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TRAFFIC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149787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mmunication. Provided are a traffic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the method comprising: determining a first traffic control level in real time according to a first control principle, and determining a second traffic control level in real time according to a second control principle; when controlling service traffic transmitting to the core network, comparing the size of the first traffic control level and of the second traffic control level, and selecting the larger traffic control level from the first traffic control level and the second traffic control level to control the service traffic transmitting to the core network. The technical solution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eliminates core network congestion, and avoids incorrect service traffic control.

Inventors:
ZHOU JINHA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80439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08, 2012
Filing Date:
September 30,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AWEI TECH CO LTD (CN)
ZHOU JINHAI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W28/10
Foreign References:
CN1937587A2007-03-28
CN101179831A2008-05-14
CN101459933A2009-06-17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SAN GAO YONG X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O., LTD. (CN)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第一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一流量控制级别, 所述第一控制原则根据核心网对业务请 求的失败应答进行流量控制, 所述失败应答所携带的失败原因为拥塞;

按照第二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二流量控制级别, 所述第二控制原则根据核心网对业务请 求的响应时延进行流量控制;

当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时, 比较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与所述第二流量控 制级别的大小, 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级别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中选出流量控制级别较大 的流量控制级别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照第一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一流量 控制级别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失败应答时, 将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并设置第一预设时间;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维持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不变直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则设置第二预设时间;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 根据所述失败应答对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 根据所述失 败应答对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包括: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失败应答时, 将所述第二预设时间置零, 并将当前的 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重新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返回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维持 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不变直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设置第二预设时间的操作;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失败应答时, 则维持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不变 直到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 判断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是否为预定级别,

当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不为所述预定级别时,将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重新设置所述第二预设时间, 返回执行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根据所述失败应答对当前的第 一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的操作;

当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为所述预定级别时, 将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照第二控制原则实时计算第二流量 控制级别包括:

确定统计周期和业务超时时间;

在当前的统计周期内, 统计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数量得到第一统计值, 并在当前的 业务超时时间到时, 统计所述核心网未做出应答的业务请求的数量得到第二统计值;

根据所述第一统计值和所述第二统计值实时计算第二流量控制级别。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统计值和所述第二统计 值实时计算第二流量控制级别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统计值是否小于第一预定值,

当所述第一统计值小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 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当所述第一统计值不小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 根据所述第一统计值及所述第二统计值计 算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率,

如果所述应答响应率大于等于第一比例时, 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如果所述应答响应率小于第二比例时, 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如果所述应答响应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比例小于所述第一比例时,根据所述第一统计值、 第二统计值及所述当前统计周期内的应答响应率按照预设规则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 行调整。 6、 根据权利要求 4或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统计值、 第二统计 值及所述所述当前统计周期内的应答响应率按照预设规则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 整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率及前一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率计 算得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

根据所述第一统计值及所述第二统计值计算得到在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 量, 并根据所述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量及前一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量 计算得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

根据当前统计周期内得到的第一统计值及前一统计周期内得到的第一统计值计算得到发 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

计算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 根据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及所述业务请求 的变化率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 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及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 调整包括:

当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大于等于零时, 判 断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二预定值,

如果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大于所述第二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 级;

如果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等于所述第二预定值, 则将维持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不 变;

如果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小于所述第二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 级。

8、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 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及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 调整包括:

当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小于零时, 判断所 述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三预定值,

如果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不小于所述第三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 一级;

如果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小于所述第三预定值, 则将维持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不 变。

9、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 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包括:分别将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乘以第一权值、 将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乘以第二权值, 之后, 将乘以第一权值后的应答响应率的相 对变化率与乘以第二权值后的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相加得到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 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 10、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 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大于等于零时, 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二 预定值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是否大于第四 预定值,

如果小于所述第四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如果不小于所述第四预定值, 则执行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二预定值的 操作。 11、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 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小于零时, 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三预定值之 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是否小于第五 预定值,

如果小于所述第五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如果不小于所述第五预定值, 则执行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三预定值的 操作。

12、 一种流量控制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第二确定模块、 比较执行模块;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 用于按照第一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一流量控制级别, 所述第一控制 原则根据核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失败应答进行流量控制, 所述失败应答所携带的失败原因为拥 塞;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 用于按照第二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二流量控制级别, 所述第二控制 原则根据核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响应时延进行流量控制;

所述比较执行模块, 用于当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时, 比较当前所述确定模 块得到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与第二流量控制级别的大小, 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级别和所述第 二流量控制级别中选出流量控制级别较大的流量控制级别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 制。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 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失败应答时, 将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并设置第一预设时间;

第二调整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 维持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不变直到达 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则设置第二预设时间;

第三调整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 根据所述失败应答对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 级别进行调整。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调整子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失败应答时, 将所述第二预设 时间置零, 并将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重新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通知所述 第二调整单元执行在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维持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不变直到达到所述 第一预设时间则设置第二预设时间的操作;

判断子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失败应答时, 维持当前的第一流 量控制级别不变直到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判断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是否为预定级别; 第二调整子单元, 用于当所述判断子单元得出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不为所述预定级 别时, 将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重新设置所述第二预设时间, 并通知所述第三 调整单元执行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根据所述失败应答对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 的操作;

第三调整子单元, 用于当所述判断子单元得出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为所述预定级别 时, 将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15、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统计周期和业务超时时间;

第四调整单元, 用于在当前的统计周期内, 统计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数量得到第一 统计值, 并在当前的业务超时时间到时, 统计所述核心网未做出应答的业务请求的数量得到 第二统计值;

第五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统计值和所述第二统计值实时计算第二流量控制级别。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调整单元包括: 判断子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统计值是否小于第一预定值;

第一执行子单元, 用于当所述判断子单元得出所述第一统计值小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 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第二执行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子单元得出所述第一统计值不小于所述第一预定值时, 根据所述第一统计值及所述第二统计值计算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率;

第三执行子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二执行子单元得到的应答响应率大于等于第一比例时, 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第四执行子单元, 用于如果所述第二执行子单元得到的应答响应率小于第二比例时, 将 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第五执行子单元, 用于如果所述第二执行子单元得到的应答响应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比 例小于所述第一比例时, 根据所述第一统计值、 第二统计值及所述当前统计周期内的应答响 应率按照预设规则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或 16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执行子单元, 具有用于 根据所述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率及前一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率计算得 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

根据所述第一统计值及所述第二统计值计算得到在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 量, 并根据所述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量及前一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量 计算得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

根据当前统计周期内得到的第一统计值及前一统计周期内得到的第一统计值计算得到发 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

计算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

根据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及所述业务请求 的变化率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

18、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五执行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 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及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对当前 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时, 具体用于当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 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大于等于零时, 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二预定值, 如果 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大于所述第二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如果 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等于所述第二预定值, 则将维持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不变; 如果 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小于所述第二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19、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五执行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 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及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对当前 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时, 具体用于当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 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小于零时, 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二预定值, 如果所述 业务请求的变化率不小于所述第三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如果所 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小于所述第三预定值, 则将维持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不变。

20、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五执行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应 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时, 具体用于分别将所述应答响 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乘以第一权值、 将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乘以第二权值, 之后, 将 乘以第一权值后的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乘以第二权值后的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相 加得到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

21、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 用于 判断当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是否大于第四预定 值, 如果小于所述第四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如果不小于所述第 四预定值, 则通知所述第五执行子单元执行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二预定值 的操作。

22、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 用于 判断当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是否小于第五预定 值, 如果小于所述第五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如果不小于所述第 五预定值, 则通知所述第五执行子单元执行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三预定值 的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 在出现大量用户位置更新或者核心网处理能力 锐减的情况下, 都将导致系统内的业务量大大超过核心网的处 理能力, 此时, 需要控制系统内到达核心网 的业务流量, 以避免过大的业务流量而导致核心网的实际处 理能力下降, 产生通讯事故。

现有技术中, 通常采用如下方式来控制到达核心网的业务流 量:

方式一、当核心网出现业务拥塞时,核心网的 业务层向 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 /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无线网络控制器) 发送 OVERLOAD (过载) 消息, 该 OVERLOAD消息用于指示核心网拥塞, BSC/RNC根据该 OVERLOAD消息来对发往核心 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

方式二、 BSC/RNC 根据本端上行发送队列的拥塞情况对发往核心 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 制;

方式三、 BSC/RNC根据信令转接点上行发送队列的拥塞情 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 行控制;

方式四、 BSC/RNC根据核心网发来的 SCCP (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信 令连接控制部分) 流控级别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

但是, 上述方式各有不足:

方式一依赖于核心网的实现, 且在现网中出现过核心网在业务拥塞时并不发 送 OVERLOAD消息的情况,因此,面对各品牌各版本 核心网实现, BSC/RNC单纯依赖 OVERLOAD 消息来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有时 无法解决核心网拥塞问题;

方式二仅解决直连上行传输拥塞, 由于该方法是根据未发送成功数据占发送缓存 比例 来进行拥塞判断的, 因此在缓存较大或需要发送数据不多时, BSC/RNC将不会对发往核心网 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 但此时可能由于网络的传输质量不好或数据多 次重传等因素导致超 过了上层业务等待的时延。

方式三仅解决非直连上行传输拥塞, 同样无法控制时延满足业务要求; 方式四则解决 下行传输拥塞, 也同样无法控制时延满足业务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 BSC/RNC依赖于核心网所发送 OVERLOAD消息及业务时延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 例提供了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第一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一流量控制级别 , 所述第一控制原则根据核心网对业务 请求的失败应答进行流量控制, 所述失败应答所携带的失败原因为拥塞;

按照第二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二流量控制级别 , 所述第二控制原则根据核心网对业务 请求的响应时延进行流量控制;

当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时, 比较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与所述第二流量 控制级别的大小, 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级别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 级别中选出流量控制级别 较大的流量控制级别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 进行控制。

一种流量控制设备, 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第二确定模块、 比较执行模块;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 用于按照第一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一流量控制 级别和第二流量控 制级别, 所述第一控制原则根据核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失 败应答进行流量控制, 所述失败应 答所携带的失败原因为拥塞;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 用于按照第二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二流量控制 级别, 所述第二控 制原则根据核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响应时延进行 流量控制;

所述比较执行模块, 用于当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时, 比较当前所述计算 模块得到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与第二流量控制 级别的大小, 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级别和所 述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中选出流量控制级别较大 的流量控制级别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 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别根据核心网返回的携带 的失败原因值为拥塞的失败应答来实时 确定第一流量控制级别, 及很据核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响应时延来实时当 前第二流量控制级 别, 并从中选择一个较大的流量控制级别来对发往 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的实现, 消 除核心网的拥塞问题, 避免错误的业务流量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 对于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 附图。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 1提供的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流程图;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 2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图;

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 2提供的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流程图;

图 4是本发明实施例 3提供的一种流量控制的设备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 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1

参见图 1,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 方法包括:

步骤 101 : 按照第一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一流量控制级别 , 其中, 第一控制原则根据核 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失败应答进行流量控制, 失败应答所携带的失败原因为拥塞;

步骤 102: 按照第二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二流量控制级别 , 其中, 第二流量控制级别根 据核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响应时延进行流量控制 ;

步骤 103: 当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时, 比较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与第二流量 控制级别的大小, 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级别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 级别中选出流量控制级别 较大的流量控制级别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 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别根据核心网返回的携带 的失败原因值为拥塞的失败应答来实时 确定第一流量控制级别, 及很据核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响应时延来实时确 定第二流量控制级 别, 并从中选择一个较大的流量控制级别来对发往 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的实现, 消 除核心网的拥塞问题, 避免错误的业务流量控制。

实施例 2

本发明实施例所对应的网络架构可以如图 2所示, 接入网侧实体 RNC ( Radio Network

Control ler, 无线网络控制器) 或者 BSC (Base Station Control ler, 基站控制器) 可以 向核心网侧实体 MSC (Mobi l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交换中心) 发送业务请求, MSC对 接收到的业务请求进行处理后返回应答消息给 RNC或者 BSC, 这里, RNC与 MSC之间通过 IU接口相连并进行通信, BSC与 MSC之间通过 A接口相连并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 RNC或者 BSC和 MSC之间的所传递的消息可以经由传输设备转发 , 这里, 传输设备具体可以 是 PDH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准同步数字系列)光端机、 SDH (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系歹 lj )光端机或 SPDH ( Synchronous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准同步数字体系) 光端机等光传输设备, 其中, 业务请求包括用户位置登 记请求、 用户呼叫请求或者用户切换请求等。

在具体实现时, RNC或者 BSC向 MSC发送业务请求时, 首先会发送第一条消息 CR, 该 CR消息为 SCCP ( Signal 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层的连接建 立请求, 是单用户发往核心网的第一条消息; 其中, SCCP 主要提供在一个或不同 SS7 ( SS7Signal ing System No. 7, 7号信令) 网络的两个信令点 (例如, 本发明实施例中这两 个信令点可以为 BSC和 MSC, 或者为 RNC和 MSC) 之间消息的传输方法, SS7为电信网络中 用于控制呼叫或业务的协议, 常使用专有的 64kbit数据电路来承载分组消息, 为同一个网 络中两台或多台设备之间的通话提供连接控制 服务; MSC在接收到经由传输设备转发的 CR 消息后, 对该 CR消息进行处理, 并返回 CR的应答消息 CC ( CR的成功应答)或者 CREF (CR 的失败应答, 携带失败原因值) 给 RNC或 BSC。

本发明实施例中, RNC或者 BSC发送 CR消息给 MSC后, 传输设备在拥塞状态下, 可能 延时转发 CR消息给 MSC或直接丢弃 CR消息, 这将导致 MSC无法及时对 CR消息进行响应甚 至不对 CR消息进行任何响应; 同样的, MSC在将 CC或 CREF消息发送给 RNC或者 BSC后, 传输设备在拥塞状态下,可能延时转发 CC或 CREF消息给 RNC或 BSC,或直接丢弃 CC或 CREF 消息;

MSC在拥塞状态下, 可能只来得及对 RNC或者 BSC所发送的部分 CR消息进行处理, 甚 至丢弃未来得及处理的 CR消息, 返回部分的 CC和部分的 CREF, 甚至不返回任何应答消息, 其中, 所返回的 CREF消息所携带的失败原因值为拥塞。

本发明实施例中, RNC或 BSC在收到原因值是 "拥塞" 的 CREF时, 将降低单位时间内 发往 MSC的 CR数量, 之后, 根据 MSC的反馈情况对单位时间内发往 MSC的 CR数量进行调 整, 如此反复, 将发往 MSC的 CR强度匹配到 MSC的处理能力;

同时, RNC或者 BSC也会根据 CC或 CREF的时延、 丢弃情况, 调整单位时间内 CR发送 的数量, 之后, 根据 MSC的反馈情况对单位时间内发往 MSC的 CR数量进行调整, 如此反复, 将发往 MSC的 CR强度控制到最佳, 以匹配传输设备和 MSC的处理能力。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 在传输设备或者 MSC出现拥塞时, RNC或者 BSC如何 根据接收到的携带的失败原因值为拥塞的 CREF或者 CR应答时延来控制单位时间内发往 MSC 的 CR数量, 参见图 3,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 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具体为 RNC或者 BSC等接 入网侧设备,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201 : 按照第一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一流量控制级别 , 其中, 第一控制原则根据核 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失败应答进行流量控制, 该失败应答所携带的失败原因为拥塞; 其中, 按照第一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一流量控制级别 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操作: 当接收到 MSC返回的 CR的失败应答, 且该失败应答所携带的失败原因值为拥塞时, 将 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并设置第一预设时间;

在第一预设时间内, 维持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不变直到达到第 一预设时间, 则设 置第二预设时间;

在第二预设时间内, 根据所述失败应答对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 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第二预设时间内, 根据所述失败应答对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 进行调整具体可以包括:

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 MSC返回的 CR的失败应答, 且该失败应答所携带的失败原因 值为拥塞时, 将第二预设时间置零, 并将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重新设置第 一预设时间, 返回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维持当前的第一流量控 制级别不变直到达到第一预设 时间则开启第二定时器的操作; 或者

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 MSC返回的 CR的失败应答时, 且该失败应答所携带的失败 原因值为拥塞时, 则维持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不变直到达到 第二预设时间, 判断当前 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是否为预定级别,

当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不为预定级别时, 将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重新设置第二预设时间, 返回执行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根据所述失败应答 对当前的第一流量 控制级别进行调整的操作;

当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为预定级别时, 将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一预设时间及第二预设时间可以分别有第一 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来控制实现, 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可以自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无特别的 限定, 一般情况下, 第一预设时间要不大于第二预设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 预定级别可以自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无特别的限定, 一般 情况下, 将预定级别定为第一级别。

需要说明的是, 每一第一流量控制级别对应一发往核心网业务 请求的时速, 第一流量 控制级别越高, 则 RNC或者 BSC单位时间内发往 MSC的 CR消息就相对越少, 反之, 则 RNC 或者 BSC单位时间内发往 MSC的 CR消息就相对越多。 例如, 第一流量控制级别的第一级别 对应的发往核心网业务请求的时速为 100/S (每秒发 100个业务请求), 第二级别对应的发 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时速为 90/S,第三级别对应的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 时速为 85/S , 步骤 202: 按照第二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二流量控制级别 , 其中, 第二控制原则根据核 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响应时延进行流量控制;

其中, 按照第二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二流量控制级别 具体可以包括:

确定统计周期和业务超时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统计周期与业务超时时间可以是一 样的;

之后, 在当前的统计周期内, 统计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数量得到第一统 计值, 并 在当前的业务超时时间到时, 统计核心网未做出应答的业务请求的数量得到 第二统计值; 根据第一统计值和第二统计值实时计算第二流 量控制级别。

本发明实施例中, 根据第一统计值和第二统计值实时计算第二流 量控制级别具体可以 包括:

判断第一统计值是否小于第一预定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一预定值可以自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无特别的限定, 例如, 第一预定值可以是 100或者更小的数值等; 当第一统计值小于第一预定值时, 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或者 当第一统计值不小于第一预定值时, 根据第一统计值及第二统计值计算当前统计周 期 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率, 具体地, 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率= (第一统计值-第 二统计值) /第一统计值;

当应答响应率大于等于第一比例时, 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其中, 第 一比例可以自行设置, 例如, 第一比例可以是 90%或者更高的比例等; 或者

当应答响应率小于第二比例时, 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其中, 第二比 例可以自行设置, 例如, 第二比例可以是 10%或者更低的比例等; 或者

当应答响应率大于等于第二比例小于第一比例 时, 根据所述第一统计值、 第二统计值 及所述当前统计周期内的应答响应率按照预设 规则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 根据所述第一统计值、 第二统计值及所述当前统计周期内的应答响 应率按照预设规则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 进行调整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率及前 一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率计算 得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 具体地, 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 = (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 网的应答响应率 -前一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率) /前一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 应率;

根据第一统计值及第二统计值计算得到在当前 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量, 具体 地, 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量=第一统 值-第二统计值; 根据当前统计周期内 核心网的应答响应量及前一统计周期内核心网 的应答响应量计算得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 化率, 具体地, 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 = (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量-前一统 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量) /前一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量;

根据当前统计周期内得到的第一统计值及前一 统计周期内得到的第一统计值计算得到 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 具体地, 业务请求的变化率 = (当前统计周期内得到的第 一统计值-前一统计周期内得到的第一统计值 /前一统计周期内得到的第一统计值;

接下来, 计算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 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 之后, 根据计算得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 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及计算 得到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 制级别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 上述有关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 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和业 务请求的变化率的计算没有顺序上的限制, 可以同时计算, 也可以不分先后的分别计算。

本发明实施例中, 计算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响应量的 相对变化率的和具体 还包括: 分别将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和应答响应量 的相对变化率乘以第一权值和第二 权值后相加得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 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 本发明实施例 中, 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可以相同的,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 根据计算得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 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 的和及计算得到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对当前的 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具体可以包括: 当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响应量的相 对变化率的和为大于等于零时, 判断发 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二预 定值, 其中, 第二预定值是可以自行设置的, 例如, 第二预定值可以是 5%等;

当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大于第二预 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下 调一级; 或者

当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等于第二预 定值, 则将维持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 别不变; 或者

当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小于第二预 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 调一级。

本发明实施例中, 根据计算得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 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 的和及计算得到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对当前的 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具体还可以包 括:

当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响应量的相 对变化率的和小于零时, 判断发往核心 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三预定值, 其中, 第三预定值是可以自行设置的, 例如, 第二预定值可以是 -5%等; 如果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不小于第 三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 别上调一级;

如果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小于第三 预定值, 则将维持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 级别不变。

本发明实施例中, 每一第二流量控制级别对应一发往核心网业务 请求的时速, 第二流 量控制级别越高,则 RNC或者 BSC单位时间内发往 MSC的 CR消息就相对越少,反之,则 RNC 或者 BSC单位时间内发往 MSC的 CR消息就相对越多。 例如, 第二流量控制级别的第一级别 对应的发往核心网业务请求的时速为 100/S (每秒发 100个业务请求), 第二级别对应的发 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时速为 90/S,第三级别对应的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 时速为 85/S , 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 进一步优选地, 当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响应量的相 对变 化率的和为大于等于零时, 判断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大于 第二预定值之前, 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响应量 的相对变化率的和是否大于第四预定 值, 这里, 第四预定值是可以自行设置的, 例如, 该第四预定值可以为 5%等;

如果小于第四预定值, 则认为流量控制效果恶化, 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 级;

如果不小于第四预定值, 则认为流量控制效果较好, 执行判断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 的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二预定值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 进一步优选地, 当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响应量的相 对变 化率的和为小于零时, 判断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小于 第三预定值之前, 方 法还包括:

判断当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响应量 的相对变化率的和是否小于第五预定 值, 这里, 第五预定值是可以自行设置的, 例如, 该第五预定值可以为 -5%等;

如果小于第五预定值, 则认为流量控制效果恶化, 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 级;

如果不小于第五预定值, 则认为流量控制效果较好, 执行判断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 的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三预定值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 步骤 201与步骤 202无执行顺序上的先后之分, 步骤 201和步骤 202 所述的方法在具体实现时同时执行。

步骤 203 : 当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时, 比较当前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与当前 第二流量控制级别的大小,

当第一流量控制级别大于等于第二流量控制级 别时, 执行步骤 204;

当第一流量控制级别小于第二流量控制级别时 , 执行步骤 205 ;

步骤 204: 按照第一流量控制级别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 量进行控制;

步骤 205 : 按照第二流量控制级别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 量进行控制。

这里, RNC或者 BSC预先配置有流量级别与单位时间内发往核心 网业务量之间的映射关 系, RNC或者 BSC按照步骤 201和步骤 202实时计算在不同流量控制原则下的流量控制 级别, 并在需要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时 , 从当前计算得到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及第 二流量控制级别中选择一个较大的流量控制级 别, 并按照该较大的流量控制级别所对应的 单位时间内发往核心网的业务量来发送业务。

下面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根据核心网所发送的携带失败 原因值为拥塞的 CREF消息来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 使得在核心网拥塞、 没有 发送 OVERLOAD消息时, 依然可以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 从而消除核心网拥塞 的问题;

对于核心网严重过载、 没有发送 OVERLOAD消息或丢弃超出其处理能力的业务请求 息 而完全不返回任何 CC或 CREF消息的情况下,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核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响应 时延进行流量控制的原则来对发往核心网的业 务流量进行控制, 从而消除核心网拥塞的问 题;

对于核心网因地震而导致消息处理能力下降、 没有发送 OVERLOAD消息或者或丢弃超出 其处理能力的业务请求消息而返回部分 CC或 CREF消息的情况下,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核心 网对业务请求的响应时延进行流量控制的原则 来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 从而 消除核心网拥塞的问题;

对于由于传输设备传输缓存了过多的 A口 /IU口消息而导致 BSC/RNC收到的所有核心网 的应答都是超时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核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响应时 延进行流量控制的 原则来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 从而消除核心网拥塞的问题。

综上所述, 正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别根据核心网返回的 携带的失败原因值为拥塞的 失败应答来实时确定第一流量控制级别, 和很据核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响应时延来确定计 算 第二流量控制级别, 并从中选择一个较大的流量控制级别来对发往 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 控制的实现, 消除传输设备及核心网的拥塞问题, 避免错误的业务流量控制。

实施例 3

参见图 4, 一种流量控制的设备, 该设备具体可以与方法实施例 2 中所述的 RNC或者 BSC等接入网侧实体相同,包括:第一确定模块 301、第二确定模块 302、比较执行模块 303; 第一确定模块 301, 用于按照第一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一流量控制 级别, 第一控制原则 根据核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失败应答进行流量控 制, 失败应答所携带的失败原因为拥塞; 第二确定模块 302, 用于按照第二控制原则实时确定第二流量控制 级别, 第二控制原则 根据核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响应时延进行流量控 制;

比较执行模块 303, 用于当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时, 比较当前确定模块得 到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与第二流量控制级别的 大小, 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级别和所述第二 流量控制级别中选出流量控制级别较大的流量 控制级别对发往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 制。

其中, 第一确定模块 301具体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 用于当接收到失败应答时, 将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并 设置第一预设时间;

第二调整单元, 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 维持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不变直到达到 第一预设时间, 则设置第二预设时间;

第三调整单元, 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内, 根据所述失败应答对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 别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三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调整子单元, 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 到失败应答时, 将第二预设时间置零, 并将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重新设置 第一预设时间, 返回通知所述第二调整单元执行在第一预设时 间内维持当前的第一流量控 制级别不变直到达到第一定时器超时关闭则开 启第二定时器的操作;

判断子单元, 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失败应答时, 则维持当前的第一流量控 制级别不变直到达到第二预设时间, 判断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是否为预定级别 ;

第二调整子单元, 用于当判断子单元得出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 别不为预定级别时, 将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重新设置第二预设时间, 并通知第三调整单元执行 在第二预设时间根据所述失败应答对当前的第 一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的操作;

第三调整子单元, 用于当判断子单元得出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 别为预定级别时, 将 当前的第一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其中, 第二计算模块 302包括:

设置单元, 用于确定统计周期和业务超时时间;

第四调整单元, 用于在当前的统计周期内, 统计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数量得到第 一统计值, 并在当前的业务超时时间到时, 统计核心网未做出应答的业务请求的数量得到 第二统计值;

第五调整单元, 用于根据第一统计值和第二统计值实时计算第 二流量控制级别。

具体地, 第五调整单元包括:

判断子单元, 用于判断第一统计值是否小于第一预定值;

第一执行子单元, 用于当判断子单元得出第一统计值小于第一预 定值时, 将当前的第 二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第二执行子单元, 用于当判断子单元得出第一统计值不小于第一 预定值时, 根据第一 统计值及第二统计值计算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 网的应答响应率;

第三执行子单元, 用于如果第二执行子单元得到的应答响应率大 于等于第一比例时, 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第四执行子单元, 用于如果第二执行子单元得到的应答响应率小 于第二比例时, 将当 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第五执行子单元, 用于如果第二执行子单元得到的应答响应率大 于等于第二比例小于 第一比例时, 根据所述第一统计值、 第二统计值及所述当前统计周期内的应答响应 率按照 预设规则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调整 。

其中, 第五执行子单元, 具有用于根据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 应率及前一统 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率计算得到应答响 应率的相对变化率;

根据第一统计值及第二统计值计算得到在当前 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量, 并根 据当前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量及前一 统计周期内核心网的应答响应量计算得到应 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

根据当前统计周期内得到的第一统计值及前一 统计周期内得到的第一统计值计算得到 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

接下来, 计算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响应量的 相对变化率的和;

之后, 根据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 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及所述 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 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 当所述第五执行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答响应 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 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及所述业务请 求的变化率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 调整时, 具体用于当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响 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为大于等于 零时, 判断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大于 第二预定值, 如果发往核心网的业务 请求的变化率大于第二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下调一级; 如果发往核心网 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等于第二预定值, 则将维持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不变; 如果发往 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小于第二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本发明实施例中, 当所述第五执行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答响应 率的相对变化率与所 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及所述业务请 求的变化率对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进行 调整时, 具体用于当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响 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为小于零时, 判断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小于 第二预定值, 如果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 变化率不小于第三预定值, 则将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如果发往核心网的业 务请求的变化率小于第三预定值, 则将维持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不变。

本发明实施例中, 当第五执行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应答响应率的 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 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时, 具体用于分别将所述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 乘以第一权 值、 将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乘以第二权值 , 之后, 将乘以第一权值后的应答响应 率的相对变化率与乘以第二权值后的应答响应 量的相对变化率相加得到所述应答响应率的 相对变化率与所述应答响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 和。

设备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 用于判断当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响 应量的相 对变化率的和是否大于第四预定值, 如果小于第四预定值, 则认为流量控制效果恶化, 将 当前的第二流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如果不小于第四预定值, 则认为流量控制效果较好, 通知第五执行子单元执行判断发往核心网的业 务请求的变化率是否大于第二预定值的操 作。

第二判断模块, 用于判断当应答响应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应答响 应量的相对变化率的和 是否小于第五预定值, 如果小于第五预定值, 则认为流量控制效果恶化, 将当前的第二流 量控制级别上调一级; 如果不小于第五预定值, 则认为流量控制效果较好, 通知第五执行 子单元执行判断发往核心网的业务请求的变化 率是否大于第三预定值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别根据核心网返回的携带 的失败原因值为拥塞的失败应答来实时 确定第一流量控制级别, 及很据核心网对业务请求的响应时延来实时确 定第二流量控制级 别, 并从中选择一个较大的流量控制级别来对发往 核心网的业务流量进行控制的实现, 消 除传输设备及核心网的拥塞问题, 避免错误的业务流量控制。 本发明方法和设备实施例, 可以互相参照引用。 尤其是, 由于在方法中对整个流程已 经进行了详细描述, 设备实施例中的一些细节没有再详细描述, 但均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 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 成, 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 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 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 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