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ULTIPURPOSE FUNCTION AUTOMATIC TELESCOPIC COMPARTMENT AUTOMOBIL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89894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multipurpose function automatic telescopic compartment automobile comprises an automobile body (1), an automobile frame (2) and a compartment, wherein the compartment is a telescopic type compartment. The telescopic type compartment is composed of a telescopic type compartment skeleton (3), a telescopic type bottom frame (4), a telescopic type top cover (5), a compartment wall and a telescopic mechanism, wherein the telescopic type compartment skeleton (3) is connected on the automobile frame (2), the telescopic type bottom frame (4) is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elescopic type compartment skeleton (3), the telescopic type top cover (5) is connected onto the top of the telescopic type compartment skeleton (3), the compartment wall is connected around the telescopic type compartment skeleton (3), and the telescopic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telescopic type compartment skeleton (3), the telescopic type bottom frame (4) and the telescopic type top cover (5). A bottom face gap clos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telescopic type bottom frame (4); a top cover gap clos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telescopic type top cover (5); a compartment door is arranged on the compartment wall; a telescopic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a skin covering mechanism component are arranged in the telescopic type compartment; and the telescopic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telescopic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automatic telescopic compartment automobile has a compact structure, a reasonable design, a good driving stability, a large inner space after the extension of the compartment, a high compartment telescopic speed, a high accuracy, and has a stro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More Like This:
Inventors:
DING WEILI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00671
Publication Date:
June 19, 2014
Filing Date:
June 05,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DING WEILI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60P3/3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991406A2013-03-27
CN202935231U2013-05-15
US4133571A1979-01-09
CN2892564Y2007-04-25
CN201240317Y2009-05-20
US5628541A1997-05-13
GB2244959A1991-12-18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包括车身 U)、 车架(2)和车厢,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为伸缩式车厢,所述伸缩式车厢包括连接在车架(2) 上的伸缩式车厢骨架 ( 3) 、 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 3)底部的伸缩式底 框 (4) 、 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3) 顶部的伸缩式顶盖 ( 5) 和连接在 伸缩式车厢骨架 (3) 周围的车厢壁, 以及与伸缩式车厢骨架 ( 3) 、 伸缩 式底框 (4) 和伸缩式顶盖 (5) 连接并用于带动伸缩式车厢骨架 ( 3) 、 伸缩式底框(4) 和伸缩式顶盖 (5)伸缩运动的伸缩机构, 所述伸缩式底 框(4) 内设置有底面空隙闭合装置, 所述伸缩式顶盖 (5) 内设置有顶盖 空隙闭合装置, 所述车厢壁上设置有车厢门, 所述伸缩式车厢内放置有用 于带动伸缩机构伸缩运动的伸缩动力传动系统, 以及用于在伸缩式车厢伸 展开后覆盖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 3) 上并用于与伸缩式底框(4) 、 伸缩式 顶盖 (5) 和车厢壁形成密闭空间的蒙皮机构组件, 所述伸缩机构与所述 伸缩动力传动系统连接。

2.按照杈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 3)包括 12根相互连接构成立方体框架的第一伸缩 杆, 位于所述车架 (2) 长度方向上的 4根第一伸缩杆均由第一长度方向 大套管 (8-1) 和套装在第一长度方向大套管 (8-1) 内的第一长度方向小 套管 (9-1)构成, 位于所述车架 (2) 高度方向上的 4根第一伸缩杆均由 第一高度方向大套管 (8-2)和套装在第一高度方向大套管 (8-2) 内的第 一高度方向小套管 (9-2)构成, 位于所述车架 (2) 宽度方向上的 4根第 一伸缩杆均由第一宽度方向大套管 -3) 和套装在第一宽度方向大套管

( 8 - 3)内的第一宽度方向左小套管(9-3)和第一宽度方向右小套管(9-4) 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机构由分别对应安装在 4 根所述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 (9-1) 内 的 4个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 10-1) 、 分别对应安装在 4根所述第一高 度方向小套管 (9-2 ) 内的 4 个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 10-2 ) 以及分别 对应安装在 4 根所述第一宽度方向左小套管 (9-3) 和第一宽度方向右小 套管 (9-4 ) 内的 4 个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0-3) 构成, 所述第一长 度方向液压油缸( 10-1 )和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0-2 )均为单向油缸, 所述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 10-1 ) 的底座与所述第一长度方向大套管 ( 8-1 ) 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 10-2 ) 的活塞杆 与所述第一高度方向小套管 (9-2 ) 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宽度方向 液压油缸 (10-3 ) 为双向油缸, 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0-3) 的两 根活塞杆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宽度方向左小套管 (9-3 ) 的一端和第一宽 度方向右小套管 (9-4 ) 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动力传动系统由第一 动力系统和与所述第一动力系统连接的第一液压传动系统构成, 4个所述 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10-1 ) 、 4个所述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10-2 ) 和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10-3)均与所述第一液压传动系统连 接。

4.按照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压传动系统包括第一油箱 ( 16) 、 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箱 (16 ) 连接的第一过滤器( 17 )和通过油管与第一过滤器 ( 17 )连接的第一液压 泵 (18 ) , 以及用于对第一液压传动系统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器 (19 ) , 所述第一液压泵(18 ) 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用于对 4个所述第一长度 方向液压油缸( 10-1 )动作进行同步控制的第一长度方向电磁阀(20-1 ) 、 用于对 4个所述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10-2 )动作进行同步控制的第一 高度方向电磁阀( 20-2 )和用于对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0 - 3 ) 动作进行同步控制的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 (20-3) , 所述第一长度方向电 磁阀(20-1 )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 4个第一长度方向液控阀(21-1 ) , 4个所述第一长度方向液控阀 (21-1 ) 分别通过 4个第一长度方向液压锁 ( 22-1 ) 对应与 4个所述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 10-1 )连接, 所述第一 高度方向电磁阀 (20-2 ) 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 4个第一高度方向液控 阀 (21-2) , 4个所述第一高度方向液控阀 (21-2 ) 分别通过 4个第一高 度方向液压锁 (22-2 )对应与 4个所述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0-2 )连 接, 所述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 (20-3) 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 4个第一 宽度方向液控阀 (21-3) ,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控阀 (21-3) 分别通 过 4个第一宽度方向液压锁 (22-3)对应与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 缸 U0-3) 连接, 4 个所述第一长度方向液控阀 (21-1 ) 、 4 个所述第一 高度方向液控阀 (21-2)和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控阀 (21-3)均与所 述第一液压泵 ( 18) 的输出端和第一控制器 (19 ) 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 一长度方向电磁阀 (20-1 )通过第一长度方向溢流阀 (23-1 ) 与所述第一 油箱 (16)连接, 所述第一高度方向电磁阀 (20-2 ) 通过第一高度方向溢 流阀(23-2 )与所述第一油箱( 16)连接,所述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20- 3) 通过第一宽度方向溢流阀 (23-3) 与所述第一油箱 (16) 连接, 4个所述 第一长度方向液控阀(21-1 )分别对应通过 4个第二长度方向溢流阀(24 - 1 ) 与所述第一油箱 U6) 连接, 4个所述第一高度方向液控阀 (21-2) 分别 对应通过 4个第二高度方向溢流阀 (24-2) 与所述第一油箱 (16) 连接,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控阀 (21-3) 分别对应通过 4个第二宽度方向溢 流阀 (24-3) 与所述第一油箱 (16) 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 4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系统为汽车发动机 (25 ) , 所述第一液压泵 (18) 通过皮带

( 26) 与所述汽车发动机 (25) 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并由汽车发动机 (25) 带动运转。

6.按照权利要求 4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压泵(18 ) 为电动液压泵, 所述第一动力系统为外接交流电源

( 27)或 /和设置在所述车身 (1 ) 内的交流发电机 (28) , 所述外接交流 电源 (27) 和交流发电机 (28) 的输出电压均为 380V、 220V或 110V, 所 述电动液压泵与所述第一控制器 ( 19) 的输出端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 3) 还包括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立方体框架的 6 个 面中间位置处的 6根第二伸缩杆, 位于所述车架 (2 ) 长度方向上的 1根 第二伸缩杆均由第二长度方向大套管 (13-1 )和套装在第二长度方向大套 管 ( 13 - 1 ) 内的第二长度方向小套管 ( 14-1 ) 构成, 位于所述车架 (2 ) 高度方向上的 2根第二伸缩杆均由第二高度方向大套管 (13-2 )和套装在 第二高度方向大套管 U3-2) 内的第二高度方向小套管 ( 14-2 )构成, 位 于所述车架 (2) 宽度方向上的 2 根第二伸缩杆均由第二宽度方向大套管 ( 13-3)和套装在第二宽度方向大套管 (13-3) 内的第二宽度方向左小套 管 (14-3) 和第二宽度方向右小套管 ( 14-4) 构成。

8.按照权利要求 7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机构由分别对应安装在 2根所述第二长度方向小套管 (14-1 ) 内 的 2个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15-1 ) 、 分别对应安装在 2根所述第二高 度方向小套管 ( 14-2 ) 内的 2个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5-2) 以及分别 对应安装在 2根所述第二宽度方向左小套管 (14-3)和第二宽度方向右小 套管 (14-4) 内的 2个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5-3)构成, 所述第二长 度方向液压油缸( 15-1 )和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5-2 )均为单向油缸, 所述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U5-1 ) 的底座与所述第二长度方向大套管

( 13-1 ) 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 15-2 ) 的活塞杆 与所述第二高度方向小套管 (14-2) 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宽度方向 液压油缸 ( 15-3) 为双向油缸, 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5-3) 的两 根活塞杆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宽度方向左小套管 (14-3) 的一端和第二宽 度方向右小套管 U4-4 ) 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动力传动系统由第二 动力系统和与所述第二动力系统连接的第二液压传动系统构成, 2个所述 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15-1 ) 、 2个所述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15-2) 和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15-3)均与所述第二液压传动系统连 接。

9.按照权利要求 8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液压传动系统包括第二油箱 (29) 、 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箱 (29 ) 连接的第二过滤器( 30)和通过油管与第二过滤器( 30)连接的第二液压 泵 (31 ) , 以及用于对第二液压传动系统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器 (32 ) , 所述第二液压泵(31 ) 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用于对 2个所述第二长度 方向液压油缸( 15-1 )动作进行同步控制的第二长度方向电磁阀(33-1 )、 用于对 2个所述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15-2 )动作进行同步控制的第二 高度方向电磁阀( 33-2 )和用于对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5 - 3 ) 动作进行同步控制的第二宽度方向电磁阀 ( 33-3) , 所述第二长度方向电 磁闽 ( 33-1 )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 2个第二长度方向液控阀(34-1 ), 2个所述第二长度方向液控阀 ( 34-1 ) 分别通过 2个第二长度方向液压锁 ( 35-1 )对应与 2个所述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 15-1 )连接, 所述第二 高度方向电磁阀 (33-2 ) 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 2个第二高度方向液控 阀 (34-2 ) , 2个所述第二高度方向液控阀 ( 34-2 ) 分别通过 2个第二高 度方向液压锁 ( 35-2 )对应与 2个所述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5-2 )连 接, 所述第二宽度方向电磁阀 ( 33-3) 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 2个第二 宽度方向液控阀 (34 - 3) ,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控阀 (34-3) 分别通 过 2个第二宽度方向液压锁 ( 35-3)对应与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 缸 (15-3) 连接, 2 个所述第二长度方向液控阀 ( 34-1 ) 、 2 个所述第二 高度方向液控阀 (34-2 )和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控阀 (34-3)均与所 述第二液压泵 ( 31 ) 的输出端和第二控制器 ( 32 ) 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 二长度方向电磁阀 ( 33-1 )通过第三长度方向溢流闽 ( 36-1 ) 与所述第二 油箱 (29)连接, 所述第二高度方向电磁阀 ( 33-2 ) 通过第三高度方向溢 流阀( 36-2 )与所述第二油箱(29)连接,所述第二宽度方向电磁阀( 33 - 3 ) 通过第三宽度方向溢流阀 ( 36-3) 与所述第二油箱 (29 ) 连接, 1个所述 第二长度方向液控阀( 34-1 )分别对应通过 2个第四长度方向溢流阀( 37-1 ) 与所述第二油箱 (29 ) 连接, 1个所述第二高度方向液控阀 ( 34-2 ) 分别 对应通过 2个第四高度方向溢流阀 (37-2 ) 与所述第二油箱 (29 ) 连接,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控阀 ( 34-3) 分别对应通过 2个第四宽度方向溢 流阀 (37-3) 与所述第二油箱 (29) 连接。

10.按照权利要求 9 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第二动力系统为汽车发动机 (25) , 所述第二液压泵 (31 ) 通过 皮带(26)与所述汽车发动机(25)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并由汽车发动机(25) 带动运转。

11.按照权利要求 9 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第二液压泵( 31 ) 为电动液压泵, 所述第二动力系统为外接交流 电源 (27) 或 /和设置在所述车身 (1 ) 内的交流发电机 (28) , 所述外接 交流电源(27)和交流发电机(28)的输出电压均为 380V、 220V或 110V, 所述电动液压泵与所述第二控制器 ( 32) 的输出端连接。

12.按照权利要求 2或 7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 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 (2 ) 前端上方的横梁 (43) 和连接在所述 横梁 (43) 上且用于将所述伸缩式车厢与车身 ( 1 ) 分离或合拢的铰接液 压油缸 (44) , 所述铰接液压油缸 (44) 的底座与所述横梁 (43) 连接, 所述铰接液压油缸(44) 的活塞杆与位于前下方的所述第一宽度方向大套 管 (8-3)连接, 所述铰接液压油缸 (44) 与所述伸缩动力传动系统连接。

13.按照权利要求 2或 1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 征在于: 位于后下方的所述第一宽度方向大套管 (8-3) 上连接有一个或 多个支腿油缸(45) , 所述支腿油缸(45 )与所述伸缩动力传动系统连接。

14.按照权利要求 2或 7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縮厢汽车, 其特 征在于: 所述伸缩式底框 (4 ) 包括相互配合且能够随所述伸缩式车厢骨 架(3)在所述车架(2)上宽度方向上分开或闭合的底层左下半框盒(4-1 ) 和底层右下半框盒( 4-2 ) , 以及套装在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 ) 内且 能够在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 4-1 ) 内长度方向滑动的中间层左下框盒

( 4-3)和套装在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4-2) 内且能够在所述底层右下半 框盒(4-2 ) 内长度方向滑动的中间层右下框盒(4-4) , 所述底层左下半 框盒(4-1) 和底层右下半框盒(4-2) 的内侧面和后端面均敞口, 所述中 间层左下框盒(4-3) 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4-1) 固定连 接的上层左下框盒(4-5) , 所述中间层右下框盒(4-4) 的顶部设置有与 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4-2) 固定连接的上层右下框盒(4- 6) , 所述底层 左下半框盒(4-1) 与位于下方的第一宽度方向左小套管 (9-3) 的一端铰 接,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 4-2 )与位于下方的第一宽度方向右小套管( 9 - 4 ) 的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 与位于左下方的第一长度方向 小套管 (9-1) 的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层右下框盒(4-4) 与位于右下方的 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 (9-1) 的一端铰接; 所述底面空隙闭合装置包括通 过前底面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上层左下框盒 (4-5) 上且能够在所述 上层左下框盒 (4-5) 上移出或移入的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 11-1) 和通 过后底面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中间层左下框盒 (4-3) 上且能够在所 述中间层左下框盒(4-3) 上移出或移入的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11-2) 。

15.按照权利要求 14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前底面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左下框盒 (4-5) 左边沿顶面上中间位置处的前底面平移动力电机(50) , 连接在所述前底 面平移动力电机 (50) 输出轴上的前底面平移绕线盘 (51) , 依次沿所述 上层左下框盒(4-5) 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上层左下框盒(4-5)右 边沿顶面上的第一前底面固定轮 (46-1) 、 第二前底面固定轮 (46-2) 、 第三前底面固定轮 (46-3) 和第四前底面固定轮 (46-4) , 以及依次沿所 述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11-1) 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前底面空隙闭 合平板(11-1)底面上的第一前底面滑动轮 (46-5) 和第二前底面滑动轮

(46-6) , 所述第一前底面滑动轮 (46-5) 在所述上层左下框盒 (4-5)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前底面固定轮 (46-1 ) 和第二前底面固定轮

( 46-2 )之间,所述第二前底面滑动轮( 46-6 )在所述上层左下框盒( 4 - 5 )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前底面固定轮 (46-3) 和第四前底面固定轮

(46-4) 之间, 所述前底面平移绕线盘 (51) 上绕有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二 前底面固定轮 (46-2) 、 第一前底面滑动轮 (46-5) 和第一前底面固定轮 (46-1) 上的第一前底面平移钢丝绳(52) 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三前底 面固定轮(46- 3)、第二前底面滑动轮(46-6)和第四前底面固定轮(46-4) 上的第二前底面平移钢丝绳(53) ; 所述后底面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 置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 左边沿顶面上中间位置处的后底面平移 动力电机(54) , 连接在所述后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54) 输出轴上的后底 面平移绕线盘 ( 55) , 依次沿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 的长度方向排 列设置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 右边沿顶面上的第一后底面固定轮 (47-1) 、 第二后底面固定轮 (47-2) 、 第三后底面固定轮 (47- 3) 和第 四后底面固定轮 (47-4) , 以及依次沿所述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11-2) 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U1-2)底面上的第一后 底面滑动轮 (47-5) 和第二后底面滑动轮 (47-6) , 所述第一后底面滑动 轮 (47-5) 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后 底面固定轮 (47-1) 和第二后底面固定轮 (47-2) 之间, 所述第二后底面 滑动轮 (47-6) 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 三后底面固定轮 (47-3) 和第四后底面固定轮 (47-4) 之间, 所述后底面 平移绕线盘 (55) 上绕有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二后底面固定轮 (47-2) 、 第 一后底面滑动轮 (47- 5) 和第一后底面固定轮 (47-1) 上的第一后底面平 移钢丝绳 (56) 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三后底面固定轮 (47-3) 、 第二后 底面滑动轮 (47-6) 和第四后底面固定轮 (47-4) 上的第二后底面平移钢 丝绳 (57) 。

16.按照权利要求 2或 7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 征在于: 所述伸缩式顶盖 (5)包括相互配合且能够随所述伸缩式车厢骨 架( 3 )在所述车架( 2 )上宽度方向上分开或闭合的顶层左上半框盒( 5-1 ) 和顶层右上半框盒(5-2) , 以及套装在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5-1) 内且 能够在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 5-1 ) 内长度方向滑动的中间层左上框盒 (5-3) 和套装在所述顶层右上半框盒(5-2) 内且能够在所述顶层右上半 框盒(5-2) 内长度方向滑动的中间层右上框盒(5-4) , 所述顶层左上半 框盒(5-1)和顶层右上半框盒(5-2) 的内侧面和后端面均敞口, 所述中 间层左上框盒(5-3) 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5-1) 固定连 接的底层左上框盒( 5-5) , 所述中间层右上框盒 (5-4) 的底部设置有与 所述顶层右上半框盒(5-2) 固定连接的底层右上框盒(5-6) , 所述顶层 左上半框盒(5-1) 与位于上方的第一宽度方向左小套管 (9-3) 的一端铰 接,所述顶层右上半框盒(5- 2)与位于上方的第一宽度方向右小套管(9-4) 的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 5-3) 与位于左上方的第一长度方向 小套管 (9-1) 的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层右上框盒(5-4) 与位于右上方的 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 (9-1) 的一端铰接; 所述顶盖空隙闭合装置包括通 过前顶盖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底层左上框盒 ( 5-5) 上且能够在所述 底层左上框盒 (5-5) 上移出或移入的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 12-1) 和通 过后顶盖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中间层左上框盒 (5-3) 上且能够在所 述中间层左上框盒(5-3) 上移出或移入的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12-2) 。

17.按照权利要求 16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前顶盖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层左上框盒 (5-5) 左边沿底面上中间位置处的前顶盖平移动力电机(58) , 连接在所述前顶 盖平移动力电机 (58) 输出轴上的前顶盖平移绕线盘 (59) , 依次沿所述 底层左上框盒(5-5) 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底层左上框盒(5- 5)右 边沿底面上的第一前顶盖固定轮 (48-1) 、 第二前顶盖固定轮 (48-2) 、 第三前顶盖固定轮 (48_3) 和第四前顶盖固定轮 (48-4) , 以及依次沿所 述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U2-1) 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前顶盖空隙闭 合平板( 12-1) 顶面上的第一前顶盖滑动轮 (48-5) 和第二前顶盖滑动轮

(48-6) , 所述第一前顶盖滑动轮 (48-5) 在所述底层左上框盒 (5-5)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前顶盖固定轮 (48-1 ) 和第二前顶盖固定轮

( 48-2 )之间, 所述第二前顶盖滑动轮( 48-6 )在所述底层左上框盒( 5-5 )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前顶盖固定轮 (48-3) 和第四前顶盖固定轮 (48-4) 之间, 所述前顶盖平移绕线盘 (51)上绕有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二 前顶盖固定轮 (48-2) 、 第一前顶盖滑动轮 (48-5)和第一前顶盖固定轮

(48-1) 上的第一前顶盖平移钢丝绳(60) 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三前顶 盖固定轮(48- 3)、第二前顶盖滑动轮(48-6)和第四前顶盖固定轮(48-4) 上的第二前顶盖平移钢丝绳(61) ; 所述后顶盖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 置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 左边沿底面上中间位置处的后顶盖平移 动力电机 (62) , 连接在所述后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62) 输出轴上的后顶 盖平移绕线盘 (63) , 依次沿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 的长度方向排 列设置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 右边沿底面上的第一后顶盖固定轮

(49-1) 、 第二后顶盖固定轮 (49-2) 、 第三后顶盖固定轮 (49-3) 和第 四后顶盖固定轮 (49-4) , 以及依次沿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 - 2) 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U2-2)顶面上的第一后 顶盖滑动轮 (49-5) 和第二后顶盖滑动轮 (49-6) , 所述第一后顶盖滑动 轮 (49-5) 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后 顶盖固定轮 (49-1) 和第二后顶盖固定轮 (49-2) 之间, 所述第二后顶盖 滑动轮 (49-6) 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 三后顶盖固定轮 (49-3) 和第四后顶盖固定轮 (49-4) 之间, 所述后顶盖 平移绕线盘 (63) 上绕有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二后顶盖固定轮 (49-2) 、 第 一后顶盖滑动轮 (49-5) 和第一后顶盖固定轮 (49-1) 上的第一后顶盖平 移钢丝绳 (64) 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三后顶盖固定轮 (49-3) 、 第二后 顶盖滑动轮 (49-6) 和第四后顶盖固定轮 (49-4)上的第二后顶盖平移钢 丝绳 (65) 。

18.按照权利要求 2或 7所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车厢壁包括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 3) 前端的前车厢壁 (6-1) 、 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 3)后端的后车厢壁、 连接在伸缩式车 厢骨架 ( 3) 左侧的左车厢壁 (6-3) 和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 3)右侧 的右车厢壁(6-4),所述前车厢壁(6-1)与所述第一长度方向大套管(8 - 1) 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后车厢壁由相互配合且能够随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 3) 在所述车架 (2) 上宽度方向上分开或扣合的左半后车厢壁 (6-2) 和右半后车厢壁 (6-5)构成; 所述车厢门包括设置在左车厢壁 (6-3) 上 的左侧门 (7-1 ) 、 设置在右车厢壁 (6-4) 上的右侧门 (7-2) 、 设置在 左半后车厢壁 (6-2) 上的左后门 (7-3) 和设置在右半后车厢壁 (6 - 5) 上的右后门 (7-4) ; 所述蒙皮机构组件包括用于在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 覆盖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 3) 前端的前围蒙皮机构组件、 用于在伸缩式车 厢伸展开后覆盖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 3) 后端的后围蒙皮机构组件、 用于 在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覆盖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 3) 左侧的左侧围蒙皮机 构组件和用于在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覆盖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 3) 右侧的 右侧围蒙皮机构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 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 车。

背景技术

目前, 现有的专业汽车品种 (包括各种改装车、 特种车)很多, 如行 业专用的消防车、 军用车、 散装水泥车、 机场运输车, 还有城巿所用大量 的环卫用车、 医疗用车、 巿政用车等等, 专业汽车在汽车工业中都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 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我国专用汽车与国外相比, 品种还比较集中、 单一、 数量和品质还 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单从专用汽车箱式车箱外形上来说, 仍是直角长方 形、 工艺简单、 生产方便、 质心偏高、 严重影响汽车的翻倾稳定性, 高速 行驶空气阻力大, 这种外形已愈来愈不适应现代高速运载的要求 。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需求和世界工业发达国 家专用汽车发展的趋 势, 大众用户急需的 "高技术、 高水平、 高质量、 高附加值" , 而且是一 车多用的专用汽车急待开发、 生产, 也是摆在我国汽车工业研发、 生产单 位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任务。

在用于自动伸缩卧室箱的技术, 现有技术中此类房车或增积式车房已 由下述专利文献予以公开:

申请号为 201210106406. 9 , 申请曰曰为 2012年 04月 12 曰的中国专 利公开了一种增积式伸缩房车, 该房车通过底板滑道和顶部油缸向左右移 动扩宽距离, 随后通过该左右竖向滑道将左右升降墙板升高 来增加房车空 间体积。

申请号为 200420040569. 2 , 申请日为 2004年 05月 12 日的中国专利 公开了一种可变式旅行房车, 该房车由固定厢体和伸缩厢体二部分组成, 通过固定厢体前后二个外置油缸将伸缩厢体由 固定厢体内升起, 增加空间 体积。

申请号为 201010500644. 9 , 申请日为 2010-09-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变形房车车厢, 通过车厢前后两端各外置油缸升降作用, 使伸缩式顶 盖升至设置高度来增加厢体空间。

申请号为 200820071986. 1, 申请日为 2008-06-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伸缩厢式房车, 通过活动导轨及固定导轨座滑动连接, 使伸缩厢体向 左右平移至设定宽度, 增大房式体积。

上述现有技术所公开的伸缩厢式房车, 仅能靠导向滑道和厢体前围后 围外置各一液压油缸使厢体变宽或通过竖向滑 道使升高厢体空间来增加 体积, 该技术简单, 而且房车厢体长度不变, 在行驶中还得靠普通车辆来 牵引, 行驶不便, 属于拖挂式厢体房车, 不是一车多用范围类型的汽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 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 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结构紧凑, 设计新颖合理, 操作简单, 使 用方便, 行驶时的稳定性好, 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内部空间大, 伸缩式车 厢伸缩速度快、 精度高, 智能化程度高, 实用性强, 推广应用价值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 缩厢汽车, 包括车身、 车架和车厢,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为伸缩式车厢, 所述伸缩式车厢包括连接在车架上的伸缩式车 厢骨架、 连接在伸缩式车厢 骨架底部的伸缩式底框、 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顶部的伸缩式顶盖和连 接 在伸缩式车厢骨架周围的车厢壁, 以及与伸缩式车厢骨架、 伸缩式底框和 伸缩式顶盖连接并用于带动伸缩式车厢骨架、 伸缩式底框和伸缩式顶盖伸 缩运动的伸缩机构, 所述伸缩式底框内设置有底面空隙闭合装置, 所述伸 缩式顶盖内设置有顶盖空隙闭合装置, 所述车厢壁上设置有车厢门, 所述 伸缩式车厢内放置有用于带动伸缩机构伸缩运 动的伸缩动力传动系统, 以 及用于在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覆盖在伸缩式车 厢骨架上并用于与伸缩式 底框、 伸缩式顶盖和车厢壁形成密闭空间的蒙皮机构 组件, 所述伸缩机构 与所述伸缩动力传动系统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式车厢 骨架包括 2根相互连接构成立方体框架的第一伸缩杆, 位于所述车架长度 方向上的 4根第一伸缩杆均由第一长度方向大套管和套 在第一长度方向 大套管内的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构成, 位于所述车架高度方向上的 4根第 一伸缩杆均由第一高度方向大套管和套装在第 一高度方向大套管内的第 一高度方向小套管构成, 位于所述车架宽度方向上的 4根第一伸缩杆均由 第一宽度方向大套管和套装在第一宽度方向大 套管内的第一宽度方向左 小套管和第一宽度方向右小套管构成。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机构由 分别对应安装在 4根所述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内的 4个第一长度方向液压 油缸、 分别对应安装在 4根所述第一高度方向小套管内的 4个第一高度方 向液压油缸以及分别对应安装在 4根所述第一宽度方向左小套管和第一宽 度方向右小套管内的 4个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构成, 所述第一长度方向 液压油缸和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均为单向油 缸, 所述第一长度方向液压 油缸的底座与所述第一长度方向大套管的一端 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高度方 向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高度方向小套 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 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为双向油缸, 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的两根活塞 杆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宽度方向左小套管的一 端和第一宽度方向右小套 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动力传动系统由第一动力系统和与所 述第一 动力系统连接的第一液压传动系统构成, 4个所述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4个所述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和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均与所 述第一液压传动系统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压传 动系统包括第一油箱、 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箱连接的第一过滤器和通过 油管 与第一过滤器连接的第一液压泵, 以及用于对第一液压传动系统进行控制 的第一控制器, 所述第一液压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用于 对 4个所述 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动作进行同步控制的第 一长度方向电磁阀、 用于对 4个所述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动作进行同步 制的第一高度方向电磁阀 和用于对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动作进行同步 制的第一宽度方 向电磁阀, 所述第一长度方向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 接有 4个第一长 度方向液控阀, 4个所述第一长度方向液控阀分别通过 4个第一长度方向 液压锁对应与 4个所述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连接, 所述第一高度方向电 磁阀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 4个第一高度方向液控阀, 4个所述第一高 度方向液控阀分别通过 4个第一高度方向液压锁对应与 4个所述第一高度 方向液压油缸连接, 所述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 接有 4 个第一宽度方向液控阀,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控阀分别通过 4个第一 宽度方向液压锁对应与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连接, 4个所述第 一长度方向液控阀、 4个所述第一高度方向液控闽和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 向液控阀均与所述第一液压泵的输出端和第一 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 第一长度方向电磁阀通过第一长度方向溢流阀 与所述第一油箱连接, 所述 第一高度方向电磁阀通过第一高度方向溢流阀 与所述第一油箱连接, 所述 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通过第一宽度方向溢流阀 与所述第一油箱连接, 4个 所述第一长度方向液控阀分别对应通过 4个第二长度方向溢流阀与所述第 一油箱连接, 4个所述第一高度方向液控阀分别对应通过 4个第二高度方 向溢流阀与所述第一油箱连接,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控阀分别对应通 过 4个第二宽度方向溢流阀与所述第一油箱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系 统为汽车发动机, 所述第一液压泵通过皮带与所述汽车发动机的 动力输出 轴连接并由汽车发动机带动运转。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压泵 为电动液压泵, 所述第一动力系统为外接交流电源或 /和设置在所述车身 内的交流发电机, 所述外接交流电源和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均 为 380V、 220V或 110V, 所述电动液压泵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 接。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式车厢 骨架还包括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立方体框架的 个面中间位置处的根第二 伸缩杆, 位于所述车架长度方向上的 2根第二伸缩杆均由第二长度方向大 套管和套装在第二长度方向大套管内的第二长 度方向小套管构成, 位于所 述车架高度方向上的 2根第二伸缩杆均由第二高度方向大套管和套 在第 二高度方向大套管内的第二高度方向小套管构 成, 位于所述车架宽度方向 上的 2根第二伸缩杆均由第二宽度方向大套管和套 在第二宽度方向大套 管内的第二宽度方向左小套管和第二宽度方向 右小套管构成。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机构由 分别对应安装在 2根所述第二长度方向小套管内的 2个第二长度方向液压 油缸、 分别对应安装在 2根所述第二高度方向小套管内的 2个第二高度方 向液压油缸以及分别对应安装在 2根所述第二宽度方向左小套管和第二宽 度方向右小套管内的 2个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构成, 所述第二长度方向 液压油缸和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均为单向油 缸, 所述第二长度方向液压 油缸的底座与所述第二长度方向大套管的一端 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高度方 向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高度方向小套 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 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为双向油缸, 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的两根活塞 杆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宽度方向左小套管的一 端和第二宽度方向右小套 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动力传动系统由第二动力系统和与所 述第二 动力系统连接的第二液压传动系统构成, 2个所述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2个所述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和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均与所 述第二液压传动系统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液压传 动系统包括第二油箱、 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箱连接的第二过滤器和通过 油管 与第二过滤器连接的第二液压泵, 以及用于对第二液压传动系统进行控制 的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二液压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用于 对 2个所述 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动作进行同步控制的第 二长度方向电磁阀、 用于对 2个所述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动作进行同步 制的第二高度方向电磁阀 和用于对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动作进行同步 制的第二宽度方 向电磁阀, 所述第二长度方向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 接有 2个第二长 度方向液控阀, 2个所述第二长度方向液控阀分别通过 2个第二长度方向 液压锁对应与 2个所述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连接, 所述第二高度方向电 磁阀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 2个第二高度方向液控阀, 2个所述第二高 度方向液控阀分别通过 2个第二高度方向液压锁对应与 2个所述第二高度 方向液压油缸连接, 所述第二宽度方向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 接有 2 个第二宽度方向液控阀,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控阀分别通过 2个第二 宽度方向液压锁对应与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连接, 2个所述第 二长度方向液控阀、 2个所述第二高度方向液控阀和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 向液控阀均与所述第二液压泵的输出端和第二 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 第二长度方向电磁阀通过第三长度方向溢流阀 与所述第二油箱连接, 所述 第二高度方向电磁阀通过第三高度方向溢流阀 与所述第二油箱连接, 所述 第二宽度方向电磁阀通过第三宽度方向溢流阀 与所述第二油箱连接, 2个 所述第二长度方向液控阀分别对应通过 2个第四长度方向溢流阀与所述第 二油箱连接, 2个所述第二高度方向液控阀分别对应通过 2个第四高度方 向溢流阀与所述第二油箱连接,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控阀分别对应通 过 2个第四宽度方向溢流阀与所述第二油箱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动力系 统为汽车发动机, 所述第二液压泵通过皮带与所述汽车发动机的 动力输出 轴连接并由汽车发动机带动运转。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液压泵 为电动液压泵, 所述第二动力系统为外接交流电源或 /和设置在所述车身 内的交流发电机, 所述外接交流电源和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均 为 380V、 220V或 110V, 所述电动液压泵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连 接。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所述 车架前端上方的横梁和连接在所述横梁上且用 于将所述伸缩式车厢与车 身分离或合拢的铰接液压油缸, 所述铰接液压油缸的底座与所述横梁连 接, 所述铰接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位于前下方的所 述第一宽度方向大套管 连接, 所述铰接液压油缸与所述伸缩动力传动系统连 接。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位于后下方的所 述第一宽度方向大套管上连接有一个或多个支 腿油缸, 所述支腿油缸与所 述伸缩动力传动系统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式底框 包括相互配合且能够随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在 所述车架上宽度方向上分 开或闭合的底层左下半框盒和底层右下半框盒 , 以及套装在所述底层左下 半框盒内且能够在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内长度 方向滑动的中间层左下框 盒和套装在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内且能够在所 述底层右下半框盒内长度 方向滑动的中间层右下框盒, 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和底层右下半框盒的内 侧面和后端面均敞口, 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底层 左下 半框盒固定连接的上层左下框盒, 所述中间层右下框盒的顶部设置有与所 述底层右下半框盒固定连接的上层右下框盒, 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与位于 下方的第一宽度方向左小套管的一端铰接, 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与位于下 方的第一宽度方向右小套管的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与位于左下 方的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的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层右下框盒与位于右下方 的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的一端铰接; 所述底面空隙闭合装置包括通过前底 面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上层左下框盒上且 能够在所述上层左下框盒 上移出或移入的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和通过后 底面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安 装在中间层左下框盒上且能够在所述中间层左 下框盒上移出或移入的后 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底面平移 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左下框盒左 边沿顶面上中间位置处的 前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连接在所述前底面平移动力电机输出轴上的前 底面 平移绕线盘, 依次沿所述上层左下框盒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在所述上层左 下框盒右边沿顶面上的第一前底面固定轮、 第二前底面固定轮、 第三前底 面固定轮和第四前底面固定轮, 以及依次沿所述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的长 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底 面上的第一前底面滑动轮 和第二前底面滑动轮, 所述第一前底面滑动轮在所述上层左下框盒的 宽度 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前底面固定轮和第二前底 面固定轮之间, 所述第二前 底面滑动轮在所述上层左下框盒的宽度方向上 位于所述第三前底面固定 轮和第四前底面固定轮之间, 所述前底面平移绕线盘上绕有依次连接在所 述第二前底面固定轮、 第一前底面滑动轮和第一前底面固定轮上的第 一前 底面平移钢丝绳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三前底 面固定轮、 第二前底面滑动 轮和第四前底面固定轮上的第二前底面平移钢 丝绳; 所述后底面平移动力 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左边 沿顶面上中间位置处的后 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连接在所述后底面平移动力电机输出轴上的后 底面平 移绕线盘, 依次沿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的长度方向排列设 置在所述中间层 左下框盒右边沿顶面上的第一后底面固定轮、 第二后底面固定轮、 第三后 底面固定轮和第四后底面固定轮, 以及依次沿所述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的 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底面上的第一后底面滑动 轮和第二后底面滑动轮, 所述第一后底面滑动轮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的 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后底面固定轮和第二 后底面固定轮之间, 所述第 二后底面滑动轮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的宽度 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后底 面固定轮和第四后底面固定轮之间, 所述后底面平移绕线盘上绕有依次连 接在所述第二后底面固定轮、 第一后底面滑动轮和第一后底面固定轮上的 第一后底面平移钢丝绳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 三后底面固定轮、 第二后底 面滑动轮和第四后底面固定轮上的第二后底面 平移钢丝绳。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式顶盖 包括相互配合且能够随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在 所述车架上宽度方向上分 开或闭合的顶层左上半框盒和顶层右上半框盒 , 以及套装在所述顶层左上 半框盒内且能够在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内长度 方向滑动的中间层左上框 盒和套装在所述顶层右上半框盒内且能够在所 述顶层右上半框盒内长度 方向滑动的中间层右上框盒, 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和顶层右上半框盒的内 侧面和后端面均敞口, 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顶层 左上 半框盒固定连接的底层左上框盒, 所述中间层右上框盒的底部设置有与所 述顶层右上半框盒固定连接的底层右上框盒, 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与位于 上方的第一宽度方向左小套管的一端铰接, 所述顶层右上半框盒与位于上 方的第一宽度方向右小套管的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与位于左上 方的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的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层右上框盒与位于右上方 的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的一端铰接; 所述顶盖空隙闭合装置包括通过前顶 盖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底层左上框盒上且 能够在所述底层左上框盒 上移出或移入的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和通过后 顶盖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安 装在中间层左上框盒上且能够在所述中间层左 上框盒上移出或移入的后 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顶盖平移 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层左上框盒左 边沿底面上中间位置处的 前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连接在所述前顶盖平移动力电机输出轴上的前 顶盖 平移绕线盘, 依次沿所述底层左上框盒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在所述底层左 上框盒右边沿底面上的第一前顶盖固定轮、 第二前顶盖固定轮、 第三前顶 盖固定轮和第四前顶盖固定轮, 以及依次沿所述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的长 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顶 面上的第一前顶盖滑动轮 和第二前顶盖滑动轮, 所述第一前顶盖滑动轮在所述底层左上框盒的 宽度 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前顶盖固定轮和第二前顶 盖固定轮之间, 所述第二前 顶盖滑动轮在所述底层左上框盒的宽度方向上 位于所述第三前顶盖固定 轮和第四前顶盖固定轮之间, 所述前顶盖平移绕线盘上绕有依次连接在所 述第二前顶盖固定轮、 第一前顶盖滑动轮和第一前顶盖固定轮上的第 一前 顶盖平移钢丝绳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三前顶 盖固定轮、 第二前顶盖滑动 轮和第四前顶盖固定轮上的第二前顶盖平移钢 丝绳; 所述后顶盖平移动力 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左边 沿底面上中间位置处的后 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连接在所述后顶盖平移动力电机输出轴上的后 顶盖平 移绕线盘, 依次沿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的长度方向排列设 置在所述中间层 左上框盒右边沿底面上的第一后顶盖固定轮、 第二后顶盖固定轮、 第三后 顶盖固定轮和第四后顶盖固定轮, 以及依次沿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的 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顶面上的第一后顶盖滑动 轮和第二后顶盖滑动轮, 所述第一后顶盖滑动轮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的 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后顶盖固定轮和第二 后顶盖固定轮之间, 所述第 二后顶盖滑动轮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的宽度 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后顶 盖固定轮和第四后顶盖固定轮之间, 所述后顶盖平移绕线盘上绕有依次连 接在所述第二后顶盖固定轮、 第一后顶盖滑动轮和第一后顶盖固定轮上的 第一后顶盖平移钢丝绳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 三后顶盖固定轮、 第二后顶 盖滑动轮和第四后顶盖固定轮上的第二后顶盖 平移钢丝绳。

上述的一种多用功能自动伸缩厢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壁包括 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前端的前车厢壁、 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后端的后 车厢壁、 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左侧的左车厢壁和连接 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右侧的右车厢壁, 所述前车厢壁与所述第一长度方向大套管的外 壁固定连 接, 所述后车厢壁由相互配合且能够随所述伸缩式 车厢骨架在所述车架上 宽度方向上分开或扣合的左半后车厢壁和右半 后车厢壁构成; 所述车厢门 包括设置在左车厢壁上的左侧门、 设置在右车厢壁上的右侧门、 设置在左 半后车厢壁上的左后门和设置在右半后车厢壁 上的右后门; 所述蒙皮机构 组件包括用于在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覆盖在伸 缩式车厢骨架前端的前围 蒙皮机构组件、 用于在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覆盖在伸缩式车厢 骨架后端的 后围蒙皮机构组件、 用于在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覆盖在伸缩式车厢 骨架左 侧的左侧围蒙皮机构组件和用于在伸缩式车厢 伸展开后覆盖在伸缩式车 厢骨架右侧的右侧围蒙皮机构组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发明结构紧凑, 设计新颖合理, 提供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一车 多用汽车,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符合一车多用的研发理念和发展趋势, 提高了汽车的适应性, 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晚上随时、 随地就寝的需求。

2、 本发明的车厢为伸缩式车厢, 在行驶时, 伸缩式车厢处在收缩状 态, 车厢小, 车身质心低, 汽车的稳定性好, 不容易倾翻, 高速行驶空气 阻力小, 能够给人们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 在汽车确定静止、 平地状 态下, 伸缩式车厢处在伸展状态, 车厢内部空间大, 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 使用车厢内部空间。

3、 本发明的伸缩式车厢骨架由 12根相互连接构成立方体框架的第一 伸缩杆构成, 或者由 12根相互连接构成立方体框架的第一伸缩杆和 6根 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立方体框架的 6个面中间位置处的第二伸缩杆构成, 形成了 6面骨架, 而且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均釆用了大套管 套小套管 的连接方式, 为车厢壁、 伸缩式底框和伸缩式顶盖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连 接 框架, 且能够由伸缩机构带动, 并带动伸缩式底框和伸缩式顶盖进行平稳 伸缩。

4、 本发明的伸缩机构由 12个分别对应套装在所述第一伸缩杆内的液 压油缸构成,或由 6个分别对应套装在所述第二伸缩杆内的液压 缸构成, 配套相应的动力系统和液压传动系统, 通过液压油缸释放或收缩压力, 实 现了所述伸缩机构的伸展或收缩, 形成推力或拉力, 带动伸缩式车厢骨架 伸缩, 进而带动伸缩式底框和伸缩式顶盖伸缩, 并能使得伸缩式车厢伸缩 自如, 能够保证各个面同速同距的伸缩, 伸缩式车厢骨架、 伸缩式底框和 伸缩式顶盖能够同步伸缩到位, 伸缩速度快、 精度高、 摩擦系数小、 功率 消耗低, 性能稳定可靠。 5、 本发明设置了用于将伸缩式车厢与车身分离或 合拢的铰接液压油 缸, 车行驶时, 车架与伸缩式车厢通过该铰接液压油缸牢固连 接, 伸缩式 车厢要伸展或收缩时, 该铰接液压油缸能够将伸缩式车厢与车身稍微 分 离, 便于伸缩式车厢的伸展和收缩操作。

6、 本发明位于后下方的第一宽度方向大套管上连 接有一个或多个支 腿油缸,能够用于在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支 撑在伸缩式车厢与地面之间, 提高了伸缩式车厢的稳固性, 人们可以放心的在伸展开的伸缩式车厢内进 行各种活动。

7、 本发明设置有左侧门、 右侧门、 左后门和右后门四道门, 均为安 全通道, 而且左后门和右后门的设置, 便于将各个蒙皮模块装入伸缩式车 厢内, 或从伸缩式车厢内取出各个蒙皮模块。

8、 本发明设置有底面空隙闭合装置、 顶盖空隙闭合装置和蒙皮机构 组件, 能够在所述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 将底面空隙、 顶盖空隙和车厢四 周空隙进行闭合, 使得伸缩式车厢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能够隔风挡 雨, 形成一个私密的空间, 且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 而且, 顶盖空隙闭合 装置可以釆用玻璃制成, 左中上蒙皮模块和左后上蒙皮模块上均设置有 左 侧玻璃窗, 右中上蒙皮模块和右后上蒙皮模块上均设置有 右侧玻璃窗, 白 天可以透进太阳光, 使得伸缩式车厢内的光线较好。

9、 本发明设置有多个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和多个升 降动力传动机构, 用于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间隙的闭合, 智能化程度高, 间隙闭合速度快, 使用操作便捷。

1 0、 本发明液压泵的动力既可以由汽车发动机提供 , 又可以由外接交 流电源或 /和交流发电机提供, 方便怎么实施就怎么实施, 无论哪种动力 方式, 都能够确保伸缩式车厢的稳定可靠工作。

1 1、 本发明第一液压传动系统和第二液压系统的设 计合理, 能够实现 伸缩机构平稳可靠、 高精度的伸缩。

12、 本发明具有巨大的巿场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能够改变人们的活 动范围和机动性, 让人到更远的地方, 回归大自然, 无拘无束, 以更自由 的方式去旅游、 休闲生活, 增添了情趣, 加深了情感; 又配合了国家每年 四大节假曰免收过路费的措施, 鼓励消费, 催热自驾游、 自由行的旅游巿 场; 让汽车进入家庭, 带动大众消费, 对国民经济产值、 税收、 就业产生 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 本发明结构紧凑, 设计新颖合理,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行驶时的稳定性好, 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内部空间大, 伸缩式车厢伸缩速 度快、 精度高, 智能化程度高, 实用性强, 推广应用价值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伸缩式车厢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 。

图 2为本发明伸缩式车厢伸展状态时的结构示意 。

图 3为本发明车架、 伸缩式车厢骨架和伸缩机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 式 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车架、 伸缩式车厢骨架和伸缩机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 式 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第一液压传动系统和第一动力系统 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第一液压传动系统和第一动力系统 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第二液压传动系统和第二动力系统 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第二液压传动系统和第二动力系统 四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铰接液压油缸和支腿油缸与伸缩动 传动系统第一种具 体实施方式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 10 为本发明铰接液压油缸和支腿油缸与伸缩动力 传动系统第二种 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 11为本发明伸缩式底框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 。

图 12为本发明伸缩式底框伸展状态时的结构示意 。

图 1 3为本发明伸缩式顶盖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 。

图 14为本发明伸缩式顶盖伸展状态时的结构示意 。

图 15为本发明前车厢壁和前围蒙皮机构组件的布 位置示意图。 图 16 为本发明后车厢壁、 左后门、 右后门和后围蒙皮机构组件的布 设位置示意图。

图 Π 为本发明后左车厢壁、 左侧门和左侧围蒙皮机构组件的布设位 置示意图。

图 18 为本发明后右车厢壁、 右侧门和右侧围蒙皮机构组件的布设位 置示意图。

图 19为本发明第一控制器与其它各部件的连接关 示意图。

图 20为本发明第- 控制器与其它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一车身; 2—车架; 3—伸缩式车厢骨架; 4一伸缩式底框; 4-1一底层左下半框盒; 4- 2—底层右下半框盒; 4-3—中间层左下框盒; 4- 4一中间层右下框盒; 4- 5—上层左下框盒;

4 - 6—上层右下框盒; 5—伸缩式顶盖; 5- 1—顶层左上半框盒;

5- 2—顶层右上半框盒; 5- 3—中间层左上框盒; 5 - 4一中间层右上框盒;

5- 5—底层左上框盒; 5- 6—底层右上框盒; 6- 1—前车厢壁;

6- 2—左半后车厢壁 6- 3—左车厢壁; 6 - 4一右车厢壁;

6- 5—右半后车厢壁 7- 1—左侧门; 7 - 2—右侧门;

7- 3—左后门; 7-4—右后门;

8-1—第一长度方向大套管; 8-2—第一高度方向大套管; - 3—第一宽度方向大套管; 9-1一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 2—第一高度方向小套管; 9 - 3—第一宽度方向左小套管; - 4一第一宽度方向右小套管; 10 - 1一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0- -2-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0- -3- —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1- -1—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 -2-一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2- -1—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 -2-一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3- -1—第二长度方向大套管; 13- -2- —第二高度方向大套管;3- -3-第二宽度方向大套管- 14- -1· —第二长度方向小套管;4- -2-第二高度方向小套管 14- -3- —第二宽度方向左小套管;4- -4—第二宽度方向右小套管; 15- -1- —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5- -2-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5- -3 —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6- -第一油箱; 17- -第一过滤器; 18—第一液压泵;9- -第一控制器; 19- -1—第一 PLC模块;

9- -2-第一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20- -1 —第一长度方向电磁阀0- -2-第一高度方向电磁阀 20- -3 —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1- -1-第一长度方向液控阀 21- -2 —第一高度方向液控阀1- -3-第一宽度方向液控阀 22- -1 —第一长度方向液压锁2- -2-第一高度方向液压锁 22- -3 —第一 -宽度方向液压锁 3- -1-第一长度方向溢流阀 23- -2 —第一 -高度方向溢流阀 3- -3-第一宽度方向溢流闽 24- -1 —第二 -长度方向溢流阀4- -2-第二高度方向溢流阀 24- -3 —第二 .宽度方向溢流阀5- —第一动力系统为汽车发动机; 26- 皮带;

7—外接交流电源; 28—交流发电机; 29—第二油箱;0—第二过滤器; 31—第二液压泵; 32—第二控制器;2-1—第二 PLC模块; 32-2—第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3 - 1一第二长度方向电磁阀; 33 - 2—第二高度方向电磁阀; -3—第二宽度方向电磁阀; 34- -1 -一第二长度方向液控阀; - 2—第二高度方向液控阀; 34- -3-一第二宽度方向液控阀; - 1一第二长度方向液压锁; 35- -2-一第二高度方向液压锁;- 3—第二宽度方向液压锁; 36- -1 -一第三长度方向溢流阀;- 2—第三高度方向溢流阀; 36- -3-一第三宽度方向溢流阀;- 1—第四长度方向溢流阀; 37- -2 -一第四高度方向溢流阀;- 3—第四宽度方向溢流阀; 38- -1 -一前左下蒙皮模块-- 2—前右下蒙皮模块; 38- -3-一前左上蒙皮模块

- 4一前右上蒙皮模块; 39- -1 -一后中间蒙皮模块

- 2—后左上蒙皮模块; 39- -3-一后右上蒙皮模块

- 4—后上蒙皮模块; 40- -1 -一左后下蒙皮模块

- 2—左中上蒙皮模块; 40- -3一左后上蒙皮模块

- 4一左前上蒙皮模块; 41- - 1一左后下蒙皮模块

-2—右中上蒙皮模块; 41- -3一右前上蒙皮模块

- 4一右后上蒙皮模块; 42- -1一左侧玻璃窗;

- 2—右侧玻璃窗; 43— 44一铰接液压油缸; —支腿油缸; 46- -1 -一第一前底面固定轮

- 2—第二前底面固定轮; 46- -3-一第三前底面固定轮

- 4—第四前底面固定轮; 46- -5 - —第一前底面滑动轮

- 6—第一前底面滑动轮; 47- -1 - -第一后底面固定轮

- 2—第二后底面固定轮; 47- -3-一第三后底面固定轮

-4—第四后底面固定轮; 47- -5.一第一后底面滑动轮

- 6—第二后底面滑动轮; 48- -1 -一第一前顶盖固定轮

- 2—第二前顶盖固定轮; 48- -3- —第三前顶盖固定轮

-4一第四前顶盖固定轮; 48- -5. -第一前顶盖滑动轮

-6—第二前顶盖滑动轮; 49- -1 - —第一后顶盖固定轮 - 2—第二后顶盖固定轮; 49-3—第三后顶盖固定轮;

-4一第四后顶盖固定轮; 49- 5—第一后顶盖滑动轮;

- 6—第二后顶盖滑动轮; 50—前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前底面平移绕线盘; 52—第一前底面平移钢丝绳; —第二前底面平移钢丝绳; 54—后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后底面平移绕线盘; 56—第一后底面平移钢丝绳; —第二后底面平移钢丝绳; 58—前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前顶盖平移绕线盘; 60—第一前顶盖平移钢丝绳; —第二前顶盖平移钢丝绳; 62—后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后顶盖平移绕线盘; 64—第一后顶盖平移钢丝绳; —第二后顶盖平移钢丝绳; 66—铰接液压油缸控制电磁阀; —支腿油缸控制电磁阀; 68—第一液压泵驱动器;

—第二液压泵驱动器; 70—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后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72-1一第一后上蒙皮固定轮;

- 2—第二后上蒙皮固定轮; 72-3—第三后上蒙皮固定轮;

- 4一第四后上蒙皮固定轮; 72-5—第一后上蒙皮滑动轮;

- 6—第二后上蒙皮滑动轮; 73 - 1一第一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 2—第二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74—左中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左中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76-1—第一左中上蒙皮固定轮; - 2—第二左中上蒙皮固定轮; 76-3—第三左中上蒙皮固定轮;- 4—第四左中上蒙皮固定轮; 76- 5—第一左中上蒙皮滑动轮; - 6—第二左中上蒙皮滑动轮; 77- 1—第一左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2—第二左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78—左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左后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80 - 1一第一左后上蒙皮固定轮; - 2—第二左后上蒙皮固定轮; 80-3—第三左后上蒙皮固定轮; -4—第四左后上蒙皮固定轮; 80-5—第一左后上蒙皮滑动轮; 80-6—第二左后上蒙皮滑动轮; 81 - 1一第一左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1 - 2—第二左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2—右中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83 -右中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84-1—第一右中上蒙皮固定轮; 84 - 2—第二右中上蒙皮固定轮; 84-3—第三右中上蒙皮固定轮;

84- 4—第四右中上蒙皮固定轮; 84- 5—第一右中上蒙皮滑动轮; 84 - 6—第二右中上蒙皮滑动轮; 85- 1—第一右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5- 2—第二右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6—右中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87—右中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88-1—第一右后上蒙皮固定轮;

88- 2—第二右后上蒙皮固定轮; 88- 3—第三右后上蒙皮固定轮; 88-4一第四右后上蒙皮固定轮; 88-5—第一右后上蒙皮滑动轮;

88 - 6—第二右后上蒙皮滑动轮; 89 - 1一第一右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9 - 2—第二右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如图 1和图 2所示, 本发明包括车身 1、 车架 2和车厢, 所述车厢为伸 缩式车厢, 所述伸缩式车厢包括连接在车架 2上的伸缩式车厢骨架 3、 连 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3底部的伸缩式底框 4、 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3顶 部的伸缩式顶盖 5和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3周围的车厢壁, 以及与伸缩 式车厢骨架 3、 伸缩式底框 4和伸缩式顶盖 5连接并用于带动伸缩式车厢 骨架 3、 伸缩式底框 4和伸缩式顶盖 5伸缩运动的伸缩机构, 所述伸缩式 底框 4内设置有底面空隙闭合装置, 所述伸缩式顶盖 5内设置有顶盖空隙 闭合装置, 所述车厢壁上设置有车厢门, 所述伸缩式车厢内放置有用于带 动伸缩机构伸缩运动的伸缩动力传动系统, 以及用于在伸缩式车厢伸展开 后覆盖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3上并用于与伸缩式底框 4、 伸缩式顶盖 5和车 厢壁形成密闭空间的蒙皮机构组件, 所述伸缩机构与所述伸缩动力传动系 统连接。

具体实施时, 为了保证伸缩式车厢骨架 3与车架 2连接牢靠, 使得伸 缩式车厢骨架 3在该汽车行驶过程中, 不会来回摩擦晃动, 还可以在所述 伸缩式车厢骨架 3完成收缩后, 人工手动通过车厢铰链座将伸缩式车厢骨 架 3与所述车架 2固定。 为了便于所述伸缩式车厢做伸缩运动, 还可以在 所述车架 2与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的底面和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 4-2 的底面之间设置弹簧, 用于在人工手动将车厢铰链座松开后, 通过弹簧使 伸缩式车厢骨架 3与车架 2稍微分离。

如图 3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包括 12根相互连接 构成立方体框架的第一伸缩杆, 位于所述车架 2长度方向上的 4根第一伸 缩杆均由第一长度方向大套管 8-1和套装在第一长度方向大套管 8-1内的 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 9-1构成, 位于所述车架 2高度方向上的 4根第一伸 缩杆均由第一高度方向大套管 8-2和套装在第一高度方向大套管 8-2内的 第一高度方向小套管 9-2构成, 位于所述车架 2宽度方向上的 4根第一伸 缩杆均由第一宽度方向大套管 8-3和套装在第一宽度方向大套管 8-3内的 第一宽度方向左小套管 9-3和第一宽度方向右小套管 9-4构成。 所述伸縮 机构由分别对应安装在 4根所述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 9 - 1内的 4个第一长 度方向液压油缸 10-1、 分别对应安装在 4根所述第一高度方向小套管 9-2 内的 4个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0-2 以及分别对应安装在 4根所述第一 宽度方向左小套管 9 - 3和第一宽度方向右小套管 9-4内的 4个第一宽度方 向液压油缸 10-3构成, 所述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0 - 1和第一高度方向 液压油缸 10-2均为单向油缸, 所述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0-1的底座与 所述第一长度方向大套管 8-1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 缸 10-2 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高度方向小套管 9-2 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 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0-3 为双向油缸, 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0-3 的两根活塞杆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宽度方向左 小套管 9-3 的一端和 第一宽度方向右小套管 9-4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动力传动系统由第 一动力系统和与所述第一动力系统连接的第一 液压传动系统构成, 4个所 述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 0-1、 4个所述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 0-2和 4 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 0-3均与所述第一液压传动系统连接。

具体实施时, 12根所述第一伸缩杆可以通过分别位于所述立 体框架 8个顶点位置处的 8个连接固定支座连接固定在一起。 各个大套管和各个 小套管均可以釆用圆形或方形的钢管, 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钢管, 或其它 材质的套管。 为了减小各个小套管在相应大套管内做伸缩运 动时的摩擦 力, 还可以在各个大套管内安装用于对各个小套管 的伸缩运动进行导向的 滚动直线导套副, 起到消除所述伸缩式车厢自重下垂对伸缩平衡 度的影 响, 确保性能稳定。

如图 5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液压传动系统包括第一油箱 16、 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箱 16连接的第一过滤器 17和通过油管与第一过滤器 1 7 连接的第一液压泵 18,以及用于对第一液压传动系统进行控制的 一控制 器 1 9, 所述第一液压泵 18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用于对 4个所述第一 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 0-1动作进行同步控制的第一长度方向电磁阀 2 0 - 1、 用于对 4个所述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 0-2动作进行同步控制的第一高 度方向电磁阀 20-2和用于对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 0-3动作进 行同步控制的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 20-3 , 所述第一长度方向电磁阀 20-1 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 4个第一长度方向液控阀 21-1, 4个所述第一长 度方向液控阀 21-1分别通过 4个第一长度方向液压锁 22-1对应与 4个所 述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 0-1连接, 所述第一高度方向电磁阀 20-2的输 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 4个第一高度方向液控阀 21-2, 4个所述第一高度方 向液控阀 21-2分别通过 4个第一高度方向液压锁 22-2对应与 4个所述第 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0-2连接, 所述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 20-3的输出端 通过油管连接有 4个第一宽度方向液控阀 21 -3 ,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 控阀 2 1 - 3分别通过 4个第一宽度方向液压锁 22-3对应与 4个所述第一宽 度方向液压油缸 1 0-3连接, 4个所述第一长度方向液控阀 21-1、 4个所述 第一高度方向液控阀 21 - 2和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控阀 21-3均与所述 第一液压泵 18的输出端和第一控制器 19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长度方 向电磁阀 20-1通过第一长度方向溢流阀 23-1与所述第一油箱 16连接, 所述第一高度方向电磁阀 20-2通过第一高度方向溢流阀 23-2与所述第一 油箱 16 连接, 所述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 20-3 通过第一宽度方向溢流阀 23 - 3与所述第一油箱 16连接, 4个所述第一长度方向液控阀 21-1分别对 应通过 4个第二长度方向溢流阀 24-1与所述第一油箱 16连接, 4个所述 第一高度方向液控阀 21-2分别对应通过 4个第二高度方向溢流阀 24-2与 所述第一油箱 16连接, 4个所述第一宽度方向液控阀 21-3分别对应通过 4个第二宽度方向溢流阀 24-3与所述第一油箱 16连接。 所述第一动力系 统为汽车发动机 25, 所述第一液压泵 18通过皮带 26 与所述汽车发动机 25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并由汽车发动机 25带动运转。

具体实施时, 所述第一长度方向电磁阀 20-1、 第一高度方向电磁阀 20 - 2和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 20-3均可以釆用三位四通电磁阀。

如图 3所示, 本实施例中, 本发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 2前端上方 的横梁 43和连接在所述横梁 43上且用于将所述伸缩式车厢与车身 1分离 或合拢的铰接液压油缸 44, 所述铰接液压油缸 44 的底座与所述横梁 43 连接, 所述铰接液压油缸 44 的活塞杆与位于前下方的所述第一宽度方向 大套管 8-3连接, 所述铰接液压油缸 44与所述伸缩动力传动系统连接。 结合图 9 , 具体实施时, 所述铰接液压油缸 44通过油管和连接在油管上的 铰接液压油缸控制电磁阀 66与第一液压泵 18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铰接液 压油缸控制电磁阀 66与所述第一控制器 19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 2所示,本实施例中,位于后下方的所述第一 度方向大套管 8-3 上连接有一个或多个支腿油缸 45 , 所述支腿油缸 45与所述伸缩动力传动 系统连接。 结合图 9, 具体实施时, 所述支腿油缸 45通过油管和连接在油 管上的支腿油缸控制电磁阀 67与第一液压泵 18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支腿 油缸控制电磁阀 67与所述第一控制器 19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 19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控制器 19包括第一 PLC模块 19-1 和与第一 PLC模块 19-1相接的第一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19-2 , 所述第一长 度方向电磁阀 20-1、 第一高度方向电磁阀 20 - 2、 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 20-3 , 铰接液压油缸控制电磁阀 66和支腿油缸控制电磁阀 67均与所述第 一 PLC模块 19 - 1的输出端相接。

如图 1 1和图 12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伸缩式底框 4包括相互配合 且能够随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在所述车架 2上宽度方向上分开或闭合的 底层左下半框盒 4-1和底层右下半框盒 4-2, 以及套装在所述底层左下半 框盒 4- 1内且能够在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内长度方向滑动的中间层左 下框盒 4- 3和套装在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 4-2内且能够在所述底层右下半 框盒 4-2内长度方向滑动的中间层右下框盒 4-4,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 和底层右下半框盒 4-2 的内侧面和后端面均敞口, 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 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 固定连接的上层左下框盒 4-5 , 所述中间层右下框盒 4-4 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 4 - 2 固定连接的上层右下框盒 4-6 , 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与位于下方的第 一宽度方向左小套管 9-3的一端铰接, 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 4-2与位于下 方的第一宽度方向右小套管 9-4的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与 位于左下方的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 9-1的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层右下框盒 4-4与位于右下方的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 9-1的一端铰接; 所述底面空隙 闭合装置包括通过前底面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安 装在上层左下框盒 4-5上且 能够在所述上层左下框盒 4-5 上移出或移入的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 1-1 和通过后底面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中间层 左下框盒 4-3上且能够在所 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上移出或移入的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 1-2。

具体实施时, 构成所述伸缩式底框 4的各个框盒以及前底面空隙闭合 平板 1 1 -1和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 1-2均可以釆用钢板制成, 强度较高。

具体实施时, 为了便于所述伸缩式底框 4在宽度方向上做伸展动作, 还可以在所述车架 2与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的底面之间设置用于对底 层左下半框盒 4-1在所述车架 2上宽度方向上分开或闭合进行导向的底框 左宽度方向滑动导向装置, 在所述车架 2与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 4-21 的 底面之间设置用于对底层右下半框盒 4-21在所述车架 2上宽度方向上分 开或闭合进行导向的底框右宽度方向滑动导向 装置; 为了便于所述伸缩式 底框 4在长度方向上做伸展动作, 还可以在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与所 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 - 3之间设置用于对中间层左下框盒 4-3在所述底层左 下半框盒 4-1内长度方向滑动进行导向的底框左长度方向 滑动导向装置; 在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 4-2与所述中间层右下框盒 4-4之间设置用于对中 间层右下框盒 4-4在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 4-2内长度方向滑动进行导向的 底框右长度方向滑动导向装置; 具体而言, 所述底框左宽度方向滑动导向 装置、 底框右宽度方向滑动导向装置、 底框左长度方向滑动导向装置和底 框右长度方向滑动导向装置均可以为滚轮导向 装置、 滚珠导向装置或导轨 导向装置。

如图 12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前底面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 所述上层左下框盒 4-5 左边沿顶面上中间位置处的前底面平移动力电 机 50,连接在所述前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50输出轴上的前底面平移绕线盘 51, 依次沿所述上层左下框盒 4-5 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上层左下框盒 4-5右边沿顶面上的第一前底面固定轮 46-1、 第二前底面固定轮 46-2、 第 三前底面固定轮 46-3和第四前底面固定轮 46-4 , 以及依次沿所述前底面 空隙闭合平板 u-i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前底面空隙闭合 平板 11-1 底面上的第一前底面滑动轮 46-5和第二前底面滑动轮 46-6 , 所述第一前 底面滑动轮 46-5在所述上层左下框盒 4-5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前 底面固定轮 46-1和第二前底面固定轮 46-2之间, 所述第二前底面滑动轮 46-6 在所述上层左下框盒 4-5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前底面固定轮 46-3和第四前底面固定轮 46-4之间,所述前底面平移绕线盘 51上绕有依 次连接在所述第二前底面固定轮 46-2、 第一前底面滑动轮 46-5和第一前 底面固定轮 46-1上的第一前底面平移钢丝绳 52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三 前底面固定轮 46-3、 第二前底面滑动轮 46-6 和第四前底面固定轮 46 - 4 上的第二前底面平移钢丝绳 53;所述后底面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 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左边沿顶面上中间位置处的后底面平移动力 电机 54,连接在所述后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54输出轴上的后底面平移绕线盘 55 , 依次沿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 盒 4- 3右边沿顶面上的第一后底面固定轮 47-1、 第二后底面固定轮 47-2、 第三后底面固定轮 47-3和第四后底面固定轮 47-4 , 以及依次沿所述后底 面空隙闭合平板 11-2 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后底面空隙闭合平 板 11-2底面上的第一后底面滑动轮 47-5和第二后底面滑动轮 47-6 , 所述第 一后底面滑动轮 47-5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 第一后底面固定轮 47-1和第二后底面固定轮 47-2之间, 所述第二后底面 滑动轮 47-6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后底 面固定轮 47-3和第四后底面固定轮 47-4之间,所述后底面平移绕线盘 55 上绕有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二后底面固定轮 47-2、 第一后底面滑动轮 47-5 和第一后底面固定轮 47-1上的第一后底面平移钢丝绳 56以及依次连接在 所述第三后底面固定轮 47_3、 第二后底面滑动轮 47-6和第四后底面固定 轮 47-4上的第二后底面平移钢丝绳 57。

具体实施时, 前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50和后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54均由 汽车发电机供电, 为了操作方便, 汽车发电机给前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50 供电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前底面平移开关, 只需按动前底面平移开关, 即 可实现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1 的平移; 汽车发电机给后底面平移动力 电机 54 供电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后底面平移开关, 只需按动后底面平移 开关, 即可实现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 2的平移。

具体实施时, 为了便于所述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 1 平移, 且使所 述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1 能够稳固地位于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 与 底层右下半框盒 4-2之间, 还可以在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上设置前底 面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道, 所述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道的固定端端 部与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固定连接, 所述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 道的滑动端端部与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 4-2固定连接, 这样, 在所述伸缩 式车厢骨架 3带动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和底层右下半框盒 4- 2分开时, 所述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道也伸展开来 , 能够支撑所述前底面空隙 闭合平板 11-1。 为了便于所述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 2平移, 且使所述 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2 能够稳固地位于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与中 间层右下框盒 4-4之间, 还可以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上设置后底面 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道, 所述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道的固定端端 部 与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固定连接, 所述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道 的滑动端端部与所述中间层右下框盒 4-4固定连接, 这样, 在所述中间层 左下框盒 4 - 3和中间层右下框盒 4 - 4分开时, 所述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伸 缩滑道也伸展开来, 能够支撑所述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2。

如图 13和图 14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伸缩式顶盖 5包括相互配合 且能够随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在所述车架 2上宽度方向上分开或闭合的 顶层左上半框盒 5-1和顶层右上半框盒 5-2 , 以及套装在所述顶层左上半 框盒 5-1内且能够在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内长度方向滑动的中间层左 上框盒 5-3和套装在所述顶层右上半框盒 5-2内且能够在所述顶层右上半 框盒 5-2内长度方向滑动的中间层右上框盒 5-4 ,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 和顶层右上半框盒 5-2 的内侧面和后端面均敞口, 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 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 固定连接的底层左上框盒 5-5 , 所述中间层右上框盒 5-4 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顶层右上半框盒 5-2 固定连接的底层右上框盒 5-6 , 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与位于上方的第 一宽度方向左小套管 9-3的一端铰接, 所述顶层右上半框盒 5-2与位于上 方的第一宽度方向右小套管 9-4的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与 位于左上方的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 9-1的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层右上框盒 5-4与位于右上方的第一长度方向小套管 9-1的一端铰接; 所述顶盖空隙 闭合装置包括通过前顶盖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安 装在底层左上框盒 5-5上且 能够在所述底层左上框盒 5-5 上移出或移入的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1 和通过后顶盖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中间层 左上框盒 5-3上且能够在所 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上移出或移入的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2。

具体实施时, 构成所述伸缩式顶盖 5的各个框盒可以采用钢板制成, 强度较高; 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1和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2可以釆 用玻璃制成, 便于透光。

具体实施时, 为了便于所述伸缩式顶盖 5在长度方向上做伸展动作, 还可以在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与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之间设置用 于对中间层左上框盒 5-3在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内长度方向滑动进行 导向的顶盖左长度方向滑动导向装置; 在所述顶层右上半框盒 5-2与所述 中间层右上框盒 5-4之间设置用于对中间层右上框盒 5 - 4在所述顶层右上 半框盒 5-2内长度方向滑动进行导向的顶盖右长度方向 滑动导向装置; 具 体而言, 所述顶盖左长度方向滑动导向装置和顶盖右长 度方向滑动导向装 置均可以为滚轮导向装置、 滚珠导向装置或导轨导向装置。

如图 14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前顶盖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 所述底层左上框盒 5-5 左边沿底面上中间位置处的前顶盖平移动力电 机 58 ,连接在所述前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58输出轴上的前顶盖平移绕线盘 59 , 依次沿所述底层左上框盒 5-5 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底层左上框盒 5-5右边沿底面上的第一前顶盖固定轮 48-1、 第二前顶盖固定轮 48-2、 第 三前顶盖固定轮 48-3和第四前顶盖固定轮 48-4 , 以及依次沿所述前顶盖 空隙闭合平板 12-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前顶盖空隙闭 平板 12-1 顶面上的第一前顶盖滑动轮 48-5和第二前顶盖滑动轮 48-6, 所述第一前 顶盖滑动轮 48-5在所述底层左上框盒 5-5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前 顶盖固定轮 48-1和第二前顶盖固定轮 48-2之间, 所述第二前顶盖滑动轮 48-6 在所述底层左上框盒 5-5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前顶盖固定轮 48 - 3和第四前顶盖固定轮 48-4之间,所述前顶盖平移绕线盘 51上绕有依 次连接在所述第二前顶盖固定轮 48-2、 第一前顶盖滑动轮 48-5和第一前 顶盖固定轮 48-1上的第一前顶盖平移钢丝绳 60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三 前顶盖固定轮 48-3、 第二前顶盖滑动轮 48-6 和第四前顶盖固定轮 48-4 上的第二前顶盖平移钢丝绳 61 ;所述后顶盖平移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 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左边沿底面上中间位置处的后顶盖平移动力 电机 62 ,连接在所述后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62输出轴上的后顶盖平移绕线盘 63 , 依次沿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 盒 5- 3右边沿底面上的第一后顶盖固定轮 49-1、 第二后顶盖固定轮 49-2、 第三后顶盖固定轮 49-3和第四后顶盖固定轮 49-4 , 以及依次沿所述后顶 盖空隙闭合平板 12-2 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平 板 12-2顶面上的第一后顶盖滑动轮 49-5和第二后顶盖滑动轮 49-6, 所述第 一后顶盖滑动轮 49-5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 第一后顶盖固定轮 49-1和第二后顶盖固定轮 49-2之间, 所述第二后顶盖 滑动轮 49-6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后顶 盖固定轮 49-3和第四后顶盖固定轮 49- 4之间,所述后顶盖平移绕线盘 63 上绕有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二后顶盖固定轮 49-2、 第一后顶盖滑动轮 49-5 和第一后顶盖固定轮 49-1上的第一后顶盖平移钢丝绳 64以及依次连接在 所述第三后顶盖固定轮 49-3、 第二后顶盖滑动轮 49-6和第四后顶盖固定 轮 49-4上的第二后顶盖平移钢丝绳 65。

具体实施时, 前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58和后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62均由 汽车发电机供电, 为了操作方便, 汽车发电机给前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58 供电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前顶盖平移开关, 只需按动前顶盖平移开关, 即 可实现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1 的平移; 汽车发电机给后顶盖平移动力 电机 62 供电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后顶盖平移开关, 只需按动后顶盖平移 开关, 即可实现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 2的平移。

具体实施时, 为了便于所述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1 平移, 且使所 述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1 能够稳固地位于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 与 顶层右上半框盒 5-2之间, 还可以在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上设置前顶 盖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道, 所述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道的固定端端 部与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固定连接, 所述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 道的滑动端端部与所述顶层右上半框盒 5- 2固定连接, 这样, 在所述伸缩 式车厢骨架 3带动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和顶层右上半框盒 5- 2分开时, 所述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道也伸展开来 , 能够支撑所述前顶盖空隙 闭合平板 12-1。 为了便于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 2平移, 且使所述 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2 能够稳固地位于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与中 间层右上框盒 5-4之间, 还可以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上设置后顶盖 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道, 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道的固定端端 部 与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固定连接, 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伸缩滑道 的滑动端端部与所述中间层右上框盒 5-4固定连接, 这样, 在所述中间层 左上框盒 5 - 3和中间层右上框盒 5 - 4分开时, 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伸 缩滑道也伸展开来, 能够支撑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 - 2。

如图 15〜图 18所示,本实施例中, 所述车厢壁包括连接在伸缩式车厢 骨架 3前端的前车厢壁 6-1、 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3后端的后车厢壁、 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3左侧的左车厢壁 6-3和连接在伸缩式车厢骨架 3 右侧的右车厢壁 6-4 , 所述前车厢壁 6-1 与所述第一长度方向大套管 8-1 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后车厢壁由相互配合且能够随所述伸缩式 车厢骨架 3在所述车架 2上宽度方向上分开或扣合的左半后车厢壁 6-2和右半后车 厢壁 6-5构成; 所述车厢门包括设置在左车厢壁 6-3上的左侧门 7-1、 设 置在右车厢壁 6 - 4上的右侧门 7-2、 设置在左半后车厢壁 6-2上的左后门 7-3和设置在右半后车厢壁 6-5上的右后门 7-4; 所述蒙皮机构组件包括 用于在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覆盖在伸缩式车厢 骨架 3前端的前围蒙皮机构 组件、 用于在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覆盖在伸缩式车厢 骨架 3后端的后围蒙 皮机构组件、 用于在伸缩式车厢伸展开后覆盖在伸缩式车厢 骨架 3左侧的 左侧围蒙皮机构组件和用于在伸缩式车厢伸展 开后覆盖在伸缩式车厢骨 架 3右侧的右侧围蒙皮机构组件。 如图 15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前围蒙皮机构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 车厢壁 6-1左侧的前左下蒙皮模块 38-1和设置在所述前车厢壁 6-1右侧 的前右下蒙皮模块 38-2 ,以及设置在所述前车厢壁 6-1左上方的前左上蒙 皮模块 38-3和设置在所述前车厢壁 6-1右上方的前右上蒙皮模块 38 - 4, 所述前左下蒙皮模块 38-1、 前车厢壁 6-1和前右下蒙皮模块 38-2的宽度 的和与所述前左上蒙皮模块 38-3 和前右上蒙皮模块 38-4 的宽度的和相 等。

如图 16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后围蒙皮机构组件包括设置在左半后 车厢壁 6-2与右半后车厢壁 6-5之间的后中间蒙皮模块 39-1、设置在左半 后车厢壁 6-2上方的后左上蒙皮模块 39-2和设置在右半后车厢壁 6-5上 方的后右上蒙皮模块 39-3, 所述后中间蒙皮模块 39-1上通过后上蒙皮升 降动力传动机构安装有能够在所述后中间蒙皮 模块 39 - 1 上升起或降下的 后上蒙皮模块 39-4 , 所述后左上蒙皮模块 39-2的宽度与所述左半后车厢 壁 6-2 的宽度相等, 所述后右上蒙皮模块 39-3 的宽度与所述右半后车厢 壁 6-5的宽度相等。

具体实施时, 所述后上蒙皮升降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 述后中间 蒙皮模块 39-1下边沿内表面上中间位置处的后上蒙皮升 动力电机 70, 连接在所述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0 输出轴上的后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71 , 依次沿所述后中间蒙皮模块 39-1 的上边沿内表面排列设置的第一后 上蒙皮固定轮 72-1、第二后上蒙皮固定轮 72-2、第三后上蒙皮固定轮 72-3 和第四后上蒙皮固定轮 72-4 , 以及依次沿所述后上蒙皮模块 39-4的下边 沿外表面排列设置的第一后上蒙皮滑动轮 72-5 和第二后上蒙皮滑动轮 72-6 , 所述第一后上蒙皮滑动轮 72-5在所述后中间蒙皮模块 39-1的宽度 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后上蒙皮固定轮 72-1和第二后上蒙皮固定轮 72-2之 间, 所述第二后上蒙皮滑动轮 72-6在所述后中间蒙皮模块 39-1的宽度方 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后上蒙皮固定轮 72-3 和第四后上蒙皮固定轮 72-4 之 间, 所述后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71 上绕有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二后上蒙皮固 定轮 72-2、第一后上蒙皮滑动轮 72-5和第一后上蒙皮固定轮 72-1上的第 一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73-1 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三后上蒙皮固定轮 72-3, 第二后上蒙皮滑动轮 72-6和第四后上蒙皮固定轮 72-4上的第二后 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73-2。

更具体地, 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0 由汽车发电机供电, 为了操作 方便, 汽车发电机给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0供电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 后上蒙皮升降开关, 只需按动后上蒙皮升降开关, 即可实现后上蒙皮模块

39- 4的升降。

如图 17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左侧门 7-1设置在左车厢壁 6-3的前 半部分上, 所述左侧围蒙皮机构组件包括设置在左侧门 7-1上方的左前上 蒙皮模块 40-4和设置在左车厢壁 6-3后方的左后下蒙皮模块 40-1, 所述 左车厢壁 6-3上通过左中上蒙皮升降动力传动机构安装有 能够在所述左车 厢壁 6-3上升起或降下的左中上蒙皮模块 40-2,所述左后下蒙皮模块 40 - 1 上通过左后上蒙皮升降动力传动机构安装有能 够在所述左后下蒙皮模块

40- 1上升起或降下的左后上蒙皮模块 40-3, 所述左前上蒙皮模块 40-4、 左中上蒙皮模块 40-2和左后上蒙皮模块 40-3的宽度的和与所述左车厢壁 6-3和左后下蒙皮模块 40-1 的宽度的和相等, 所述左中上蒙皮模块 40-2 和左后上蒙皮模块 40-3上均设置有左侧玻璃窗 42-1。

具体实施时, 所述左中上蒙皮升降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 所述左车 厢壁 6-3下边沿内表面上的左中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4 ,连接在所述左中 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4输出轴上的左中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75 , 依次沿所 述左车厢壁 6-3的上边沿内表面排列设置的第一左中上蒙皮 固定轮 76 - 1、 第二左中上蒙皮固定轮 76-2、 第三左中上蒙皮固定轮 76- 3和第四左中上 蒙皮固定轮 76-4, 以及依次沿所述左中上蒙皮模块 40-2的下边沿外表面 排列设置的第一左中上蒙皮滑动轮 76-5和第二左中上蒙皮滑动轮 76-6 , 所述第一左中上蒙皮滑动轮 76-5在所述左车厢壁 6-3的宽度方向上位于 所述第一左中上蒙皮固定轮 76-1和第二左中上蒙皮固定轮 76-2之间, 所 述第二左中上蒙皮滑动轮 76-6在所述左车厢壁 6 - 3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 述第三左中上蒙皮固定轮 76-3和第四左中上蒙皮固定轮 76-4之间, 所述 左中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75 上绕有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二左中上蒙皮固定轮 76-2 , 第一左中上蒙皮滑动轮 76-5和第一左中上蒙皮固定轮 76-1上的第 一左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77-1 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三左中上蒙皮固定 轮 76- 3、第二左中上蒙皮滑动轮 76-6和第四左中上蒙皮固定轮 76-4上的 第二左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77- 2。所述左后上蒙皮升降动力传动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左后下蒙皮模块 40-1 下边沿内表面上的左后上蒙皮升降动力 电机 78 , 连接在所述左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8输出轴上的左后上蒙皮 升降绕线盘 79, 依次沿所述左后下蒙皮模块 40-1的上边沿内表面排列设 置的第一左后上蒙皮固定轮 80-1、 第二左后上蒙皮固定轮 80-2、 第三左 后上蒙皮固定轮 80-3和第四左后上蒙皮固定轮 80-4, 以及依次沿所述左 后上蒙皮模块 40-3 的下边沿外表面排列设置的第一左后上蒙皮滑 动轮 80-5和第二左后上蒙皮滑动轮 80-6, 所述第一左后上蒙皮滑动轮 80-5在 所述左后下蒙皮模块 40-1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左后上蒙皮固定轮 80-1 和第二左后上蒙皮固定轮 80-2 之间, 所述第二左后上蒙皮滑动轮 80-6在所述左后下蒙皮模块 40-1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左后上蒙皮 固定轮 80- 3和第四左后上蒙皮固定轮 80- 4之间, 所述左后上蒙皮升降绕 线盘 79上绕有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二左后上蒙皮固定 80-2、 第一左后上 蒙皮滑动轮 80-5和第一左后上蒙皮固定轮 80-1上的第一左后上蒙皮升降 钢丝绳 81-1 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三左后上蒙皮固定轮 80-3、 第二左后 上蒙皮滑动轮 80-6和第四左后上蒙皮固定轮 80-4上的第二左后上蒙皮升 降钢丝绳 81-2。

更具体地, 左中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4 和左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8均由汽车发电机供电, 为了操作方便, 汽车发电机给左中上蒙皮升降动 力电机 74供电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左中上蒙皮升降开 , 只需按动左中 上蒙皮升降开关, 即可实现左中上蒙皮模块 40-2 的升降; 汽车发电机给 左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8 供电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左后上蒙皮升降开 关, 只需按动左后上蒙皮升降开关, 即可实现左后上蒙皮模块 40-3 的升 降。

如图 18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右侧门 7-2设置在右车厢壁 6-4的前 半部分上, 所述右侧围蒙皮机构组件包括设置在右侧门 7-2上方的右前上 蒙皮模块 41-3和设置在右车厢壁 6-4后方的右后下蒙皮模块 41-1 , 所述 右车厢壁 6-4上通过右中上蒙皮升降动力传动机构安装有 能够在所述右车 厢壁 6- 4上升起或降下的右中上蒙皮模块 41-2,所述右后下蒙皮模块 41-1 上通过右后上蒙皮升降动力传动机构安装有能 够在所述右后下蒙皮模块 41-1上升起或降下的右后上蒙皮模块 41-4 , 所述右前上蒙皮模块 41-3、 右中上蒙皮模块 41-2和右后上蒙皮模块 41-4的宽度的和与所述右车厢壁 6-4和右后下蒙皮模块 41-1 的宽度的和相等, 所述右中上蒙皮模块 41-2 和右后上蒙皮模块 41-4上均设置有右侧玻璃窗 42 - 2。

具体实施时, 所述右中上蒙皮升降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 所述右车 厢壁 6 - 4下边沿内表面上的右中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82,连接在所述右中 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82输出轴上的右中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83, 依次沿所 述右车厢壁 6-4的上边沿内表面排列设置的第一右中上蒙皮 固定轮 84-1、 第二右中上蒙皮固定轮 84-2、 第三右中上蒙皮固定轮 84-3和第四右中上 蒙皮固定轮 84-4, 以及依次沿所述右中上蒙皮模块 41-2的下边沿外表面 排列设置的第一右中上蒙皮滑动轮 84-5和第二右中上蒙皮滑动轮 84-6 , 所述第一右中上蒙皮滑动轮 84-5在所述右车厢壁 6-4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 所述第一右中上蒙皮固定轮 84-1和第二右中上蒙皮固定轮 84-2之间, 所 述第二右中上蒙皮滑动轮 84-6在所述右车厢壁 6-4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 述第三右中上蒙皮固定轮 84-3和第四右中上蒙皮固定轮 84-4之间, 所述 右中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83 上绕有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二右中上蒙皮固定轮 84-2 , 第一右中上蒙皮滑动轮 84-5和第一右中上蒙皮固定轮 84-1上的第 一右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5-1 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三右中上蒙皮固定 轮 84-3、第二右中上蒙皮滑动轮 84-6和第四右中上蒙皮固定轮 84-4上的 第二右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5-2。所述右后上蒙皮升降动力传动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右后下蒙皮模块 41-1 下边沿内表面上的右后上蒙皮升降动力 电机 86 , 连接在所述右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86输出轴上的右后上蒙皮 升降绕线盘 87, 依次沿所述右后下蒙皮模块 41-1的上边沿内表面排列设 置的第一右后上蒙皮固定轮 88-1、 第二右后上蒙皮固定轮 88-2、 第三右 后上蒙皮固定轮 88-3和第四右后上蒙皮固定轮 88-4 , 以及依次沿所述右 后上蒙皮模块 41-4 的下边沿外表面排列设置的第一右后上蒙皮滑 动轮 88-5和第二右后上蒙皮滑动轮 88-6 , 所述第一右后上蒙皮滑动轮 88-5在 所述右后下蒙皮模块 41-1 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右后上蒙皮固定轮 88-1 和第二右后上蒙皮固定轮 88-2 之间, 所述第二右后上蒙皮滑动轮 88-6在所述右后下蒙皮模块 41-1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右后上蒙皮 固定轮 88-3和第四右后上蒙皮固定轮 88- 4之间, 所述右后上蒙皮升降绕 线盘 87上绕有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二右后上蒙皮固定 88-2、 第一右后上 蒙皮滑动轮 88-5和第一右后上蒙皮固定轮 88-1上的第一右后上蒙皮升降 钢丝绳 89-1 以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三右后上蒙皮固定轮 88-3、 第二右后 上蒙皮滑动轮 88-6和第四右后上蒙皮固定轮 88-4上的第二右后上蒙皮升 降钢丝绳 89-2。

更具体地, 右中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82 和右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86均由汽车发电机供电, 为了操作方便, 汽车发电机给右中上蒙皮升降动 力电机 82 供电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右中上蒙皮升降开关 , 只需按动右中 上蒙皮升降开关, 即可实现右中上蒙皮模块 41-2 的升降; 汽车发电机给 右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86供电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右后上蒙皮升降开 关, 只需按动右后上蒙皮升降开关, 即可实现右后上蒙皮模块 41- 4 的升 降。

具体实施时, 各个蒙皮模块可以采用玻璃钢实现, 强度高, 质量轻, 寿命长。 本发明使用时, 分伸缩式车厢伸展和收缩两个过程, 伸缩式车厢伸展 过程如下:

( 1 )在平地状态下, 打开左后门 7-3和右后门 7-4, 卸下放置在所述 伸缩式车厢内的蒙皮机构组件;

( 2 ) 手动松开车厢铰链座, 设置在所述车架 2 与所述底层左下半框 盒 4-1的底面和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 4-2的底面之间的弹簧弹起, 将所述 伸缩式车厢骨架 3和伸缩式底框 4整体微量托起, 使伸缩式车厢骨架 3和 伸缩式底框 4的整体的底面与车架 2的顶面稍微分离;

( 3 )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第一触摸式液 晶显示屏 19-2 , 第一 PLC模块 19-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控制铰接液压油缸 制电磁阀 66 , 控制铰接液压油缸 44伸展, 铰接液压油缸 44将伸缩式车厢骨架 3顶 起, 使得伸缩式车厢骨架 3的前端与车身 1稍微分离, 便于伸缩式车厢伸 展搡作;

( 4 ) 通过搡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第一触摸式液 晶显示屏 19 2 , 第一 PLC模块 19-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第一长度方向电磁 20-1、 第 一高度方向电磁阀 20-2和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 20-3 , 首先, 控制 4个第 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0-3伸展, 使得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左右扩张至 所设定宽度, 同时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带动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和 底层右下半框盒 4-2分开, 带动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和顶层右上半框 盒 5- 2分开, 同时, 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和中间层右下框盒 4-4也分 开, 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和中间层右上框盒 5-4也分开; 然后, 控制 4个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0-2伸展,使得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在高度 方向上扩张至所设定高度, 并将所述伸缩式顶盖 5支撑到所设定高度; 最 后, 控制 4个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0- 1伸展, 使得所述伸缩式车厢骨 架 3前后扩张至所设定长度, 同时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带动所述中间层 左下框盒 4-3从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 内伸出, 带动所述中间层右下框 盒 4-4从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 4-2内伸出, 使得伸缩式底框 4伸展到了所 设定的长度, 并带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从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 内伸出,带动所述中间层右上框盒 5-4从所述顶层右上半框盒 5-2内伸出, 使得伸缩式顶盖 5伸展到了所设定的长度;

( 5 )按动前底面平移开关, 前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50开始正转并带动 前底面平移绕线盘 51正转, 放松放长第一前底面平移钢丝绳 52和第二前 底面平移钢丝绳 53 , 第一前底面滑动轮 46-5 和第二前底面滑动轮 46 - 6 带动所述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1平移, 所述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 - 1 在所述上层左下框盒 4-5上移出, 闭合了底层左下半框盒 4-1与底层右下 半框盒 4-2 之间的空隙; 按动后底面平移开关, 后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54 开始正转并带动后底面平移绕线盘 55 正转, 放松放长第一后底面平移钢 丝绳 56和第二后底面平移钢丝绳 57 ,第一后底面滑动轮 47-5和第二后底 面滑动轮 47-6带动所述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2平移, 所述后底面空隙 闭合平板 11-2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上移出, 闭合了中间层左下框 盒 4-3与中间层右下框盒 4-4之间的空隙;

( 6 )按动前顶盖平移开关, 前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58开始正转并带动 前顶盖平移绕线盘 59正转, 放松放长第一前顶盖平移钢丝绳 60和第二前 顶盖平移钢丝绳 61 , 第一前顶盖滑动轮 48-5 和第二前顶盖滑动轮 48-6 带动所述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1平移, 所述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 - 1 在所述底层左上框盒 5-5上移出, 闭合了底层左上框盒 5-5与底层右上框 盒 5-6之间的空隙; 按动后顶盖平移开关, 后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62开始 正转并带动后顶盖平移绕线盘 63 正转, 放松放长第一后顶盖平移钢丝绳 64和第二后顶盖平移钢丝绳 65 , 第一后顶盖滑动轮 49-5和第二后顶盖滑 动轮 49-6带动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2平移, 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 平板 12-2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上移出,闭合了中间层左上框盒 5 - 3 与中间层右上框盒 5-4之间的空隙;

( 7 )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第一触摸式液 晶显示屏 19 - 2 , 第一 PLC模块 19-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支腿油缸控制电磁 67 , 控制 支腿油缸 45伸展, 支腿油缸 45支撑在地面上, 形成撑力, 使伸缩式车厢 坚实牢固。

( 8 ) 安装前围蒙皮机构组件: 首先安装前左下蒙皮模块 38-1, 接着 安装前右下蒙皮模块 38-2 , 然后安装前左上蒙皮模块 38-3, 最后安装前 右上蒙皮模块 38- 4; 具体而言, 各个蒙皮模块通过蒙皮连接件连接固定;

( 9 ) 安装后围蒙皮机构组件: 首先安装后中间蒙皮模块 39- 1 , 接着 安装后左上蒙皮模块 39-2, 然后安装后右上蒙皮模块 39-3 , 最后按动后 上蒙皮升降开关, 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0 开始正转并带动后上蒙皮升 降绕线盘 71正转, 放松放长第一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73-1和第二后上蒙 皮升降钢丝绳 73-2 , 第一后上蒙皮滑动轮 72-5 和第二后上蒙皮滑动轮 72-6带动所述后上蒙皮模块 39-4上升,使得所述后上蒙皮模块 39-4在所 述后中间蒙皮模块 39-1 上升起至所设定高度; 具体而言, 各个蒙皮模块 通过蒙皮连接件连接固定;

( 10 )安装左侧围蒙皮机构组件: 首先安装左前上蒙皮模块 4Q-4 , 接 着安装左后下蒙皮模块 40-1 , 然后按动左中上蒙皮升降开关, 左中上蒙皮 升降动力电机 74开始正转并带动左中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75正转, 放松放 长第一左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77-1和第二左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77-2 , 第一左中上蒙皮滑动轮 76-5和第二左中上蒙皮滑动轮 76-6带动所述左中 上蒙皮模块 40-2上升,使得所述左中上蒙皮模块 40-2在所述左车厢壁 6 - 3 上升起至所设定高度, 最后按动左后上蒙皮升降开关, 左后上蒙皮升降动 力电机 78开始正转并带动左后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79正转, 放松放长第一 左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1-1和第二左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1-2, 第一左 后上蒙皮滑动轮 80-5和第二左后上蒙皮滑动轮 80-6带动所述左后上蒙皮 模块 40-3 上升, 使得所述左后上蒙皮模块 4 G-3 在所述左后下蒙皮模块 40 - 1上升起至所设定高度; 具体而言, 各个蒙皮模块通过蒙皮连接件连接 固定;

( 11 )安装右侧围蒙皮机构组件: 首先安装右前上蒙皮模块 41-3, 接 着安装右后下蒙皮模块 41 - 1, 然后按动右中上蒙皮升降开关, 右中上蒙皮 升降动力电机 82开始正转并带动右中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83正转, 放松放 长第一右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5-1和第二右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5-2, 第一右中上蒙皮滑动轮 84-5和第二右中上蒙皮滑动轮 85-6带动所述右中 上蒙皮模块 41-2上升,使得所述右中上蒙皮模块 41-2在所述右车厢壁 6-4 上升起至所设定高度, 最后按动右后上蒙皮升降开关, 右后上蒙皮升降动 力电机 86开始正转并带动左后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87正转, 放松放长第一 右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9-1和第二右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9-2, 第一右 后上蒙皮滑动轮 88-5和第二右后上蒙皮滑动轮 88-6带动所述右后上蒙皮 模块 41-4 上升, 使得右后上蒙皮模块 41-4在所述右后下蒙皮模块 41-1 上升起至所设定高度;具体而言,各个蒙皮模 块通过蒙皮连接件连接固定;

( 12 )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第一触摸式液 晶显示屏 19 - 2, 第一 PLC模块 19-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第一长度方向电磁 20-1、 第 一高度方向电磁阀 20-2和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 20-3, 控制 4个第一宽度 方向液压油缸 10-3、 4个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0-2和 4个第一长度方 向液压油缸 10-1 同时稍微回收; 具体实施时, 还可以在伸缩式底框 4 中 各框盒的边沿、 伸缩式顶盖 5中各框盒的边沿和各个蒙皮模块的边沿连接 密封条, 以保证 4个第一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0-3、 4个第一高度方向液压 油缸 10-2和 4个第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0-1同时回收后, 伸缩式车厢具 有较好的密封性;

( 13 )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第一触摸式液 晶显示屏 19-2, 第一 PLC模块 19-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控制铰接液压油缸 制电磁阀 66, 控制铰接液压油缸 44收缩, 铰接液压油缸 44带动伸展开后的伸缩式 车厢贴近车身 1; 具体实施时, 还可以在车身 1与伸缩式车厢的交接位置 处设置密封圈, 使车身 1与伸缩式车厢能够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经过以上过程, 就完成了伸缩式车厢的伸展过程。 由于伸缩式车厢伸 展开后, 伸缩式底框 4的底面与所述底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 为了 便于人员走动进出该汽车, 还可以在所述左侧门 7-1、 右侧门 7-2、 左后 门 7-3和右后门 7-4下均设置伸缩梯。

本发明伸缩式车厢收缩过程如下:

( 1 )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第一触摸式液 晶显示屏 19-2, 第一 PLC模块 19-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控制铰接液压油缸 制电磁阀 66 , 控制铰接液压油缸 44伸展, 铰接液压油缸 44将伸缩式车厢骨架 3顶 起, 使得伸缩式车厢骨架 3的前端与车身 1稍微分离, 便于伸缩式车厢收 缩操作;

( 2 )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第一触摸式液 晶显示屏 19-2 , 第一 PLC模块 19-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第一长度方向电磁 20-1、 第 一高度方向电磁阀 20-2和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阀 20-3, 控制 4个第一宽度 方向液压油缸 1 0-3、 个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 0-2和 4个第一长度方 向液压油缸 1 0-1同时稍微伸展;

( 3 ) 拆卸右侧围蒙皮机构组件: 首先按动右后上蒙皮升降开关, 右 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86 开始反转并带动左后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87 反 转, 回缩第一右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9-1 和第二右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9-2 , 第一右后上蒙皮滑动轮 88-5和第二右后上蒙皮滑动轮 88-6带动所 述右后上蒙皮模块 41-4降下, 使得右后上蒙皮模块 41-4在所述右后下蒙 皮模块 41 -1 上降下, 接着按动右中上蒙皮升降开关, 右中上蒙皮升降动 力电机 82开始反转并带动右中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8 3反转, 回缩第一右中 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5-1和第二右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5-2, 第一右中上 蒙皮滑动轮 84-5和第二右中上蒙皮滑动轮 85-6带动所述右中上蒙皮模块 41 - 2下降, 使得右中上蒙皮模块 41-2在所述右车厢壁 6-4上降下, 然后 卸下右后下蒙皮模块 41-1, 最后卸下右前上蒙皮模块 41-3, 将各个蒙皮 模块放在该汽车边地面上;

( 4 ) 拆卸左侧围蒙皮机构组件: 首先按动左后上蒙皮升降开关, 左 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8 开始反转并带动左后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79 反 转, 回缩第一左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1-1 和第二左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81-2 , 第一左后上蒙皮滑动轮 80-5和第二左后上蒙皮滑动轮 80-6带动所 述左后上蒙皮模块 40- 3降下, 使得左后上蒙皮模块 40- 3在所述左后下蒙 皮模块 40-1 上降下, 接着按动左中上蒙皮升降开关, 左中上蒙皮升降动 力电机 74开始反转并带动左中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75反转, 回缩第一左中 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77-1和第二左中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77-2, 第一左中上 蒙皮滑动轮 76-5和第二左中上蒙皮滑动轮 76-6带动所述左中上蒙皮模块 40 - 2降下, 使得左中上蒙皮模块 40-2在所述左车厢壁 6- 3上降下, 然后 卸下左后下蒙皮模块 40-1 , 最后卸下左前上蒙皮模块 40-4 , 将各个蒙皮 模块放在该汽车边地面上;

( 5 ) 拆卸后围蒙皮机构组件: 首先按动后上蒙皮升降开关, 后上蒙 皮升降动力电机 70开始反转并带动后上蒙皮升降绕线盘 71反转, 回缩第 一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73-1和第二后上蒙皮升降钢丝绳 73-2, 第一后上 蒙皮滑动轮 72-5和第二后上蒙皮滑动轮 72- 6带动所述后上蒙皮模块 39 - 4 降下, 使得后上蒙皮模块 39-4在所述后中间蒙皮模块 39-1上降下, 接着 卸下后右上蒙皮模块 39-3, 然后卸下后左上蒙皮模块 39-2, 最后卸下后 中间蒙皮模块 39-1 , 将各个蒙皮模块放在该汽车边地面上;

( 6 ) 拆卸前围蒙皮机构组件: 首先卸下前右上蒙皮模块 38- 4, 接着 卸下前左上蒙皮模块 38-3 , 然后卸下前右下蒙皮模块 38-2 , 最后卸下前 左下蒙皮模块 38-1 , 将各个蒙皮模块放在该汽车边地面上;

( 7 )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第一触摸式液 晶显示屏 19 - 2 , 第一 PLC模块 19-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支腿油缸控制电磁 67 , 控制 支腿油缸 45收缩, 使支腿油缸 45离开地面;

( 8 )按动前顶盖平移开关, 前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58开始反转并带动 前顶盖平移绕线盘 59反转, 回缩第一前顶盖平移钢丝绳 60和第二前顶盖 平移钢丝绳 61,第一前顶盖滑动轮 48-5和第二前顶盖滑动轮 48-6带动所 述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1平移, 所述前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1在所述 底层左上框盒 5-5上移入; 按动后顶盖平移开关, 后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62 开始反转并带动后顶盖平移绕线盘 63反转, 回缩第一后顶盖平移钢丝绳 64和第二后顶盖平移钢丝绳 65, 第一后顶盖滑动轮 49-5和第二后顶盖滑 动轮 49-6带动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平板 12-2平移, 所述后顶盖空隙闭合 平板 12-2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上移入;

( 9 )按动前底面平移开关, 前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50开始反转并带动 前底面平移绕线盘 51反转, 回缩第一前底面平移钢丝绳 52和第二前底面 平移钢丝绳 53 ,第一前底面滑动轮 46-5和第二前底面滑动轮 46-6带动所 述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1平移, 所述前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1在所述 上层左下框盒 4- 5上移入; 按动后底面平移开关, 后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54 开始反转并带动后底面平移绕线盘 55 反转, 回缩第一后底面平移钢丝绳 56和第二后底面平移钢丝绳 57 , 第一后底面滑动轮 47-5和第二后底面滑 动轮 47-6带动所述后底面空隙闭合平板 11-2平移, 所述后底面空隙闭合 平板 1 1-2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上移入;

( 10 )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第一触摸式液 晶显示屏 19-2 , 第一 PLC模块 19-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第一长度方向电磁 20-1、 第 一高度方向电磁阀 20-2和第一宽度方向电磁闽 20-3, 首先, 控制 4个第 一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0-1 收缩, 使得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前后收缩至 所设定长度, 同时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带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 3从 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内收回, 带动所述中间层右下框盒 4-4从所述底 层右下半框盒 4-2内收回, 使得伸缩式底框 4收缩到了所设定的长度, 并 带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从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 内收回, 带动所 述中间层右上框盒 5-4从所述顶层右上半框盒 5 - 2内收回, 使得伸缩式顶 盖 5收缩到了所设定的长度; 然后, 控制 4个第一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0 - 2 收缩, 使得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在高度方向上收缩至所设定高度, 并将 所述伸缩式顶盖 5收回到所设定高度; 最后, 控制 4个第一宽度方向液压 油缸 10-3收缩, 使得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左右收缩至所设定宽度, 同 时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带动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和底层右下半框盒 4-2闭合, 带动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和顶层右上半框盒 5-2闭合, 同 时, 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和中间层右下框盒 4-4也闭合, 所述中间层 左上框盒 5- 3和中间层右上框盒 5-4也闭合;

( 11 )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第一触摸式液 晶显示屏 19-2, 第一 PLC模块 19-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控制铰接液压油缸 制电磁阀 66, 控制铰接液压油缸 44收缩, 铰接液压油缸 44带动收缩后的伸缩式车 厢贴近车身 1 ;

( 12 )手动紧固车厢铰链座, 将车身 1与伸缩式车厢形成一个坚固的 整体。

经过以上过程, 就完成了伸缩式车厢的收缩过程。 将放置在该汽车边 地面上的各个蒙皮模块装入所述伸缩式车厢内 , 关好左后门 7-3和右后门 7-4 , 便可开始行使。

以上伸缩式车厢伸展过程和伸缩式车厢收缩过 程中, 第一液压泵 18 的动力由汽车发动机 25提供, 汽车发动机 25运转时, 通过皮带 26带动 所述第一液压泵 18运转, 第一液压泵 18从第一油箱 16 中吸油后压油, 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油的压力能, 带动各个液压油缸动作。

实施例 2

结合图 6 ,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不同的是: 所述第一液压泵 18为电动 液压泵, 所述第一动力系统为外接交流电源 27或 /和设置在所述车身 1内 的交流发电机 28 ,所述外接交流电源 27和交流发电机 28的输出电压均为 380V, 220V或 110V,所述电动液压泵与所述第一控制器 19的输出端连接。 其佘结构均与实施例 1相同。

本实施例相当于给出了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 假设随时随地都 方便使用外接交流电源 27, 不改动现有技术中汽车上使用的汽车发电机, 第一液压泵 18只能釆用外接交流电源 27供电; 第二种: 不预留外接交流 电源 27 供电接口, 将现有技术中汽车上使用的汽车发电机改为输 出电压 为 380V、 220V或 110V的交流发电机 28, 第一液压泵 18只釆用交流发电 机 28供电; 第三种: 预留外接交流电源 27供电接口, 且将现有技术中汽 车上使用的汽车发电机改为输出电压为 380V、 220V或 110V的交流发电机 28, 第一液压泵 18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用外接交流电源 27供电, 还是用交 流发电机 28供电。 相应的, 前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50、 后底面平移动力电 机 54、 前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58、 后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62、 后上蒙皮升降 动力电机 70、 左中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4 、 左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8、 右中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82和右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86的供电电源也 随第一动力系统的改变而改变, 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求配制相应的电源适 配器, 给各个电机供电。

如图 19所示, 具体实施时, 所述第一 PLC模块 19-1的输出端接有第 一液压泵驱动器 68,所述第一液压泵 18与所述第一液压泵驱动器 68的输 出端相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 1不同的是: 伸缩式车厢伸展过程和伸 缩式车厢收缩过程中, 第一液压泵 18 的动力由外接交流电源 27或 /和交 流发电机 28提供, 第一 PLC模块 19-1通过第一液压泵驱动器 68驱动第 一液压泵 18运转。 其余工作过程均与实施例 1相同。

实施例 3

结合图 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不同的是: 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还 包括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立方体框架的 6个面中间位置处的 6根第二伸缩 杆, 位于所述车架 2长度方向上的 2根第二伸缩杆均由第二长度方向大套 管 13-1和套装在第二长度方向大套管 13-1内的第二长度方向小套管 14-1 构成, 位于所述车架 2高度方向上的 2根第二伸缩杆均由第二高度方向大 套管 13-2 和套装在第二高度方向大套管 13-2 内的第二高度方向小套管 14 - 2构成,位于所述车架 2宽度方向上的 2根第二伸缩杆均由第二宽度方 向大套管 13-3和套装在第二宽度方向大套管 13-3内的第二宽度方向左小 套管 14-3和第二宽度方向右小套管 14-4构成。 所述伸缩机构由分别对应 安装在 2根所述第二长度方向小套管 14 - 1 内的 2个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 缸 15-1、 分别对应安装在 2根所述第二高度方向小套管 14-2内的 2个第 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5-2 以及分别对应安装在 2根所述第二宽度方向左 小套管 14-3和第二宽度方向右小套管 14-4内的 2个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 缸 1 5-3构成, 所述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 5-1和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5-2均为单向油缸, 所述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5-1的底座与所述第二 长度方向大套管 1 3-1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5 - 2 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高度方向小套管 14-2 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宽 度方向液压油缸 1 5-3为双向油缸, 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 5-3的两 根活塞杆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宽度方向左小套 管 14-3 的一端和第二宽度 方向右小套管 14-4 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动力传动系统由第二动力 系统和与所述第二动力系统连接的第二液压传 动系统构成, 2个所述第二 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5-1、 2个所述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 5-2和 1个所 述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5-3均与所述第二液压传动系统连接。

如图 7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液压传动系统包括第二油箱 29、 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箱 29连接的第二过滤器 30和通过油管与第二过滤器 30 连接的第二液压泵 31,以及用于对第二液压传动系统进行控制的 二控制 器 32 , 所述第二液压泵 31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用于对 2个所述第二 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5-1动作进行同步控制的第二长度方向电磁阀 33-1、 用于对 2个所述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5-2 动作进行同步控制的第二高 度方向电磁阀 33-2和用于对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 5-3动作进 行同步控制的第二宽度方向电磁阀 33-3 , 所述第二长度方向电磁阀 33-1 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有 2个第二长度方向液控阀 34-1, 2个所述第二长 度方向液控阀 34-1分别通过 2个第二长度方向液压锁 35-1对应与 2个所 述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 5-1连接, 所述第二高度方向电磁阀 33-2的输 出 通过油管连接有 2个第二高度方向液控阀 34-2 , 2个所述第二高度方 向液控阀 34-2分别通过 2个第二高度方向液压锁 35-2对应与 2个所述第 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5-2连接, 所述第二宽度方向电磁阀 33-3的输出端 通过油管连接有 2个第二宽度方向液控阀 34-3,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 控阀 34-3分别通过 2个第二宽度方向液压锁 35-3对应与 2个所述第二宽 度方向液压油缸 15-3连接, 2个所述第二长度方向液控阀 34-1、 2个所述 第二高度方向液控阀 34-2和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控阀 34- 3均与所述 第二液压泵 31的输出端和第二控制器 32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长度方 向电磁阀 33-1通过第三长度方向溢流阀 36-1与所述第二油箱 29连接, 所述第二高度方向电磁阀 33-2通过第三高度方向溢流阀 36-2与所述第二 油箱 29 连接, 所述第二宽度方向电磁闺 33-3 通过第三宽度方向溢流阀 36 - 3与所述第二油箱 29连接, 2个所述第二长度方向液控阀 34-1分别对 应通过 2个第四长度方向溢流阀 37-1与所述第二油箱 29连接, 2个所述 第二高度方向液控阀 34-2分别对应通过 2个第四高度方向溢流阀 37-2与 所述第二油箱 29连接, 2个所述第二宽度方向液控阀 34-3分别对应通过 2个第四宽度方向溢流阀 37-3与所述第二油箱 29连接。 所述第二动力系 统为汽车发动机 25 , 所述第二液压泵 31 通过皮带 26 与所述汽车发动机 25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并由汽车发动机 25带动运转。

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 1相同。

具体实施时, 所述第二长度方向电磁阀 33-1、 第二高度方向电磁阀 33-2 和第二宽度方向电磁阀 33-3 均可以釆用三位四通电磁阀。 如图 10 所示, 所述铰接液压油缸 44 通过油管和连接在油管上的铰接液压油缸控 制电磁阀 66与第二液压泵 3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铰接液压油缸控制电磁 阀 66与所述第二控制器 32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支腿油缸 45通过油管和 连接在油管上的支腿油缸控制电磁阀 67与第二液压泵 3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支腿油缸控制电磁闽 67与所述第二控制器 32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 20所示, 更具体地, 所述第二控制器 32包括第二 PLC模块 32-1 和与第二 PLC模块 32-1相接的第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32-2 , 所述第二长 度方向电磁阀 33-1、 第二高度方向电磁阀 33-2、 第二宽度方向电磁阀 33-3、 铰接液压油缸控制电磁阀 66和支腿油缸控制电磁阀 67均与所述第 二 PLC模块 32-1的输出端相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 1不同的是:

伸 式车厢伸展过程的第 ( 3 ) 步如下: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 中的第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32-2, 第二 PLC模块 32-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 号给控制铰接液压油缸控制电磁阀 66 , 控制铰接液压油缸 44伸展;

伸 式车厢伸展过程的第 (4 ) 步如下: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 中的第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32-2, 第二 PLC模块 32-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 号给第二长度方向电磁阀 33-1、 第二高度方向电磁阀 33-2和第二宽度方 向电磁 33-3, 首先, 控制 2个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5-3伸展, 使得 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左右扩张至所设定宽度, 同时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带动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和底层右下半框盒 4-2分开, 带动所述顶 层左上主框盒 5-1和顶层右上半框盒 5-2分开, 同时, 所述中间层左下框 盒 4-3和中间层右下框盒 4-4也分开, 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和中间层 右上框盒 5-4也分开; 然后, 控制 2个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5-2伸展, 使得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在高度方向上扩张至所设定高度, 并将所述伸 缩式顶盖 5支撑到所设定高度;最后,控制 2个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5 - 1 伸展, 使得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前后扩张至所设定长度, 同时所述伸缩 式车厢骨架 3带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 3从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内 伸出, 动所述中间层右下框盒 4-4从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 4-2内伸出, 使得伸 i' 式底框 4 伸展到了所设定的长度, 并带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从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 内伸出, 带动所述中间层右上框盒 5-4从 所述顶 右上半框盒 5-2内伸出, 使得伸缩式顶盖 5伸展到了所设定的长 度;

伸^式车厢伸展过程的第 (7 ) 步如下: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 中的第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32 - 2 , 第二 PLC模块 32-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 号给支腿油缸控制电磁阀 67, 控制支腿油缸 45伸展; 伸缩式车厢伸展过程的第 ( 12) 步如下: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 中的第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32-2, 第二 PLC模块 32 - 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 号给第二长度方向电磁阀 33-1、 第二高度方向电磁闽 33-2和第二宽度方 向电磁阀 33-3, 控制 2个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5-3、 2个第二高度方向 液压油缸 15-2和 1个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5-1 同时稍微回收;

伸缩式车厢伸展过程的第 ( 13) 步如下: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 中的第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32-2, 第二 PLC模块 32-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 号给控制铰接液压油缸控制电磁阀 66, 控制铰接液压油缸 44收缩;

伸缩式车厢收缩过程的第 ( 1 ) 步如下: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 中的第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32-2, 第二 PLC模块 32-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 号给控制铰接液压油缸控制电磁阀 66, 控制铰接液压油缸 44伸展;

伸缩式车厢收缩过程的第 ( 2 ) 步如下: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 中的第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32-2, 第二 PLC模块 32-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 号给第二长度方向电磁阀 33-1、 第二高度方向电磁阀 33-2和第二宽度方 向电磁阀 33-3, 控制 2个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5-3、 2个第二高度方向 液压油缸 15-2和 2个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5-1 同时稍微伸展;

伸缩式车厢收缩过程的第 ( 7 ) 步如下: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 中的第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32-2, 第二 PLC模块 32-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 号给支腿油缸控制电磁阀 67, 控制支腿油缸 45收缩;

伸缩式车厢收缩过程的第 ( 10) 步如下: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 中的第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32-2, 第二 PLC模块 32 - 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 号给第二长度方向电磁阀 33-1、 第二高度方向电磁阀 33-2和第二宽度方 向电磁阀 33-3, 首先, 控制 2个第二长度方向液压油缸 15-1 收缩, 使得 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前后收缩至所设定长度, 同时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带动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从所述底层左下半框盒 4-1 内收回, 带动 所述中间层右下框盒 4-4从所述底层右下半框盒 4-2 内收回, 使得伸缩式 底框 4收缩到了所设定的长度, 并带动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从所述顶 层左上半框盒 5-1内收回, 带动所述中间层右上框盒 5-4从所述顶层右上 半框盒 5-2内收回, 使得伸缩式顶盖 5收缩到了所设定的长度; 然后, 控 制 2个第二高度方向液压油缸 15-2收缩, 使得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在 高度方向上收缩至所设定高度,并将所述伸缩 式顶盖 5收回到所设定高度; 最后, 控制 2个第二宽度方向液压油缸 15-3收缩, 使得所述伸缩式车厢 骨架 3左右收缩至所设定宽度, 同时所述伸缩式车厢骨架 3带动所述底层 左下半框盒 4-1和底层右下半框盒 4-2闭合,带动所述顶层左上半框盒 5-1 和顶层右上半框盒 5 - 2闭合, 同时, 所述中间层左下框盒 4-3和中间层右 下框盒 4-4也闭合, 所述中间层左上框盒 5-3和中间层右上框盒 5-4也闭 合;

伸缩式车厢收缩过程的第 ( 11 ) 步如下: 通过操作伸缩动力传动系统 中的第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32-2 , 第二 PLC模块 32-1输出相应的控制信 号给控制铰接液压油缸控制电磁阀 66 , 控制铰接液压油缸 44收缩。

以上伸缩式车厢伸展过程和伸缩式车厢收缩过 程中, 第二液压泵 31 的动力由汽车发动机 25提供, 汽车发动机 25运转时, 通过皮带 26带动 所述第二液压泵 31运转, 第二液压泵 31从第二油箱 29 中吸油后压油, 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油的压力能, 带动各个液压油缸动作。

其余工作过程均与实施例 1相同。

实施例 4

结合图 8 ,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3不同的是: 所述第二液压泵 31为电动 液压泵, 所述第二动力系统为外接交流电源 27或 /和设置在所述车身 1内 的交流发电机 28 ,所述外接交流电源 27和交流发电机 28的输出电压均为 380V, 220V或 110V ,所述电动液压泵与所述第二控制器 32的输出端连接。 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 3相同。

本实施例相当于给出了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 假设随时随地都 方便使用外接交流电源 27 , 不改动现有技术中汽车上使用的汽车发电机, 第二液压泵 31只能釆用外接交流电源 27供电; 第二种: 不预留外接交流 电源 27 供电接口, 将现有技术中汽车上使用的汽车发电机改为输 出电压 为 雇、 220V或 110V的交流发电机 28 , 第二液压泵 31只采用交流发电 机 28供电; 第三种: 预留外接交流电源 27供电接口, 且将现有技术中汽 车上使用的汽车发电机改为输出电压为 380V、 220V或 110V的交流发电机 28, 第二液压泵 31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用外接交流电源 27供电, 还是用交 流发电机 28供电。 相应的, 前底面平移动力电机 50、 后底面平移动力电 机 54、 前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58、 后顶盖平移动力电机 62、 后上蒙皮升降 动力电机 70、 左中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 4 、 左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78、 右中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82和右后上蒙皮升降动力电机 86的供电电源也 随第二动力系统的改变而改变, 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求配制相应的电源适 配器, 给各个电机供电。

如图 20所示, 具体实施时, 所述第二 PLC模块 32-1的输出端接有第 二液压泵驱动器 69 ,所述第二液压泵 31与所述第二液压泵驱动器 69的输 出端相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 3不同的是: 伸缩式车厢伸展过程和伸 缩式车厢收缩过程中, 第二液压泵 31 的动力由外接交流电源 27或 /和交 流发电机 28提供, 第二 PLC模块 32-1通过第二液压泵驱动器 69驱动第 二液压泵 31运转。 其余工作过程均与实施例 3相同。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 凡 结构变化,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