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OTOR VEHICLE BRAKE DEVICE OF CLUTCH AND BRAKE SYSTE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139417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motor vehicle brake device of a clutch and brake system comprises a clutch system, a brake system and an acceleration system that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comprises arrangement and operating methods of a clutch pedal (2), a brake pedal (1) and an acceleration pedal (3). During action, the brake system is linked with the clutch system and independent of the acceleration system. During action, the clutch system is not linked with the brake system and is independent of the acceleration system. The clutch pedal (2) and the brake pedal (1) are operated by the left foot of a driver, and the right foot of the driver only operates the acceleration pedal (3). Further, the brake pedal (1) and the clutch pedal (2) are combined into a clutch and brake pedal; the action of the clutch finishes in the upper half travel, and the action of the brake system starts and finishes in the lower half travel; and the clutch and brake pedal is operated by the left foot of the driver, while the acceleration pedal is operated by the right foot of the driver, so the device is simple and clear, safe and reliable and low in the maloperation rate. Meanwhile, also designed are the structures of a clutch pull rod and a brake pull rod of the clutch and brake pedal.

Inventors:
SUN HOUJIE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00426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18, 2012
Filing Date:
April 05,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SUN HOUJIE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60T7/06; B60K23/0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180153A2011-09-14
CN2756511Y2006-02-08
CN201036990Y2008-03-19
CN2848659Y2006-12-20
CN2700189Y2005-05-18
CN2858409Y2007-01-17
US20040187629A12004-09-30
Download PDF:
Claims:
1、 一种机动车刹车装置, 其特征在于, 离合系统、 刹车系统、 加速系统 的配合联动原理: 离合系统与刹车系统配合成离刹系统, 在离合系统动作 时, 不影响刹车系统及加速系统; 在刹车系统动作到一定位置时, 首先离合 系统动作并切断减速箱向传动轴的动力传输, 使车辆失去驱动动力, 然后刹 车系统动作; 在加速系统动作时, 不影响离合系统及刹车系统。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机动车刹车装置, 其特征在于, 离合行程末段 与刹车行程首段可以有一定行程的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机动车刹车装置, 其特征在于, 离合行程末段 与刹车行程首段可以没有重合; 其间也可有一定的空程。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机动车刹车装置, 其特征在于, 如说明书附图 1 所示, 为实现该原理的应用结构原理示意之一: 离合踏板与刹车踏板紧邻, 垂直于刹车踏板并位于其下的离合驱动杆做一定形状弯折后插入离合踏板下 的从动杆, 从动杆为垂直于离合踏板并位于其下的以离合踏板转轴为圆心的 一段中空圆弧, 中空形状可容纳离合驱动杆的行程轨迹并使之自由移动。 插 入从动杆的离合驱动杆距离离合踏板的距离保证离合踏板下降至最底端时不 '接触离合驱动杆; 而插入所述从动杆的离合驱动杆底端与该从动杆中空底端 在离合踏板与刹车踏板都不动作时有一定间隙, 保证震动导致的踏板动作使 它们不相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机动车刹车装置, 其特征在于, 离合踏板与刹 车踏板紧邻, 布置在驾驶室司机位置下方左侧; 加速踏板布置在驾驶室司机 位置下方右侧; 可以在刹车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加一隔离, 以防左右脚相互 越位误操作。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机动车刹车装置, 其特征在于, 驾驶员用左脚 操作离合踏板与刹车踏板, 用右脚操作加速踏板。

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机动车刹车装置, 其特征在于, 离合踏板与刹 车踏板合二为一成为离刹踏板, 其驱动的刹车拉杆前半部行程为空行程, 后 半部行程完成刹车动作, 结构示意见图 3、 详细说明见说明书。

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机动车刹车装置, 其特征在于, 离合踏板与刹 车踏板合二为一成为离刹踏板, 其驱动的离合拉杆前半部行程完成离合动 作, 后半部行程为空行程, 结构示意见图 4、 详细说明见说明书。

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机动车刹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本装置可应用 于具有离合踏板、 刹车踏板及加速踏板的机动车的改造及机动车的制造。

Description:
离刹系统机动车剎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刹车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刹车装置原理及 其应用举例。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机动车的离合踏板、 刹车踏板与加速踏板及其系统相互独立, 各自动作及其操作互不相干, 独自进行, 当操作不当时, 容易造成刹车系统 磨损严重, 影响寿命, 发动机不必要的功耗、 损耗, 能源浪费。 尤其刹车与 加速这两个逻辑、 动作相反的踏板紧邻, 都由右脚操作, 在紧急情况, 尤其 对于新手, 常常 "慌不择路", 非常容易误操作, 造成矛盾对立的动作, 时常 事与愿违, 目的与结果相反, 造成生命、 财产的损失, 延误公事、 私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刹车装置, 提高机动车驾驶安全性, 使 驾驶行为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 舒适方便、 安全可靠, 保障生命、 财产安 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刹系统机动车刹车装置:

一种机动车刹车装置, 其特征在于, 离合系统、 刹车系统、 加速系统的 配合联动原理: 离合系统与刹车系统配合成离刹系统, 在离合系统动作时, 不影响刹车系统及加速系统; 在刹车系统动作到一定位置时, 首先离合系统 动作并切断减速箱向传动轴的动力传输, 使车辆失去驱动动力, 然后刹车系 统动作; 在加速系统动作时, 不影响离合系统及刹车系统。

离合行程末段与刹车行程首段可以有一定行程 的重合; 也可以没有重 合; 其间也可有一定的空程。

如说明书附图 1所示, 为实现该原理的应用结构原理示意之一: 离合踏板 与刹车踏板紧邻, 垂直于刹车踏板并位于其下的离合驱动杆弯折 90° 后插入 离合踏板下的从动杆, 从动杆为垂直于离合踏板并位于其下的以离合 踏板转 轴为圆心的一段中空圆弧, 中空形状可容纳刹车离合驱动杆的行程轨迹并 使 之自由移动。 插入从动杆的离合驱动杆距离离合踏板的距离 保证离合踏板下 降至最底端时不接触离合驱动杆; 而插入所述从动杆的离合驱动杆底端与该 从动杆中空底端在离合踏板与刹车踏板都不动 作时有一定间隙, 保证震动导 致的踏板动作使它们不相接触。

离合踏板与刹车踏板紧邻, 布置在驾驶室司机位置下方左侧; 加速踏板 布置在驾驶室司机位置下方右侧; 可以在刹车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加一隔 离, 以防左右脚相互越位误操作。

驾驶员用左脚操作离合踏板与刹车踏板, 用右脚操作加速踏板。 离合踏板与刹车踏板合二为一成为离刹踏板, 其驱动的刹车拉杆前半部 行程为空行程, 后半部行程完成刹车动作, 结构示意见图 3、 详细说明见说明 书; 离刹踏板驱动的离合拉杆前半部行程完成离合 动作, 后半部行程为空行 程, 结构示意见图 4、 详细说明见说明书。

本装置可应用于具有离合踏板、 刹车踏板及加速踏板的机动车的改造及 机动车的制造。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车刹车装置原理及其应 用 实例, 能够提高机动车驾驶安全性, 使驾驶行为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 操作 舒适方便、 轻松易学、 安全可靠, 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 容,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 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 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 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 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 将使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及其他效益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 1为本发明 "离刹系统机动车剎车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 "离刹系统机动车剎车装置" 一实施例的离合踏板、 刹 车踏板、 加速踏板的平面布置图。

图 3 为本发明 "离刹系统机动车剎车装置" 另一实施例的离刹踏板刹 车杆结构示意图。

图 4 为本发明 "离刹系统机动车剎车装置" 另一实施例的离刹踏板离 合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 1-2所示,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 是本发明 "离刹系统机动车刹车装 置" 的一种实现方法, 其特征在于, 离合踏板 2与刹车踏板 1紧邻, 并且它们 的转动轴共轴, 垂直于刹车踏板 1并位于其下的离合驱动杆 11弯折 90° (或其 他有力本方案实施的形状) 后形成离合驱动杆 12并插入离合踏板下的从动杆 21 , 从动杆 21为垂直于离合踏板并位于其下的以离合踏板 轴为圆心的一段 中空圆弧, 中空形状可容纳离合驱动杆 12的行程轨迹并使之自由移动。 插入 从动杆 21的离合驱动杆 12距离离合踏板的距离为保证离合踏板 2下降至最底端 时不接触离合驱动杆 12 ; 而离合驱动杆 12底端与该从动杆 21中空底端在离合 踏板 2与刹车踏板 1都不动作时有一定间隙, 保证震动等导致的踏板动作使它 们不相接触。

离合踏板 2与刹车踏板 1紧邻, 布置在驾驶室司机位置下方左侧; 加速踏 3 板布置在驾驶室司机位置下方右侧。 为方便老司机操作, 刹车踏板 1可布置在 离合踏板 2的右侧。

驾驶员用左脚操作离合踏板 2与刹车踏板 1, 用右脚操作加速踏板 3。

可以在刹车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加一隔离, 以防左右脚相互越位误操 作。 工作原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离刹系统, 其工作原理为离合系统、 刹车系统、 加速系统的相互联动配合: 离合系统与刹车系统配合成离刹系统 在离合系 统动作时, 不影响刹车系统及加速系统; 在刹车系统动作到一定位置时, 首 先离合系统动作并切断减速箱向传动轴的动力 传输, 使车辆失去驱动动力, 然后刹车系统动作; 在加速系统动作时, 不影响离合系统及刹车系统。 离合 行程末段与刹车行程首段可以有一定行程的重 合, 也可以没有重合。 司机刹车时经常误操作, 错将油门当刹车, 越是需要刹车却偏偏越是向 前冲, 造成重大人身、 财产事故, 此种现象屡有发生, 越是紧急、 尤其新 手, 越容易发生这种 "低级错误"; 当需要踩油门时也可能误踩刹车, 造成熄 火、 停车, 尤其在高速路、 上坡等境况下同样可能造成重大伤亡、 财产事 故, 很多司机及科学工作者都在想尽办法在机车结 构上寻求克服这种弊端的 措施, 效果并不明显, 要么机电结构过于复杂, 要么改为手动操作, 使司机 失去很多手的功能, 过于劳累、 麻烦而弃置不用。 本发明从人体工程学出发, 大胆改革, 突破传统思想观念束缚, 彻底改 变操作思想, 使离合、 刹车、 加速踏板的操作更加简单、 舒适、 轻松掌握、 不易出错, 放松了司机的紧张思想, 保障了生命、 财产安全, 同时, 更加充 分地解放了 "人类的双手", 使之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可以完成的工作, 轻 松愉快, 简洁方便。

——手的重大意义: 手的解放使人类的诞生成为可能。 目前机动车刹车踏板与加速踏板都由司机右脚 来操作, 用一只脚来操作 两个可能造成重大错误的、 而外形及位置极其相似的矛盾踏板, 这本身是造 成事故的关键前提, 重大隐患。 我们通常的设计思想是对两个矛盾的事件给 以相互矛盾、 对立的提示或标志、 对多个相互对立的事件给以区别明显的对 立的提示或标志, 以示区别以免发生错误, 如交通指示灯的停与行, 用区别 最明显的红灯与绿灯区别, 电力动力线的 A、 B、 C三相电线用黄、 绿、 红颜 色来区别, 敌对的两军的标志也尽量做得不同, 以防误伤, 而想让对方发生 误伤或执行特工等特殊任务以达 "珠混鱼目"之目的时才采用与对方一样的 标志与形象用以混淆视听, 当我们想做任何提示、 标志或告示时都要把标的 物做得尽量与环境不同而与之区别开, 以示警醒, 以免遗漏、 误会。 如果将 三相电用饱和度很接近的红色区分、 停与行指示灯用很接近的红灯指示, 显 然, 要发生几倍于现状的人身、 财产事故。 而我们的刹车踏板与加速踏板正 是犯的这种低级错误。 因此, 停车与加速行驶这两个尖锐矛盾的行为的执行 手段应该有明显的 区别以防误操作。 通常这两个动作都由右脚来操作, 这两个踏板的外形与位置也极其相 似, 这个错误思想可能源自很久的初创, 可能由于右脚更加有力, 或其他莫 名原因从有机动车以来一直没能改正过来, 但, 这是个错误, 必须改正的容 易忽视的错误, 易造成事故的错误, 是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将离合踏板与刹车踏板同时置于司机位 置左下方, 并用左脚操 作, 而右脚仅操作加速踏板, 这样就将两个致命矛盾的踏板明显地区分开, 并分别由左右脚来操作, 这样大脑发出的命令 (生物电) 在下肢就开始分 离, 而出左脚与出右脚、 出左手与出右手错误的几率几乎等于 0, 而出左脚踩 到油门上、 出右脚踩到刹车上的几率就是 0了 (在刹车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加 一个隔断以防相互越位误操作), 这样的布置大大减少了刹车与加速相互误动 作的几率, 基本降低为 0。 而通常机动车刹车与加速都由右脚来完成, 大脑的 命令 (生物电) 自始至终并没有分开, 只是脚的位置命令略有不同, 这就首 先在命令的发出上容易发生错误。 脚的位置由于颠簸等原因很多情况下都无 法准确找到位置, 尤其紧急情况下, 右脚稍微一错位就可能踩错, 或同时踩 上, 给司机的精神造成高度紧张、 疲劳, 而高度的紧张与疲劳使司机更加容 易发生错误, 产生恶性循环。 通常的刹车动作尤其在低速时停车要有离合动 作配合, 否则会将发动机 "憋"灭火, 使发动机降低使用寿命, 增大了刹车片、 刹车轮毂的摩擦, 降低 其性能及使用寿命, 但离合要由左脚来完成, 增加了大脑命令及动作命令的 复杂性, 发生慌乱继而产生错误, 尤其致命错误更加危险。 本发明装置将刹 车踏板与离合踏板联动, 而与加速踏板保持相互独立, 这样刹车只需大脑发 出一个命令, 采取一个动作: 只要踩下刹车踏板, 离合与刹车动作全部完 成, 一举两得, 简单明确, 极易操作, 发生错误的几率几乎为 0, 即使踩刹车 时踩到了离合踏板上, 因没有停车司机会马上反应过来而迅速移动左 脚踩住 刹车踏板, 这个动作相当于刹车动作延迟几毫秒, 不至于造成事故, 而不会 踩到加速踏板上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即使右脚同时误动作踩到了加速踏板, 因左脚已经踩到了刹车踏板同时联动了离合踏 板 (或即使因左脚误动作也会 踩到离合踏板上、 或同时踩到离合踏板与刹车踏板上), 所以发动机只是空转 而已而不会发生事故, 也不会发生憋灭火、 剧烈摩擦刹车轮毂和刹车片的现 象。 而本发明的离刹系统原理及其应用结构实例保 证了离合踏板动作时不影 响刹车系统及加速系统, 即离合踏板动作时不联动刹车系统及加速系统 (不 动作), 从而保证了正常换挡的需要, 即使换挡时左脚误动作, 并不影响换 挡, 只是机动车速度有所降低, 司机会有所察觉而立即改正, 不会酿成重大 交通事故。 即使是初学者, 左脚的位置找不准, 也可以试探着踩下踏板而不 必向下观察或特别的硬记, 避免精神的过度紧张与疲劳, 从而避免恶性循 环, 使驾驶真正成为快乐的休闲与放松, 而不是一份紧张的工作与高强度的 挑战: 危机时刻, 只要踩踏左脚, 既可转危为安。 离刹系统使机动车成为 "机械智能化"机动车" "一大道至简。 如果在机动车高速行驶时采取刹车动作, 可以不采用离合动作, 因为此 时发动机已经停止供油, 其输出速度低于机动车速度, 可以利用发动机的制 动效应, 但在停车或换挡时应该采取离合动作以防熄火 或打齿轮、 车速脉 动。 所以本发明的离刹联动系统可以设计为: 在刹车系统动作后, 离合行程 末段与刹车行程首段可以有一定行程的重合, 以便利用发动机的制动效应, 在停车或急刹车时可以将刹车踏板踩到底使车 辆彻底失去动力并达到制动效 果。 但换挡时如果误动作踩到了刹车踏板上, 此时将造成车辆速度非预期的 降低, 存在一定得隐患, 为安全之目的, 离合行程末段与刹车行程首段不应 有重合, 并有一定的空程, 在换挡时误动作踩到刹车踏板上时也不用急, 照 样换挡既可 (或直接用刹车踏板换挡), 只是不要继续向下踩了。 为了增加踩 踏刹车踏板时的离合效应, 使离合器缓慢分开或结合, 以便安全操作离合 器、 平稳增减车速, 可以在刹车踏板 1与离合驱动杆 12之间加一类似杠杆装 置, 使得 12得到几倍于 1的行程。 优化离刹系统: 将上述刹车踏板 1与离合踏板 2合二为一形成离刹踏板, 上半部行程完成 离合器动作, 在下半部行程开始并完成刹车系统动作, 左脚操作离刹踏板, 右脚操作加速踏板, 简单明了, 安全可靠, 易学易记易操作, 误动作率极 低。

图 3 为离刹踏板刹车杆结构示意图, 4为丁字形主动拉杆, 嵌入于瓶状 从动拉杆 5 内, 在主动拉杆的前半行程时为如图所示的空行程 , 刹车片不动 作, 由于 5的瓶颈开口直径 51小于丁字形主动拉杆 "钉帽"直径而大于丁字 形主动栏杆的杆径, 在主动拉杆的后半行程时 "钉帽"作用于瓶颈 51 之侧 面, 所以此后刹车从动拉杆开始动作, 动作到位后, 松弛离刹踏板, 依靠复 位弹簧 6恢复刹车杆原状。

图 4为离刹踏板离合杆结构示意图, 主动拉杆 8前半部上方为传动齿, 后半部为制动片 81, 81位于 8及传动齿轮 9的侧面并能自由在 9的侧面运 动。 在离刹踏板前半部行程时, '主动拉杆 8用其齿牙通过齿轮 9驱动从动拉 杆 10, 10下面具有足够多的啮合传动齿牙, 从而驱动离合器动作并在离刹踏 板前半部行程末端完成离合动作。 在离刹踏板后半部行程时, 因为主动拉杆 8 后半部上面没有齿牙而是光面, 所以此时离合器从动拉杆 10 已经不再从 动, 为防止 9、 10此时动作, 设计有制动片 81, 传动齿轮 9设计为类似自行 车飞轮的结构, 内部有防止倒转的齿及其抑制杆, 在 81 运动到 9 的侧面时 (即离刹踏板的后半部行程), 81顶起抑制杆使齿轮 9不能倒转, 从而保证了 刹车时离合器保持离的状态。 完成刹车动作后, 松弛离刹踏板, 在离合器系 统恢复力作用下 (或在离合器与拉杆连接处加一恢复弹簧), 在 81移出 9的 侧面后, 使 9及 10恢复原位。 在恢复弹簧 7作用下 8复位。 本发明的经济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的离刹系统机动车刹车原理及其装 置, 能够提高 机动车驾驶安全性, 使驾驶行为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 操作舒适方便、 安全 可靠, 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以上所述, 其他法律许可的公民可根据本工艺、 结构、 原理作出其他各 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 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 及后附 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