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NON-COMBUSTION THERMAL SPRAYING DEVIC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038535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non-combustion thermal spraying device (70) comprises a metal wire transmission device (71), a spraying device (73), an air supplier (75) and a power supply (77). The metal wire transmission device (71) transmits a first metal wire (72a) and a second metal wire (72b) to the spraying device (73). The spraying device (73) is provided with a spraying nozzle (735). The first metal wire (72a) and the second metal wire (72b) respectively pass through the spraying device (73) to reach the spraying nozzle (735). The other end of the spraying device (73)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supplier (75). The air supplier (75) supplies compressed air to the spraying nozzle (735) and the spraying nozzle (735) sprays out the compressed air. The power supply (77) respectively supplies currents of various electric properties to the first metal wire (72a) and the second metal wire (72b) and enables the first metal wire (72a) and the second metal wire (72b) to generate an electric-arc on the spraying nozzle (735) to melt the first metal wire (72a) and the second metal wire (72b) into a melted material. The melted material is blown into multiple metal particles by compressed air through the spraying nozzle (735). The metal particles are coated on a base material by the compressed air.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for various kinds of base materials and can finish the surface treatment without cooling.

Inventors:
CHEN CHIENCHO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09/001116
Publication Date:
April 07, 2011
Filing Date:
September 30, 2009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LIN SHUCHLI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23C4/12; B05B7/22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08117332A22008-10-0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555578A2009-10-14
TW200942640A2009-10-16
CN100343450C2007-10-17
CN1110578C2003-06-04
US3632952A1972-01-04
JP2004269967A2004-09-30
CN101538697A2009-09-23
GB743489A1956-01-18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ZHONGYUAN HUA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O., LTD (CN)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包含:

一金属线传输装置, 传输一第一金属线及一第二金属线;

一喷覆装置, 具有一第一通道、 一第二通道及一第三通道, 该第一通 道及该第二通道设置于该第三通道的两侧, 该第一通道、 该第二通道及该 第三通道的一端汇集成一喷射口, 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分别通过 该第一通道及该第二通道至该喷射口;

一供气装置, 连接该第三通道的一端,并供应压缩空气穿过该第三通道 至该喷射口喷出; 以及

一电源装置, 具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 并分别与该第一金属线 及该第二金属线相接, 该电源装置提供一电流分别至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 电极, 通入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的电流分别导至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 二金属线, 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在该喷射口产生电弧, 并熔融该 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为一熔融材料, 且该喷射口所供应的该压缩空 气喷射该熔融材料而吹散为多个粒子, 以吹送该些粒子至一基材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的金属线传输装置包含:

一致动件;

一第一传输通道,设置于该致动件的一侧,该第一金属线穿过该第一传 输通道;

一第二传输通道,设置于该致动件的另一侧,该第二金属线穿过该第二 传输通道;

至少一第一传动件,设置于该第一传输通道内,连接该致动件,传输该 第一金属线至该第一通道; 以及

至少一第二传动件,设置于该第二传输通道内,连接该致动件,传输该 第二金属线至该第二通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第一传输通道与该第一通道间设有一连接管。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第二传输通道与该第二通道间设有一连接管。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致动件为一马达。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致动件为一气压式马达。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气压式马达连接该供气装置, 该供气装置供应该压缩空气至该气压式 马达, 以驱动该气压式马达。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供气装置为一空气压缩机。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电源装置供应一直流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外部电源装置, 连接该电源装置及该供气装置。

1 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的外部电源装置供应一交流电源, 该电源装置转换该交流电源为一直 流电源。

1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第一电极的电性与该第二电极的电性相对。

1 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的第一电极为负电极, 该第二电极为正电极。

14、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的第一电极为正电极, 该第二电极为负电极。

1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控制装置, 连接该电源装置及该供气装置, 以控制该电源装置所供应的 该电流的强度及该供气装置所供应的该压缩空气的输出功率。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含一控制电路, 该控制电路控制该电源装置所供应的该 电流的强度及该供气装置所供应的该压缩空气的输出功率。

1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电源装置所供应的该电流的强度为介于 5安培与 1400安培之间。

1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压缩空气的输出功率为每秒 10至 15千克之间。

1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第一电极与该第一金属线间设有一导线。

20、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第二电极与该第二金属线间设有一导线。

Description:
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喷覆装置,尤指一种无燃 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 3C产品的普及化,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 ic Interfer ing, EMI ) 已经成为一项新的公害, 不论从电器正常运作需求或人体健康的考虑, 电磁 干扰问题已经受到民众的关切, 且各国民间或政府组织也开始重视电磁波 干扰问题, 因而订定各种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管制标准。 针对预防电子产 品的电磁干扰, 最直接的方法为使用一具有良好电磁遮蔽效果 的外壳使电 子产品的电路组件与外界完全阻隔, 现今金属外壳具有较佳的遮蔽效果,然 而,现今金属外壳是采用板金成形, 因此金属外壳相当笨重, 且难以通过板 金成形的方式而成形为复杂精巧的外形。

由于塑料具有可塑性, 可利用模具成形为所需的外形, 所以塑料外壳 仍然是现今电子产品外壳的主流, 但塑料外壳本身不导电,而无法达到遮蔽 电磁辐射的目的。 因此塑料导电化的加工方法被开发出来,例如 :塑料添加 导电纤维、 塑料外壳表面喷覆导电漆或无电镀镍或热浸镀 或真空溅镀等,但 是现有技术的塑料导电化的加工方法有张力不 足、 附着力不足或应力无法 克服的问题, 另外, 热浸镀锌电镀法会有腐蚀的问题, 且冲洗电镀物用的 酸洗液会影响环境, 因此热浸镀锌的产品被管制或禁止贩卖, 真空溅镀基 于成本考虑而无法用于大面积镀膜。

此外, 现有技术的表面加工方式更包含有熔射涂覆法 , 其采用的熔射 方式包含火焰熔射法、 电弧熔射法、 高速活氧燃料熔射法与等离子体熔射 法。 请参阅图 1 , 其为现有技术的火焰熔射的喷覆装置的结构示 意图。 如图 所示, 现有技术的火焰熔射的喷覆装置 10包含一喷嘴 12, 喷嘴 12内侧设 置一输送道 122, 输送道 122输送喷覆材料 14, 输送道 122周围设置有多 个燃料流道 124与多个空气流道 126分别输送燃料与空气, 喷覆装置 10是 经由喷嘴 12燃烧燃料与空气而产生火焰 128 , 以熔射输送道 122的喷覆材 料 14至一基材 16上, 而形成一喷覆层 162, 其中喷覆材料 14可为粉末或 线材, 但火焰熔射会将较高的热量转移至基材 16上, 如此对钢铁材料会容 易产生氢脆化, 而影响钢构件的强度、 韧度与耐疲劳度。

如图 2所示, 其为现有技术的知电弧熔射的喷覆装置 20, 其包含一喷 嘴 22、 多个导引单元 24与多个输送单元 26 , 该些导引单元 24设置于喷嘴 22两侧, 且该些导引单元 24的出口相对设置, 该些输送单元 26将多个导 线 262分别输送至该些导引单元 24中, 喷覆装置 30经由该些导线 262之 间在喷嘴 22外侧产生电弧并利用喷射口 222所喷射的压缩气体, 以熔射该 些导线 262至一基材表面 28, 而形成一喷覆层 282于基材表面 28上,但现 有技术的电弧熔射仍然会有喷覆层 282剥离基材表面 28的问题。

如图 3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高速活氧燃料熔射的 覆装置 30,其包含 一喷嘴 32、 多个燃料流道 34、 多个空气流道 36与一喷覆材料流道 38,燃料 流道 34输送活氧燃料至喷嘴 32, 空气流道 36输送压缩空气至喷嘴 32,喷 覆材料流道 38输送喷覆材料 382至喷嘴 32,通过压缩空气吹送以及活氧燃 料的非稳定燃烧, 而导致产生震波方块 322, 以熔射喷覆材料 382至一基材 表面 40, 形成一喷覆层 42于基材表面 40上。

如图 4所示, 其为等离子体熔射的喷覆装置 50, 其包含一喷嘴 52、 一 正电极 54、 一负电极 56、 多个气体流道 58, 喷嘴 52周围设置多个粉末注 射器 522,正电极 54环设于喷嘴 52内侧, 负电极 56设置于喷嘴 52内侧中 央,如此通过气体流道 58所输送的惰性气体通过正电极 54与负电极 56之 间的电弧而形成等离子体 524, 以熔射粉末注射器 524注射的粉末于一基材 表面 60上, 而形成一喷覆层 62于基材表面 60上, 此外, 等离子体熔射的 熔融温度相当高, 需通过水冷方式对喷嘴 52进行冷却, 以迅速降温, 如此 等离子体熔射会增加冷却成本。 如下表一所示, 其为上述四种熔射方式的 喷覆 。

由表一可知, 上述熔射方式的熔融温度最低为摄氏 80度, 如此仍然会 热熔塑料外壳表面, 而影响塑料外壳外观, 此外,由于上述熔射技术的熔融 温度较高,对于基材的选用上会有限制,燃点 较低或耐温性较差的基材,例 如:纸、 塑料等也无法利用上述熔射技术进行喷覆, 所以上述熔射方式无法 用于喷覆所有基材表面, 同时大多数 3C电子产品也无法使用上述的熔射技 术进行电磁遮蔽的喷覆。

由此可见, 上述现有的喷覆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 显然仍存在有不便 与缺陷, 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 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 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 而 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 的问题。 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燃烧熔射的 喷覆装置,实属当前 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无燃烧熔射的 喷覆装置, 不仅改善传 统金属外壳无法成形为任意外形的缺点与传统 塑料外壳导电化加工的缺 点,又可提升喷覆物的接合强度, 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所要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将不同电性的电流分别 导入第一金属线及第二金属 线,以产生电弧现象, 将第一金属线及第二金属线熔融为熔融材料, 并喷射 压缩空气至熔融材料, 以形成多个金属粒子, 且利用压缩空气吹送该些金 属粒子于基材上, 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 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上述的该些金属 粒子喷覆于基材的温度为常 温,可适用于任何材料的基材, 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该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包含 一金属线传输装置、 一喷覆装置、 一供气装置及一电源装置, 该金属线传 输装置传输一第一金属线及一第二金属线至该 喷覆装置, 该喷覆装置具有 一第一通道、 一第二通道及一第三通道, 该第一通道及该第二通道设置于 该第三通道的两侧, 该第一通道、 该第二通道及该第三通道的一端汇集成 一喷射口, 该喷射口与该金属线传输装置相对。 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 属线分别穿过该第一通道及该第二通道至该喷 射口, 而该第三通道的另一 端连接该供气装置, 该供气装置供应一压缩空气至该第三通道, 该压缩空 气穿过该第三通道至该喷射口喷出。 该电源装置具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 电极, 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分别与该第一金属线 及该第二金属线相连 接,该电源装置通入一电流分别至该第一电极 及该第二电极, 而该第一电极 及该第二电极分别导引该电流至该第一金属线 及该第二金属线, 使该第一 金属线与该第二金属线在该喷射口产生电弧现 象, 熔融该第一金属线及该 第二金属线为一熔融材料, 并通过该第三通道所供应的该压缩空气, 以吹 散该熔融材料为多个金属粒子, 进而该些金属粒子被该压缩空气喷覆于一 基材上。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 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其中所述的金属线传输装置包含:一致 动件; 一第一传输通道, 设置于该致动件的一侧, 该第一金属线穿过该第 一传输通道; 一第二传输通道, 设置于该致动件的另一侧, 该第二金属线 穿过该第二传输通道; 至少一第一传动件, 设置于该第一传输通道内,连接 该致动件, 传输该第一金属线至该第一通道; 以及至少一第二传动件,设置 于该第二传输通道内, 连接该致动件, 传输该第二金属线至该第二通道。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第 一传输通道与该第一通 道间设有一连接管。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第 二传输通道与该第二通 道间设有一连接管。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传 动件为一马达。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传 动件为一气压式马达。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气 压式马达连接该供气装 置,该供气装置供应该压缩气体至该气压式马 达, 以驱动该气压式马达。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供 气装置为一空气压缩机。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电 源装置供应一直流电源。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更包含: 一外部电源装置, 连接该电源 装置及该供气装置。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外 部电源装置供应一交流 电源, 该电源装置转换该交流电源为一直流电源。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第 一电极的电性与该电二 电极的电性相对。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第 一电极为负电极, 该第二 电极为正电极。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第 一电极为正电极, 该第二 电极为负电极。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更包含: 一控制装置, 连接该电源装置 及该供气装置, 以控制该电源装置所供应的该电流强度及该供 气装置所供 应的该压缩空气的输出功率。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其中所述的控制装置包含一控制电 路,该控制电路控制该电源装置所供应的该电 流强度及该供气装置所供应 的该压缩空气的输出功率。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电 源装置所供应的该电流 强度为介于 5安培与 1400安培之间。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压 缩空气 '的输出功率为每 秒 1 0至 15千克之间。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第 一电极与该第一金属线 间设有一导线。 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所述的第 二电极与该第二金属线 间设有一导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 效果。 借由上述技术方 案,本发明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至少具有下 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 供的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不仅改善传统金属外壳无法成形为任意 外形的缺点与传统塑料外壳导电化加工的缺点 , 又可提升喷覆物的接合强 度,而且本发明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所喷 覆该基材的该些金属粒子的 温度为常温, 所以其可用于各种材料的基材, 例如:纸、 塑料、 木材与织物 等,其且不需要冷却即完成表面加工。

综上所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其包含一金属线 传输装置、 一喷覆装置、 一供气装置及一电源装置, 金属线传输装置传输 一第一金属线及一第二金属线至该喷覆装置, 喷覆装置具有一喷射口,第一 金属线及第二金属线分别穿过喷覆装置至喷射 口, 而喷覆装置的另一端连 接供气装置,供气装置供应一压缩空气至喷射 口喷出。 电源装置供应不同电 性的电流分别至第一金属线及第二金属线,并 使第一金属线与第二金属线 在该喷射口产生电弧现象,熔融第一金属线及 第二金属线为一熔融材料,并 通过喷射口所供应的压缩空气, 以吹散熔融材料为多个金属粒子, 进而金 属粒子被压缩空气喷覆于一基材上。 本发明可用于各种材料的基材, 其且 不需要冷却即完成表面加工。 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 并具有明显 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 进步、 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 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 图," ^细说明如下。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 1是现有技术的火焰熔射的喷覆装置的结构示 图;

图 2是现有技术的电弧熔射的喷覆装置的结构示 图;

图 3是现有技术的高速氧气燃料熔射的喷覆装置 结构示意图; 图 4是现有技术的等离子体熔射的喷覆装置的结 示意图;

图 5A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

图 5B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金属线传输装置与 覆装置组合的剖 面示意图;

图 5C 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金属线传输装置与喷 覆装置组合的侧 面示意图;

图 6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 图 7是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

图号说明:

10: 喷覆装置 36 空气流道

12: 喷嘴 38 喷覆材料流道

122 输送道 382: 喷覆材料

124 燃料流道 40 基材

126 空气流道 42 喷覆层

14: 喷覆材料 50 喷覆装置

16: 基材 52 喷嘴

162 喷覆层 522: 粉末注射器

20: 喷覆装置 524: 等离子体

22: 喷嘴 54 正电极

222 喷射口 56 负电极

24: 导引单元 58 气体 ¾iL道

26: 输送单元 60 基材

262 导线 62 喷覆层

28: 基材 70 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282 喷覆层 71 金属线传输装置

30: 喷覆装置 711: 致动件

32: 喷嘴 713a:第一传动件

322 震波方块 713b:第二传动件

34: 燃料流道 715a:第一传输通道

715b:第二传输通道 74a: 第一连接管

72a 第一金属线 74b: 第二连接管

72b 第二金属线 75 供气装置

721 溶融 77 电源装置

723 金属粒子 771: 第一电极

73: 喷覆装置 773: 第二电极

731a:第一通道 78 控制装置

731b:第二通道 79 外部电源装置

733 第三通道 80 基材

735: 喷射口 实现发明的最佳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 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 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 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 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 特点及功效, 在以下配合参考图 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

;的了解, 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 并非用来对本发明 以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其使具有不同电性的二金属 线产生电弧熔融, 并利用压缩空气喷射, 以形成多个金属粒子, 且喷覆于 一基材上, 如此利用压缩空气降低喷覆于该基材的该些金 属粒子的温度至 常温, 以达到常温喷覆的目的。

请参阅图 5A、 图 5B及图 5C, 其分别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方框示 意图、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金属线传输装置与喷覆 装置组合的剖面示意 图及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金属线传输装置与 喷覆装置组合的侧面示意 图。 如图所示, 本发明为一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70, 该无燃烧熔射的喷 覆装置 70包含一金属线传输装置 71、 一喷覆装置 73、 一供气装置 75及一 电源装置 77。 该金属线传输装置 71连接该喷覆装置 73, 该金属线传输装 置 71具有一致动件 711、 至少一第一传动件 713a、 至少一第二传动件 713b,一第一传输通道 715a及一第二传输通道 715b,该第一传输通道 715a 及该第二传输通道 715b分别设置于该致动件 711 的两侧, 该第一传动件 713a设置于该第一传输通道 715a内, 并连接该致动件 711, 而该第二传动 件 713b设置于该第二传输通道 715b内, 并也连接该致动件 711。一第一金 属线 72a及一第二金属线 72b分别穿过该第一传输通道 715a及该第二传输 通道 715b, 当该致动件 711驱动该第一传动件 713a及该第二传动件 713b 转动时, 该第一传动件 713a及该第二传动件 713b分别带动穿过该第一传 输通道 715a的该第一金属线 72a及穿过该第二传输通道 715b的该第二金 属线 72b。 其中该致动件 711为一马达, 该第一传动件 713a及该第二传动 件 713b分别为二滚轮。

该喷覆装置 73具有一第一通道 731a、 一第二通道 731b及一第三通道 733,该第一通道 731a、该第二通道 731b及该第三通道 733的一端汇聚成一 喷射口 735, 该第一通道 731a及该第二通道 731b分别设置于该第三通道 733的两侧, 通过该第一传输通道 715a的该第一金属线 72a及通过该第二 传输通道 715b的该第二金属线 72b分别通过该第一通道 731a及该第二通 道 731b, 该供气装置 75连接该第三通道 733的另一端, 该供气装置 75为 一空气压缩机, 以供应一压缩空气至该第三通道 733 内, 该压缩空气从该 喷射口 735喷出。 若该致动件 711为气压式马达时, 该供气装置 75连接该 致动件 711, 以供应一压缩空气驱动该致动件 711。 而该第一通道 731a与 该第一传输通道 715a间更设有一第一连接管 7 ¼,该第二通道与 731b该第 二传输通道 715b间也更设有一第二连接管 7仆, 该第一连接管 74a及该第 二连接管 74b分别包覆该第一金属线 72a及该第二金属线 72b,以达到绝缘 的功能。

该电源装置 77具有一第一电极 771及一第二电极 773,该第一电极 771 及该第二电极 773的电性相对, 如: 该第一电极 771为正电极, 而该第二 电极 773为负电极; 或者该第一电极 771为负电极, 而该第二电极 773为 正电极。该第一电极 771利用一导线连接至该第一金属线 72a,该第二电极 773利用一导线连接至该第二金属线 72b。 该电源装置 77供应直流电源,其 供应一直流电流至该第一电极 771及该第二电极 773,当通入该电流的该第 一电极 771及该第二电极 773分别利用该导线连接至该第一金属线 72a及 该第二金属线 72b时, 传输至该喷射口 735的该第一金属线 72a及该第二 金属线 72b, 并配合从该喷射口 735 喷出的该压缩空气, 使该第一金属线 72a及该第二金属线 72b产生电弧现象,该第一金属线 72a及该第二金属线 72b熔融为一熔融材料 721, 而该喷射口 735喷出的该压缩空气吹散该熔融 材料 721形成多个金属粒子 723, 并使该些金属粒子 723喷覆于一基材 80 上。

请参阅图 6 , 其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所 示,承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也提供一种无燃 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70, 本实施 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 本实施例的该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70更包含 一外部电源装置 79 , 该外部电源装置 79与该电源装置 77及该供气装置 75 连接, 该外部电源装置 79提供交流电源, 该电源装置 77将该外部电源装 置 79所提供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 以提供该电流至该第一电极 771 及该第二电极 773。 该外部电源装置 79供应电源至该供气装置 75, 使该供 气装置 75提供该压缩空气至该喷覆装置 73。 若该金属线传输装置 71的该 致动件为马达时, 该外部电源装置 79页与该金属线传输装置 71连接,以供 应电源至该金属线传输装置 71并驱动该致动件。

请参阅图 7 , 其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所 示,承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燃烧 熔射的喷覆装置 70,该无燃烧 熔射的喷覆装置 70包含一金属线传输装置 71、 一喷覆装置 73、 一供气装 置 75、 一电源装置 77、 一外部电源装置 79及一控制装置 78。 该外部电源 装置 79连接该控制装置 78、 该电源装置 77及该供气装置 75 , 该外部电源 装置 79供应一交流电源, 而该电源装置 77转换该外部电源装置 79所供应 的该交流电源为一直流电源, 以分别供应该电源装置 77的一第一电极 771 及一第二电极 773不同电性的电流。 该控制装置 78包含一控制电路, 并连 接该电源装置 77及该供气装置 75, 以控制该电源装置 77所供应该第一电 极 771及该第二电极 773的电流强度,及控制该供气装置 75供应一压缩空 气的输出功率。

再参阅图 5B及图 5C, 该金属线传输装置 71连接该喷覆装置 73, 该金 属线传输装置 71具有一致动件 711、 至少一第一传动件 713a、 至少一第二 传动件 713b、 一第一传输通道 715a及一第二传输通道 715b, 该第一传输 通道 715a及该第二传输通道 715b分别设置于该致动件 711的两侧, 该第 一传动件 713a设置于该第一传输通道 715a内,并连接该致动件 711,而该第 二传动件 713b设置于该第二传输通道 715b内, 并也连接该致动件 711。一 第一金属线 72a及一第二金属线 72b分别穿过该第一传输通道 715a及该第 二传输通道 715b,当该致动件 711驱动该第一传动件 713a及该第二传动件 713b转动时, 该第一传动件 713a及该第二传动件 713b分别带动穿过该第 一传输通道 715a的该第一金属线 72a及穿过该第二传输通道 715b的该第 二金属线 72b。 而本实施例的该致动件 711为一气压式马达, 该致动件 711 通过该控制装置 78连接该供气装置 75, 该控制装置 78控制该供气装置 75 输入该致动件 711的该压缩空气的气压值。 该第一传动件 713a及该第二传 动件 713b分别为二滚轮。

该喷覆装置 73具有一第一通道 731a、 一第二通道 731b及一第三通道 733,该第一通道 731a、该第二通道 731b及该第三通道 733的一端汇聚成一 喷射口 735, 该第一通道 731a及该第二通道 731b分别设置于该第三通道 733的两侧, 通过该第一传输通道 715a的该第一金属线 72a及通过该第二 传输通道 715b的该第二金属线 72b分别通过该第一通道 731a及该第二通 道 731b, 该供气装置 75连接该第三通道 733的另一端, 该供气装置 75为 一空气压缩机,通过该控制装置 78供应该压缩空气至该第三通道 733内,该 控制装置 78控制该供气装置 75所输出的该压缩空气的输出功率, 该压缩 空气的输出功率为每秒 10至 15千克之间, 而该压缩空气从该喷射口 735 喷出。 该第一通道 731a与该第一传输通道 715a间更设有一第一连接管 74a,该第二通道 731b 与该第二传输通道 715b 间也更设有一第二连接管 74b,该第一连接管 74a及该第二连接管 74b分别包覆该第一金属线 72a及 该第二金属线 72b, 以达到绝缘的功能。

该电源装置 77具有一第一电极 771及一第二电极 773,该第一电极 771 及该第二电极 773的电性相对, 该第一电极 771为正电极, 而该第二电极 773为负电极。 该第一电极 771利用一导线连接至该第一金属线 72a, 该第 二电极 773利用一导线连接至该第二金属线 72b。 该电源装置 77转换该外 部电源装置 79的交流电源为直流电源, 该电源装置 77供应一直流电流至 该第一电极 771及该第二电极 773,该控制装置 78控制该电源装置 77所供 应的电流强度, 该电源装置 77所供应的该电流强度为介于 5安培与 1400 安培之间。 当通入该电流的该第一电极 771及该第二电极 773分别利用该 导线连接至该第一金属线 72a及该第二金属线 72b时,传输至该喷射口 735 的该第一金属线 72a及该第二金属线 72b,并配合从该喷射口 735喷出的该 压缩空气, 使该第一金属线 72a及该第二金属线 72b产生电弧现象, 该第 一金属线 72a及该第二金属线 72b熔融为一熔融材料 721,上述该第一金属 线 72a及该第二金属线 72b产生电弧现象, 电弧现象所产生的熔融温度会 依据该电源装置 77所提供的电流强度, 该熔融温度介于摄氏 2200度与摄 氏 5000度之间, 该电源装置 77所提供的电流强度是依据金属线的材料的 熔点, 而该喷射口 735喷出的该压缩空气吹散该熔融材料 721形成多个金 属粒子 723, 并使该些金属粒子 723喷覆于一基材 80上。

本实施例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70利用该些金属粒子 723的超热作 用而附着于该基材 80上, 因此, 该些金属粒子 723与该基材 80的接合强 度为介于每平方厘米 99. 8千克力与每平方厘米 150千克力之间, 该些金属 粒子 723的孔隙率为介于 1%与 5%之间, 且该些金属粒子 723喷覆于该基材 80的过程中, 该些金属粒子 723的温度是维持在常温下, 也就是摄氏 24度 至摄氏 40度, 因此, 耐温程度为常温下的基材 80可适用于本发明的无燃 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70, 例如:纸、 塑料、 木材与织物等, 其皆可通过本发明 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70喷覆该些金属粒子 723于该基材 80上, 且不 需要冷却即完成表面加工。

当该些金属粒子 723喷覆于该基材 80时, 利用高压的该压缩空气吹送 该些金属粒子 723至该基材 80,喷覆于该基材 80的该些金属粒子 723瞬间 处于一般气压下, 因此在该喷射口 735的该些金属粒子 723具有熔融高温 经压力转变后, 喷覆于该基材 80的该些金属粒子 723的温度瞬间降低为常 温,也就是摄氏 24度至摄氏 40度。

由此可知, 本发明的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通过通入不同电性 的电流的该第一金属线与该第二金属线后, 并在该喷覆装置的该喷射口产 生电弧现象, 而熔融该第一金属线与该第二金属线为一熔融 材料, 并由喷 嘴所喷射的高压的压缩气体吹散为多个金属粒 子, 该些金属粒子喷覆于该 基材上, 该些金属粒子通过超热作用附着于该基材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该 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喷覆于该基材的该些金 属粒子为常温, 因此任何材 料的基材皆适合, 不怕该基材被该些金属粒子熔融, 如此无需进行冷却即 可成形。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 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筒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