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THOD AND SYSTEM FOR OBTAINING CHANNEL INFORMATION, AND BASE STATION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157217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method,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for obtaining channel information is provid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wherein, the method includes: a terminal transmits a first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PMI) and a second PMI to a base station; said first PMI is a PMI1 corresponding to the whole S subbands in the total bandwidth and corresponds to the codeword W1 in the first codebook; the second PMI is a PMI2 corresponding to the whole S subbands in the total bandwidth and corresponds to the codeword W2 in the second codebook, or the second PMI are X PMI2is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a single subband and respectively correspond to the codewords W2is in the second codebook; and the base station obtains the codeword W1 and the codeword W2 or W2i and figures out the channel information of the whole S subbands in the total bandwidth or the channel information of each relevant subband among the S subbands.

Inventors:
LI YU NGOK (CN)
CHEN YIJIAN (CN)
XU JUN (CN)
YAN WENJUN (CN)
XU QIANZ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75779
Publication Date:
December 22, 2011
Filing Date:
June 15,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ZTE CORP (CN)
LI YU NGOK (CN)
CHEN YIJIAN (CN)
XU JUN (CN)
YAN WENJUN (CN)
XU QIANZI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L1/06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09096708A12009-08-06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631004A2010-01-20
CN101860420A2010-10-13
CN101969366A2011-02-09
Other References: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ET AL.: "Development of two-stage feedback framework for Rel-10.", 3GPP TSG RAN WG1 #60BIS MEETING R1-101859, 12 April 2010 (2010-04-12) - 16 April 2010 (2010-04-16), pages 3 - 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AFD 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OFFICE (CN)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信道信息获取方法, 该方法包括: 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以及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所 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1并且对应于第一码本中的码字 W1 ,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对应于全 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2并且对应于第二码本中的 W2, 或者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 X 个分别对应于单独子带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 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二码本中的码字 W , 其中 X为大于 0且小于或等 于 S的整数, i为大于且 0小于或等于 X的整数; 以及 所述基站收到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和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后, 根据第一码本获得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对应的码字 W1 , 根据第 二码本获得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对应的码字 W2或 W , 根据预设的 函数 F ( Wl , W2 )计算出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信道信息或根据 F ( W1 , W2 计算出 S个子带中各相应子带的信道信息。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一码本如下表所示:

其中, T表示矩阵的转置操作, 所述 K为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一码本如下表所示:

其中, q2= (-l-j)/V5; q3=(l-j)/V5 , 以及所述 K为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一码本同时符合单极化信道和双极化信道的特征矢量模型。

5、 如权利要求 1或 2或 3所述的方法, 其中, 将对第一码本中所有码 字进行相同的行行交换后得到的码本作为第一码本使用。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二码本是适合双极化信道或单极化信道的增强扩展码本。

7、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函数 F ( A, B ) 的值为第二参数矩阵 B乘以第一参数矩阵 A的值。

8、 一种信道信息获取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终端和基站, 其中, 所述终端设置为: 向基站发送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以及第二预编码矩 阵指示符; 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 码矩阵指示符 PMI1并且对应于第一码本中的码字 W1,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2并且对应于第二 码本中的 W2, 或者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 X个分别对应于单独子带的编 码矩阵指示符 PMI 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二码本中的码字 W , 其中 X为大于 0且小于或等于 S的整数, i为大于 0且小于或等于 X的整数; 所述基站设置为: 收到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和所述第二预编码矩 阵指示符后,根据第一码本获得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对应的码字 W1, 根据第二码本获得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对应的码字 W2或 W , 根据 预设的函数 F (Wl, W2)计算出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信道信息或根据 F (Wl, W2 计算出 S个子带中各相应子带的信道信息。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系统, 其中, 所述第一码本如下表所示:

11 「ι / — H l~J] KX \U index JU index ]

12 KX ~iU index ]

13 KX ~iU index ]

14 KX \U index ~jU index ]

15 「1 l~J i

[ 3 _ KX \ ^ index ^ index ] 其中, T表示矩阵的转置操作, 以及所述 K为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10、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系统, 其、 · 1^ , 所述第一码本如下表所示:

、·

12 「ι — H / l~J] ]

13 KX \U index X Uindex ]

14 「i — H / l~J] K X [ Uindex J X Uindex ]

15 「i l~j - / ^ [Uindex - Uindex\ 其中, q2=(-l-j)/V5;q3=(l-j)/V5, 以及所述 K为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11、 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 其设置为: 接收终端向基站发送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以 及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并将接收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以及第二 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发送给信道信息获取模块; 其中, 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 示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1并且对应于第 一码本中的码字 W1, 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 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2并且对应于第二码本中的 W2,或者第二预编码矩 阵指示符是 X个分别对应于单独子带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 并且分别对应 于第二码本中的码字 W , 其中 X为大于 0且小于或等于 S的整数, i为大 于 0且小于或等于 X的整数; 以及 信道信息获取, 其设置为: 根据第一码本获得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 符对应的码字 W1, 根据第二码本获得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对应的码 字 W2或 W , 根据预设的函数 F (Wl, W2)计算出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 的信道信息或根据 F (Wl, W2J计算出 S个子带中各相应子带的信道信息。

12、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第一码本如下表所示:

其中, T表示矩阵的转置操作, 以及所述 Κ为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13、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第一码本如下表所F:

其中, q2=(-l-j)/V5;q3=(l-j)/V5, 以及所述 K为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14、 如权利要求 11或 12或 13所述的基站, 其中, 将对第一码本中所有码字进行相同的行行交换后得到的码本作为第一码 本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 以及一种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基站, 以及一种信道信息获取 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 发送端和接收端釆取空间复用的方式使用多根 天线来 获取更高的速率。 相对于一般的空间复用方法, 一种增强的技术是接收端反 馈给发送端信道信息, 发送端根据获得的信道信息使用发射预编码技 术, 可 以极大地提高传输性能。 在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Single User Multi-input Multi-output, 简称 SU-MIMO )技术中, 直接使用信道特征矢量信息进行预 编码; 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Multi User Multi-input Multi-output, 简称 MU-MIMO ) 中, 需要使用比较准确的信道信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简称 3GPP )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简称 LTE ) 系统中, 信道信息的反馈主要 是利用较简单的单一码本的反馈方法,而 MIMO的发射预编码技术的性能更 依赖于码本反馈的准确度。 基于码本的信道信息量化反馈的基本原理简要 阐述如下: 假设有限反馈信道容量为 Sbps/Hz, 那么可用的码字的个数为 = 2 3 个。 信道矩阵的特征矢量空间经过量化构成码本空 间 = { ,7^ ^}。 发射端与 接收端共同保存或实时产生此码本 9t (发射端和收收端相同) 。 对需要反馈 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简称 CSI )的信道 H, 接收端根据 一定准则从码本空间 9t中选择一个与信道 H最匹配的码字 , 并将该码字 的序号 (码字序号)反馈回发射端。 这里, 码字序号称为码本中的预编码矩 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简称 PMI )。 发射端根据此序号 找到 相应的预编码码字 从而也获得相应的信道信息, 表示了信道的特征矢 量信息。 一般来说码本空间 9t可以进一步地被划分为多个秩( Rank )对应的码本, 每个 Rank下会对应多个码字来量化该 Rank下信道特征矢量构成的预编码矩 阵。 由于信道的 Rank和非零特征矢量个数是相等的, 因此, 一般来说 Rank 为 N时码字都会有 N列。 所以, 码本空间 91可按 Rank的不同分为多个子码 本, 如表 1所示。 表 1、 码本按 Rank分为多个子码本示意表

其中, 在 Rank>l时需要存储的码字都为矩阵形式。 LTE协议中的码本 就是釆用的这种码本量化的反馈方法。 LTE下行 4发射天线码本如表 2所示 下,实际上 LTE中预编码码本和信道信息量化码本含义是一 样的。在下文中 , 为了统一起见, 矢量也可以看成一个维度为 1的矩阵。

其中 „ = / - 2 Μ „ / Μ η , ι 为单位阵, 表示矩阵 的第 列矢量。

Wl h ' h ' ^»表示矩阵 W k 的第 2 , ... , j n 列构成的矩阵 , 表示 u n 的共轭转置矩阵; 以及 n表示序号, 取值为 0~15。 在 LTE的标准中, 信道信息的最小反馈单位是子带 (Subband ) , 信道 信息可以是对应一个子带、 多个子带、 或者是全部子带的。 一个子带由多个 资源块( Resource Block,简称 RB )组成,每个 RB由多个资源要素( Resource Element, 简称 RE )组成。 RE为 LTE中时频资源的最小单位, 高级长期演 进(LTE- Advanced, 简称 LTE-A ) 系统中沿用了 LTE的资源表示方法。 较 少的几个子带可以称为多子带 ( Multi-Subband ) , 较多个子带可以称为宽子 带 (Wideband ) 。 下面介绍一些 LTE中与信道信息反馈的内容,重点需关注的内 容是预编 码矩阵指示符(PMI )信息。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包括: 信道质量指示 (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简 称 CQI )、秩指示符( Rank Indicator,简称 RI )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简称 PMI ) 。 其中, CQI为衡量下行信道质量好坏的一个指标。 在 36-213协议中 CQI 用 0 ~ 15的整数值来表示,分别代表了不同的 CQI等级, 不同 CQI对应着各 自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码率(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简称 MCS ) 。

RI用于描述空间独立信道的个数, 对应信道响应矩阵的秩。 在开环空间 复用和闭环空间复用模式下, 需要 UE反馈 RI信息, 其他模式下不需要反馈 RI信息。 信道矩阵的秩和层数对应。

PMI信息是描述信道的特征矢量信息的, UE上报给基站可以使得基站 更好的进行预编码。 PMI使用码本反馈的形式。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 LTE-A系统中对谱效率有了更高的需求, 因此天 线也增加到了 8根, 对此需要设计 8发射天线码本反馈进行信道信息的量化 反馈。 8 天线时, 一种应用形式是使用双极化天线(其他应用形 式也有其他 的发射天线配置) , 因此需要设计适合双极化信道的码本和适合单 极化信道 的码本。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思想为: 改变传统的构造一个 8 天线码本进行子带

PMI信道信息的反馈,取而代之的是 UE反馈一个长期的信道信息 PMI1 ,基 站从一个码本 C1中找到对应的码字 WPMI1 , UE还反馈一个 PMI2, 基站从 另外一个码本 C2中找到对应的码字 WPMI2, 并利用函数关系结合 WPMI1 和 WPMI2, 共同构成一个 8天线的矩阵表征信道信息。 PMI1 可以配置为长期的反馈或宽子带 (Wideband ) 的共用的反馈, 表 征宽带和 /或长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的精度较低的信道 息, PMI2 配置为短 期或单个子带的反馈, 增强信道信息精度, 这样可以有效的在信道相关性较 强的低 Rank情况下节约开销。 一种现有的 C1设计为:使用 16个 8维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 简称 DFT ) 矢量码字, DFT 矢量码字的模型可以表示为:

—1 e ]a e ]2a · · e J(N '- 1)a N t = 8 , a e (θ,2π) , 通过选择均匀分布的 16个", 可以得到 16个均匀分布的 8维 DFT码字。 这种技术的缺点在于 16个 DFT码字是根据单极化天线的相关信道情况 (如图 1所示) 中相邻天线间总是相差一个相位值来建立模型 设计的, 虽然 非常适合单极化信道, 但并不适合双极化天线配置的情况。 另外 16个 DFT 码字中的元素不满足 8位相移键控 ( Phase Shift Keying, 简称 PSK )特性。 另外不够统一的 CI设计, 对于 C2, 也就只能针对单极化天线设计增强 码本, 为实际应用带来很大的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站, 以及一种信道信息获取方法 及系统, 有效的支持 8发射天线码本反馈的实施情况, 提高系统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获取方法, 该方法 包括: 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以及第 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所 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1并且对应于第一码本中的码字 W1 ,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对应于全 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2并且对应于第二码本中的 W2, 或者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 X 个分别对应于单独子带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 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二码本中的码字 W , 其中 X为大于 0且小于或等 于 S的整数, i为大于且 0小于或等于 X的整数; 以及 所述基站收到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和所 述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后, 根据第一码本获得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对应的码字 W1 , 根据第 二码本获得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对应的 码字 W2或 W , 根据预设的 函数 F ( Wl , W2 )计算出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信道信息或根据 F ( W1 , W2 计算出 S个子带中各相应子带的信道信息。 上述方法中, 所述第一码本如下表所示:

5 「i l ~ j - / 「 f

KX \}^ index ^ index \

6 「i l + J ,■ 「 f

[ 3 _ KX \}^ index ^ index \

Γ, -1 + . 1 + 「 f

7 [ fl J V2 _ KX \}^ index ^ index \ χ 1 + 7 1 + 7'"

8 ^index

_ -Jl -Jl _ K X L ^index J J

9 「, , -i-y -i+y"

[ 3 _ K X L ^index J ^index J

10 K X L ^index J ^index J

11 、 · K X L ^index J ^index J

、·

12 、·

KX [ U index ~J U index]

13 KX [ U index ~J U index]

14 K X L ^index J ^index J

15 「i H ■ 「

[ Ϊ /2 J _ KX \ ^ index index J 其中, T表示矩阵的转置操作, 所述 K为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上述方法中, 所述第一码本如下表所示:

6 「i — H / l ~ J ] K X [ U i„dex ~J X U index]

7 K X [ U i„dex U index\

8 [1 1 1 1] K X [ U i„dex M index ]

9 [i -i - ] K X \ U index X U index ]

10 [1 -1 1 -1] K X \ U index j X U index ]

11 [i -j -i A K X \ U index ~ U index \

12 「i — H / Κ χ ^ index M index ]

13 K X \ U index X U index ]

14 「i — H / l ~ J ] K X \ U index j X U index ]

15 K X \ U index ~ U index \ 其中, q2=(-l-j)/V5;q3=(l-j)/V5, 以及所述 K为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上述方法中, 所述第一码本同时符合单极化信道和双极化信 道的特征矢 量模型。

上述方法中, 将对第一码本中所有码字进行相同的行行交换 后得到的码 本作为第一码本使用。 上述方法中, 所述第二码本是适合双极化信道或单极化信道 的增强扩展 码本。 上述方法中, 所述函数 F (A, B)的值为第二参数矩阵 B乘以第一参数 矩阵 A的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获取系统, 所述 系统包括终端和基站, 其中, 所述终端设置为: 向基站发送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以及第二预 编码矩 阵指示符; 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 码矩阵指示符 PMI1并且对应于第一码本中的码字 W1,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2并且对应于第二 码本中的 W2, 或者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 X个分别对应于单独子带的编 码矩阵指示符 PMI 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二码本中的码字 W , 其中 X为大于 0且小于或等于 S的整数, i为大于 0且小于或等于 X的整数; 所述基站设置为: 收到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和所述第二预 编码矩 阵指示符后,根据第一码本获得所述第一预编 码矩阵指示符对应的码字 W1, 根据第二码本获得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对应的码字 W2或 W , 根据 预设的函数 F (Wl, W2)计算出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信道信息或根据 F

1 ^ >

(Wl, W2 计算出 S个子带中各相应子带的信道信息。 上述系统中, 所述第一码本如下表所 、示· :

索引 U index 码字

0 [1 1 1 1]

K X ^ index U index ]

1 [1 -J -i A K X [ U index U index ]

2 [1 -1 1 -1] K X [ U i n a ex M index ]

3 [i J -i -A KX index ^ index ]

4 「1 — H / K X [ U i„dex ~ U index ]

5 「1 l ~ j - / K X [ U i„dex ~ U index ]

6 「1 l + J ,■

[ 3 _ K X [ U i„dex ~ U index ]

Γ, -1 + . 1 +

7

[ fl J V2 _ K X [ U i„dex ~ U index ] χ 1 + 7 1 + 7'"

8 K X \ U index J U index ]

_ -Jl -Jl _

9 「, , -i-y -i+y"

[ 3 _ K X \ U index J U index ]

10 K X \ U index J U index ] 11 「ι / — H l ~ J ] K X \ U index J U index ]

12 KX ~i U index ]

13 KX ~i U index ]

14 K X \ U index ~j U index ]

15 「1 l ~J i

[ 3 _ KX \ ^ index ^ index ] 其中, T表示矩阵的转置操作, 以及所述 K为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上述系统中, 所述第一码本如下表所示:

、 ·

、·

12 「ι — H / l ~ J ] ]

13 K X \ U index X U index ]

14 「i — H / l ~ J ] K X [ U index J X U index ]

15 「i l ~ j - / 其中, q2= (-l-j)/V5; q3=(l-j)/V5 , 以及所述 K为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 其设置为: 接收终端向基站发送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以 及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并将接收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以及第 二 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发送给信道信息获取模块; 其中, 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 示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1并且对应于第 一码本中的码字 W1 , 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 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2并且对应于第二码本中的 W2,或者第二预编码矩 阵指示符是 X个分别对应于单独子带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 并且分别对应 于第二码本中的码字 W , 其中 X为大于 0且小于或等于 S的整数, i为大 于 0且小于或等于 X的整数; 以及 信道信息获取, 其设置为: 根据第一码本获得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 符对应的码字 W1 , 根据第二码本获得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对应的码 字 W2或 W , 根据预设的函数 F ( Wl , W2 )计算出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 的信道信息或根据 F ( Wl , W2J计算出 S个子带中各相应子带的信道信息。 上述基站中, 所述第一码本如下表所示:

3 [i -i - ] K γ

_ u ind ,ex index J

4 「i H / K ^ index index J

5 「i l ~ j - / K ^ index index J

6 「i l + J ,■

[ 3 _ K ^ index index J

Γ, -1 + . 1 +

7 K

[ fl J V2 _ ^ index index J

χ 1 + 7 1 + 7' "

8 K

_ -Jl -Jl _ . M index J ^ index J

1 i '— ,國

9 「, , -i-y -i+y "

[ 3 、 · _ K . M index J ^ index J

、·

、·

10 K . M index J ^ index J

1 1 K . M index J ^ index J

12 K ^ index index J

13 K ^ index index J

14 K . M index J ^ index J

15 「1 l ~ J i K u

[ 3 _ . i.nd ,ex J U index ] 其中, T表示矩阵的转置操作, 以及所述 K为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上述基站中, 所述第一码本如下表所示:

其中, q2= (-l-j)/V5; q3=(l-j)/V5 , 以及所述 K为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上述基站中, 将对第一码本中所有码字进行相同的行行交换 后得到的码 本作为第一码本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用了既适合双极化信道 又适合单极化信道的多码本 联合反馈方式, 并使用了既适合单极化信道又适合双极化信道 的第一码本, 有效的支持 8发射天线码本反馈的实施情况, 提高了系统性能, 并兼容各种 第二码本的增强方法。

附图概述 图 1是单极化天线下对应的 16个码字与最理想的 16个 DFT码字形成的 波束的性能比较示意图;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信息获取方法的示意 。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 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 组合。 如图 2所示, 本实施例的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以及第 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所 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1并且对应于第一码本中的码字 W1 ,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对应于全 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2并且对应于第二码本中的 W2, 或者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 X 个分别对应于单独子带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 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二码本中的码字 W , 其中 X为大于 0且小于或等 于 S的整数, i为大于 0且小于或等于 X的整数; 以及 基站收到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和所述第 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后, 根据第一码本获得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对应的码字 W1 , 根据第二码 本获得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对应的码字 W2或 W , 根据预设的函数 F ( Wl , W2 )计算出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信道信息或根据 F ( Wl , W¾ ) 计算出 S个子带中各相应子带的信道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码本可以如表 3所示进行设置。 表 3

2 [1 -1 1 -1] γ

KX [ ^ index index J

3 [i -i - ] γ

KX index index J

4 「i — H / x [u index index J

5 「i l ~ j - / x [u index index J

6 「i l + J ,■

[ 3 _ X [u index index J

Γ, -1 + . 1 +

7 [ fl J V2_ X [u index index J 國

Χ 1 +

8 7 1 + 7'"

_ -Jl _ X [u index

、 · -Jl J ^ index J

、·

9 「, , -i-y -i+ 、y·"

[ 3 _ X [u index J ^ index J

10 X [u index J ^ index J

11 X [u index J ^ index J

12 X index J

13 X index J

14 X [u index J ^ index J

15 「1 l ~J i

[ 3 _ J U index ] 其中, T表示矩阵的转置操作, 所述 K为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码本还可以如表 4所示进行设置。

表 4

其中, q0=(l+j)/V5;ql=(-l+j)/V5;q2=(-l-j)/V5; q3=(l-j)/V5, K为 一非零实数或复数。

使用 K取不同实数值对应的第一码本时, 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例如 K 取值为 。

2V2 本实施例中第一码本中 16个码字如图 1所示不仅仅在单极化天线下有逼 近 16个 DFT码字的性能, 在需要量化的信道信息的特征矢量空间, 二者的 覆盖是非常接近的, 符合单极化信道的特征矢量模型。 并且, 本发明中第一 码本符合双极化信道的特征矢量模型: [V qxv f , q = e i† , ^为一个相位值。 另外,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满足 8PSK特性的, 能够有效的降低复杂度。 所谓

8PSK特性是指码本中所有码字都是由以下 8PSK字母集中元素构成的,所述 的 8PSK字母集为 这样设计码本可以减少在

码字搜索时的复杂度。 将对第一码本中所有码字进行相同的行行交换 后得到的码本作为第一码 本使用。 第一码本中所有码字共同进行相同规则的行交 换都是本发明的等效 变换, 因为行码字的交换只需要对应天线编号的交换 即可, 均可达到本发明 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二码本是适合双极化信道或单极 化信道的增强扩展码本。 本实施例中信道信息获取系统中终端和基站的 功能与上述方法中一致, 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下文中将结合应用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用示例一: 对于 S个子带, UE反馈 1个针对 S个子带的 PMI1 , 和至少 1个针对某 个子带的 PMI2, 最多可以是针对 S个子带的 S个 PMI2。 本应用实例以反馈 1个 PMI2为例进行说明。 UE根据表 3所示的第一码本确定需反馈的 PMI1 指示的索引为 3 , 根据第二码本反馈一 PMI2。 第二码本为一个 3bit的单极化 DFT增强码本和双极化相位旋转增强码本的结合 码本,其包含的 8个码字为: 表 5

基站根据收到的 PMI1 从第一码本中找到对应的码字 W1 为 [1 -j -1 j 1 -j -1 j] T , 根据收到的 PMI2从第二码本中找到对应的码字 W2为:

基站进一步的根据函数 F (Wl, W2)得到信道信息: F (Wl, W2) =

=[i —j -i j —j -i j i]

应用示例二: 对于 S个子带, UE1反馈 1个针对 S个子带的 PMI1, 和至少 1个针对 某个子带的 PMI2, 最多可以是针对 S个子带的 S个 PMI2。 本应用示例以反 馈 S个 PMI2为例进行说明。 UE根据表 4所示的第一码本确定需反馈的 PMI1 指示的索引为 4, 根据表 5 所示的第二码本反馈 S 个 PMI2 即 ΡΜΙ2-1,ΡΜΙ2-2, ...... , PMI2-S。基站根据收到的 PMI1从第一码本中找到对 应的码字 W1为 ± ,■ hi ,根据收到的 S个 ΡΜΙ2从第二码

J

本中找到对应的码字 W2-l,W2-2…… W2-S, 根据 F (Wl, W2-i ) = Wl χ W2-I,i=l,2...... S, 得到 S个子带的信道信息。

应用示例三: 对于 S个子带, UE反馈 1个针对 S个子带的 PMI1和 1个针对 S个子 带的 PMI2, PMI1在第一码中对应码字 Wl, PMI2在第二码中对应码字 W2, 基站根据 F (W1, W2) =W1 X W2, 得到 S个子带的信道信息。

第二码本的设置除了上述表 5所示之外, 还可以釆用其它既适合双极化 信道又适合单极化信道的码本的设置形式。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获取系统, 该系统包括终端和基站, 其 中,

所述终端设置为: 向基站发送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以及第二预 编码矩 阵指示符; 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 码矩阵指示符 PMI1并且对应于第一码本中的码字 W1 ,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 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2并且对应于第二 码本中的 W2, 或者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 X个分别对应于单独子带的编 码矩阵指示符 PMI 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二码本中的码字 W , 其中 X为大于 0且小于或等于 S的整数, i为大于 0且小于或等于 X的整数; 所述基站设置为: 收到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和所述第二预 编码矩 阵指示符后,根据第一码本获得所述第一预编 码矩阵指示符对应的码字 W1 , 根据第二码本获得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对应的码字 W2或 W , 根据 预设的函数 F ( Wl , W2 )计算出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信道信息或根据 F ( Wl , W2 计算出 S个子带中各相应子带的信道信息。 本系统中, 第一码本以及第二码本的设置可以参考如上所 述的实施例, 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 其设置为: 接收终端向基站发送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以 及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并将接收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以及第 二 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发送给信道信息获取模块; 其中, 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指 示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1并且对应于第 一码本中的码字 W1 , 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是对应于全带宽 S个子带整体 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2并且对应于第二码本中的 W2,或者第二预编码矩 阵指示符是 X个分别对应于单独子带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 并且分别对应 于第二码本中的码字 W , 其中 X为大于 0且小于或等于 S的整数, i为大 于 0且小于或等于 X的整数; 以及 信道信息获取模块, 其设置为: 根据第一码本获得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 指示符对应的码字 W1 , 根据第二码本获得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对应 的码字 W2或 W , 根据预设的函数 F ( Wl , W2 )计算出全带宽 S个子带 整体的信道信息或根据 F ( Wl , W2 计算出 S个子带中各相应子带的信道 信息。 本基站中, 第一码本以及第二码本的设置可以参考如上所 述的实施例, 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 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 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 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 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 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 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 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如只读 存储器、 磁盘或光盘等。 可选地, 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 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 相应地,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 /单元可以釆用 硬件的形式实现, 也可以釆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本发明不限制于任 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使用了既适合双极化信道又适合单极化 信道的多码本联合反馈方 式, 并使用了既适合单极化信道又适合双极化信道 的第一码本, 有效的支持 8发射天线码本反馈的实施情况, 提高了系统性能, 并兼容各种第二码本的 增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