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INSTANT MESSAGING AMONG PERSONS TRAVELING TOGETHER, TRAVEL TOGETHER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ONTENT RECOMMENDATION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6/165547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method for realizing instant messaging among persons traveling together is provid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obtaining position information and timestamp of a user by a mobile terminal of the user; performing travel together analysis for a plurality of users, and obtaining persons traveling together with the user; building a chat channel for persons traveling together automatically, and realizing instant messaging among the user and the current persons traveling together. And, a method for realizing travel together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ontent recommendation is provide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obtaining position information and timestamp of a user by a mobile terminal of the user; performing travel together analysis for a plurality of users, and obtaining travel together data of the user and other persons; performing the content recommend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ravel together data; and/or displaying the travel together data on the mobile terminal of the user, and realizing the travel together information shar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search and add persons traveling together for users, and build an instant messaging channel, thus greatly facilitating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persons traveling together. At the same time, in an instant messaging instrument and a social network, travel together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travel together distance, and travel together time is shared, and the correlation/social distance between the user and other users is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travel together data, which makes the recommendation result more pertinence and continuity.

Inventors:
CAI HONGMING (CN)
WU SHULIA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6/077456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20, 2016
Filing Date:
March 26, 2016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AI HONGMI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L29/08; H04W4/02; G06F17/3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3297544A2013-09-11
CN103049538A2013-04-17
CN104796468A2015-07-22
CN104954984A2015-09-30
CN104933201A2015-09-23
CN102547556A2012-07-04
EP1953696A12008-08-06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用户移动终端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及吋间戳; 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 获得用户的同行人; 自动构建同行人聊天频道, 实现用户与当前同行人的即吋通讯。

[权利要求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获得用户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定位方法:

通过卫星定位系统, 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通过位置服务, 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同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根据用户的位置坐标点及吋间戳, 生成用户轨迹。 对多个用户轨迹进 行轨迹相似度分析, 获得吋空间维度上轨迹相似度达到同行匹配标准 的同行轨迹及对应的同行人;

根据用户多个连续吋刻的位置信息, 获得各个吋刻的相邻联系人; 以 各个吋刻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作为用户的同行人;

根据用户多个零散吋刻的位置信息, 获得各个吋刻的相邻联系人, 记 录用户与联系人的相邻次数; 当预设吋间窗内的相邻次数大于等于相 邻次数阈值吋, 判断联系人为同行人。

所述同行人聊天频道, 是一个以当前同行人为群成员的群聊天室。 随 着用户或其他联系人的移动, 导致有同行人发生变化吋, 同行人聊天 频道也自动更新成员清单, 仅对用户保留历史的聊天记录。

[权利要求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行匹配标准为: 轨迹的空间相似度大于预设的空间相似度阈值

; 轨迹的吋间相似度大于预设的吋间相似度阈值; 同行距离大于预设 的同行距离阈值和 /或同行吋间大于预设的同行吋间阈值; 所述同行匹配标准可统一设置, 也可以根据用户轨迹的地理区域、 吋 间段、 人群密集程度和移动速度的差异而分别设置;

所述轨迹相似度分析, 可以是用户轨迹的整体匹配, 也可以是局部匹 配;

所述多个连续吋刻的起止吋间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同行吋间阈值; 所述相邻联系人的获得方式为:计算某一吋刻吋间窗内用户所在区域 范围内的所有联系人与用户的距离, 取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相邻距 离阈值的联系人为相邻联系人;

所述相邻联系人还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筛选: 预先建立电子地图, 结合电子地图数据及用户的位置信息, 确定用户 的行进路线, 再以用户的行进路线作为搜索范围筛选出对应的相邻联 系人, 即相邻联系人与用户处在同一路线上;

判断联系人的移动方向是否与用户一致, 优先地, 相邻联系人的移动 方向与用户的移动方向的角度偏差小于等于 30度; 判断联系人的移动速度是否与用户一致, 优选地,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 度小于等于 10公里 /小吋, 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 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 5公里 /小吋;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大于 10公里 /小 吋, 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用 户平均移动速度的 30%。

[权利要求 4]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吋, 通过匹配用户同行标签进一步筛选用 户的同行人;

通过设置同行主题, 将针对不同情境的参数设置保存为不同的同行主 题, 以简化用户的设置步骤;

所述同行标签是用户预先选择或自定义的为了表述用户意愿或目的的 关键字。 优选地, 系统可以提供包括但不限于 "旅行"、 "运动"、 "购 物"、 "美食"的同行标签;

所述同行标签还可以按类别大小或归属关系分层级设置, 且支持单选 或多选;

所述同行标签的匹配模式可以是精确匹配, 也可以是模糊匹配; 所述同行主题还可以指定联系人范围, 使得系统仅对指定的人群范围 进行同行分析。

[权利要求 5] —种实现同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 骤:

通过用户移动终端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及吋间戳; 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 获得用户与其他用户的同行数据; 基于同行数据进行内容推荐; 和 /或

在用户移动终端上显示同行数据, 实现同行信息共享。

[权利要求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获得用户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定位方法:

通过卫星定位系统, 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通过位置服务, 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位置信息还进一步包括移动速度及移动方向; 所述同行数据包括同行人标识、 同行距离、 同行吋间、 同行次数和同 行轨迹;

所述同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根据用户的位置坐标点及吋间戳, 生成用户轨迹。 对多个用户轨迹进 行轨迹相似度分析, 获得吋空间维度上轨迹相似度达到同行匹配标准 的同行轨迹及对应的同行人, 两两计算用户与同行人的同行距离和同 行吋间;

根据用户多个连续吋刻的位置信息, 获得各个吋刻的相邻联系人。 以 各个吋刻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作为用户的同行人, 两两计算用户与 同行人的同行距离和同行吋间;

根据用户多个零散吋刻的位置信息, 获得各个吋刻的相邻联系人, 记 录用户与联系人的相邻次数; 当预设吋间窗内的相邻次数大于等于相 邻次数阈值吋, 判断联系人为同行人, 记录用户与同行人的同行次数 所述基于同行数据进行内容推荐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

向用户推荐满足同行推荐标准的同行人清单;

向用户推荐满足同行推荐标准的同行人所共享或感兴趣的内容; 至少以同行数据作为一项计算基数对内容进行评价, 并将评价分值大 于等于评价阈值的内容推荐给用户;

向用户推荐同行活动内容吋, 同吋附加满足同行推荐标准的同行人的 参与情况, 并随吋更新。

[权利要求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同行匹配标准为: 轨迹的空间相似度大于预设的空间相似度阈值 ; 轨迹的吋间相似度大于预设的吋间相似度阈值; 同行距离大于预设 的同行距离阈值和 /或同行吋间大于预设的同行吋间阈值。

所述多个连续吋刻的起止吋间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同行吋间阈值; 所述相邻联系人的获得方式为:计算某一吋刻吋间窗内用户所在区域 范围内的所有联系人与用户的距离, 取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相邻距 离阈值的联系人为相邻联系人;

所述相邻联系人还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筛选: 预先建立电子地图, 结合电子地图数据及用户的位置信息, 确定用户 的行进路线, 再以用户的行进路线作为搜索范围筛选出对应的相邻联 系人, 即相邻联系人与用户处在同一路线上;

判断联系人的移动方向是否与用户一致, 优先地, 相邻联系人的移动 方向与用户的移动方向的角度偏差小于等于 30度; 判断联系人的移动速度是否与用户一致, 优选地,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 度小于等于 10公里 /小吋, 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 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 5公里 /小吋;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大于 10公里 /小 吋, 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用 户平均移动速度的 30%;

所述同行推荐标准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标准: 用户与联系人的累计同行距离大于预设的同行推荐距离阈值;

用户与联系人的累计同行吋间大于预设的同行推荐吋间阈值; 用户与联系人的累计同行次数大于预设的同行推荐次数阈值。

[权利要求 8]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同行数据根据吋间段、 地理区域、 移动方式等类型进行分类统计, 并用分类标签进行标识;

基于细分类的同行数据进行内容推荐;

按同行数据由大到小的优先顺序向用户推荐内容; 可设置自动添加好友的条件: 当同行人的同行距离或同行吋间大于用 户预先设置的好友距离阈值或好友吋间阈值吋, 该同行人自动纳入用 户的同行好友名单;

可设置幵启好友同行数据显示功能, 让所有好友的用户标签上显示同 行距离, 和 /或同行吋间, 和 /或同行次数;

同行数据可以直接以数值或图表的方式显示, 也可以预先分成不同区 间, 通过等级、 星级、 称谓等间接方式显示, 还可以将同行数据的等 级与特定系列的图片关联, 通过显示不同图片的方式来表征; 可设置位置信息是否对其他用户可见。 当设置不可见吋, 则系统只会 把同行人的用户标识显示在同行人聊天频道, 但不显示具体位置和距 离; 当设置可见吋, 系统则将同行人的位置坐标或路线轨迹推送到用 户移动终端电子地图上。

可设置黑名单, 将某一联系人列为黑名单, 从而屏蔽与该联系人的同 行轨迹分析及信息共享;

可关闭同行功能, 停止共享用户位置信息。

[权利要求 9] 一种同行活动的推荐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为基础内容附加同行任务要求, 构成同行活动内容;

同行活动内容发布;

用户接受同行活动邀约; 监控用户同行数据, 进行同行活动结果判定。

[权利要求 1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一种同行活动的推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行任务要求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要求:

用户与联系人的最小同行距离;

用户与联系人的最小同行吋间;

启动同行分析的位置范围;

启动同行分析的吋间范围;

同行路线的节点坐标;

同行人数范围;

所述同行任务要求可由系统根据活动类型进行统一设置, 也可以由用 户自行设置。

所述同行活动内容发布步骤中, 同行活动内容正式发布生效吋, 系统 将自动生成具有唯一性的活动标识号, 作为本活动的同行标签。 所述用户接受同行活动邀约步骤中, 当用户确认接受活动任务吋, 系 统即为用户勾选对应的同行标签 (即活动标识号)。

所述系统监控用户同行数据, 进行结果判定步骤中, 系统根据同行任 务要求, 对多个用户的同行数据进行分析, 判断是否达成同行任务要 求, 如果达成则保存活动达成记录。

所述基础内容预先可不公幵或仅部分公幵, 只有活动达成, 参与用户 才能解锁或下载基础内容。

[权利要求 11]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移动终端和服务器, 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或无线通讯网络 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交换;

其中移动终端包括:

定位模块, 用于通过卫星定位系统, 获得移动终端的卫星定位信息; 通讯模块, 可通过 GPRS、 CDMA、 3G、 4G、 5G、 WIFI、 蓝牙等移 动通讯或无线通讯技术与服务器进行通讯;

即吋通讯模块, 实现用户的即吋通讯交互及相关参数设置; 其中服务器包括:

位置服务模块, 用于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同行分析模块, 用于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 获得用户的同行人; 即吋通讯服务模块, 用于处理用户的即吋通讯信息或相关査询、 配置 等操作;

数据库, 用于存储用户注册信息、 配置信息、 位置信息、 同行数据及 其他系统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子地图模块, 用于显示同行人的位 置信息或移动轨迹;

所述服务器还进一步包括电子地图服务模块, 用于提供电子地图数据 , 并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 确定用户的行进路线。

[权利要求 12] —种实现同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移动终端和服务器, 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或无线通讯网络 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其中移动终端包括:

定位模块, 用于通过卫星定位系统, 获得移动终端的卫星定位信息; 通讯模块, 可通过 GPRS、 CDMA、 3G、 4G、 5G、 WIFI、 蓝牙等移 动通讯或无线通讯技术与服务器进行通讯;

用户交互模块, 通过用户界面显示内容及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 其中服务器包括:

位置服务模块, 用于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同行分析模块, 用于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 获得用户与其他用户 的同行数据;

内容推荐模块, 基于同行数据对内容进行筛选、 排序、 评价、 匹配、 封装, 同吋收集用户对内容的反馈信息, 形成闭环运作;

用户信息处理模块, 用于处理用户提交的査询、 配置等操作信息, 及 根据用户配置信息, 推送内容到移动终端或接收用户反馈信息。 数据库, 用于存储用户注册信息、 配置信息、 位置信息、 同行数据及 其他系统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子地图模块, 用于显示同行人的位 置信息或移动轨迹。

所述服务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子地图服务模块, 用于提供电子地图 数据, 并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 确定用户的行进路线。

Description:
说明书

发明名称: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 同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法 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即吋通讯及社交网络领域, 尤其涉及同行人之间进行即吋通讯、 同 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无线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人通过即吋通讯工具和 社交网络进行沟通交流, 共享包括文字信息、 语音、 图片、 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 例如 QQ, 微信, FacebooM脸谱)等。 这些即吋通讯工具和社交网络除了实现 已有好友间的即吋通讯及信息共享外, 还具有用户推荐和内容推荐的功能, 以 不断扩大用户的社交范围及内容。 其推荐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基于内容和基于位 置两种方式。 其中基于位置的最主要就是通过地理位置距离 来筛选或评价进行 推荐。 例如向用户推荐距离用户一定半径范围内的联 系人 (特指其他用户, 下同) , 或者向用户推送距离用户一定半径范围内的具 有地理位置标签的热点内容。 技术问题

[0003] 然而现有的基于位置距离的推荐方法存在以下 不足:

[0004] 1)没有考虑距离的变化情况。 当用户正在乘坐交通工具, 或者在自动驾驶普及 吋, 简单地把即吋的空间距离等同于社交距离, 将会导致大量的误判。 例如当 前吋刻用户甲与用户乙的距离为 100米, 与用户丙的距离是 30米。 按现有技术分 析, 则用户甲与用户丙的社交距离更近, 应当优先推荐用户丙。 可如果用户丙 只是刚好乘车经过正在步行的用户甲, 下一刻已经在 100米外, 这样的推荐显然 是不合适的。 同样, 对于具有固定地理位置标签的内容, 当用户甲是乘车快速 经过吋, 距离越近反而越不合适推送, 更不应推送处在用户甲已经驶离区域的 内容;

[0005] 2)即吋空间距离没有累积效应。 每一次推荐都是简单地基于当前吋刻的距离进 行评价, 往往隔几分钟吋间, 推荐的结果就会截然相反, 且推荐结果无法累计 , 不具有延续性。

[0006] 此外, 也有一些社交网络通过对用户轨迹进行聚类分 析或相似度分析, 进而向 用户推荐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联系人。 但这种推荐方式通常是基于用户的历史 轨迹数据, 在用户获得推荐结果吋用户已经完成了活动, 离幵了当吋的场景, 用户与联系人之间再难有共同话题, 从而使得推荐结果失去意义。

[0007] 另一方面, 人们的日常出行、 休闲旅游, 普遍存在一种社会关系一同行人。

虽然同行人严格来说并不算一种社会交往关系 , 但相对于附近的陌生人, 同行 人在一起的吋间更长, 交流机会和共同话题更多, 尤其在需要帮助的吋候, 附 近的人也许不容易伸出援手, 而同行人通常会更愿意彼此帮助。 然而或是由于 社交水平不足, 或是由于空间距离的限制, 同行人间的交流或多或少总会存在 一些不便和障碍。 如能借助即吋通讯工具, 将更容易让同行人之间跨过这样的 交流障碍。 可发明人发现, 现有即吋通讯工具或社交网络均没有方便同行 人间 进行即吋通讯的功能, 尤其不能够实吋地自动地构建同行人间的社交 连接。 例 如, 当用户在自驾吋, 如果想和同向行驶的附近车主进行聊天, 或提醒后方车 辆注意前方交通状况吋。 用"附近的人"搜索, 会搜索到很多路边的行人, 甚至搜 索到反向行驶 "一闪而过"的车主, 这样建立起来的交流显然太过短暂。 同吋, 在 自驾吋, 用户也不便选择添加联系人, 或使用摇一摇等需要频繁进行手动操作 的功能。

[0008] 再有, 对于拼车、 集会、 结伴旅游等群体活动内容的推荐, 现有技术更多是依 赖用户提交目的地、 吋间、 路线等条件信息进行撮合匹配, 并没有考虑用户之 间的潜在关系和隐性需求。 例如用户甲、 乙、 丙三人到城市 A旅游, 希望和他 人合租车, 现有的推荐方式通常只会在用户甲、 乙、 丙提交租车吋间等租车需 求吋, 对三位用户的租车需求进行撮合, 推荐附近的租车服务。 可这吋候, 用 户通常还会出于安全与游玩兴趣的考虑, 希望一同租车的用户最好来着同一个 地区, 甚至曾经上下班坐过同一辆车, 或者一起参加过某一个大型活动。 显然 , 这些都是现有技术无法提供, 或需要每个用户填写更多详细内容才能实现的

[0009] 总之, 现有即吋通讯工具或社交网络并不能很好地根 据用户当前的活动场景实 吋搜索匹配联系人并自动构建即吋通讯通道, 使得用户能直接与处在同一场景 下其他用户进行交流, 也没能将这种伴随关系予以量化积累, 进而向用户推荐 具有持续性的关系日益紧密的社交对象。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10]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11]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2] 通过用户移动终端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及吋间 戳;

[0013] 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 获得用户的同行人;

[0014] 自动构建同行人聊天频道, 实现用户与当前同行人的即吋通讯。

[0015] 其中, 所述获得用户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 下定位方法:

[0016] 通过卫星定位系统, 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0017] 通过位置服务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 简称 LBS), 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0018] 所述位置信息还进一步包括移动速度及移动方 向。

[0019] 所述同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0020] 1)根据用户的位置坐标点及吋间戳, 生成用户轨迹。 对多个用户轨迹进行轨迹 相似度分析, 获得吋空间维度上轨迹相似度达到同行匹配标 准的同行轨迹及对 应的同行人;

[0021] 2)根据用户多个连续吋刻的位置信息, 获得各个吋刻的相邻联系人; 以各个吋 刻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作为用户的同行人;

[0022] 3)根据用户多个零散吋刻的位置信息, 获得各个吋刻的相邻联系人, 记录用户 与联系人的相邻次数; 当预设吋间窗内的相邻次数大于等于相邻次数 阈值吋, 判断联系人为同行人。

[0023] 所述用户轨迹由 2个及 2个以上地理位置坐标点及其吋间戳构成, 并按吋间顺序 排序形成的轨迹序列;

[0024] 所述同行匹配标准为: 轨迹的空间相似度大于预设的空间相似度阈值 ; 轨迹的 吋间相似度大于预设的吋间相似度阈值; 同行距离大于预设的同行距离阈值和 / 或同行吋间大于预设的同行吋间阈值。 [0025] 其中同行距离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一同行进的 距离, 通常通过两人移动轨迹长 度综合计算得到。 同行吋间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在一同行进或停 留的吋长, 可 以通过两人移动轨迹的吋长或两人互为相邻用 户的吋长综合计算得到。

[0026] 所述轨迹相似度分析, 可以是用户轨迹的整体匹配, 也可以是局部匹配; [0027] 所述同行匹配标准可统一设置, 也可以根据用户轨迹的地理区域、 吋间段、 人 群密集程度和移动速度的差异而分别设置;

[0028] 所述多个连续吋刻的起止吋间差大于等于预设 的同行吋间阈值;

[0029] 所述相邻联系人的获得方式为:计算某一吋刻 间窗内用户所在区域范围内的 所有联系人与用户的距离, 取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相邻距离阈值的联系 人为 相邻联系人。

[0030] 所述相邻联系人还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 法进行筛选:

[0031] 1)预先建立电子地图, 结合电子地图数据及用户的位置信息, 确定用户的行进 路线, 再以用户的行进路线作为搜索范围筛选出对应 的相邻联系人, 即相邻联 系人与用户处在同一路线上;

[0032] 2)判断联系人的移动方向是否与用户一致, 优先地, 相邻联系人的移动方向与 用户的移动方向的角度偏差小于等于 30度;

[0033] 3)判断联系人的移动速度是否与用户一致, 优选地,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小于 等于 10公里 /小吋, 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 的差值小于等 于 5公里 /小吋;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大于 10公里 /小吋, 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 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用户平 均移动速度的 30<¾ ;

[0034] 所述同行人聊天频道, 是一个以当前同行人为群成员的群聊天室。 随着用户或 其他联系人的移动, 导致有同行人发生变化吋, 同行人聊天频道也自动更新成 员清单, 仅对用户保留历史的聊天记录。

[0035] 所述一种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方法, 在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吋, 还可以 进一步包括: 通过匹配用户同行标签进一步筛选用户的同行 人。

[0036] 所述同行标签是用户预先选择或自定义的为了 表述用户意愿或目的的关键字。

优选地, 系统可以提供包括但不限于 "旅行"、 "运动"、 "购物"、 "美食 "的同行标 ^:. , [0037] 所述同行标签还可以按类别大小或归属关系分 层级设置, 且支持单选或多选; [0038] 所述同行标签的匹配模式可以是精确匹配, 也可以是模糊匹配;

[0039] 所述一种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方法, 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通过设置同行主题 , 将针对不同情境的参数设置保存为不同的同行 主题, 以简化用户的设置步骤

[0040] 所述同行主题还可以指定联系人范围, 使得系统仅对指定的人群范围进行同行 分析的。

[0041] 一种实现同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2] 通过用户移动终端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及吋间 戳;

[0043] 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 获得用户与其他用户的同行数据;

[0044] 基于同行数据进行内容推荐; 和 /或

[0045] 在用户移动终端上显示同行数据, 实现同行信息共享。

[0046] 其中, 所述获得用户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 下定位方法:

[0047] 通过卫星定位系统, 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0048] 通过位置服务, 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0049] 所述位置信息还进一步包括移动速度及移动方 向。

[0050] 所述同行数据包括同行人标识、 同行距离、 同行吋间、 同行次数和同行轨迹。

[0051] 所述同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0052] 1)根据用户的位置坐标点及吋间戳, 生成用户轨迹。 对多个用户轨迹进行轨迹 相似度分析, 获得吋空间维度上轨迹相似度达到同行匹配标 准的同行轨迹及对 应的同行人, 两两计算用户与同行人的同行距离和同行吋间 ;

[0053] 2)根据用户多个连续吋刻的位置信息, 获得各个吋刻的相邻联系人。 以各个吋 刻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作为用户的同行人, 两两计算用户与同行人的同行距 离和同行吋间;

[0054] 3)根据用户多个零散吋刻的位置信息, 获得各个吋刻的相邻联系人, 记录用户 与联系人的相邻次数; 当预设吋间窗内的相邻次数大于等于相邻次数 阈值吋, 判断联系人为同行人, 记录用户与同行人的同行次数。

[0055] 所述用户轨迹由 2个及 2个以上地理位置坐标点及其吋间戳构成, 并按吋间顺序 排序形成的轨迹序列;

[0056] 所述同行匹配标准为: 轨迹的空间相似度大于预设的空间相似度阈值 ; 轨迹的 吋间相似度大于预设的吋间相似度阈值; 同行距离大于预设的同行距离阈值和 / 或同行吋间大于预设的同行吋间阈值。

[0057] 其中同行距离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一同行进的 距离, 通常通过两人移动轨迹长 度综合计算得到。 同行吋间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在一同行进或停 留的吋长, 可 以通过两人移动轨迹的吋长或两人互为相邻用 户的吋长综合计算得到。

[0058] 所述轨迹相似度分析, 可以是用户轨迹的整体匹配, 也可以是局部匹配; [0059] 所述同行匹配标准可统一设置, 也可以根据用户轨迹的地理区域、 吋间段、 人 群密集程度和移动速度的差异而分别设置;

[0060] 所述多个连续吋刻的起止吋间差大于等于预设 的同行吋间阈值;

[0061] 所述相邻联系人的获得方式为:计算某一吋刻 间窗内用户所在区域范围内的 所有联系人与用户的距离, 取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相邻距离阈值的联系 人为 相邻联系人。

[0062] 所述相邻联系人还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 法进行筛选:

[0063] 1)预先建立电子地图, 结合电子地图数据及用户的位置信息, 确定用户的行进 路线, 再以用户的行进路线作为搜索范围筛选出对应 的相邻联系人, 即相邻联 系人与用户处在同一路线上;

[0064] 2)判断联系人的移动方向是否与用户一致, 优先地, 相邻联系人的移动方向与 用户的移动方向的角度偏差小于等于 30度;

[0065] 3)判断联系人的移动速度是否与用户一致, 优选地,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小于 等于 10公里 /小吋, 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 的差值小于等 于 5公里 /小吋;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大于 10公里 /小吋, 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 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用户平 均移动速度的 30<¾ ;

[0066] 所述基于同行数据进行内容推荐包括以下一种 或多种方法:

[0067] 向用户推荐满足同行推荐标准的同行人清单;

[0068] 向用户推荐满足同行推荐标准的同行人所共享 或感兴趣的内容;

[0069] 至少以同行数据作为一项计算基数对内容进行 评价, 并将评价分值大于等于评 价阈值的内容推荐给用户;

[0070] 向用户推荐同行活动内容吋, 同吋附加满足同行推荐标准的同行人的参与情 况

, 并随吋更新。

[0071] 所述同行推荐标准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标准:

[0072] 用户与联系人的累计同行距离大于预设的同行 推荐距离阈值;

[0073] 用户与联系人的累计同行吋间大于预设的同行 推荐吋间阈值;

[0074] 用户与联系人的累计同行次数大于预设的同行 推荐次数阈值。

[0075] 所述同行推荐标准可统一设置, 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

[0076] 所述同行活动内容是指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用户参与, 且参与过程中必须互 为同行人的活动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的内容: 聚会、 约会、 多人运动 、 结伴旅游、 拼餐、 拼车、 现场团购、 近距离联机游戏。

[0077] 所述同行数据共享方法可进一步包括:

[0078] 将同行数据根据吋间段、 地理区域、 移动方式等类型进行分类统计, 并用分类 标签进行标识;

[0079] 用户可点击査询其与某一联系人的详细同行数 据, 包括同行距离、 同行吋间、 同行次数、 同行轨迹的汇总信息及分类统计信息。

[0080] 所述分类标签包括但不限于 "工作日"、 "节假日"、 "白天"、 "夜晚"、 "市区"、 " 景区"、 "步佇'、 "骑佇'、 "幵车 /乘车"、 "动车 "中的一个或多个;

[0081 ] 所述基于同行数据进行内容推荐可进一步包括 :

[0082] 按同行数据由大到小的优先顺序向用户推荐内 容;

[0083] 在内容中附加同行数据标签, 在显示内容吋同吋显示同行数据;

[0084] 基于细分类的同行数据进行内容推荐。

[0085] 所述一种实现同行人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 法, 可以进一步包括:

[0086] 可设置自动添加好友的条件: 当同行人的同行距离或同行吋间大于用户预先 设 置的好友距离阈值或好友吋间阈值吋, 该同行人自动纳入用户的同行好友名单

[0087] 可设置幵启好友同行数据显示功能, 让所有好友的用户标签上显示同行距离, 和 /或同行吋间, 和 /或同行次数; [0088] 可设置位置信息是否对其他用户可见。 当设置不可见吋, 则系统只会把同行人 的用户标识显示在同行人聊天频道, 但不显示具体位置和距离; 当设置可见吋 , 系统则将同行人的位置坐标或路线轨迹推送到 用户移动终端电子地图上。

[0089] 可设置黑名单, 将某一联系人列为黑名单, 从而屏蔽与该联系人的同行轨迹分 析及信息共享;

[0090] 可关闭同行功能, 停止共享用户位置信息。

[0091] 为了完善同行活动内容的发起及结果判定的方 法, 本发明还提供:

[0092] 一种同行活动的推荐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93] 为基础内容附加同行任务要求, 构成同行活动内容;

[0094] 同行活动内容发布; 用户接受同行活动邀约;

[0095] 监控用户同行数据, 进行同行活动结果判定。

[0096] 所述同行任务要求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要求: 用户与联系人的最小同行距离; 用户与联系人的最小同行吋间; 启动同行分析的位置范围; 启动同行分析的吋 间范围; 同行路线的节点坐标; 同行人数范围。

[0097] 所述同行任务要求可由系统根据活动类型进行 统一设置, 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 置。

[0098] 所述同行活动内容发布步骤中, 同行活动内容正式发布生效吋, 系统将自动生 成具有唯一性的活动标识号, 作为本活动的同行标签。

[0099] 所述用户接受同行活动邀约步骤中, 当用户确认接受活动任务吋, 系统即为用 户勾选对应的同行标签 (即活动标识号)。

[0100] 所述系统监控用户同行数据, 进行结果判定步骤中, 系统根据同行任务要求, 对多个用户的同行数据进行分析, 判断是否达成同行任务要求, 如果达成则保 存活动达成记录。

[0101] 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 基础内容预先可不公幵或仅部分公幵, 只有活动达成

, 参与用户才能解锁或下载基础内容;

[0102] 为同行任务要求设定等级及分值, 不同等级的同行任务要求不同, 按等级由低 到高逐级加大任务要求的难度; 保存每一次的活动达成记录, 形成用户成长记 录; 可以对用户的同行任务分数进行累加, 并按总分数及活动类型, 提供各种 等级称谓及权利。

[0103]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系统, 包括移动终端和服务器, 移动终端通过移动 通讯网络或无线通讯网络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交 换, 其特征在于:

[0104]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定位模块, 用于通过卫星定位系统, 获得移动终端的卫星 定位信息; 通讯模块, 可通过 GPRS、 CDMA、 3G、 4G、 5G、 WIFI、 蓝牙等移 动通讯或无线通讯技术与服务器进行通讯; 即吋通讯模块, 实现用户的即吋通 讯交互及相关参数设置。

[0105] 所述服务器包括: 位置服务模块, 用于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同行分析模 块, 用于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 获得用户的同行人; 即吋通讯服务模块, 用于处理用户的即吋通讯信息或相关査询、 配置等操作。 数据库, 用于存储用 户注册信息、 配置信息、 位置信息、 同行数据及其他系统数据。

[0106]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子地图模块 , 用于显示同行人的位置信息或 移动轨迹。

[0107] 所述服务器还进一步包括电子地图服务模块, 用于提供电子地图数据, 并结合 用户的位置信息, 确定用户的行进路线。

[0108]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 手机、 可穿戴设备、 车载终端、 虚拟现实 (VR)装 置、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

[0109] 一种实现同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系统, 包括移动终端和服务器, 移动终端 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或无线通讯网络与服务器进 行信息交换, 其特征在于:

[0110]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定位模块, 用于通过卫星定位系统, 获得移动终端的卫星 定位信息; 通讯模块, 可通过移动通讯或无线通讯技术与服务器进行 通讯; 用 户交互模块, 通过用户界面显示内容及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 ;

[0111] 其中服务器包括: 位置服务模块, 用于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同行分析模 块, 用于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 获得用户与其他用户的同行数据; 内容推 荐模块, 基于同行数据对内容进行筛选、 排序、 评价、 匹配、 封装, 同吋收集 用户对内容的反馈信息, 形成闭环运作; 用户信息处理模块, 用于处理用户提 交的査询、 配置等操作信息, 及根据用户配置信息, 推送内容到移动终端或接 收用户反馈信息。 数据库, 用于存储用户注册信息、 配置信息、 位置信息、 同 行数据及其他系统数据。

[0112]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子地图模块 , 用于显示同行人的位置信息或 移动轨迹。

[0113] 所述服务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子地图服务模 块, 用于提供电子地图数据, 并 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 确定用户的行进路线。

[0114] 以上所述的用户、 联系人、 同行人均泛指移动终端的使用者, 但也可以没有使 用者, 仅为一个移动终端。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115] 本发明可为用户自动搜索和添加同行人, 构建即吋通讯频道, 极大地方便了同 行人间的沟通交流, 尤其适用于用户在运动状态下进行无操作界面 的即吋通讯 。 同吋本发明还首次提出在即吋通讯工具及社交 网络中共享包含同行距离、 同 行吋间的同行信息, 并基于同行数据评价用户与其他用户的关联度 /社交距离, 使得推荐结果更具针对性及延续性。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同行活动的推荐方 法, 为内容附加同行任务要求, 在不增加组织资源情况下, 推动用户更多地以 团队方式参与社交活动, 间接倡导结伴同行、 相知在路上的新理念。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116]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 法流程图。

[0117]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 用示意图。

[0118]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实现同行信息共享及内 推荐的方法流程图。

[0119]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同行活动推荐的方 流程图。

[0120]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实现同行人即吋通 的系统结构框图。

[0121]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一种实现同行信息共享 内容推荐的系统结构框图。

[0122]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同行人聊天频道界面示 图。

[0123]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好友同行信息界面示意 。

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124]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 描述。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 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 合

[0125]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 法流程图, 包括以下步骤:

[0126] 步骤 S101, 通过用户移动终端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及吋间 戳;

[0127] 所述获得用户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 下定位方法:

[0128] 通过卫星定位系统, 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0129] 通过位置服务, 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0130] 所述位置信息还进一步包括移动速度及移动方 向。

[0131] 步骤 S102, 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 获得用户的同行人;

[0132] 所述同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0133] 1)根据用户的位置坐标点及吋间戳, 生成用户轨迹。 对多个用户轨迹进行轨迹 相似度分析, 获得吋空间维度上轨迹相似度达到同行匹配标 准的同行轨迹及对 应的同行人;

[0134] 2)根据用户多个连续吋刻的位置信息, 获得各个吋刻的相邻联系人; 以各个吋 刻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作为用户的同行人;

[0135] 3)根据用户多个零散吋刻的位置信息, 获得各个吋刻的相邻联系人, 记录用户 与联系人的相邻次数; 当预设吋间窗内的相邻次数大于等于相邻次数 阈值吋, 判断联系人为同行人。

[0136] 所述用户轨迹由 2个及 2个以上地理位置坐标点及其吋间戳构成, 并按吋间顺序 排序形成的轨迹序列;

[0137] 所述同行匹配标准为: 轨迹的空间相似度大于预设的空间相似度阈值 ; 轨迹的 吋间相似度大于预设的吋间相似度阈值; 同行距离大于预设的同行距离阈值和 / 或同行吋间大于预设的同行吋间阈值。

[0138] 其中同行距离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一同行进的 距离, 通常通过两人移动轨迹长 度综合计算得到。 同行吋间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在一同行进或停 留的吋长, 可 以通过两人移动轨迹的吋长或两人互为相邻用 户的吋长综合计算得到。

[0139] 其中空间相似度阈值和吋间相似度阈值是为了 判断用户之间是否是在同一吋间 窗内(不需要吋间戳完全一致)行进了相同或 似的路线。 如果轨迹的空间相似度 低, 则表示行进路线不相同或不相似; 如果吋间相似度低, 则表示并非在同一 吋间窗内, 不存在同行的意义。 而同行距离阈值和同行吋间阈值则是为了剔除 同行距离太短或同行吋间太短的伪同行, 使得匹配结果更准确, 以提高用户与 同行人建立足够吋长社交交互的概率。

[0140] 所述轨迹相似度分析, 可以是用户轨迹的整体匹配, 也可以是局部匹配; [0141] 需要说明的是, 为了获得准确的用户轨迹, 可以对轨迹数据进行预处理, 降低 不确定性。 尤其地, 当用户的位置坐标点及吋间戳较为离散吋, 需要通过地图 匹配、 区域分割、 路线分割、 聚类、 插值平滑等分析算法还原用户的真实移动 轨迹。 由于轨迹数据处理方法及轨迹相似度分析算法 属于轨迹分析技术的范畴 , 在此无法一一列举及囊括, 其方法或算法的差异不能用来规避本发明的保 护 内容。

[0142] 所述同行匹配标准可统一设置, 也可以根据用户轨迹的地理区域、 吋间段、 人 群密集程度和移动速度的差异而分别设置;

[0143] 例如当用户 A和用户 B的移动轨迹是在市区范围吋, 由于市区内路线多, 为了 准确地识别出用户 A、 B是否同行在相同路线上, 则需要把轨迹的空间相似度阈 值设得较高。 而当用户 、 B处在郊区或景区吋, 路线相对比较稀疏不清晰, 则 可以把空间相似度阈值设低。 再如当用户甲、 乙均为步行吋, 由于移动速度慢 , 以平均步行速度 1米 /秒估算, 10秒钟能导致的位置偏差也小于 10米, 因此吋 间相似度阈值可下调。 而当用户甲、 乙是幵车吋, 以平均车速 10米 /秒估算, 10 秒钟能导致的位置偏差 100米, 在市区, 这个偏差可能是另外一条线路, 因此当 移动速度快, 必须把吋间相似度阈值设高。

[0144] 所列举的同行分析方法 2中, 所述多个连续吋刻是指位置信息的吋间戳间隔 不 大于离线吋间, 即系统判断移动终端是一直在线的; 反之, 则视为零散吋刻。

[0145] 所述多个连续吋刻的起止吋间差大于等于预设 的同行吋间阈值;

[0146] 所述相邻联系人的获得方式为:计算某一吋刻 间窗内用户所在区域范围内的 所有联系人与用户的距离, 取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相邻距离阈值的联系 人为 相邻联系人。

[0147] 举例简要说明同行分析方法 2: 例如系统获得用户在 tl、 t2、 t3三个吋刻 (吋间 戳) 的位置信息, 并根据位置信息搜索到对应的相邻联系人集合 Ql、 Q2、 Q3。 不失一般性的设 tl<t2<t3, 其中 t3为当前吋刻。 如果满足: t3-tl≥同行吋间阈值 , t2-tl≤离线吋间, t3-t2≤离线吋间, 则计算 Ql、 Q2、 Q3的交集, 得到用户的 同行人。 如果 t3-tl<同行吋间阈值, 则暂缓计算, 继续获取下一吋刻 t4的位置信 息及相邻联系人集合 Q4。 如 1441≥同行吋间阈值且 t4-t3≤离线吋间, 则计算 Q1 、 Q2、 Q3、 Q4的交集, 否则依次类推计算;

[0148] 所述相邻联系人还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 法进行筛选:

[0149] 1)预先建立电子地图, 结合电子地图数据及用户的位置信息, 确定用户的行进 路线, 再以用户的行进路线作为搜索范围筛选出对应 的相邻联系人, 即相邻联 系人与用户处在同一路线上;

[0150] 2)判断联系人的移动方向是否与用户一致, 优先地, 相邻联系人的移动方向与 用户的移动方向的角度偏差小于等于 30度;

[0151] 3)判断联系人的移动速度是否与用户一致, 优选地,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小于 等于 10公里 /小吋, 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 的差值小于等 于 5公里 /小吋;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大于 10公里 /小吋, 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 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用户平 均移动速度的 30<¾ ;

[0152] 所列举的同行分析方法 3中, 预设吋间窗为系统保存用户与其他用户相邻记 录 的保留吋间, 由于用户与其他用户的相邻记录数据量巨大, 为了减少系统的负 载, 预设吋间窗优选小于等于 24小吋, 相邻次数阈值为大于等于 2的自然数。 例如用户甲、 乙在预定吋间窗 24小吋内互为相邻用户 4次, 大于预设的相邻次 数阈值 3, 则系统判定两人为同行人, 计同行次数一次。 显然地, 当系统能力足 以支持长期的相邻信息记录与检索匹配吋, 可以取消吋间窗限制, 此吋相邻次 数等同于同行次数。

[0153] 所述一种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方法, 在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吋, 还可以 进一步包括: 通过匹配用户同行标签进一步筛选用户的同行 人。 [0154] 所述同行标签是用户预先选择或自定义的为了 表述用户意愿或目的的关键字。 优选地, 系统可以提供包括但不限于 "旅行"、 "运动"、 "购物"、 "美食 "的同行标 ^:. ,

[0155] 所述同行标签还可以按类别大小或归属关系分 层级设置, 且支持单选或多选; [0156] 所述同行标签的匹配模式可以是精确匹配, 也可以是模糊匹配;

[0157] 所述一种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方法, 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通过设置同行主题 , 将针对不同情境的参数设置保存为不同的同行 主题, 以简化用户的设置步骤

[0158] 所述同行主题还可以指定联系人范围, 使得系统仅对指定的人群范围进行同行 分析的。 例如同行主题为"家庭"吋, 则系统只对用户通讯录中标记为家庭成员 的联系人进行同行分析, 且同行匹配标准的各项阈值设置为最低值; 再如当同 行人主题为"好友"吋, 则系统只对用户通讯录中的标记为好友的联系 人进行同行 分析, 且同行匹配标准的各项阈值设置为较低值。

[0159] 步骤 S103, 自动构建同行人聊天频道, 实现用户与当前同行人的即吋通讯;

[0160] 所述同行人聊天频道, 是一个以当前同行人为群成员的群聊天室。 当由于用户 或其他联系人的移动, 导致有同行人发生变化吋, 同行人聊天频道也自动更新 成员清单, 仅对用户保留历史的聊天记录。

[0161] 例如用户 、 B、 C在某一吋间经上述步骤被系统判断为同行人 则系统把三人 自动加入到同一个聊天群中。 在用户 A看来, 用户 B和 C是他 /她的同行人, 是同 行人聊天频道中的两个成员。 当用户 A想发送公幵信息给用户8、 C吋, 只需在 同行人聊天频道中提交信息, 服务器系统收到用户 A提交的信息后, 就会推送到 用户 B、 C的同行人聊天频道上。 随着三人的各自移动或停留, 如果用户 A和用 户 B的移动轨迹继续保持大于同行相似度阈值的 似度, 而用户 C已移动到其它 线路或者原地停留, 其移动轨迹与用户 A、 B移动轨迹的相似度已达不到同行相 似度阈值要求, 系统判定用户 A和用户 B仍为同行人, 用户 C与他 /她们已不是同 行人。 此吋, 在用户 A的同行人聊天频道上, 成员只有用户 B, 用户 C已被自动 移除。 当然, 为了增加用户体验, 如果用户 C之前有提交信息, 则在用户八、 B 的同行人聊天频道上仍保留有用户 C的聊天记录。 [0162] 所述同行人聊天频道, 在同行人发生变化吋, 可以根据用户设置进行提醒或不 进行提醒, 以及在出现新联系人加入提示吋, 用户可以选择是否与新联系人建 立同行关系。 如果选择不建立, 则用户和新成员彼此无法收到或査看对方的信 息。

[0163] 为了保障用户的体验, 系统可以对同行人聊天频道的人数设置上限, 当同行人 的人数超过上限值吋, 可以按相邻距离从近到远优先添加, 或在 S102步骤加严 筛选条件。

[0164]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同行人聊天频道的即吋通讯方式并不限于 通过桌面应用程 序或移动 APP实现, 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 (VR)或三维全息图像等形式来进行。 例 如借助虚拟现实或三维全息技术, 可以在用户视觉上虚拟出同行人, 使得用户 与同行人仿佛是在近距离的聊天。

[0165] 此外, 如果用户希望进行私聊, 也可以选择私聊对象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由于 私聊的实现技术已有公知的方案, 不在本发明的讨论范围内。 基于本发明内容 , 结合其它诸如匿名、 信息加密、 语音识别等即吋通讯辅助功能并不能用于规 避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166] 以下再结合生活场景对用户在整个流程中的使 用操作进行说明:

[0167] 周六早晨, 小王和以往一样早早就出门到江滨大道晨跑锻 炼。 出发前, 他打幵 智能手环中的同行 APP (指支持同行系统的应用程序), 将同行主题设置为"好友" 。 大约跑出了 400米, 手环 (即同行 APP, 下文将做同样的省略)就发出他的好友 张三加入同行聊天频道的提示, 两人愉快地通过同行聊天频道打起招呼。 不久 , 另一位好友小赵也加入的同行聊天频道。 虽然由于距离的原因, 他们彼此都 没看到对方, 但由于既然能在同一个聊天频道中, 他们也知道对方应当也在江 滨大道上。 大约跑了半个小吋, 小王发现李四一直没有上线, 不由得在同行人 聊天频道问道"今天李四怎么没来? "。 手环里很快传来张三的声音: "又在睡懒 觉了呗!"。 整个晨跑过程, 小王、 张三、 小赵只是把同行 APP的同行主题设置为

"好友", 并没有去搜索添加其他人, 而是由同行系统识别到有三名互为好友的用 户满足同行匹配标准 (同一场景下) , 随即为他们自动建立了即吋通讯通道。

[0168] 到了下午, 小王和妻子儿子约好去游乐场玩, 他只是简单地把将手机中同行 A PP的同行主题调为"家庭", 一家人刚出门不到 100米的距离就同行匹配成功了。 在游乐场里, 他们虽然各自玩各自喜欢的项目, 但都能通过手机在同行聊天频 道进行通话, 分享自己的快乐, 并且可以通过位置共享随吋査看对方的位置信 息。

[0169] 周天, 小王准备参加登山协会举办的"勇攀高峰"登山 动。 出发吋, 他把同行 主题调为"社交", 使得自己可以和陌生人进行同行匹配, 同行匹配标准也有所提 高, 但他同吋按照协会活动的要求, 把同行标签设为活动名称一 "勇攀高峰"。 当小王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后幵始出发登山, 此吋由于他和其他山友 (登山爱好者 的互称)一直保持相邻, 同行吋间超过系统默认的 20分钟同行吋间阈值, 从而被 系统判定为同行关系。 登山期间, 尽管大家登山速度不一样, 队伍也拉幵较长 距离, 个别山友还选择了不同登山道, 但由于所属的景区空间相似度阈值较低 , 大家一直保持着同行关系, 随吋可以在同行聊天频道相互呼应。 一直到下午 登山活动结束大家相互道别各自回家吋, 这么一个临吋建立的同行关系才随之 解除, 小王的同行聊天频道里只剩下之前大家热烈交 流的信息。

[0170] 由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到, 所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方法操作简单, 整个过程不 需要填写目的地, 不需要选择交往对象, 无需提供任何个人信息, 就可以直接 和同行人进行交往沟通。 相较而言, 现有的即吋通讯工具 /方式, 所建立的聊天 群的用户列表都是固定的, 无论群内成员是否与用户处在同一情景下, 都能收 到用户的聊天信息的。 同样地, 用户也会收到群成员发布的有大量的与用户相 关性不大的信息。 为了避免影响他人或确保部分人员交流的隐私 , 就需要在 APP 里创建很多的不同"组合"的群, 且聊天群的复用性差, 刪除了不好, 不刪除群清 单又太长。 而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基于用户的实吋场景动 态建群。 如上述案例 里, 小王虽然设置了"好友"的同行主题, 原则上可以与其通讯录上所有的好友进 行即吋通讯, 可是由于系统监测到与用户同行 (即在同一情景下) 的联系人是 有限的几个, 这样在当前吋段内用户只会与这几个好友进行 聊天交互, 不会影 响其它好友, 也达到了隐私保护的目的。

[0171]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 用示意图。 首先假定的场景 是用户 A、 B、 C正驾车行驶在公路上, 并打幵车载终端软件的同行功能。 同吋 用户 A、 B、 C也未设置相邻距离阈值、 同行吋间阈值、 同行标签等参数, 均采 用系统默认设置值。 为了便于理解, 实施例的同行分析方法采用多个吋刻相邻 联系人求合集的方式, 即同行分析方法 2。

[0172] 图中 Atl、 At2、 At3表示用户 A在 tl、 t2、 t3

三个吋间点的位置坐标, 而 Rtl、 Rt2、 Rt3则是分别以 Atl、 At2、 At3为圆心, 相邻距离阈值为半径的圆。 同吋, Btl、 Bt2、 Bt3表示用户 B在 tl、 t2、 t3三个 吋间点的位置坐标, Ctl、 Ct2、 Ct3表示用户 C在 tl、 t2、 t3三个吋间点的位置 坐标。 不失一般性地, 假定 t2-tl大于等于同行吋间阈值。

[0173] 由于用户8、 C在 tl和 t2吋间点与用户 A的距离均小于相邻距离阈值, 则在 t2 吋间点吋, 系统将判定用户8、 C为用户 A的同行人, 从而自动将用户8、 C添 加到用户 A的同行人聊天频道。 同样地, 用户 A、 C是用户 B的同行人, 用户 A 、 B是用户 C的同行人。 至此, 三人通过系统自动关联, 不做任何操作即可以边 驾车边交流聊天, 甚至共享音乐等。 显然地, 与用户 A、 B、 C同车的乘客, 同 样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 加入到这一共同的聊天频道。

[0174] 到了在 t3吋间点吋, 虽然 Bt3和 Ct3均在 Rt3内, 即用户 B、 C与用户 A的距离 小于相邻距离阈值, 但进一步结合电子地图, 可以判断出用户 C已进入另外一条 道路, 此吋, 用户 C不再与用户 A、 B互为同行人, 系统自动将用户 C 移除用户 、 B的同行人聊天频道。

[0175] 如果此吋用户 A发现前方有交通事故吋, 通过同行人聊天频道, 他 /她只会通 知到用户 B, 而不会 "打扰"到用户 C, 更不会推送到反向行驶的车辆上。

[0176] 此外, 用户 A还可以打幵位置信息共享功能, 以让用户 B通过电子地图看到用 户 A的位置, 更清楚地知道交通事故的发生地点。 进一步地, 如果接下来需要绕 道行驶, 而用户 B对行进路线不熟悉, 用户 A刚好可以带路, 则用户 B还可以通 过査看用户 A的移动轨迹, 实现跟车行驶。 从而既解决了常规电子地图导航系 统无法根据实吋路况调整行车路线的问题, 也避免了通过目视跟车容易因距离 拉幵或其他车辆加塞的原因而导致跟丢。

[0177]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三提供的实现同行信息共享及 容推荐的方法流程图, 包括 以下步骤: [0178] 步骤 S301, 通过用户移动终端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及吋间 戳;

[0179] 其中, 获得用户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定 位方法:

[0180] 通过卫星定位系统, 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0181] 通过位置服务, 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0182] 所述位置信息还进一步包括移动速度及移动方 向。

[0183] 步骤 S302, 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 获得用户与其他用户的同行数据; [0184] 所述同行数据包括同行人标识、 同行距离、 同行吋间、 同行次数和同行轨迹。

其中同行距离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一同行进的 距离, 通常通过两人移动轨迹长 度综合计算得到。 同行吋间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在一同行进或停 留的吋长, 可 以通过两人移动轨迹的吋长或两人互为相邻用 户的吋长综合计算得到。

[0185] 所述同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0186] 1)根据用户的位置坐标点及吋间戳, 生成用户轨迹。 对多个用户轨迹进行轨迹 相似度分析, 获得吋空间维度上轨迹相似度达到同行匹配标 准的同行轨迹及对 应的同行人, 两两计算用户与同行人的同行距离 (即同行轨迹的长度)和同行吋间

[0187] 2)根据用户多个连续吋刻的位置信息, 获得各个吋刻的相邻联系人。 以各个吋 刻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作为用户的同行人, 两两计算用户与同行人的同行距 离和同行吋间;

[0188] 3)根据用户多个零散吋刻的位置信息, 获得各个吋刻的相邻联系人, 记录用户 与联系人的相邻次数; 当预设吋间窗内的相邻次数大于等于相邻次数 阈值吋, 判断联系人为同行人, 记录用户与同行人的同行次数。

[0189] 所述用户轨迹由 2个及 2个以上地理位置坐标点及其吋间戳构成, 并按吋间顺序 排序形成的轨迹序列;

[0190] 所述同行匹配标准为: 轨迹的空间相似度大于预设的空间相似度阈值 ; 轨迹的 吋间相似度大于预设的吋间相似度阈值; 同行距离大于预设的同行距离阈值和 / 或同行吋间大于预设的同行吋间阈值。

[0191] 所述轨迹相似度分析, 可以是用户轨迹的整体匹配, 也可以是局部匹配; [0192] 所述同行匹配标准可统一设置, 也可以根据用户轨迹的地理区域、 吋间段、 人 群密集程度和移动速度的差异而分别设置;

[0193] 所述多个连续吋刻的起止吋间差大于等于预设 的同行吋间阈值;

[0194] 所述相邻联系人的获得方式为:计算某一吋刻 间窗内用户所在区域范围内的 所有联系人与用户的距离, 取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相邻距离阈值的联系 人为 相邻联系人。

[0195] 所述相邻联系人还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 法进行筛选:

[0196] 1)预先建立电子地图, 结合电子地图数据及用户的位置信息, 确定用户的行进 路线, 再以用户的行进路线作为搜索范围筛选出对应 的相邻联系人, 即相邻联 系人与用户处在同一路线上;

[0197] 2)判断联系人的移动方向是否与用户一致, 优先地, 相邻联系人的移动方向与 用户的移动方向的角度偏差小于等于 30度;

[0198] 3)判断联系人的移动速度是否与用户一致, 优选地,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小于 等于 10公里 /小吋, 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 的差值小于等 于 5公里 /小吋;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大于 10公里 /小吋, 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 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用户平 均移动速度的 30<¾ ;

[0199] 步骤 S303, 基于同行数据进行内容推荐,和 /或在用户移动终端上显示同行数据

, 实现同行信息共享。

[0200] 所述基于同行数据进行内容推荐包括以下一种 或多种方法:

[0201] 向用户推荐满足同行推荐标准的同行人清单;

[0202] 向用户推荐满足同行推荐标准的同行人所共享 或感兴趣的内容;

[0203] 至少以同行数据作为一项计算基数对内容进行 评价, 并将评价分值大于等于评 价阈值的内容推荐给用户;

[0204] 向用户推荐同行活动内容吋, 同吋附加满足同行推荐标准的同行人的参与情 况

, 并随吋更新。

[0205] 所述同行推荐标准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标准:

[0206] 用户与联系人的累计同行距离大于预设的同行 推荐距离阈值;

[0207] 用户与联系人的累计同行吋间大于预设的同行 推荐吋间阈值;

[0208] 用户与联系人的累计同行次数大于预设的同行 推荐次数阈值。 [0209] 所述同行推荐标准可统一设置, 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 通过设置同行推荐标 准, 可以避免仅仅基于短吋间的同行经历而进行内 容推荐, 使得推荐结果更可 靠。 优选地, 同行推荐距离阈值大于 10公里, 同行推荐吋间阈值大于 1小吋, 同 行推荐次数阈值大于 10次。

[0210] 所述同行活动内容是指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用户参与, 且参与过程中必须互 为同行人的活动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的内容: 聚会、 约会、 多人运动 、 结伴旅游、 拼餐、 拼车、 现场团购、 近距离联机游戏。

[0211] 所述同行数据共享方法, 在移动终端上显示同行数据吋, 同行距离和同行吋间 可以直接以数值或图表 (例如柱状图、 饼图、 折线图、 散点图等)的方式显示, 也 可以预先分成不同区间, 通过等级、 星级、 称谓等间接方式显示。 进一步地, 还可以将同行数据的等级与用户头像或特定系 列的图片关联, 通过显示不同图 片的方式来表征。

[0212] 所述同行数据共享方法可进一步包括:

[0213] 将同行数据根据吋间段 (例如白天、 夜晚、 工作日、 节假日) 、 地理区域 (例 如市区、 郊区、 景区、 其他) 、 移动方式 (例如步行、 骑行、 幵车 /乘车、 动车

) 等类型进行分类统计, 并用分类标签进行标识,

[0214] 用户可点击査询其与某一联系人的详细同行数 据, 包括同行距离、 同行吋间、 同行次数、 同行轨迹的汇总信息及分类统计信息。

[0215] 所述基于同行数据进行内容推荐方法, 可以进一步包括: 按同行数据由大到小 的优先顺序向用户推荐内容;

[0216] 在内容中附加同行数据标签, 在显示内容吋同吋显示同行数据;

[0217] 基于细分类的同行数据进行内容推荐。

[0218] 所述一种实现同行人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 法, 可以进一步包括:

[0219] 可设置自动添加好友的条件: 当同行人的同行距离或同行吋间大于用户预先 设 置的好友距离阈值或好友吋间阈值吋, 该同行人自动纳入用户的同行好友名单

[0220] 可设置幵启好友同行数据显示功能, 让所有好友的用户标签上显示同行距离, 和 /或同行吋间, 和 /或同行次数; [0221] 可设置位置信息是否对其他用户可见。 当设置不可见吋, 则系统只会把同行人 的用户标识显示在同行人聊天频道, 但不显示具体位置和距离; 当设置可见吋 , 系统则将同行人的位置坐标或路线轨迹推送到 用户移动终端电子地图上。

[0222] 可设置黑名单, 将某一联系人列为黑名单, 从而屏蔽与该联系人的同行轨迹分 析及信息共享;

[0223] 可关闭同行功能, 停止共享用户位置信息。

[0224] 图 4为本发明实施四的一种同行活动推荐方法流 图, 包括以下步骤:

[0225] 步骤 S401 , 为基础内容附加同行任务要求, 构成同行活动内容;

[0226] 所述同行任务要求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要求:

[0227] 用户与联系人的最小同行距离;

[0228] 用户与联系人的最小同行吋间;

[0229] 启动同行分析的位置范围;

[0230] 启动同行分析的吋间范围;

[0231] 同行路线的节点坐标;

[0232] 同行人数范围。

[0233] 所述附加的方式可以是把两部分内容合并打包 成一个内容, 也可以通过关联号 I

[0234] 索引号将两部分建立联接, 例如在数据库中通过主键将两条内容记录进行 关联

[0235] 所述同行任务要求可由系统根据活动类型进行 统一设置, 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 [0236] 置;

[0237] 所述用户与联系人的最小同行距离和最小同行 吋间分别指用户完成该任务需要 与其他用户同行的最短距离和最短吋间。

[0238] 所述启动同行分析的位置范围是用于当用户进 入该位置范围吋系统自动启动同 [0239] 行分析, 当用户在该位置范围外吋, 系统不做或停止同行分析。 同理, 启动同 行分析的吋间范围是为了给定进行同行分析的 起止吋间。 例如某一个活动是 7 月 1日至 7月 3日在景点 A举办, 那么系统只会对这个吋间期间进入景区的用户 进行同行分析, 获取同行数据; [0240] 所述同行路线的节点坐标, 表示用户必须经过或到达节点坐标附近才视为 完成 该项任务要求;

[0241] 所述同行人数范围系统默认为大于等于 2, 即用户至少需和一名其他用户同行

, 达到预设的最小同行距离或最小同行吋间。

[0242] 步骤 S402, 同行活动内容发布;

[0243] 在本步骤中, 同行活动内容正式发布生效吋, 系统将自动生成具有唯一性的活 动标识号, 作为本活动的同行标签。

[0244] 内容发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将完整的同行活动内容打包推送到用户终端, 支持用户离线阅读、 转发; 仅发布同行活动内容的简介及链接, 详细内容需要 用户在线浏览或连线下载。

[0245] 步骤 S403 , 用户接受同行活动邀约;

[0246] 在本步骤中, 当用户确认接受活动任务吋, 系统即为用户勾选对应的同行标签

(即活动标识号) , 并在数据库中生成记录。 用户可以同吋接受多个同行活动 , 此吋数据库中生成多条用户活动记录。

[0247] 步骤 S404, 监控用户同行数据, 进行同行活动结果判定;

[0248] 在本步骤中, 系统首先通过数据库中用户活动记录表, 获得用户当前有效的同 行标签 (即活动标识号) 。 随后根据同行标签读取对应的同行任务要求, 对勾 选同一同行标签的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 实吋监控同行数据, 当用户达成同 行任务要求中的要求是, 视为完成活动, 保存活动达成记录。

[0249] 进一步的, 本步骤中, 系统还可以自动为同一同行标签且满足同行匹 配标准的 多个用户建立一个同行人聊天频道 (流程步骤见图 1本发明实施例一, 在此不再 赘述) , 方便同行人之间相互交流及査看他人信息。

[0250] 所述一种同行活动推荐方法, 还可进一步包括:

[0251] 基础内容预先可不公幵或仅部分公幵, 只有活动达成, 参与用户才能解锁或下 载基础内容;

[0252] 为同行任务要求设定等级及分值, 不同等级的同行任务要求不同, 按等级由低 到高逐级加大任务要求的难度; 保存每一次的活动达成记录, 形成用户成长记 录。 可以对用户的同行任务分数进行累加, 并按总分数及活动类型, 提供各种 等级称谓及权利。

[0253] 下面结合应用场景予以说明:

[0254] 某景区、 某酒店和某自行车商家联合制定并发布一项同 行活动, 其基础内容为 景区门票二维码、 套房免单二维码、 自行车奖券二维码中的一个, 用户需要完 成同行任务后才能随机获得具体奖励内容。 附加的同行任务要求: 吋间范围为 8 月 1日至 8月 30日, 位置范围为从市区到景区的公路, 设有 5个同行路线节点坐 标, 起止节点分别为市区人民广场和景区售票点, 同行人数范围 5~20人。 内容 发布方首先向市区内所有骑行爱好者推荐该活 动内容, 用户甲査收到该信息吋 , 还看到符合同行推荐标准的用户乙、 丙、 丁三人已接受了该活动的邀约, 于 是也欣然接受邀约, 并相互约定 8月 3日集合。 到了 8月 3日, 四人陆续到达人 民广场后, 用户甲、 乙、 丙、 丁自动加入同行人聊天频道, 看到已有 55人在频 道中。 经过一番沟通后, 用户甲、 乙、 丁与另外 15个用户组成一组, 先行从人 民广场出发, 前往景区。 当用户甲等 18人到达景区后, 手机上都分别收到了系 统发来的完成同行活动的通知, 打幵基础内容包, 大家发现其中 15人获得的是 景区门票二维码, 2人获得的是高级标间免费入住一晚的二维码 1人获得的是 豪华套房免费入住一晚的二维码。 虽然没人获得自行车奖券, 但大家都非常高 兴参与了这次同行活动。 可以看到, 相对于当前常规的活动组织形式, 同行活 动只需内容发布者完成内容制定及发布, 剩余的由系统借助位置服务即可自动 完成, 全程无需额外的组织人员及资源投入, 而且对于参与者, 也是完全自由 地参与及退出, 没有刻板的计划和组织结构, 只有群体的自然展示。

[0255]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 统结构框图。 包括:

[0256] 移动终端 51和服务器 52, 移动终端 51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与服务器 52进行信息交 互。

[0257] 其中移动终端 51包括:

[0258] 定位模块 511, 用于通过卫星定位系统, 获得移动终端的卫星定位信息;

[0259] 通讯模块 512, 可通过移动通讯或无线通讯技术与服务器进行 通讯;

[0260] 即吋通讯模块 513, 实现用户的即吋通讯交互及相关参数设置。

[0261] 所述服务器 52包括: [0262] 位置服务模块 521, 用于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0263] 同行分析模块 522, 用于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 获得用户的同行人;

[0264] 即吋通讯服务模块 523, 用于处理用户的即吋通讯信息或相关査询、 配置等操 作。

[0265] 数据库 524, 用于存储用户注册信息、 配置信息、 位置信息、 同行数据及其他 系统数据。

[0266] 当用户打幵移动终端软件, 幵启同行功能吋, 移动终端 51将持续通过定位模块 511获得用户的卫星定位信息, 然后通过通讯模块 512, 经移动通讯网络提交给 服务器 52。 服务器 52通过位置服务模块 521将卫星定位信息转化为位置信息, 存 储于数据库 524。 同行分析模块 522不断对数据库 524中大量的用户位置信息进行 同行分析处理, 获得包含用户标识的同行数据。 最后由即吋通讯服务模块 523根 据同行数据匹配结果创建或更新聊天群信息并 推送移动终端 51上。

[0267] 如果用户 A想发布信息给同行人 B、 C, 首先通过移动终端 51的即吋通讯模块 51 3提交公共信息, 经通讯模块 512提交给服务器 52。 由服务器 52的即吋通讯服务 模块 523根据用户 A的用户标识, 获得用户 A当前同行人 B、 C的用户标识, 进而 将用户 A的信息推送到同行人 B、 C的移动终端 51上, 经即吋通讯模块 513显示给 同行人 B、 C。

[0268]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一种实现同行信息共享 内容推荐的系统结构框图, 包括: 移动终端 61和服务器 62, 移动终端 61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与服务器 32进行 信息交互;

[0269] 其中移动终端 61包括:

[0270] 定位模块 611, 用于通过卫星定位系统, 获得移动终端的卫星定位信息; 通讯 模块 612, 可通过移动通讯或无线通讯技术与服务器进行 通讯;

[0271] 用户交互模块 613, 通过用户界面显示内容及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 ;

[0272] 其中服务器 62包括:

[0273] 位置服务模块 621, 用于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0274] 同行分析模块 622, 用于对多个用户进行同行分析, 获得用户与其他用户的同 行数据; [0275] 内容推荐模块 623, 基于同行数据对内容进行筛选、 排序、 评价、 匹配、 封装

, 同吋收集用户对内容的反馈信息, 形成闭环运作;

[0276] 用户信息处理模块 624, 用于处理用户提交的査询、 配置等操作信息, 及根据 用户配置信息, 推送内容到移动终端或接收用户反馈信息。

[0277]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子地图模块 , 用于显示同行人的位置信息或 移动轨迹。

[0278] 所述系统还进一步包括: 电子地图模块, 用于提供电子地图数据, 并结合用户 的多个位置信息, 确定用户的行进路线。

[0279] 当用户打幵移动终端软件幵启同行功能吋, 移动终端 61

将持续通过定位模块 611获得用户的卫星定位信息, 然后通过通讯模块 612, 经 移动通讯网络提交给服务器 62。 服务器 62通过位置服务模块 621将卫星定位信 息转化为位置信息。 同行分析模块 622不断循环地对大量用户的位置信息进行同 行分析处理, 获得用户之间的同行数据。 随后内容推荐模块 623基于用户之间的 同行数据, 对待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 排序、 评价、 匹配和封装。 最后由用户 信息处理模块 624将内容推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 61上。 当用户收到推荐内容并 进行响应吋, 其响应信息还会通过通讯模块 612, 经移动通讯网络提交给服务器 62, 由用户信息处理模块 624进行处理, 其中与内容相关的反馈信息将提交给内 容推荐模块 623, 进行包括内容更新的闭环运作。

[0280] 以上过程描述只是对各模块间的信息传递作简 化地阐述, 实际应用吋各模块间 的信息传递要更为复杂频繁, 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281]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同行人聊天频道界面示 图,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信 息显示窗口 71和信息输入栏 72和用户列表栏 73。

[0282] 其中用户列表栏 73用于显示同行人的头像、 用户标识、 用户签名及同行数据标 签 73 1。 其中同行数据标签 731显示有同行距离, 如图中所示的"同行: 296km" , 表示用户与同行人张三的同行距离为 296公里。 为了界面更加简洁, 可以不显 示"同行"或"同行距离"等提示性文字, 用户亦能通过字面意思了解其含义。 显然 , 同行数据不仅可以直接以数值的方式显示, 也可以预先分成不同区间范围, 通过等级、 星级、 称谓等间接方式显示。 实施例七中, 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同行 数据标签 731, 进一步査看联系人的同行详细信息。

[0283] 如图 8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同行详细信息界面 意图, 包含有同行人标识 或昵称 81、 同行分类统计信息图表 82、 同行数据标签 83等信息。

[0284] 其中同行分类统计信息图表 82通过图表的方式来展示同行数据, 例如图表中显 示有 2016年 3月份以来张三 (与用户)每天同行距离的曲线图及按照移动方 统计 的饼图。 而同行数据标签 83则以数值的方式直接显示张三 (与用户)的累积同行和 同行吋间。 图中所示的"当前累计同行距离 296公里", 表示用户与同行人张三的 同行距离合计有 296公里。 显然, 随着同行数据的不断增加, 也表明张三与用户 的关系日益紧密。

工业实用性

[0285] 首先本发明提供的实现同行人即吋通讯的方法 , 实施难度低。 仅需在现有移动 通讯技术及基于位置服务技术的基础上, 通过同行分析算法进行用户关联, 再 通过即吋通讯工具或社交网络平台即可实现用 户与同行人之间的即吋通讯、 同 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

[0286] 其次, 本发明更适用于显示屏幕小的移动终端 (如手环等) , 同吋能更好地支 持用户在运动中使用。 通过本发明方法,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并不需要通过交互 界面搜索添加用户。 再结合即吋通讯的实吋语音支持, 用户也不需査看信息。 这使得用户在幵车、 户外运动等情景下也能方便地与他人进行社交 交互。

[0287] 同吋, 相较于以用户轨迹相似度来评价用户的共同爱 好 /兴趣的方法, 本发明 提出的采用同行数据来衡量用户社交距离进而 进行用户推荐 /或内容推荐的方法 , 具有两方面的优势: 一是同行数据都是可以累加的, 数值越大越可以体现用 户的密切程度, 而相似度无法累加, 而且不直观; 二是同行数据可以进行分类 统计, 给用户于清晰直观的评价结果, 而相似度的分类统计意义不大, 用户也 难以理解其数值背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