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TEA BEVERAG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169755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is a tea beverage having a similar quality to that of freshly made tea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aking the water-soluble components and volatile components in tea leaves as the targets, through choosing the same or different kinds of tea leaves, using different extraction processes to separately extract and obtain a water-soluble component extract (referred to as a first extract) in the tea leaves and a volatile component extract (referred to as a second extract) in the tea leaves, then combining the two extracts in a suitable amount and mixing evenly to form a tea infusion for tea beverage production, and blending, sterilizing and filling same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tea beverage production processes, so as to produce a tea beverage product having a quality similar to or even exceeding that of freshly made tea.

Inventors:
HAN ZHENGCHUN (CN)
WANG YONGFU (CN)
ZHONG JIPING (CN)
JIN JUN (CN)
HUANG YUAN (CN)
XUE LIA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74236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23, 2014
Filing Date:
March 28,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NONGFU SPRING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23F3/16
Foreign References:
CN1907060A2007-02-07
CN101715853A2010-06-02
CN103300182A2013-09-18
CN101914097A2010-12-15
JP2000135059A2000-05-16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987411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CCPIT PATENT AND TRADEMARK LAW OFFICE (CN)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其包括:

1 ) 获取第一提取物: 以水为溶剂, 用合适的提取工艺提取茶 叶中呈现茶汤特征滋味的水溶性成分, 获得第一提取物;

2 ) 获取第二提取物: 以合适的提取溶剂或介质, 用合适的提 取工艺提取茶叶或其他原料中呈现茶汤特征香气的挥发性成分, 获 得第二提取物;

3 ) 将上述步骤 1 )和 2)中所获得的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 分别调整到合适的浓度后澄清, 或者澄清后调整至合适的浓度, 然 后将二者以合适的比例混合均匀, 获得茶饮料生产用茶汤;

4 ) 将步骤 3 )获得的茶汤按常规的茶饮料生产工艺进行调配、 灭菌和灌装, 即得。

2. 权利要求 1所述的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其中用于提取第一提 取物的茶叶和用于提取第二提取物的茶叶可以是同一种类同一来源 的茶叶, 也可以是同一种类但来源不同的茶叶 (包括但不限于茶叶 的产地、 茶叶的采摘季节、 茶叶的老嫩度、 茶叶的加工制造工艺等 的不同的茶叶) , 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茶叶。

3. 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的茶叶 选自绿茶、 红茶、 乌龙茶、 花茶、 普洱茶、 或上述各类茶叶在加工 过程中产生的次生料(如茶梗、 碎茶、 黄片等) 、 或上述相同或不 同品种茶叶中选取不同来源的茶叶相互拼配而形成的原料茶叶。

4. 权利要求 1-3任一项的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其中, 第一提取 物的提取温度为 40 -95 ,优选为 50 C -95t、 或 60υ -85 C ;

优选的提取时间为 lmin-lhr, 更优选的提取时间为 5min-45miii、 10 min -30min、 或 10min-20min;

优选地, 提取时茶叶与水的重量比为 1:20-120, 进一步优选的 茶叶与水的重量比为 1:30-100、 1:40-90、 1:55-70或 1:50-80。

5. 权利要求 1-4任一项的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其中, 第二提取 物的提取方法是常规的挥发性物质提取方法, 如减压蒸馏浓缩法、 降膜浓缩法、 旋转锥体柱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6. 权利要求 1-5任一项的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中, 步骤 2 ) 中所述的其他原料包括各种可食用或饮用的鲜花、 花干、 中草药茶 或其组合, 如茉莉花、 玫瑰花、 杭白菊、 金银花、 玄米茶、 大麦茶。

7. 权利要求 1-5任一项的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中步骤 2 ) 中 所述的合适的提取溶剂或介质为水、 水蒸气、 或非水溶剂 (例如二 氧化碳) 。

8. 权利要求 1-7任一项的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用于提取第一提 取物的茶叶和用于提取第二提取物的茶叶或其他原料在提取前, 可 按工艺优选的需要, 进行适度的破碎, 然后进行提取。

9. 权利要求 1-7任一项的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步骤 3 ) 中的澄 清方法为常规的低温冷却静置、 离心、 或膜过滤。

10. 权利要求 1-7任一项的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中步骤 4 )中 的调配过程包括常规的茶汤的稀释、 加入抗氧化剂、 酸度调节剂及 其他食品添加剂、 食品配料的加入。

11. 权利要求 1-7任一项的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中步骤 4 )中 的灭菌方法包括常规的高温瞬时灭菌、 巴氏杀菌。

12. 权利要求 1-7任一项的^:料的制备的方法, 其中, 当茶 叶原料为绿茶时, 其第一提取物的臉氛比<8, 第二提取物的 FI值与 现泡茶相近; 当茶叶为茉莉花茶时, 其第二提取物 FI值高于其现泡 茶的 FI值; 当茶叶为乌龙茶时, 其第二提取物 FI值高于其现泡茶 的 FI值。

13. 权利要求 1-12的茶饮料的制造方法所生产的茶饮料。

Description:
一种茶饮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饮料及其制造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制造出的茶 饮料, 能够均匀平衡因产地, 气候, 采摘时间及加工过程导致的不同 批次茶饮料的品质差异, 具有类似、 保持或超越现泡茶所具有的滋味 和香气协调及令人愉悦的产品品质。 背景技术

具有天然、 健康、 快捷和方便的茶饮料正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 中常用饮料。 对于茶饮料, 人们希望所饮用的茶饮料具有现泡茶的品 质, 如滋味和香气。 现泡茶是中国茶叶传统的饮用方式的简称。 取一 定量的茶叶, 用一定温度(通常是>80。0的热水(茶水重 比例通 常在 1:50-100 )短时间( 30秒 -5分钟不等)冲泡, 分离后的茶汤即为 用于饮用的现泡茶。 以现泡茶方式消费的茶叶在中国国内基本上都 是 以各类茶叶中的名优茶为主。 名优茶是个广义的概念, 包括名茶和优 质茶两个方面, 名茶是指知名度高、 质量好、 市场影响大的茶; 优质 茶是指市场影响较大, 质量较好, 卖价较高的茶。 名优茶的最关键特 征是制茶用的茶鲜叶多为初春季采摘、 m ^高、 内含物丰富, 经名 ^ 茶叶加工工艺加工后所形成的茶叶都具有水溶 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 含量高且茶汤滋味鲜爽、 醇厚、 回甘快, 香气浓度高且香型愉悦的特 点。按中国 茶叶的等级分类,质量由高到低依次将茶叶分 为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有些还有五级、 六级茶等, 名优茶茶叶在 茶叶的等级分类中一般都是指一级及以上等级 的茶叶, 相对于一级以 上的茶叶, 产量是有限的; 而作为茶饮料生产用原料茶叶, 多为产量 多, 品质相对稍差的二级及以下的各等级茶叶。 市场上现有的茶饮料 的滋味和香气与现泡茶相比, 存在巨大的差异, 尤其是香气部分, 茶 饮料中几乎都不具有现泡茶中天然的茶叶自身 内含香气物质所带来 的令人愉悦的香气。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 制造 所选用茶叶原料自身的原因

作为茶饮料用的原料茶叶, 由于用量巨大, 多为等级不高的大宗 茶叶, 受采收季节、 产地环境、 加工工艺及茶叶老嫩度的影响, 很少 有茶饮料用原料茶叶在内含香气和滋味物质上 都很丰富完美。 对同一 份茶叶, 可能呈现滋味的成分(主要包括茶多酚类、 咖啡碱类、 氛基 酸类、 多糖类等水溶性成分)含量丰富, 但呈现香气的成分(以含醇、 酪、 酮、 酯和含氧类具较强挥发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为主 的挥发性成分) 含量低或香气类型不佳; 也可能情况相反, 香气较好, 但茶汤滋味单 薄或粗老。

2、 现有的茶饮料制造方法的限制

现有的茶饮料制造方法中, 通常是在一定的提取条件下, 采用一 步法将茶叶中的水溶性成分(呈现出茶汤的滋 味的物质)和挥发性成 分(呈现出茶汤的香气的物质) 同时用水为溶剂提取到茶汤中, 以此 茶汤去制造茶饮料。 由于茶叶中的水溶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在含量 和 化学性质上相差悬殊, 难以通过同一提取条件和方法将需要的水溶性 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同时充分提取到茶汤水溶液 中。 如低温提取绿茶, 茶汤中的给人鲜爽感的水溶性成分尤其是 酸类会较多的被提取出 来, 但呈现香气的挥发性成分明显缺失; 若采用高温提取绿茶, 挥发 性成分提出量虽会有所增加, 但该条件下茶汤会由于茶多酴类、 咖啡 碱类水溶性成分的过多溶出而滋味苦涩, ^让人接受。

同时, 茶汤提取后需经过澄清、 调配、 杀菌和灌装等多道工序, 此过程很难做到全密闭操作, 导致提取得到的茶汤中挥发性强的香气 成分在加工过程中损失; 常规杀菌工艺为高温热处理过程, 会造成茶 滋味成分损失进一步增加。

另外, 现有^:料还有很多不是用茶叶直接提取, 而是用速溶茶 粉替代茶叶进行。速溶茶粉的制造过程中需要 经历更多的热加工过程, 如茶汤浓缩、 喷雾干燥, 在这些过程中, 茶汤中原有的香气成分基本 丧失殆尽。 近些年, 针对上述茶饮料在滋味和香气品质难以两全的 问题, 也 有很多的解决方法被提出并应用, 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例如:

针对一种原料茶叶可能在香气和滋味上的不足 , 采用茶叶拼配的 方法来弥补。 对同一类茶叶, 由于产地、 采收季节、 老嫩度、 加工工 艺的不同, 所产生的茶叶滋味和香气各有特点, 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拼配起来以得到茶汤滋味和香气都比较好的原 料茶叶。 但这种拼配茶 叶受限于现有的茶饮料提取方法: 由于茶叶中呈现滋味的水溶性成分 和呈现香气的挥发性成分在化学性质上的天然 差异, 难以通过同一提 中;、同时,、在多道加工工序中茶汤中的香 气成分 一步损失, 所以: 即使用拼配过的原料茶叶来生产茶饮料, 以现有的茶饮料制造方法, 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饮料品质, 仍不能生产出在滋味和香气品质 上都令人满意的即饮茶饮料。 另外, 类似还有对茶叶高温复火以提高 香气成分含量的方法, 同样受限于现有的茶饮料提取方法, 不能从根 本上解决问题。

通过香气回填改善 料和速溶茶粉的香气品质。 具体来说, 因 提取得到的茶汤中初始香气成分的含量即有限 , 因此, 香气回填往往 采用将提取用原料茶叶加水粉碎成茶浆后, 采用减压浓缩蒸馏、 降膜 浓缩或 SCC等设备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尽可能多的提取 香气成分并收 集; 浓缩的茶浆通过离心分离得到澄清的茶汤浓缩 液去制备 料或 通过进一步浓缩后喷雾干燥成速溶茶粉。 前述收集的香气成分回填到 茶汤浓缩液或速溶茶粉中。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茶饮料中香 气不足的问题, 但由于茶叶需经粉碎后制成茶浆, 在经过香气的提取 过程后, 茶叶中的各种成分在茶浆中溶出过多, 无法再对呈现滋味的 水溶性成分有选择地根据需要进行提取, 后续会造成^ ^料中呈现滋 针对茶饮料滋味的苦涩^题, 有人提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 (简 称 PVPP )来吸附茶汤中的茶多盼, 以降低茶汤的苦涩感,但实际应用 中, 我们发现用 PVPP吸附处理过的茶汤, 其香气强度下降很多, 也 就是说, PVPP在茶汤中吸附茶多盼的同时,很多香气成 也同时被吸 附而导致香气损失。

料中添加香精。 现阶段市场上的茶饮料基本都是依靠添加香 精来改善香气不足或香型不佳的问题。 香精分合成香精和天然香精。 近些年,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加强,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食 品的安全性。 合成香精虽然在不过量使用的前提下也是安全 的, 但在 消费者的意识中, 添加有这类香精的茶饮料通常都会被归类到不 健康 的食品行列。 而天然的茶叶香精数量很少, 且常规提取过程中会用到 有机溶剂或经历高温浓缩过程, 其在^:料中也很难表现出现泡茶的 滋味和香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所生 产的茶饮料具有现泡茶所具有的滋味和香气协 调并令人愉悦的感官品 质。

因此,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 其包括:

1 ) 获取第一提取物: 以水为溶剂, 用合适的提取工艺提取茶 叶中呈现茶汤特征滋味的水溶性成分, 获得第一提取物;

2 ) 获取第二提取物: 以合适的提取溶剂或介质, 用合适的提 取工艺提取茶叶或其他原料中呈现茶汤特征香 气的挥发性成分, 获 得笫二提取物;

3 ) 将上述步骤 1 )和 2)中所获得的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 分别调整到合适的浓度后澄清, 或者澄清后调整至合适的浓度, 然 后将二者以合适的比例混合均匀, 获得茶饮料生产用茶汤;

4 ) 将步骤 3 )获得的茶汤按常规的茶饮料生产工艺进行调 、 灭菌和灌装, 即得。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茶饮料的制造方法的一 个实施方案中, 其中用于提取第一提取物的茶叶和用于提取第 二提取物的茶叶可以 是同一种类同一来源的茶叶, 也可以是同一种类但来源不同的茶叶 (包括但不限于茶叶的产地、 茶叶的采摘季节、 茶叶的老嫩度、 茶 叶的加工制造工艺等的不同的茶叶) , 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茶叶。 优选地, 所述的茶叶可以选自绿茶、 红茶、 乌龙茶、 花茶、 普洱茶、 或上述各类茶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次生料( 如茶梗、 碎茶、 黄片 等) 、 或上述相同或不同品种茶叶中选取不同来源的 茶叶相互拼配 而形成的原料茶叶。

上述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中, 步骤 2 ) 中 所述的其他原料括各种可食用或饮用的鲜花、 花干、 中草药茶或其 组合, 如茉莉花、 玫瑰花、 杭白菊、 金银花、 玄米茶、 大麦茶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茶饮料的制 造方法, 其中, 第一提取物的提取温度为 40 -95 , 优选为 50 -95 、 50 -85Ι、 或

优选的提取时间为 lmin-lhr, 更优选的提取时间为 5min-45min 10 min -30min、 或 10min-20min;

优选地, 提取时茶叶与水的重量比为 1:20-120, 进一步优选的 茶叶与水的重量比为 1:30-100、 1:40-90、 1:55-70或 1:50-8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茶饮料的制 造方法, 其中, 第二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可以是常规的挥发性物 质提 取方法, 如减压蒸馏浓缩法、 降膜浓缩法、旋转锥体柱法( Spinning Cone Column, 简称 SCC法)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各种现已存在 并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茶饮料的制 备方法, 其中步骤 2 ) 中所述的合适的提取溶剂或介廣可以为水、 水蒸气、 或非水溶剂 (例如二氧化碳) 。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茶饮料的制 备方法, 其中用于提取笫一提取物的茶叶和用于提取第 二提取物的 茶叶或其他原料在提取前, 可按工艺优选的需要, 进行适度的破碎, 然后进行提取。 优选将茶叶或其他原料粉碎至颗粒粒径 < l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茶饮料的制 造方法, 步骤 3 ) 中的澄清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常规的低温冷却静 置、 离心、 膜过滤等方法。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茶饮料的制 备方法, 其中步骤 4 ) 中的调配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常规的茶汤的稀 释、 加入抗氧化剂、 酸度调节剂及其他食品添加剂、 食品配料的加 入等过程。 所述的抗氧化剂可以是维生素 C、 异抗坏血酸钠等。 所 述的酸度调节剂可以是碳酸氢钠、 磷酸盐等。 酸度调节剂的用量视 情况而定, 优选将茶饮料的 pH值调节至 5.5-6.5。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茶饮料的制 备方法, 其中步骤 4 ) 中的灭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常规的高温瞬时 灭菌 (简称为 UHT ) 、 巴氏杀菌等方法。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茶饮料的制 备的方法, 其中, 当茶叶原料为绿茶时, 其第一提取物的盼氨比<8, 第二提取物的 FI值与现泡茶相近; 当茶叶为茉莉花茶时, 其第二提 取物 FI值高于其现泡茶的 FI值; 当茶叶为乌龙茶时, 其第二提取 物 FI值高于其现泡茶的 FI值。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茶饮料,其是由本 发明第一方面所述 的茶饮料的制备方法所生产的茶饮料。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常规的茶饮料制造方法相 比, 采用本发明的 制备方法制造出的^:料, 能够均匀平衡因产地, 气候, 采摘时间及 加工过程导致的不同批次茶饮料的品质差异, 具有类似、 保持或超越 现泡茶所具有的滋味和香气协调及令人愉悦的 产品品质。 本发明的特 征在于: 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品种的茶叶, 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和提 取条件, 分开提取茶叶中呈现茶汤滋味的水溶性成分和 呈现茶汤香气 的挥发性成分, 然后将两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 即得用于茶饮料 生产的茶汤。 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生产茶饮料用的茶汤, 可以克服前文 提到的现有茶饮料生产方法的缺陷, 具体如下:

呈现茶汤滋味的成分多为水溶性的化合物, 在茶叶中含量高, 易 于溶出; 呈现茶汤香气的成分主要是一些挥发性的分子 量较小且水中 溶解度不高的化合物, 在茶叶中含量低。 所以在以水为溶剂进行提取 时, 这两类化合物所需的提取条件相差很大。 本发明方法分别以这两 类化合物各自最佳提取方法和条件分开进行提 取, 可以避开同时提取 存在的二者均提取不完全, 或一类物质过量提取等造成的茶汤滋味与 香气不协调的问题。 水溶性成分提取时, 以呈现茶汤特征滋味的成分 含量高或感官评价方法得到的茶汤滋味好为目 标, 优选提取条件; 挥 发性成分提取时, 以呈现茶汤特征香气的成分含量高且感官评价 方法 得到的香气类型佳为目标, 优选提取方法和条件。

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优点是作为茶饮料生产用的 原料茶叶可选择性 更强。 由于不要求呈现茶汤特征滋味的化合物和呈现 茶汤特征香气的 化合物在同一提取条件和同一份茶叶中同时提 取, 所以可以降低对原 料茶叶的要求, 优选每种茶叶的优点, 避开其缺点。 例如, 原料茶叶

A 中呈现好的滋味的水溶性成分含量高, 但香气不足或香型不佳, 就 可以单独用它来作为提取本发明中所述的茶叶 第一提取物的原料, 另 外挑选呈现特征香气的挥发性成分的含量较高 且香型佳的原料茶叶 B 来提取本发明中所述的茶叶第二提取物。

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克服现有茶饮料制造方法 过程中的茶汤滋味 和香气损失造成的产品品质下降问题。 分开提取的茶叶第一提取物和 茶叶第二提取物可以按照需要自由配比。 具体来讲, 可以预先通过简 单常规试验, 了解呈现茶汤特征滋味的水溶性成分和呈现茶 汤特征香 气的挥发性成分在茶饮料制造过程中的损失量 , 进行评估计算后, 在 两种水提液混合时就可以较为精确地根据最终 期望的茶饮料成品中滋 味和香气的程度调整二者的混合比例, 以消除生产过程造成的风味成 分的损失对茶饮料成品品质的影响。

本发明所述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通过将现有的茶饮料生产技术和 茶叶香气提取或回收的设备技术进行组合即可 , 可很容易地实现大规 模的茶饮料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呈现茶叶滋味物质的所述的第 一提取物的提取可采用现有的茶叶提取装置, 如常用的密闭式提取罐 和可翻倒的吊篮式提取设备, 仅着重在优选茶叶的基础上优化提取参 数, 如水温、 浸提时间、 搅拌速率等常规参数, 使茶叶第一提取物中 呈现该类茶叶好的滋味, 即一种或多种水溶性成分含量提高或比例合 适。 例如绿茶常用茶汤中茶多盼和氨基酸含量的比 值(简称朌象比) 来表征绿茶茶汤的滋味, 一般认为盼氨比<8的绿茶茶汤具有现泡茶的 滋味: 鲜爽、 醇厚、 甘甜等特征, 同类型茶叶中, 茶汤瞼氨比值的数 值越小, 滋味越好。 以下表 1 中为采用本发明生产方法所生产绿茶茶 饮料 (实施例 1 )与常规生产方法所生产的绿茶茶饮料(对比 1-1、 1-2、 1-3, 对应产品 1,-1 , 产品 1,-2, 产品 1,-3 ) 以及现泡茶的臉氛比 的测定值。

表 1: 绿茶的臉氨比测定值

(注: 上表中臉氛比值的计算方法: 分别测定各茶饮料中茶多酚 的含量和 ^酸的含量, 酚氨比值=茶多酚的含量 /氨基酸的含量; 其 中茶多盼的含量测定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标准 GB/T21733-2008 料中茶多酴的检测方法进行, 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按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314-2002茶 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方法进行; 上表中的现泡茶 1所用茶叶为与绿茶实施例 1中所选原料绿茶 B香气 类型相同的特级绿茶)

根据本发明的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第二提取物的提取可以利 用现在常规的一些挥发性成分提取所用的设备 , 如减压蒸傭浓缩器、 降 膜浓缩器及旋转雉体柱法(Spinning Cone Column, 简称 SCC法)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在优选香型佳的原料茶叶的基础上调整提取参 数, 使茶叶中呈现茶汤特征香气的挥发性成分得到 充分提取; 并且能优 选提取参数使所得挥发性成分之间的比例合适 以呈现出好的香型,如使 所得挥发性成分呈现出香气指数高的特点从而 达到现泡茶所具有的香 气品质。

本发明所述的香气指数, 简称 FI, 它表示香气成分中高沸点成分含 量的总和与低沸点成分含量的总和的比率。 在香气成分的分析中, 把保 留时间在芳樟醇之前的香气成分作为低沸点香 气, 之后的为高沸点香 气。 FI指数可以用来定性的分析茶叶香气的好坏, 对同一种茶类, FI 值高的比 FI值低的香气类型更佳。

以下表 2中为采用本发明生产方法所生产各品项茶 料产品(实施 例 1、 2、 3、 4, 对应绿茶产品 1、 茉莉花茶产品 2、 乌龙茶产品 3、 红 茶产品 4 )与常规生产方法所生产各品项茶饮料产品( 比例 1-1、 1-2、 1-3、 2、 3、 4, 对应绿茶产品 1,-1, 绿茶产品 1,-2, 绿茶产品 1,-3、 茉 莉花茶产品 2,、 乌龙茶产品 3,、 红茶产品 4, )及各品项现泡茶的 FI指 数测定值。 由表 2的数据可以看出, 相对于传统方法制备的茶饮料, 本 发明的茶饮料的制备方法所生产的茶饮料的香 气类型更好。

表 2:

(注: 上表中 FI指数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傳联用 仪分别测定各茶饮料中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找出质谱图中芳樟醇的 保留时间点, 然后按 FI指数的定义进行计算.)

上表 2中的现泡茶 1所用茶叶为与绿茶实施例 1中所选原料绿茶 B 香气类型相同的特级绿茶; 现泡茶 2所用茶叶为与茉莉花茶实施例 2中 所选原料茉莉花茶 A香气类型相同的特级茉莉花茶; 现泡茶 3所用茶叶 为与乌龙茶实施例 3中所选原料乌龙茶 B香气类型相同的一级乌龙茶; 现泡茶 4所用茶叶为与红茶实施例 4中所选原料红茶 B香气类型相同的 一级红茶。 )

采用本发明所述茶饮料制造方法所制造的茶饮 料产品和常规茶饮 料制造方法所制造的茶饮料产品在茶汤滋味和 香气方面的差异可以从 以下表 3感官对比打分的结果中看出。 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 制造的茶饮料产品与现泡茶的相似度均在 9.0以上,口味更接近于现泡 茶。

产品 1、 2、 3、 4: 本发明方法所生产茶饮料产品, 分别来自实施例 1、 2、 3、 4;

产品 1,-1、 1,-2、 1,-3、 2,、 3\ 4,: 常规茶饮料生产方法所生产茶 饮料产品, 分别来自对比例 1-1、 1-2、 1-3、 2、 3、 4。 表 3:

(注: 上表中: 共有 10位品评员,每项评价指标均按 10分制进行打 分, 表中所列为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每一组的平均 分。 现泡茶均是优选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选原料茶叶的同类型茶叶的 名优茶冲泡而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 细描述, 但是本领 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 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应视为限 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 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 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所用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 均为可以通过市购 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 1: 绿茶茶饮料 1

在原料茶叶中经品评优选, 绿茶 A (二级炒青绿茶)的茶汤滋味醇 厚鲜爽, 香气类型尚佳, 但香气强度明显不够, 因此以绿茶 A 50kg作 为茶叶第一提取物提取用原料, 经试验, 选取如下条件进行提取: 去 离子水为溶剂, 茶水比 1:70, 60°C,提取 20min。 所得提取液经冷却静置 后离心得澄清的第一提取物 3.6吨。

同时在原料茶叶中经品评优选, 绿茶 B (三级炒青绿茶)的香气类 型佳且香气含量尚高, 但茶汤内含物含量低, 滋味单薄, 因此以绿茶 B 50kg作为茶叶第二提取物提取用原料, 经试验, 采用 SCC-1000型的旋 转锥体柱设备进行香气提取, 提取 为: 茶叶粉碎至颗粒粒径≤lmm, 按干茶叶重量占茶浆总重量的 9%的比例加水混合成茶浆, 提取时塔顶 温度为 75 e C, 进料温度为 55'C, 茶浆流量为 360kg/hr, 提取用水蒸汽 流量(ISR )为茶浆流量的 4.0%, 冷却水温度为 10±2°C。 提取得到第 二提取物 10.8kg„

上述得到的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经配比试 验, 最终确定能保持 料成品滋味和香气协调且香气强度足够的二者 重量配比为: 第一提 取物: 第二提取物 =350:1。 按此比例将二者混合均匀后, 加水稀释并定 容至 10吨, 按定容总量的 0.02% ( kg/kg )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 C并加 入适量碳酸氢钠调节 pH值为 5.5-6.5 即得调配液。 该调配液经 UHT 137。C,10秒进行灭菌后用 PET瓶无菌灌装即得茶饮料成品产品 1。

对比例 1-1: 绿茶^:料

取上述实施例 1中的绿茶 A和绿茶 B按 1:1进行混合,混合后的茶 叶 60kg作为茶汤提取用茶叶进行提取: 去离子水为溶剂, 茶水比 1:60, 75°C,提取 15min。 所得提取液经冷却静置后离心得茶汤 3.8吨。 此茶汤 加水定容至 11.5吨, 然后按定容总量的 0.02% ( kg/kg )加入抗氧化剂 维生素 C并加入适量碳酸氢钠调节 pH值为 5.5-6.5即得调配液。 该调 配液经 UHT 137。C,10秒进行灭菌后用 PET瓶无菌灌装即得茶饮料成品 产品 1,-1。

对比例 1-2: 绿茶^:料

取上述实施例 1中的绿茶 A 60kg作为茶汤提取用茶叶进行提取: 去离子水为溶剂, 茶水比 1:70, 70 C,提取 20min。 所得提取液经冷却静 置后离心得澄清的茶汤 4.3吨。 此茶汤加水定容至 12.0吨, 然后按定容 总量的 0.02% ( kg/kg )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 C并加入适量碳酸氢钠调 节 pH值为 5.5-6.5即得调配液。 该调配液经 UHT 137°C,10秒进行灭菌 后用 PET瓶无菌灌装即得茶饮料成品产品 1,-2。

对比例 1-3: 绿茶^:料

取上述实施例 1 中的绿茶 B 为茶饮料生产用原料, 采用香气回填 技术进行茶饮料的生产: 取绿茶 B 50kg按上述实施例 1中第二提取物 的提取方法, 采用 SCC-1000型的旋转锥体柱设备进行香气提取, 提取 参数为: 茶叶粉碎至颗粒粒径≤1111111,按干茶叶量占 浆总重的 9%的比 例加水混合成茶浆, 提取时塔领温度为 75°C, 进料温度为 55°C, 茶浆 流量为 360kg/hr,提取用水蒸汽流量 ( ISR )为茶浆流量的 4.0%, 冷却 水温度为 10±2t:。提取得到茶汤香气物盾:^液 10.8kg。 同时香气提取 过程中排出的茶浆浓缩液进行离心去渣, 得澄清的茶汤浓缩液 600kg。

上述所得 10.8kg茶汤香气物质^ ^液 4^回填入 600kg的茶汤浓 缩液中即得茶饮料生产用茶汤,此茶汤加水定 容至 13.5 然后按定容 总量的 0.02% ( kg/kg )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 C并加入适量碳酸氢钠调 节 pH值为 5.5-6.5即得调配液。 该调配液经 UHT 137°C,10秒进行灭菌 后用 PET瓶无菌灌装即得茶饮料成品产品 1,-3。 实施例 2: 茉莉花茶茶饮料

在原料茶叶中经品评优选, 茉莉花茶 A (二级茉莉花茶)的茶汤滋 味醇厚较鲜爽, 香气类型佳, 但香气强度不够。 以此茉莉花茶 A 50kg 作为茶叶第一提取物提取用原料, 经试验, 选取如下条件进行提取: 去离子水为溶剂, 茶水比 1:55, 75。C,提取 15min。 所得提取液经冷却静 置后离心得澄清的茶叶第一提取物 2.9吨。

同时以此茉莉花茶 A 50kg作为茶叶第二提取物提取用原料, 经试 验,单效浓缩器进行香气提取,提取^ t为:茶叶粉碎至颗粒粒径≤lmm, 按干茶叶重量占茶浆总重量的 1.5%的比例加水混合成茶浆, 提取时系 统真空度为 -0.085MPa,内部物料温度为 50°C, 冷却水温度为 10±2。C。 提取得到茶叶第二提取物 900kg.

上述得到的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经配比试 验, 最终确定能保持 ^^料成品滋味和香气协调且香气强度足够的二 重量配比为: 第一提 取物: 第二提取物 = 3:1。 按此比例将二者混合均匀后, 加水稀释并定容 至 12吨, 按定容总量的 0.02% ( kg/kg )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 C并加入 适量碳酸氢钠调节 pH值为 5.5-6.5 即得调配液。 该调配液经 UHT 137。C,10秒进行灭菌后用 PET瓶无菌灌装即得茶饮料成品产品 2。

对比例 2: 茉莉花茶茶饮料

取上述实施例 2中的茉莉花茶 A 60kg作为茶汤提取用茶叶进行提 取: 去离子水为溶剂, 茶水比 1:65, 85。C,提取 15min。 所得提取液经冷 却静置后离心得澄清的茶汤 4.0吨。 此茶汤加水定容至 13.5吨, 然后按 定容总量的 0.02% ( kg/kg )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 C并加入适量碳酸氢 钠调节 pH值为 5.5-6.5即得调配液。 该调配液经 UHT 137°C,10秒进行 灭菌后用 PET瓶无菌灌装即得茶饮料成品产品 2,。 实施例 3: 乌龙茶茶饮料 在原料茶叶中经品评优选, 乌龙茶 A (二级浓香型铁观音)的茶汤 滋味浓强鲜爽, 但香气类型不佳, 因此以乌龙茶 A 50kg作为茶叶第一 提取物提取用原料, 经试验, 选取如下条件进行提取: 去离子水为溶 剂, 茶水比 1:60, 80'C,提取 12min。 所得提取液经冷却静置后离心得澄 清的第一提取物 3.1吨。

同时在原料茶叶中经品评优选, 乌龙茶 B (四级浓香型铁观音)的 香气类型佳且香气含量高, 但茶汤滋味较粗涩, 因此以乌龙茶 B 50kg 作为茶叶第二提取物提取用原料, 经试验, 采用 SCC-1000型的旋转锥 体柱设备进行香气提取, 提取参数为: 茶叶粉碎至颗粒粒径≤lmm,按干 茶叶量占茶浆总重的 9.5%的比例加水混合成茶浆, 提取时塔顶温度为 75。C,进料温度为 74。C,茶浆流量为 500kg/hr,提取用水蒸汽流量( ISR ) 为茶浆流量的 2.5% , 冷却水温度为 10±2° ( 。 提取得到第二提取物 12.5kg。

上述得到的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经配比试 验, 最终确定能保持 料成品滋味和香气协调且香气强度足够的二者 重量配比为: 第一提 取物: 第二提取物 = 250:1。 按此比例将二者混合均匀后, 加水稀释并定 容至 10.9吨, 按定容总量的 0.02% ( kg/kg )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 C并 加入适量碳酸氢钠调节 pH值为 5.5-6.5即得调配液。 该调配液经 UHT 137°C,10秒进行灭菌后用 PET瓶无菌灌装即得茶饮料成品产品 3。

对比例 3: 乌龙茶茶饮料

取上述实施例 3中的乌龙茶 B 60kg作为茶汤提取用茶叶进行提取: 去离子水为溶剂, 茶水比 1:60, 85。C,提取 15min。 所得提取液经冷却静 置后离心得澄清的茶汤 3.7吨。 此茶汤加水定容至 12.5吨, 然后按定容 总量的 0.02% ( kg/kg )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 C并加入适量碳酸氢钠调 节 pH值为 5.5-6.5即得调配液。 该调配液经 UHT 137°C,10秒进行灭菌 后用 PET瓶无菌灌装即得茶饮料成品产品 3,。 实施例 4: 红茶茶饮料

在原料茶叶中经品评优选, 红茶 A (三级工夫红茶)的茶汤滋味浓 强鲜爽, 香气类型尚佳, 但香气强度明显不够, 因此以红茶 A 50kg作 为茶叶第一提取物提取用原料, 经试验, 选取如下条件进行提取: 去 离子水为溶剂, 茶水比 1:70, 85。C,提取 10min。 所得提取液经冷却静置 后离心得澄清的第一提取物 3.6吨。

同时在原料茶叶中经品评优选, 红茶 B (二级工夫红茶)的香气类 型较佳且香气含量尚高, 但茶汤不够浓强鲜爽, 因此以红茶 B 50kg作 为茶叶第二提取物提取用原料,经试验,采用 单效降膜浓缩器香气提取, 提取 为: 茶叶粉碎至颗粒粒径≤lmm,按干茶叶量占茶浆 总重的 2% 的比例加水混合成茶浆, 提取时物料温度为 75。C , 系统真空度为 -0.085MPa,水蒸汽蒸发量为 2 /小时,茶浆在系统内部循环 5次进行香 气的提取, 冷却水温度为 10±2°C。 收集得到第二提取物 510kg。

上述得到的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经配比试 验, 最终确定能保持 料成品滋味和香气协调且香气强度足够的二者 重量配比为: 第一提 取物: 第二提取物 = 5:1。 按此比例将二者混合均匀后, 加水稀释并定容 至 9.5吨,按定容总量的 0.02% ( kg/kg )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 C并加入 适量碳酸氢钠调节 pH值为 5.5-6.5 即得调配液。 该调配液经 UHT 137。C,10秒进行灭菌后用 PET瓶无菌灌装即得茶饮料成品产品 4。

对比例 4: 红茶茶饮料

取上述实施例 4中的红茶 A 60kg作为茶汤提取用茶叶进行提取: 去离子水为溶剂, 茶水比 1:60, 85°C,提取 15min。 所得提取液经冷却静 置后离心得澄清的茶汤 3.7吨。 此茶汤加水定容至 12.0吨, 然后按定容 总量的 0.02% ( kg/kg )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 C并加入适量碳酸氢钠调 节 pH值为 5.5-6.5即得调配液。 该调配液经 UHT 137°C,10秒进行灭菌 后用 PET瓶无菌灌装即得茶饮料成品产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