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53175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oviding a substrate, and forming on the substrate a sacrifice gate, and a side wall and a source/drain region located at two sides of the sacrifice gate; forming an inter-layer dielectric layer covering the source/drain region, the sacrifice gate, and the side wall; removing the sacrifice gate to form a cavity in the side wall; forming in the cavity a first oxygen absorption layer contacting an inner wall of the side wall; forming in the remaining space of the cavity a second oxygen absorption layer, an oxygen absorption capability of the first oxygen absorption layer being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oxygen absorption layer; and performing annealing so as to form an interface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Correspondingly, the present invention further provides a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symmetric interface layer is formed in the channel region, so that the process complexity is reduced while the short channel effect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the carrier mobility is not reduced.

Inventors:
YIN HAIZHOU (US)
YU WEIZE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83324
Publication Date:
April 18, 2013
Filing Date:
December 01,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INST OF MICROELECTRONICS CAS (CN)
YIN HAIZHOU (US)
YU WEIZE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1L29/49; H01L21/28; H01L21/336; H01L29/78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117831A2011-07-06
US20070145498A12007-06-28
JP2009123944A2009-06-04
US20010017390A12001-08-30
CN102194870A2011-09-21
Other References:
K. CHOI ET AL.: "Extremely Scaled Gate-First High-k/Metal Gate Stack with EOT of 0.55nm Using Novel Interfacial Layer Scavenging Techniques for 22nm Technology Node and Beyond", SYMPOSIUM ON VLSI TECHNOLOGY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 2009, pages 138 - 139
Attorney, Agent or Firm:
HANHOW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RTNERS (CN)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形成半导体结构的方法, 其中, 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衬底(100) , 在所述衬底(100)上形成牺牲栅, 位于所述牺 牲栅两侧的侧墙和源 /漏区 (110) ;

(b)形成覆盖所述源 /漏区 (110) 、 所述牺牲栅以及所述侧墙的层间介 质层 (240) ;

( c )去除所述牺牲栅从而在所述侧墙内形成一个空腔;

(d)在所述空腔内形成与侧墙内壁相接触的第一氧吸收层(250) ; (e)在所述空腔的其余空间形成第二氧吸收层 (260) , 所述第一氧吸 收层(250) 的氧吸收能力小于所述第二氧吸收层 (260) ;

(f)进行退火以使得所述衬底(100) 的表面形成界面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在所述牺牲栅的长度方向上, 所述 第二氧吸收层(260) 的长度大于所述牺牲栅长度的 80%。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一氧吸收层 (250) 为 Ti、

Hf、 Ta、 W和 /或它们的氮化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二氧吸收层 (260) 为 Ti、 Hf、 Ta、 W和 /或它们的氮化物。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牺牲栅包括栅介质和多晶硅栅 极, 形成空腔的步骤为去除多晶硅栅极。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界面层包括第一界面层和第二 界面层,

所述第一界面层位于所述第一氧吸收层(250)下, 所述第二界面层位于 所述第二氧吸收层(260)下, 且所述第二界面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牺牲栅长度 的 80%。

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在步骤 (c)包括:

对所述层间介质层(240)进行平坦化处理至所述牺牲栅的顶部露出; 对所述牺牲栅进行刻蚀以形成一个空腔。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中, 在形成空腔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空腔的底部形成栅介质层。

9. 一种半导体结构, 包括: 衬底(100) 、 源 /漏区 (110) 、 栅堆叠、 界 面层, 其中:

所述衬底(100)具有沟道区;

所述源 /漏区( 110)形成于所述衬底( 100)之中, 位于所述沟道区两侧; 所述栅堆叠包括高 k介质层 (210)和所述高 k介质层上的栅极, 所述高 k 栅介质层(210)位于所述沟道区上,其中,所述栅极包括第一氧吸收层(250) 和第二氧吸收层 (260) , 所述第一氧吸收层 (250)环绕所述第二氧吸收层 (260) 的侧壁形成, 所述第一氧吸收层 (250) 的氧吸收能力小于所述第二 氧吸收层 (260) ;

所述界面层位于所述高 k介质层 (210) 的下方, 分为第一界面层(120) 和第二界面层(130) , 所述第一界面层 (120)分别靠近所述源 /漏区 (110) 的源区和漏区, 所述第二界面层 (130)位于所述第一界面层 (120)之间, 所述第一界面层 (120) 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界面层(130) 。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半导体结构, 其中, 在所述栅极的长度方向上, 所述第二界面层 (130) 的长度大于所述栅极长度的 80%。

11.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半导体结构, 其中, 所述第二界面层(130)的 长度为整个界面层的长度的 80%以上, 其余部分为所述第一界面层(120) 。

12.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半导体结构, 其中, 所述第一界面层(120)的 厚度大于 0.5nm, 所述第二界面层 ( 130 ) 的厚度小于 0.5nm。

13.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半导体结构, 其中, 所述栅极由氧吸收材料形 成。

14.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半导体结构, 其中, 所述第一氧吸收层(250) 为 Ti、 Hf、 Ta、 W和 /或它们的氮化物。

15.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半导体结构, 其中, 所述第二氧吸收层 (26) 为 Ti、 Hf、 Ta、 W和 /或它们的氮化物。

16.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半导体结构, 其中, 在所述栅极长度方向上, 所述第二氧吸收层(260) 的长度大于所述栅极长度的 80%。

Description: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要求了 2011年 10月 11 日提交的、 申请号为 201110306885.4、 发明名称为"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的 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 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 方法。 背景技术

[0003]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具有更高性能和更强功能的集成电路要求更 大的元件密度, 而且各个部件、 元件之间或各个元件自身的尺寸、 大小和空 间也需要进一步缩小 (目前已经达到纳米级) , 因此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 对工艺控制的要求较高。

[0004]限制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 ) 晶体管尺寸进一步缩小的主要问题是 短沟道效应 (SCE ) , 且该现象主要发生在沟道长度小于 0.1微米时。 器件失 效包括但不仅限于 DIBL(漏极感应载流子势垒降低,即低的源漏极 穿电压), 亚阈值泄露, 和阈值不稳定等。 这些问题统称为短沟道效应, 主要与界面层 的等效氧化层厚度 ( Equivalent Oxide Thickness , EOT )有关。

[0005】为提高器件电流传输能力, 需要减小等效氧化层厚度, 而这样会导致 迁移率下降。 现有技术中, 采用非对称 EOT设计, 即源端 EOT厚、 漏端 EOT 薄的设计。 这种结构可以有效避免迁移率下降, 并且可以有效增大器件电流 传输能力。 但是, 不均匀的 EOT制作工艺复杂, 电路版图设计也比较麻烦。

[0006] 因此, 目前需要一种能够筒化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对称 EOT结构及其制 造方法。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 其制造方法, 利于在保证器 件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工艺难度。

[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 该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 a )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牺牲栅, 位于所述牺牲栅两侧的侧墙 和源 /漏区;

( b ) 形成覆盖所述源 /漏区、 所述牺牲栅以及所述侧墙的层间介质层; ( c ) 去除所述牺牲栅从而在所述侧墙内形成一个空 腔;

( d ) 在所述空腔内形成与侧墙内壁相接触的第一氧 吸收层;

( e ) 二氧吸收层, 所述第一氧吸收层的氧

( f ) 进行退火以使得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界面层。

[0009】相应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 该半导体 结构包括衬底、 源 /漏区、 栅堆叠、 界面层, 其中:

[0010]所述衬底具有沟道区;

[0011】所述源 /漏区形成于所述衬底之中, 位于所述沟道区两侧;

[0012]所述栅堆叠包括高 k介质层和所述高 k介质层上的栅极, 所述高 k栅介质 层位于所述沟道区上, 其中, 所述栅极包括第一氧吸收层和第二氧吸收层, 所述第一氧吸收层环绕所述第二氧吸收层的侧 壁形成, 所述第一氧吸收层 ( 250 ) 的氧吸收能力小于所述第二氧吸收层; ;

[0013】所述界面层位于所述高 k介质层的下方, 分为第一界面层和第二界面 层, 所述第一界面层分别靠近所述源 /漏区的源区和漏区, 所述第二界面层位 于所述第一界面层之间, 所述第一界面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界面层。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提供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以下 优点:

[0015]形成不同的氧吸收层, 并通过不同氧吸收层的吸收氧的能力差距在界 面层紧邻源 /漏区的部分形成较厚的 EOT, 而在界面层的中间部分形成较薄的 EOT。经研究表明,本发明的对称结构 EOT的器件可以达到不低于传统非对称 结构的 EOT器件的电流传输能力, 同时保证迁移率不退化。不对称的 EOT制作 工艺复杂, 电路版图设计也比较麻烦, 而形成对称结构 EOT在步骤、 工艺上 都可以得到大大筒化。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可 以在保 证不降低器件电流传输能力, 同时不致迁移率退化的同时, 有效降低工艺、 步骤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 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 发明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的一个 具体实施方式的流 程图;

[0018] 图 2〜图 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按照图 1示出的流程制造半 导体结构过程中该半导体结构各个制造阶段的 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 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 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其 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 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 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2]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 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 构。 为了筒化本发明的公开, 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 当 然, 它们仅仅为示例, 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 此外, 本发明可以在不 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 /或字母。 这种重复是为了筒化和清楚的目的, 其本 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 /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此外, 本发明提供了的各 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 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 的可应用于性和 /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另外, 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 "上" 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 触的实施例, 也可以 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 实施例, 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 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应当注意, 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 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 明。

[0023]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半导体结构有几种优选结构 , 下面对一种优选结构 进行概述。

[0024] 实施例一:

[0025】参考图 8 , 图 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剖视结构 意图。 该 半导体结构包括衬底 100、 源 /漏区 110、 栅堆叠、 界面层, 其中:

[0026]所述衬底 100具有沟道区;

[0027]所述源 /漏区 110形成于所述衬底 100之中, 位于所述沟道区两侧;

[0028]所述栅堆叠包括高 k介质层 210和位于高 k介质层 210上的栅极, 所述高 k 栅介质层 210位于所述沟道区上, 其中, 所述栅极包括第一氧吸收层 250和第 二氧吸收层 260 , 所述第一氧吸收层 250环绕所述第二氧吸收层 260的侧壁形 成, 所述第一氧吸收层 250的氧吸收能力小于所述第二氧吸收层 260;

[0029]所述界面层位于所述高 k介质层 210的下方, 分为第一界面层 120和第二 界面层 130, 所述第一界面层 120分别靠近所述源 /漏区 110的源区和漏区, 所述 第二界面层 130位于所述第一界面层 120之间, 所述第一界面层 120的厚度大于 所述第二界面层 130。

[0030]所述第一界面层 12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界面层 130, 形成了两边厚中 间薄的对称结构。 其中, 厚的部分, 也就是第二界面层 130的长度为整个界面 层的 80%以上, 其余 20%为所述第一界面层 120, 即为薄的部分, 在靠近源区 和靠近漏区上各占 10%。

[0031]上述第一氧吸收层 250和第二氧吸收层 260可以吸收氧, 因此能够通过 吸收氧来降低下面界面层的等效氧化层厚度( EOT ) 。 由于第一氧吸收层 250 和第二氧吸收层 260的吸氧能力有差别, 因此形成的会形成具有不同等效氧化 层厚度的第一界面层 120和第二界面层 130。 第二界面层 130的厚度大于第一界 面层 120的厚度。 不同厚度的界面层可以有效控制半导体器件的 短沟道效应, 同时保证载流子迁移率不降低。

[0032]所述高 K介质层 210的材料可以为,例如 HfAlON、 HfSiAlON、 HfTaAlON、 HfTiAlON, HfON、 HfSiON, HfTaON, Hf iON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其厚度 可以为 lnm -10nm, 例如 lnm、 5nm或 10nm。

[0033】第一氧吸收层 250和第二氧吸收层 260均可为选自 Ti、 Hf、 Ta、 W和 /或 它们的氮化物, 只要满足第一氧吸收层 250的氧吸收能力小于所述第二氧吸收 层 260即可。

[0034]可选的, 在形成第一氧吸收层 250和第二氧吸收层 260之前, 在高 k介质 层 210上形成功函数金属层, 可调节器件的阈值电压。 金属层可为纯金属 Ti、 Ta、 A1和 /或其他氮化物, 如 A1N、 TaAIN等。

[0035]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提供的半导体器件的 制造方法对上述优选实施例 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0036】参考图 1 , 图 1是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的一 具体实施 方式的流程图, 该方法包括:

[0037]步骤 S101 , 提供衬底 100, 在所述衬底 100上形成源 /漏区 110、 牺牲栅以 及牺牲栅两侧的侧墙和源 /漏区。 牺牲栅包括高 k介质层 210、 多晶硅栅极 220、 覆盖所述多晶硅栅极的掩蔽层 230 (或者叫帽层)。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 该掩蔽层 230为可选的;

[0038]步骤 S102 , 形成覆盖所述源 /漏区 110、 所述掩蔽层 230以及所述侧墙的 层间介质层 240;

[0039]步骤 S103 , 去除所述牺牲栅从而在所述侧墙内形成一个空 腔;

[0040]步骤 S104, 在所述空腔内形成与侧墙内壁相接触的第一氧 吸收层;

[0041]步骤 S105 , 在所述空腔的其余空间形成第二氧吸收层 260, 所述第一氧 吸收层 250的氧吸收能力小于所述第二氧吸收层;

[0042]步骤 S106, 进行退火以使得所述衬底 100的表面形成界面层。

[0043]下面结合图 2至图 8对步骤 S101至步骤 S106进行说明, 图 2至图 8是根据 本发明的多个具体实施方式按照图 1示出的流程制造半导体结构过程中该半 导体结构各个制造阶段各面的结构的剖面示意 图。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各 个实施例的附图仅是为了示意的目的, 因此没有必要按比例绘制。

[0044]步骤 S 101 ,提供衬底 100,参考图 2,衬底 100包括硅衬底(例如硅晶片)。 根据现有技术公知的设计要求(例如 P型衬底或者 N型衬底), 衬底 100可以包 括各种掺杂配置。其他实施例中衬底 100还可以包括其他基本半导体,例如锗。 或者, 衬底 100可以包括化合物半导体, 例如碳化硅、 砷化镓、 砷化铟或者磷 化铟。 典型地, 衬底 100可以具有但不限于约几百微米的厚度, 例如可以在 400um-800um的厚度范围内。

[0045]在衬底 100上形成高 k介质材料。 高 k介质材料例如可以为 HfA10N、 HfSiAlON, HfTaAlON, HfTiAlON, HfON、 HfSiON, HfTaON, HfTiON 中 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高 k介质材料的厚度可以为 2nm~10nm,如 5nm或 8nm。 可以采用热氧化、 化学气相沉积(CVD )、 原子层沉积(ALD )等工艺来形成 高 k介质材料。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 这里也可以形成常规的介质层, 并在后续工艺去除牺牲栅时将其一并去除。

[0046]在高 k介质材料上沉积多晶硅材料。 可选用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形成 多晶硅层。

[0047】形成覆盖多晶硅栅极的掩蔽层材料。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 该掩 蔽层材料的形成为可选的。 然后以栅极图案为掩膜, 刻蚀所述掩蔽层材料、 多晶硅材料以及栅介质材料, 从而形成牺牲栅。 该牺牲栅可以包括高 k栅介 质层 210、 多晶硅栅极 220以及掩蔽层 230。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 的其他实施例中, 在这个步骤也可以不刻蚀所述栅介质材料。 那么可以认为 牺牲栅包括多晶硅栅极 220以及掩蔽层 230。

[0048】掩蔽层材料可以由氮化硅、 氧化硅、 氮氧化硅、 碳化硅及其组合, 和 / 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形成。

[0049】接着可以进行源漏延伸注入和晕环注 , 从而形成源漏延伸区和晕环 注入区。

[0050]然后环绕牺牲栅形成侧墙。

[0051]源 /漏区 110可以通过向衬底 100中注入 P型或 N型掺杂物或杂质而形 成, 例如, 对于 PMOS来说, 源 /漏区 110可以为 P型掺杂, 对于 NMOS来 说, 源 /漏区 110可以为 N型掺杂。 源 /漏区 110可以由包括光刻、 离子注入、 扩散和 /或其他合适工艺的方法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 源 /漏区 110在衬底 100 内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 源 /漏区 110可以是通过选择性外延生长所形成 的提升的源漏极结构, 其外延部分的顶部高于栅极堆叠底部 (本说明书中所 指的栅极堆叠底部意指栅极堆叠与半导体衬底 100的交界线)。 [0052]步骤 S102,形成覆盖所述源 /漏区 110和所述牺牲栅以及所述侧墙的层间 介质层 240。如图 3所示,层间介质层 240可以通过 CVD、高密度等离子体 CVD、 旋涂或其他合适的方法形成在衬底 100上。 层间介质层 240的材料可以采用包 括 Si0 2 、 碳掺杂 Si0 2 、 BPSG、 PSG、 UGS、 氮氧化硅、 低 k材料或其组合。 层 间介质层 240的厚度范围可以是 40nm -150nm, 如 80nm、 lOOnm或 120nm。

[0053]步骤 S103 , 去除所述牺牲栅从而在所述侧墙内形成一个空 腔。 首先进 行平坦化处理去除所述层间介质层 240, 停止于所述掩蔽层 230的顶部, 如图 4 所示。 执行平坦化处理, 使掩蔽层 230的顶层暴露出来, 并与层间介质层 240 齐平 (本发明中的术语 "齐平" 指的是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在工艺误差允许的 范围内 ) 。

[0054】接下来, 去除所述掩蔽层 230, 停止于所述多晶硅栅极 220的顶部, 如 图 5所示。 执行平坦化处理, 使多晶硅栅极 220的顶层暴露出来, 并与层间介 质层 240齐平。

[0055】之后, 去除所述多晶硅栅极 220形成一个空腔。 刻蚀去掉多晶硅栅极 220, 使高 k介质层 210暴露出来, 如图 6所示。 对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来说, 也可以将高 k介质层 210—并去除, 并后续形成新的高 k栅介质层 210。 如果在 前述步骤中形成的是常规栅介质层, 这里也可以一并将栅介质层去除, 并形 成新的高 k栅介质层。

[0056]步骤 S104, 在所述空腔内形成对称的分别与侧墙相接触的 第一氧吸收 层 250, 如图 7所示。 通过沉积, 在高 k介质层 210上的空腔内形成吸氧材料, 并通过各向异性刻蚀在与源 /漏区 110接触的两侧空腔内形成第一氧吸收层 250, 所述第一氧吸收层 250的材料可为 Ti、 Hf、 Ta、 W和 /或它们的氮化物。

[0057]步骤 S105 , 在所述空腔的其余空间形成第二氧吸收层 260。 参考图 8, 在空腔内的其他部分沉积第二氧吸收层 260 的材料, 并进行平坦化处理, 使 第二氧吸收层 260与层间介质层 240的上表面齐平。 其中, 该第二氧吸收层 260的材料可为 Ti、 Hf、 Ta、 W和 /或它们的氮化物。 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氧 吸收层 250和第二氧吸收层 260的选择要保证第一氧吸收层 250的吸氧能力 小于第二氧吸收层 260。

[0058]第一氧吸收层 250和第二氧吸收层 260将吸收氧气从而通过吸收氧气 来降低下方界面层的等效氧厚度( EOT ), 第二氧吸收层 260的材料的氧吸收 率大于第一氧吸收层 250。

[0059]步骤 S106, 退火, 使得所述衬底 100的表面形成界面层。 该界面层具 有不同等效氧厚度的第一界面层 120和第二界面层 130。 其中, 第二界面层 130的厚度小于第一界面层 120。 厚度不同的界面层有益于控制器件的短沟道 效应, 并有效避免载流子迁移率的降低。

[0060]第二界面层 130的长度为整个界面层的 80%以上, 其余 20%为所述第 一界面层 120, 即为薄的部分, 且靠近源区和靠近漏区上各占 10%。

[0061]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 方法, 能够通过筒单的工艺形 成对称结构的 EOT。 研究表明, 采用对称结构 EOT与传统半导体使用的非对 称 EOT结构相比, 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器件性能, 例如电流传输能力、 迁移 率等等, 且工艺、 步骤得到了大大筒化。

[0062] 虽然关于示例实施例及其优点已经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情 况下, 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 各种变化、 替换和修改。 对于其他例子,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容易理 解在保持本发明保护范围内的同时, 工艺步骤的次序可以变化。

[0063]此外, 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局限于说明书中描述的特 定实施例的工艺、 机构、 制造、 物质组成、 手段、 方法及步骤。 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 作为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 对于目前已存在或者以后即将开发出的 工艺、 机构、 制造、 物质组成、 手段、 方法或步骤, 其中它们执行与本发明 描述的对应实施例大体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大 体相同的结果, 依照本发明可 以对它们进行应用。 因此, 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将这些工艺、 机构、 制 造、 物质组成、 手段、 方法或步骤包含在其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