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SIGNAL CORRECTION METHOD AND RECEIVE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29074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are a signal correction method and receiv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method comprises: obtaining M first signals; performing adaptation processing on each first signal among said M first signals, and outputting M first correction signals; obtaining M decision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decisions made for the M first correction signals; among said M decision results, taking as feedback signals the decision results which are the most in number and for which the values are equal; receiving M second signals; performing adaptation processing on each of said M second signals on the basis of said feedback signals, and outputting M second correction signals.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a receiving terminal obtains feedback signals on the basis of decisions made for multiple signals and on the basis of multiple decision results; and said feedback signals are then used to perform adaptation processing on each of said second signals. This prevents an output error in a single channel from affecting the subsequent processing of signals in multiple channels, thereby increasing transmission stability.

Inventors:
AN QI (CN)
LIU YATING (CN)
CAI ME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80402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27, 2014
Filing Date:
August 21,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AWEI TECH CO LTD (CN)
AN QI (CN)
LIU YATING (CN)
CAI ME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L27/00; H04L25/03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08074925A12008-06-26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009511A2007-08-01
US20100095180A12010-04-15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871812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SAN GAO YONG X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O., LTD. (CN)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信号校正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 M路第一信号,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对所述 M路第一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M路第一校正信号; 根据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将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 作为反馈信号;

接收 M路第二信号;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 分别对所述 M路第二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 出 M路第二校正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包括:

分别将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映射至标准星座图, 将 M路第一校正信号的映射点与标 准星座图上的标准信号点进行比较, 分别选择标准星座图上与每路第一校正信号的映射点位 置最接近的标准信号点对应的信号作为该路第一校正信号的判决结果,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 M路第一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 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M路第一校正信号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自适应处理之前的所述 M路第一信号和所述自适应处理之后的所述 M路第一 校正信号, 获取 M路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 M路判决结果和所述 M路通道 的信道状态参数, 得到反馈信号, 包括: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不存在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时, 选择 M路判决结果中 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中存在数值唯一 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 将所述数值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对应的通道的判决 结果作为反馈信号;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中不存在数值唯 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获取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的误差 矢量幅度, 并将误差矢量幅度最小的判决结果作为反馈信号。

5、 一种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包括:

接收器, 用于获取 M路第一信号, N为大于 1的正整数;

自适应处理模块, 用于对所述 M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M路第一校正信号; 判决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选择模块,用于将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作为反馈信号; 所述接收器, 还用于获取 M路第二信号;

所述自适应处理模块, 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号, 对 M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 出 M路第二校正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决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 M路第 一校正信号映射至标准星座图,将 M路第一校正信号的映射点与标准星座图上的标准信号点 进行比较, 分别选择标准星座图上与每路第一校正信号的映射点位置最接近的标准信号点对 应的信号作为该路第一校正信号的判决结果,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还包括:

信道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自适应处理之前的所述 M路第一信号和所述自适应处理之 后的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 获取 M路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 M路判 决结果不存在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时,选择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 对应的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中存在数值唯一 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 将所述数值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对应的通道的判决 结果作为反馈信号;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中不存在数值唯 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获取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的误差 矢量幅度, 并将误差矢量幅度最小的判决结果作为反馈信号。 9、 根据权利要求 5-8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处理模块包括: 乘 法器、 第一加法器、 第二加法器、 第一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第二相位信息获取单元以及自适 应算法单元, 其中, 乘法器与第一相位信息获取单元连接, 第一相位信息获取单元与第一加 法器连接, 第一加法器与第二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第一加法器还与自适应算法单元、 第二加 法器连接, 乘法器还与自适应算法单元、 第二加法器连接, 自适应算法单元与第二加法器连 接。

Description:
信号校正方法和接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信号校正方法和接收机。 背景技术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 随着通信速率的不断提高, 相位噪声已经成为一个影响高速数字 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通道系统如 MIMO (multi input multi output, 多输入多输出)、 自适应阵列接收系统等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 的关注和 研究, 是今后的一个技术发展趋势。 而目前对多通道书系统中的信号进行校正时, 仅是简单 在每个通道重复采用相同的信号校正方法, 当所采用的信号校正方法基于自适应滤波时, 通常是通过训练得到的相位噪声估计或者预测 , 在未知数据阶段采用判决反馈的方式, 信 道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判决出错进而影响自适应 算法, 导致多通道中部分通道的输出错误, 使得多通道信号的后续处理受到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多通道中部分通道的输出错误对多通 道信号的后续处理造成影响, 本发明实 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校正方法和接收机。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 一种信号校正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 M路第一信号,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对所述 M路第一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 理, 输出 M路第一校正信号; 根据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将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 , 作为反馈信号;

接收 M路第二信号;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 分别对所述 M路第二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 理, 输出 M路第二校正信号。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包括:

分别将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映射至标准星座图,将 M路第一校正信号的映射点与标 准星座图上的标准信号点进行比较, 分别选择标准星座图上与每路第一校正信号的 映射点 位置最接近的标准信号点对应的信号作为该路 第一校正信号的判决结果, 得到 M路判决结 果。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对所述 M路第一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号进 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M路第一校正信号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自适应处理之前的所述 M路第一信号和所述自适应处理之后的所述 M路第一 校正信号, 获取 M路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 据所述 M路判决结果和所述 M路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 得到反馈信号, 包括: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不存在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 结果时,选择 M路判决结果中 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的信道状态参 数;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信道状态参数中存在数值唯 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 将所述数值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对 应的通道的 判决结果作为反馈信号;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信道状态参数中不存在数值 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 获取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 误差矢量幅度, 并将误差矢量幅度最小的判决结果作为反馈信 号。

第二方面, 一种接收机, 所述接收机包括:

接收器, 用于获取 M路第一信号, N为大于 1的正整数;

自适应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 M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输出 M路第一校正信号; 判决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选择模块, 用于将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 , 作为反馈信 号;

所述接收器, 还用于获取 M路第二信号;

所述自适应处理模块, 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号, 对 M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M路第二校正信号。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判决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 M路第一校正 信号映射至标准星座图, 将 M路第一校正信号的映射点与标准星座图上的 准信号点进行 比较, 分别选择标准星座图上与每路第一校正信号的 映射点位置最接近的标准信号点对应 的信号作为该路第一校正信号的判决结果,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机还包括: 信道分析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自适应处理之前的所述 M路第一信号和所述自适应处理 之后的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 获取 M路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不存在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 结果时, 选择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信道状态参数;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信道状态参数中存在数值唯 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 将所述数值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对 应的通道的 判决结果作为反馈信号;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信道状态参数中不存在数值 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 获取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 误差矢量幅度, 并将误差矢量幅度最小的判决结果作为反馈信 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自适应处理模块包括: 乘法器、 第一加法器、 第二加法器、 第一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第 二相位信息获取单元以及自适应算法单元, 其中, 乘法器与第一相位信息获取单元连接, 第一相位信息获取单元与第一加法器连接, 第一加法器与第二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第一加 法器还与自适应算法单元、 第二加法器连接, 乘法器还与自适应算法单元、 第二加法器连 接, 自适应算法单元与第二加法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校正方法和接收 机, 通过获取 M路第一信号,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对所述 M路第一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 理, 输出 M路第一校 正信号; 根据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将所述 M路判决结 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 作为反馈信号; 接收 M路第二信号; 根据所述反馈 信号, 分别对所述 M路第二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 理, 输出 M路第二校正 信号。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接收端根据多路信号进行判决, 并根据多路判决结果, 获取反馈信号, 在后续的接收过程中, 利用该反馈信号分别对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 适应 处理, 避免了由于单个通道的输出错误而对多通道信 号的后续处理造成的影响, 提升了传 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 对于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 附图。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校正方法的 程图;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校正方法的 程图;

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机的结构示 图;

图 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处理模块 结构示意图;

图 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通道系统的信 处理示意图;

图 6是接收端校正前的星座图;

图 7是传统算法校正后的星座图;

图 8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校正后的星座图;

图 9为传统算法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 SER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 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校正方法的 程图,参见图 1,该实施例具体包括:

101、 获取 M路第一信号,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102、 对所述 M路第一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 理, 输出 M路第一校正 信号;

103、 根据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104、 将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 , 作为反馈信号;

105、 接收 M路第二信号;

106、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分别对所述 M路第二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 理, 输出 M路第二校正信号。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获取 M路第一信号,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对所述 M路第一 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M路第一校正信号; 根据所述 M路第一校 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将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 结果, 作为反馈信号; 接收 M路第二信号;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 分别对所述 M路第二信号 中的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M路第二校正信号。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接收端根据多路信号进行判决, 并根据多路判决结果, 获取反馈信号, 在后续的接收过 程中, 利用该反馈信号分别对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 适应处理, 避免了由于单个通道的输 出错误而对多通道信号的后续处理造成的影响 , 提升了传输的稳定性。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校正方法的 程图,参见图 2,该实施例具体包括:

201、 获取 M路第一信号; M为大于零的正整数。

此步骤中, 当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基带信号时, 接收端依次通过接收天线、 ODU 后, 由基带处理系统, 如 IDU ( indoor unit, 室内单元) 接收处理基带信号, 对基带信号进 行模数转换和滤波处理, 生成第一信号, 其中第一信号为数字信号。 而对于多通道的接收 机系统来说, 接收端基带处理系统的 M个接收支路上均接收一个基带信号, 每个接收支路 均按照上述流程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 生成 M路第一信号。

202、 对所述 M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得到 M路第一校正信号, 执行步骤 203 和 204;

其中, 该自适应处理即是利用最小均方算法或递推最 小二乘算法对第一信号进行处理, 对于第一信号来说, 该自适应处理可以应用任一种最小均方算法或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上 述两个算法的具体内容属于现有技术, 此处不再赘述。

在接收机的初始化阶段, 对该第一信号的自适应处理可以不引入反馈信 号, 而在后续 工作阶段, 再根据上一时刻信号所获取的反馈信号对当前 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如是循环, 以最大程度的抑制相位噪声, 得到校正后的信号。

优选地, 在接收机的初始化阶段之后, 当进入接收机的工作阶段时, 在对 M路第一信 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时, 应用该 M路第一信号之前接收到的信号所得到 的反馈信号作为自适应处理时的噪声估计, 也即是, 根据前一时刻接收到的 M路信号获取 第一反馈信号, 并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对当前时刻接收到的 M路信号进行处理, 以获得更精 确的 M路校正信号, 并根据得到的 M路校正信号获取第二反馈信号, 应用该第二反馈信号 对后一时刻接收到的 M路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以达到自适应处理的目的。

203、 将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映射至标准星座图, 将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的映射 点与标准星座图上的标准信号点进行比较, 在标准星座图上选择与每路第一校正信号的映 射点位置最接近的标准信号点对应的信号作为 该路第一校正信号的判决结果, 得到 M路判 决结果, 执行步骤 205 ;

其中, 根据标准星座图进行映射和比较的过程与现有 技术同理, 在此不再赘述。

204、 根据所述自适应处理之前的所述 M路第一信号和所述自适应处理之后的所述 M 路第一校正信号, 获取 M路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 执行步骤 205 ;

具体地, 信道状态参数至少包括: 信道的 SER ( symbol error rate, 误符号率)、 误比特 率和 EVM ( error vector magnitude, 误差矢量幅度)。 其中, SER和 EVM的具体获取过程 为现有技术所公开, 在此不再赘述。 205、判断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是否存在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 判决结果, 如果是, 执 行步骤 206; 如果否, 执行步骤 207;

由于信道的状态不同, M路第一信号的判决结果包括多种可能, 以多数信道的状态正 常为前提, 可以认为 M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 是与信号相位差最小 的判决结果。

206、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存在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 结果时,将所述数值相同 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作为所述反馈信号;

例如, 当 M为偶数时, 若至少有 M/2个判决结果相同, 均为 A, 且所有的判决结果输 入只有 A这一种, 或者至少存在 3种结果, 那么选择的反馈信号就是 A; 当 M为奇数时, 若至少有 (M+l)/2个判决结果相同, 均为 A, 那么选择的反馈信号就是 A; 若一共有至少 3 种判决结果, 且存在一种输入最多的判决结果 B, 那么选择的反馈信号就是 B。

又例如, 以 P为判决结果, e为误比特率,则对于判决结果与误比特率为 P=4, e=0.4)、 (P=4, e=0.3)、 (P=4, e=0.6)、 (P=3, e=0) 的四路信号来说, 判决结果 P=4 为数值相同 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 因此将 P=4作为反馈信号输出。

207、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不存在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 结果时, 选择 M路判决 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的信道 状态参数;

在该步骤中, 若至少有两种输入的判决结果 C和 D所在的通道个数相同, 则需要对 M 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的通道进行 分析, 即对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 的信道状态参数进行分析, 那么对 C和 D所在的所有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进行分析。

例如,对于判决结果与误比特率为(P=8, e=0.4), (P=8, e=0.3), (P=4, e=0.6), (P=4, e=0.2) 的四路信号来说, 判决结果 P=4和 P=8均有两路, 则需要进一步根据信道状态参数 进行选择, 从而确定反馈信号。

208、判断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信道状态参数是否存在数 值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 如果是, 执行步骤 209, 如果否, 执行步骤 210;

例如,对于判决结果与误比特率为(P=8, e=0.4), (P=8, e=0.3), (P=4, e=0.6), (P=4, e=0.2) 的四路信号来说, 判决结果 P=4和 P=8均有两路, 则需要进一步根据信道状态参数 进行选择, 其中, 数值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为 e=0.2, 则确定 e=0.2对应的 P=4 为反馈信号。

209、 将所述数值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对 应的判决结果作为所述反馈信号; 对于 M路通道来说,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不存在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 结果时, 选择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的通道 (设为 K路, K为小于 M的正整数), 对 该多个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进行分析, 具体地, 该信道状态参数可以为误比特率, 通过比 较 K路通道的误比特率 β Ί ( = 1 ~ ), 选择 ^最小的通道的判决结果, 作为反馈信号输出。

基于步骤 208的例子, 通过排序获知, (P=4, e=0.2) 的信道状态参数为数值唯一且数 值最小, 因此, 将该数值唯一且数值最小的判决结果作为反馈 信号。

210、当不存在数值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 参数时,获取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 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的 EVM, 并将 EVM最小的判决结果作为反馈信号。

对于 M路通道来说,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不存在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 结果时, 选择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 对多个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 (误比特率) 进行排序 后若获知不存在数值唯一且数值最小的判决结 果, 而仍然有 P个不同判决结果的误比特率 相同且误比特率最小, 则选择该 P个通道, 根据该 P个通道的 EVM, 选择 EVM最小的通 道的判决结果作为最终的反馈信号, P为小于 M的正整数。

211、 接收 M路第二信号;

该第二信号的接收与第一信号的接收同理, 在此不再赘述。

212、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 对所述 M路第二信号分别进行自适应处理, 得到 M路第二 校正信号。

其中, 该自适应处理即是利用最小均方算法或递推最 小二乘算法对第一信号进行处理, 对于第二信号来说, 该自适应处理可以应用任一种最小均方算法或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上 述两个算法的具体内容属于现有技术, 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 在对 M路第二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 理时, 应用该 M路第二 信号之前接收到的信号所得到的反馈信号作为 自适应处理时的噪声估计, 也即是, 根据前 一时刻接收到的 M路信号获取第一反馈信号, 并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对当前时刻接收到的 M 路信号进行处理, 以获得更精确的 M路校正信号, 并根据得到的 M路校正信号获取第二反 馈信号, 应用该第二反馈信号对后一时刻接收到的 M路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以达到自适 应处理的目的。

对于本实施例中步骤 202来说, 从算法的角度对其的自适应处理进行描述可以 有以下 公式:

在其初始化阶段, w = 0, 其中, w为时刻;

权向量 («)=0,

反馈信号: ο) = (ο)- (ο) = ^(ο)

第一信号: (0) = [ (0) (-l)... (-L + l)] r = [00···θΓ

而对于本实施例中步骤 212来说, 从算法的角度对其的自适应处理进行描述可以 有以 下公式:

n = 1,2,...

权向量更新: ii w) = i w-l) + ^(w-l)e(w-l), 其中, 〃为自适应处理的步长, 期望信号估计: din) = w H (n)u(n-l),

第二校正信号: y。„» = y„»x e

其中, ") 为第二校正信号, 为第二信号,

估计误差: η) = θ η)-θ 2 η)

其中, 为 时刻的第二校正信号的相位信息, 为 时刻的反馈信号的相位 信息;

输入向量更新: (w) = (M) + e(w), u{n)=[u{n)u{-\)...u{n-L + \) , 其中, L为自适应 处理抽头个数;

设《 = « + 1, 重复上述步骤。

上述步骤是根据反馈信号的相位信息 对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的过程。 本实施 例仅以根据反馈信号对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处 理为例进行说明, 在接收机的实际工作中, 对于当前接收到的信号, 均根据上一时刻的反馈信号对其进行自适应处 理, 以使得接收机 中各个通道的相位噪声最小化。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获取 M路第一信号,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对所述 M路第一 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M路第一校正信号; 根据所述 M路第一校 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将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 结果, 作为反馈信号; 接收 M路第二信号;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 分别对所述 M路第二信号 中的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M路第二校正信号。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接收端根据多路信号进行判决, 并根据多路判决结果, 获取反馈信号, 在后续的接收过 程中, 利用该反馈信号分别对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 适应处理, 避免了由于单个通道的输 出错误而对多通道信号的后续处理造成的影响 , 提升了传输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 该反馈 信号随着接收端对接收信号的处理不断更新, 使得在接收端能够利用上一时刻的接收信号 获取当前的反馈信号, 并利用当前的反馈信号对当前接收到的信号进 行自适应处理, 以得 到相位噪声极小化的校正信号, 相较于仅对分别对单个通道进行的判决和反馈 , 采用该发 明的技术方案受信道变化的影响较少。

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机的结构示 图。 参见图 3, 该接收机为具有 M 个信号通道的接收机,

接收器 10, 用于获取 M路第一信号,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自适应处理模块 11, 用于对所述 M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M路第一校正 信号;

判决模块 12, 用于根据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选择模块 13, 用于将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 , 作为反馈 信号;

所述接收器 10, 还用于获取 M路第二信号;

所述自适应处理模块 11,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对 M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M路第二校正信号。

可选地,所述判决模块 12具体用于将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映射至标准星座图,将 M 路第一校正信号的映射点与标准星座图上的标 准信号点进行比较, 分别选择标准星座图上 与每路第一校正信号的映射点位置最接近的标 准信号点对应的信号作为该路第一校正信号 的判决结果,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所述接收机还包括:

信道分析模块 14,用于根据所述自适应处理之前的所述 M路第一信号和所述自适应处 理之后的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 获取 M路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

可选地,所述选择模块 13具体用于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不存在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 判决结果时, 选择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信道状态参数;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信道状态参数中存在数值唯 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 将所述数值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对 应的通道的 判决结果作为反馈信号;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信道状态参数中不存在数值 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 获取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 EVM, 并将 EVM最小的判决结果作为反馈信号。

可选地, 所述自适应处理模块 1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步骤: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信号来说, 从算法的角度对其的自适应处理进行描述可以 有以 下公式:

在其初始化阶段, w = 0, 其中, w为时刻;

权向量 (《)=0,

反馈信号: ο) = (0) = (0),

第一信号: (0) = [ (0) (-l)... (-L + l)] r = [00···0] Γ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信号来说, 从算法的角度对其的自适应处理进行描述可以 有以 下公式:

n = 1,2,...

权向量更新: ii w) = i w-l) + ^(w-l)e(w-l), 其中, 〃为自适应处理的步长, 期望信号估计: din) = w H (n)u(n-l),

第二校正信号: y。„» = y„»x e — Ά"),

其中, ") 为第二校正信号, 为第二信号,

估计误差: η) = θ η)-θ 2 η),

其中, 为 时刻的第二校正信号的相位信息, 为 时刻的反馈信号的相位 信息,

输入向量更新: (w) = (M) + e(w), u{n) =[u{n)u{-\)...u{n-L + \) , 其中, L为自适应 处理抽头个数,

设《 = « + 1, 重复上述步骤。

参见图 4, 图 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处理模块 结构示意图。该自适应处 理模块包括: 乘法器 20、 第一加法器 21、 第二加法器 22、 第一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23、 第 二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24以及自适应算法单元 25, 其中, 乘法器 20与第一相位信息获取单 元 23连接, 第一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23与第一加法器 21连接, 第一加法器 21与第二相位 信息获取单元 24, 第一加法器 21还与自适应算法单元 25、 第二加法器 22连接, 乘法器 20 还与自适应算法单元 25、 第二加法器 22连接, 自适应算法单元 25与第二加法器 22连接。 下面, 结合自适应处理模块的具体功能和上述结构对 第二信号的自适应处理进行描述: n时 刻的第二信号 χ„(«)输入乘法器 20, 与来自自适应算法单元 25、 第二加法器 22的输入向量 更新 = + e(M), W(M) = [W(M)W(-l)...W(M-L + l)f相乘, 乘法器 20 输出第二校正信号 y out (n) = y in (n)xe- J§(n) , 第一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23对该乘法器 20输出的第 n时刻的第二校 正信号取相角 第二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24对 n时刻的反馈信号取相角 和 输入第一加法器 21, 加法器 21 对相角 和 进行处理, 得到估计误差 ε{η) = θ ι {η)-θ 2 {η) , 将该估计误差 = 输出给自适应算法单元 25和第二加法 器 22,第二加法器 22输出的输入向量更新 u(n) = θ(η) + e(n), u(n) = [u(n)u(-l)...u(n -L + l)f 输入自适应算法单元 25,而自适应算法单元 25的输出可作为 n+1时刻的第二信号的输入向 量更新。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用于 MIMO分集系统, 则在本发明中需要在选择模块之 后添加 MRC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最大比合并) 模块, 数据流同时进入选择模块和 MRC模块。 MRC处理后的数据流送入后续处理 (比如解码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机, 通过获取 M路第一信号,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对所述 M路第一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 理, 输出 M路第一校正信号; 根据所述 M 路第一校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将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 多的判决结果, 作为反馈信号; 接收 M路第二信号;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 分别对所述 M路 第二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 输出 M路第二校正信号。 采用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 在接收端根据多路信号进行判决, 并根据多路判决结果, 获取反馈信号, 在后续 的接收过程中, 利用该反馈信号分别对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 适应处理, 避免了由于单个 通道的输出错误而对多通道信号的后续处理造 成的影响, 提升了传输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接收机, 该接收机包括: 接收器, 用于获取信号; 处理器, 与所 述接收器耦合,

其中, 该接收器用于获取 M路第一信号,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当接收端接收发送端 发送的基带信号时, 接收端依次通过接收天线、 ODU后, 由基带处理系统, 如 IDU (indoor unit, 室内单元)接收处理基带信号, 对基带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和滤波处理, 生成第一信号, 其中第一信号为数字信号。 而对于多通道的接收机系统来说, 接收端基带处理系统的 M个 接收支路上均接收一个基带信号, 每个接收支路均按照上述流程对基带信号进行 处理, 生 成 M路第一信号。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对所述 M路第一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 理, 输出 M路第一校正信号; 其中, 该自适应处理即是利用最小均方算法或递推最 小二乘算法 对第一信号进行处理, 对于第一信号来说, 该自适应处理可以应用任一种最小均方算法或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上述两个算法的具体内容属于现有技术, 此处不再赘述。

在接收机的初始化阶段, 对该第一信号的自适应处理可以不引入反馈信 号, 而在后续 工作阶段, 再根据上一时刻信号所获取的反馈信号对当前 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如是循环, 以最大程度的抑制相位噪声, 得到校正后的信号。

优选地, 在接收机的初始化阶段之后, 当进入接收机的工作阶段时, 在对 M路第一信 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时, 应用该 M路第一信号之前接收到的信号所得到 的反馈信号作为自适应处理时的噪声估计, 也即是, 根据前一时刻接收到的 M路信号获取 第一反馈信号, 并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对当前时刻接收到的 M路信号进行处理, 以获得更精 确的 M路校正信号, 并根据得到的 M路校正信号获取第二反馈信号, 应用该第二反馈信号 对后一时刻接收到的 M路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以达到自适应处理的目的。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所获取的第一信号来 说, 从算法的角度对其的自适应处理进 行描述可以有以下公式:

在其初始化阶段, " = 0 , 其中, w为时刻;

权向量 (《) =0,

反馈信号: e(0) = (0) - (0) = ^(0)

第一信号: w(0) = [w(0)w(-l)...w(-L + l)] r = [00···0] Γ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 Μ路第一校正信号进行判决,得到 Μ路判决结果;具体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分别将所述 Μ路第一校正信号映射至标准星座图,将 Μ路第一校正信号 的映射点与标准星座图上的标准信号点进行比 较, 分别选择标准星座图上与每路第一校正 信号的映射点位置最接近的标准信号点对应的 信号作为该路第一校正信号的判决结果, 得 到 Μ路判决结果。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所述 Μ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 , 作为反馈 信号; 由于信道的状态不同, Μ路第一信号的判决结果包括多种可能, 以多数信道的状态 正常为前提, 可以认为 Μ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 是与信号相位差最 小的判决结果。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 Μ路第二信号; 该第二信号的接收与第一信号的接收同理, 在 此不再赘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号, 分别对所述 Μ路第二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二信号 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Μ路第二校正信号。 其中, 该自适应处理即是利用最小均方算法或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对第一信号进行处理, 对于第二信号来说, 该自适应处理可以应用任一 种最小均方算法或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上述两个算法的具体内容属于现有技术, 此处不再 赘述。

优选地, 在对 Μ路第二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 理时, 应用该 Μ路第二 信号之前接收到的信号所得到的反馈信号作为 自适应处理时的噪声估计, 也即是, 根据前 一时刻接收到的 Μ路信号获取第一反馈信号, 并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对当前时刻接收到的 Μ 路信号进行处理, 以获得更精确的 Μ路校正信号, 并根据得到的 Μ路校正信号获取第二反 馈信号, 应用该第二反馈信号对后一时刻接收到的 Μ路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以达到自适 应处理的目的。 而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每路第二信号来说, 从算法的角度对其的自适应处理进行描述可 以有以下公式:

n = 1,2,...

权向量更新: ii w) = i w-l) + ;«w(w-l)e(w-l), 其中, /为自适应处理的步长, 期望信号估计: (M) = H (M)W(M-1),

第二校正信号: y。„» = y m (n)xe- jS(n>

其中, )^(") 为第二校正信号, 为第二信号,

估计误差: =

其中, 为《时刻的第二校正信号的相位信息, 为《时刻的反馈信号的相位 信息;

输入向量更新: w(w) = (M) + e(w), u(n)=[u(n)u(-\)...u(n-L + \) , 其中, L为自适应 处理抽头个数;

设《 = « + 1, 重复上述步骤。

上述步骤是根据反馈信号的相位信息 对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的过程。 本实施 例仅以根据反馈信号对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处 理为例进行说明, 在接收机的实际工作中, 对于当前接收到的信号, 均根据上一时刻的反馈信号对其进行自适应处 理, 以使得接收机 中各个通道的相位噪声最小化。 具体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自适应处理之前的 所述 M路第一信号和所述自适 应处理之后的所述 M路第一校正信号, 获取 M路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 具体地, 信道状态 参数至少包括: 信道的 SER (symbol error rate, 误符号率)、 误比特率和 EVM (error vector magnitude, 误差矢量幅度)。 其中, SER和 EVM的具体获取过程为现有技术所公开, 在 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不存在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 结 果时, 选择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信道状态参数; 若至少有两 种输入的判决结果 C和 D所在的通道个数相同,则需要对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 结果的通道进行分析, 即对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的信道状 态参数进行分析, 那 么对 C和 D所在的所有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进行分析。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信道状态参数中存在数值唯 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 将所述数值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对 应的通道的 判决结果作为反馈信号; 对于 M路通道来说,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不存在数值相同且数量 最多的判决结果时, 选择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的通道 (设为 K路, K为小 于 M的正整数), 对该多个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进行分析, 具体地, 该信道状态参数可以为 误比特率, 通过比较 K路通道的误比特率 ( = 1 ~ ^), 选择 最小的通道的判决结果, 作 为反馈信号输出。 当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信道状态参数中不存在数值 唯一且数值最小的信道状态参数, 获取 M路判决结果中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 的 EVM, 并将 EVM最小的判决结果作为反馈信号。 对于 M路通道来说, 当所述 M路判决结 果不存在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时, 选择数量最多的判决结果对应的通道, 对多 个通道的信道状态参数 (误比特率) 进行排序后若获知不存在数值唯一且数值最小 的判决 结果, 而仍然有 P个不同判决结果的误比特率相同且误比特率 小, 则选择该 P个通道, 根据该 P个通道的 EVM, 选择 EVM最小的通道的判决结果作为最终的反馈信号 。

参见图 4, 该处理器包括自适应处理模块, 该自适应处理模块包括: 乘法器 20、 第一 加法器 21、 第二加法器 22、 第一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23、 第二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24以及自 适应算法单元 25, 其中, 乘法器 20与第一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23连接, 第一相位信息获取 单元 23与第一加法器 21连接, 第一加法器 21与第二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24, 第一加法器 21还与自适应算法单元 25、 第二加法器 22连接, 乘法器 20还与自适应算法单元 25、 第二 加法器 22连接, 自适应算法单元 25与第二加法器 22连接。 下面, 结合自适应处理模块的 具体功能和上述结构对第二信号的自适应处理 进行描述: n时刻的第二信号 输入乘法 器 20, 与来自自适应算法单元 25、 第二加法器 22 的输入向量更新 w(«) = (《) + e(«),

= [w(M)w(-l)...w(M - L + l)f相乘,乘法器 20输出第二校正信号 y。 Hi (M) = y m (n) x e- "),第 一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23对该乘法器 20输出的第 n时刻的第二校正信号取相角 , 第二 相位信息获取单元 24对 n时刻的反馈信号取相角 , θ 2 (η)和 输入第一加法器 21, 加法器 21对相角 6> 2 («)和 >»进行处理, 得到估计误差^«) = 6>» - 6> 2 («), 将该估计误差 = 输出给自适应算法单元 25和第二加法器 22, 第二加法器 22输出的输入 向量更新 u(n) = θ(η) + e(n), u(n) = [u(n)u(-l)...u(n - L + l) 输入自适应算法单元 25, 而自适 应算法单元 25的输出可作为 n+1时刻的第二信号的输入向量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机, 通过获取 M路第一信号,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对所述

M路第一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 处理, 输出 M路第一校正信号; 根据所述 M 路第一校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将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 多的判决结果, 作为反馈信号; 接收 M路第二信号;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 分别对所述 M路 第二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 输出 M路第二校正信号。 采用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 在接收端根据多路信号进行判决, 并根据多路判决结果, 获取反馈信号, 在后续 的接收过程中, 利用该反馈信号分别对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 适应处理, 避免了由于单个 通道的输出错误而对多通道信号的后续处理造 成的影响, 提升了传输的稳定性。 下面以多通道系统为例进行描述, 参考图 5所示, 图 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 通道系统的信号处理示意图;

接收端基带处理系统的 M个接收支路上均接收一个基带信号, 每个接收支路均按照步 骤 201中的具体流程对基带信号进行预处理, 生成 M路第一信号, 接收机对该 M路第一信 号进行处理, 根据 M路第一信号获取反馈信号, 从而利用该反馈信号对后续接收到的第二 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经过自适应处理得到第二校正信号, 本实施例仅对根据第一信号生 成反馈信号的过程进行了描述, 在实际系统中, 当得到第二校正信号时, 各个通道上会对 第二校正信号进行如第一校正信号的判决、 状态分析以及选择过程, 从而根据 M路第二校 正信号生成下一个时刻的反馈信号, 使得系统能够根据多个通道的信号的实际情况 获得相 对较为准确的判决结果, 不会因为信道突变或判决出错等单个事件影响 系统的正常信号处 理, 保证了传输的有效性。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获取 M路第一信号,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对所述 M路第一 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M路第一校正信号; 根据所述 M路第一校 正信号进行判决, 得到 M路判决结果; 将所述 M路判决结果中数值相同且数量最多的判决 结果, 作为反馈信号; 接收 M路第二信号;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 分别对所述 M路第二信号 中的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 输出 M路第二校正信号。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接收端根据多路信号进行判决, 并根据多路判决结果, 获取反馈信号, 在后续的接收过 程中, 利用该反馈信号分别对每一路第二信号进行自 适应处理, 避免了由于单个通道的输 出错误而对多通道信号的后续处理造成的影响 , 提升了传输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介绍本 发明的有益效果, 下面对传统算法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 SER (Symbol error rate, 误符号率) 进行比较, 图 6是接收端校正前的星座图, 图 7是传统算法 (校正后的星座图, 图 8是采 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校正后的星座图, 图 9为传统算法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 SER比 较图。 其中, 有总判决 SER即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性能得到明显 提升, 尤其是在相位噪声较小的情况下,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极大的降低 SER (至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机用于同信号相干累积系 统, 即是多通道发射相 同的信号, 在接收端进行相干合成的系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 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 成, 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 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 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 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