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METHOD FOR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OF ALUMINUM CHLORIDE-CARBON BATTERY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20/155565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method for a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of an aluminum chloride-carbon battery.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1) placing carbon fiber cloth in ethanol for ultrasonic cleaning, placing the carbon fiber cloth in water for ultrasonic cleaning, and performing drying in a vacuum condition at a temperature of 80-150°C; (2) dispersing a carbon raw material into an organic solvent, smashing the carbon raw material by means of ultrasonic treatment or high shear stirring, and preparing a suspension liquid; and (3) soaking pre-treated carbon fiber cloth in the suspension liquid, or dripping or spraying the suspension liquid to the surface of the pre-treated carbon fiber cloth, and taking out the carbon fiber cloth and placing same in the vacuum condition for drying at a temperature of 80-200°C. The use method comprises: using the prepared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of the aluminum chloride-carbon battery as a positive electrode, and assembling the positive electrode, a negative electrode, a diaphragm, and an electrolyte into the aluminum chloride-carbon battery. According to the method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 preparation process is simple, costs are low, product performance is stable, and mass production can be carried out.

Inventors:
GAO BINGLIANG (CN)
LIU CHENGYUAN (CN)
LI QIMING (CN)
LIU ZHIWEI (CN)
NIU HONGKUN (CN)
WANG ZHAOWEN (CN)
HU XIANWEI (CN)
SHI ZHONGN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095554
Publication Date:
August 06, 2020
Filing Date:
July 11, 2019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UNIV NORTHEASTER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1M4/36
Foreign References:
CN108615933A2018-10-02
CN108899482A2018-11-27
CN109786720A2019-05-21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YANG DONGDA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O.,LTD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氯化铝 -碳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以下 步骤进行:

( 1) 将碳纤维布置于乙醇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30~60min, 然后置于去 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30~60min, 在取出后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8 0~150°C干燥 12~24h, 获得预处理碳纤维布;

(2) 将碳原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 通过超声波处理或高剪切搅拌对 有机溶剂中的碳原料进行粉碎并制成悬浊液; 所述的碳原料为天然石 墨、 多孔活性炭、 高取向石墨或石墨化膨胀石墨, 纯度 99.5~99.9% ;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N-甲基吡咯烷酮、 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 基乙酰胺或二甲基亚砜; 碳原料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 ( 1~10) : 100

(3) 将预处理碳纤维布浸泡在悬浊液中, 然后取出; 或者将悬浊液 滴加到预处理碳纤维布表面; 或者将悬浊液喷涂在预处理碳纤维布表 面; 再将表面覆盖有悬浊液的碳纤维布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80~200°C 干燥 12~24h, 制成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

[权利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 特征在于步骤 (2) 中, 超声波处理的时间为 0.5~12 h。

[权利要求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 特征在于步骤 (2) 中, 高剪切搅拌的搅拌速率为 1000~2000rpm, 时 间 0.5~6h。

[权利要求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中, 碳纤维布表面的 碳材料的密度为 0.5~10 mg/cm 2

[权利要求 5] 一种用于氯化铝 -碳电池的正极材料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权 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作为正极, 采用铝箔作为负极, 采用玻璃纤维滤纸作为隔膜, 将正极、 负极、 隔 膜和电解质组装成氯化铝-碳电池。 [权利要求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的使用方法,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铝-碳电池还包括集流体和软包外壳; 所述的集 流体为碳纤维布、 金属钼、 金属钨或附着有氮化钛涂层的金属箔, 其 中金属箔的材质选用金属镍、 不锈钢、 金属铜、 金属铝或金属钛。

[权利要求 7]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的使用方法,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质为氯化铝 -1-乙基 -3 -甲基氯化咪唑、 氯化铝 -1- 丁基 -3 -甲基氯化咪唑、 氯化铝-三乙胺盐酸盐、 氯化铝-尿素、 氯化铝 -乙酰胺、 氯化铝-丙酰胺或氯化铝-丁酰胺; 电解质中八1(:1 3的摩尔百 分比为 52~67%。

[权利要求 8]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的使用方法,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质中添加有添加剂, 添加剂占电解质总摩尔数的

1-10% , 添加剂为 LiCl、 LiBr、 NaCl、 NaBr、 EC、 THF或 DCE。

Description:
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 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铝电池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 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锂离子电池因其自放电小、 质量比容量高等优点已经获得实际应用, 并且实现 工业化生产; 但是, 锂元素的自然丰度低, 空气中易燃、 易形成枝晶等缺陷限 制了它进一步商业化应用; 铝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为金属铝或合金, 铝元素在 自然界储量丰富, 且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其质量比容量密度可达到 2980mAh/g, 体积比容量密度可达 8040mAh/cm 3

[0003] 铝离子电池到目前为止还未商品化, 基本上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CN2015109 02386.X公开了使用改进的 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稀, 然后用水合肼还原剂制 备石墨烯正极材料; CN201610390212.4公开了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泡 金属 上沉积多层石墨烯, 制备多孔三维石墨烯正极材料; CN201610845761.6公开了 将氧化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无机盐混合液用静 电纺丝设备制备氧化石墨烯布和 还原石墨烯布正极材料; CN201610281036.0公开了将有机碳源和石墨材料加 溶剂中进行高压溶剂热反应和高温碳化制备正 极活性物质, 然后采用涂敷法制 备正极材料; CN201711173282.5公开了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泡 石墨粉体与 聚偏氟乙烯分散在设定溶剂中, 得到泡沫石墨浆料、 将泡沫石墨浆料涂覆在基 板上, 干燥处理后, 在基板上形成泡沫石墨碳层、 以及将涂覆有泡沫石墨碳层 的基板浸泡在第一设定溶液中, 待基板溶解后, 对泡沫石墨碳层进行后处理得 到泡沫石墨片正极材料; CN201710641041.2公开了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氧化 墨烯泡沫, 然后化学还原得到石墨烯泡沫, 高温热处理进行热还原得到超高导 石墨烯泡沫正极材料; CN201710685318.1公开了将膨胀石墨经过 2000~3000°C高 温处理后在 1.5~35MPa的压力下压制成膜作为铝离子电池正极 。

[0004] 目前, 具有高性能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集中在 hummers法、 化学气相沉 积法、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氧化石墨烯布或还原后石墨 烯布; 这些制备方法工艺 复杂、 成本较高、 设备要求高, 阻碍了其商品化的发展。

发明概述

技术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氯化铝-碳电 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使用 方法, 将粉碎处理后的具有石墨结构的碳材料吸附在 碳纤维布上, 将其作为铝 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的同时, 提高铝电池性能。

[0006] 本发明的用于氯化铝 -碳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

[0007] 1、 将碳纤维布置于乙醇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30~60min, 然后置于去离子水中进 行超声波清洗 30~60min, 在取出后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80~150°C干燥 12~24h, 获得预处理碳纤维布;

[0008] 2、 将碳原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 通过超声波处理或高剪切搅拌对有机溶剂中 的碳原料进行粉碎并制成悬浊液; 所述的碳原料为天然石墨、 多孔活性炭、 高 取向石墨或石墨化膨胀石墨, 纯度 99.5~99.9% ;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N- 甲基吡咯烷酮、 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基亚砜; 碳原料与有机溶 剂的质量比为 ( 1~10) : 100;

[0009] 3、 将预处理碳纤维布浸泡在悬浊液中, 然后取出; 或者将悬浊液滴加到预处 理碳纤维布表面; 或者将悬浊液喷涂在预处理碳纤维布表面; 再将表面覆盖有 悬浊液的碳纤维布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80~200°C干燥 12~24h, 制成用于氯化铝- 碳电池的正极材料。

[0010] 上述的步骤 2中, 超声波处理的时间为 0.5~12 h。

[0011] 上述的步骤 2中, 高剪切搅拌的搅拌速率为 1000~2000rpm, 时间 0.5~6h。

[0012] 上述的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中, 碳纤维布表面的碳材料的密度为 0.5~ 10 mg/cm 2

[0013] 本发明的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的使 方法为:

[0014] 采用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作为正极 采用铝箔作为负极, 采用玻璃 纤维滤纸作为隔膜, 将正极、 负极、 隔膜和电解质组装成氯化铝-碳电池。

[0015] 上述的氯化铝-碳电池还包括集流体和软包外 ; 所述的集流体为碳纤维布、 金属钼、 金属钨或附着有氮化钛涂层的金属箔, 其中金属箔的材质选用金属镍 、 不锈钢、 金属铜、 金属招或金属钦。

[0016] 上述的电解质为氯化招 -1-乙基 -3 -甲基氯化咪卩坐、 氯化铝 -1-丁基 -3 -甲基氯化咪 唑、 氯化铝-三乙胺盐酸盐、 氯化铝-尿素、 氯化铝-乙酰胺、 氯化铝 -丙酰胺或氯 化铝-丁酰胺; 电解质中 A1C1 3 的摩尔百分比为 52~67%。

[0017] 上述的电解质中添加有添加剂, 添加剂占电解质总摩尔数的 添加剂为

LiCl、 LiBr、 NaCl、 NaBr、 EC (碳酸乙烯酯) 、 THF (四氢呋喃) 或 DCE (1,

2 -二氯乙烷) 。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与有益效果在于:

[0019] 1、 制备过程简单可控, 通过控制碳材料原料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 处理时间 可获得不同浓度的活性物质悬浮液; 通过控制滴加或喷涂的次数可以获得不同 负载量的正极材料;

[0020] 2、 正极材料为无粘结正极材料, 避免了电解液与粘结剂发生反应从而破坏电 极结构, 并且碳纤维布基底的三维多孔网状结构为离子 的快速迁移提供了通道

[0021] 3、 将该正极材料作为正极组装的氯化铝-碳电池 平均工作电压为 1.5~2.0V, 放电质量比容量 100~350mAh/g, 质量比能量密度 200~650Wh/kg ;

[0022] 4、 制备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 产物性能稳定, 可大规模生产。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23]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 1中碳原料粉碎后的拉曼光谱图;

[0024]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 1中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场发射扫 电子显微 图;

[0025]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 1中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在扫描速率 0.2mV/s条件 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图;

[0026]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 1中用于氯化铝 -碳电池的正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 100mA/g条 件下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中, ■为充电, 馨为放电。

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27]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超声波处理时的超声波功 率为 100~600W。

[0028] 本发明步骤 1和 3中的真空条件为 S200Pa

[0029]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碳纤维布为市购产品。

[0030]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碳纤维布的 12.5mg/cm 2 , 厚度为 0.036cm; 使用前将碳 纤维布裁剪成 (10~15) mmx (10~15) mm方形或直径 10~ 18mm圆形。

[0031]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碳原料均为市购产品, 纯度 99.5~99.9%。

[0032] 本发明实施例中配制电解质采用纯度>99%的无 水 A1C1 3 , 直接放置于氩气气氛 的手套箱中保存备用。

[0033]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 LiCl、 LiBr、 NaCl、 NaBr、 EC (碳酸乙烯酯) 、 THF ( 四氢呋喃) 、 DCE (1, 2 -二氯乙烷) 为市购分析纯试剂, 使用前真空干燥并放置 于氩气气氛的手套箱中保存备用。

[0034]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 EMIC、 乙酰胺、 尿素、 丙酰胺、 丁酰胺均为市购试剂 , 使用前真空干燥并放置于氩气气氛的手套箱中 保存备用。

[0035]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真空干燥的条件为: 60~120°C干燥 12~24h, 真空度<50Pa。

[0036]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手套箱内水和氧含量均 小于 O.lppm。

[0037]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碳布、 金属钼、 金属钨和附着有氮化钛涂层的金属箔为 市购产品, 使用前除去表面杂质。 纯度为 299.9%, 碳化钛涂层的制备方法如文 献所述(Adv. Sci. 2018, 5, 1700712: 地球丰富的元素制备柔性集流体用于氯化铝 _ 石墨电池)。

[0038]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氯化铝-碳电池在电流密度 100~1000mA/g条件下,放电质量 比容量为 110~300mAh/g。

[0039] 实施例 1

[0040] 将碳纤维布置于乙醇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30min, 然后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 波清洗 30min, 在取出后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80°C干燥 24h, 获得预处理碳纤维 布;

[0041] 将碳原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 通过超声波处理对有机溶剂中的碳原料进行粉 碎 并制成悬浊液; 碳原料为天然石墨; 有机溶剂为 N-甲基吡咯烷酮; 碳原料与有 机溶剂的质量比为 1: 100; 获得的碳原料的拉曼光谱如图 1所示; 其中超声波处理 的时间为 0.5h;

[0042] 将悬浊液喷涂在预处理碳纤维布表面; 再将表面覆盖有悬浊液的碳纤维布置于 真空条件下, 在 80°C干燥 24h, 制成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 场发射扫描 电子显微图如图 2所示; 上述的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中, 碳纤维布表面 的碳材料的密度为 0.5 mg/cm 2 ; 采用海辰华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测试, 扫 描速率为 0.2mV/s, 循环伏安曲线图如图 3所示;

[0043] 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的使用方法为

[0044] 采用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作为正极 采用铝箔作为负极, 采用玻璃 纤维滤纸作为隔膜, 将正极、 负极、 隔膜和电解质组装成氯化铝-碳电池; 氯化 铝-碳电池还包括集流体和软包外壳; 集流体为碳纤维布; 电解质为氯化铝 -1-乙 基 -3 -甲基氯化咪唑; 电解质中八1(:1 3 的摩尔百分比为 67% ;

[0045] 采用深圳新威尔电池测试系统进行恒电流充放 电测试, 氯化铝-碳电池在电流 密度为 100mA/g条件下的充放电曲线如图 4所示; 充放电截止电压为 0.01~2.45V , 电池的放电质量比容量 260mAh/g。

[0046] 实施例 2

[0047]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048] ( 1) 将碳纤维布置于乙醇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35min, 然后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 超声波清洗 40min, 在取出后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90°C干燥 22h;

[0049] (2) 将碳原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 通过高剪切搅拌对有机溶剂中的碳原料进 行粉碎并制成悬浊液; 碳原料为多孔活性炭; 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碳原料与 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 2: 100; 高剪切搅拌的搅拌速率为 lOOOrpm, 时间 OJh;

[0050] (3) 将预处理碳纤维布浸泡在悬浊液中, 然后取出; 将表面覆盖有悬浊液的 碳纤维布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100°C干燥 20h; 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中 , 碳纤维布表面的碳材料的密度为 lmg/cm 2 ;

[0051]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052] ( 1) 采用的集流体为金属钼;

[0053] (2) 采用的电解质为氯化铝 -1-丁基 -3 -甲基氯化咪唑; 电解质中 A1C1 3 的摩尔 百分比为 66% ;

[0054] (3) 电解质中添加有添加剂, 添加剂占电解质总摩尔数的 添加剂为 L iCl;

[0055] (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的电流密度为 200mA/g, 电池的放电质量比容量 200m

Ah/g o

[0056] 实施例 3

[0057]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058] ( 1) 将碳纤维布置于乙醇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40min, 然后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 超声波清洗 35min, 在取出后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100°C干燥 20h;

[0059] (2) 碳原料为高取向石墨; 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碳原料与有机溶剂的 质量比为 3: 100; 超声波处理的时间为 2h;

[0060] (3) 将悬浊液滴加到预处理碳纤维布表面; 将表面覆盖有悬浊液的碳纤维布 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120°C干燥 18h; 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中, 碳纤维 布表面的碳材料的密度为 3mg/cm 2 ;

[0061]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062] ( 1) 采用的集流体为金属钨;

[0063] (2) 采用的电解质为氯化铝-三乙胺盐酸盐; 电解质中 A1C1 3

的摩尔百分比为 64% ;

[0064] (3) 电解质中添加有添加剂, 添加剂占电解质总摩尔数的 添加剂为 L iBr;

[0065] (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的电流密度为 200mA/g, 电池的放电质量比容量 180m

Ah/g o

[0066] 实施例 4

[0067]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068] ( 1) 将碳纤维布置于乙醇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45min, 然后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 超声波清洗 35min, 在取出后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110°C干燥 18h;

[0069] (2) 将碳原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 通过高剪切搅拌对有机溶剂中的碳原料进 行粉碎并制成悬浊液; 碳原料为石墨化膨胀石墨; 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 碳原料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 4: 100; 高剪切搅拌的搅拌速率为 1500rpm, 时间 lh

[0070] (3) 将预处理碳纤维布浸泡在悬浊液中, 然后取出; 将表面覆盖有悬浊液的 碳纤维布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140°C干燥 16h; 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中 , 碳纤维布表面的碳材料的密度为 4mg/cm 2 ;

[0071]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072] ( 1) 采用的集流体为附着有氮化钛涂层的金属箔, 其中金属箔的材质选用金 属镍;

[0073] (2) 采用的电解质为氯化铝-尿素; 电解质中 A1C1 3 的摩尔百分比为 62%;

[0074] (3) 电解质中添加有添加剂, 添加剂占电解质总摩尔数的 添加剂为 N aCl;

[0075] (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的电流密度为 100mA/g, 电池的放电质量比容量 120m

Ah/g o

[0076] 实施例 5

[0077]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078] ( 1) 将碳纤维布置于乙醇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50min, 然后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 超声波清洗 60min, 在取出后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120°C干燥 16h;

[0079] (2) 碳原料为多孔活性炭; 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 碳原料与有机溶剂的质 量比为 6: 100; 超声波处理的时间为%;

[0080] (3) 将悬浊液滴加到预处理碳纤维布表面; 将表面覆盖有悬浊液的碳纤维布 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150°C干燥 15h; 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中, 碳纤维 布表面的碳材料的密度为 5mg/cm 2 ;

[0081]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082] ( 1) 采用的集流体为附着有氮化钛涂层的金属箔, 其中金属箔的材质选用锈 钢;

[0083] (2) 釆用的电解质为氯化铝-乙酰胺; 电解质中 A1C1 3 的摩尔百分比为 60%;

[0084] (3) 电解质中添加有添加剂, 添加剂占电解质总摩尔数的 1〜 10%, 添加剂为 N aBr;

[0085] (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的电流密度为 150mA/g, 电池的放电质量比容量 150m

Ah/g o

[0086] 实施例 6

[0087]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088] ( 1) 将碳纤维布置于乙醇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55min, 然后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 超声波清洗 50min, 在取出后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130°C干燥 15h;

[0089] (2) 将碳原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 通过高剪切搅拌对有机溶剂中的碳原料进 行粉碎并制成悬浊液; 碳原料为高取向石墨; 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 碳原 料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 8: 100; 高剪切搅拌的搅拌速率为 1800rpm, 时间 4h;

[0090] (3) 将表面覆盖有悬浊液的碳纤维布置于真空条件 下, 在 160°C干燥 14h; 用 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中, 碳纤维布表面的碳材料的密度为 6mg/cm 2 ;

[0091]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092] ( 1) 采用的集流体为附着有氮化钛涂层的金属箔, 其中金属箔的材质选用金 属铜;

[0093] (2) 采用的电解质为氯化铝-丙酰胺; 电解质中 A1C1 3 的摩尔百分比为 57%;

[0094] (3) 电解质中添加有添加剂, 添加剂占电解质总摩尔数的 添加剂为 E

C;

[0095] (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的电流密度为 100mA/g, 电池的放电质量比容量 170m

Ah/g o

[0096] 实施例 7

[0097]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098] ( 1) 将碳纤维布置于乙醇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60min, 然后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 超声波清洗 30min, 在取出后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140°C干燥 14h;

[0099] (2) 碳原料为石墨化膨胀石墨; 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碳原料与有机溶剂的 质量比为 9: 100; 超声波处理的时间为 12 h;

[0100] (3) 将预处理碳纤维布浸泡在悬浊液中, 然后取出; 将表面覆盖有悬浊液的 碳纤维布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180°C干燥 13h; 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中 , 碳纤维布表面的碳材料的密度为 8mg/cm 2 ;

[0101]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102] ( 1) 采用的集流体为附着有氮化钛涂层的金属箔, 其中金属箔的材质选用金 属铝;

[0103] (2) 采用的电解质为氯化铝-丁酰胺; 电解质中 A1C1 3 的摩尔百分比为 54%;

[0104] (3) 电解质中添加有添加剂, 添加剂占电解质总摩尔数的 添加剂为 T

HF;

[0105] (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的电流密度为 500mA/g, 电池的放电质量比容量 150m

Ah/g o

[0106] 实施例 8

[0107]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108] ( 1) 将碳纤维布置于乙醇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45min, 然后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 超声波清洗 45min, 在取出后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150°C干燥 12h;

[0109] (2) 将碳原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 通过高剪切搅拌对有机溶剂中的碳原料进 行粉碎并制成悬浊液; 碳原料为石墨化膨胀石墨; 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碳原料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 10: 100; 高剪切搅拌的搅拌速率为 2000rpm, 时间 6 h;

[0110] (3) 将悬浊液滴加到预处理碳纤维布表面; 将表面覆盖有悬浊液的碳纤维布 置于真空条件下, 在 200°C干燥 12h; 用于氯化铝-碳电池的正极材料中, 碳纤维 布表面的碳材料的密度为 10 mg/cm 2 ;

[0111]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 1, 不同点在于:

[0112] ( 1) 采用的集流体为附着有氮化钛涂层的金属箔, 其中金属箔的材质选用金 金属钦;

[0113] (2) 采用的电解质为氯化铝-丁酰胺; 电解质中 A1C1 3 的摩尔百分比为 52%;

[0114] (3) 电解质中添加有添加剂, 添加剂占电解质总摩尔数的 添加剂为 D CE;

[0115] (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的电流密度为 1000mA/g, 电池的放电质量比容量 110m

Ah/g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