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SILO BOTTOM STRUCTURE AND SILO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13631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silo bottom structure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wall portion (10), a circular beam (20), a support wall (40), a support post (50), and a discharge hopper (30) having an inlet and an outlet. The cylindrical wall portion (10)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wall (11) and wall posts (12) arranged at intervals in circumference along the inside of the cylindrical wall (11). The cylindrical wall (11), the wall post (12), the support wall (40) and the support post (50) are separately supported on a foundation. An outer edge of the discharge hopper (30) is supported on the wall post (12) through the circular beam (20). The discharge hopper (30) is further supported on the foundation through the support wall (40) and the support post (50). A silo has the above silo bottom structure. Through the above technical solution, the silo bottom structure can provide support of sufficient strength without using excessive stuffing, and can also reduce the dead weight of the silo, thereby reducing the manufacturing cost and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foundation.

Inventors:
XIE YOUQUAN (CN)
LI GUOXIN (CN)
LIU LIN (CN)
XING CHENGHAI (CN)
XUE JIAMING (CN)
YU JIANHAI (CN)
WANG CHUNXIN (CN)
HU RENPING (CN)
CUI YIMIN (CN)
SUN ZHILIN (CN)
LI JINHUA (CN)
ZHANG HUIQIANG (CN)
YIN YONGLO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9212
Publication Date:
January 31, 2013
Filing Date:
July 26,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CN)
SHENHUA HUANGHUA PORT AFFAIRS CORP LTD (CN)
SHENHUA TIANJIN COAL WHARF LTD (CN)
CCCC FIRST HARBOR ENG CO LTD (CN)
XIE YOUQUAN (CN)
LI GUOXIN (CN)
LIU LIN (CN)
XING CHENGHAI (CN)
XUE JIAMING (CN)
YU JIANHAI (CN)
WANG CHUNXIN (CN)
HU RENPING (CN)
CUI YIMIN (CN)
SUN ZHILIN (CN)
LI JINHUA (CN)
ZHANG HUIQIANG (CN)
YIN YONGLO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65D88/28; E04H7/26
Foreign References:
US4361254A1982-11-30
CN201686219U2010-12-29
CN102359300A2012-02-22
CN102390631A2012-03-28
CN202193352U2012-04-18
CN202170105U2012-03-21
CN202170108U2012-03-21
CN202186645U2012-04-11
JPH08135243A1996-05-28
SU1275083A11986-12-07
SU1090834A11984-05-07
Other References:
LI, JINHUA ET AL.: "Super Large Volume Partial Prestress Force Coal Silo Structure", THE 11ST POST-TENSIONING PRESTRESS ACADEMIC MEETING, November 2011 (2011-11-01), pages 159 - 16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RUNPING & PARTNERS (CN)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

1、 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仓底结构包括筒壁部 (10)、 环 梁(20)、 支承墙(40)、 支承柱(50)和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出料漏斗(30), 所述筒壁部 (10) 包括筒壁 (11 ) 和沿该筒壁 (11 ) 内侧周向间隔设置的 壁柱 (12), 所述筒壁 (11 )、 所述壁柱 (12)、 所述支承墙 (40) 和所述支 承柱 (50) 分别支撑在地基上, 所述出料漏斗 (30) 的外缘通过所述环梁

(20) 支撑在所述壁柱 (12) 上, 所述出料漏斗 (30) 还通过所述支承墙 (40) 和所述支承柱 (50) 支撑在地基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仓底结构包括 多个出料漏斗 (30)。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多个出料漏斗 (30) 设置为 2列, 每列布置有多个所述出料漏斗 (30)。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每列出料漏斗(30) 的下方设置有一条皮带机。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出料漏斗(30) 在所述出口的位置通过所述支承柱 (50) 支撑在地基上。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每个出料漏斗(30) 的出口下方设置有活化给料机。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出料漏斗(30) 的入口为非中心对称形状。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入口为长方形 或椭圆形。

9、 根据权利要求 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 出料漏斗 (30) 包括漏斗板, 该漏斗板包括第一锥板 (31 ) 和从该第一锥 板 (31 ) 的外端向外延伸的外侧平板 (32), 所述第一锥板 (31 ) 通过所述 支承墙 (40) 和所述支承柱 (50) 支撑, 所述外侧平板 (32) 的外缘通过 所述环梁 (20) 支撑在所述壁柱 (12) 上, 所述外侧平板 (32) 上形成有 外侧填料部 (33 )。

10、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锥板(31 ) 为多个平面锥板, 至少两个第一锥板 (31 ) 的锥度不同。

11、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筒壁部 (10) 包括位于所述筒壁 (11 ) 上方的仓壁 (13 ), 所述外侧填料部 (33 ) 包括第 二锥板(33a), 该第二锥板(33a)从所述第一锥板(31 )朝向所述仓壁(13 ) 延伸, 所述第二锥板 (33a)、 所述外侧平板 (32) 和所述仓壁 (13 ) 之间 的空间由填料 (33b) 浇注。

12、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锥板(31 ) 的锥度大于所述第二锥板 (33a) 的锥度。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相邻两个出料漏 斗 (30) 的第一锥板 (31 ) 之间形成有中间平板 (34), 该中间平板 (34) 上形成有中间填料部 (35)。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中间填料部 ( 35 )包括从相邻的两个第一锥板(31 )延伸的折板(35a), 该折板(35a) 和所述中间平板 (34) 之间的空间由填料 (33b) 浇注。

15、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其中,所述第二锥板 ( 33a) 和所述折板 (35a) 中的至少两个具有不同锥度。 16、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支承墙(40) 支撑在所述第一锥板 (31 ) 和所述外侧平板 (32) 的接合处以及所述第一 锥板 (31 ) 和所述中间平板 (34) 的接合处。

17、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漏斗板为一 体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 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 出料漏斗 (30) 包括漏斗板, 该漏斗板包括第三锥板 (36) 和从该第三锥 板 (36) 的外端向下延伸的支撑板 (37), 所述第三锥板 (36) 通过所述支 承墙 (40) 和所述支承柱 (50) 支撑, 所述支撑板 (37) 的下端通过所述 环梁 (20) 支撑在所述壁柱 (12) 上。

19、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其中,所述第三锥板 (36) 为多个平面锥板, 至少两个第三锥板 (36) 的锥度不同。

20、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其中,所述第三锥板 (36) 至少包括从所述入口到所述出口设置的第一锥板部 (36a) 和第二锥板部 ( 36b) , 所述第一锥板部 (36a) 的锥度小于所述第二锥板部 (36b) 的锥 度。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第一锥板部

( 36a) 和所述第二锥板部 (36b) 为多个平面锥板, 至少两个第一锥板部 ( 36a) 的锥度不同, 并且 /或者至少两个第二锥板部 (36b) 的锥度不同。

22、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支承墙(40) 支撑在所述第一锥板部 (36a) 和所述第二锥板部 (36b) 的接合部。

23、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相邻两个出料漏 斗 (30) 的第三锥板 (36) 相交并接合。 24、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所述漏斗板为一 体形成。

25、 筒仓, 其特征在于, 该筒仓具有权利要求 1-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 仓底结构。

Description:
筒仓的仓底结构和筒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仓的仓底结构和筒仓。 背景技术

筒仓是用于贮存散装物料的仓库。 筒仓大体上可以分为农业筒仓和工 业筒仓两大类。 其中, 工业筒仓用以贮存煤炭、 水泥、 食盐、 食糖等散装 物料。 对于贮存煤炭的筒仓来说, 需要进一步加强筒仓的仓底结构。

现有技术中, 通常采用通道式仓底。 具体地, 通道式仓底从基础承台 开始至筒仓的锥形漏斗均采用填料填充, 漏斗表面浇注有钢筋混凝土结构 层, 并且该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与筒仓的仓壁非整体 地连接。 这种筒仓的受 力性能简单, 能够负载较重的物料, 但所用的填料量巨大, 从而增加筒仓 自重并直接增加了对基础的要求。

因此, 现有的筒仓无法同时提供足够的强度支撑和较 轻的自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筒仓同时具有足够的强度支 撑和较轻的自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筒仓的仓底结构, 其中, 该仓底 结构包括筒壁部、 环梁、 支承墙、 支承柱和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出料漏斗, 所述筒壁部包括筒壁和沿该筒壁内侧周向间隔 设置的壁柱, 所述筒壁、 所 述壁柱、 所述支承墙和所述支承柱分别支撑在地基上, 所述出料漏斗的外 缘通过所述环梁支撑在所述壁柱上, 所述出料漏斗还通过所述支承墙和所 述支承柱撑在地基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筒仓, 该筒仓具有本发明的仓底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无需使用过多的填料就可以使仓底结构提供足 够 的强度支撑, 同时能够减少筒仓的自重, 也就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对基础的 要求。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 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 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 1是说明本发明的仓底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 2是本发明的仓底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 A-A面的剖视图; 图 3是沿图 2所示实施方式的 B-B面的剖视图;

图 4是本发明的仓底结构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A-A面的剖视图; 图 5是图 4所示实施方式的 B-B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筒壁部 11: 筒壁 12: 壁柱

13: 仓壁 20: 环梁

30: 出料漏斗 31: 第一锥板 32: 外侧平板

33: 外侧填料部 33a: 第二锥板 33b: 填料

34: 中间平板 35: 中间填料部 35a: 折板

36: 第三锥板 36a: 第一锥板部 36b: 第二锥板部

37: 支撑板 40: 支承墙 50: 支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 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 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 明。

在本发明中, 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 使用的方位词如 "上、 下、 左、 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 下、 左、 右; "内、 夕卜"是指相对于 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 夕卜。

另外, 在本发明中, "锥度"表示 (棱锥的) 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 角度, 或者表示圆台的顶面和底面的直径差与圆台的 高度的比值。

本发明的仓底结构包括筒壁部 10、 环梁 20、 支承墙 40、 支承柱 50和 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出料漏斗 30, 所述筒壁部 10包括筒壁 11和沿该筒壁 11 内侧周向间隔设置的壁柱 12, 所述筒壁 11、 所述壁柱 12、 所述支承墙 40 和所述支承柱 50分别支撑在地基上, 所述出料漏斗 30的外缘通过所述环 梁 20支撑在所述壁柱 12上, 所述出料漏斗 30还通过所述支承墙 40和所 述支承柱 50支撑在地基上。

出料漏斗 30通过环梁 20、 壁柱 12 (其中,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适当数 量和间隔距离的壁柱 12)和支承墙 40支撑在地基上,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因此, 出料漏斗 30可以采用各种轻质结构形成, 以减轻筒仓的自重。

此外, 所述仓底结构可以包括多个出料漏斗 30, 从而可以选择性地通 过一个或多个出料漏斗 30卸料。 优选地, 在图 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多个出料漏斗 30设置为 2列, 每列布置有多个所述出料漏斗 30。 图 1中所 示为每列 3个,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 可以根据需要在每列布 置适当数量的出料漏斗 30。

此外, 为了便于输送卸料, 每列出料漏斗 30的下方可以设置有一条皮 带机 (未显示)。 皮带机的皮带速度可以根据打开的出料漏斗 30 的数量而 设定, 换言之, 打开的出料漏斗 30的数量越多, 皮带速度越快, 反之亦然。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出料漏斗 30的支撑, 所述仓底结构还可以包括支承 柱 50, 所述出料漏斗 30在所述出口的位置通过所述支承柱 50支撑在地基 上。

另外, 优选地, 每个出料漏斗 30的出口下方设置有活化给料机, 以使 从出料漏斗 30均匀连续或定量地输出物料。

此外, 所述出料漏斗 30的入口可以为非中心对称形状, 优选为长方形 或椭圆形。 通过设置非中心对称形状的入口, 出料时沿入口的不同轮廓边 缘落入出料漏斗 30的物料的流量和速度会产生差异, 因而一方面下落快的 物料会对下落慢的物料产生冲撞, 以使下落慢的物料加快下落, 另一方面 物料会涌向流量较大的轮廓边缘, 从而缓解较小的轮廓边缘的拥堵。 因此, 能够防止本发明的出料漏斗 30堵塞。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出料漏斗 30的优选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如图 2和图 3所示, 所述出料漏斗 30包 括漏斗板, 该漏斗板包括第一锥板 31和从该第一锥板 31 的外端向外延伸 的外侧平板 32,所述第一锥板 31通过所述支承墙 40和所述支承柱 50支撑, 所述外侧平板 32的外缘通过所述环梁 20支撑在所述壁柱 12上, 所述外侧 平板 32上形成有外侧填料部 33。

优选地, 所述第一锥板 31为多个平面锥板, 至少两个第一锥板 31 的 锥度不同(即多个第一锥板 31中至少具有两个不同的锥度)。例如, 在图 2 和图 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 漏斗板包括长方形入口和出口, 从而包括四个 第一锥板 31, 其中, 相对的两个第一锥板 31具有相同的锥度(倾斜角度相 同)。 从图 2和图 3可以看出, 两对第一锥板 31之间的夹角不同, 从而当 出料漏斗 30打开时, 沿相邻的第一锥板 31下落的物料会因第一锥板 31的 不同锥度而具有不同的速度。 换言之, 同一水平截面上, 不同位置的物料 具有不同的下落速度, 速度较快的物料将影响速度较慢的物料加速下 落, 从而避免了出料时堵塞出料漏斗 30的可能性。可选择地, 四个第一锥板 31 也可以各自具有不同的锥度, 同样可以避免堵塞。

另外, 如图 2和图 3所示, 所述筒壁部 10包括位于所述筒壁 11上方 的仓壁 13, 所述外侧填料部 33包括第二锥板 33a, 该第二锥板 33a从所述 第一锥板 31朝向所述仓壁 13延伸, 所述第二锥板 33a、 所述外侧平板 32 和所述仓壁 13之间的空间由填料 33b浇注。

由于填料 33b浇注的空间大小取决于第二锥板 33a的锥度。 因此, 优 选地, 如图 2和图 3所示, 所述第一锥板 31的锥度大于所述第二锥板 33a 的锥度。 通过这种布置, 一方面可以减少填料 33b, 从而减轻出料漏斗 30 的自重; 另一方面, 可以使沿第二锥板 33a和第一锥板 31下落的物料在下 落过程中产生陡然的加速, 这种加速可以起到类似于向下 "抽吸"物料的 作用, 从而能够避免物料堵塞。

可以理解的是, 漏斗折板包括多个第一锥板 31, 每个第一锥板 31各自 连接一个第二锥板 33a。 为了产生上述 "抽吸"作用, 使得一个第一锥板 31的锥度大于与其连接的第二锥板 33a锥度即可, 但也可以使另外一个或 多个第一锥板 31的锥度大于与其连接的第二锥板 33a的锥度。 在图 2和图 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 入口和出口形成为长方形, 漏斗折板具有四个第一锥 板 31, 每个第一锥板 31的锥度都大于与其连接的第二锥板 33a的锥度。

在上述说明中, 第一锥板 31和第二锥板 33a均为平面锥板, 使得出料 漏斗 30包括从所述入口到所述出口连续设置的第一 斗部分和第二锥斗部 分, 且第一锥斗部分和第二锥斗部分的内锥空间形 成为棱锥台形状。 但第 一锥板 31和第二锥板 33a也可以是曲面锥板并且使第一锥板 31的锥度大 于与其连接的第二锥板 33a 的锥度, 以使第一锥斗部分和第二锥斗部分的 内锥空间形成为圆台形状或喇叭形状 (曲面锥板的锥度从所述入口到所述 出口逐渐变小)。 可选择地, 第一锥板 31和第二锥板 33a可以各自包括曲 面锥板和平面锥板并且使第一锥板 31的锥度大于与其连接的第二锥板 33a 的锥度, 从而使第一锥斗部分和第二锥斗部分的内锥空 间形成为不规则的 喇叭形状。

另外, 相邻两个出料漏斗 30的第一锥板 31之间可以形成有中间平板 34, 该中间平板 34上可以形成有中间填料部 35。通过这种布置, 可以加强 相邻出料漏斗 30之间的接合强度, 从而使多个出料漏斗 30联合加固。 优 选地, 所述中间填料部 35包括从相邻的两个第一锥板 31延伸的折板 35a, 该折板 35a和所述中间平板 34之间的空间由填料 33b浇注。其中,折板 35a 也可以具有小于第一锥板 31的锥度, 以产生 "抽吸"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 在本实施方式中, 从入口到出口, 本发明的出料漏斗 30包括由多个第一锥板 31限定其内锥空间的第一锥斗部分以及由第二 板 33a和折板 35a限定其内锥空间的第二锥斗部分。换言之, 在第一锥斗部分 中, 限定其内锥空间的侧锥板为第一锥板 31 ; 在第二锥斗部分中, 限定其 内锥空间的侧锥板为第二锥板 33a和折板 35a。 因此, 可以使限定第一锥斗 部分的内锥空间的至少两个侧锥板的锥度不同 (即至少两个第一锥板 31的 锥度不同), 并且 /或者使限定第二锥斗部分的内锥空间的侧锥 (包括第二 锥板 33a和折板 35a)中的至少两个侧锥板的锥度不同。在第二 斗部分中, 根据出料漏斗 30的布置位置, 第二锥板 33a和折板 35a的数量可以发生变 化。例如, 在图 2所示的位置的两个出料漏斗 30, 每个出料漏斗 30具有两 个第二锥板 33a和两个折板 35a,则可以使两个第二锥板 33a和两个折板 35a 中的任意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锥度。 在图 3所示的位置的三个出料漏斗 30 中, 左右两个出料漏斗 30各自具有两个第二锥板 33a和两个折板 35a, 中 间的出料漏斗 30具有一个第二锥板 33a和三个折板 35a, 同样地, 其中任 意两个或多个可以具有不同锥度(即第二锥板 33a和折板 35a中的至少两个 具有不同的锥度)。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 接相邻两个出料漏斗 30, 例如使相邻两个出料漏斗 30的第一锥板 31相交并接合。

另外, 支承墙 40可以支撑在任意适当的位置, 只要能够借助第一锥板 31对出料漏斗 30提供足够的支撑即可。 优选地, 所述支承墙 40支撑在所 述第一锥板 31和所述外侧平板 32的接合处以及所述第一锥板 31和所述中 间平板 34的接合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漏斗板优选为一体形成。 例如通过混凝土浇筑。 此外, 填料 33b可以是各种适当的浇注成型的材料, 例如轻质混凝土。 第 二锥板 33a可以是各种具有适当耐磨性和强度的材料制 成, 例如由钢筋混 凝土制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 如图 4和图 5所示, 所述出料漏斗 30 包括漏斗板, 该漏斗板包括第三锥板 36和从该第三锥板 36的外端向下延 伸的支撑板 37,所述第三锥板 36通过所述支承墙 40和所述支承柱 50支撑, 所述支撑板 37的下端通过所述环梁 20支撑在所述壁柱 12上。 通过这种布 置, 如图 4所示, 出料漏斗 30与仓壁 13之间没有设置填料, 因而进一步 降低了出料漏斗 30的自重。

优选地, 所述第三锥板 36为多个平面锥板, 至少两个第三锥板 36的 锥度不同。 例如, 漏斗板包括长方形形入口和出口, 从而包括四个第三锥 板 36, 其中, 相对的两个第三锥板 36具有相同的锥度 (倾斜角度相同)。 因此, 两对第三锥板 36之间的夹角不同, 从而当出料漏斗 30打开时, 沿 相邻的第三锥板 36下落的物料会因第三锥板 36的不同锥度而具有不同的 速度。 换言之, 同一水平截面上, 不同位置的物料具有不同的下落速度, 速度较快的物料将影响速度较慢的物料加速下 落, 从而避免了出料时堵塞 出料漏斗 30的可能性。 可选择地, 四个第三锥板 36也可以各自具有不同 的锥度, 同样可以避免堵塞。

更优选地, 如图 4和图 5所示, 所述第三锥板 36至少包括从所述入口 到所述出口设置的第一锥板部 36a和第二锥板部 36b, 所述第一锥板部 36a 的锥度小于所述第二锥板部 36b 的锥度。 与前述实施方式类似, 这种布置 可以使沿第一锥板部 36a和第二锥板部 36b下落的物料在下落过程中产生 陡然的加速, 以起到类似于向下 "抽吸"物料的作用, 从而避免物料堵塞。

优选地, 至少两个第一锥板部 36a的锥度不同, 并且 /或者至少两个第 二锥板部 36b的锥度不同, 从而使沿不同锥度的第一锥板部 36a和 /或第二 锥板部 36b下落的物料具有不同速度, 以进一步避免堵塞。

在图 4和图 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锥板部 36a和所述第二锥 板部 36b均为平面锥板, 使得出料漏斗 30的内锥空间形成为棱锥台形状。 但所述第一锥板部 36a和所述第二锥板部 36b也可以是曲面锥板并且使所 述第一锥板部 36a的锥度小于与其连接的第二锥板部 36b的锥度, 以使出 料漏斗 30的内锥空间形成为圆台形状或喇叭形状。 可选择地, 所述第一锥 板部 36a和所述第二锥板部 36b可以各自包括曲面锥板和平面锥板并且使 所述第一锥板部 36a的锥度小于与其连接的第二锥板部 36b的锥度, 从而 使出料漏斗 30的内锥空间形成为不规则的喇叭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 相邻的两个出料漏斗 30的第三锥板 36之间也可以 具有与前述实施方式相似的中间平板, 并且在该中间平板上形成中间填料 部 35, 从而多个出料漏斗 30能够联合加强。 可选择地, 相邻两个出料漏斗 30的第三锥板 36可以相交并直接接合, 从而进一步降低自重。

另外, 支承墙 40可以支撑在任意适当的位置, 只要能够借助第三锥板 36对出料漏斗 30提供足够的支撑即可。 优选地, 所述支承墙 40支撑在所 述第三锥板 36的中部。 在第三锥板 36具有第一锥板部 36a和第二锥板部 36b的情况下, 可以施支承墙 40支撑在第一锥板部 36a和第二锥板部 36b 的接合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漏斗板优选为一体形成。 例如通过混凝土浇筑。 此外, 填料 33b可以是各种适当的浇注成型的材料, 例如轻质混凝土。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 筒壁部 10、 壁柱 12、 支承墙 40、 支承柱 50 等可以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 环梁 20可以使用适当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 具体可以根据筒仓的设计需要来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一种筒仓, 该筒仓具有本发明的仓底结 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 式, 但是, 本发明并不 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 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对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 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 特 征, 在不矛盾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为了避免不 必要的重复, 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 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 任意组合, 只要 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 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Previous Patent: POWER TOOL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Next Patent: SI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