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PLUG AND PLAY METHOD AND DEVIC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143978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embodiments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 a plug and play method and also provide a corresponding device. In the technical solution of the invention, a device to be configured acquires, by means of an uplink node, an IP address assigned by a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 and sends upward an adding route request to the uplink node of the device to be configured, so that the uplink node receiving the adding route request, adds the IP route to itself, wherein the IP route is from the uplink node to the device to be configured; the uplink node triggers,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route, a new adding route request and forwards it to the uplink node of this uplink node until reaching the border node, and thus the IP route from the device to be configured to the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method, the device needing to be inserted can be inserted in any position of the tree topology network with the border node as the root node, and accomplishes configurations automatically; the inserted device must not be restricted to be at the furthest edge of the network.

Inventors:
ZHU HENGJU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72645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24, 2011
Filing Date:
April 12,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AWEI TECH CO LTD (CN)
ZHU HENGJU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L45/02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09080107A12009-07-0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026589A2007-08-29
CN1674563A2005-09-28
US20080159265A12008-07-03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

1、 一种网络设备即插即用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待配置设备确定自身的一个上行接口和一个上行节点, 并获取网管设备的互联网 协议地址和所述上行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通过所述上行接口向所述上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 所述请求消息中至少包括: 待 配置设备的标识;

接收所述上行节点广播的包括所述待配置设备的标识的响应消息, 所述响应消息 中包括: 所述待配置设备的标识和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所述上行接口, 所 述上行节点和所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配置所述待配置设备至所述网管设备的 互联网协议路由;

根据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网管设备的互 联网协议地址, 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所述上行节点, 触发建立所述网管设备至所述待配 置设备的互联网协议路由。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配置设备确定自身的一个上 行接口和一个上行节点, 并获取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上行节点的互联网协 议地址, 具体包括:

待配置设备接收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 所述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中包括: 发送所 述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的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将所述节点作为待配置设备的上行节点, 将接收到所述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的接 口作为上行接口, 从所述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中获取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 述上行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接收到的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多 于一个时,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选择一个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 将发送所述被选择的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的节点 作为上行节点, 将接收到所述被选择的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的接口作为上行接口。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配置设备确定自身的一个上 行接口和一个上行节点, 并获取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上行节点的互联网协 议地址, 具体包括: 发送第二广播报文或第二组播报文, 触发节点发送第二响应消息; 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消息, 其中, 所述第二响应消息中包括: 网管设备的互联网 协议地址和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的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将发送所述第二响应消息的节点作为待配置设备的上行节点; 将接收到所述第二 响应消息作为上行接口, 从第二响应消息中获取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上 行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所述上行 节点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完成自动配置的待配置设备与其下行节点的链路断开时, 向所述上行节点 发送路由撤销请求。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所述上行 节点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完成自动配置的待配置设备与其上行节点的链路断开时, 接收新的广播报 文, 将发送所述新的广播报文的节点作为新的上行节点, 将接收到所述新的广播报文的 接口作为新的上行接口;

通过所述新的上行接口, 向所述新的上行节点发送路由追加请求, 所述路由追加 请求中至少包括: 所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目标互联网协议地址和下一跳互联 网协议地址, 其中, 所述下一跳互联网协议地址为发送所述路由追加请求的设备的互联 网协议地址,所述目标互联网协议地址包括所述完成自动配置的待配置设备的互联网协 议地址, 和所述完成自动配置的待配置设备的下行方向的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7、 一种网络设备即插即用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 所述请求消息中至少包括: 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给网管设备;

接收所述网管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 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广播所述响应消息;

接收所述待配置设备发送的添加路由请求, 所述添加路由请求包括所述网管设备 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所述添加路由请求, 生成所述网管设备至所述待配置设备的路由表项, 所述 路由表项中所述网管设备至所述待配置设备的互联网协议路由的出接口为接收到所述 添加路由请求的接口;

将所述添加路由请求中的下一跳地址修改为自身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向自身的上 行节点发送修改后的添加路由请求。

8、 一种即插即用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即插即用设备自身的一个上行接口和一个上行节点, 并 获取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上行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通过所述上行接口向所述上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 所述请求 消息中至少包括: 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上行节点广播的包括所述待配置设备的标识的响应消息, 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 所述待配置设备的标识和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 网协议地址;

路由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所 述上行接口, 所述上行节点和所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配置所述待配置设备至 所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路由;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和所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所述上行节点, 触发建立所述 网管设备至所述待配置设备的互联网协议路由。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 包括: 第一接收报文单元和第一获取单元,

所述第一接收报文单元, 用于接收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 所述广播报文或组播报 文中包括: 发送所述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的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网管设备的互联网 协议地址;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 用于将所述节点作为待配置设备的上行节点, 将接收到所述 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的接口作为上行接口,从所述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中获取到网管设 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上行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或者, 所述确定单元, 包括: 第二发送报文单元, 第二接收报文单元, 和第二获 取单元,

所述第二发送报文单元, 用于发送第二广播报文或第二组播报文, 触发节点发送 第二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接收报文单元, 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消息, 其中, 所述第二响应消 息中包括: 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的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 用于将发送所述第二响应消息的节点作为待配置设备的上行 节点; 将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消息作为上行接口, 从第二响应消息中获取到网管设备的 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上行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当接收到的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多 于一个时,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 具体用于选择一个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 将发送所述被 选择的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的节点作为上行节点,将接收到所述被选择的广播报文或组 播报文的接口作为上行接口, 从所述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中获取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 议地址和所述上行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11、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 用于当所述完成自动配置的待配置设备与其下行节点的链路断开时, 向所述上行节点发 送路由撤销请求。

12、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用于当所述完成自动配置的待配置设备与其上行节点的链路断开 时, 接收新的广播报文;

第二确定单元, 用于将发送所述新的广播报文的节点作为新的上行节点, 将接收 到所述新的广播报文的接口作为新的上行接口;

第四发送单元, 用于通过所述新的上行接口, 向所述新的上行节点发送路由追加 请求, 所述路由追加请求中至少包括: 所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目标互联网协 议地址和下一跳互联网协议地址, 其中, 所述下一跳互联网协议地址为发送所述路由追 加请求的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目标互联网协议地址包括所述完成自动配置的 待配置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完成自动配置的待配置设备的下行方向的节点的 互联网协议地址。

13、 一种即插即用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上行接收一单元: 用于接收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 所述请求消息中至少包 括: 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上行发送一单元, 用于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给网管设备; 上行接收二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网管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 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上行广播单元, 用于广播所述响应消息;

上行接收三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待配置设备发送的添加路由请求, 所述添加路由请 求包括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上行路由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添加路由请求, 生成所述网管设备至所述待配置设 备的路由表项,所述路由表项中所述网管设备至所述待配置设备的互联网协议路由的出 接口为接收到所述添加路由请求的接口;

上行发送二单元, 用于将所述添加路由请求中的下一跳地址修改为自身的互联网 协议地址, 向自身的上行节点发送修改后的添加路由请求。

Description:
一种即插即用的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 2010年 5月 1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010179317.8、 发明 名称为 "一种即插即用的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 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 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即插即用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网络设备 (如, 交换机, 路由器, 分组传输设备等) 的管理应用协议 的种类有很多,例如: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 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远程登录 (Telnet,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Qx接口, 网络数据设备配置管理协议 (Netconf, network configuration)等,这些管理应用协议都承载在网 协议(IP, Internet Protocol) 之上。 因此, 对网络进行管理的前提是: 每个网络设备都要有一个管理 IP, 并且该网络设备到网管设备的通道通过 IP路由可达。

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的 IP, 以及网络设备至网管的通道是在开局时, 由工程师手工 现场配置完成。 随着 IP 网络设备的不断增加, 对工程师来说, 逐一对网络设备进行管 理 IP地址的配置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

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方案解决对网 络设备的配置问题,采用该技术方案 可以实现网络设备的自动配置。具有代表性的 网络设备自动配置的方案是动态主机配置 协议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如图 1所示为应用 DHCP的网络 设备自动配置方法信令图, 包括:

步骤 1 : DHCP客户端 (Client) 广播发送 DHCP发现 (DISCOVER) 报文; 步骤 2:在该广播域具有 DHCP中继 (Relay)能力的路由器回应 DHCP提供 (OFFER) 报文给 DHCP客户端,

步骤 3: DHCP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 DHCP OFFER报文从中选择一个路由器, 发送 DHCP请求( REQUEST )报文给选择的中继(简称" DHCP Relay" ); 并由该 DHCP Relay 将 DHCP请求报文发送给 DHCP服务器。 其中, 由于 DHCP客户端当前没有 IP地址, DHCP Relay相当于代理的角色, 对 DHCP REQUEST报文加以处理, 具体处理可以是: 向接收到的 DHCP REQUEST报文 中增加 DHCP Relay的信息, 将增加了 DHCP Relay的信息的 DHCP REQUEST报文发 送给 DHCP服务器。

步骤 4: DHCP服务器 (Server) 接收到 DHCP REQUEST报文后, 分配 IP地址, 将分别的 IP地址携带在 DHCP应答 (ACK) 报文, 发送给 DHCP Relay; DHCP Relay 接收到该 DHCP ACK报文后, 广播发送给所有的 DHCP客户端。

需要说明的是, DHCP Relay对 DHCP Client与 DHCP服务器之间发送的数据是透 明传输的。 DHCP Relay中可以包括多跳路由, 而事实上, DHCP客户端和 DHCP服务 器可以不需要知道具体路由。 但是, 在 DHCP服务器的一个地址池中为 DHCP Client分 配的 IP地址必须归属于同一个网段。换句话说,通 指定 DHCP Relay与 DHCP服务器 通信的 DHCP客户端的 IP地址必须满足在同一网段。

DHCP服务器对同一网段内的多个 DHCP客户端的控制是容易做到的, 即 DHCP 服务器对网络最边缘的设备实现自动配置是容 易实现, 且配置后便于管理。

但是, 如果将 DHCP客户端由网络二层或者三层设备取代, 在 DHCP服务器与网 络最边缘的设备之间的每一层中分配的 IP地址, 都必须满足通过指定 DHCP Relay与 DHCP服务器通信的 DHCP客户端的 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问题。 则 DHCP服务器对配 置相关的管理是非常复杂的。

现有技术还可以采用引导协议(BOOTP, Bootstrap Protocol) 自动为主机分配 IP地 址,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主机的 IP网络参数配置,广泛应用在局域网,无线局 网(Wireless LAN, WLAN) 领域等。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 发明人发现, 现有技术中仅仅对网络边缘的设 备 (通常是最后一跳网络设备) 实现自动配置, 不能对三层网络设备 (如交换机, 路由 器) 进行自动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即插即用的方法和设备 , 可以实现对三层网络设备进行自 动配置, 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即插即用的 方法, 包括: 待配置设备确定自身的一个上行接口和一个上 行节点, 并获取网管设备的互联网 协议地址和所述上行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通过所述上行接口向所述上行节点发送请求消 息, 所述请求消息中至少包括: 待 配置设备的标识;

接收所述上行节点广播的包括所述待配置设备 的标识的响应消息, 所述响应消息 中包括: 所述待配置设备的标识和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 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 联网协议地址, 所述上行接口, 所 述上行节点和所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配置所述待配置设备至所述网管设备的 互联网协议路由;

根据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 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网管设备的互 联网协议地址, 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所述上行节点, 触发建立所述网管设备至所述待配 置设备的互联网协议路由。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即插即用 的方法, 包括:

接收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 所述请求消息中至少包括: 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给网管设备;

接收所述网管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 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待配置 设备的标识;

广播所述响应消息;

接收所述待配置设备发送的添加路由请求, 所述添加路由请求包括所述网管设备 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所述添加路由请求, 生成所述网管设备至所述待配置设备的路由表 项, 所述 路由表项中所述网管设备至所述待配置设备的 互联网协议路由的出接口为接收到所述 添加路由请求的接口;

将所述添加路由请求中的下一跳地址修改为自 身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向自身的上 行节点发送修改后的添加路由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即插即用设备, 包括:

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即插即用设备自身的一个上行接 口和一个上行节点, 并 获取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所述上行节 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通过所述上行接口向所述上行节点发送请 求消息, 所述请求 消息中至少包括: 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上行节点广播的包括所述待配置 设备的标识的响应消息, 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 所述待配置设备的标识和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 置设备分配的互联 网协议地址;

路由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 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所 述上行接口, 所述上行节点和所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 址, 配置所述待配置设备至 所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路由;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 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和所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所述上行节点, 触发建立所述 网管设备至所述待配置设备的互联网协议路由 。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即插即用设备, 包括:

上行接收一单元: 用于接收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 所述请求消息中至少包 括: 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上行发送一单元, 用于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给网管设备;

上行接收二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网管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 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 协议地址和所述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上行广播单元, 用于广播所述响应消息;

上行接收三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待配置设备发 送的添加路由请求, 所述添加路由请 求包括所述网管设备为所述待配置设备分配的 互联网协议地址;

上行路由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添加路由请求, 生成所述网管设备至所述待配置设 备的路由表项,所述路由表项中所述网管设备 至所述待配置设备的互联网协议路由的出 接口为接收到所述添加路由请求的接口;

上行发送二单元, 用于将所述添加路由请求中的下一跳地址修改 为自身的互联网 协议地址, 向自身的上行节点发送修改后的添加路由请求 。

本发明实施例由待配置设备借助上行节点获取 到网管设备分配的 IP地址,并向上发 送添加路由请求给待配置设备的上行节点, 使得上行节点接收到添加路由请求的节点在 自身添加至该待配置设备的 IP路由; 上行节点根据路由变化触发新的添加路由请求 转发 给其上行节点, 直至上溯到边界节点, 从而建立了网管设备至待配置设备的 IP路由。 需 要插入的设备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在以边界节点 为根节点的树形拓扑网络中的任何位置 插入并完成自动配置, 插入的设备不必限定在网络的最边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 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现有技术中应用 DHCP的网络设备自动配置方法信令图;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即插即 的方法流程图;

图 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即插即用的方法 体流程图;

图 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即插即用的方法 易示意图;

图 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点选择逃生路由的 意图;

图 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即插即用的方法 易示意图;

图 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即插即用设备示 图;

图 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即插即用设备 意图。 具体实肺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即插即用的方 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装 置和系统。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该通信系统包括: 网管设备 10, 边界节点 20, 和即插即用设备 30。 需要说明的是, 为了便于文字说明, 将即插即用设备 30区分为: 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 和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

网管设备 10, 用于接收即插即用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 为即插即用设备分配互联 网协议地址, 将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包括在响应消息中发 送给即插即用设备;

边界节点 20, 用于转发网管设备与即插即用设备之间的消息 ;

即插即用设备 30, 包括: 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和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 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用于确定自身的一个上行接口和一个上行节 点, 并获取网管 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上行节点的互联网协 议地址; 通过上行接口向上行节点发送请 求消息, 请求消息中至少包括: 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的标识; 其中, 边界节点 20 可以作为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的上行节点, 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也可以作为待配置 的即插即用设备的上行节点; 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接收上行节点广播的包括待配 置设备的标识的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中包括: 网管设备为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 地址; 根据互联网协议地址, 上行接口, 上行节点和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配置 待配置设备至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路由; 根据互联网协议地址, 上行节点和网管设备 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上行节点, 触发建立网管设备至待配置设备的 互联网协议路由。

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 还用于接收待配置即插即用设备发送的请求消 息和添 加路由请求, 接收该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的上行节点发送的响应消息, 其中, 该 响应消息中包括: 网管设备为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 将该响应消息发送给 待配置即插即用设备 302; 根据添加路由请求, 在本地添加至下行待配置设备的路由; 将请求消息发送给上行节点, 将添加路由请求发送给该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 备 301的上 行节点。 其中, 该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的上行节点可以是边界节点 20。

当即插即用设备至少包括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 备 301时, 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 , 还用于接收下行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发送的 路由撤销请求; 根据路由撤销请求, 撤销下行路由; 将路由撤销请求发送给自身的上行节点。

可选的, 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 还用于接收新的上行节点发送的广播报文; 根据新的上行节点发送的广播报文, 向新的上行节点发送路由追加请求, 路由追加请求 中至少包括: 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目标互联网协议地址和下一跳互联网协议地 址, 其中, 下一跳互联网协议地址为发送路由追加请求的 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目标 互联网协议地址包括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和已配置的即插即 用设备 301的下行方向的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其中, 上述新的上行节点指不同于该 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原先的上行节点的节点。

上述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简要说明, 下面是上述系统更详细的说明。 网管设备 10与边界节点 20已经建立通道, 边界节点 20位于即插即用与非即插即用 两个区域的交接点, 边界节点 20预先已经完成配置, 其中, 对边界节点 20的配置可以是 在开局时已配置的, 也可以将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作为边界节点 , 还可以用其它方式 对边界节点 20预先配置, 此处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边界节点 20或者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向所有下行接口发送广播 (或组播)报 文, 该广播 (或组播)报文中至少包括: 自身的 IP地址和网管设备的 IP地址;

当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接收到广播 (或组播)报文后, 如果接收到的广播 (或组 播)报文是多于一个的, 则选择其中一个广播 (或组播)报文, 将接收该广播 (或组播)报文 的接口确定为上行接口, 其中, 如果采用组播报文, 则可以在协议规定中缺省设置待配 置的即插即用设备在组播组中。 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向上行接口发送请求消息, 该请求消息中包括: 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的标识。 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管设备 10为其分配 IP地址, 该请求消息首先发送到上行接口 (其中, 上行接口连接上行节点, 该上行节点可以是边界节点 20, 也可以是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 ), 由上行节点通过 与网管设备 10已经建立的路由, 将请求消息路由至网管设备 10。

网管设备 10接收到请求消息后, 为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分配 IP地址, 将分配 的 IP地址携带在响应消息中发送给对应的上行节 , 由上行节点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 广播该响应消息。

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接收到响应消息后, 判断响应消息中的设备标识和自身 的标识是否相同, 如果是, 根据网管设备为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分配的 IP地址, 上行接口, 上行节点和网管设备的 IP地址, 配置自身至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路由; 待 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根据网管设备为自身分配的 IP地址和网管设备的 IP地址,发送添 加路由请求给上行节点。接收到添加路由请求 的上行节点在自身添加至待配置的即插即 用设备 302的 IP路由, 并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其上行节点, 其中, 添加路由请求中包括: 网管设备的 IP地址、 目标 IP地址和下一跳 IP地址, 目标 IP地址为该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 备 302, 下一跳 IP地址为发送该添加路由请求的节点自身。 例如, 当待配置的即插即用 设备 302发送添加路由请求时, 添加路由请求中包括的下一跳 IP地址为该待配置的即插 即用设备 302; 当上行节点发送添加路由请求时, 添加路由请求中包括的下一跳 IP地址 为该上行节点。 还需要说明的是, 向上行方向发送该添加路由请求的节点将接收 到下行 方向发送的添加路由请求的接口作为出接口。

上行节点收到的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发送的添加路由请求, 与该上行节点发 送的添加路由请求是不同的, 即由于添加路由请求的发送主体不同, 两个添加路由请求 中的下一跳 IP地址是不同的。

接收到添加路由请求的节点, 将接收添加路由请求的接口作为网管设备至待 配置 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的 IP路由的出接口,并根据接收到添加路由请求 的目标 IP地址和下 一跳 IP地址, 以及上述出接口, 生成网管设备至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的路由表项。

当网管设备收到目标 IP地址为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的添加路由请求后, 根据 接收到的添加路由请求生成网管设备至待配置 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的路由表项, 建立了 网管设备至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的 IP路由。

边界节点和网管设备之间的路由建立可以通过 现有的路由协议或者手工配置方法 来实现, 本发明不涉及。

通过上述实施例, 实现了对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的自动配置。 则此时的待配 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就转变为已配置即插即用设备, 转变后的设备发送广播 (或组播) 报文, 该广播 (或组播)报文中至少包括: 自身的 IP地址和网管设备的 IP地址。 当有新的 待配置设备要插入该网络时, 新的待配置设备执行与上述待配置的即插即用 设备 302相 同的操作, 就可以实现与网管设备的通信。

,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 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生成自身至网管 设备 10的 IP路由, 并且根据生成的 IP路由, 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上行节点, 从而建立了 网管设备 10至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的 IP路由。 使得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可以不 必被限制为网络的最边缘设备, 完成配置的设备, 可以作为新的上行节点, 协助网管设 备 10对其下行设备进行自动配置。

进一步, 网管设备 10为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分配的 IP的地址可以是不受网段 限制 (路由不能聚合)的, 也可以是受到网段限制 (可以聚合到一个网段中) 的。 如果网 管设备 10为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分配的 IP的地址不受网段限制, 则对于以一个边 界节点 20为根节点的网络来说, 网管设备 10至边界节点 20的路由会是多条, 以便通向不 同的子节点。 如果网管设备 10为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分配的 IP的地址受网段限制, 需要配置的设备形成了一个以边界节点 10为根节点的树形拓扑网络,其子节点为各个 要配置的设备, 所有的子节点的 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 则该以边界节点 10为根节点的树 形拓扑网络中, 各子节点经由边界节点 20进行路由聚合, 形成一条路由, 便于管理。

进一步, 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中有多个接口时, 选择一个接口用于发送请求 消息, 即选择其中一个接口作为请求网管设备 10自动配置的对象。

由于待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2选择一个接口让网管设备 10分配一个 IP地址, 即一 个即插即用设备只需要配置一个 IP地址, 可以降低网络的管理负担。 进一步, 当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发现下行链路断开 (如: 网线被拔出、 断开, 或通过双向转发检测(BFD,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等探测到链路失效等), 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向其上行节点发送路由撤销请求, 将该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 备 301的上述下行链路上的所有节点的路由撤销。 该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的上行节 点收到路由撤销请求后, 撤销该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的上述下行链路上的所有节 点的路由, 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的上行节点将路由撤销请求逐跳发送给上行 链路 上的每个节点直到边界节点, 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上行链路上的每个节点及边界 节点都撤销该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的上述下行链路上的所有节点的路由。

由于当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发现与下行链路断开时, 可以发送路由撤销请求 给上行节点, 使得从该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至边界节点中的每个上行节点中都撤 销该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的下行链路上的所有节点的路由, 使得网管设备 10可以 更合理的管理网络设备。

进一步, 当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发现与上行节点的链路断开时, 该已配置的 即插即用设备 301接收其它节点发送的广播报文, 选择其中一个发送广播报文的节点作 为新的上行节点; 根据接收到的广播报文中包括的: 新的上行节点的 IP地址和网管设备 的 IP地址, 向新的上行节点发送路由追加请求。 其中, 路由追加请求中包括: 网管设备 的 IP地址、 目标 IP地址和下一跳 IP地址, 下一跳 IP地址为该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 的 IP地址, 和目标 IP地址包括发送该路由追加请求的已配置的即 即用设备 301的 IP地 址, 和该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下行方向的子孙节点 (其中, 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 备 301下行方向的子节点, 和该子节点的子节点可以统称为"该已配置的 插即用设备 301下行方向的子孙节点") 的 IP地址。

如果该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没有子孙节点, 那么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 发送的路由追加请求和添加路由请求是相同; 如果有子孙节点, 则路由追加请求中包括 有该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的子孙节点的 IP地址, 因此路由追加请求可以一次添加 多条路由。

新的上行节点接收路由追加请求, 在本地产生的路由追加请求中携带包括网管设 备的 IP地址、 目标 IP地址和下一跳 IP地址的信息, 然后将本地产生的路由追加请求发送 给自身的上行节点, 以此类推直到发送给边界节点, 添加路由的方法与待配置即插即用 设备建立网管设备至该待配置设备的互联网协 议路由的方法相同。新的上行节点将路由 追加请求向上发送至边界节点, 其中, 收到该路由追加请求的每个节点都在本地产生 的 路由追加请求中携带包括的网管设备的 IP地址、 目标 IP地址和下一跳 IP地址的信息。

由于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发现与上行节点的链路断开时, 可以与新的上行节 点建立路由, 且网管设备不用为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301及其下行节点分配新的 IP地 址, 使得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在断开后也可以快 速的重新与网管设备建立路由通道, 增强了网管设备对网络中设备管理的可靠性。

进一步, 参考图 6, 假设 NE02是 NE21的上行节点 (如图中的虚线所示, 即假设此 时 NE10不是 NE21的上行节点), NE21是 NE31的上行节点, 当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NE21至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NE31的路由断开后 (如图中链路上的叉线), 当 NE21发 现至 NE31的链路断开后, 发送路由撤销请求给 NE21的上行节点 NE02, NE02中撤销边 界节点至 NE31的路由, NE02将路由撤销请求发送给边界节点, 边界节点收到路由撤销 请求后, 撤销自身至 NE31的路由。 NE31接收 NE02发送的广播报文, 确定 NE02为 NE31 新的上行节点, NE31发送路由追加请求,建立 NE31至 NE02并进一步至网管设备的路由, 此时 NE02为 NE31的上行节点, 从 NE31经过 NE02至边界节点形成了 NE31的逃生路由。

如果边界节点先收到路由追加请求, 要求建立 NE31经过 NE02至边界节点的逃生路 由, 边界节点查找路由表, 发现当前已经建立有自身至 NE31且经过 NE02的路由。 由于 边界节点不会重复建立同样的路由表项, 所以丢弃该路由追加请求, 当边界节点接收到 路由撤销请求时, 边界节点将删除该路由表项, 导致错误。

为解决类似问题, 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 例如, 边界节点启动定时器, 判断预定 的时间内是否收到路由撤销请求, 其中, 该路由撤销请求要求撤销边界节点至 NE31且 经过 NE02的路由, 如果在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路由撤销请求, 则边界节点根据路由撤 销请求, 执行路由撤销, 再根据路由追加请求, 执行建立 NE31经过 NE02至边界节点的 逃生路由。 如果在预定的时间内 NE02没有收到路由撤销请求, 则边界节点丢弃该路由 追加请求, 不执行建立 NE31经过 NE02至边界节点形成了 NE31的逃生路由。

或者, NE02收到路由追加请求, 要求建立 NE31经过 NE02至边界节点的逃生路由 时, NE02中的路由表中增加路由表项: 目标 IP地址是 NE31的 IP地址, 下一跳 IP地址是 NE31的 IP地址; NE02将路由追加请求发送给边界节点, 边界节点中追加路由, 使得边 界节点根据追加路由请求, 由于边界节点已经建立有自身至 NE31且经过 NE02的路由, 不会重复建立同样的路由表项, 所以丢弃该路由追加请求。 NE02后收到路由撤销请求 要求撤销边界节点至 NE31且经过 NE21的路由, NE02接收到该路由撤销请求后, 删除路 由表中记录的下一跳 IP地址为 NE21的 IP地址且目标 IP地址为 NE31的 IP地址的路由表项; 此时, 在 NE02中只有目标 IP地址是 NE31的 IP地址且下一跳 IP地址是 NE31的 IP地址的一 条路由; NE02将路由撤销请求发送给边界节点, 边界节点收到后, 在路由表中删除下 一跳 IP地址为 NE02的 IP地址且目的 IP地址为 NE31的 IP地址的路由表项;边界节点发送撤 销路由的响应给 NE02, 响应中包括: 撤销的路由表项中下一跳 IP地址为 NE02的 IP地址 且目的 IP地址为 NE31的 IP地址。 NE02收到边界节点的响应后, 发现边界节点中删除了 经过 NE02到 NE31的路由, 而 NE02自身中还保留有一条经过 NE02到 NE31的路由, 贝 lj, NE02将再次发送路由追加请求给边界节点,请 边界节点建立到 NE31且经过 NE02的路 由。

或者, 也可以增大路由追加请求的传输时延, 避免先收到路由追加请求, 后收到 路由撤销请求的情况出现。

如图 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即 即用的方法流程图, 该方法包 括:

步骤 A1 : 确定待配置设备自身的一个上行接口和一个上 行节点, 并获取网管设备 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上行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 址;

步骤 A2: 通过上行接口向上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 请求消息中至少包括: 待配置 设备的标识;

步骤 A3: 接收上行节点广播的包括该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的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中 包括: 待配置设备的标识和网管设备为待配置设备分 配的 IP地址;

步骤 A4: 根据网管设备为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 地址, 上行接口, 上行节 点和网管设备的 IP地址, 配置待配置设备至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路由 ;

步骤 A5: 根据网管设备为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 地址和网管设备的互联网 协议地址, 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上行节点, 触发建立网管设备至待配置设备的互联网协 议路由。

通过上述对图 3的说明, 该方法实现了对待配置设备的自动配置, 使得该设备可以 即插即用。 该方法由于待配置设备在获取到网管设备分配 的 IP地址后, 向上发送添加路 由请求给上行节点, 使得接收到添加路由请求的节点在自身添加至 该待配置设备的 IP路 由, 然后, 将添加路由请求转发至边界节点, 从而建立了网管设备至待配置设备的 IP路 由。需要插入的设备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在以边 界节点为根节点的网络中的任何位置插入 并完成自动配置, 插入的设备不必限定在网络的最边缘。

进一步, 上述步骤 A1具体可以包括:

接收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 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中包括: 发送该广播报文或组播 报文的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网管设备的互 联网协议地址; 将节点作为待配置设备的 上行节点。 节点可以包括已配置设备或者边界节点。

或者, 进一步, 上述步骤 A1具体可以包括:

发送第二广播报文或第二组播报文, 触发节点在接收到第二广播报文或第二组播 报文后, 发送第二响应消息;

接收到第二响应消息,

将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的节点作为待配置设备的 上行节点。

如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即插即用的方法 体流程图, 该方法包括: 步骤 S1 : 接收广播报文或者组播报文, 其中, 广播报文或者组播报文中包括: 节 点的 IP地址和网管设备的 IP地址;

步骤 S2: 根据接收到的广播报文或者组播报文, 确定自身的一个上行接口和一个 上行节点, 从广播报文或者组播报文中获取该上行节点的 IP地址和网管设备的 IP地址; 其中, 待配置设备接收到上行节点发送的广播报文或 者组播报文后, 将发送该广 播报文的上行接口视为上行接口, 则该上行接口所在的节点为待配置设备的上行 节点。

还需要说明的是, 为了描述方便在本实施例中主要说明广播报文 的形式, 组播报 文可以替换广播报文执行确定上行节点的操作 。

步骤 S3: 通过上行接口向上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 其中, 该请求消息中至少包括: 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其中,待配置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网管设备 为其分配 IP地址,该请求消息首先发 送到该待配置设备的上行节点, 由上行节点通过与网管设备已经建立的路由, 将请求消 息发送给网管设备。 其中, 上行节点与网管设备已经建立的路由经过边界 节点, 换句话 说, 需要自动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都是边界节点的 下行节点, 即配置后的即插即用设备 形成的网络是一个以边界节点为根节点的树形 拓扑网络。网管设备经由边界节点对即插 即用设备进行自动配置。

步骤 S4: 接收上行节点广播的包括待配置设备的标识的 响应消息, 其中, 响应消 息中包括: 待配置设备的标识和网管设备为待配置设备分 配的 IP地址; 需要理解的是, 网管设备接收到请求消息后, 为该待配置设备分配 IP地址, 将分配 的 IP地址包括在响应消息中发送给该待配置设备 上行节点, 由上行节点转发给待配置 设备。

步骤 S5: 根据接收到的响应消息中的 IP地址, 和上行接口, 上行节点 IP地址, 以及 网管设备的 IP地址, 配置待配置设备至网管设备的 IP路由;

步骤 S6:根据响应消息中网管设备为待配置设备分配 的 IP地址,网管设备的 IP地址, 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上行节点, 触发建立网管设备至待配置设备的互联网协议 路由。

上行节点在接收到该添加路由请求后, 触发建立网管设备至待配置设备的互联网 协议路由, 即在本地添加至待配置设备的路由, 并且将添加路由请求向其自身的上行节 点层次转发, 直到发送给边界节点。

如果该待配置设备接收到的广播报文是边界节 点发送的, 则该待配置设备向其上 行节点 (即边界节点) 发送请求消息, 请求网管设备为其分配 IP地址, 则边界节点根据 与网管设备已经建立的路由将请求消息发送给 网管设备。当待配置设备接收到网管设备 分配的 IP地址后, 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边界节点, 边界节点中增加至该待配置设备的路 由。

如果该待配置设备接收到的广播报文不是边界 节点发送的, 如图 5所示, 假设设备 NE10是已配置的设备, NE20是当前需要自动配置的设备。 步骤 B1中 NE20接收到 NE10 发送的广播消息; 则 NE20在步骤 B2向 NE10发送请求消息; 在步骤 B3中该请求消息由 NE10发送给边界节点再路由至网管设备。 在步骤 B4中网管设备发送响应消息给 NE10, 其中, 图中 B3和 B4虚线表示忽略说明网管设备至 NE10的具体路由, 事实上, 网管设备 至 NE10的路由一定经过边界节点。在步骤 B5中 NE20接收到 NE10转发的响应消息; 在步 骤 B6中当 NE20接收到经由边界节点、 NE10发送来包含有为其分配的 IP地址的响应消息 后, 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 NE10, NE10接收到添加路由请求后, 在本地添加至 NE20的路 由, 将添加路由请求发送给边界节点; 边界节点接收到添加路由请求后, 在本地也添加 至 NE20的路由。 其中, 每个即插即用设备至边界节点的路由只有一条 , 因此, 即插即 用设备形成的网络是一个以边界节点为根节点 的网络, 便于网络设备的管理。

还需要说明的是, 图 5中 NE20被配置完成后, 作为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 若有新 的即插即用设备以 NE 20作为上行节点进行配置, 其配置过程与 NE20被配置的过程原理 是相同的,使得已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的下行 方向可以扩散,如图 5中 NE21,能够以 NE21 为上行节点配置 NE30和 NE31。

通过上述步骤 201至 205的说明, 实现了对待配置设备的自动配置, 使得该设备可 以即插即用。 该方法由于待配置设备在获取到网管设备分配 的 IP地址后, 向上发送添加 路由请求给上行节点, 使得接收到添加路由请求的节点在自身添加至 该待配置设备的 IP 路由, 然后, 将添加路由请求转发至边界节点, 从而建立了待配置设备至网管设备的 IP 路由。需要插入的设备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在以 边界节点为根节点的网络中的任何位置插 入并完成自动配置, 插入的设备不必限定在网络的最边缘。

进一步, 当步骤 S1中接收到的广播报文是多于一个时, 则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 S10: 选择一个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 将发送被选择的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的 节点作为上行节点, 将接收到被选择的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的接口 作为上行接口。

通过选择一个广播报文, 使得该待配置设备可以确定发送该广播报文的 设备为上 行节点。

将接收到被选择的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的接口 作为上行接口, 即选择其中一个接 口作为请求网管设备自动配置的对象, 从而使得网管设备为每个待配置设备分配一个 管 理 IP地址, 而不必为每个接口都分配 IP地址, 降低了网络的管理负担。

进一步, 在步骤 S6之后, 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 S60: 当完成自动配置的待配置设备与其下行节点的 链路断开时, 向上行节点 发送路由撤销请求。

通过增加步骤 S60, 目的是将所有到该完成自动配置的设备下行的 路由撤销。 该完 成自动配置的设备的上行节点收到路由撤销请 求后,撤销至该完成自动配置的设备下行 的路由, 逐层向上回溯到边界节点, 回溯的每个节点中都撤销至该完成自动配置的 设备 下行的路由撤销, 使得网络管理更合理。

进一步, 当完成自动配置的设备与上行节点的链路断开 时, 则在步骤 S6之后, 该 方法还包括:

步骤 S70: 接收新的广播报文, 将发送新的广播报文的节点作为新的上行节点 , 将 接收到新的广播报文的接口作为新的上行接口 ;

步骤 S71 : 通过新的上行接口, 向新的上行节点发送路由追加请求, 其中, 路由追 加请求中至少包括: 网管设备的 IP地址、 目标 IP地址和下一跳 IP地址, 下一跳 IP地址为 该已配置设备的 IP地址,和目标 IP地址包括发送该路由追加请求的已配置设备 IP地址, 和该已配置设备下行方向的节点的 IP地址;

新的上行节点接收路由追加请求,在本地添加 路由追加请求中包括: 网管设备的 IP 地址, 目标 IP地址和下一跳 IP地址, 其中, 下一跳互联网协议地址为发送路由追加请求 的设备的 IP地址, 目标 IP地址包括完成自动配置的待配置设备的 IP地址, 和完成自动配 置的待配置设备的下行方向的节点的 IP地址。 新的上行节点将路由追加请求向上发送至 边界节点, 其中, 收到该路由追加请求的每个节点都在本地产生 的路由追加请求中携带 包括网管设备的 IP地址、 目标 IP地址和下一跳 IP地址的信息。 如图 6所示, 当设备 NE21 至设备 NE31的路由断开后(如图中链路 3 ), NE31接收 NE02发送的广播报文, 确定 NE02 为 NE31新的上行节点,建立 NE31至 NE02的路由,此时 NE02为 NE31的上行节点,从 NE31 经过 NE02至边界节点形成了 NE31的逃生路由。

通过增加步骤 S70、 S71 , 当配置完成的设备发现与上行节点的链路断开 时, 可以 与新的上行节点建立路由, 且网管设备不用为该配置完成的设备及其下行 节点分配新的 IP地址, 使得该配置完成的设备在断开后也可以快速的 重新与网管设备建立路由通道, 简化了网管设备对网络中设备管理。

图 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即插 用的方法, 该方法是由上行节点 作为执行主体, 该方法包括:

步骤 F1 : 接收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 请求消息中至少包括: 待配置设备的 标识;

步骤 F2: 将请求消息发送给网管设备;

步骤 F3 : 接收网管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中包括网管设备为待配置设备 分配的 IP地址和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步骤 F4: 广播响应消息;

步骤 F5 : 接收待配置设备发送的添加路由请求,添加路 请求包括网管设备为待配 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 IP地址;

步骤 F6: 根据添加路由请求, 生成网管设备至待配置设备的路由表项, 路由表项 中网管设备至待配置设备的 IP路由的出接口为接收到添加路由请求的接口

步骤 F7:将添加路由请求中的下一跳地址修改为自身 的 IP地址, 向自身的上行节点 发送修改后的添加路由请求。 图 7所说明的方法由于上行节点将网管设备分配 IP地址发送给待配置设备, 接收 待配置设备发送添加路由请求, 在自身添加网管设备至该待配置设备且经过自 身的 IP路 由, 然后, 将添加路由请求转发至边界节点, 从而建立了网管设备至待配置设备的 IP路 由。 该方法使得需要插入的设备 (即待配置设备)可以在以边界节点为根节点 的网络中 的任何位置插入并完成自动配置, 插入的设备不必限定在网络的最边缘。

图 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即插即用设 的示意图, 该即插即用设备包 括: 确定单元 600, 接收单元 601, 第一发送单元 602, 路由单元 603和第发送单元 604。

其中,确定单元 600,用于确定即插即用设备自身的一个上行接 口和一个上行节点, 并获取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上行节点 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接收单元 601, 用于接收上行节点广播的包括待配置设备的标 识的响应消息, 响应 消息中包括: 待配置设备的标识和网管设备为待配置设备分 配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 602, 用于通过上行接口向上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 请求消息中至少 包括: 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路由单元 603,用于根据网管设备为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 联网协议地址,上行接口, 上行节点和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配置待配置设备至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路 由;

第二发送单元 604, 用于根据网管设备为待配置设备分配的互联网 协议地址和网管 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上行节点, 触发建立网管设备至待配置设 备的互联网协议路由。

通过上述对该即插即用设备的说明, 由于该即插即用设备在获取到网管设备分配 的 IP地址后, 向上发送添加路由请求给上行节点, 使得接收到添加路由请求的节点在自 身添加至该待配置设备的 IP路由, 然后, 将将添加路由请求转发至边界节点, 从而建立 了网管设备至该即插即用设备的 IP路由。 需要插入的设备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在以边界节 点为根节点的网络中的任何位置插入并完成自 动配置,插入的设备不必限定在网络的最 边缘。 插入的多个设备与边界节点形成了以边界节点 为根节点的树形拓扑。

进一步, 确定单元 600, 可以具体包括: 第一接收报文单元 6001和第一获取单元

6002;

其中, 第一接收报文单元 6001, 用于接收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 广播报文或组播 报文中包括: 发送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的节点的互联网协议 地址和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 议地址;

第一获取单元 6002, 用于将节点作为待配置设备的上行节点, 将接收到广播报文 或组播报文的接口作为上行接口, 从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中获取到网管设备的互 联网协 议地址和上行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或者, 确定单元 600, 可以具体包括 (未在图 8中显示): 第二发送报文单元, 第二 接收报文单元, 和第二获取单元;

第二发送报文单元, 用于发送第二广播报文或第二组播报文, 触发节点发送第二 响应消息;

第二接收报文单元, 用于接收到第二响应消息, 其中, 第二响应消息中包括: 网 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发送第二响应消息 的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第二获取单元, 用于将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的节点作为待配置设 备的上行节点; 将 接收到第二响应消息作为上行接口, 从第二响应消息中获取到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 议地 址和上行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进一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插即用设备中, 当接收到的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 多于一个时, 第一获取单元 6002, 具体用于选择一个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 将发送被选 择的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的节点作为上行节点 ,将接收到被选择的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 的接口作为上行接口, 从广播报文或组播报文中获取到网管设备的互 联网协议地址和上 行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进一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插即用设备还可以包括 : 第三发送单元 606, 用于 当完成自动配置的待配置设备与其下行节点的 链路断开时, 向上行节点发送路由撤销请 求。

增加第三发送单元 606的目的是将所有到该完成自动配置的即插即 用设备下行的 路由撤销。 该完成自动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的上行节点收 到路由撤销请求后, 撤销至该 完成自动配置的即插即用设备下行的路由撤销 , 逐层向上回溯到边界节点, 回溯的每个 节点中都撤销至该完成自动配置的即插即用设 备下行的路由撤销, 使得网络管理更合 理。

进一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插即用设备还可以包括 : 第二接收单元 607, 第二 确定单元 608, 和第四发送单元 609。

其中, 第二接收单元 607, 用于当完成自动配置的待配置设备与其上行节 点的链路 断开时, 接收新的广播报文;

第二确定单元 608, 用于将发送新的广播报文的节点作为新的上行 节点, 将接收到 新的广播报文的接口作为新的上行接口;

第四发送单元 609, 用于通过新的上行接口, 向新的上行节点发送路由追加请求, 路由追加请求中至少包括: 网管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目标互联网协议地址和下一跳 互联网协议地址, 其中, 下一跳互联网协议地址为发送路由追加请求的 设备的互联网协 议地址, 和目标互联网协议地址包括发送路由追加请求 的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和发 送路由追加请求的设备的下行方向的节点的互 联网协议地址。

通过增加第二接收单元, 第二确定单元和第四发送单元, 当配置完成的即插即用 设备发现与上行节点的链路断开时 (如上行链路中断导致接口 Down, 或 BFD探测到两 者的链路故障等), 可以与新的上行节点建立路由, 且网管设备不用为该配置完成的即 插即用设备及其下行节点分配新的 IP地址, 使得该配置完成的设备在断开后也可以快速 的重新与网管设备建立路由通道, 简化了网管设备对网络中设备管理。

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一种即插即用设备, 该即插即用设备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 说明的上行节点, 如图 9所示, 该即插即用设备包括:

上行接收一单元 701 :用于接收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请求 息中至少包括: 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上行发送一单元 702, 用于将请求消息发送给网管设备;

上行接收二单元 703, 用于接收网管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中包括网管设 备为待配置设备分配的 IP地址和待配置设备的标识;

上行广播单元 704, 用于广播响应消息;

上行接收三单元 705,用于接收待配置设备发送的添加路由请求 ,添加路由请求包括 网管设备为待配置设备分配的 IP地址;

上行路由单元 706, 用于根据添加路由请求, 生成网管设备至待配置设备的路由表 项, 路由表项中网管设备至待配置设备的 IP路由的出接口为接收到添加路由请求的接 Π ;

上行发送二单元 707, 用于将添加路由请求中的下一跳地址修改为自 身的 IP地址, 向自身的上行节点发送修改后的添加路由请求 。

还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提供的即插即用设备可以即实现待 配置设备的功能, 也可以在配置完成后, 实现上行节点的功能, 对该即插即用设备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对 图 2至图 7的说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 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 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存储 介质可以包括: ROM、 RAM, 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即插即用的 方法和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 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 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 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同时, 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 依据本发明 的思想, 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 综上所述,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 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