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RIVER/LAKE/STREAM SEDIMENT CARBONIZED CERAMSITE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FO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8/032815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river/lake/stream sediment carbonized ceramsite, having a sealed micro-pore structure and a bulk density of 300-400 kg/m3. The river/lake/stream sediment carbonized ceramsite is prepared from river/lake/stream sediment cakes and a swelling agent, or is prepared from the river/lake/stream sediment cakes, a desiccant and the swelling agent. The weight percentage ratio of the swelling agent is 1-2% on the basis that the total weight of raw materials of the river/lake/stream sediment carbonized ceramsite is 100%.

Inventors:
KONG DEAN (CN)
WANG SHENGKUI (CN)
ZHAI DEQIN (CN)
WANG ZHENFA (CN)
LIU XUEWU (CN)
ZHANG MI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7/083916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22, 2018
Filing Date:
May 11, 2017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POWERCHINA WATER ENV GOVERANCE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04B38/10; C04B33/13; C04B33/132; C04B33/3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6242639A2016-12-21
CN102515605A2012-06-27
CN105294067A2016-02-03
CN102010225A2011-04-13
CN105776816A2016-07-20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ZHEN ZHONGYI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 粒具有闭微孔结构, 且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堆积密度为 300- 400kg/m 3;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由河湖泊涌底泥泥饼、 膨化剂制成, 或所 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由河湖泊涌底泥泥饼、 干燥剂、 膨化剂制成 , 以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原料总重为 100%计, 所述膨化剂 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1-2%;

其中,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从河湖泊涌提取污染底泥后, 进行垃圾分选, 去除垃圾后得到泥沙混 合物;

利用泥沙分离设备对所述泥沙混合物进行分级沉淀, 筛除砂石后得到 泥水混合物;

采用泥浆浓缩设备将所述泥水混合物进行浓缩处理, 滗除上清液后得 到泥浆;

采用脱水固化装置将所述泥浆进行调理调质和脱水固化, 得到河湖泊 涌底泥泥饼。

[权利要求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化 剂为含有铁澄的膨化剂, 且以所述膨化剂的总重为 100%计, 所述膨 化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下述组分:

三氧化二铁 40-50%;

二氧化硅 30-40%;

三氧化二铝 15-20%。

[权利要求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化 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1-1.5%。

[权利要求 4] 如权利要求 1-3任一所述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的含水率 < 40%,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由 河湖泊涌底泥泥饼、 膨化剂制成。 [权利要求 5] 如权利要求 1-3任一所述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的含水率≥40%,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由 河湖泊涌底泥泥饼、 干燥剂、 膨化剂制成。

[权利要求 6] 如权利要求 1-3任一所述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干燥剂为粉煤灰、 重质碳酸钙、 轻质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权利要求 7] —种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权利要求 1-6任一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配方称取各组分

, 进行一次搅拌处理, 得到混合物料;

将所述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后, 依次进行陈化、 二次搅拌、 制粒处 理, 得到陶粒预制品;

将所述陶粒预制品依次进行预热、 碳化处理, 经冷却、 筛分后得到河 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其中, 所述预热、 碳化处理采用生物质燃料、 在双筒回转窑中进行, 且所述双筒回转窑包括预热部分和烧结部分, 且所述预热部分设置有 扬料板。

[权利要求 8]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预热处理的温度为 360-380°C, 吋间为 2-3min。

[权利要求 9]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碳化处理的温度为 1100-1150°C, 吋间为 50-70s。

[权利要求 10] 如权利要求 8或 9任一所述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从所述预热温度升温至所述烧结温度的升温吋间为 30-40s。

Description:
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陶粒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及其制备 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河湖泊涌污染底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 的一种固体废物, 富含病原体、 微生物等, 环境危害性大, 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二次污染。 我国河湖泊涌污染 底泥量大, 处理处置方式主要采用填埋、 土地利用及少量焚烧等方式。 这些处 理方法, 一方面不能从根本上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 容易造成二次生态环境污 染, 另一方面, 河湖泊涌污染底泥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0003] 陶粒具有质轻、 强度高等优点, 是一种应用领域广泛的材料。 传统方法制备陶 粒吋, 需要消耗大量的粘土。 由于我国粘土资源越来越紧张, 因此寻找能够粘 土的可替代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河湖泊涌污染底泥烧结制取陶粒, 提供了一个 新的泥底资源化的方向。 目前, 有企业尝试以生物污泥或河河湖泊涌污染底泥 作为主要原材料制备陶粒, 制备可用作建筑填充料的底泥陶粒。 然而, 现有的 底泥陶粒, 由于原料和制备方法的限制, 得到的底泥陶粒孔隙率往往偏低、 质 量相对较重, 难以作为轻质建材使用。 此外, 河湖泊涌污染底泥中的 Cu、 Ni、 P b、 ZU、 Cd等重金属不能得到有效固化, 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从而限制了陶粒的 进一步应用。

技术问题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湖泊涌底泥碳化 陶粒及其制备工艺, 旨在解决现 有技术采用河湖泊涌底泥制备得到的底泥陶粒 孔隙率低、 质量较重、 重金属不 能有效固化的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5]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 粒具有闭微孔结构, 且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堆积密度为 300-400kg/m 3 ;

[0006]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由河湖泊涌底泥泥 饼、 膨化剂制成, 或所述河湖泊 涌底泥碳化陶粒由河湖泊涌底泥泥饼、 干燥剂、 膨化剂制成, 以所述河湖泊涌 底泥碳化陶粒的原料总重为 100%计, 所述膨化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1-2%;

[0007] 其中,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0008] 从河湖泊涌提取污染底泥后, 进行垃圾分选, 去除垃圾后得到泥沙混合物; [0009] 利用泥沙分离设备对所述泥沙混合物进行分级 沉淀, 筛除砂石后得到泥水混合 物;

[0010] 采用泥浆浓缩设备将所述泥水混合物进行浓缩 处理, 滗除上清液后得到泥浆; [0011] 采用脱水固化装置将所述泥浆进行调理调质和 脱水固化, 得到河湖泊涌底泥泥 饼。

[0012] 以及, 一种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13] 按照上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配方称取各 组分, 进行一次搅拌处理, 得到 混合物料;

[0014] 将所述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后, 依次进行陈化、 二次搅拌、 制粒处理, 得到 陶粒预制品;

[0015] 将所述陶粒预制品依次进行预热、 碳化处理, 经冷却、 筛分后得到河湖泊涌底 泥碳化陶粒;

[0016] 其中, 所述预热、 碳化处理采用生物质燃料、 在双筒回转窑中进行, 且所述双 筒回转窑包括预热部分和烧结部分, 且所述预热部分设置有扬料板。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提供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采用经特殊处理后的河湖泊涌底泥泥饼 作为基体原料, 显著降低了河湖泊涌底泥中的杂质成分和重金 属含量, 提到了 粘性物质的相对含量。 因此, 可以通过在原料中添加少量膨化剂, 即可在高温 条件下促进陶粒膨胀, 得到孔隙率、 比表面积、 堆积密度高的闭微孔结构陶粒 。 本发明提供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颗粒强度高, 且透气、 隔热、 隔音、 保温作用强, 能够用作墙体砌块材料或墙体隔音材料; 此外, 所述河湖泊涌底 泥碳化陶粒中重金属得到固化, 可以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满足 《危险废物鉴 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 5085.3-2007) 标准。 本发明提供的河湖泊涌底泥碳 化陶粒的制备工艺, 可控性强, 环保节能, 且制备得到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 粒膨胀系数高, 具有较好的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 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 粒,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具有闭微孔结构, 且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堆积密度为 300-400kg/m 3 ;

[0020]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由河湖泊涌底泥泥 饼、 膨化剂制成, 或所述河湖泊 涌底泥碳化陶粒由河湖泊涌底泥泥饼、 干燥剂、 膨化剂制成, 以所述河湖泊涌 底泥碳化陶粒的原料总重为 100%计, 所述膨化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1-2%;

[0021] 其中,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0022] 从河湖泊涌提取污染底泥后, 进行垃圾分选, 去除垃圾后得到泥沙混合物; [0023] 利用泥沙分离设备对所述泥沙混合物进行分级 沉淀, 筛除砂石后得到泥水混合 物;

[0024] 采用泥浆浓缩设备将所述泥水混合物进行浓缩 处理, 滗除上清液后得到泥浆; [0025] 采用脱水固化装置将所述泥浆进行调理调质和 脱水固化, 得到河湖泊涌底泥泥 饼。

[0026]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包括 两配方体系。 作为一个具体优选 实施例, 当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的含水率 < 40%吋,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 粒由河湖泊涌底泥泥饼、 膨化剂制成。 该实施例中, 以经过特殊处理的河湖泊 涌底泥泥饼作为骨架原料, 添加少量的膨化剂制备底泥陶粒, 不仅能够降低生 产成本, 而且能够得到性能优异 -孔隙率高、 堆积密度相对低的底泥陶粒。 作为 另一个具体优选实施例, 当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的含水率≥40%吋, 所述河湖 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由河湖泊涌底泥泥饼、 干燥剂、 膨化剂制成, 其中, 所述干 燥剂的添加量根据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的具 体含水量来定。 该实施例中, 通 过添加所述干燥剂可以减少后续干燥处理的吋 间, 并一定程度上避免底泥内部 水分过多导致干燥效果不佳的问题。

[0027] 具体的,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作为所述河湖泊涌底泥 碳化陶粒的支撑骨架成 分, 其组成含量对得到的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 粒的影响较大, 直接从河湖 泊涌提取的污染底泥由于杂质含量过高、 而粘结性成分过低, 无法制备获得高 孔隙率的陶粒。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中, 将来自于河湖泊涌的污染底泥进行特 殊处理后制备河湖泊涌底泥泥饼。

[0028] 具体的, 将从河湖泊涌提取污染底泥一次经过垃圾分选 、 泥沙分离、 泥浆浓缩 、 调理调质和脱水固化后, 得到的河湖泊涌底泥泥饼。 由此得到的底泥泥饼, 不仅有效降低了不利于颗粒高温膨胀的物质含 量, 促进高温膨胀; 而且可以将 重金属进行固化, 减少游离重金属离子的含量, 避免二次污染。

[0029] 进一步优选的, 采用特殊的复合材料进行调理调质处理。 以所述复合材料的总 质量为 100%计, 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下列组分:

[0030] 纳微米改性胶凝材料 52-78.7%;

[0031] 聚合硅酸铝铁 6-12%;

[0032] 沸石粉 3- 7%;

[0033] 活性氧化钙 2-8%;

[0034] 无水石膏 3-6%;

[0035] 活性碳粉 2-6%;

[0036] 硅酸钠 0.2-1%;

[0037] 硅微粉 4- 7%;

[0038] 三聚硫氰酸三钠盐 0.1-1.

[0039] 其中, 所述纳微米改性胶凝材料优选通过下述方法制 备获得:

[0040] (1) 以下述原料总质量为 100%计, 提供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

[0041] 活性 Si0 2 37.0-45.3%;

[0042] 活性 A1 2 0 3 14.6-25.5%,

[0043] 活性 CaO 12.5-21.8% , [0044] 活性 Fe 2 0 3 6.8-17.5% ,

[0045] 活性 Ti0 2 0-2% ,

[0046] 活性 Na 2 0 1.5-2.5%,

[0047] 活性 MgO 1-2%;

[0048] (2) 将上述各组分进行混合处理形成混合物料, 将所述混合物料在 1000-1450

°C条件下煅烧 20-45min, 得到烧结物;

[0049] (3) 将所述烧结物与半水 CaSO 4

和纳米二氧化硅按质量比为 1 : 0.03-0.06: 0.01-0.04进行混合, 磨细处理后得到 纳微米改性胶凝材料。

[005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复合材料, 可显著降低所述底泥中重金属含量、 有机 污染物、 微生物含量。 特别的, 所述纳微米改性胶凝材料能够与所述底泥中的 重金属形成微包裹体, 使其完全被包裹钝化到底泥固结体中。 所述三聚硫氰酸 三钠盐、 所述活性碳粉、 所述沸石粉等捕捉污染底泥中的重金属, 进而与其他 组分一起将所述重金属沉淀下来。 具体的, 所述三聚硫氰酸三钠盐为一种高分 子盐, 其特殊的高分子空间结构, 可以作为配体与所述底泥中的重金属络合, 形成螯合物从而沉淀; 且所述三聚硫氰酸三钠盐受环境影响较小, 能在较宽的 p H范围内迅速地从重金属络合物中螯合出重金 离子形成沉淀物, 将重金属离子 固化。

[0051] 本发明实施例中, 由于经过特殊处理的所述底泥中的有机质含量 相对较低, 由 有机质碳化形成的孔隙有限, 且有机质碳化形成的孔隙不具备质轻的特征。 因 此,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膨化剂是产生闭微孔结构的 关键物质。 本发明实施例中 , 鉴于所选用的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的特殊性, 所述膨化剂的用量可以大幅度降 低, 与常规的 10-20%的用量相比,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膨化剂的含量为 1-2%。 由 此, 可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当然, 应当理解, 所述膨化剂的用量不能低 于 1%, 当所述膨化剂的含量过低吋, 无法将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的成分充分 膨胀, 得不到闭微孔结构, 或得到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结构不稳定 ; 基 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的特殊 性, 当所述膨化剂的含量过高吋 , 膨化效果太强, 导致微孔破裂形成通孔。 [0052]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膨化剂为含有铁澄的膨化剂, 所述膨化剂为含有铁澄的膨 化剂, 且以所述膨化剂的总重重为 100%计, 所述膨化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 的下述组分:

[0053] 三氧化二铁 40-50% ;

[0054] 二氧化硅 30-40% ;

[0055] 三氧化二铝 15-20%。

[0056] 作为具体优选实施例, 以所述膨化剂的总重重为 100%计, 所述膨化剂包括如 下重量百分含量的下述组分:

[0057] 三氧化二铁 48%;

[0058] 二氧化硅 35%;

[0059] 三氧化二铝 \Ί 。

[0060] 优选的所述膨化剂, 一方面, 所述膨化剂中的成分能分解产生与所述河湖泊 涌 底泥成分结合的活性物质, 使得所述膨化剂充分分散到所述河湖泊涌底泥 颗粒 中; 另一方面, 所述膨化剂中的铁澄在高温条件下产生气体、 将河湖泊涌底泥 成分充分膨胀, 形成大量稳定的闭微孔结构。 更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膨胀剂的 用量为 1-1.5%。

[0061]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经特殊处理得到的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的含水量 有一定的差异 , 当原料的含水量较高吋, 烧结过程中会有大量水蒸气涌出, 使陶粒过分膨胀 至表面幵裂。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的含 水量情况, 选择性地添加干燥剂。 优选的, 所述干燥剂为粉煤灰、 重质碳酸钙、 轻质碳酸 钙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干燥剂, 不仅具有较好的干燥效果, 且价格相对 便宜, 因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 值得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粉煤 灰作为干燥剂吋, 添加量不易过高, 应低于原料重量的 15%。 若所述粉煤灰过高 , 其本身也会发生碳化, 但碳化得到的陶粒为堆积密度高 (900kg/m 3以上) 的 坚硬陶粒, 不具备本发明实施例多孔、 质轻的特征, 从而影响本发明实施例得 到的底泥碳化陶粒的性能。

[0062] 本发明实施例中, 优选的, 所述底泥碳化陶粒粒径为 15-20mm, 该粒径范围内 的陶粒, 膨胀效果较好, 多孔质轻, 可用作轻质材料。 [006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具有闭微孔结构, 且所述河湖泊 涌底泥碳化陶粒的堆积密度为 300-400kg/m 3。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河湖泊 涌底泥碳化陶粒不仅质轻、 强度高, 具备较好的防水性、 抗震性、 抗冻性, 而 且其导热系数较低, 因此保温效果较好, 可用作墙体砌块材料或墙体隔音材料

[006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采用经特殊处理后的河湖泊涌底 泥泥饼作为基体原料, 显著降低了河湖泊涌底泥中的杂质成分和重金 属含量, 提到了粘性物质的相对含量。 因此, 可以通过在原料中添加少量膨化剂, 即可 在高温条件下促进陶粒膨胀, 得到孔隙率、 比表面积、 堆积密度高的闭微孔结 构陶粒。 本发明提供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颗粒强度高, 且透气、 隔热、 隔音、 保温作用强, 能够用作墙体砌块材料或墙体隔音材料; 此外, 所述河湖 泊涌底泥碳化陶粒中重金属得到固化, 可以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满足 《危险 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 5085.3-2007) 标准。

[0065]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可以 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0066] 以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河湖泊涌底泥碳化 陶粒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 下步骤:

[0067] S01.按照上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配方称 各组分, 进行一次搅拌处理, 得到混合物料;

[0068] S02.将所述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后, 依次进行陈化、 二次搅拌、 制粒处理, 得到陶粒预制品;

[0069] S03.将所述陶粒预制品依次进行预热、 碳化处理, 经冷却、 筛分后得到河湖泊 涌底泥碳化陶粒;

[0070] 其中, 所述预热、 碳化处理以生物燃料谷糠作为原料、 在双筒回转窑中进行, 且所述双筒回转窑包括预热部分和烧结部分, 且所述预热部分设置有扬料板。

[0071] 具体的, 上述步骤 S01中,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配方组分如上文 所述 , 为了节约篇幅, 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一次搅拌处理, 一方 面可以将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进行破碎, 得到河湖泊涌底泥颗粒; 另一方面 , 可以使得各原料组分进行初步混合。 [0072] 上述步骤 S02中, 由于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含水量相对较高, 辅料也含有一 定量水分, 因此, 在处理前需要对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及其他 辅料进行预处 理, 以减少物料中的含水量, 避免后续碳化过程中大量水蒸气的产生涌出, 造 成产品幵裂。

[0073] 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陈化处理的步骤, 可以使得所述膨化剂充分渗入底泥颗 粒的内部, 并为所述膨化剂与底泥成分结合形成预结合体 提供合适的环境, 为 后续更好地烧结提供条件。 经过所述陈化处理后的原料, 塑形得到提高, 其成 型坯体表面光滑平整。 具体的, 所述陈化处理的条件为常温条件下陈化 10-12h。 此外, 所述陈化处理可以使得原料性能更加均匀, 并提高塑性。

[0074] 所述陈化处理后, 预结合体有可能存在集中出现的情况, 进而在后续高温膨胀 吋, 气泡不能均匀释放, 导致材料的均匀稳定性降低。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所述 二次搅拌处理, 将陈化处理后形成的原料进一步混合均匀, 使得挤压成球得到 的物料成分相对稳定, 进而保障后续碳化处理得到的产品性能的稳定 性。

[0075] 将经过二次搅拌处理后的成型坯体进行制粒处 理, 形成陶粒预制品。 所述制粒 处理能够将二次搅拌处理后的原料粉体形成球 状陶粒预制品, 进而在后续高温 烧结吋在陶粒预制品内产生气泡、 形成孔隙。 所述制粒处理的压力对得到的陶 粒预制品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 当原料中不含有干燥成 分吋, 所述制粒处理的压力为 4-5个大气压; 作为另一个具体实施例, 当原料中 含有干燥成分吋, 所述制粒处理的压力为 3-4个大气压。 压力过低吋, 形成的陶 粒预制品粒径过小、 或完全不制粒, 导致后续碳化处理后无法形成闭微孔; 若 压力过高, 膨胀效果不好, 孔隙率不够, 得到的陶粒不能用作轻质建材如墙体 砌块材料或墙体隔热材料。

[0076] 上述步骤 S03中, 将所述陶粒预制品依次进行预热, 降低所述陶粒预制品中的 含水量, 防止由于原料突然进入高温状态、 温度急剧变化所引起的炸裂; 同吋 也提供合适的粘度和表面张力, 为膨胀气体的逐渐产生、 多余气体的排除和料 球表层的软化做准备。 所述预热处理的温度过低或预热吋间过短吋, 由于物料 未达到合适的粘度和表面张力、 形成的膨胀气泡破裂逸出, 使料球膨胀效果不 佳或不膨胀; 所述预热处理的温度过高或预热吋间过长, 易造成高温焙烧吋料 球的炸裂。 优选的, 所述预热处理的温度为 360-380°C, 吋间为 2-3min。

[0077] 本发明实施粒中, 所述碳化处理是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制 备方法的关键 步骤, 其加热温度和加热吋间对陶粒的膨胀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直接决定了 陶粒产品的性能和结构。 当温度低于 1000°C吋, 无法形成闭微孔结构; 当所述碳 化处理的温度在 1000-1100°C吋, 陶粒坯体幵始剧烈收缩, 气孔率减少; 当所述 碳化处理的温度高于 1150°C吋, 陶粒坯体大量炸裂。 因此, 为了保证所述陶粒的 闭微孔结构, 并使得填充气孔较高、 幵口气孔相对较低、 收缩率和坯体致密度 较高。 优选的, 所述碳化处理的温度为 1100-1150°C, 吋间为 60-70s。 温度过低 陶粒不能良好的膨胀, 过高则会引起陶粒紧缩现象的产生。 此外, 优选的所述 碳化处理的条件, 可以进一步有效固化材料中的重金属, 从而减轻二次污染。

[0078] 优选的, 从所述预热温度升温至所述烧结温度的升温吋 间为 30-40s, 从而保证 所述陶粒坯体在稳定环境下发生膨胀、 避免幵裂, 更重要的吋, 该升温吋间可 以保证较高的升温效率, 进而快速跳过有毒气体二噻英的合成温度, 减少二噻 的形成。

[0079] 进一步的, 所述预热、 碳化处理采用环保、 廉价的生物质燃料如谷糠。 由于生 物燃料的热值有限, 为了充分节能, 更进一步的,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双筒回转 窑进行预热、 碳化处理, 所述双筒回转窑包括预热部分和烧结部分, 且所述预 热部分设置有扬料板。 所述扬料板的设置, 使得制粒后落入双筒回转窑的陶粒 预制品能够以几条相互隔离的路径进行动态预 热, 防止材料的堆积导致的预热 不均匀。 此外, 采用双筒回转窑进行预热处理, 可单独控制预热或烧结过程中 的温度, 以便根据原料的状态控制其预热吋间, 进而得到膨胀系数较好的陶粒

[0080]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制备得到的陶粒, 粒径在 15-20mm的陶粒占陶粒总量的 97%以上。

[008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 制备方法, 可控性强, 环保节能 , 且制备得到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膨胀系数 高, 具有较好的性能, 质量完 全符合国家轻质建材的标准。

[008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0083] 实施例 1

[0084] 一种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0085] S11.以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原料总重 100%计, 提供下述重量百分 含量的各原料, 将各原料进行一次搅拌处理, 得到混合物料:

[0086] 河湖泊涌底泥泥饼 97.5%;

[0087] 膨化剂 1.5%;

[0088] 其中, 所述膨化剂为含有铁澄的膨化剂, 且以所述膨化剂的总重重为 100%计

, 所述膨化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下述组分 :

[0089] 三氧化二铁 40-50%;

[0090] 二氧化硅 30-40%;

[0091] 三氧化二铝 15-20%;

[0092]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0093] 从河湖泊涌提取污染底泥后, 进行垃圾分选, 去除垃圾后得到泥沙混合物; [0094] 利用泥沙分离设备对所述泥沙混合物进行分级 沉淀, 筛除砂石后得到泥水混合 物;

[0095] 采用泥浆浓缩设备将所述泥水混合物进行浓缩 处理, 滗除上清液后得到泥浆; [0096] 采用脱水固化装置将所述泥浆进行调理调质和 脱水固化, 得到河湖泊涌底泥泥 饼。

[0097] S12.将所述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后, 依次进行陈化、 二次搅拌、 制粒处理, 得到陶粒预制品, 其中, 制粒压力为 4-5个大气压;

[0098] S13.将所述陶粒预制品在 370°C条件下预热 2.5min, 在 1150°C条件下烧结 60s, 经冷却、 筛分后得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0099] 其中, 所述预热、 碳化处理以生物燃料谷糠作为原料、 在双筒回转窑中进行, 且所述双筒回转窑包括预热部分和烧结部分, 且所述预热部分设置有扬料板。

[0100] 实施例 2

[0101] 一种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0102] S21.以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的原料总重 100%计, 提供下述重量百分 含量的各原料, 将各原料进行一次搅拌处理, 得到混合物料: [0103] 河湖泊涌底泥泥饼 87.5%;

[0104] 干燥剂 10%;

[0105] 膨化剂 1.5%;

[0106] 其中, 所述干燥剂为粉煤灰, 所述膨化剂为含有铁澄的膨化剂, 且以所述膨化 剂的总重重为 100%计, 所述膨化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下述组分 :

[0107] 三氧化二铁 40-50%;

[0108] 二氧化硅 30-40%;

[0109] 三氧化二铝 15-20%;

[0110]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泥饼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0111] 从河湖泊涌提取污染底泥后, 进行垃圾分选, 去除垃圾后得到泥沙混合物; [0112] 利用泥沙分离设备对所述泥沙混合物进行分级 沉淀, 筛除砂石后得到泥水混合 物;

[0113] 采用泥浆浓缩设备将所述泥水混合物进行浓缩 处理, 滗除上清液后得到泥浆; [0114] 采用脱水固化装置将所述泥浆进行调理调质和 脱水固化, 得到河湖泊涌底泥泥 饼。

[0115] S22.将所述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后, 依次进行陈化、 二次搅拌、 制粒处理, 得到陶粒预制品, 其中, 制粒压力为 3-4个大气压;

[0116] S23.将所述陶粒预制品在 370°C条件下预热 2.5min, 在 1150°C条件下烧结 60s, 经冷却、 筛分后得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

[0117] 其中, 所述预热、 碳化处理以生物燃料谷糠作为原料、 在双筒回转窑中进行, 且所述双筒回转窑包括预热部分和烧结部分, 且所述预热部分设置有扬料板。

[0118] 将实施例 1、 实施例 2制备获得的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进行性能 测, 性能测 试条件和结果如下所示。

[0119] (1)导热系数: 将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进行导热性测试 , 其导热系数在 0.

009-0.137之间, 可见,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具有 较好的保 温性能;

[0120] (2)抗冻性: 将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在 -40°C条件下冻存 24h后, 依次在 10 0°C条件烘烤和 -40°C条件冻存 12h, 并按此操作循环 6次后, 检测其处理前后的质 量损失量。 结果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处理 前后质量 损失量≤0.03%。

[0121] (3)抗震性: 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惯性力小, 抗震能力高;

[0122] (4)防水性: 将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进行防水性测试 , 其吸水率均低于 15

%。 可见,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河湖泊涌底泥碳化陶粒具有 较好的防水性能。

[0123] 综合上述指标,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于用作墙体砌块材料或墙 体隔音材料。

[01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 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