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ORGANIC SILICON COMPOU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031500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organic silicon compound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re disclosed. The organic silicon compound has a structure as shown by formula (I), in which a=0~40; b=0~30; c=0~40; a, b, and c are integers and a+b+c>6.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α-hydrogen-ω-hydroxyl polyether and halogenated propylene are reacted in the presence of alkali metal hydroxide to form diallyl polyether; the obtained diallyl polyether and 1,1,1,3,5,5,5-heptamethyl trisiloxane are reacted in the presence of Pt catalyst to produce an organic silicon compound. The organic silicon compound has oil-collecting effect and can be used in treating oil spilt in an aqueous environment.

Inventors:
HUANG ZHENHONG (CN)
XIE XIUHONG (CN)
HUANG XIAOME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76753
Publication Date:
March 15, 2012
Filing Date:
July 01,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GUANGDONG BIOMAX SI & F NEW MATERIAL CO LTD (CN)
HUANG ZHENHONG (CN)
XIE XIUHONG (CN)
HUANG XIAOMEI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07F7/08; C02F1/40; C08G65/00; C08G77/46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11022827A12011-03-03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942083A2011-01-12
US7601680B22009-10-13
US20070134283A12007-06-14
CN101418071A2009-04-29
CN101434615A2009-05-20
Attorney, Agent or Firm:
YOGO PATENT & TRADE MARK AGENCY LIMITED COMPANY (CN)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有机硅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 ( I ) 所示结构:

( I );

其中, a=0〜40; b=0〜30; c=0〜40; a, b, c均为整数且 a+b+c>6。

2、 一种权利要求 1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 1 )以 α -氢 - ω -羟基聚醚、 卤代丙烯为原料,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作用下, 反应生成双烯丙基聚醚;

(2) 将上面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 1,1,1

化剂的作用下, 反应制得产品。

代丙烯;滴加完毕后,加热升温,在 70〜110°C下反应 3〜7h;反应完成后在 70

120°C下减压蒸馏, 过滤, 得到双烯丙基聚醚的透明液;

(2) 将上述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 1,1,1, -七甲基三硅氧垸加入反应 釜中, 搅拌, 加热, 在 50〜100°C加入 Pt催化剂, 继续加热至 110〜170°C反应, 制得产品。

4、 如权利要求 2或 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中所述 α-氢 -ω-羟基聚醚、 卤代丙烯、 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摩尔比为 1:2〜 2·5:2〜2·2。

5、 如权利要求 2或 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2) 中所述双烯丙基聚醚、 1,1, 1,3,5,5,5-七甲基三硅氧垸的摩尔比为 1〜1.4:2。

6、 如权利要求 2或 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2) 中所述 Pt催化剂为1¾? 16, 所述 H2PtCl6的用量为双烯丙基聚醚和

1,1, 1,3,5,5,5-七甲基三硅氧垸总重量的 0.005%0

7、 如权利要求 2或 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 α -氢 -ω-羟基聚醚具有如式 (Π) 所示的结构:

(II)

其中: a=0〜40; b=0〜30; c=0〜40; a, b, c均为整数且 a+b+c>6。

8、 如权利要求 2或 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 所述卤代丙烯为烯丙基氯。

9、 如权利要求 1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水域溢油处理中的应用。

10、 如权利要求 1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制备溢油驱集剂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说 明 书

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硅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是随着有机硅新型材料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表 面活性 剂, 它和含氟表面活性剂一样, 自问世以来, 以其独特的性能赢得了广阔的生 存和发展空间, 现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特种表面活性剂 。

海上石油开采及运输常常因事故或其他技术原 因造成的溢油、 漏油, 不仅 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石油泄漏于水域之后, 会迅速铺展开来, 形成很薄的油层, 造成回收困难。 而以表面活性剂为主的集 油剂, 可以降低海水的表面张力, 使溢油面积缩小并形成一定厚度的油层, 而 且还能有效地控制溢油的扩散, 对溢油的清除和回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专利 CN 1149612A (公开日期 1997年 5月 14日) 公开了一种溢油集 油剂组合物,用于柴油溢油的集油剂,由质量 百分比 1%〜10%天然羧酸和 90%〜 99%的醇类或煤油有机溶剂组成; 用于原油溢油的集油剂, 由质量百分比 1%〜 10%天然羧酸和聚氧乙烯油酸酯以及 90%〜99%的上述有机溶剂组成。

中国专利 CN 1473767A (公开日期 2004年 2月 11 日) 公开了一种水面油 膜集油剂, 有活性组分和载体, 所述的活性组分为固态脂肪醇、 固态脂肪羧酸、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中的一种、 二种或三种, 它们的总重量百分数为 1〜25%。

可见, 目前所用的集油剂一般为碳氢类表面活性剂。 该类表面活性剂集油 效果有限, 而且由其组成的集油剂组份复杂, 使用不是很方便, 用到的有机溶 剂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油剂的效 果有限, 使用不便等不足, 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机硅化合物, 该有机硅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 对各种烃类 油溢油的驱集有良好的效果, 使用说方便, 环境友好, 可作为集油剂应用于水域 的溢油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有机硅化书合物 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 水面溢油处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 制备溢油驱集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

种有机硅化合物, 具有式 ( I ) 所示

( I )

其中, a=0〜40; b=0〜30; c=0〜40; a, b, c均为整数且 a+b+c>6。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原理是一分子的《 -氢 -ω-羟基聚醚与两分子 的卤代丙烯, 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作用下, 通过 Williamson反应, 脱去两分子 卤化氢, 得到双烯丙基聚醚; 然后一分子的双烯丙基聚醚与两分子的 说 明 书

1,1, 1,3,5,5,5-七甲基三硅氧垸催化剂的作用下, 发生加成反应, 得到所述的有机 硅化合物。

一种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 以《 -氢 -ω-羟基聚醚、 卤代丙烯为原料, 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作用下, 反应生成双烯丙基聚醚;

(2 ) 将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 1,1, 1,3,5,5,5-七甲基三硅氧垸, 在 Pt催化剂 作用下, 反应制得有机硅化合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 在反应釜中加入 α-氢 -ω-羟基聚醚和碱金属氢氧化物, 搅拌, 滴加卤 代丙烯;滴加完毕后,加热升温,在 70〜110°C下反应 3〜7h;反应完成后在 70〜 120°C下减压蒸馏, 拔除低沸物, 过滤, 得到双烯丙基聚醚的透明液。

(2 ) 将上述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 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垸加入反应 釜中, 搅拌, 加热, 50〜100°C加入 Pt催化剂, 继续加热至 110〜170°C反应, 制得所述有机硅化合物。

步骤 (1 ) 中, 所述 α-氢 -ω-羟基聚醚、 卤代丙烯、 碱金属氢氧化物三种原 料的投料摩尔比为 1 :2〜2.5:2〜2.2。

步骤(2 ) 中, 所述双烯丙基聚醚、 1,1, 1,3,5,5,5-七甲基三硅氧垸的投料摩尔 比为卜 1.4:2。

步骤 (2 )中,参照本领域常规技术,所述 Pt催化剂优选为 H 2 PtCl 6 ,所述 H 2 PtCl 6 的用量优选为双烯丙基聚醚和 1,1, 1,3,5,5,5-七甲基三硅氧垸总重量的 0.005%。。

所述《-氢 -ω-羟基聚醚具有式 (Π ) 所示结构: 说 明 书

( II )

其中: a=0〜40; b=0〜30; c=0〜40; a, b, c均为整数且 a+b+c>6。

所述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优选为氢氧化钠。

所述卤代丙烯优选为烯丙基氯。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水域溢油处理中的应用。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制备溢油驱集剂中的应用 。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硅化合物两端为疏水结构, 中间段为亲水结构, 结构特 殊, 与其他的碳氢类表面活性剂相比, 表面张力更低, 制备简单, 集油效果更 好, 使用方便, 而且无毒无害, 环境友好;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采 用了两分子的卤代丙烯同时对《 -氢 -ω-羟基聚醚的两端进行处理, 得到双烯丙基 聚醚, 再与有机硅垸反应, 得到具备新型结构的有机硅化合物; 所述有机硅化 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能够将泄漏铺展于水面的 各种烃类油驱集于一小范围, 然 后再将其回收, 对水域溢油的清除和回收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

附图说明

图 1为不同表面活性剂集油效果的对比图。

图 2为制备双烯丙基聚醚的反应式。

图 3为制备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反应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 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 说 明 书

的限定。

实施例 1

在装有搅拌装置、 回流冷凝器、 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 加入《 - 氢 -ω-羟基聚氧丙烯醚(a=3, b=8, c=3 ) 0.2mol, NaOH 0.43mol, 搅拌, 在 1.0小 时内, 滴加烯丙基氯 0.5mol, 然后在 100°C左右保温反应约 5小时, 反应完成后 在 70〜110°C下减压蒸馏约 2小时, 拔除低沸物, 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 除干净, 过滤分离得浅黄色透明的双端烯丙基聚醚, 产率为 88%。

取 65份上述产物, 35份 1,1, 1,3,5,5,5-七甲基三硅氧垸 (即两者的投料摩尔 比为 1.0: 2), 搅拌加热, 70°C时加入 H 2 PtCl 6 催化剂 (H 2 PtCl 6 的用量为反应物重量 的 0.005%。), 继续加热至 150°C, 回流反应至透明, 冷却, 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通过红外分析和 1 H-NMR分析, 得到的数据如下:

IRCKBr cm" 1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2958、 ~1352(C-H), ~1255 (C-0)。 ^-NMR (CDC1 3 , ppm):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3 3·380〜3·802 (— CH 2 —), δ 1·501〜1·639 (≡C-CH 3 ), 33·301〜3·362 (— CH— ), δ 0·129〜0·248 (≡Si — CH 3 ) o

结合 IR谱及 1 H-NMR谱, 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 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 式(I )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 2

在装有搅拌装置、 回流冷凝器、 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 加入《 - 氢 -ω-羟基聚氧乙烯醚 (b=0, a+c=9) 0.3mol, NaOH 0.6mol, 搅拌, 在 1.5小时 内, 滴加烯丙基氯 0.7mol, 然后在 90 °C左右保温反应约 3小时, 反应完成后在 70〜100°C下减压蒸馏约 2小时, 拔除低沸物, 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除 说 明 书

干净, 过滤分离得黄色透明的双端烯丙基聚醚, 产率为 85%。

取 52份上述产物, 48份 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垸 (即两者的投料摩尔 比为 1.1 : 2), 搅拌加热, 80°C时加入 H 2 PtCl 6 催化剂 (H 2 PtCl 6 的用量为反应物重量 的 0.005%。), 继续加热至 150°C, 回流反应至透明, 冷却, 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通过红外分析和 1 H-NMR分析, 得到的数据如下:

IRCKBr cm" 1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2870、 ~1350(C-H), ~1255 (C-0)。 ^-NMR (CDC1 3 , ppm):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3 3·404〜3·724 (— CH 2 —), δ 0.102— 0.265 (≡Si— CH 3 ) o

结合 IR谱及 1 H-NMR谱, 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 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 式(I )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 3

在装有搅拌装置、 回流冷凝器、 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 加入《 - 氢 -ω-羟基聚氧乙烯醚 (b=0, a+c=15 ) 0.2mol, NaOH 0.4mol, 搅拌, 在 1小时 内, 滴加烯丙基氯 0.4mol, 然后在 80〜90°C下保温反应约 4小时, 反应完成后 在 70〜120°C下减压蒸馏约 2小时, 拔除低沸物, 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 除干净, 过滤分离得浅黄色透明的目标化合物双端烯丙 基聚醚, 产率为 82%。

取 65份上述产物, 35份 1,1, 1,3,5,5,5-七甲基三硅氧垸 (即两者的投料摩尔 比为 1.2:2), 搅拌加热, 约 76°C时加入 H 2 PtCl 6 催化剂 (H 2 PtCl 6 的用量约为反应物 重量的 0.005%。), 继续加热至 140°C, 回流反应至透明, 冷却, 即可得到目标产 通过红外分析和 1 H-NMR分析, 得到的数据如下:

IRCKBr cm" 1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2868、 ~1352(C-H), ~1246(C-0)。 说 明 书

^-NMR (CDC1 3 , ppm):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3 3·364〜3·667 (— CH 2 —), 5 0.129— 0.256 (≡Si— CH 3 )。

结合 IR谱及 1 H-NMR谱, 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 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 式(I )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 4

在装有搅拌装置、 回流冷凝器、 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 加入《 - 氢 -ω-羟基聚氧丙烯醚 (b=0, a+c=20) 0.2mol, NaOH 0.44mol, 搅拌, 在 1小时 内, 滴加烯丙基氯 0.48mol, 然后在 70〜90°C下保温反应约 6小时, 反应完成后 在 70〜120°C下减压蒸馏约 2小时, 拔除低沸物, 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 除干净, 过滤分离得浅黄色透明的目标化合物双端烯丙 基聚醚, 产率为 90%。

取 72份上述产物, 28份 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垸 (即两者的投料摩尔 比为 1.3:2), 搅拌加热, 约 98°C时加入 H 2 PtCl 6 催化剂 (H 2 PtCl 6 的用量为反应物重 量的 0.005%。),继续加热至 160°C, 回流反应至透明,冷却, 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通过红外分析和 1 H-NMR分析, 得到的数据如下:

IRCKBr cm" 1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2872、 ~1346(C-H), ~1250(C-O)。 ^-NMR (CDC1 3 , ppm):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3 3·370〜3·800 (— CH 2 —), δ 1·500〜1·632 (≡C-CH 3 ), δ 0·125〜0·243 (≡Si— CH 3 )。

结合 IR谱及 1 H-NMR谱, 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 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 式(I )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 5

在装有搅拌装置、 回流冷凝器、 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 加入《 - 氢 -ω-羟基聚氧丙烯醚(a=3, b=8, c=0) 0.3mol, NaOH 0.62mol, 搅拌, 在 1.5小 说 明 书

时内, 滴加烯丙基氯 0.74mol, 然后在 80〜106°C下保温反应约 6小时, 反应完 成后在 80〜110°C下减压蒸馏约 2小时, 拔除低沸物, 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 本拔除干净, 过滤分离得浅黄色透明的目标化合物双端烯丙 基聚醚, 产率为 86%。

取 68份上述产物, 32份 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垸 (即两者的投料摩尔 比为 1.4:2), 搅拌加热, 90°C时加入 H 2 PtCl 6 催化剂 (H 2 PtCl 6 的用量为反应物重量 的 0.005%。), 继续加热至 130°C, 回流反应至透明, 冷却, 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通过红外分析和 1 H-NMR分析, 得到的数据如下:

IR (KBr cm" 1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2866、 ~1346(C-H) , -1250 (C-O) o

^-NMR (CDC1 3 , ppm):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3 3·380〜3·722 (— CH 2 —), δ 1·491〜1·635 (≡C-CH 3 ), 33·293〜3·360 (— CH— ), δ 0·122〜0·245 (≡Si — CH 3 ) o

结合 IR谱及 1 H-NMR谱, 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 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 式(I )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 6

取长 80cm, 宽 8cm,深度为 10cm的水槽,往其中中加入海水 4L,加入 50# 机油 80g, 待其在水面完全铺展后, 从一端油水界面处注入 20 驱集剂。油层 快速被往另一端驱赶。

通过不同表面活性剂的集油试验, 得出表 1的结果。

表 1 不同表面活性剂集油效果的对照表 驱油最大 驱油面积 各种表面活性剂 驱油一定距离所用时间 /s

(用量 20 L) 距离 /cm

30cm 45cm 60cm /% 十二垸基磺酸钠 40.12 \ \ 30 30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25.66 43.82 \ 53 55 实施例 2 4.58 10.85 39.82 63 65 实施例 3 6.30 8.34 10.91 72 74 实施例 1 5.35 7.70 10.9 70 72 说 由附图 1和表 1 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所制备的有机硅化合物作为溢油驱集 剂的集油效果明显高于现有的表面活性剂,书 本发明所制备的有机硅化合物可以 在短时间内迅速到达较长的距离, 并且具有更长的驱油距离和更大的驱油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