 , 从而保证在第二模具中注入混凝土时核心试块 8与混凝土浆液更好的接触凝固 组成一个整体。

[0042] (3) 在核心试块 8的两端插入铁片, 使用防水胶将核心试块侧面的缝隙密封。

[0043] 其中铁片的厚度为 0.05~0.3mm, 铁片的宽度等于初始试块的宽度, 铁片插入核 心试块 8的深度为 4~5cm。

[0044] (4) 将核心试块放入第二模具中, 光纤光栅的导线从第二模具的导孔中导出

, 将混凝土浆液注入第二模具中, 进行短期养护。

[0045] 第二模具包括底座 1、 侧壁 4、 插板 2和固定螺栓 3 , 插板 2上设置有导孔 6。 短期 养护的养护时间为 1~3天, 一般取 48小时, 养护在养护箱或养护室内进行。 在第 二模具的内表面涂抹脱模剂, 混凝土浆液倒入第二模具后将第二模具放置在 振 动台上, 再次倒入混凝土浆液, 加满混凝土浆液后刮平上表面, 用保鲜膜覆盖 上表面。

[0046] (5) 拆除所述第二模具和铁片, 进行周期养护, 得到渗流试件。 一般取 28天 作为养护周期, 养护在养护箱或养护室内进行。

[0047] (6) 进行渗流实验, 其中渗流实验包括扩缝特性实验和浆液渗流实 验。

[0048] 实施例二

[0049] 当制备一组可监测微裂隙渗流试件, 取渗流试件的外形尺寸为 300*100*100mm 时, 需要的材料和制备模具选择如下, 根据实验室正交试验原理, 确定细砂岩 相似材料包括水泥、 砂、 铁粉和水, 其质量配比为 1 : 1.5: 0.78: 0.83, 使用减 水剂的用量为水泥用量的 1.5% ; 第一模具的内尺寸为 300*30*30mm, 第二模具 的内尺寸为 300*100*100mm。 制备一块含有开度为 lOOpm、 粗糙度系数为 1的含 有可监测性微裂隙类细砂岩渗流试件。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含有可监测性微裂隙 的渗流试件:

[0050] ( 1) 用天平、 电子秤和量筒等实验仪器在实验室内称量实验 所需材料, 称取 的水泥、 砂和铁粉在搅拌机内进行搅拌 3min, 用量筒量取水, 在搅拌机内加入 水, 再进行搅拌 3min; 在搅拌机内加入减水剂后再搅拌 3min。

[0051] 第一模具中更换一组粗糙度系数为 1的垫板 5, 当制备粗糙度系数为 2的含有可 监测性微裂隙渗流试件时, 更换一组粗糙度系数为 2的垫板 5 , 其中垫板 5根据需 要制备的试件粗糙度要求进行更换, 所以可以制备多种粗糙度标准的试件, 进 而可以研究粗糙度对渗流实验的影响。 在第一模具的内壁均匀涂抹一层机械润 滑油, 将混凝土浆液注入第一模具中, 待模具装满后, 将模具放到振动台上震 动 30s, 若模具内混凝土浆液下降到模具上沿以下, 则再次加入混凝土浆液, 并 将第一模具放到振动台上重复震动, 重复上述步骤, 直至混凝土浆液和第一模 具上沿齐平, 然后刮平混凝土浆液的上表面, 采用保鲜膜覆盖上表面。 使用一 组第一模具完成上述操作, 经过周期养护后拆除第一模具, 得到一组初始试块 。 制作完成后, 在温度 20°C±2°C、 相对湿度 95%以上的养护箱或养护室内养护 2 8天后, 拆除模具, 一组初始试块制备完成。 [0052] (2) 取 1个初始试块, 在初始试块的垫板接触面一侧加工凹槽, 在凹槽内布设 光纤光栅传感器 7 , 使用防水胶将光纤光栅传感器 7固定在凹槽内。 开始凹槽时 , 在垫板接触面一侧沿试件长度方向居中布置, 保证凹槽的深度等于光纤光栅 的直径, 凹槽的宽度等于光纤光栅直径的 1~2倍, 光纤光栅在凹槽内均匀分散布 置。 将一组初始试件的垫板接触面一侧贴合组成核 心试块, 打磨核心试块的侧 表面至表面粗糙。

[0053] (3) 在核心试块的两端插入铁片 9 , 使用防水胶将核心试块侧面的缝隙密封。

核心试块两端的缝隙中垫入厚度为 10(Vm的薄铁片, 使核心试块 8内部形成一条 开度与薄铁片厚度一致的微裂隙, 使用防水胶将核心试块 8两侧面的缝隙在试块 表面密封, 薄铁片插入核心试块缝隙的深度为 4~5cm, 铁片宽度与初始试块的宽 度一致。 当制备开度为 15(Vm的可监测性微裂隙类细砂岩渗流试件时, 通过更换 薄铁皮的厚度, 从而调整渗流试件的开度, 从而在渗流实验中研究开度对渗流 实验的影响。

[0054] (4) 在第二模具内壁均匀涂抹一层脱模剂, 将核心试块放入第二模具中, 光 纤光栅的导线从第二模具的导孔 6中导出。 将混凝土浆液注入第二模具中, 进行 短期养护。 将混凝土浆液注入第二模具中, 待第二模具装满后, 将第二模具放 到振动台上震动 30s, 若第二模具内混凝土浆液下降到第二模具上沿 以下, 则再 次加入混凝土浆液, 并将第二模具放到振动台上重复震动, 重复上述步骤, 直 至混凝土浆液和第二模具上沿齐平, 然后刮平混凝土浆液的上表面, 采用保鲜 膜覆盖上表面。 进行短期养护, 短期养护室在在温度 20°C±2°C、 相对湿度 95% 以上的养护箱或养护室内养护 48小时。

[0055] (5) 短期养护完成后, 拆除第二模具和铁片, 进行周期养护, 即再将试块放 在温度 20°C±2°C、 相对湿度 95%以上的室内养护 28天, 含有开度为 lOOpm、 粗糙 度系数为 1的可监测性微裂隙类细砂岩渗流试件制备完 , 得到渗流试件。

[0056] (6) 进行微裂隙渗流特性试验包括扩缝特性试验和 浆液渗流实验。

[0057] 当然,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 本技 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 出的变化、 改型、 添加或替换, 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