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SMALL PEPTIDE FOR RESISTING THROMBU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63928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peptide for resisting thrombu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The sequence of the peptide is X-Arg-Y-X-Lys. X being nonpolar amino acid, comprising alanine, valine, leucine, isoleucine, proline or phenylalanine; Y being polar amino acid, comprising glycine, serine, threonine, cysteine, tyrosine, asparagine, glutamine, aspartic acid or glutamic acid. Especially disclosed is a peptide, with the sequence being Ile-Arg-Thr-Pro-Lys, for resisting thrombu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Further disclosed are applications of the peptide in preparing medicaments for resisting thrombu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Inventors:
WU GUOQI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6208
Publication Date:
May 10, 2013
Filing Date:
May 29,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UNIV SOUTHEAST (CN)
WU GUOQIU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07K7/06; A61K38/08; A61P7/0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391360A2012-03-28
CN1331293A2002-01-16
CN101597322A2009-12-09
CN1106819A1995-08-16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血栓和血小板聚集的小肽, 其特征在于序列为: X-Arg-Y-X-Lys, 其中, X为非 极性氨基酸, 所述非极性氨基酸包括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脯氨酸或苯 丙氨酸; Y代表极性氨基酸, 所述极性氨基酸为甘氨酸、 丝氨酸、 苏氨酸、 半胱氨酸、 酪 氨酸、 天冬酰胺、 谷氨酰胺、 天冬氨酸或谷氨酸。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抗血栓和血小板聚集的小肽,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结构组成核心 序列的任意位置用有机物或无机物进行修饰所产生的系列衍生物。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抗血栓和血小板聚集的小肽,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结构组成核心 序列的上游和 /或下游添加任意广 5个氨基酸序列所产生的衍生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抗血栓和血小板聚集的小肽, 其特征在于: 用上述结构的小肽及 其衍生物单独或组合使用作为其它药物的辅料或添加剂。

5. 一种抗血栓和血小板聚集的小肽, 其特征在于优选序列为: l ie Arg Thr Pro Lys。

6. 权利要求 1或 5所述蛋白质在制备抗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药物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抗血栓和血小板聚集的小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类由 5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 尤其涉 及一类由 5个氨基酸为核心序列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形成作用的小肽衍生物及 其应用。

背景技术 血栓形成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过程 , 包括心脑血管性血栓性栓塞、 肺栓 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 (多数为小血管) 形 成栓子, 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 相应部位血供障碍的病理过程而形成的一系列 综合 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据世界卫生 组织统计, 全球每年有 1500万人死于血栓性疾病。据统计, 我国每年的发病人数有 1000 万, 病死人数有 100万, 致残率也很高。 血栓性疾病已经占据全球疾病总死亡率的第一 位。 提高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水平, 减少其发病率, 降低致残率、 死亡率, 降低由此而产 生的社会问题, 已成为当务之急。

血栓形成主要有动脉血栓形成和静脉血栓形成 两种。大部分心肌梗死及 80%的中风是 由于动脉血栓形成引起, 而心血管疾病引起死亡的病因中, 静脉血栓栓塞位列第三位。 一般说来, 以血小板为靶点的药物用于治疗动脉血栓, 而以凝血因子为靶点的药物对治 疗静脉血栓有显著优势。 抗血小板药物, 维生素 K拮抗剂, 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是用于 防治血栓形成最常用的药物。 但是, 这些药物的安全性、 有效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 的限制。 例如,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 (aspirin)、 氯吡格雷(clopidogrel)、 噻氯匹定 (Prasugrel)等, GPI Ibl l la抑制剂阿昔单抗(abciximab)、伊替巴肽 ( eptif ibatide )等 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 A2合成的同时, 具有胃肠道刺激和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 而 肝素的抗凝效应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必需密切监控出凝血时间。 此外, 不良反应血小 板减少症虽然少见却可严重威胁病人生命, 进一步限制了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在临床的 使用。 维生素 K拮抗剂具有更多的局限性, 诸如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反应性的个 体差异。 因此, 研究开发新的高效低毒的抗血栓药物具有十分 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的过程并在血栓形成的启 动和扩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 血管内皮损伤, 内皮下大分子物质如胶原和凝血酶暴露, 血小板可粘附其上, 进一步引 发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颗粒内容物的释放。 多种血小板激活剂, 如 ADP, 凝血酶和 5-羟 色胺等加强血小板反应性。血小板活化后, 血小板 P选择素和 GPI Ib/I I Ia活性位点的暴 露, 促进血小板和白细胞募集, 而使血栓进一步扩大。 随机设计的大型临床实验已证明 血小板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靶点, 通过抑制血小板反应性可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综 合征 和经皮血管再通术病人的愈后。 但是, 由于现有的抗血小板药物存在着出血并发症、 血 小板减少症和药物抵抗等不良反应,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仍然是目前的研究重点。

通过前期大量的活性筛选, 首次发现了由 5个氨基酸组成的核心小肽序列具有抗血 小板聚集、 抗体内血栓形成作用。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肽, 可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 可用于制 备抗血栓和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技术方案:一种抗血栓和血小板聚集的小肽, 序列为: X-Arg-Y-X-Lys(X-精氨酸 -Y-X- 赖氨酸), 其中, X为非极性氨基酸, 所述非极性氨基酸包括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脯氨酸或苯丙氨酸; Y代表极性氨基酸, 所述极性氨基酸为甘氨酸、 丝氨酸、 苏氨酸、 半胱氨酸、 酪氨酸、 天冬酰胺、 谷氨酰胺、 天冬氨酸或谷氨酸。

上述结构组成核心序列的任意位置用有机物或 无机物进行修饰所产生的系列衍生 物。

上述结构组成核心序列的上游和 /或下游添加任意 广 5 个氨基酸序列所产生的衍生 物。

用上述结构的小肽及其衍生物单独或组合使用 作为其它药物的辅料或添加剂。

一种抗血栓和血小板聚集的小肽, 优选序列为: lie Arg Thr Pro Lys。

上述蛋白质在制备抗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药 物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通过体外血小板聚集试验、 体内血栓形成试验表明, 该小肽能以浓度依 赖的方式抑制血小板聚集; 同时, 可明显抑制大鼠体内动静脉旁路血栓的形成。 该小肽 及其衍生物可以用于抗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形成治疗。 综上, 该小肽可用于制备抗血栓 和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附图说明 图 1. HPLC法分析纯度;

图 2. LC/MS确定分子量;

图 3. 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小肽的固相合成

以 FM0C (9-芴甲氧羰基) 为保护基团进行固相合成, 用 95 % (v/v) 三氟乙酸、 2. 5 % (v/v)水和 2. 5 % (v/v)三异丙甲硅烷( TIA) 将其从树脂上裂解。 用乙醚沉淀 3次后, 通 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纯化多肽, 以含 0. 05 % (v/v)三氟乙酸的 0 %〜 60 % (v/v) 乙腈为流动相, 3 mL/ min 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 洗脱后样品进行冷冻干燥, 以高效液 相色谱法(HPLC)鉴定纯度为 95% (图 1 ),用液-质联用分析仪(LC-MS)确定分子量为 613. 76 (图 2), 与理论分子量一致。

实施例 2

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

人肘静脉穿刺抽血, 用 ACD液 (9:1) (v/v) 抗凝, 150 g离心 8 min, 吸取富血小板血 浆, 再以 650 g离心 10 min; 弃去上清液, 加入含 lg/L的牛血清白蛋白的羟乙基哌嗪乙磺 酸 (HEPES)缓冲液吹散沉淀, 调整血小板数至(200〜300) X 109 I L, 每次测试取 300 μ L, 加入不同浓度的小肽 10 L ((Γ2.0 mmol/L), 最后加入诱导剂二磷酸腺苷 (美国 Sigma-Aldrich公司) 15 μ L至终浓度 5 μ mol/L; 在 LBY-NJ4血小板凝集仪 (北京普利生) 上连续测定 60s, 180s, 300s, 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 (RPA); 实验重复 3次; 同时计算血 小板聚集抑制率{抑制率 =[1_(RPA未加药 -RPA加药后)/RPA未加药] X 100%}。 结果显示, 随小肽 (IRTPK) 浓度的增加, 60s、 180s, 300s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 (Max) 逐渐减小, 呈浓度依赖特性; IC50约为 1 mmol/L (图 3)。

在小肽 N端或 C端修饰 H2N-(CH2)7【即 H2N- (CH2) 7_ IRTPK和 IRTPK- (CH2) 7_應】 (由 上海科肽公司合成), 用上述相同方法考察修饰产物对血小板聚集的 影响, 结果显示, 修 饰物对 60s、 180s, 300s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 (Max) 的影响与核心序列一致。

在小肽 C端修饰氨基 (gpiRTPK-H2N) (由上海科肽公司合成), 用上述相同方法考察 修饰产物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对 60s、 180s, 300s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x) 的影响与核心序列一致。

在小肽 N端或 C端修饰磷酸基团 (gPp-IRTPK和 IRTPK-p) (由上海科肽公司合成), 用 上述相同方法考察修饰产物对血小板聚集的影 响, 结果显示, 对 60s、 180s、 300s及最大 血小板聚集率 (Max) 的影响与核心序列一致。

在小肽 N端和 C端修饰氨基酸序列 ISKPI (即 ISKPIIRTPK和 IRTPKISKPI) (由上海科肽 公司合成),用上述相同方法考察修饰产物对 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对 60s、 180s, 300s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 (Max) 的影响与核心序列一致。

实施例 3

小肽单独使用或与阿司匹林合用对大鼠动静脉 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

(1) 实验动物: 雄性 SD大鼠 15只, 体重 250 - 280 g, 购自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 动物许可证号为 SCXK (浙) 2008-0033。

(2) 实验过程: 将大鼠随机分为 8组, 每组 3只,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 (给予等体积 的生理盐水), 阳性药对照阿司匹林组 (Sigma, 10mg/kg), 低、 中、 高剂量小肽 (IRTPK) 组(0.65, 1.3, 2.6mg/kg)及低、中、高剂量与阿司匹林合用(10m g /k g 阿司匹林 +0.65, 1. 3, 2. 6 mg/kg小肽) 组。 给药容积为 0. 5 mL/100 g, 除阿司匹林组灌胃给药外, 其余 组均股静脉注射给药。手术前,在三段聚乙烯 管的中段放入一根长 5 cm的 1号手术丝线, 丝线两端各多出 0. 5 cm固定于两端聚乙烯管外, 将生理盐水溶液充满聚乙烯管, 作为插 管。 大鼠给予阿司匹林 l h后, 其他组给药 5 min后, 用 20% ( v/v) 乌拉坦按 lg/kg麻 醉, 颈部正中切口, 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及左颈外静脉, 将聚乙烯管一端插入右侧颈总动 脉, 另一端插入左颈外静脉, 打开动脉夹, 血液从右颈总动脉经聚乙烯管返回左颈外静 脉。 开放血流 15 min后停止, 迅速取出丝线, 用滤纸吸取血栓表面的血液, 精确称重, 总重量减去丝线重量, 即为血栓湿重。 以 t检验同生理盐水组进行比较, 同时计算出血 栓抑制率。

血栓抑制率 (% ) = 血栓湿重 (生理盐水组)一血栓湿重 (试验组)

χ100

血栓湿重 (生理盐水组)

结果发现, 除了低剂量组, 阳性药阿司匹林、 高、 中剂量小肽组及阿司匹林与小 肽合用组能使血栓湿重显著下降,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差异显著 ( P 〈0. 05) (表 1 ); 且剂量与血栓形成抑制率呈明显正相关 (r= 0. 997 ; P〈0. 05)。 表 1 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 (n=3)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P〈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