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POWER TOOL AND CLAMPING DEVIC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121728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power tool, comprising a housing (2), a motor accommodated within the housing, and an output shaft (6) driven by the motor via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motion converter; the motion converter drives operation of the output shaft (6) to be in a first motion mode outputting a reciprocating motion and in a second motion mode outputting a rotary moti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power tool can output both a rotary mode and a reciprocating mode, thus greatly broadening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power tool. In addition, the power tool uses a motor to drive the same output shaft to output both rotary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s via on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uch that the output shaft can output steady rotary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s,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clamping device capable of clamping on different work heads.

Inventors:
GU YUMING (CN)
QIAN MINGFENG (CN)
HUANG TIANXING (CN)
ZHU BOYUAN (CN)
YAN MINGXING (CN)
LONG JUN (CN)
WONG KA TAT KELVIN (CN)
WU JIAN (CN)
MENG XIANGHUA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71755
Publication Date:
August 14, 2014
Filing Date:
January 29,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25F3/00; B25D17/08; B25F5/0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253027A2008-08-27
CN1579720A2005-02-16
CN103042506A2013-04-17
CN1807026A2006-07-26
CN101342694A2009-01-14
CN1781673A2006-06-07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ANGHAI ESSEN PATENT&TRADEMARK AGENCY (CN)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动力工具, 包括壳体、 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马达、 由所述马达通过 传动机构驱动的输出杆, 所述马达具有输出轴, 所述输出杆纵长延伸并具有中 心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运动变换机构, 所述运动变换机构可操 作的驱动所述输出杆处于输出往复运动的第一运动模式和输出旋转运动的第二 运动模式。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变换机构包括驱 动机构和模式切换机构,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相互配接的切换件和限制机构, 所述切换件可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一位置,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一运 动模式, 所述切换件与所述驱动机构脱开连接而与所述壳体相连使所述限制机 构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 在第二位置,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二运动模式, 所 述切换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所述限制机构与所述输出杆周向固定。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有定位件, 所述定位件在所述输出杆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 所述定位件与所 述切换件之间设有配接机构, 所述切换件位于第一位置时, 所述配接机构使所 述定位件与所述切换件相连, 所述切换件位于第二位置时, 所述切换件与所述 定位件脱开。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接机构包括设置在 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切换件中的一个上的凸起、 设置在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切换件 中的另一个上的卡槽, 所述切换件位于第一位置时, 所述凸起与卡槽配接, 所 述切换件位于第二位置时, 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脱开。

5、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可轴向移动的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弹簧提供所述 凸起与所述卡槽配接的偏压力。

6、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工具包括设于所 述壳体上的操作件, 所述操作件绕所述输出杆的旋转轴线转动带动所述切换件 沿所述输出杆的轴向移动。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件和所述切换件 之间设有转换槽道和可在所述转换槽道内滑动的第一柱形销, 所述转换槽道包 道。 8、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与所述驱动体之 间设有顺次连接的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 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内齿圏 在所述操作件带动下沿所述输出杆的轴向可在两个变速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一 变速位置, 所述内齿圏与所述壳体脱离, 所述输出杆以所述第一速度运动; 在 第二变速位置, 所述内齿圏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 所述输出杆以所述第二速度 运动。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内齿圏 之间设有变速槽道和可在所述变速槽道内滑动的第二柱形销, 所述变速槽道包 道。

1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切换 件之间设有转换槽道和可在所述转换槽道内滑动的第一柱形销, 所述转换槽道 槽道, 在所述输出杆的周向上, 所述第一柱形销在所述第一槽道中移动的最长 距离与所述第二柱形销在所述第二槽道中移动的最长距离相同。

1 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槽道还包括与 所述第一槽道相通的第三槽道, 所述第三槽道沿所述输出杆的周向延伸且相对 所述输出杆的旋转轴线垂直, 所述变速通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槽道相通的第四 槽道, 第四槽道沿输出杆的周向延伸且相对所述输出杆的旋转轴线倾斜, 所述 第一柱形销、 第二柱形销分别同时在所述第一槽道和所述第二槽道中移动且在 输出杆的周向上的移动距离相同; 所述第一柱形销、 第二柱形销分别同时在所 述第三槽道和所述第四槽道中移动且在输出杆的周向上的移动距离相同。

12、 如权利要求 1 1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在输出杆的周向上, 所 述转换槽道的两末端与所述变速槽道的两末端平齐。

1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与所述驱动机 构之间设有行星齿轮减速机构, 所述模式切换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远离所 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一端。

1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杆与所述输出 轴同轴设置。

1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具 有支撑面的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活动的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 二位置之间运动, 在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支撑面与工件抵靠, 在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支撑面不与工件抵靠。

16、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 一运动模式时,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17、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 二运动模式并且所述动力工具达到特定加工状态时,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 位置。

18、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 二运动模式时,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19、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对 所述支撑件施力的偏压装置, 所述偏压装置使所述支撑面具有沿所述中心线的 延伸方向朝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运动的趋势,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二运动模 式时, 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壳体运动的预定行程范围内的所有 位置。

20、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壳 体线性移动。

21、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性移动的方向为 所述中心线的延伸方向。

22、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活 动的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手柄, 所述手柄与所述支撑件连动。

23、 如权利要求 22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与所述支撑件 一体设置。

24、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 位置时, 所述支撑面垂直于所述中心线。

25、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与 所述壳体活动连接的手柄,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手柄连动。

26、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壳体 之间设置有位置保持机构, 所述位置保持机构将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壳体保持 在预设位置。

27、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动力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杆上设置有用 于夹持工作头的夹紧装置, 所述工作头包括与所述夹紧装置重叠的夹持部和与 夹持部连接的工作部, 所述工作部所在的区域为工作区域, 所述输出杆纵长延 伸并具有中心线,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具有支撑面的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活动 的连接在所述壳体上从而所述支撑面可选择的位于所述工作区域之内或之外。

28、 一种夹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装置用于将第一工作头或第二 工作头固定在动力工具的输出杆上, 所述输出杆具有轴线,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 安装件和夹紧机构, 所述安装件与输出杆相连并具有形状不同的第一收容部和 第二收容部, 所述第一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工作头的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 二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二工作头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夹紧机构将所述第一连 接部保持在所述第一收容部内或者将所述第二连接部保持在所述第二收容部 内。

29、 如权利要求 28所述的夹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容部包括相 对设置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及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 间的收容空间。

30、 如权利要求 29所述的夹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 第二抵接部的形状为卡口, 在与所述轴线垂直的平面上, 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抵 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面的投影为弧线或折线。

3 1、 如权利要求 28所述的夹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收容部为多边 形或圆形收容孔。

32、 如权利要求 28所述的夹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 第二收容部部分重合。

33、 一种动力工具, 包括壳体、 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马达、 由所述马达通过传 动机构驱动的输出杆, 所述马达具有输出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运动变换机构, 所述运动变换机构可操作的驱动所述输出杆处于输出往复运动 的第一运动模式和输出旋转运动的第二运动模式, 所述输出杆上连接权利要求 28至 32任一所述的夹紧装置。

Description:
动力工具及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的动力工具。 本发明还涉 及一种可夹持不同工作头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的动力工具中包括输出端输出旋转运动的 动力工具, 如电钻、 螺丝批 等; 以及输出端输出往复运动的动力工具, 如往复锯、 曲线锯等。

现有的动力工具通常只能使输出端输出一种运 动, 如电钻仅能输出旋转运 动; 往复锯仅能输出往复运动; 但是, 操作者在完成某项工作, 如装修房屋时, 往往需要用到多种不同的动力工具, 单独购买这些不同的动力工具会加重消费 者的负担。

为此,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不同的动力工具转接器以扩 展动力工具的使用范 围, 如为电钻提供的往复转接器, 该转换器不需要马达, 仅需包含一套往复机 构即可, 该转接器的输入端与电钻的钻头相连, 往复机构将钻头输入的旋转运 动转换为输出端输出的往复运动, 从而消费者仅需购买一个电钻和一个较低价 格的往复转接器即相当于购买了一个电钻和一 个往复锯,这减轻消费者的负担。

这种动力工具加转接器的组合,虽然降低了成 本从而减轻了消费者的负担, 但由于转换器由动力工具的输出端驱动, 转换器的输出端距离动力工具的马达 较远, 且操作者很难同时掌控动力工具和转换器, 因此这种组合的转接器的输 出往往不太稳定。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的 动 力工具, 该动力工具的输出杆可输出旋转和往复两种运 动模式。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力工具, 包括壳体、 收容 于所述壳体内的马达、 由所述马达通过传动机构驱动的输出杆, 所述传动机构 包括运动变换机构, 所述运动变换机构可操作的驱动所述输出杆处 于输出往复 运动的第一运动模式和输出旋转运动的第二运 动模式。

所述运动变换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模式切换机 构, 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 相互配接的切换件和限制机构, 所述切换件可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一位 置,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一运动模式, 所述切换件与所述驱动机构脱开连接 而与所述壳体相连使所述限制机构与所述壳体 相对固定; 在第二位置, 所述输 出杆处于所述第二运动模式, 所述切换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所述限制机 构 与所述输出杆周向固定。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由所述马达驱动旋转的驱动 体和设于所述驱动体和所述 输出杆之间的转换机构, 所述切换件在所述第二位置与驱动体连接。 所述转换 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体和所述输出杆中的 一个上的周向凸轮槽、 设置在所 述驱动体和所述输出杆中的另一个上与所述凸 轮槽运动配接的推动件。

所述驱动体具有中空的收容腔体,所述凸轮槽 设于所述驱动体的内表面上。 所述驱动体包括第一驱动件、 第二驱动件及将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 动 件连接在一起的固定件, 所述凸轮槽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件上、 另一部 分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上。 所述凸轮槽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分别设置在所 述 凸轮槽中心线的两侧。 所述推动件包括钢球, 所述驱动体和所述输出杆中的一 个上设有部分收容所述钢球的沉孔。

所述限制机构包括套接在所述输出杆上的限制 件、 设置在所述限制件与所 向延伸的第一纵长槽、 设于所述输出杆上沿输出杆的轴向延伸的第二 纵长槽及 穿设所述第一、 第二纵长槽将所述限制件与输出杆周向固定在 一起的连接件。

所述壳体上设有定位件, 所述定位件在所述输出杆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 壳 体相对固定, 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切换件之间设有配接机构, 所述切换件位于第 一位置时, 所述配接机构使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切换件相连 , 所述切换件位于第 二位置时, 所述切换件与所述定位件脱开。

所述配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切 换件中的一个上的凸起、 设 置在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切换件中的另一个上的 卡槽, 所述切换件位于第一位置 时, 所述凸起与卡槽配接, 所述切换件位于第二位置时, 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 脱开。 所述凸起和卡槽有多对, 所述多对凸起和卡槽相对所述输出杆的旋转轴 线对称分布。 所述凸起和卡槽的数量为偶数对, 所述偶数对凸起和卡槽包括若 干组, 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两对凸起和卡槽为一组, 每组凸起和卡槽尺寸不同。 所述定位件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 弹簧, 所述弹簧提供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配接的偏压 力。

所述动力工具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操作件, 所述操作件绕所述输出杆的 旋转轴线转动带动所述切换件沿所述输出杆的 轴向移动。 所述操作件和所述切 换件之间设有转换槽道和可在所述转换槽道内 滑动的第一柱形销, 所述转换槽 一槽道。 所述马达与所述驱动体之间设有顺次连接的第 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 轮系, 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内齿圏沿所述输出杆的轴 向可在两个变速位置之间 移动, 在第一变速位置, 所述内齿圏与所述壳体脱离, 所述输出杆以所述第一 速度运动; 在第二变速位置, 所述内齿圏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 所述输出杆以 所述第二速度运动。

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内齿圏之间设有变速槽道和 可在所述变速槽道内滑动的 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的第二槽道。

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切换件之间设有转换槽道和 可在所述转换槽道内滑动的 线倾斜设置的第一槽道, 在输出杆的周向上, 所述第一柱形销在所述第一槽道 中移动的最长距离与所述第二柱形销在所述第 二槽道中移动的最长距离相同。

所述转换槽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槽道相通的第 三槽道, 所述第三槽道沿所 述输出杆的周向延伸且相对所述输出杆的旋转 轴线垂直, 所述变速通道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槽道相通的第四槽道, 第四槽道沿输出杆的周向延伸且相对所述输 出杆的旋转轴线倾斜, 所述第一柱形销、 第二柱形销分别同时在所述第一槽道 和所述第二槽道中移动且在输出杆的周向上的 移动距离相同;所述第一柱形销、 第二柱形销分别同时在所述第三槽道和所述第 四槽道中移动且在输出杆的周向 上的移动距离相同。

所述第三槽道在所述第一槽道对应所述切换件 第二位置的一端延伸。 所述 第四槽道和所述第二槽道远离彼此的两末端在 所述输出杆的周向位于同一条线 上。在输出杆的周向上, 所述转换槽道的两末端与所述变速槽道的两末 端平齐。

所述马达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设有行星齿轮减 速机构, 所述模式切换机构 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远离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 构的一端。

所述动力工具为手持动力工具。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手 柄, 所述手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出杆的轴向方向 呈钝角设置。

所述输出杆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设置。 所述驱动体与所述输出杆同轴设置。 所述切换件与所述输出杆同轴设置。 所述限制件与所述输出杆同轴设置。 所述 定位件与所述输出杆同轴设置。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具有支撑面的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活动的连接在所述 壳体上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在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支撑面与 工件抵靠, 在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支撑面不与工件抵靠。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一运动模式时,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所 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二运动模式并且所述动力 工具达到特定加工状态时, 所述 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二运动模式时, 所述支撑件 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对所述支撑件施力的偏压 装置, 所述 偏压装置使所述支撑面具有沿所述中心线的延 伸方向朝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运 动的趋势,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二运动模式时, 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支撑件 相对所述壳体运动的预定行程范围内的所有位 置。

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壳体线性移动。 所述线性移动的方向为所述中心线的 延伸方向。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活动的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的手柄, 所述手柄与 所述支撑件连动。 所述手柄与所述支撑件一体设置。

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所述壳体上设有转接部, 所述支撑件绕第 一轴线相对所述转接部转动, 所述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中心线。 所述转接 部绕第二轴线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 所述第 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相交。

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壳体转动的同时线性移动 。 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壳体中 的一个上设置有沿所述中心线的方向延伸的螺 旋凸轮槽、 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壳 体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轮槽配接的推 进件。 所述线性移动的方向为所 述中心线的延伸方向。

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 所述支撑面垂直于所述中心线。 所述动力 工具还包括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的手柄,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手柄连动。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位置保持机 构, 所述位置保持机构将所 述支撑件相对所述壳体保持在预设位置。 所述位置保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 撑件和所述壳体中的一个上的锁定件、 设置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壳体中的另一 个上配接部, 所述锁定件可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 , 在锁定位置, 所 述锁定件与所述配接部配接, 所述支撑件保持在所述预设位置; 在释放位置, 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配接部脱开, 所述支撑件能够相对壳体活动。

所述位置保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锁定件抵压的 偏压件, 所述偏压件对所述 锁定件施力使所述锁定件具有与所述配接部配 接的趋势。

所述偏压件与所述锁定件之间设有中间件, 所述偏压件沿第一方向推动所 述中间件运动, 所述中间件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推动 所述锁定件朝向 所述锁定位置运动。 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中心线的延伸方向。 所述中间件上设 有在所述锁定位置抵紧所述锁定件的锁定面、 与所述锁定面成角度设置的斜面、 与所述斜面连接的接收槽, 所述斜面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推动所述锁定件 在所 述第二方向产生位移从而朝向所述锁定位置运 动, 所述接收槽在所述释放位置 收容所述锁定件。 所述锁定件为钢球。 所述动力工具上固设有定位片, 所述定 位片上设在供所述钢球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的 通孔。

所述锁定件绕所述中心线转动从而在所述锁定 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之间运 动。所述锁定件包括相对所述中心线中心对称 设置的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 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共同作用将 所述支撑件保持在所述预设位 置。 所述锁定件沿垂直于所述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从 而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释 放位置之间运动。

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面两侧的第 一侧部和第二侧部, 所述第 一侧部、 第二侧部与所述支撑面间形成收容空间, 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位置 时所述输出杆的端部位于所述收容空间;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插接在所述壳体 上的电池包, 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时, 所述电池包位于所述收容空间。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与壳体相连的手柄, 支撑件还包括与所述支撑面相连的延 伸部, 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 延伸部与所述手柄相对形成握持空间。

所述输出杆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作头的夹紧装 置, 所述工作头包括与所述 夹紧装置重叠的夹持部和与夹持部连接的工作 部, 所述工作部所在的区域为工 作区域, 所述输出杆纵长延伸并具有中心线,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具有支撑面 的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活动的连接在所述壳体上从而所述 支撑面可选择的位于 所述工作区域之内或之外。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一运动模式时,所述支 撑面位于所述工作区域之内。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二运动模式并且所述动 力工具达到特定加工状态时, 所 述支撑面位于所述工作区域之内。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二运动模式时, 所述 支撑件位于所述工作区域之外。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对所述支撑件施力的偏压 装置, 所述偏压装置使所述支撑面具有沿所述中心线 的延伸方向朝远离所述壳 体的方向运动的趋势,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二运动模式时, 所述支撑面位于 所述工作区域内始终抵靠工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动力工具的输出杆可输出旋转和往复 两种运动 模式, 从而大大拓宽了动力工具的使用范围, 而且本发明的动力工具是由马达 通过一套传动机构实现同一个输出杆输出旋转 和往复两种运动模式, 从而输出 杆可输出稳定的旋转或往复运动, 方便使用。 更优的, 本发明的动力工具包括 活动的连接在壳体上的支撑件, 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支撑件的位置, 满足 动力工具在不同工况下对工件抵靠的不同需求 ,大大的方便了动力工具的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动力工具, 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力工具, 包 括壳体、 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马达、 与所述马达连接的传动机构、 由所述传动 机构驱动的输出杆, 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输出杆输出至少两种不 同的工作状 态,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控制所述马达的开关和控 制所述输出杆处于不同工作 状态的操作件, 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手柄, 所述手柄上设置 有第一握持区,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握持区, 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握持 区上, 所述操作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握持区上, 操作者的双手分别放置在所述第 一握持区和所述第二握持区握持动力工具并分 别控制所述开关和所述操作件。

所述第一握持区设置在所述手柄和所述壳体的 交界处。 所述第二握持区设 置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手柄壳体的一端。 所述角度为钝角。 所述第一握持区包 括供操作者手的虎口握持的第一握持部, 所述第二握持区包括供操作者手的虎 口握持的第二握持部, 以通过壳体的中轴线的平面为界, 将壳体分为相背对的 两侧, 所述第一握持部和所述第二握持部分别位于所 述壳体的不同侧。 所述第 二握持区上设有握持引导部, 以通过壳体的中轴线的平面为界, 将壳体分为相 背对的两侧, 所述握持引导部和所述操作件分别位于所述壳 体的不同侧。

所述不同的工作状态包括输出杆输出不同的运 动方式。 不同的运动方式包 括旋转运动和往复运动。所述不同的工作状态 包括输出杆输出不同的运动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动力工具由操作者双手握持并分别控 制开关和 操作件, 动力工具握持稳定从而使输出杆具有稳定的输 出; 并且, 操作件可由 握住壳体的一只手控制, 从而方便可靠的切换动力工具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输出不同工作模式以方便 使用的动力工具, 技术方案 是: 一种动力工具, 包括壳体、 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马达、 由所述马达通过传 动机构驱动的输出杆,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速度变换机构和运动变换机 构, 所述 动力工具还包括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可操作的使所述输出杆处于至少 三种 工作模式,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所述输出杆以第一速度输出往复运动; 在第二 工作模式下, 所述输出杆以第二速度输出旋转运动; 在第三工作模式下, 所述 输出杆以第一速度输出旋转运动。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个操作件, 所述操作件同时控制所述速度变换机构和 所述运动变换机构。 所述操作件围绕所述输出杆的轴线转动。 所述操作件具有 三个周向位置, 所述操作件位于第一周向位置时,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一工 作模式; 所述操作件位于第二周向位置时,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所述操作件位于第三周向位置时, 所述输出杆处于所述第三工作模式。

所述速度变换机构设于所述马达与所述运动变 换机构之间。 所述运动变换 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模式切换机构, 所述模式切换机构相对所述驱动机构远离 所述速度变换机构设置。

所述运动变换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模式切换机 构, 所述操作件与所述模式 切换机构之间设有转换槽道和可在所述转换槽 道内滑动的第一柱形销, 所述第 一柱形销在所述转换槽道内滑动使所述模式切 换机构变换位置而切换所述输出 杆的往复或旋转运动模式。

所述转换槽道包括相通的第一槽道和第三槽道 , 所述第一槽道沿所述操作 件的运动方向延伸且相对于所述模式切换机构 的运动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第三 槽道沿所述操作件的运动方向延伸且相对所述 模式切换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设 置, 所述第一柱形销位于所述第一槽道远离所述第 三槽道的末端时, 所述输出 杆输出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柱形销位于所述第三槽道时, 输出杆输出旋转运动。

所述速度变换机构包括减速机构和变速切换机 构, 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变速 切换机构之间设有变速槽道和可在所述变速槽 道内滑动的第二柱形销, 所述第 二柱形销在所述变速槽道内滑动使所述变速切 换机构变换位置而切换所述输出 杆的输出速度。

所述变速槽道包括相通的第二槽道和第四槽道 , 所述第二槽道和所述第四 槽道沿所述操作件的运动方向延伸且相对于所 述变速切换机构的运动方向倾斜 设置, 所述第二槽道和所述第四槽道远离彼此的末端 在所述变速切换机构的运 动方向上平齐,所述第二柱形销在所述第二槽 道和第四槽道远离彼此的末端时, 所述输出杆以所述第一速度运动, 所述第二柱形销在所述第二槽道和所述第四 槽道的连接处时, 所述输出杆以所述第二速度运动。

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变速切换机构之间设有变速 槽道和可在所述变速槽道内 滑动的第二柱形销, 所述第二柱形销在所述变速槽道内滑动使所述 变速切换机 构变换位置而切换所述输出杆的运动速度。 所述转换槽道两末端和所述变速槽 道的两末端在所述操作件的运动方向上平齐。

所述运动变换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模式切换机 构, 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 相互配接的切换件和限制机构, 所述切换件可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一位 置, 所述输出杆处于往复运动模式, 所述切换件与所述驱动机构脱开而与所述 壳体相连使所述限制机构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 ; 在第二位置, 所述输出杆处于 旋转运动模式, 所述切换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所述限制机 构与所述输出杆 周向固定。 所述速度变换机构为行星轮系变速机构, 所述行星轮系变速机构的 中心线与所述马达轴线、 输出杆轴线同轴。

所述动力工具上设有控制所述切换件轴向移动 从而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 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模式控制机构。 所述模式控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操 作件, 所述操作件转动带动所述切换件轴向移动。 所述壳体与所述切换件之间 设有将所述切换件分别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和 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一保持机构及 第二保持机构。所述第一保持机构包括弹性突 起和与所述弹性突起配接的凹槽。 所述动力工具上设有控制所述内齿圏在所述第 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变 速控制机构, 所述变速控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操作件 , 所述操作件旋转 带动所述内齿圏轴向移动。 所述操作件同时与所述切换件相连从而控制所 述切 换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动力工具的输出杆可输出一档往复运 动工作模 式、 两档旋转运动工作模式, 从而大大拓宽了动力工具的使用范围。 更优的是, 本发明的动力工具的三种工作模式由一个操作 件切换, 给使用动力工具的操作 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以夹持不同的工作头的夹 紧装置, 技术方案是: 一种夹紧装置, 所述夹紧装置用于将第一工作头或第二工作头 固定在动力 工具的输出杆上, 所述输出杆具有轴线,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安装件和夹紧机构, 所述安装件与输出杆相连并具有形状不同的第 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 所述第 一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工作头的第一连接 部, 所述第二收容部用于收容所 述第二工作头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夹紧机构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保持在所述第 一 收容部内或者将所述第二连接部保持在所述第 二收容部内。

所述第一收容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抵接部和 第二抵接部及位于所述第一 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的收容空间。 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 的形状为卡口, 在与所述轴线垂直的平面上, 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抵接面和所述 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面的投影为弧线或折线。

所述第二收容部为多边形或圆形收容孔。 所述多边形为正六方形或正十二 方形。 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二收容部部分重合。 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 二收容部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收容部包括正多边形挡接部, 所述第一收容部 包括分别从所述正多边形挡接部相对的两个边 沿中心向外扩展形成的开口朝向 彼此的两个 氏接部。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沿所述输出杆的径向方向运 动的锁紧件、 使所述锁紧件 在锁紧工作头的第一位置和释放工作头的第二 位置之间运动的压紧件、 对所述 压紧件施压使所述压紧件位于第一位置的偏压 件。 所述锁紧件为压销, 所述压 销上设有周向延伸的用于与所述工作头配接的 卡接槽, 所述卡接槽的截面从开 口向里宽度渐减。 所述压紧件沿所述输出杆的轴向方向运动以压 紧或释放所述 锁紧件, 所述压紧件具有相对所述输出杆的轴向倾斜的 斜面。

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安装件之间设有导向装置, 所述导向装置使所述压紧件 保持沿所述输出杆的轴向方向运动。 所述压紧件为套设在所述安装件上的环状 压紧件, 所述斜面与所述导向装置隔开设置。 所述偏压件为压簧, 所述安装件 上连接有止挡装置, 所述锥压簧一端与所述压紧件抵接, 另一端与所述止挡装 置抵接。 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压紧件相连并驱动 所述压紧件运动的操作 部件。 所述操作部件外表面上设有条形花紋。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夹紧装置可夹持两种不同的工作头, 大大的拓展 了夹紧装置的使用范围, 极大的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

图 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的立体 ;

图 2是图 1所示的动力工具的机芯部分的爆炸图;

图 3是图 1所示的动力工具的机芯部分的另一爆炸图;

图 4是图 2中 A部分的放大图;

图 5是图 1所示的动力工具机芯部分的剖视图及操作件 仰视图, 其中输 出 4干输出高速往复运动;

图 6是图 1所示的动力工具机芯部分的剖视图及操作件 仰视图, 其中输 出杆输出低速旋转运动;

图 7是图 1所示的动力工具机芯部分的剖视图及操作件 仰视图, 其中输 出杆输出高速旋转运动;

图 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机芯部 的局部剖视图; 图 9是本发明提供的动力工具与夹紧装置及工作 的装配示意图; 图 10是图 9所示的动力工具的左视图;

图 1 1是图 9所示的夹紧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 12是图 9所示的夹紧装置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 13是图 10所示的夹紧装置沿 A-A方向的剖视图, 此时夹紧装置处于自 由状态;

图 14是图 13所示的夹紧装置沿 B-B方向的剖视图;

图 15是图 13所示的夹紧装置沿 C-C方向的剖视图;

图 16是图 10所示的夹紧装置沿 A-A方向的剖视图, 此时夹紧装置处于准 备夹紧的状态;

图 17是图 10所示的夹紧装置沿 A-A方向的剖视图, 此时夹紧装置处于夹 紧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工作头的夹紧状态; 图 1 8是图 17所示的夹紧装置沿 D-D方向的剖视图;

图 19是图 10所示的夹紧装置沿 A-A方向的剖视图, 此时夹紧装置处于夹 紧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一工作头的夹紧状态;

图 20是图 19所示的夹紧装置沿 E-E方向的剖视图;

图 21是图 10所示的夹紧装置沿 A-A方向的剖视图, 此时夹紧装置处于夹 紧第二工作头的夹紧状态;

图 22是图 21所示的夹紧装置沿 F-F方向的剖视图;

图 2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的立体 ;

图 24是图 23所示动力工具的正视图, 此时, 支撑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 25是图 23所示动力工具的另一正视图, 此时, 支撑件位于第二位置; 图 26是图 23所示的动力工具中的位置保持机构的剖面图 此时, 锁定件 位于锁定位置;

图 27是图 23所示的动力工具中的位置保持机构的剖面图 此时, 锁定件 位于释放位置;

图 2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的正视 ;

图 29 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的局部剖 面正视图, 此时, 支 撑件位于第一位置, 且位置保持机构的锁定件位于锁定位置;

图 30是图 29所示的动力工具的另一局部剖面正视图, 此时, 支撑件位于 第二位置, 且位置保持机构的锁定件位于释放位置;

图 3 1是图 29所示的动力工具的再一局部剖面正视图, 此时, 支撑件位于 第二位置, 且位置保持机构的锁定件位于锁定位置;

图 32 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的局部剖 面正视图, 此时, 支 撑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 33是图 32所示的动力工具的另一局部剖面正视图, 此时, 支撑件位于 第二位置;

图 34是图 33所示的动力工具沿 J-J方向的剖视图, 此时, 位置保持机构 的锁定件位于锁定位置;

图 35是图 33所示的动力工具沿 J-J方向的另一剖视图, 此时, 位置保持 机构的锁定件位于释放位置;

图 36 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的局部剖 面正视图, 此时, 支 撑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 37是图 36所示的动力工具的局部剖面正视图, 此时, 支撑件位于第二 位置;

图 38是图 36所示的动力工具的局部剖面正视图, 此时, 支撑件位于另一 第二位置;

图 39是图 38所示的动力工具沿 K-K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 40 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的局部剖 面正视图, 此时, 支 撑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 41 和图 42是图 40所示的动力工具的两个局部剖面正视图, 示出了支 撑件朝向第二位置运动的中间过程;

图 43是图 40所示的动力工具的再一局部剖面正视图, 此时, 支撑件位于 第二位置;

图 44是图 43所示的动力工具沿 M-M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

图 1至图 8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100。

请参见图 1 和图 2 , 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100 包括壳体 2、 收容于壳体 2 内的马达 (图中未示出 )、 由马达通过传动机构驱动的输出杆 6。 传动机构包括 运动变换机构, 运动变换机构可操作的驱动所述输出杆处于输 出往复运动的第 一运动模式和输出旋转运动的第二运动模式, 从而大大提高了动力工具 100的 应用范围。

运动变换机构包括驱动机构 10和模式切换机构,模式切换机构包括相互配 接的切换件 8和限制机构 12 , 切换件 8可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一位置, 输出杆 6处于第一运动模式,切换件 8与驱动机构 10脱开连接而与壳体 2相连 使限制机构 12与壳体 2相对固定; 在第二位置, 输出杆 6处于第二运动模式, 切换件 8与驱动机构 10连接且限制机构 12与输出杆 6周向固定。

驱动机构包 10括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驱动体 9和设于驱动体 9和输出杆 6 之间的转换机构, 切换件 8在第二位置与驱动体 9连接。

转换机构包括设置在驱动体 9和输出杆 6中的一个上的凸轮槽 14、设置在 驱动体 9和输出杆 6 中的另一个上的推动件 16。 本实施例中, 凸轮槽 14设置 在驱动体 9上, 优选的, 本实施例的驱动体 9为中空柱体, 具有中空的收容腔 体, 凸轮槽 14设于驱动体 9的内表面上。 推动件 16为钢球, 输出杆 6上设有 部分收容钢球的沉孔 17。 如此设置, 马达带动驱动体 9旋转后, 通过凸轮槽 14 和推动件 16的配合, 使输出杆 6在作旋转运动的同时进行往复运动。 优选的, 驱动体 9为圆柱状中空柱体,凸轮槽 14设置在驱动体 9 内表面上。本实施例中, 输出杆 6部分收容在驱动体 9空腔内并与驱动体 9同轴, 如此设置, 各部件结 构排布勾称合理, 可减小动力工具的体积。

为方便驱动体 9 内表面上凸轮槽 14的加工制造,本实施例的驱动体 9 包括 第一驱动件 1 8、 第二驱动件 20及将第一驱动件 18和第二驱动件 20连接在一 起的固定件 22 , 凸轮槽 14一部分设置在第一驱动件 1 8上, 另一部分设置在第 二驱动件 20上。 优选的, 凸轮槽 14沿其槽道的中心线分成两部分, 该两部分 分别设置在第一驱动件 1 8和第二驱动件 20上,即凸轮槽 14对称分布在第一驱 动件 18和第二驱动件 20上。 本实施例的固定件 22与第一驱动件 18和第二驱 动件 20通过螺紋连接固定, 连接方便可靠。 本实施例还可有多种变形, 如将凸 轮槽设置在输出杆外表面上, 或者将凸轮槽设置在驱动体外表面上, 以方便凸 轮槽的加工制造, 凡此等等, 在此不再赘述, 只要其功能和效果与本发明相同 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均应涵盖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限制机构 12在输出杆 6 的旋转方向上与输出杆 6相对固定, 即限制机构 12和输出杆 6周向固定两者无相对转动。 具体的, 限制机构 12 包括可转动的 套接在输出杆 6上的限制件 26、设置在限制件 26和输出杆 6之间的止转机构。 止转机构包括设于限制件 26上沿输出杆 6的轴向延伸的第一纵长槽 30、 设于 输出杆 6上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纵长槽 32以及穿设第一纵长槽 30、 第二纵长 槽 32将限制件 26和输出杆 6周向固定在一起的连接件 28。 连接件 28与第一 纵长槽 30和第二纵长槽 32沿输出杆 6的轴向滑动配接, 使输出杆 6和限制件 26周向固定的同时使输出杆 6可以顺利的往复运动。

限制机构与输出杆之间设有两套止转机构, 两套止转机构相对输出杆的旋 转轴线对称设置, 结构可靠, 当然, 限制机构与输出杆之间设置任意数目的止 转机构均可。 本实施例的连接件 28优选为钢球, 钢球与纵长槽的配接使输出杆 往复运动顺畅平滑, 可替换的, 连接件 28使用柱形销亦可。

驱动机构 10决定了输出杆 6的往复行程, 第一纵长槽 30和第二纵长槽 32 的长度之和大于等于输出杆 6的往复行程, 从而止转机构不会限制输出杆 6的 往复运动使输出杆 6运动顺畅。 本实施例中, 第一纵长槽 30和第二纵长槽 32 的长度之和允许输出杆 6顺畅运动, 从而仅需在输出杆 6上设置较短的第二纵 长槽 32即可使输出杆 6顺畅运动,使输出杆 6的强度可以得到保证。可替换的, 连接件与限制件固定连接, 仅在输出杆上设置与连接件滑配的纵长槽亦可 。

第二驱动件 20套接在限制件 26上, 限制件 26上的第一纵长槽 30朝向第 二驱动件 20的一端是贯通的,第二驱动件 20与限制件 26抵接充当第一纵长槽 30的一个末端, 可替换的, 限制件 26上的第一纵长槽 30两端封闭亦可。

本实施例在限制件 26与输出杆 6之间设置将两者周向固定在一起的止转机 构。 可替换的, 限制机构和输出杆 6异形配接从而周向固定, 如将限制件与输 出杆相配接的部分设置成正多边形,而不需要 在两者之间设置额外的止转机构, 同样可使限制机构和输出杆 6周向固定且输出杆 6可轴向往复运动。

切换件 8与限制机构 12花键连接。 具体的, 切换件 8上设有第一花键 34 , 限制机构 12上设有可与第一花键 34啮合的第二花键 36。 优选的, 切换件 8可 套接在限制机构 12的限制件 26上, 第一花键 34设置在切换件 8的内表面, 第 二花键 36设置在限制件 26的外表面上。 第一花键 34和第二花键 36啮合时, 切换件 8 与限制机构 12 相连接, 尤其是周向固定连接。 更优选的, 第一花键 34、 第二花键 36沿输出杆 6的旋转方向周向设置, 周向设置的第一花键 34和 第二花键 36配接可将切换件 8与限制件 26稳定的连接, 可替换的, 第一花键 34和第二花键 36沿周向的一定角度设置使两者足够配接亦可

切换件 8 与驱动体 9花键连接。 具体的, 驱动体 9上设有与第一花键 34 啮合的第三花键 38 , 优选的, 切换件 8可套接在驱动体 9的第二驱动件 20上, 第三花键 38设置在第二驱动件 20外表面,第一花键 34和第三花键 38啮合时, 切换件 8与驱动体 9相连接, 尤其是周向固定连接。 更优选的, 第一花键 34、 第三花键 38沿输出杆 6的旋转方向周向设置, 周向设置的第一花键 34和第三 花键 38配接可将切换件 8与第二驱动件 20稳定的连接, 可替换的, 第一花键 34和第三花键 38沿周向的一定角度设置使两者足够配接亦可

请参见图 5 , 限制机构 12和驱动体 9具有平齐的花键, 即第二花键 36和 第二花键 38平齐,切换件 8沿输出杆 6的轴向滑移从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之间切换, 切换件 8位于第一位置时, 第一花键 34和第二花键 36啮合; 参见 图 6 , 切换件 8在第二位置时, 第一花键 34 同时与第二花键 36、 和第三花键 38啮合。 本实施例中第二花键 36沿输出杆 6轴向的长度大于第三花键 38沿输 出杆 6轴向的长度, 从而方便切换件 8在两个位置之间切换。

限制机构 12和驱动体 9朝向彼此一侧的花键末端设有斜角,切换件 8的花 键的两末端设有斜角。 具体的, 结合图 2和图 4 , 第二花键 36和第三花键 38 朝向彼此一侧的花键末端设有斜角, 第一花键 34 的两末端均设有斜角, 图 4 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三花键 38的花键斜角 39的放大示意图, 第一花键 34、 第二 花键 36的斜角与第三花键 38的斜角大小、 尺寸相同, 如此设置, 切换件 8轴 向滑移过程中, 可顺利的与第二花键 36和第三花键 38啮合。

结合图 1至图 3 , 如前所述, 切换件 8在第一位置将限制机构 12与壳体 2 相连从而限制输出杆 6的旋转使输出杆 6输出往复运动。 具体的, 壳体 2上设 有定位件 40 , 定位件 40至少在输出杆 6的旋转方向上与壳体 2相对固定, 本 实施例的定位件 40优选与壳体 2在输出杆 6的旋转方向和轴向上均相对固定。 切换件 8和定位件 40之间设有配接机构, 切换件 8位于第一位置时, 该配接机 构将切换件 8与位件 40相连从而将限制机构 12与壳体 2相连, 切换件 8位于 第二位置时, 切换件 8与定位件 40脱开。

配接机构包括设置有切换件 8和定位件 40 中的一个上的凸起 42、 设置在 切换件 8和定位件 40 中的另一个上的卡槽 44 , 切换件 8位于第一位置时, 凸 起 42与卡槽 44配接, 切换件 8位于第二位置时, 凸起 42与卡槽 44脱开。 本 实施例中, 凸起 42设置在切换件 8上, 卡槽 44设置在定位件 40上。 优选的, 本实施例的配接机构包括多对相互配接的凸起 42和卡槽 44 , 这多对凸起 42和 卡槽 44相对输出杆的旋转轴线 X-X对称分布, 从而使切换件 8在第一位置时 与定位件 40可靠而稳定的连接。 更优选的, 设置偶数对相互配接的凸起 42和 卡槽 44 , 这偶数对凸起 42和卡槽 44分成大小不同的几组, 位于一条直线上的 两对凸起 42和卡槽 44为一组, 如此设置, 只能大小匹配的凸起和卡槽能够配 接在一起, 从而保证输出杆 6只能在某几个位置输出往复运动, 由于输出杆输 出往复运动时通常带动锯条工作, 使输出杆 6仅在某些位置输出往复运动更符 合一般操作者的操作习惯。 输出杆 6绕其中心线旋转, 因此, 旋转轴线 X-X为 输出杆 6的中心线。

本实施例还可有多种变形, 如将凸起设置在定位件上、 将卡槽设置在切换 件上; 设置多对凸起和卡槽, 每对凸起和卡槽的大小相同从而不限输出杆的 位 置; 仅设置一对凸起和卡槽将切换件与定位件相连 。

切换件 8位于第一位置时, 壳体 2和切换件 8磁性连接, 从而可使切换件 8在第一位置与壳体 2更稳定的连接。 具体的, 定位件 40上设有磁铁 46 , 切换 件 8 由可以被磁铁 46吸引的金属制成。 优选的, 定位件 40上设有绕输出杆 6 的旋转轴线 X-X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收容孔 48 , 多个磁铁 46分别收容在多个 收容孔 48中, 可以将切换件 8更可靠的连接在壳体 2上。

本实施例还可有多种变形, 如切换件与定位件之间不再设置相互配接的凸 起和卡槽连接, 而仅通过磁性连接; 定位件上不再设置额外的磁铁, 而使定位 件和切换件本身具有磁性而可以相互吸引连接 在一起。

请结合图 1、 图 2和图 5 , 动力工具上设有控制切换件 8轴向移动的从而使 切换件 8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模式控制 构 50。 优选的, 模式控 制机构 50包括设于壳体 2上的操作件 52 , 操作件 52旋转带动切换件 8轴向移 动从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具体的, 操作件 52与切换件 8之间设 有转换槽道 53和可在转换槽道 53 内滑动的第一柱形销 58 , 转换槽道 53 包括 沿输出杆 6 的周向延伸且相对输出杆 6 的旋转轴线 X-X 倾斜设置的第一槽道 56。 结合图 5和图 6 , 当操作件 52转动时, 第一柱形销 58在第一槽道 56 内滑 动, 由于第一槽道 56相对输出杆 6的旋转轴线 X-X倾斜, 第一柱形销 58在第 一槽道 56中滑动时将沿输出轴 6的轴向产生的位移从而带动切换件 8沿输出杆 8的轴向产生位移, 从而使切换件 8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参见图 5和图 6 , 第一槽道 56 沿输出杆 6的轴向宽度大于第一销形柱 58 的直径, 从而方便切换件 8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 具体的, 再结合图 2 , 当切换件 8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切换过程中,存在 起 42没有恰好卡入卡 槽 44的情况, 此时, 切换件 8通过花键仍保持与限制件 26和驱动体 9连接, 可旋转输出杆 6 , 输出杆 6旋转通过限制件 26带动切换件 8及驱动体 9旋转, 从而使凸起 42旋转并在磁铁 46的吸引作用下顺利卡入卡槽 44 , 最终切换件 8 顺利切换到第一位置, 第一槽道 56轴向宽度大于第一柱形销 58的直径可为切 换件 8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移动留出空间 方便切换件 8的转换。

参见图 3和图 5 , 为方便切换件 8与操作件 52相连, 切换件 8上卡接有第 一连杆 54 , 第一槽道 56设置在操作件 52上, 第一柱形销 58设置在第一连杆 54上。 为使第一连杆 54和切换件 8可靠的连接, 本实施例的切换件 8上设有 环形槽 60 , 第一连杆 54背离柱形销 58的一端设有半圆形的卡圏 62 , 卡圏 62 卡接在环形槽 60中将第一连杆 54和切换件 8相连。

本实施例还可有多种变形, 如将柱形销设置在操作件上、 将第一槽道设置 在第一连杆上; 操作件与切换件固定连接从而操作件沿输出杆 的轴向滑移带动 切换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下面描述动力工具 1 00的模式转换的过程。

图 5示出了切换件 8位于第一位置从而使输出杆 6处于输出往复运动的第 一状态。 结合图 3和图 5 , 电机通过驱动机构 1 0驱动输出杆 6在作旋转运动的 同时作往复运动, 定位件 40至少在输出杆 6的旋转方向与壳体相对固定, 第一 柱形销 58位于第一槽道 56的一个末端, 切换件 8位于第一位置, 此时, 切换 件 8—方面与定位件 40通过凸起 42和卡槽 44的配接及磁铁 46的吸引作用而 连接在一起,另一方面和限制件 26通过第一花键 34和第二花键 36啮合而连接 在一起, 由此, 限制件 26通过切换件 8与壳体 2相连从而限制件 26不能转动, 输出杆 6与限制件 26周向固定在一起从而输出杆 6也不能转动,输出杆 6输出 往复运动。 操作者转动操作件 52 , 使第一柱形销 58沿倾斜的第一槽道 56从一个末端 滑动至另一个末端, 第一柱形销 58沿输出杆 6的轴向产生位移, 从而带动切换 件 8沿输出杆 6的轴向产生位移, 切换件逐渐从图 5所示的第一位置切换到图 6所示的第二位置, 此时, 切换件 8和定位件 40脱离且切换件 8的第一花键 34 同时与限制件 26的第二花键 36和驱动体 9的第三花键 38啮合, 从而切换件 8 将限制件 26和驱动体 9连为一体, 同时, 由于输出杆 6与限制件 26周向固定, 由此, 输出杆 6与驱动体 9连为一体与驱动体 9共同旋转, 输出杆 6输出旋转 运动。

动力工具 100从旋转模式切换至往复模式的操作方法类同 , 区别仅在于操 作件 52的转动方向, 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 3和图 6 , 壳体与切换件 8之间设有将切换件 8分别保持在第一位 置和第二位置的第一保持机构及第二保持机构 。 优选的, 第一保持机构和第二 保持机构设置有壳体和操作件 52之间使操作件 52保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从而使切换件 8保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第一保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 2 和操作件 52 两者中的一个上的弹性突起 64、设置在壳体 2和操作件 52两者中的另一个上与弹性突起 64配接的凹槽 66。 优选的, 第二保持机构的结构与第一保持机构的结构相 同, 包括设置在壳体 2 和操作件 52两者中的一个上的弹性突起、 设置在壳体 2和操作件 52两者中的 另一个上与弹性突起配接的凹槽。 更优选的, 操作件 52 上设置一个弹性突起 64 , 壳体 2上设置两个凹槽 66 (图中仅示出一个), 弹性突起 64与第一个凹槽 配接时, 操作件 52保持在第一位置, 从而使切换件 8保持在第一位置; 弹性突 起 64与第二个凹槽配接时, 操作件 52保持在第二位置, 从而使切换件 8保持 在第二位置。

弹性突起 64包括与操作件 52 固定连接的弹簧 68和套设在弹簧 68上的中 空凸柱 70 , 凸柱 70的末端呈半球形以方便卡入或脱离凹槽; 凹槽 66设置与壳 体固定连接的环形件 72上并绕环形件 72的周向布置。

结合图 3、 图 5和图 6 , 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马达与运动变换机构之 间的 速度变换机构, 所述速度变换机构包括减速机构和变速切换机 构。 本实施例中, 减速机构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顺次连接 的第一行星轮系 74和第二行星轮 系 76。 本实施例中, 驱动体 9与马达输出轴同轴, 而输出杆 6与驱动体 9同轴, 最终输出杆 6与马达输出轴同轴, 整机排布合理, 可最大程度的减小动力工具 100的体积。

变速切换机构为第二行星轮系 76的内齿圏 78 , 内齿圏 78沿输出杆 6的轴 向可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如图 5所示,在第一位置, 内齿圏 78与壳体 2脱离, 第二行星轮系 76不起作用, 驱动体 9以较高的第一转速转动; 如图 6所示, 在 第二位置, 内齿圏 78与壳体 2啮合, 第二行星轮系 76对第一行星轮系 74输出 的转动进行进一步的减速, 驱动体 9以较低的第二转速转动; 本实施例中, 内 齿圏 78与壳体 2之间通过凸起与卡槽配接啮合, 或者通过周向花键啮合, 在此 不再赘述。

动力工具 100上设有控制内齿圏 78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变速 控制机构 80 , 变速控制机构 80 包括设于壳体 2上的操作件, 操作件旋转带动 内齿圏 78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优选的, 变速控制机构 80的操作件与模式控制 机构 50的操作件 52为同一个部件, 即操作件 52 同时与切换件 8及内齿圏 78 相连, 从而同时控制切换件 8及内齿圏 78的位置, 进而同时控制动力工具 100 的模式转换和变速, 操作方便。 当然, 在壳体上设置两个操作件分别控制切换 件及内齿圏的位置, 从而分别控制动力工具的模式转换和变速亦可 。

具体的, 操作件 52与内齿圏 78之间设有变速槽道 81 和可在变速槽道 8 1 内滑动的第二柱形销 84 , 变速槽道 8 1 包括沿输出杆 6的周向延伸且相对于输 出杆 6的旋转轴线 X-X倾斜设置的第二槽道 82。 结合图 5和图 6 , 当操作件 52 转动时, 第二柱形销 84在第二槽道 82内滑动, 由于第二槽道 82相对输出杆 6 的旋转轴线 X-X倾斜, 第二柱形销 84在倾斜的第二槽道 82中滑动时将沿输出 杆 6的轴向产生位移,从而带动内齿圏 78沿输出杆 6的轴向产生位移进而使内 齿圏 78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第二槽道 82设于操作件 2上, 由于内齿圏 78 呈环状, 为方便内齿圏 78 与操作件 52相连, 内齿圏 78上卡接有第二连杆 86 , 第二柱形销 84设于第二 连杆 86上。 第二连杆 86与内齿圏 78的配接方式与第一连杆 54与切换件 8的 配接方式相同, 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 5和图 6 , 由此, 第二柱形销 84在第二槽道 82的两个末端的位置 对应内齿圏 78移动的两个极限位置,从而驱动体 9对应的以第一转速或第二转 速转动; 而第一柱形销 58在第一槽道 56的两个末端位置对应切换件 8移动的 两个极限位置, 从而使输出杆 6输出旋转或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优选的, 在输 出杆的周向 6上, 第二柱形销 84在第二槽道 82中移动的最长距离与第一柱形 销 58在第一槽道 56中移动的最长距离相同, 由此, 当操作件 52旋转将使内齿 圏 78沿输出杆 6的轴向移动到位从而变速时,切换件 8的沿输出杆 6的轴向移 动也同时到位从而转换模式, 操作筒单方便。

结合图 5、 图 6和图 7 , 转换槽道 53还包括与第一槽道 56相通的第三槽道 88 , 第三槽道 88沿输出杆 6的周向延伸且相对输出杆 6的旋转轴线 X-X垂直, 变速槽道 81还包括与第二槽道 82相通的第四槽道 90 ,第四槽道 90沿输出杆 6 的周向延伸且相对输出杆 6的旋转轴线 X-X倾斜设置, 第一柱形销 58、 第二柱 形销 84分别同时在第一槽道 56和第二槽道 82中移动且在输出杆 6的周向上的 移动距离相同; 第一柱形销 58、 第二柱形销 84分别同时第三槽道 88和第四槽 道 90中移动且在输出杆的周向上的移动距离相同 第一柱形销 58在沿输出杆 6的周向上延伸且与输出杆 6的旋转轴线 X-X垂直的第三槽道 88 中滑动,切换 件 8沿输出杆的轴向不会产生位移, 从而切换件 8保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中一个位置上进而输出杆 6保持输出旋转或往复运动;而第二柱形销 84在沿输 出杆 6的周向延伸且相对输出杆 6的旋转轴线 X-X倾斜设置的第四槽道 90中 滑动, 内齿圏 78沿输出杆 6的轴向产生位移, 从而内齿圏 78使驱动体 9分别 以不同的第一转速和第二转速转动, 因此, 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100在输出杆 6输出旋转或往复运动时具有高速和低速两种 式供操作者选择, 方便使用。

第三槽道 88在第一槽道 58对应切换件 8第二位置的一端延伸, 由此, 本 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100有输出杆 6输出旋转运动时具有高速和低速两种模式供 操作者选择, 更符合操作者的需求。

第四槽道 90和第二槽道 82远离彼此的两末端在输出杆 6的周向位于同一 条线上。 由此, 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100的输出杆具有高速往复、 低速旋转、 高速旋转三种工作状态, 更加符合操作者的使用需求。

如图 5所示的高速往复状态, 第一柱形销 58位于第一槽道 56远离第三槽 道 58的末端, 切换件 8位于与壳体 2上的定位件 40啮合的第一位置, 输出杆 6输出往复运动; 与此同时, 第二柱形销 84位于第二槽道 82远离第四槽道 90 的末端, 内齿圏 78位于与壳体脱离啮合的第一位置, 驱动体 9高速旋转, 最终 输出杆 6输出高速往复运动。

随后, 操作件 52旋转, 第一柱形销 58沿倾斜的第一槽道 56滑动, 第二柱 形销 84沿倾斜的第二槽道 82滑动, 逐渐转换到如图 6所示的低速旋转状态, 此时, 第一柱形销 58位于第一槽道 56靠近第三槽道 88的末端, 切换件 8轴向 移动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与壳体上的定 位件 40脱离,输出杆 6输出旋转 运动, 与此同时, 第二柱形销 84移动到第二槽道 82靠近第四槽道 90的末端, 内齿圏 78轴向移动到与壳体 2啮合的第二位置, 驱动体 9低速旋转, 最终输出 杆 6输出低速旋转运动。

接着, 操作件 52继续旋转, 第一柱形销 58在与输出杆 6的旋转轴线垂直 的第三槽道 88 中滑动, 切换件 8的位置不变, 输出杆 6保持旋转, 与此同时, 第二柱形销 84沿倾斜的第四槽道 90滑动带动内齿圏 78轴向移动,逐渐转换到 如图 7所示的高速旋转运动, 此时, 第一柱形销 58位于第三槽道 88远离第一 槽道 56的末端, 切换件 8未产生轴向移动仍保持在第二位置, 输出杆 6保持旋 转的状态,与此同时,第二柱形销 84位于第四槽道 90远离第二槽道 82的末端, 而第四槽道 90和第二槽道 82远离彼此的末端在输出杆 6的周向位于同一条线 上, 内齿圏 78切换到与壳体脱离啮合的第一位置, 驱动体 9高速旋转, 最终输 出杆 6输出高速旋转运动。

如前所述,操作件 52上设置的弹性突起 64分别与壳体 2的环形件 72上设 置的两个凹槽 66配接,使切换件 8分别保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从而使输出 杆 6保持在旋转或往复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优选输出杆 6具有高速往复、 低 速旋转、 高速旋转三种状态, 相应的, 环形件 72上可设置三个凹槽 66 , 操作 件 52上的弹性突起 64分别与三个凹槽配接时, 使输出杆 6分别保持在上述三 种状态之一上, 图 6示出了弹性突起 64与其中一个凹槽 66配接使输出杆保持 在低速旋转的状态。

本实施例可通过变换各槽道的设置, 使输出杆具有各种不同的工作状态。 如仅设置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 使输出杆仅具备高速旋转 (或往复) 和低速往 复 (或旋转) 两种状态; 再比如, 第三槽道在第一槽道对应切换件第一位置的 一端延伸, 从而输出杆输入往复运动时具备高速和低速两 种状态选择。

在输出杆 6的周向上, 转换槽道 53和变速槽道 8 1 的末端平齐, 从而仅需 在较小的操作件 52即可同时设置转换槽道 53和变速槽道 81 , 使动力工具 100 结构紧凑。 当然, 转换槽道 53和变速槽道 8 1 的末端错开亦可实现同样的功能。

请返回图 1 , 动力工具 100还包括与壳体 2相连的手柄 7 , 手柄 7上设有控 制马达的开关 3。 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100 由操作者双手握持, 且双手分别控 制开关 3和操作件 52。 从而动力工具 100可被牢固的握持进而使输出杆 6输出 稳定的工作状态,且开关 3和操作件 52由不同的手控制进而无论开关 3还是操 作件 52均能被可靠的控制。

具体的, 手柄 7上设置有第一握持区 99 , 壳体 2上设置有第二握持区 97 , 第一握持区 99和第二握持区 97间隔设置, 开关 3设置在第一握持区 99上, 操 作件 52 设置在第二握持区 97 上, 从而操作者可将一只手放在第一握持区 99 上握持住手柄并控制开关 3 , 另一只手放在第二握持区 97上握持住壳体 2并控 制操作件 52 , 操作可靠而方便。

第一握持区 99至少部分设置在手柄 7上,第二握持区 97设置在壳体 2上。 由此, 操作者的两只手分别握持手柄 7和壳体 2 , 使动力工具 100被牢固的握 持, 进而输出杆 6可输出稳定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 手柄 7和壳体 2之间 的角度为沿两者延伸方向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第一握持区 99设置在手柄 7和壳体 2的交界处。 第二握持区 97设置在壳 体远离手柄的一端。 输出杆 6从壳体 2远离手柄 7的端部 91伸出。 由此, 操作 者的一只手握持手柄靠近壳体的一端, 这只手可握持手柄 7 并兼顾壳体 2 , 为 动力工具 100提供基础支撑; 而另一只握持在壳体 2靠近输出杆 6的一端, 为 输出杆 6提供辅助支撑, 可保证输出杆 6输出稳定的工作状态。

第一握持区 99上包括供操作者手的虎口握持的第一握持部 98 , 第二握持 区 97包括供操作者手的虎口握持的第二握持部, 通过壳体 2的中轴线的平面 为界, 本实施例以通过壳体 2的中轴线且垂直于图 1 的纸面为界, 将壳体 2分 为相背对的两侧, 第一握持部 95和第二握持部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侧。 以 图 1所示的动力工具位置确定 "上" "下" 位置关于, 则第一握持部 98和第二 握持部一上一下设置。从而操作者的两只手在 相对的两侧上握住动力工具 100 , 为动力工具 100提供平衡的支撑。

开关 3设置在与第一握持部 98相对的位置上。开关 3设置在手柄 7和壳体 2相对较小的夹角一侧的第一握持区 99上。 开关 3上设有波浪状的抓握部 5 , 该抓握部 5 引导用户将手指放在其上并控制开关 3。 由此, 操作者控制开关 3 时,将虎口对准第一握持部 98握持手柄 7并将手指放在抓握部 5上控制开关 3。

以通过壳体 2的中轴线的平面为界, 以通过壳体 2的中轴线且垂直于图 1 的纸面为界, 将壳体 2分为相背对的两侧, 操作件 52和第二握持部分别位于所 述壳体的不同侧, 即操作件 52设置在与第二握持部相对的位置上。 以图 1所示 的动力工具位置确定 "上" "下" 位置, 则操作件 52设置在与第二握持部一上 一下设置。 具体的, 操作件 52设置在手柄 7和壳体 2相对较大的夹角一侧的第 二握持区 97上。 第二握持区 97的第二握持部上设有握持引导部 89。 握持引导 部 89 包括沿壳体 2的周向延伸的间隔设置的凹部 85和凸部 87 , 且凸部 87的 外表面相对壳体 2的其它外表面部分内凹。该握持引导部 89可引导操作者将手 的虎口对准第二握持部并沿壳体 2的周向握持壳体 2并用手指控制操作件 52。

本段为描述筒便, 以图 1所示的动力工具的位置表示 "上" "下" 关系。 本 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100操作时,操作者的一只手虎口朝下在第一握 持部 98握住 手柄 7并将手指末端搭在开关 3上控制开关 3 , 另一只手虎口在第二握持部的 握持引导部 89处朝上握住壳体 2并将手指末端搭在操作件 52上控制操作件 5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两只手分别 控制开关 3和控制件 52并不意味 着双手同时启动开关 3和移动控制件 52 , 事实上, 动力工具 100操作时, 通常 先调整控制件 52的位置从而确定动力工具 1 00的工作状态,再启动开关 3使动 力工具 1 00工作, 动力工具 100工作过程中, 通常不再移动控制件 52而转换动 力工具 1 00的工作状态, 以保证安全。

由此,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100操作时,操作者的两只手握持动力工具 1 00 ; 且两只手的虎口分别对准动力工具相对的两侧 (图 1 中一上一下) 握住动力工 具 100 , 取得平衡的握持效果, 且两只手分别控制开关 2和操作件 52 , 可保证 开关 2和操作件 52的有效控制。

手柄 7和壳体 2呈钝角设置, 从而符合人体工学, 方便操作者握持。 可以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合理的角度, 除了钝角外, 手柄 7和壳体 2呈直角设置亦可。

图 8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200。

动力工具 200与动力工具 1 00类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号。 图 8集成了切 换件 8的两个位置, 在旋转轴线 X-X的上半部, 切换件 8位于第二位置; 在旋 转轴线 X-X的下半部, 切换件 8位于第一位置。

动力工具 200与实施例一的动力工具 1 00的主要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的定 位件 40与壳体 2在输出杆 2的周向上相对固定, 但定位件 40可相对壳体 2轴 向移动, 定位件 40与壳体 2之间设有弹簧 92 , 切换件 8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 置切换过程中, 凸起 42与卡槽 44未配接时, 弹簧 92被压缩, 输出杆 6旋转通 过限制件 26带动切换件 8旋转, 从而凸起 42旋转直到与卡槽 44对准, 弹簧 92迫使凸起 42和卡槽 44顺利对齐。 本实施例中, 采用凸起与卡槽配合, 本领 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 亦可采用销子与卡孔配合。 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优选的, 切换件 8位于第一位置时, 弹簧 92处于自由状态, 不会 迫使定位件 40朝向切换件 8移动, 从而弹簧 92不会推动切换件 8朝向第二位 置移动, 可避免误操作。 当然, 切换件 8位于第一位置时, 弹簧 92也可处于被 压缩的状态,为避免误操作,壳体 2上设置限制定位件 40轴向位移的机构即可。

本实施例的壳体 2上设有沿输出杆 6的轴向延伸的定位销 ( 图中未示出 ), 定位件 40上设有与定位销上配接的孔, 从而使定位件 40与壳体 2以筒单的结 构实现周向固定但可轴向相对移动。

图 9至图 22示出了适用于本发明动力工具的夹紧装置 401。

下述描述以动力工具 100为例, 事实上, 夹紧装置 401可适用于本发明中 各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

动力工具 1 00的输出杆 6本身并不对工件进行加工其与工作头 308相连后 带动工作头 308与之同步运动从而加工工件。 动力工具 1 00工作时, 需要经常 更换工作头, 为方便工作头 308与输出杆 6的连接, 输出杆 6上连接有夹紧装 置 401, 工作头 308通过夹紧装置 401 固定在输出杆 6上与输出杆 6同步运动。 与输出杆 6输出两种运动方式相对应, 本实施例的工作头 308 包括第一工 作头 309和第二工作头 310,第一工作头 308和第二工作头 310与夹紧装置 401 相连的连接部的形状不同。

具体的, 第一工作头 309 包括与夹紧装置 401相连的第一连接部 311和往 复运动加工工件的第一工作部 312。 第一连接部 311 和第一工作部 312可以一 体成型, 亦可以分开成型后再固定连接, 如焊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优选的, 第 一工作头 309为标准的曲线锯锯条, 第一连接部 311 包括片状主体 313和从片 状主体 313 向外凸设的两个凸耳 314; 第一工作部 312上设有纵长列锯齿 315 以切割工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 亦可在第一工作部 312设置磨粒对工 件进行打磨。

第二工作头 310包括与夹紧装置 401相连的第二连接部 316和旋转运动加 工工件的第二工作部 317。 第二连接部 316和第二工作部 317可以一体成型, 亦可以分开成型后再固定连接, 如焊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优选的, 第二工作头 310 为标准的六方钻头或六方批头, 第二连接部 316主体呈六方柱状, 其上设 有周向延伸的弧形凹槽 318, 第二工作部 317上设置对工件进行钻孔的钻花或 拧螺丝的十字批、 一字批。

本实施例的夹紧装置 401可夹持两种不同的工作头, 大大的拓展了夹紧装 置的使用范围, 极大的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 尤其是, 夹紧装置 401连接在动 力工具 100的输出杆 6上后, 动力工具 100驱动夹紧在夹紧装置 401上的第一 工作头 309往复运动加工工件; 或者驱动夹紧在夹紧装置 401上的第二工作头 310旋转运动加工工件, 由此仅需一个动力工具 100和一个夹紧装置 401 配合 不同的工作头, 即可实现往复类工具和旋转类工具两种动力工 具的功能, 极大 的方便的消费者的使用。

夹紧装置 401也可与仅能输出一种运动方式的动力工具的 输出杆相连, 如 与往复锯或电钻的输出杆相连, 此时夹紧装置一般仅用于夹持一种工作头。

夹紧装置 401 包括安装件 402和夹紧机构 406。

安装件 402与输出杆 6连接。 本实施例中, 安装件 402呈杆状, 优选圆柱 杆状。 本实施例中, 安装件 402与输出杆 6 固定连接, 优选安装件 402与输出 杆 6焊接相连。 当然, 安装件 402呈其它任意形状、 通过其它任何方式与输出 杆 6 固定连接在一起, 比如通过连接销固定连、 或者一体成型均可。

请结合图 10和图 11, 安装件 402上设有用于收容工作头的连接部的收容 部 408。 收容部 408 包括形状不同的第一收容部 410和第二收容部 412。 结合图 9 ,第一收容部 410用于收容第一工作头 309的第一连接部 3 1 1 ,第二收容部 412 用于收容第二工作头 3 10的第二连接部 3 16。

第一收容部 4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抵接部 414和第二抵接部 420及位于 第一抵接部 414和第二抵接部 420之间的收容空间 416。 为更好的卡接第一连 接部,第一抵接部 414和第二抵接部 420沿输出杆 6的轴向纵长延伸一段距离。 本实施例中, 两个抵接部形状为卡口, 每个抵接部各具有用于抵接第一连接部 3 1 1 的抵接面 418 , 两个抵接面 418配合将第一连接部可靠的卡接在其内。 更优 选的, 在与输出杆 6的轴线 X垂直的平面上 (即图 10所在的纸面上), 抵接面 418 的投影为弧线或折线, 如此设置, 无论第一连接部的厚度如何, 抵接部均 能可靠的将第一连接部夹持在其内。

动力工具 100的壳体 2包括对接的两个半壳, 在与输出杆 6的轴线垂直的 平面上 (即图 10所在的纸面上), 第一收容部 410的中心线 L位于两个半壳的 对接线 4形成的平面上。 或者说, 两个抵接部的投影横向穿过两个半壳的对接 线 4的投影。 可使第一收容部 410在相对壳体 2特定的角度收容第一工作头, 从而使第一工作头在相对壳体特定的角度加工 工件, 方便操作者的使用。

本实施例还可有其它变形, 如设置具有与输出杆的轴线 X平行的平面抵接 面的抵接部亦可将第一工作头的第一连接部夹 设在两个抵接部之间, 或者其它 任意形状的能将第一连接部夹设在其间的抵接 部亦可。

请继续结合图 10和图 1 1 , 第二收容部 412为多边形收容孔。 该多边形收 容孔包括多边形挡接部及围设在多边形挡接部 之间的空间。 为更好的卡接第二 连接部 3 16 , 第二收容部 412从安装件 402远离输出杆 6的自由端 403开始沿 输出杆 6的轴向纵长延伸一段距离。 本实施例中, 第二收容部 412为正多边形 收容孔。 更优选的, 第二收容部 412是正六方形或正十二方形收容孔, 由于现 有标准的钻头、 批头的连接部多数为六方柱或十二方柱状, 本实施例正六方形 或正十二方形的第二收容孔可匹配标准的钻头 和批头, 如此设置, 无需再设计 额外的第二工作头, 节省成本。 当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设计与第二 工作头的连接部形状相匹配的任意形状的收容 孔, 如圆形收容孔等。

请参见图 10 , 本实施例中, 第一收容部 410和第二收容部 412部分重合。 由此, 可大大的减小安装件 402的体积, 进而减小整个夹紧装置 401 的体积, 方便夹紧装置 401在空间狭窄的地方工作。 优选的, 第一收容部 410和第二收 容部 412的轴线重合, 该轴线为第一收容部 410的中心线 L。

可以在第一收容部 410 的基础上设置第二收容部 412。 具体的, 第一收容 部 410包括卡口状两个抵接部, 第二收容部 412包括从两个抵接部的边缘向外 延伸形成的周向挡接部。 由此, 第一收容部 410和第二收容部 412共用两个 4氐 接部边缘之间的收容空间 S ( 图 10 中虚线围设成的区域), 该收容空间的截面 为长方形, 该长方形的长度为两个抵接部同侧两边沿之间 的距离, 宽度为同一 个 4氐接部两侧边沿之间的距离。

也可以在第二收容部 412基础上设置第一收容部 410。 具体的, 第二收容 部 412包括正多边形挡接部, 第一收容部 410包括从正多边形挡接部相对的两 个边沿中心向外扩展形成的两个卡口状抵接部 。 由此, 第一收容部 410和第二 收容部 412共用第二收容部 412中心处的收容空间 S(图 10中虚线围设成的区 域), 该收容空间的截面为长方形, 该长方形的长度为正多连形收容部相对两个 边沿之间的距离, 宽度为同一抵接部两边沿之间的距离。

分开单独设置, 如并排设置的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亦可分 别收容第一 工作头和第二工作头,并与夹紧机构配合分别 将第一工作头和第二工作头夹紧。

安装件 402上还设置有限制工作头插入深度的止挡部。 请返回图 9, 由于 本实施例的安装件 402既可收容第一工作头 309的第一连接部 311, 又可收容 第二工作头 310的第二连接部 316, 且第一连接部 311 和第二连接部 316的形 状及长度不等, 因此, 请参见图 11 和图 12, 安装件 402上设置有限制第一工 作头 309插入深度的第一止挡部 417; 请参见图 13, 安装件 402上还设置有限 制第二工作头 308插入深度的第二止挡部 419。

请返回图 9, 本实施例中, 第一连接部 311 凸耳 314的宽度大于本体部 313 的宽度, 第一连接部 311插入夹紧装置 401 时, 本体部 313收容于第一收容部 内, 为方便收容凸耳 314及限制第一工作头 309的插入深度, 请参见图 11和图 12, 安装件 402上从远离输出杆 6的自由端 403轴向延伸有缺口 415, 缺口 415 沿输出杆 6的径向贯通第二抵接部 420上的一段, 第一止挡部 417为缺口 415 延伸的末端;安装件 402上还设有与缺口 415相对并远离 自由端 403的卡孔 413, 卡孔 413贯通第一抵接部 414上的一段, 卡孔 413远离 自由端 403的一端与缺 口 415延伸的末端平齐, 即与第一止挡部 417平齐, 因此, 卡孔 413远离 自由 端 403的一端亦可用作第一止挡部。 由此。第一连接部 311插入第一收容部 410 时, 第一连接部 311对准缺口 415 并沿缺口插入第一收容部 410, 直到两个凸 耳 314中的一个与第一止挡部 4174民接时, 第一工作头 309插入到位, 此时, 可朝卡孔 413所在的方向按压第一工作头 309, 使凸耳 314 中的另一个插入卡 孔 413 中, 第一工作头 309插入至位。 本实施例的缺口 415和卡孔 413贯通抵 接部, 当然, 缺口 415和卡孔 413只要能挡住凸耳 314, 不贯通抵接部亦可。

请参见图 13, 第二收容部 412为沿输出杆的轴向延伸的正多边形收容孔, 第二止挡部 419为第二收容部 412延伸末端的台阶面。 第二工作头 3 10插入第 二收容部 412过程中与第二止挡部 419 4民接时, 第二工作头 3 10插入到位。

第一工作头 309的第一连接部 3 1 1插入第一收容部 410到位后, 夹紧机构 将第一连接部 3 1 1保持在第一收容部 410 内, 使第一工作头 309与输出杆 6同 步运动从而加工工件; 第二工作头 3 10的第二连接部 3 16插入第二收容部 412 到位后, 夹紧机构 406将第二连接部 3 16保持在第二收容部 412 内, 使第二工 作头 3 10与输出杆 6同步运动从而加工工件。

请参见图 12 ,夹紧机构 406包括沿输出杆 6的径向方向运动的锁紧件 422、 使锁紧件 422在锁紧工作头的第一位置和释放工作头的第 二位置之间运动的压 紧件 424、 对压紧件 424施压使压紧件 424位于第一位置的偏压件 426。

请再结合图 13和图 14 ,安装件 402上设有与收容部 408连通的收容槽 409 , 锁紧件 422收容在收容槽 409中并突出于安装件 402的外表面, 当工作头插入 收容部 408后, 锁紧件 422在压紧件 424作用下将工作头压紧在锁紧件 422与 收容部 408之间。

本实施例中, 锁紧件 422为压销, 压销上设有周向延伸的用于与工作头配 接的卡接槽 428 , 卡接槽 428的截面从开口向里宽度渐减。 具体的, 卡接槽 428 包括用于卡接工作头的卡接面 430 , 在与输出杆 6的轴线 X垂直的平面 (即图 14所在的纸面) 上, 卡接面 430的投影为开口相背的弧线或折线。 如此设置, 卡接槽 428可以卡接不同厚度的第一工作头 309 ,亦可方便的与第二工作头 3 10 的弧形凹槽 3 18卡接。 本实施例还可有其它变形, 如锁紧件设置为钢球, 压销 上不再设置周向延伸的卡接槽而直接由压销抵 紧工作头亦可。

请结合图 12和图 13 , 压紧件 424沿输出杆 6的轴向方向运动以压紧或释 放锁紧件 422 , 压紧件 424具有相对输出杆 6的轴向倾斜的斜面 432。 斜面 432 的不同位置与锁紧件 422接触, 可以使锁紧件 422在锁紧和释放工作头的两个 位置之间变换;锁紧件 422处于锁紧位置时,斜面 432的不同位置与锁紧件 422 接触, 还可以使锁紧件 422锁紧不同尺寸的工作头。 因此, 本实施例渐变的斜 面 432的不同位置与锁紧件 422配合可使锁紧件 422处于多种不同的状态, 使 夹紧装置 401可夹持不同尺寸的工作头, 大大提高夹紧装置 401 的应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 斜面沿朝向输出杆 6的方向与输出杆 6的轴线 X的距离逐渐 增大, 从而压紧件 424离沿远离输出杆 6的方向运动可逐渐释放锁紧件 422从 而松开工作头。 当然,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 使斜面沿朝向输出杆 6的方向与 输出杆 6的轴线 X的距离逐渐减小, 从而压紧件 424离沿靠近输出杆 6的方向 运动逐渐释放锁紧件 422从而松开工作头亦可。 本实施例还可有其它变形, 如在压紧件上设置周向延伸的斜面, 该斜面与 输出杆轴线的半径渐变, 压紧件旋转使该斜面上的不同位置与锁紧件接 触亦可 夹紧或释放工作头, 以及夹紧不同尺寸的工作头。

压紧件 424和安装件 402之间设有导向装置, 导向装置使压紧件 424保持 沿输出杆 6的轴向方向运动。 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件 402和压紧件 424中 的一个上的沿输出杆 6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突起 436、 设置在安装件 402和压紧 件 424 中的另一个上与突起 436配合的导向槽 438 , 两者配合使导向槽 438只 能沿突起 436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压紧件 424只能沿输出杆 6的轴向方向移动。

导向槽 438靠近输出杆 6的一端开放, 远离输出杆 6的一端封闭, 导向槽 438的开放端可方便将压紧件 424沿朝向输出杆 6的方向安装在安装件 402上; 导向槽 438的封闭端对压紧件 424的位置进行限制, 如图 13所示, 导向槽 438 的封闭端 439与突起 436抵接时, 压紧件 424位于靠近输出杆 6的极限位置。

压紧件 424为套设在安装件 402上的环状压紧件, 斜面 432与导向装置隔 开设置, 优选斜面 432与导向装置相对设置, 从而使两者各司其职互不影响。

偏压件 426为压簧, 安装件 402上连接有止挡装置 440 , 偏压件 426—端 与压紧件 424抵接, 另一端与止挡装置 440抵接。 锥压簧形状的偏压件 426套 设在环状压紧件 424外表面上,压紧件 424上突出有挡住偏压件 426的隆起 441 , 本实施例的隆起 441为两个, 相对输出杆轴线 X对称设置, 能可靠的挡住偏压 件, 且设置两个隆起相对设置绕压紧件 424整周的环形件而言, 可减小环形件 424的重量。 止挡装置 440包括嵌在安装件 402上的弹性卡圏 442、 与弹性卡圏 442抵接的环盖 446 , 偏压件 426的另一端抵在环盖 446上。

偏压件 426可以在图 13 和图 16 所示的两个极限位置之间运动, 在图 13 所示的自由状态, 偏压件 426被压缩使导向槽 438的封闭端 439与突起 436抵 接从而使压紧件 424位于靠近输出杆 6的极限位置。在图 16所示的准备夹紧的 极限位置, 压紧件 424克服偏压件 426的作用力沿远离输出杆 6的方向移动到 与环盖 446抵接的位置, 此时压紧件 424位于远离输出杆 6的另一极限位置。

请参见图 12和图 15 ,夹紧装置还包括与压紧件 424相连并驱动压紧件 424 运动的操作部件 448。

操作部件 448与压紧件 424紧配, 从而操作部件 448沿输出杆 6的轴向方 向运动带动压紧件 424沿输出杆 6的轴向方向运动。 具体的, 请参加图 15 , 操 作部件 448 内表面布置有两组筋板 449 , 两组筋板 449分别将压紧件 424上的 一个隆起 441卡紧在其中, 从而使操作部件 448和压紧件 424紧配。

本实施例中, 为使夹紧装置 401 可靠的夹持工作头, 安装件 402、 锁紧件 422、 压紧件 424均由金属制成, 优选为具有良好强度的合金钢制成, 但金属制 成的压紧件 424并不能提供良好的操作界面, 为改善操作界面, 本实施例的操 作部件 448由塑料制成,操作者推动塑料操作部件 448即可带动金属压紧件 424 运动从而压紧或释放工件头, 操作界面友好且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优选的,操作部件 448沿输出杆 6的轴向延伸,一端与压紧件 424 的隆起 441 紧配, 另一端套设在环盖 446外表面上并遮住偏压件 426 , 可保护 偏压件 426并防止灰尘进入夹紧装置 401 内部导致夹紧装置 401 失效。

操作部件 448上还设置有分别让开突起 436和锁紧件 422的第一让开槽 450 和第二让开槽 452 , 如此设置, 装配夹紧装置 401 时, 可以先将操作部件 448 套设在安装件 402上, 再将压紧件 424卡入操作部件 448 中, 最后顺次装入偏 压件 426、 环盖 446及卡圏 442 ; 也可以先将压紧件 424卡入操作部件 448并将 两者一起套设在安装件 402上, 再顺次装入偏压件 426、 环盖 446及卡圏 442 , 从而方便的装配夹紧装置 401。

下面描述夹紧装置 401 的使用操作过程。

图 13至图 15示出了夹紧装置处于自由状态的剖面图,如 13所示,此时, 偏压件 426被压缩使压紧件 424上的导向槽 438的封闭端 439与安装件 402上 突起 436远离输出杆 6的一端抵接, 压紧件 424位于最靠近输出杆 6的位置, 压紧件 424的斜面 432与输出杆 6轴线距离最近的一端抵接锁紧件 422将锁紧 件 422保持在收容槽 409 内, 且如图 14和图 15所示, 锁紧件 422部分伸入收 容部 408中。

准备夹紧工件头时, 请参见图 16 , 克服偏压件 426的作用力, 通过操作部 件 448带动压紧件 424沿远离输出杆 6的方向运动直到压紧件 424与环盖 446 抵接, 斜面 432与输出杆 6轴线 X距离最远的一端对准锁紧件 422 , 此时斜面 432与锁紧件 422不抵接, 锁紧件 422可在收容槽 409和斜面 432之间的空间 内活动。 当然, 压紧件 424沿远离输出杆 6的方向运动松开锁紧件 422过程中, 并不一定需要到达与环盖 446抵接的位置, 适当的让开锁紧件 409让工作头可 插入收容部 408并通过锁紧件 409的位置即可。

此时可插入工作头并将工作头夹紧, 图 17和图 1 8示出了夹紧装置 401 夹 持第一工作头 309的剖面图。 具体的, 将第一工作头 309的第一连接部的片状 主体 3 13对准缺口 415插入第一收容部 410 , 直到一个凸耳 3 14与第一止挡部 417抵接, 第一工作头 309插入到位, 松开操作部件 448 , 偏压件 426 自动推动 压紧件 424沿靠近输出杆 6的方向运动使斜面 432沿输出杆 6的轴向方向运动, 直到斜面 432与输出杆 6轴线 X距离较近的部分与锁紧件 422接触并压紧锁紧 件 422, 锁紧件 422进而将第一工作头压紧在锁紧件 422和第一收容部 410的 朝向锁紧件 422的抵接部 414之间。 锁紧件 422压紧第一工作头 309过程中, 会将远离锁紧件 422的凸耳 314抵入卡孔 413 中, 卡孔 413收容该凸耳 314并 进一步对第一工作头 309定位, 当然, 操作过程中, 操作者亦可在靠近锁紧件 422的凸耳 314与第一止挡部 417抵接后, 朝远离锁紧件 422的方向按压一下 第一工作头 309, 使远离锁紧件 422的凸耳 314先抵入卡孔 413 中, 再松开操 作部件 448使锁紧件 422将第一工作头 309锁紧在第一收容部 410 内。

图 17和图 18示出了夹紧装置 401 夹持具有较大的第一尺寸的第一工作头 309的示意图; 图 19和图 20示出夹紧装置 401 夹持具有较小的第二尺寸的第 一工件头 309的示意图。 比较图 17和图 19, 由于压紧件 424上设置渐变的斜 面 432压紧锁紧件 422 , 该斜面 432的不同位置使锁紧件 422在沿输出杆 6的 径向上的不同位置压紧工件, 因此, 该夹紧装置 401可夹持不同宽度的工作头。 比较图 18和图 20, 由于在与输出杆 6的轴线垂直的平面上, 抵接部的抵接面 的投影为弧线或折线, 因此, 该夹紧装置 401 的第一收容部 401 的抵接部能可 靠的抵住不同厚度的片状工作头。 综上, 本实施例的夹紧装置 401可夹持不同 尺寸的第一工作头, 应用范围广泛。

如图 19、 20所示, 夹紧装置 401 夹持具有较小尺寸的第一工作头 309时, 第一个凸耳 314沿缺口 415插入第一收容部 410与第一止挡部 417后,斜面 432 压紧工作头或手动按压工作头将第二个凸耳 314卡入卡孔 413后, 第一个凸耳 314可能与缺口 415脱离, 卡孔 413靠近输出杆 6并与第一止挡部 417平齐的 一端抵接住第二个凸耳 314, 防止工作头进一步沿朝向输出杆 6的方向移动。

夹紧装置 401处于图 16所示的准备夹紧的状态时, 亦可将第二工作头 310 插入第二收容部 412, 夹紧机构自动将第二工作头 310保持在第二收容部 412 内。 具体的, 夹紧装置 401处于图 16所示的准备夹紧状态后, 请参见图 21和 图 22, 第二工作头 310的第二连接部 316插入第二收容部 412直至第二连接部 316与第二止挡部 419抵接, 第二工作头 310插入到位, 第二连接部 316上的 弧形凹槽 318恰好与收容槽 409对准, 松开操作部件 448, 偏压件 426 自动推 动压紧件 424沿靠近输出杆 6的方向运动使斜面 432沿输出杆 6的轴向方向运 动, 直到斜面 432与输出杆 6轴线 X距离较近的部分与锁紧件 422接触并压紧 锁紧件 422, 锁紧件 422进而将第二工作头 310压紧在锁紧件 422和第二收容 部 412的朝向锁紧件 422的抵接部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夹紧装置处于图 16所示的准备夹紧状态时, 即使 锁紧件 422与收容槽 409脱离, 在夹紧工作头的过程中, 斜面 432沿朝向输出 杆 6的方向移动过程中亦可将锁紧件 422推入收容槽 409 , 因此本实施例的夹 紧装置采用斜面 432压紧锁紧件 422进而压紧工作头的夹紧方式, 对夹紧装置 的装配要求不高, 但工作可靠。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 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的实现方式, 比如第 一工作头不限于常规的曲线锯锯条, 其它具有片状连接部的工作头均可插入第 一收容部并保持在第一收容部内; 第一工作头保持在第一收容部内后不限于由 动力工具驱动往复运动, 如果其工作部适用于由动力工具驱动旋转或其 它运动 加工工件亦可; 同样的, 第二工作头不限于常规的钻头、 批头, 其它能插入第 二收容部并能被保持在第二收容部内的工作头 均可; 第二工作头的工作部适用 于由动力工具驱动往复或其它运动加工工件亦 可。

图 23至图 27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300。

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300的实施例一的动力工具 1 00的区别主要包括: 本 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300上还包括与壳体 2活动连接的支撑件 320 , 以满足不中 工况对工件抵靠的不同需求。

请结合图 23至图 25 , 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300还包括具有支撑面 322的 支撑件 320 , 支撑件 320活动的连接在壳体 2上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 间运动, 在图 24所示的第一位置, 支撑面 322与工件抵靠, 在图 25所示的第 二位置, 支撑面 322不与工件抵靠。 支撑件 320在第一位置时, 支撑面 322位 于工作区域之内; 支撑件 320在第二位置时, 支撑面 322位于工作区域之外, 由此, 支撑件 320活动的连接在壳体 2上从而支撑面 322可选择的位于工作区 域之内或之外。 如前所述, 工作头包括与夹紧装置 40 1重叠的夹持部和与夹持 部连接的工作部, 工作部所在的区域为工作区域。 以垂直于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且与夹紧装置 401远离马达的最远端抵接的平面为界, 工作区域为该平面 远离壳体 2的一侧区域。

具体的,在如图 24所示的第一位置, 支撑面 322位于工作区域之内。此时, 支撑面 322在输出杆 6伸出壳体 2的一侧相对夹紧装置 40 1远离壳体 2 , 可以 抵靠工件。 在图 25所示的第二位置, 支撑面 322位于工作区域之外, 此时, 支 撑面 322在输出杆 6伸出壳体 2的一侧相对夹紧装置 40 1 靠近壳体 2 , 不会对 夹紧在夹紧装置 40 1上的工作头对工件的加工造成任何阻碍。

动力工具 300使用时, 输出杆 6处于第一运动模式时, 支撑件 320可位于 如图 24所示的第一位置。该种情况一般适用于输出 6上连接往复运动切割工 件的锯条, 此时, 动力工具 300用作往复类切割工件切割工件, 支撑面 322位 于工作区域内可一直抵靠工件从而提高锯条的 切割效率和切割稳定性。 输出杆 6处于第二运动模式并且动力工具 300达到特定的加工状态时, 支 撑件 320可位于如图 24所示的第一位置。这种情况一般适用于输出 6上连接 旋转运动对工件进行打孔的钻头, 此时, 动力工具 300用作旋转类工具, 支撑 面 322位于工作区域内在钻头朝向工件进给达到特 定深度时抵靠工件, 可以帮 助操作者确定钻头的钻进深度。

本实施例优选的, 输出杆 6纵长延伸并具有中心线 X-X , 支撑件 320位于 图 24所示的第一位置时, 支撑面 322垂直于中心线 X-X。 如此设置, 不管是在 支撑面 322—直抵靠工件的情况下, 还是在动力工具 300达到特定加工深度时 支撑面 322才抵靠工件的情况下,均可以使支撑面 322与工件最大程度的接触, 方便动力工具 300的使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 支撑件 320位于第一位 置时, 支撑面 322与中心线 X-X成其它夹角, 如 30度、 45度、 60度夹角等亦 可抵靠工件。

输出杆 6处于第二运动模式,支撑件 320可位于如图 25所示的第二位置时。 此时, 支撑面 322位于工作区域之外而安装在夹紧装置 401上的工作头位于支 撑面 322前侧, 支撑件 320不会阻碍工件头对工件的加工。 这种情况一般适用 于输出杆 6上连接旋转运动对工件进行打孔的钻头, 此时, 动力工具 300用作 旋转类工具, 支撑面 322位于工作区域之外而收在壳体 2的范围内, 完全不会 阻碍钻头钻进工件且不会明显增大动力工具 300的体积。

本实施例中, 输出杆 6的两个运动模式的切换由运动变换机构的操 件 52 控制, 而支撑件 320相对壳体 2活动与切换输出杆模式的操作件 52无关。

请结合图 24和图 25 , 支撑件 320直接与壳体 2活动连接, 优选的, 支撑 件 320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 从而支撑件 320在图 24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 25 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本实施例优选的, 壳体 2上设置滑槽, 支撑件 320 上设置导向件, 导向件在壳体 2 内滑动使支撑件 320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

具体的,请结合图 23和图 26 ,壳体 2上设有第一滑槽 323和第二滑槽 324 , 第一滑槽 323和第二滑槽 324相对输出杆 6中心线 X-X对称设置且形状相同。 支撑件 320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滑槽 323、 第二滑槽 324滑动配接的第一导向件 325和第二导向件 326 ,第一导向件 325和第二导向件 326相对输出杆 6中心线 X-X对称设置且形状相同。 第二导向件 326和第二滑槽 324的配接方式与第一 导向件 325和第一滑槽 323的配接方式相同, 下面以第一导向件 325和第一滑 槽 323为例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中, 第一滑槽 323在截面上呈横向设置 "凸" 字形, 第一导向件 325为条件延伸件,包括条形主体 327及从条形主体 327两侧延伸出的翼片 329 , 条形主体 327与 "凸" 字形第一滑槽 323的上半部分配合, 翼片 329与 "凸" 字形第一滑槽 323的下半部分的两端配合, 由此, 第一导向件 325在第一滑槽 323 内稳定可靠的滑动, 从而对支撑件 320的线性移动进行导向。

本实施例中, 壳体 2上设置滑槽, 支撑件 320上设置导向件。 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想到, 亦可在壳体 2上设置导向件、 而在支撑件 320上设置与导向件 滑动配接的滑槽, 同样可以使支撑件 320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 本实施例中, 支撑件 320上设置两个导向件, 对应的, 壳体 2上设置两个导向槽, 可以使支 撑件 320稳定的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 仅设置一个 导向件和一个导向槽配接亦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想到, 导向件采用其它 形式, 例如仅仅设置一个条状主体, 或者用滚珠、 滚子状导向件与滑槽配接, 同样可以使支撑件 320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 本实施例中, 支撑件 320在壳体 2外表面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 可以为操作者提供良好的视觉界面, 本领域技 术人员可以想到, 支撑件 320在壳体 2内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亦不影响使用。

请参见图 24和图 25 , 本实施例中, 支撑件 320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的方 向为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的延伸方向。 由于输出杆 6纵长延伸, 为使结构紧 凑, 壳体 2与输出杆 6同向延伸并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 而让支撑件 320沿输 出杆 6的中心线 X-X延伸方向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 可以充分利用壳体 2的延 伸长度而不需要额外设置具有一定长度的部件 供支撑件 320滑动, 可以使整个 动力工具 300结构紧凑, 体积小巧, 方便握持及使用。 当然, 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想到, 支撑件 320相对壳体 2沿其它方向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亦不影响支 撑件 320的使用效果。

支撑件 320与壳体 2之间设置有位置保持机构,位置保持机构将 撑件 320 相对壳体 2保持在预设位置。

本实施例中,预设位置是指图 24所示的第一位置及图 25所示的第二位置, 即位置保持机构可以将支撑件 320相对壳体 2保持在图 24所示的第一位置,也 可以将支撑件 320相对壳体 2保持在图 25所示的第二位置。

请参见图 26和图 27 , 位置保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 1上的锁定件 330、设 置在支撑件 320上的配接部, 锁定件 330可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 在锁定位置, 锁定件 330与配接部配接, 支撑件 320保持在预设位置; 在释放 位置, 锁定件 330与配接部脱开, 支撑件 320可相对壳体活动。

位置保持机构还包括与锁定件 330抵压的偏压件 328 , 偏压件 328对锁定 件 330施力使锁定件 330具有与朝向配接部运动与配接部配接的趋势 。

本实施例中, 锁定件 330绕输出杆的中心线 X-X转动从而在锁定位置和释 放位置之间运动。 具体的, 锁定件 330 包括锁定件主体 342、 锁定件 330主体 342呈环状与壳体 2 内表面转动配接, 从而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

锁定件 330还包括从锁定件主体 342上沿朝向壳体 2的方向突出的第一锁 定部 338和第二锁定部 340 , 第一锁定部 338和第二锁定部 340相对输出杆中 心线 X-X中心对称设置, 其中第一锁定部 338与第一导向件 325配接锁定第一 导向件 325 , 第二锁定部 340与第二导向件 326配接锁定第二导向件 326 , 从而 第一锁定部 338和第二锁定部 340共同作用将支撑件保持在预设位置, 可以将 支撑件可靠的保持要壳体 2的预设位置上。

配接部为可供锁定件 330部分插入的定位孔。 具体的, 结合图 24至图 27 , 第一导向件 325上设置沿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的延伸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设 置的第一定位孔 333和第二定位孔 335 , 第一锁定部 338插入第一定位孔 333 时, 第一导向件 325保持在第一位置; 第一锁定部 338插入第二定位孔 335时, 第一导向件 325保持在第二位置。 对应的, 第二导向件 326上设置沿输出杆 6 的中心 X-X 的延伸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三定位孔 337 和第四定位孔 339 ,第二锁定部 340插入第三定位孔 337时,第二导向件 326保持在第一位置, 第二锁定部 340插入第四定位孔 339时第二导向件 326保持在第二位置。 第一 定位孔 333和第三定位孔 337相对输出杆 6中心线 X-X中心对称设置, 第一锁 定部 338和第二锁定部 340分别同时与第一定位孔 333和第三定位孔 337配接 或脱开, 第二定位孔 335和第四定位孔 339相对输出杆 6中心线 X-X中心对称 设置, 第一锁定部 338和第二锁定部 340分别同时与第二定位孔 335和第四定 位孔 339配接或脱开。 各定位孔优选设置在支撑件 320的翼片 329上, 由此, 较短的锁定部即可插入定位孔中。

如前所述, 锁定件主体 342与壳体 2 内表面滑动配接, 而支撑件 320在壳 体 2外表面滑动, 为使第一锁定部 338和第二锁定部 340能够与支撑件 320上 的定位孔配接, 请参见图 26和图 27 , 壳体 2上分别设有可供第一锁定部 338 和第二锁定部 340穿出的第一开孔 348和第二开孔 349。

请参见图 26和图 27 , 本实施例中, 偏压件 328为螺旋弹簧, 为方便的安 装螺旋弹簧,壳体 2 内设置有弧形槽 346 ,锁定件主体 342上突出有凸出部 332 , 凸出部 332至少部分伸入弧形槽 346中, 可对凸出部 332及锁定件主体 342的 转动范围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螺旋弹簧收容于弧形槽 346中, 一端与弧形槽 346的一个端部抵接, 另一端与凸出部 332抵接, 布局合理, 结构紧凑。

请参见图 23、 图 26和图 27 , 为方便操作锁定件 330 , 锁定件 330在其主 体 342上设置有操作钮 347 , 壳体 2上设置有弧形的限位槽 353 , 操作钮 347 穿过限位槽 353突出于于壳体 2外表面, 操作钮 347在限位槽 353的范围内转 动可带动第一锁定部 338和第二锁定部 340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 具体的, 操作钮 347与限位槽 353的一个端部抵接时, 第一锁定部 338和第二 锁定部 340位于锁定位置; 操作钮 347与限位槽 353的另一个端部抵接时, 第 一锁定部 338和第二锁定部 340位于释放位置。

下面描述位置保持机构的操作方法。

请结合图 26和图 27 , 锁定件 330在图 26所示的锁定位置时, 偏压件 328 被压缩推动限位部 332与弧形槽 346的端部抵接, 第一锁定部 338穿过第一开 孔 348插入第一定位孔 333或者第二定位孔 335 中将第一导向件 325相对壳体 2保持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 对应的, 第二锁定部 340 穿过第二开孔 349 插入第三定位孔 337或者第四定位孔 339中将第二导向件 326相对壳体 2保持 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将支撑件相对壳体 2保持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

请继续参见图 26和图 27 , 解锁时, 操作者克服偏压件 328 的作用力沿解 锁方向转动操作钮 347从而转动锁定件主体 342 , 锁定件主体 342转动带动第 一锁定部 338和第二锁定部 340转动, 使第一锁定部 338与第一定位孔 333或 者第二定位孔 335脱开, 同时也使第二锁定部 340与第三定位孔 337或者第四 定位孔 339脱开, 达到如图 27所示的解锁位置, 第一导向件 325和第二导向件 326可相对壳体 2滑动, 从而支撑件可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使支撑面改变位置。

本实施例中, 偏压件 328与壳体 2抵接, 而配接部设置在支撑件 320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 偏压件与支撑件抵接, 而配接部设置在壳体上亦不 影响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 配接部为可供锁定部部分插入的定位孔, 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想到, 其它形式的配接部, 如夹爪, 或者仅仅设置与锁定部抵接 的接触面等亦可实现相同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 支撑件 320包括与壳体 2滑动 配接的两个导向件, 相应的, 锁定件 330包括两个锁定部, 两个锁定部分别将 其中一个导向件锁定在壳体 2上, 结构规整, 锁定可靠,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 想到, 仅设置一个导向件及一个锁定部亦可实现相同 的功能。

请继续参见图 23 至图 25 , 支撑件 320还包括设置在支撑面 322两侧的第 一侧部 350和第二侧部 352 ,支撑件 320在图 24所示的第一位置时,支撑面 322、 第一侧部 350、第二侧部 352将输出杆 6的端部围设在其间,具体的,支撑面 322、 第一侧部 350和第二侧部 352将部分输出杆 6及夹紧装置 401 围设在其间, 第 一侧部 350和第二侧部 352上设有开口, 由此, 可以为夹紧装置 401提供一定 程度的保护但又不影响操作者对夹紧装置 401工作状态的观察。 优选的, 第一 侧部 350设置在第一导向件 325和支撑面 322之间, 第二侧部 352设置在第二 导向件 326和支撑面 322之间。 第一侧部 350和第二侧部 352的延伸方向与输 出杆 6中心线 X-X平行且宽度大于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的 宽度。 本领域技 术人员可以想到, 导向件直接延伸至支撑面使导向件的一部分成 为侧部, 或者 侧部上不设置开口等变形均可。

请继续参见图 23 ,动力工具 300还包括与壳体 2相连的手柄 307 ,手柄 307 的延伸方向与壳体 2延伸方向成一定角度。 支撑件 320还包括与支撑面 322相 连的延伸部 356 , 手柄 307远离壳体 2的一端设有插接孔, 延伸部 356弯折且 远离支撑面的末端可插入插接孔中。支撑件 320在第一位置时,部分支撑面 322 和延伸部 356与手柄 307相对形成握持空间 360。 手柄 307上设置有控制马达 的开关 3 ,动力工具 300使用时,操作者的手伸入握持空间 360中并控制开关 3。

请参见图 23至图 25 , 本实施例中, 第一滑槽 323和第二滑槽 324仅在远 离支撑面 322的一端封闭, 在支撑面 322靠近壳体 2的运动方向上, 第一导向 件 325和第二导向件 326分别第一滑槽 323和第二滑槽 324的封闭端部抵接时, 支撑件 320移动至支撑面 322最靠近壳体 2的第二位置, 定位准确; 而第一滑 槽 323和第二滑槽 324在靠近支撑面 322的一端开放,在操作者通过操作钮 347 控制锁定件使之位于释放位置时, 第一导向件 325和第二导向件 326可以分别 在第一滑槽 323和第二滑槽 324沿远离壳体 2的方向滑动并最终与壳体 2上脱 开。 由此, 支撑件 320可作为动力工具的附件, 操作者可以选择使用支撑件 320 或者不使用支撑件 320 , 满足操作者的不同操作习惯。 当然, 亦可在支撑件 320 和动力工具之间设置将支撑件 320始终保持在壳体 2上并限制支撑件 320相对 壳体 2线性移动范围的限位机构, 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300的操作方法。

请结合图 24、 图 26和图 27 , 动力工具 300的支撑件 320相对壳体 2保持 在第一位置, 具体的, 第一锁定部 338穿过第一开孔 348与第一导向件 325上 的第一定位孔 333 配接, 第二锁定部 340穿过第二开孔 349与第二导向件 326 上的第三定位孔 337配接, 支撑件 320可靠的保持在第一位置。 此时, 支撑面 322位于工作区域内, 相对夹紧装置 401远离壳体 2 , 支撑面 322可一直抵靠工 件或者在动力工具 300达到特定的加工深度时抵靠工件。

结合图 25、 图 26和图 27 , 操作者改变支撑件 320位置时, 沿释放锁定件 330的方向转动操作钮 347使锁定件主体 342转动, 锁定件 330主体转动带动 第一锁定部 338和第二锁定部 340转动并分别与第一定位孔 333和第三定位孔 337脱开, 操作者可滑动支撑件 320 , 支撑件 320相对壳体 2滑动的距离超过第 一定位孔 333和第三定位孔 337沿输出杆 6中心线 X-X方向的长度后, 第一定 位孔 333和第三定位孔 337分别与第一锁定部 338和第二锁定部 340错开, 操 作者即可松开操作钮 347 , 第一锁定部 338和第二锁定部 340在偏压件 328作 用下沿锁定方向转动并分别搭在第一导向件 325和第二导向件 326的翼片 329 上, 继续滑动支撑件 320 , 当支撑件 320相对壳体 2滑动至第一锁定部 338与 第一导向件 325的第二定位孔 335对齐时, 第一锁定部 338在偏压件 328的作 用下自动沿锁定方向转动并卡入第二定位孔 335 中,此时同时,第二锁定部 340 与第二导向件 326的第四定位孔 339对齐并在偏压件 328作用下卡入第四定位 孔 339 , 支撑件 320可靠的保持在如图 25所示的第二位置, 此时, 支撑面 322 退出工作区域, 支撑面 322不会对夹紧在夹紧装置 40 1上的工作头对工件的加 工造成任何阻碍。

本实施例中, 将支撑件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三 定位孔只有一 对, 因此, 支撑件的第一位置只有一个,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 亦可设置 两人对以上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 使支撑件具有两个以上的第一位置。

上述描述以支撑件 320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的运动为例,支 撑件 320 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的操作方法与之相 同, 区别仅在于支撑件 320相对 壳体 2线性移动的方向, 在此不再赘述。

图 28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 500。

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500是在第三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300的基础上, 增加 对支撑件 520施力的偏压装置, 该偏压装置优选为弹性件 53 1 , 弹性件 53 1使 支撑面 522具有沿输出杆的中心线 X-X的延伸方向朝远离壳体 2的方向运动的 趋势, 输出杆 6处于输出旋转运动的第二运动模式时, 第一位置是支撑件 520 相对壳体 2运动的预定行程范围内的所有位置, 支撑件 520在第一位置使支撑 面 522始终抵靠工件。

这种情况一般适用于输出杆上连接旋转运动对 工件进行打孔的钻头,此时, 动力工具 500用作旋转类工具, 钻头钻进工件的过程中, 整个支撑件 520逐渐 克服弹性件 53 1作用力使钻头可以不断朝向工件进给, 但支撑面 522在弹性件 53 1 的作用下一直与工件抵靠, 由此, 在钻头钻进工件的过程中, 支撑面 522 一直抵靠工件并引导钻头朝向工件进给, 使动力工具 500工作状态稳定。

本实施例中动力工具 500与实施例三的动力工具 300设置了相同的位置保 持机构, 该位置保持机构在预设位置将支撑件 520保持在壳体 2上, 本实施例 中的预设位置是指第二位置, 以及最靠近第二位置的其中一个第一位置。

图 29至图 3 1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600。

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600与第三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300的主要区别有: 支 撑件 620的具体形状以及在壳体 2上的安装位置、 支撑件 620与壳体 2之间还 设置有限制支撑件 620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范围的限位机构、 位置保持机构的 具体结构。 下面——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 29和图 30 , 本实施例的支撑件 620仅设置一个导向部 625 , 导向 部 625在壳体 2 内与壳体 2滑动配接使支撑件 620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 从而 支撑件 320在图 29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 30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导向部 625设置在壳体 2 内, 对动力工具 600的外观造型影响较小, 可使动力工具 600 的外观更美观。

请参见图 29和图 30 , 支撑件 620与壳体 2之间还设置有限制支撑件 620 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范围的限位机构, 该限位机构使支撑件 620保持在壳体 2 上且支撑件 620相对壳体 2仅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具体的, 限 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件 620上的凸块 672、设置在壳体 2上可供所述凸块 672 在其中滑动的纵长槽 674。 凸块 672设置在导向部 625远离支撑面 622的端部 上, 如图 29所示, 凸块 672与纵长槽 674靠近夹紧装置 401 的端部抵接时, 支 撑件 620位于第一位置; 如图 30所示, 凸块 672与纵长槽 674远离夹紧装置 401 的端部抵接时, 支撑件 620位于第二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 凸 块和纵长槽分别设置在支撑件和壳体的其它位 置亦可, 或者将凸块设置在壳体 上、 纵长槽设置在支撑件上亦可对支撑件相对壳体 的运动进行限位。

请参见图 29至图 3 1 ,本实施例的位置保持机构顺次相互抵接的偏 件 628、 中间件 63 1、 锁定件 630 , 偏压件 628与壳体 2抵接, 支撑件 620上设有可与所 述锁定件 630配接的配接部, 偏压件 628沿第一方向推动中间件 63 1运动, 中 间件 63 1 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推动锁定件 630朝向锁定位置运动。 本 实施例中, 第一方向为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的延伸方向, 锁定件 630则沿垂 直于中心线的第二方向移动从而在锁定位置和 释放位置之间运动。 具体的, 偏 压件 628为螺旋弹簧, 其一端抵接在壳体 2上, 另一端抵接在中间件 63 1上, 为方便弹簧的安装, 中间件 63 1上凸设有可供螺旋弹簧套接的突柱 662。

中间件 63 1上设有在锁定位置抵紧锁定件 630的锁定面 664、与锁定面 664 成角度设置的斜面 666、 与斜面 666连接的接收槽 668 , 斜面 666沿第一方向运 动推动锁定件 630 , 使锁定件 630在第二方向产生位移从而朝向锁定位置运动 , 接收槽 668在释放位置收容锁定件 630。

本实施例中, 锁定件 630为钢球。 配接部为设置在导向部 625上的第一定 位孔 633和第二定位孔 635 , 如图 29所示, 钢球卡入第一定位孔 633时, 支撑 件 620保持在第一位置, 如图 3 1 所示, 钢球卡入第二定位孔 635 时, 支撑件 620保持在第二位置。 动力工具 600上还固设有定位片 670 , 定位片 670上设供 钢球沿第二方向穿过的通孔, 通孔为钢球锁定件 630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 间的运动提供导向。

壳体 2上设置有限位槽 653 ,中间件 63 1上突出有从限位槽 653伸出壳体 2 外表面的操作钮 647 , 操作钮 647在限位槽 653 的范围内移动, 且操作钮 647 与限位槽 653的一个端部抵接时, 中间件 63 1 带动钢球位于锁定位置; 操作钮 647与限位槽 653的另一个端部抵接时, 中间件 63 1 带动钢球位于释放位置。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位置保持机构的操作方法 。

如图 29所示, 位置保持机构将支撑件 620保持在第一位置, 具体的, 支撑 件 620上的凸块 672与纵长槽 674靠近夹紧装置 40 1 的端部抵接, 支撑件 620 位于第一位置; 偏压件 628推动中间件 63 1 与限位槽 653的第一个端部抵接, 中间件 63 1上的锁定面 664将钢球抵入第一定位孔 633 中, 支撑件 620保持在 第一位置。

调整支撑件 620相对壳体 2的位置时, 操作者通过操作钮 647沿输出杆 6 的中心线 X-X的延伸方向克服偏压件 628的作用推动中间件 63 1 ,使中间件 63 1 与限位槽 653的另一个端部抵接, 在此过程中, 中间件 63 1上的锁定面 664与 钢球脱开, 钢球从定位片 670上的通孔穿过并沿斜面 666滑动, 最终落入接收 槽 668中, 钢球与第一定位孔 633完全脱开处于释放位置, 此时, 操作者可以 自由移动支撑件 620使支撑件 620移动图 30所示的第二位置,支撑件 620上的 凸块 672与纵长槽 674远离夹紧装置 40 1 的端部抵接。

支撑件 620达到图 30所示的第二位置后, 操作者松开操作钮 647 , 偏压件 628 的弹力推动中间件 63 1 回到与限位槽 653 的第一个端部抵接的位置, 在此 过程中, 中间件 63 1上的斜面 666推动钢球沿垂直于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的 方向移动, 钢球穿过定位片 670上的通孔与第二定位孔 635 配接, 中间件 63 1 上的锁定面 664抵紧钢球使钢球保持在第二定位孔 635 中, 支撑件 620保持图 3 1所示的在第二位置。

上述描述以支撑件 620 从第一位置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并锁定的过程 为 例, 支撑件 62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并锁定的操作与 之相同, 区别仅在 于支撑件 620的运动方向, 在此不再赘述。

图 32至图 35示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700。

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700与实施例三的动力工具 300的区别主要包括: 支 撑件与手柄的关系, 位置保持机构中锁定件的运动方向。 下面——详细描述。

请结合图 32和图 33 ,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700还包括活动的连接在壳体 2 上的手柄 707 , 优选的, 手柄 707与壳体 2直接活动连接, 支撑件 720与手柄 707连动, 从而支撑件 720 间接的与壳体 2活动连接。 由此, 支撑件 720在如 图 32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如图 33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 手柄 707相对壳 体 2的位置同时改变, 可以在支撑件 720位于不同位置时, 为动力工具 700提 供更优的握持体验, 提高操作舒适性。 本实施例优选的, 手柄 707与支撑件 720 一体设置, 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 方便动力工具 700的安装。

请参见图 32 , 马达 M设置在壳体 2 中, 手柄 707 中设有与开关 3相连的 控制板 766 , 为保证手柄 707相对壳体 2移动后, 手柄 707 中的控制板 766与 壳体 2 中的马达 M保持连接, 控制板 766和马达 M通过导线 768 电连接。 为 使导线 768顺利的连接控制板 766和马达 M , 壳体 2和手柄 707相互对接的区 域中设置有通孔 770 , 导线 768穿过通孔 770与马达 M和控制板 766连接。

壳体 2中的马达 M和手柄 707中的控制板 766通过导线 768连接,结构筒 单成本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 壳体 2和手柄 707之间设置导电的轨道 和触点, 在支撑件 720带动手柄 707移动到预定位置时, 触点与轨道的特定位 置电接触,从而保证壳体 2中的马达 M和手柄 707中的控制板 766电连接亦可。

请参见图 34和图 35 , 本实施例中, 支撑件 720在壳体 2外表面滑动从而 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动力工具 700还包括将支撑件 720相对壳体 2保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保持 构。

位置保持机构包括相互抵接的偏压件 728和锁定件 730 , 偏压件 728与支 撑件 720抵接, 壳体 2上设有可与锁定件 730配接的配接部, 锁定件 730可在 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 如图 34所示, 在锁定位置, 锁定件 730在偏压 件 728的作用下与配接部配接, 支撑件 720保持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 如 图 35所示, 在释放位置, 锁定件 730克服偏压件 728的作用与配接部脱开, 支 撑件 720可相对壳体 2活动。

具体的, 支撑件 720在壳体 2外表面滑动, 壳体 2上与支撑件 720配接的 部分设置有横向孔 772 , 锁定件 730 包括主体 742 , 主体 742穿设在横向孔 772 上, 其一端与偏压件 728抵接, 另一端凸出于壳体 2及支撑件 720外用作操作 钮 747 , 锁定件 730在其主体 742的大致中间位置突出有锁定部 738。

配接部为可供锁定部 738部分插入的定位孔。 具体的, 壳体 2上沿输出杆 的中心线 X-X的延伸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第一定位 孔 733和第二定位孔 735 , 锁定部 738插入第一定位孔 733时, 支撑件 720保持在第一位置; 锁定部 738插入第二定位孔 735 时, 支撑件 720保持在第二位置。 本实施例中, 锁定 部 738收容于壳体 2 内, 相应的, 第一定位孔 733和第二定位孔 735设置在壳 体 2 内表面。

本实施例中, 锁定件 730的主体 742呈条状, 锁定件 730沿其主体 742延 伸方向线性移动从而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 间运动。 优选的, 锁定件 730沿 垂直于输出杆中心线 X-X的方向移动从而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 运动。

下面描述位置保持机构的操作方法。

请继续参见图 34和图 35 , 锁定件 730位于图 34所示的锁定位置时, 偏压 件 728被压缩推动锁定部 738插入第一定位孔 733或者第二定位孔 735 , 支撑 件 720相对壳体 2保持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

请继续参见图 34和图 35 , 解锁时, 操作者克服偏压件 728 的作用力沿解 锁方向推动操作钮 747线性移动使锁定部 738与第一定位孔 733或者第二定位 孔 735脱开, 到达如图 35所示的解锁位置, 支撑件 720可相对壳体 2滑动, 从 而支撑件 720可相对壳体 2线性移动使支撑面 722改变位置。

图 36至图 39示出了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800。

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800与实施例三的动力工具 300的主要区别包括: 支 撑件与壳体活动连接的方式, 位置保持机构的具体结构, 下面——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 36和图 37 , 本实施例中, 支撑件 820相对壳体 2转动的同时线 性移动, 从而在图 36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 37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具体 的, 壳体 2上设置有沿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的方向延伸的螺旋凸轮槽 876、 支撑件 820上设置有与凸轮槽 876配接的推进件 878 ,推进件 878与凸轮槽 876 配接使支撑件 820相对壳体 2转动的同时线性移动。 优选的, 支撑件 820相对 壳体 2转动的同时线性移动的方向为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的延伸方向。

螺旋凸轮槽 876设置在壳体 2上、 推进件 878设置在支撑件 820上, 可以 减小支撑件 820的体积, 亦可将螺旋凸轮槽设置在支撑件上、 推进件设置在壳 体上亦可实现同样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 支撑件 820相对壳体 2转动的同时线 性移动的方向为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的延伸方向,使动力工具 800结构紧凑, 支撑件 820相对壳体 2转动的同时线性移动的方向亦可为其它方向

支撑件 820 包括第一作用部 880和第二作用部 882 , 推进件 878设置在第 一作用部 880上使第一作用部 880可相对壳体 2转动的同时线性移动, 第二作 用部 882与第一作用部 880通过枢轴 892枢转连接, 枢轴 892的轴线垂直于输 出杆 6的中心线 X-X , 支撑面 822设置在第二作用部 882上。

第二作用部 88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杆 884、 第二杆 886和第三杆 888、 第 一杆 884的延伸方向与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方向平行, 第二杆 886垂直于第 一杆 884 , 第三杆 888与第二杆 886成钝角设置, 第一杆 884与第一作用部 880 通过枢轴 892连接, 支撑面 822设置在第二杆 886上, 第三杆 888用作延伸部 在支撑件 820位于图 36所示的第一位置时,与手柄 807相对形成握持空间 860。 本实施例中, 第一杆 884、 第二杆 886、 第三杆 888 固定连接, 且第二杆 886 垂直于第一杆 884 ,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 第二杆 886与第一杆 884成其 它角度固定连接, 或者第二杆 886与第一杆 884枢轴连接, 从而使支撑面 822 相对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的成一定角度亦可抵靠工件。

本实施例的位置保持机构包括将支撑件 820在第一位置保持在壳体 2上的 第一保持装置、 将支撑件 820在第二位置保持在壳体 2上的第二保持装置, 第 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的结构不同。

具体的,请参见图 36 ,第一保持装置包括设置在手柄 807上的弹性压板 890 , 压板 890压紧支撑件 820使支撑件 820相对壳体 2 固定,具体的,弹性压板 890 压紧第三杆 888远离第二杆 886的末端, 将支撑件 820保持在手柄 807上, 而 手柄 807与壳体 2 固定, 则支撑件 820相对壳体 2 固定。 结构筒单。

请参见图 38和图 39 , 第二保持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 2上的弹性凸起 894 , 设置在支撑件 820上凹坑 896 , 弹性凸起 894卡入凹坑 896中, 支撑件 820相 对壳体 2保持在第二位置。结合图 37 ,本实施例中, 凹坑 896设置在支撑件 820 的第三杆 888的大致中部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 凹坑 896设置在支 撑件 820的其它位置亦可。 本实施例中, 弹性凸起 894设置在壳体 2上, 凹坑 896设置在支撑件 820上, 亦可将弹性凸起设置在支撑件上, 而将凹坑设置在 壳体上。 本实施例中, 弹性凸起 894和凹坑 896的数目各为两个, 两个凹坑 896 相对输出杆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设置其它数目 的相配合的弹性凸起和凹坑亦可。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800的操作方法。

如图 36所示, 动力工具 800的支撑件 820位于第一位置, 第二杆 886垂直 于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 , 支撑面 822位于工作区域且垂直于输出杆 6的中心 线 X-X , 第三杆 888远离第二杆 886的末端被弹性压板 890压紧, 支撑件 820 保持在第一位置。

改变支撑件 820的位置时, 克服弹性压板 890的弹性使第三杆 888与弹性 压板 890脱离, 绕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的方向转动第二作用部 882 , 由于第 二作用部 882绕第一作用部 880转动的枢轴 892垂直于中心线 X-X , 因此绕输 出杆 6的中心线 X-X方向转动第二作用部 882时, 第二作用部 882与第一作用 部 880无相对运动, 从而第二作用部 882绕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转动将带动 第一作用部 880绕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转动, 第一作用部 880转动时, 设置 在第一作用部 880上的推进件 878在壳体 2上的螺旋凸轮槽 876 内运动, 整个 支撑件 820相对壳体 2转动的同时线性移动, 逐渐达到图 37所示的第二位置。 在此过程中, 支撑面 822相对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转动的同时线性移动, 但 始终垂直于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

由于第三杆 888与第二杆 886成钝角设置, 在图 37所示的第二位置时, 第 三杆 888翘起远离壳体 2 , 使整个动力工具 800 占用的空间较大, 不利于动力 工具 800的使用, 此时, 可使第二作用部 882绕枢轴 892相对第一作用部 880 枢转, 逐渐达到图 38 所示的另一第二位置, 此时, 第三杆 888 上靠近壳体 2 且通过弹性凸起 894和凹坑 896的配合保持在壳体 2上, 可减小整个动力工具 800 占用的空间。

上述描述以支撑件 820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变化为例 , 支撑 件 820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变化与之 相反, 不再赘述。

图 40至图 44示出了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900。

本实施例的动力工具 900与实施例三的动力工具 300的主要区别包括: 支 撑件与壳体活动连接的方式, 支撑件的具体结构, 位置保持机构的具体结构, 下面——详细描述。

结合图 40至图 43 , 本实施例中, 支撑件 920相对壳体 2转动从而在图 40 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 43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优选的, 支撑件 920相对壳体 2万向转动。 具体的, 壳体 2上设有转接部 998 ,支撑件 920绕第一轴线 999相对转接部 998转动使支撑件 920绕第一轴线 999相对壳体 2转动, 第一轴线 999垂直于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 转接部 998 绕第二轴线 997相对壳体 2转动, 第二轴线 997垂直于第一轴线 999 , 且第二 轴线 997和第一轴线 999相交。 本实施例中, 手柄 907与壳体 2—体设置, 转 接部 998设置在手柄 907远离壳体 2的一端, 转接部 998相对手柄 907绕第二 轴线 997转动, 则转接部 998相对壳体 2绕第二轴线 997转动。

参见图 40和图 43 , 支撑件 920还包括设置在支撑面 922 两侧的第一侧部 950和第二侧部 952 , 第一侧部 950、 第二侧部 952与支撑面 922间形成收容空 间,支撑件 920在图 40所示的第一位置时,输出杆 6的端部位于所述收容空间; 动力工具 900还包括插接在手柄 907远离壳体 2的一端上的电池包 995 , 支撑 件 920在图 43所示的第二位置时, 电池包 995位于所述收容空间。 由此, 支撑 件 920位于第一位置时, 可将安装在输出杆 6端部上的夹紧装置 401收容在其 内, 保护夹紧装置 401 , 而支撑件 920位于第二位置时, 第一侧部 950和第二 侧部 952卡接在电池包 995上, 结构布局合理, 造型美观。 本实施例中, 第一 侧部 950和第二侧部 952形状相同且相对输出杆 6的中心线 X-X对称设置, 且 第一侧部 950和第二侧部 952上有开口, 结构合理美观。

支撑面 922和转接部 998之间设置有延伸部 956 , 延伸部 956的延伸方向 与支撑面 922成钝角设置, 支撑件 920在第一位置时, 延伸部 956和部分支撑 面 922与手柄 907相对形成握持空间 960。

请参见图 40、 图 41、 图 43和图 44 , 本实施例的位置保持机构包括设置在 支撑件 920上的一对凹坑 996、 分别设置在壳体 2和手柄 907远离彼此的一端 上的两对弹性凸起 994 , 支撑件 920在图 40所示的第一位置时, 凹坑 996与壳 体 2远离手柄 907—端上的弹性凸起 994卡接, 支撑件 920保持在第一位置, 支撑件 920在图 43所示的第二位置时,凹坑 996与手柄 907远离壳体 2的一端 上的弹性凸起 994卡接, 支撑件 920保持在第二位置。 本实施例中, 一对凹坑 996设置在支撑件 920上, 两对凸起分别设置在壳体 2和手柄 907上, 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想到, 亦可在支撑件 920上设置一对弹性凸起, 而在壳体 2和手 柄 907上分别设置可与弹性凸起配合的凹坑;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 920上的凹坑 996的数目是一对, 分别设置在第一侧部 950和第二侧部 952上, 相对输出杆 6 的中心线 X-X对称设置, 设置其它数目的凹坑和弹性凸起亦可。

下面描述动力工具 900的操作方法。

如图 40所示, 此时, 动力工具 900 的支撑件 920位于第一位置, 支撑面 922位于工作区域内可抵靠工件, 支撑件 920上的凹坑 996卡接在壳体 2远离 手柄 907—端的弹性凸起 994上, 支撑件 920保持在第一位置。

变换支撑件 920位置时, 克服凹坑 996和弹性凸起 994之间的摩擦力, 使 支撑件 920绕第一轴线 999相对转接部 998转动,逐渐转到图 41所示的中间位 置, 此时, 第一侧部 950和第二侧部 952与输出杆 6错开, 随后使支撑件 920 带动转接部 998—起绕第二轴线 997相对壳体 2转动,到达图 42所示的另一中 间位置, 此时, 支撑面 922相对延伸部 956远离输出杆 6 , 再使支撑件 920绕 第一轴线 999相对壳体 2转动, 到达图 43所示的第二位置, 第一侧部 950和第 二侧部 952卡接在电池包 995上, 同时, 支撑件 920上的凹坑 996卡接在手柄 907远离壳体 2—端的弹性凸起 994上, 支撑件 920保持在第二位置。

上述描述以支撑件 920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变化为例 , 支撑 件 920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变化与之 相反, 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 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的实现方式, 但只要 其采用的技术精髓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 或者任何基于本发明做出的变化和 替换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