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SUPPORTED NANOSCALE BIMETALLIC COMPOSITE CATALYS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10357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are a supported nanoscale bimetallic composite catalys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catalyst is prepared as follows: using an ion exchange resin and an absorbent resin with basic functional groups as carriers, adding a first metal precursor FeCl4 - and a second metal precursor such as PdCl4 2-, NiCl4 2-, and CuCl4 2- successively to the resins through exchange, then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nitrogen gas, reducing two metals at the same time using NaBH4 or KBH4, and finally washing the catalyst using anaerobic water and drying the catalyst. In the prior art, the supported catalyst is made by reducing the second metal using zero-valent iron, and two metals in the supported catalyst are interdependent. Unlike the prior art, two metals in carriers in the supported bimetallic catalyst made according to this method are distributed independently. The structure of two metals independently distributed can improve the catalytic efficiency of the second metal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upported composite material.

Inventors:
PAN BINGCAI (CN)
YANG LEI (CN)
ZHANG SHUJUAN (CN)
ZHANG WEIMING (CN)
LV L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81848
Publication Date:
January 24, 2013
Filing Date:
November 07,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UNIV NANJING (CN)
JIANGSU YONGTAI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N)
PAN BINGCAI (CN)
YANG LEI (CN)
ZHANG SHUJUAN (CN)
ZHANG WEIMING (CN)
LV LU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01J23/72; B01J23/89; B01J23/745; B01J37/16; B01J37/30; C02F1/7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497051A2009-08-05
CN1515356A2004-07-28
US20100126944A12010-05-27
Other References:
JIA, HANZHONG ET AL.: "Effect of pH, Palladium and Iron Content on Dechlorination of Pentachlorophenol Using Smectite Supported Iron-Palladium Bimetallic System",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ISTRIBUTED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20 February 2011 (2011-02-20), pages 1161 - 1164
YANG LEI ET AL.: "Catalytic dechlorination of monochlorobenzene by Pd/Fe nanoparticles immobilized within a polymeric anion exchanger",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vol. 178, 19 October 2011 (2011-10-19), pages 161 - 167
Attorney, Agent or Firm:
ZHISHI LAW FIR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N)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催化剂, 其基本结构为: 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催化剂的载体 为具有碱性功能基团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 载体内负载有两种纳米尺寸的零价金属颗粒, 其中一种为铁, 另一种为能与氯离子形成络合阴离子且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原子; 两种金属 原子在载体内独立分布。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催化剂, 其特征在于, 金属原子为 Pd、 Cu、 Ni或 Pt。

3. —种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为:

(A) 以具有碱性功能基团和树脂骨架为苯乙烯系或丙烯酸系的离子交换或吸附树脂为载体, 首先将溶液中的 FeC 络合阴离子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导入树脂内, 再将溶液中第二金属形成 的络合阴离子通过离子交换作用交换到树脂内;

(B) 在氮气的保护下, 用 NaBH4或 KBH4对上述树脂材料进行化学还原, 然后用无氧水清 洗数次, 至真空干燥箱内烘干制得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种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A) 中的载体树脂骨架上含有叔氨基、 季氨基或碱性杂环基团等可用于阴离子交换的基团, 载体树脂的平均孔径在 l-100nm之间; 载体树脂为 D-201、 D-30K NDA-900、 Amberlite IRA-900、 Amberlite IRA-958、 Amberlite IRA-96、 Purolite C-100、 Purolite A500、 WBR109、 NDA-88或 NDA-99树脂。

5.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种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A) 中的第二金属是能与氯离子形成络合阴离子的无机金属元素 Pd、 Cu、 Ni或 Pt。

6.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种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B) 中 NaBH4或 KBH4的浓度为 1〜5 mol/L, 溶液为乙醇体积比为 50%的水溶液, 反应至 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Description:
一种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 法, 更具体地说, 就是通过改变第二金 属在载体内的负载方式, 使第二金属具有长期稳定的催化性能的一种负 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 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自 1997年 Wang ( Wang C B, Zhang W X. Synthesizing nano scale iron particles for rapid and complete dechlorination of TCE and PCBs. 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gy, 1997,31(7): 2154-2156. ) 等探索利用纳米 Fe Q 对有机氯进行脱氯处理以来, 纳米零价铁 (nZVI)以其高比表 面积及反应活性等优势逐渐成为地下水原位修 复和污水氯代有机物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树 脂、 膜以及活性炭等作为纳米材料的载体, 可以有效减少纳米颗粒的团聚和压头大的问题 , 因此负载型 nZVI在实际中应用更为广泛。 虽然负载型 nZVI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但对于一些 难降解的氯代有机物如氯苯、 多氯联苯等降解效率还很低, 且降解不完全, 有的产物毒性较 大(如零价铁还原某些有机卤化物, 其毒性可能比原污染物更强, 且难于被铁继续降解)。 为 了进一步提高负载型 nZVI 的反应活性、 延长其使用寿命, 研究人员尝试在载体内引入第二 种金属 (Pd、 Ni、 Cu、 Pt等), 负载的第二金属在 nZVI表面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 加速原 电池反应, 使体系中形成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 加速了 nZVI 的失电子能力, 降低了反应的 活化能, 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 目前上述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基本上都是 先用还原剂将 高价态铁还原成纳米零价铁并负载于载体内, 然后利用零价铁的还原性, 再将第二金属的离 子态还原负载。 这种方法制得的纳米双金属催化剂第二金属沉 积负载于零价铁表面。 随着催 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载体内的铁开始腐蚀流失, 负载于铁表面的第二金属也会随之脱落流失, 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Zhu, B.-W; Lim, T.-T., 2007. Catalytic Reduction of Chlorobenzenes with Pd/Fe Nanoparticles: Reactive Sites, Catalyst Stability, Particle Aging, and Regeneration. Environ. Sci. Techno 1. 41, 7523-7529)。

[0003] 2009年南京大学申请了《一种催化降解污染物 载零价铁纳米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0910028413.X; 公开号: CN101474560 ) 及 《载铁系双金属纳米复合阳离子交 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号: 200910028414; 公开号: CN101497051A)。 这些双金 属负载材料都是先将铁的前驱体载入在载体内 , 用 NaBH 4 或 KBH 4 还原, 制得负载型纳米零 价铁, 然后再将载铁的树脂浸入第二金属的盐溶液中 , 利用零价铁的还原性, 将第二金属的 离子态还原负载。 这种方法制得负载材料, 两种金属在载体的内的分布是相互依附的结构 , 第二金属的是覆盖在零价铁的表面, 形成核壳结构。

[0004] 前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基本上都是先用还 原剂将高价态铁还原成纳米零价铁并 负载于载体内, 然后利用零价铁的还原性, 再将第二金属的离子态还原负载。 这种方法制得 的纳米双金属催化剂第二金属直接负载于零价 铁表面。 随着催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载体内的 铁开始腐蚀流失, 负载于铁表面的第二金属也会随之脱落流失, 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复合催化 剂的催化反应活性。

[0005] 而将第二金属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负载到载体内 部实现零价铁和第二金属分布相对独 立以提高材料催化稳定性的方法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6]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目前方法制得的纳米双金属催化剂第二 金属直接负载于零价铁表面, 随着催化还原反应 的进行, 载体内的铁开始腐蚀流失, 负载于铁表面的第二金属也会随之脱落流失, 从而大幅 度降低了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活性。 本发明提供了种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催化剂 及其制 备方法, 通过改变第二金属的负载方式, 实现零价铁和第二金属在载体内分布的相对独 立, 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使得负载材料在多次使用后, 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催化降解活性。

[0007]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原理:将铁的前驱体和第二金属的 前驱体先后通过离子交换的作用导入载体的内 部, 然后利用 NaBH 4 或 KBH 4 对铁的前驱体和第二金属的前驱体同时进 行还原, 这可有效避免第 二金属沉积在铁表面, 从而实现零价铁和第二金属在载体内的独立分 布。 这样结构的双金属 材料在反应过程中虽然铁被氧化流失, 而第二金属仍然可以稳定的存在于载体内, 继续发挥 着催化作用, 以此来保持复合材料稳定的催化活性。

[0008] 一种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催化剂, 其基本结构为: 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催化剂的 载体为具有碱性功能基团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树 脂; 载体内负载有两种纳米尺寸的零价金属颗 粒, 其中一种为铁, 另一种为能与氯离子形成络合阴离子且具有催 化活性的金属原子。

[0009] 铁的前驱体和第二金属的前驱体通过离子交换 作用, 先后被导入树脂内外表面; 两种 金属原子在载体内独立分布。

[0010] 一种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其步骤为: 以具有碱性功能基团和树 脂骨架为苯乙烯系或丙烯酸系的离子交换树脂 为载体, 首先将溶液中的 FeC 络合阴离子通 过离子交换作用导入树脂内, 再将溶液中第二金属形成的络合阴离子 (如 PdC 2 — ) 通过离子 交换作用交换到树脂内; 在氮气的保护下, 用一定浓度 NaBH 4 或 KBH 4 对上述树脂材料进行 化学还原, 后用无氧水清洗数次, 至真空干燥箱内烘干制得负载型铁系纳米双金 属材料。

[0011] 优选的载体树脂为 D-201、 D-30K NDA-900、 Amberlite IRA-900、 Amberlite IRA-958、 Amberlite IRA-96 Purolite C-100、 Purolite A500、 WBR109、 NDA-88或 NDA-99树脂; 第二 金属可以是 Pd、 Cu、 Ni、 Pt等能与氯离子形成络合阴离子的无机金属元 ; NaBH 4 或 KBH 4 的浓度为 1〜5 mol/L, 溶液为乙醇体积比为 50%的水溶液, 反应至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 止。

[0012]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型纳米双金属复合催 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通过离子交换使金属原子先 后被导入树脂内外表面; 在载体内实现 nZVI 与第二金属的独立分布, 大幅度减少纳米复合 催化剂应用过程中第二金属的流失, 从而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催化反应活性。 本发明制得 的负载型双金属材料中载体内的双金属独立分 布, 明显区别于传统通过零价铁还原第二金属 方法制得的、 双金属相互依附的负载型催化材料。 这一双金属独立分布的结构将大大提高第 二金属的催化效率和负载复合材料的稳定性。 本发明对于制备以膜、 活性炭或树脂为载体的 同类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附图说明

[0013] 图 1为实例 1制得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的结构示意图;

图 2为实例 1制得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的扫描电子显微 图;

图 3为实例 1制得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的稳定性试验效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5] 实施例 1 :

以强碱性阴离子树脂 D201 (含季铵基, 由杭州争光树脂有限公司生产)为载体, 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 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 为 0.05mol/L的四氯钯酸钠 (Na 2 PdCl4) 溶液, 固液比为 1 : 2,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 醇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l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 过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反应完成后 ,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树脂进行清洗, 最后送至真空 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如图 1所示得到了这种具有 Fe-Pd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 化剂, 其中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5% (相对于树脂), Pd的含量约为 0.6% (相对于铁), 纳米 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16] 通过上述图 2可以看出, 对负载后的材料某一区域进行 SEM-EDX分析, 将 Fe和 Pd 的元素分布图叠加后, 可以明显的看出 Fe和 Pd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内部。 将这种 具有 Fe-Pd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氯苯, 氯苯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30min中对氯苯的去除率达到了 97%, 准一级动力 学常数为 0.0699 min-l。图 3为在考察复合树脂的长期使用性能发现该复 树脂在重复使用 5 个批次过程中, 对氯苯的降解速率和去除率都没有明显的下降 。 对反应 5 批次后的树脂 Pd 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与新鲜合成的 Pd含量相当, 这就说明通过此负载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载 体上 Pd的流失, 提高复合材料的稳定的催化降解性能。

[0017] 实施例 2:

以弱碱性阴离子树脂 D301 (含叔铵基, 由杭州争光树脂有限公司生产)为载体, 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 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 为 0.1mol/L CuCl 2 .2H 2 O的饱和氯化钠溶液, 固液比为 1 : 2,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 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2 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 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树脂进行清洗, 最后送至真空 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Cu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其中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5% (相对于树脂), Cu的含量约为 2%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0018]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Cu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内部。 将 这种具有 Fe-Cu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硝酸根, 硝酸根初始浓度为 20mg/L,树脂投加量为 lg(Fe)/L,上述复合树脂在两个小时内,将硝酸 的浓度降低至 0.1mg/L 以下。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硝酸根的降解速 率没有明显的下降。

[0019] 实施例 3:

以 NDA-900 (含氨基,由南大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树脂为载体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 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 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为 0.2mol/L NiCl 2 .6H 2 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 固液比为 1 : 2,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3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 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 护下,将树脂过滤转移,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 醇对树脂进行清洗,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 下烘干 6h,得到了这种具有 Fe-Ni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其 Fe的质量分数 约为 15% (相对于树脂), Ni含量约为 2%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20]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Ni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将 这种具有 Fe-Ni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 1, 3二氯苯酚, 对氯苯酚的 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4h内, 对 1, 3二氯苯酚的去 除率达到了 95%。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1, 3 二氯苯酚的降解速率没有明显的下降。

[0021] 实施例 4:

以 Amberlite IRA-900(含季铵基,由美国 Rohm Hass公司生产)为载体,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 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 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为 0. lmol/L 四氯铂酸钠溶液中 (Na 2 PtCl4), 固液比为 1 : 2,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4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 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 护下,将树脂过滤转移,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 醇对树脂进行清洗,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 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Pt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其中 Fe的质量分数 约为 12% (相对于树脂), Pt含量约为 1%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22]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Pt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 将 这种具有 Fe-Pt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三氯乙烯 (TCE), TCE的初 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2h内, 对 TCE的去除率达到了 98%。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TCE的降解速率 没有明显的下降。

[0023] 实施例 5 :

以 Amberlite IRA-958 (含季铵基, 丙烯酸骨架, 由美国 Rohm Hass公司生产) 为载体, 将其 浸泡在 FeCl 3 .6H 2 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 和的氯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 入浓度为 O. lmol/L的四氯钯酸钠 (Na 2 PdCl 4 ) 溶液, 固液比为 1 : 2,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将浓度为 5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 与过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 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树脂进行清洗, 最后送至 真空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Pd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其中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0% (相对于树脂), Pd含量约为 1%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 为 10-100nm。

[0024]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Pd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将 这种具有 Fe-Pd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高三氯乙烯(TCE), TCE的 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lh内, 对 TCE的去除率达到 了 98%。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TCE的降解速 率没有明显的下降。

[0025] 实施例 6:

以 Amberlite IRA-96 (含铵基, 由美国 Rohm Hass公司生产)为载体, 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 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 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为 0.2mol/L CuCl 2 .2H 2 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 固液比为 1 : 4,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1 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 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 护下,将树脂过滤转移,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 醇对树脂进行清洗,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 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Cu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其中 Fe的质量分 数约为 8% (相对于树脂), Cu的含量约为 5%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26]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Cu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 将这种具有 Fe-Cu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高三氯乙烯 (TCE), TCE 的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4h内, 对 TCE的去除率达 到了 98%。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TCE的降解 速率没有明显的下降。

[0027] 实施例 7:

以 Purolite C-100 (含季铵基, 由美国 Purolite公司生产) 树脂为载体,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 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 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为 0.5mol/L NiCl 2 .6H 2 O的饱和氯化钠溶液, 固液比为 1 : 4,离子交换 6h后过滤,并用乙醇洗涤 3次。将浓度为 2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其 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 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 树脂进行清洗, 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Ni独立分布结构 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其中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0% (相对于树脂), Ni含量约为 10% (相 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28]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Ni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将 这种具有 Fe-Ni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 1, 2, 4三氯苯酚, 三氯苯 酚的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4h内, 对 1, 2, 4三氯 苯酚的去除率达到了 95%。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 使用过程中, 对 1, 2, 4三氯苯酚的降解速率没有明显的下降。

[0029] 实施例 8:

以 Purolite A-500 (含季铵基, 由美国 Purolite公司生产) 树脂为载体,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 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 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为 0.2mol/L 四氯铂酸钠溶液中(Na 2 PtCl4), 固液比为 1 : 4,离子交换 6h后过滤,并用乙醇洗涤 3次。将浓度为 2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其 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 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 树脂进行清洗, 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Pt独立分布结构 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其中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0% (相对于树脂), Pt含量约为 2% (相 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30]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Pt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 将 这种具有 Fe-Pt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 TCE, TCE 的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4h内, 对 TCE的去除率达到了 97%。 通 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TCE的降解速率没有明显 的下降。

[0031] 实施例 9:

以 WBR109 (含季铵基, 由 Wangdong化工厂生产) 为载体, 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的饱和 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为 0.2mol/L的四氯 钯酸钠 (Na 2 PdCl4)溶液, 固液比为 1 : 2,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 为 5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在超声 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树脂进行清洗, 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下烘 干 6h,得到了这种具有 Fe-Pd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其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2% (相对于树脂), Pd含量约为 1.5%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32]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Pd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将 这种具有 Fe-Pd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高 1.3二氯苯,其初始浓度为 20mg/L,树脂投加量为 lg(Fe)/L,上述复合树脂在 2h内,对 1, 3二氯苯的去除率达到了 98%。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1, 3二氯苯的降解速率 没有明显的下降。

[0033] 实施例 10:

以 NDA-88 (含铵基, 由南大金山环保公司生产) 为载体, 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的饱和氯 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再加入 度为 0.3mol/L CuCl 2 .2H 2 0 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固液比为 1 : 4,离子交换 6h后过滤,并用乙醇洗涤 3次。将浓度为 1 mol/L 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的条件 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 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树脂进行清洗, 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 得到 了这种具有 Fe-Cu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其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0% (相对 于树脂), Cu的含量约为 6%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34]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Cu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 将这种具有 Fe-Cu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高三氯乙烯 (TCE), TCE 的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3h内, 对 TCE的去除率达 到了 97%。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TCE的降解 速率没有明显的下降。

[0035] 实施例 11 :

以 NDA-99(含季铵基,由南大金山环保公司提供)树 为载体,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 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为 lmol/L NiCl 2 .6H 2 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 固液比为 1 : 4, 离子交 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2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 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 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树脂进 行清洗, 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Ni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 型双金属催化剂,其中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2% (相对于树脂), Ni含量约为 8%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36]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Ni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将 这种具有 Fe-Ni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 1, 4二氯苯酚, 二氯苯酚的 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4h内, 对 1, 4二氯苯酚的去 除率达到了 97%。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1, 4 二氯苯酚的降解速率没有明显的下降。

[0037] 实施例 12:

以强碱性阴离子树脂 D201 (含季铵基, 由杭州争光树脂有限公司生产)为载体, 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 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 为 0.2mol/L 四氯铂酸钠溶液中 (Na 2 PtCl4), 固液比为 1 : 4,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 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2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 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树脂进行清洗, 最后送至真空 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Pt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其中 Fe 的质量分数约为 15% (相对于树脂), Pt含量约为 1%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0038]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Pt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 将 这种具有 Fe-Pt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 TCE, TCE 的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2h内, 对 TCE的去除率达到了 97%。 通 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TCE的降解速率没有明显 的下降。

[0039] 实施例 13:

以弱碱性阴离子树脂 D301 (含叔铵基, 由杭州争光树脂有限公司生产)为载体, 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 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 为 0.5mol/L NiCl 2 .6H 2 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 固液比为 1 : 4,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 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2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 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树脂进行清洗, 最后送至真空 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Ni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其中 Fe 的质量分数约为 14% (相对于树脂), Ni含量约为 5%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0040]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Ni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将 这种具有 Fe-Ni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 1, 4二氯苯酚, 二氯苯酚的 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6h内, 对 1, 4二氯苯酚的去 除率达到了 97%。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1, 4 二氯苯酚的降解速率没有明显的下降。

[0041] 实施例 14

以 NDA-900 (含氨基,由南大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树脂为载体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 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 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为 0.2mol/L 的四氯钯酸钠 (Na 2 PdCl4) 溶液, 固液比为 1 : 2,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5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 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 护下,将树脂过滤转移,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 醇对树脂进行清洗,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 下烘干 6h,得到了这种具有 Fe-Pd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其 Fe的质量分数 约为 10% (相对于树脂), Pd含量约为 1.0 %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42]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Pd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将 这种具有 Fe-Pd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高 1, 3二氯苯, 其初始浓度 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3h内, 对 1, 3二氯苯的去除率达到了 98%。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1, 3二氯苯的降 解速率没有明显的下降。

[0043] 实施例 15 以 Amberlite IRA-900(含季铵基,由美国 Rohm Hass公司生产)为载体,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 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 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为 0.5mol/L CuCl 2 .2H 2 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 固液比为 1 : 4,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1 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 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 护下,将树脂过滤转移,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 醇对树脂进行清洗,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 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Cu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其中 Fe的质量分 数约为 12% (相对于树脂), Cu的含量约为 8%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44]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Cu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 将这种具有 Fe-Cu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三氯乙烯(TCE), TCE的 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2h内, 对 TCE的去除率达到 了 97%。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TCE的降解速 率没有明显的下降。

[0045] 实施例 16:

以 Amberlite IRA-958 (含季铵基, 丙烯酸骨架, 由美国 Rohm Hass公司生产) 为载体, 将其 浸泡在 FeCl 3 .6H 2 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 和的氯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 入浓度为 O. lmol/L 四氯铂酸钠溶液中 (Na 2 PtCl 4 ), 固液比为 1 : 4,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 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2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 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树脂进行清洗, 最后送至 真空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Pt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其中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2% (相对于树脂), Pt含量约为 0.8%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 寸为 10-100nm。

[0046]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Pt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 将 这种具有 Fe-Pt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 PCE, PCE 的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3h内, 对 TCE的去除率达到了 97%。 通 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TCE的降解速率没有明显 的下降。 [0047] 实施例 17

以 Amberlite IRA-96 (含铵基, 由美国 Rohm Hass公司生产)为载体, 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 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 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为 0.5mol/L 的四氯钯酸钠 (Na 2 PdCl4) 溶液, 固液比为 1 : 2,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5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 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 护下,将树脂过滤转移,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 醇对树脂进行清洗,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 下烘干 6h,得到了这种具有 Fe-Pd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其 Fe的质量分数 约为 10% (相对于树脂), Pd含量约为 2.0 %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48]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Pd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将 这种具有 Fe-Pd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高 2, 4二氯苯酚, 其初始浓 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2h内, 对 2, 4二氯苯酚的去除率达 到了 98%。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2, 4二氯苯 酚的降解速率没有明显的下降。

[0049] 实施例 18:

以 Purolite C-100 (含季铵基, 由美国 Purolite公司生产) 树脂为载体,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 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 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再加入浓度为 0.5mol/L CuCl 2 .2H 2 O的饱和氯化钠溶液, 固液比为 1 : 4,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1 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 直到溶液中不 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 醇对树脂进行清洗, 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Cu独立分布 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其中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2% (相对于树脂), Cu的含量约为 10%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50]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Cu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 将这种具有 Fe-Cu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硝酸根, 硝酸根的初始浓 度为 20mg/L,树脂投加量为 lg(Fe)/L,上述复合树脂在 2h内,对硝酸根的去除率达到了 97%。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硝酸根的降解速率没有 明显的下降。 [0051] 实施例 19:

以 Purolite A-500 (含季铵基, 由美国 Purolite公司生产) 树脂为载体,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 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 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为 0.5mol/L的四氯钯酸钠 (Na 2 PdCl4) 溶液, 固液比为 1: 2,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2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 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 直到溶液中 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 乙醇对树脂进行清洗, 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Pd独立分 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其中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0% (相对于树脂), Pd含量约为 1.0 %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52]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Pd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将 这种具有 Fe-Pd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高 2, 4二氯苯酚, 其初始浓 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2h内, 对 2, 4二氯苯酚的去除率达 到了 97%。 通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2, 4二氯苯 酚的降解速率没有明显的下降。

[0053] 实施例 20:

以 WBR109 (含季铵基, 由 Wangdong化工厂生产) 为载体, 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的饱和 氯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再加入浓度为 0.2mol/L 四氯铂 酸钠溶液中 (Na 2 PtCl4), 固液比为 1 : 4,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 为 2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在超声 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树脂进行清洗, 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下烘 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Pt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其中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2% (相对于树脂), Pt含量约为 1%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54]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Pt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 将 这种具有 Fe-Pt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 PCE, PCE 的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3h内, 对 TCE的去除率达到了 97%。 通 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TCE的降解速率没有明显 的下降。 [0055] 实施例 21 :

以 NDA-88 (含铵基, 由南大金山环保公司生产) 为载体, 将其浸泡在 FeCl 3 .6H 2 0的饱和氯 化钠溶液中, 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面残留溶液, 加入浓度为 O. lmol/L的四氯钯 酸钠 (Na 2 PdCl4)溶液, 固液比为 1 : 4, 离子交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2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 10%)与过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 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 脂过滤转移,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树脂进 行清洗,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Pd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其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0% (相 对于树脂), Pd含量约为 2.0 %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56]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Pd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将 这种具有 Fe-Pd 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来降 解氯乙酸, 其初始浓度为 5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2h内, 对氯乙酸的去除率达到了 97%。 通 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氯乙酸的降解速率没有明 显的下降。

[0057] 实施例 22:

以 NDA-99(含季铵基,由南大金山环保公司提供)树 为载体,该溶液中含有 lmol/L的 FeCl 3 、 2mol/L的 HC1、 饱和的氯化钠, 固液比为 1 : 10。 在摇床振荡反应 6h后, 用无水乙醇洗净表 面残留溶液, 加入浓度为 0.2mol/L 四氯铂酸钠溶液中 (Na 2 PtCl4), 固液比为 1 : 4, 离子交 换 6h后过滤, 并用乙醇洗涤 3次。 将浓度为 2mol/L的 NaBH 4 或 KBH 4 的水溶液 (其中乙醇 的体积比为 10%) 与过滤后的树脂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混合反应 , 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 出为止。 反应完成后, 在氮气的保护下, 将树脂过滤转移, 并用无氧水和无氧乙醇对树脂进 行清洗, 最后送至真空干燥箱于 40°C下烘干 6h, 得到了这种具有 Fe-Pt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 型双金属催化剂, 其中 Fe的质量分数约为 12% (相对于树脂), Pt含量约为 1% (相对于铁), 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

[0058] 通过 TEM、 SEM等表征手段证明, Fe和 Pt确实是独立的分散在树脂孔道的内部。 将 这种具有 Fe-Pt独立分布结构的负载型纳米双金属材料用 降解 PCE, PCE 的初始浓度为 20mg/L, 树脂投加量为 lg(Fe)/L, 上述复合树脂在 2h内, 对 TCE的去除率达到了 97%。 通 过 5个批次重复实验观察, 此复合树脂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 对 TCE的降解速率没有明显 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