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ULTI-WAVE OIL AND GAS SEISMIC RESPONSE REPRESENTATION METHOD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 AND HUE METHOD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9/169932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multi-wave oil and gas seismic response representation method based on a rough set theory and a Hue method. The method comprises: preferentially selecting attributes sensitive to a seismic reservoir response by combining a rough set theory and experts' experience; removing redundant information; by using the preferentially selected attributes sensitive to a seismic reservoir as a basis and integrating a precision difference of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waves for oil and gas depiction and a rock physics basis, forming three types of composite attributes extremely sensitive to oil and gas and mapping same to a color space; and performing RGB multi-attribute fusion, wherein the fusion result can fully represent the rich li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of underground media contained by longitudinal waves and converted transverse waves, thereby overcoming the defects that single attribute display is insufficient and a single attribute cannot accurately depict oil and gas reservoir boundary precision, reducing the multiplicity of an inversion result such that the seismic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displayed by images are more obvious, and improving oil and gas reservoir prediction precision.

Inventors:
LIN NIANTIAN (CN)
ZHANG KAI (CN)
ZHANG DONG (CN)
JIN XING (CN)
WEI QIANQIAN (CN)
FU CHAO (CN)
WEN BO (CN)
LI GUIHUA (CN)
ZHANG CHO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123328
Publication Date:
September 12, 2019
Filing Date:
December 25, 2018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UNIV SHANDONG SCIENCE & TECH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G01V1/30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02023223A12002-03-21
Foreign References:
CN108508485A2018-09-07
CN106353811A2017-01-25
CN103048685A2013-04-17
CN103048689A2013-04-17
CN103472484A2013-12-25
CN104459785A2015-03-25
CN105259572A2016-01-20
Attorney, Agent or Firm:
QINGDAO ZHIDILINGCHUANG PATENT AGENCY CO., LTD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i] 基于粗糙集理论与色相法的多波油气地震响应表征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步骤:

si.首先从靶区目的层段的地震地质特征出发, 对纵横波原始地震数 据进行属性提取, 以生成各类纵、 横波地震属性, 然后进行去噪和标 准化处理, 为后续工作提供源数据;

52.利用粗糙集理论, 以井位处的孔隙度、 渗透率、 含油性作为决策 属性, 对上步提取的地震属性, 利用粗糙集理论及结合专家经验对各 类纵、 横波属性进行优选优化, 去除冗余信息, 从而提取出对地震储 层响应敏感的几类纵、 横波属性, 为纵横波属性复合打下基础;

53.综合纵横波对油气敏感度的差异与岩石物理基础, 对优选出的几 类敏感纵、 横波属性复合构建成能够突出地质异常的三种新的复合属 性;

s4.将三种新的复合属性通过一阶线性变换映射到 RGB色彩空间, 进 行多属性融合, 融合后的结果能够充分展现纵波和转换横波所蕴含的 地下介质丰富的岩性与构造信息。

Description:
基于粗糙集理论与色相法的多波油气地震响应 表征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与色相法的多 波油气地震响应表征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地震属性携带有丰富的储层地质信息, 它是由地震数据导出的关于几何学、 运 动学、 动力学以及统计特征的度量,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油气储层预测。 随着数 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地震属性多达数百种。 如何从众多的属性中优选优化 出对油气异常敏感的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 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 析、 聚类分析、 多属性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等, 这些方法在油气储层预测方面 发挥重要作用。

[0003] 然而, 地震属性与地下流体特征、 岩性变化、 储层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复杂, 如何降低单一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带来的多解性 , 近年来, 地震属性融合技术迅 速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已形成 RGB属性融合、 聚类分析地 震属性融合、 多元线性回归融合、 模糊逻辑融合等方法, 在储层物性、 地质规 律、 沉积特征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004] RGB融合技术在计算机图形学、 图像处理、 遥感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将基于 颜色空间的 RGB融合技术引入到地震反演解释领域, 以解决单一属性带来的多 解性与单属性色彩不能突出的地质异常等问题 , 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大量研究 。 其中:

[0005] Balch于 1971年将地震资料用彩色进行显示, 提高了对地下地质异常的识别能 力。 Onstott

于 1984年将近、 中、 远炮检地震数据用 RGB色彩融合显示, 进行 AV0特征分析 。 Stark于 2006年将 3种不重叠的光谱平均振幅赋予 3种颜色, 进行融合。 GU0等 于 2006年、 李艳芳等于 2009年、 丁峰等于 2010年发展了一种基于 PCA-RGB的属 性融合方法, 将地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获得三大主成分, 将其作为 RGB的 三颜色进行融合。 LIU和 Marfurt于 2007年提出一种自定义频谱范围, 对地震数据 进行频谱分析, 将获得的三种频段基于余弦函数变换进行 RGB融合。 陈俊等于 2 014年发展了一种基于 RGB-HIS变换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 目前, RGB融合技术 在断层识别、 河道检测、 储层预测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发明概述

技术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与 色相法的多波油气地震响应表征 方法, 以克服单一属性显示不足和单属性不能准确刻 画油气储层边界精度的缺 点, 降低反演结果的多解性, 使图像显示的地震储层特征更加明显, 从而提高 油气藏的预测精度。

[0007]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基于粗糙集理论与色相法的多波油气地震响应 表征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9] si.首先从靶区目的层段的地震地质特征出发, 对纵横波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属 性提取, 以生成各类纵、 横波地震属性, 然后进行去噪和标准化处理, 为后续 工作提供源数据;

[0010] S2.利用粗糙集理论, 以井位处的孔隙度、 渗透率、 含油性作为决策属性, 对 上步提取的地震属性, 利用粗糙集理论及结合专家经验对各类纵、 横波属性进 行优选优化, 去除冗余信息, 从而提取出对地震储层响应敏感的几类纵、 横波 属性, 为纵横波属性复合打下基础;

[0011] S3.综合纵横波对油气敏感度的差异与岩石物理 基础, 对优选出的几类敏感纵

、 横波属性复合构建成能够突出地质异常的三种 新的复合属性;

[0012] s4.将三种新的复合属性通过一阶线性变换映射 到 RGB色彩空间, 进行多属性融 合, 融合后的结果能够充分展现纵波和转换横波所 蕴含的地下介质丰富的岩性 与构造信息。

[0013] 优选地, 所述步骤 s3中, 三种新的复合属性的构建过程如下:

[0014] 获得的多波复合属性包括叠合类、 乘积类、 差值类和比值类, 在此以 L数J

表示在多波地震资料中提取的目标层面的纵 波类属性

L数J

F

, 如 (l) 式所示:

[0015] [数]

[0016] 以

[数] i) 表示在多波地震资料中提取的目的层的转换横 波属性类属性

[数]

PS

, 如 (2) 式所示:

[0017] [数]

[0018] 其中,

[数]

1 < I < ffi

[数] i::<; < w

, m为 / 方向的道数, n为—方向的道数;

[0019] 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之上优 选优化出两种单一属性对研究目 标均异常敏感的属性, 由此计算形成叠合类、 乘积类纵横波复合属性;

[0020] 在此以符号 表示叠合类复合属性, 如式 (3) 所示:

[0021] [数]

[0022] 其中,

[数]

[0023] [数]

F2 表示乘积类属性, 如式 (4) 所示:

[0024] [数]

[0025] 其中,

[数]

1 < i < m

[数]

[0026] 比值类、 差值类复合属性是针对两种属性均对油气异常 敏感, 且有一种属性的 敏感程度与油气表征值呈反比关系, 比值、 差值后的地震属性能够减少背景干 扰, 突出油气敏感属性的特征, 设定纵波对油气表征值呈正比关系, 横波对油 气表征值呈反比关系表示;

[0027] [数]

F3 表示差值类属性, 如式 (5) 所示:

[0028] [数]

[0029] 其中,

[数]

[数]

[0030] [数]

F4 表示比值类属性, 如式 (6) 所示:

[0031] [数]

[0032] 其中,

[数]

[数]

I < i < m

[数] l < i < ?i

[0033] 纵波通过气层时, 其振幅由于气层的强烈吸收而大量衰减, 而纵波的振幅几乎 不变, 按照公式 (6) 复合形成比值属性, 即转换横波均方根振幅与纵波均方根 振幅的比值;

[0034] 根据岩石物理特征, 砂岩地层表现为强振幅低频率, 而泥页岩地层表现为高频 率弱振幅, 因此, 通过公式 (5) (6) 复合形成纵、 横波的甜点属性

[数] M , 如式 (7) 所示:

[0035] [数]

[0036] 利用公式 (3) (4) 形成纵横波的弧长与平均波峰振幅复合属性

[数]

^12

[0037] [数]

[0038] 式中,

[数] msamp p 为纵波瞬时振幅,

[数]

:iiisaffl|5 pS 为转换横波瞬时振幅;

[0039] [数] insfreq p 为纵波瞬时频率,

[数] msfmm 为转换横波瞬时频率;

[0040] [数] ap% 为纵波平均波峰振幅,

[数] 为转换横波平均波峰振幅;

[0041] [数] aI F 为纵波平均波峰振幅,

[数] 为转换横波平均波峰振幅。

[0042] 优选地, 所述步骤 s4中, 进行 RGB多属性融合的具体步骤为:

[0043] 在经过上述步骤 s3后, 构建出能够突出地质异常的三种新的复合属性 ; [0044] 定义上述三种新的符合属性为三种对研究目标 异常敏感的属性体 [数]

, 其中

[数]

=1,2,3 ;

[0045] 为减少地震属性异常值对后续处理结果的影响 , 将三种对研究目标异常敏感的 属性体

依据拉依达准则进行异常值剔除, 剔除过程如下:

[0046] 地震属性

[数] 的算术平方根:

[0047] [数]

[0048] 元素的绝对误差 [数]

[0049] [数]

[0050] 按照贝塞尔公式计算 D的标准误差

[数]

S

[0051] [数]

[0052] 若某一元素的绝对误差满足:

[0053] [数]

> 3€F

(12)

[0054] 则认为

[数]

▼ A!! 为异常值, 须剔除;

[0055] 剔除异常值后, 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到色彩空间

[数]

[数]

=1,2,3 ; 在此对每一种属性采用一阶线性 T数学变换, 每一属性元素:

[0056] [数]

[0057] 其中, [数]

为属性颜色空间,

[数]

的最大值, N inline 的最大值;

[0058] 变换后的属性颜色空间按照三基色合成原理, 映射为 RGB色彩空间的某一属性 值, 即

[0059]

[数]

[0060] 其中,

[数]

为属性融合后的 RGB色彩空间的某一属性值;

[0061] [数] 分别为经过一阶线性变换后的属性三颜色数值 。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62]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63] 该方法利用粗糙集理论, 结合专家经验优选出对地震储层响应敏感属性 , 去除 冗余信息, 以优选出的对地震储层敏感的属性为基础, 综合纵横波对油气刻画 的精度差异及岩石物理基础, 形成三类对油气异常敏感的复合属性映射到色 彩 空间, 进行 RGB多属性融合, 融合后的结果能够充分展现纵波和转换横波所 蕴 含的地下介质丰富的岩性与构造信息, 克服了单一属性显示不足和单属性不能 准确刻画油气储层边界精度的缺点, 降低了反演结果的多解性, 使图像显示的 地震储层特征更加明显, 提高了油气藏预测精度。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64] 图 1为 RGB色相空间图;

[0065] 图 2为本发明中基于粗糙集理论与色相法的多波 气地震响应表征方法的模型 设计图;

[0066] 图 3为目的层纵波均方根振幅属性图;

[0067] 图 4为目的层转换横波均方根振幅属性图;

[0068] 图 5为目的层纵波瞬时频率属性图;

[0069] 图 6为目的层转换横波瞬时频率属性图;

[0070] 图 7为目的层纵波弧长属性图;

[0071] 图 8为目的层转换横波弧长属性图;

[0072] 图 9为转换横波与纵波均方根振幅比值属性图;

[0073] 图 10为纵横波的甜点属性图;

[0074] 图 11为弧长与平均波峰振幅乘积属性图;

[0075] 图 12为三种单一属性 RGB融合结果图;

[0076] 图 13为复合属性 RGB融合结果图;

[0077] 图 14为测试区含气地震储层预测结果效果分析图

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78]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 一步详细说明:

[0079] 如图 2所示, 基于粗糙集理论与色相法的多波油气地震响应 表征方法, 包括如 下步骤:

[0080] si.首先从靶区目的层段的地震地质特征出发, 对纵横波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属 性提取, 以生成各类纵、 横波地震属性, 然后进行去噪和标准化处理, 为后续 工作提供源数据;

[0081] s2.利用粗糙集理论, 以井位处的孔隙度、 渗透率、 含油性作为决策属性, 对 上步提取的地震属性, 利用粗糙集理论及结合专家经验对各类纵、 横波属性进 行优选优化, 去除冗余信息, 从而提取出对地震储层响应敏感的几类纵、 横波 属性, 为纵横波属性复合打下基础;

[0082] s3.综合纵横波对油气敏感度的差异与岩石物理 基础, 对优选出的几类敏感纵

、 横波属性复合构建成能够突出地质异常的三种 新的复合属性;

[0083] s4.将三种新的复合属性通过一阶线性变换映射 到 RGB色彩空间, 进行多属性融 合, 融合后的结果能够充分展现纵波和转换横波所 蕴含的地下介质丰富的岩性 与构造信息。

[0084] 传统的地震勘探主要利用反射纵波, 而多波多分量技术能够同时得到纵波与转 换横波的信息, 这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地震波动学与运动学信 息, 同时纵、 横 波对岩性与流体的敏感度往往存在差异, 这两者的地震属性可以反映不同的异 常信息, 综合研究利用纵横波的属性差异, 可以获得更为有效的流体与岩性信 息, 可以有效突出地震油气储层特征, 降低单一纵波属性的多解性。 纵横波复 合属性是指利用从多波地震资料中提取的纵横 波属性, 在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 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之上, 将纵横波属性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融合构建成 能够突 出地质异常的一类新的地震属性。 复合属性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地层的岩性与 所含流体的变化特征, 对油气和储层特征更为敏感, 能够提高地震储层油气预 测的精度。

[0085] 三种新的复合属性的构建过程如下:

[0086] 获得的多波复合属性包括叠合类、 乘积类、 差值类和比值类, 在此以 [数]

表示在多波地震资料中提取的目标层面的纵 波类属性

[数]

P

, 如 (1) 式所示:

[0087] [数]

(1)

[0088] 以

[数]

表示在多波地震资料中提取的目的层的转换 横波属性类属性

[数]

FS

, 如 (2) 式所示:

[0089] [数]

[0090] 其中,

[数]

L:< I < ®

[数] i::<; < w

, m为 jd/ 方向的道数, n为—方向的道数。

[0091] 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之上优 选优化出两种单一属性对研究目 标均异常敏感的属性, 由此计算形成叠合类、 乘积类纵横波复合属性。 叠合、 乘积后的纵横波复合属性, 有利于突出含油气的共同特征, 压制背景干扰, 提 供预测精度。

[0092] 在此以符号 表示叠合类复合属性, 如式 (3) 所示:

[0093] [数]

[0094] 其中,

[数] [数]

[0095] [数]

F2 表示乘积类属性, 如式 (4) 所示:

[0096] [数]

[0097] 其中,

[数]

[数]

1st <m

[数] i < j < ft [0098] 比值类、 差值类复合属性是针对两种属性均对油气异常 敏感, 且有一种属性的 敏感程度与油气表征值呈反比关系, 比值、 差值后的地震属性能够减少背景干 扰, 突出油气敏感属性的特征, 设定纵波对油气表征值呈正比关系, 横波对油 气表征值呈反比关系表示。

[0099] [数]

FS 表示差值类属性, 如式 (5) 所示:

[0100] [数]

[0101] 其中,

[数]

[数]

1 < i < m

[数] l < j < K. [0102] [数]

表示比值类属性, 如式 (6) 所示:

[0103] [数]

[0104] 其中,

[数] = % / :

[数]

1 s £ s m

[数]

[0105] 纵波通过气层时, 其振幅由于气层的强烈吸收而大量衰减, 而纵波的振幅几乎 不变, 按照公式 (6) 复合形成比值属性, 即转换横波均方根振幅与纵波均方根 振幅的比值; 高值区可能为含气层区域, 低值区可能为非含气区域, 可以有效 的刻画油气储层分布预测边界。 [0106] 根据岩石物理特征, 砂岩地层表现为强振幅低频率, 而泥页岩地层表现为高频 率弱振幅, 因此, 通过公式 (5) (6) 复合形成纵、 横波的甜点属性

[数]

, 如式 (7) 所示:

[0107] [数] p g— j n sa?r:pp

, ~qp— JtisiVeqpg

(7)

[0108] 利用公式 (3) (4) 形成纵横波的弧长与平均波峰振幅复合属性

[数]

[0109] [数]

[0110] 式中,

[数] tasaifip p 为纵波瞬时振幅, [数] lo.sa.iiipp g 为转换横波瞬时振幅;

[om] [数] iosfr eq p 为纵波瞬时频率,

[数] 为转换横波瞬时频率;

[0112] [数]

为纵波平均波峰振幅,

[数]

^ P :PS 为转换横波平均波峰振幅;

[0113] [数]

为纵波平均波峰振幅,

[数] al: pS 为转换横波平均波峰振幅。

[0114] 复合后的地震属性综合了上述各地震属性对油 气异常敏感的信息, 将单属性难 以呈现的地下信息充分挖掘出来, 更加清晰的刻画了油气储层边界。

[0115] s4.最后将三种新的复合属性通过一阶线性变换 到色彩空间, 进行 RGB多属性 融合, 融合后的结果能够充分展现纵波和转换横波所 蕴含的地下介质丰富的岩 性与构造信息。

[0116] 首先介绍一下 RGB色彩空间:

[0117] RGB色彩空间是基于三基色原理, 即红、 绿、 蓝三种基色按照亮度可以划分为 256个等级, 将红、 绿、 蓝分别分配一个 0〜 255的强度值, 定义一映射函数 S, 对输入的三种颜色进行比例变换, 融合成 RGB色彩空间中对应的某一颜色值, 即:

[数]

[0118] 式中, R、 G、 B代表红绿蓝;

[0119] [数] 为输入三基色的颜色亮度值;

[0120] [数] sm 为融合后颜色值的大小。

[0121] RGB色彩空间只需要三种颜色, 进行比例变换, 就可产生 24位 (256x256x256 ) , 多达 2563种颜色, 具有丰富的色彩空间, 如图 1所示。

[0122] 在 RGB模式下, 当三种颜色值为 255时, 图像显示为白色, 当三种颜色值为 0时 , 显示为黑色, 若每种 RGB成分相同, 将会产生灰色效应。

[0123] 与上述原理类似, 进行 RGB多属性融合的具体步骤为:

[0124] 在经过上述步骤 s3后, 构建出能够突出地质异常的三种新的复合属性 。

[0125] 定义上述三种新的符合属性为三种对研究目标 异常敏感的属性体

[数]

, 其中

[数]

. p

=1,2,3

[0126] 为减少地震属性异常值对后续处理结果的影响 , 将三种对研究目标异常敏感的 属性体

依据拉依达准则进行异常值剔除, 剔除过程如下:

[0127] 地震属性

[数] 的算术平方根:

[0128] [数]

[0129] 元素的绝对误差

[数]

[0130] [数]

[0131] 按照贝塞尔公式计算 D的标准误差

[数]

O '

[0132] [数]

(i i)

[0133] 若某一元素的绝对误差满足: [0134] [数] il

[数]

3 U

(12)

[0135] 则认为

[数]

为异常值, 须剔除;

[0136] 剔除异常值后, 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到色彩空间

[数]

, p=l,2,3 ; 在此对每一种复合属性采用一阶线性 T数学变换, 每一属性元素:

[0137] [数]

[0138] 其中, [数]

为属性颜色空间,

[数]

的最大值, N inline 的最大值。

[0139]

[0140] 变换后的属性颜色空间按照三基色合成原理, 映射为 RGB色彩空间的某一属性 值, 即

[0141]

[数]

[0142] 其中,

[数]

为属性融合后的 RGB色彩空间的某一属性值;

[0143] [数] 分别为经过一阶线性变换后的属性三颜色数值 。 [0144] 融合的结果能够充分展现纵波和转换横波所蕴 含的地下介质丰富的岩性与构造 信息, 克服了单一属性显示不足和单属性不能准确刻 画油气储层边界精度的缺 点, 降低了反演结果的多解性, 使图像显示的地震储层特征更加明显, 从而提 高了油气藏的预测精度。

[0145] 下面将本发明应用于 FG地区, 以此来验证本发明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0146] FG地区历经多期构造运动, 地质条件复杂, 目的层段埋藏深、 岩性垂直方向 变化快, 储层特征复杂, 砂岩储层普遍具有超致密、 超高压、 非均值、 低渗透 等特征, 致密砂岩气藏分布预测不明确, 传统的地震勘探难以获得有效的地质 信息。

[0147] 本发明方法在此地区应用的具体步骤如下:

[0148] 1.粗糙集理论优选储层敏感属性

[0149] 首先从靶区目的层段的地震地质特征出发, 对纵横波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属性提 取。 本发明提取了纵波与转换横波各 36种属性, 在进行一系列的去噪及标准化 后, 结合专家经验优选, 以粗糙集理论优选储层敏感属性。

[0150] 2.多波复合属性融合

[0151] 从图 3 -图 8所示的几种典型属性可以看出, 不同属性对油气储层的响应不同, 对地震储层油气边界刻画精度存在差异, 如何降低单一属性造成的多解性, 充 分挖掘纵横波所携带的丰富信息, 本环节在聚类分析与经验优选的基础上, 进 行多波复合属性融合。

[0152] 纵波通过气层时, 其振幅由于气层的强烈吸收而大量衰减, 而纵波的振幅几乎 不变, 因此按照公式 (6) 复合形成比值属性, 即转换横波均方根振幅与纵波均 方根振幅的比值, 高值区可能为含气层区域, 低值区可能为非含气区域, 可以 有效的刻画油气储层分布预测边界。 根据岩石物理特征, 在一般情况下, 砂 岩地层表现为强振幅低频率, 而泥页岩地层表现为高频率弱振幅, 因此通过公 式 (5) (6) 复合形成纵横波的甜点属性

[数] , 如式 (7) 所示。 利用公式 (3) (4) 形成纵横波的弧长与平均波峰振幅复合 属性

[数]

, 如式 (8) 所示。

[0153] 复合后的属性如图 9 -图 11所示, 复合后的地震属性综合了上述各地震属性对油 气异常敏感的信息, 将单属性难以呈现的地下信息充分挖掘出来, 更加清晰的 刻画了油气储层边界。

[0154] 3. RGB融合地震储层分布预测

[0155] 在上一环节中结合数学方法与专家经验对纵横 波属性进行了复合, 复合后的地 震属性综合了对油气异常敏感的信息, 将复合后的转换横波与纵波均方根振幅 比值属性、 纵横波的甜点属性、 弧长与平均波峰振幅乘积属性按照公式 (9) 〜 (12) 进行异常值剔除, 随后按式 (13) 进行一阶线性变换将其变换到色彩空 间, 再按照公式 (14) 进行 RGB融合, 融合后的结果如图 13所示, 从中可以看 出 RGB属性融合技术具有丰富的色彩信息, 克服了单属性色彩不能突出的地质 异常, 降低了反演的多解性。

[0156] 4.实际应用效果分析评价

[0157] 图 12是仅以纵波均方根振幅、 瞬时频率、 弧长属性经过上述处理以后进行 RGB 融合后的结果, 结合钻井资料可以看出, 融合后的结果与图 13对比, 刻画油气 储层边界模糊, 含油气区域与实际钻井吻合度较差。

[0158] 图 13是以纵横波复合属性作为 RGB颜色的三色彩通道进行 RGB融合后的结果,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钻井资料对比表明, 纵横波复合属性进行 RGB融合后的结果 与钻井资料吻合度较高, 对油气异常的响应较为敏感, 多属性色彩空间丰富, 细节展现清晰。

[0159] 图 14中黄色圈所指示的井为出气井, 结合其他的地质与钻井资料预测表明, 以 CF563钻井为代表的中部彩色 I区域位于构造高部位, 属于油气聚集带, 已有多 口井证实为重要的含气区域, 以 CF563钻井为代表的东南彩色 n区域虽无钻井记 录, 结合其他地质资料该区域可作为重要的油气有 利预测区, 这为下一步的油 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可做更进一步的精细勘探。

[0160] 本发明方法有机结合了聚类分析、 多波复合属性与 RGB融合等方法, 清晰展现 了单一属性显示不足和单属性色彩不能突出的 丰富信息, 降低了多解性。

[0161] 将本发明方法应用于实际测试区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0162] ( 1) 综合专家经验与粗糙集理论, 对所提取的 36种纵横波属性, 以优选地震 储层响应敏感属性和去除冗余信息为目的, 最终优选出纵波均方根振幅、 瞬时 振幅、 弧长、 瞬时频率、 瞬时相位、 平均波峰振幅六种地震属性, 这为下一步 的多波属性复合提供了基础资料。

[0163] (2) 以纵横波对油气敏感度的差异与岩石物理特征 为指导, 在聚类分析与专 家经验基础上对纵横波属性复合成三类属性, 充分挖掘纵横波所携带的丰富信 息, 突出了含油气特征。

[0164] (3) 将复合后的三类属性进行 RGB融合, 试验结果结合已知钻井与地质资料 表明, 该方法有效验证了已知钻井区域的油气分布, 并对下一步有利勘探地段 做出预测。

[0165] 当然, 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 , 应当说明的是, 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 下, 所做出的 所有等同替代、 明显变形形式, 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 理应受到本 发明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